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如何讀好名著

初中語文如何讀好名著

發布時間:2021-01-28 09:04:31

① 如何有效引導初中生閱讀名著

在語文教學中,在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要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教師有必要把課外閱讀納入教材編排體系,突出和強調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從名著閱讀的認識開始,找出學生閱讀興趣所在,制定一個合理的閱讀計劃,從而教學相長,共同在名著閱讀的愉悅中提高文學素養。
據了解,學生家裡能提供文學名著,並支持文學名著閱讀的不到15%,不能提供文學名著的卻達12%,不支持閱讀文學名著的,更是高過31%,其中怕影響學習的佔94%。這部分家長往往認為上學就只是學習課本知識,考個高分,而對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知之甚少,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理解得不夠到位。因此,如何轉變家長觀念,增強學生名著閱讀意識是當務之急,是通過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進而改變家長的觀念。
在應試教育下老師的評價機制,導致整個教學環節只重視短期效應,拚命練題,名著僅僅提到為止。而大部分教師不重視學生
因此,語文教師要轉變觀念,從思想上重視課外閱讀,把課外閱讀當作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學生來說,閱讀是語文學習中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他們知識面可以通過閱讀來拓寬,他們思維不夠活躍,可以通過閱讀來促進;他們語感可以通過閱讀來培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一定量的積累才有質的飛躍,唯有博覽群書,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受益。
緝怠光干叱妨癸施含漸語文教師必須將語文文學名著的閱讀與語文教育引向一個良性循環的道路,語文能力的提高必須有量的積累,文學名著閱讀可以鍛煉學生的自讀能力,有助於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文學名著的閱讀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訓練思維品質的最好範本,名著閱讀還有助於解決工具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矛盾。
文學名著閱讀對青少年心靈,人格的培育有特殊功效。文學名著的容量,所反映的社會現實豐富而深刻,文學名著閱讀對於本身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生來說是一種特殊的營養,對建構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心靈,人格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總之,針對當前初中生名著閱讀的現狀,作為語文教師要切實肩負起責任,用富有個性的教育技巧,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名著閱讀。

初中語文名著閱讀

1.<<紅樓夢>>書中最有趣的情節蘅蕪君蘭言解疑癖 瀟湘子雅謔補余香,最凄慘的情節是林黛內玉焚稿斷痴情 薛寶釵出容閨成大禮.書中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襲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鬟是晴雯(個人覺得可能司棋也是,不過她在書中沒晴雯著墨多,所以還是單選晴雯).

2.根據詩句判斷人物(均出自我國四大名著)
(1)一頭紅焰發蓬鬆,兩隻眼睛亮似燈.
不黑不青藍靛紫,如雷如鼓老龍聲.
身披一領鵝黃氅,腰束雙攢露白藤.
項下骷髏懸九個,手持寶杖甚崢嶸.(《西遊記》沙僧 )
(2)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
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
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紅樓夢》賈寶玉 )

3.人名迷
(1)繪梅花圖(猜<<紅樓夢>>人物二 ) 迎春 入畫
(2)桂林山水甲天下(猜<<水滸傳>>人物一 ) 石秀

第1道題純屬個人想法,如有偏頗請見諒.

③ 初中語文課本要求讀得所有名著(語文版)

《朝花夕拾》魯迅 (散文集)
《魯賓遜漂流記》笛福
《名人傳》羅曼·羅蘭內(主要人物:容貝多芬、托爾斯泰、米開朗琪羅)
《繁星春水》冰心(詩集)
《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
《愛的教育》阿米琪斯
《駱駝祥子》老舍
《童年》高爾基
《昆蟲記》法布爾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
《簡·愛》夏洛蒂·勃朗特
《西遊記》吳承恩
《水滸傳》施耐庵
《三國演義》羅貫中
《紅樓夢》曹雪芹

④ 如何進行初中語文名著閱讀專題教學

初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個人語文素養的高低。初中語文作為基礎語文教育,其最核心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讓學生通過廣泛的閱讀,開拓視野,提高文學欣賞能力,陶冶情操,進而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和完善的人格。但是從當前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情況上看,閱讀教學效率較低,學生閱讀名著的能力和意願也不是很突出。而在大眾文化的沖擊下,新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語境對傳統語文教育尤其是閱讀教學造成了巨大的沖擊。語文教師應該擔負起教師的光榮使命和職責,要勇敢地面對這一挑戰,並勇敢地承擔起傳承優秀文化、建構學生人格、培養語文素養的人文教育重任。而引導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是讓學生吸取人類思想精髓和民族文化精華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文學名著,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完成語文教育所肩負的歷史使命。下面,筆者對當前初中名著閱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急需改變的狀況

文學名著是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積淀,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閱讀文學名著是初中生學習語文的必要環節,是學生提高文學素養和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徑。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當前初中生的文學名著閱讀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師在教學上還存在一些困難。
1.重視程度不足,閱讀量不夠。意識是思想的先導。人們只有在意識的指引下,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但是當前的文學名著閱讀教學存在這樣的狀況,即教師重視程度不足,學生閱讀量不夠。這是當前初中文學名著閱讀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初中生的名著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影響到了初中語文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的質量,對學生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畢竟,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文學名著閱讀並沒有成為考試的重點,課文對文學名著的收錄只是一些章節和片段,無論是量還是度,都是不夠的。而教師的重視程度不足,就使得文學名著閱讀教學變得無足輕重,部分教師甚至都忽略掉了文學名著閱讀的教學,而只是以課本的文本閱讀教學為主。
2.閱讀能力有限,理解模式化。閱讀是為了擴充視野,增長知識,提高個人的素養。初中生的文學名著閱讀也是如此,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知識和文學素養。但是,前提是學生的閱讀理解必須透徹,必須能夠正確把握文本的內涵,必須能夠吸取其中的文學和文化精神的內涵,否則閱讀就不會起到任何效果。同時,在閱讀理解的問題上,初中生也必須具有個性化的理解,必須要經過個人經驗的建構,這樣才能夠將人類的文明、民族的傳統文化精神轉化為自身的知識。但是,當前的初中生在閱讀文學名著時,其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都是模式化的,都是機械地、被動地接受教師或者他人的觀點,這必然會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產生消極影響。

二、必須拿出的對策

針對這些問題,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文學名著閱讀教學時,應該有計劃、有目的地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筆者從自身教學經驗出發,提出以下對策:
1.教師轉變角色,將名著閱讀教學常態化。我們知道,初中生的學習任務是比較繁重的,特別是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學生很難有專門的時間來閱讀文學名著,教師也不可能將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用於文學名著的閱讀教學。畢竟,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累,有大量的文學名著,在初中教育階段,教師不可能進行大量的文學名著閱讀教學。但是,如前所述,文學名著閱讀是必須進行的。因此,教師要轉變角色,即不應該以文學講述者的身份出現,而是以閱讀導師的身份出現,從對文學名著的解讀,轉變到對文學名著的介紹,讓學生在教師的介紹之下,對文學名著產生興趣,然後讓學生在課後自己進行閱讀。而這樣的方式應該是要常態化的,不是一兩次課後作業能完成的。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的時候,可以通過每周一個問題設置的形式,如:關羽為什麼在華容道放走曹操、火燒赤壁對三國局勢的影響是什麼,等等。同時,將文學名著的閱讀和作文寫作聯系起來,可以讓學生寫讀後感、讀書筆記等,以此加強學生日常對文學名著的閱讀量。
2.發展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倡導個性化閱讀。閱讀教學,不是為了向學生解讀文本,不是為了向學生講述文學名著的內容,更不是講述文學名著那些經典的故事情節。文學名著閱讀教學的一個根本要求,就是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而我們的教育向來提倡因材施教,學生的個性發展是我們教師教學要關注的。特別是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個性理解的能力,也就成了文學名著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教師應該發展學生的獨立閱讀和理解能力,避免閱讀方式和理解方式的機械化和模式化。如在引導學生閱讀《水滸傳》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站在客觀的角度上引導學生,讓學生理解小說中的「英雄好漢」是否真的符合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英雄觀,是否符合「正義」的化身的標准。學生在認可梁山好漢的造反精神的同時,也要反思他們也有濫殺無辜,甚至吃人肉這樣野蠻的行徑。這些理解都需要學生個人的把握,而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都是「盛贊英雄」,這不利於學生客觀地看待小說人物和社會背景。
文學的力量是強大的。閱讀文學名著,是學生不斷吸取文化和文學精髓的主要途徑,是激發學生積極向上、勇往直前面對人生的原動力,是培養學生高尚人格的源泉。初中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文學名著的閱讀時,一定要注意處理好學生閱讀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積極調整教學策略,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⑤ 初中語文新課標名著必讀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本書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俄羅斯人。
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
他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2.《魯濱遜漂流記》
本書作者——英國作家笛福
小說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還有土人「星期五」。
小說描寫了水手魯濱遜在航行中遇險後,漂流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多年,過著野人般的生活。

3.《格列佛游記》
本書作者——喬納森·斯威夫待,十八世紀英國小說家。
小說主人公——里梅爾·格列佛船長。
該書通過里梅爾·格列佛船長之口,敘述了周遊四國(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智馬國)的奇特經歷。但仔細體會,卻處處揭露著英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並寄寓著作者的理想。

4.《繁星.春水》
本書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謝婉瑩。祖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作品多圍繞著母愛、童心和自然美描述「愛的哲學」,代表作有《超人》、《煩悶》等。 1920年開始,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又寫出了短詩集《繁星》和《春水》,為文壇矚目。

5.《朝花夕拾》
本書為魯迅(原名:周樹人)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另:初中所學的魯迅的小說全部選自《吶喊》。)

6.《西遊記》
本書作者——吳承恩(明)。《西遊記》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後,於明朝中葉,由吳承恩最後完成。它是中國神話小說中最優秀的作品。濃郁的浪漫主義是《西遊記》的基本藝術特徵。
主人公——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7.《水滸傳》
本書作者——施耐庵。《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而書名卻是羅貫中起的。《水滸傳》原名《江湖豪客傳》,可施耐庵對書名總感到不滿意。羅貫中建議用《水滸傳》,他覺得很好,他說,「『水滸』有水邊的意思,有『在野』的含義」,於是便將書名正式定為《水滸傳》。本書描寫了北宋晚期宋江領導的山東梁山泊農民起義,真實地再現了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直到失敗的全過程。這部書也塑造了魯智深、林沖、武松、李逵等一大批農民起義的英雄好漢形象。
(另:四大名著中只有《紅樓夢》是清代的作品,其大三本按時間先後排列依次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注意:《三國志》屬於史書,不是小說)

《三國演義》和《紅樓夢》不是初中要求的
不過我還是說說吧

《紅樓夢》
一部《紅樓夢》,說不盡,道不完,真可謂千古奇書!
《紅樓夢》在中國古代小說名著中聲名最著、流傳最廣,讀者最多,刊刻出版最為繁富,這部古典名著問世以來,評家蜂起,評說紛紜,理所當然形成一門顯學――紅學。人們還在不斷地出版《紅樓夢》、閱讀《紅樓夢》、研究《紅樓夢》,這就是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的永恆魅力,這就是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的不朽價值。南北國畫藝術大師,歷時兩年,精心創作350幅彩色國畫。畫家隨文配圖,或描摹情態、或表現場景,或濃墨泌灑,或工筆勾勒,藝術地再現了原著豐富的社會生活和生動的人物形象。

三國演義》
在我國文學史上,也許還沒有一部作品能夠像《三國演義》那樣長時期地吸引如此眾多的讀者,幾百年來,她差不多被我們整個民族一代又一代地不停流傳,閱讀、可以說《三國演義》已經深深地紮根於我們民族生活的每個角落。《名家彩繪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由戴郭邦、陳白一、戴宏海等35名丹青高手,以如椽彩筆繪就292幅國畫。各位畫家風格各異,流派紛呈,或工筆、如穿針引線,一絲不苟,或寫意,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多姿多彩地展示了三國時期宏大的戰爭場面和從多的人物形象,達到了《三國演義》繪畫創作的頂峰,同時也展示了國畫這一中華未瑰寶的獨特風彩。尤其是其中一些膾炙人口的名篇章,如桃園結義、鳳儀亭、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千戰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等,精彩紛呈。

簡·愛
《簡愛》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它闡釋了這樣一個主題:人的價值=尊嚴+愛。

《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呼嘯山莊》的作者艾米莉是姐妹。雖然兩人生活在同一社會,家庭環境中,性格卻大不相同,夏洛蒂.勃朗特顯得更加的溫柔,更加的清純,更加的喜歡追求一些美好的東西,盡管她家境貧窮,從小失去了母愛,父愛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但也許就是這樣一種靈魂深處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種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為她內心深處的自卑的補償。她描寫的簡。愛也是一個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著極其強烈的自尊心。她堅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種光明的,聖潔的,美好的生活。

《愛的教育》作者簡介
亞米契斯,1846年10月31日生於義大利。自幼酷愛學習和寫作,1868年發表處女作《軍營生活》,並由此出名。1886年,《愛的教育》出版,使他的創作生涯達到頂峰。內容提要
《愛的教育》是每個家庭必備的良書,是為人父母者、為人師長者、為人子女者在一生中務必一讀的經典,由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近十年完成。全書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國都公認此書為最富愛心的教育性讀物。夏丐尊先生感慨地說:「讀了這書好像醜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得流淚。書中敘述的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社會之同情,都已近於理想的世界……以為世間要如此才好。於是又感激得流淚。」

《伊索寓言》

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一本書,它對西方倫理道德、政治思想影響最大。
東西方民間文學的精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伊索寓言》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淺顯的小故事中常常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爆發出機智的火花,蘊涵著深刻的寓意。它不僅是向少年兒童灌輸善惡美醜觀念的啟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書,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歐洲文學史上,它為寓言創作奠定了基礎。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為說理論證時的比喻,或作為抨擊與諷刺的武器。此書中的精華部分,至今仍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著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法布爾的心中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和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他以人性觀照蟲性,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著人文關懷;並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在其樸素的筆下,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如優美的散文,人們不僅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閱讀本身就是一次獨特的審美過程。

《昆蟲記》不僅僅浸淫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如果沒有那樣的精神,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將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傅雷家書簡介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弗蘭西斯 ·培根(1561~162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學家。他不但在文學、哲學上多有建樹,在自然科學領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經歷了諸多磨難的貴族子弟,復雜多變的生活經歷豐富了他的閱歷,隨之而來的,使他的思想成熟,言論深邃,富含哲理。
《培根隨筆》這本書的內容涉及哲學、倫理、處世之道等,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態度。
這五十八篇的隨筆中,我尤其喜歡《談美》這一篇。因為,它說明了美的含義,「美」不只是外表的美,重要的是內在的美,所謂內在美就是一個人的德行。人們常用一個人的外貌去評論別人是否美,而忽略了一個人的內在美,內在美是最重要的,正如「人才」一樣,不僅要有知識而且要有德行。如果缺少其中的一樣也稱不上人才。「美」也一樣,如果一個人只有外在美,而缺少內在美,那麼這一個人就不能稱得上是美。相反如果內心美麗的人就算樣子丑,也算得上是美,所謂美德重於美貌,外表的美不重要,內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永恆的美。
回答這個問題讓莪很糾結- -

⑥ 初中語文人教版6冊的名著導讀有哪些名著

七年級 (上學期)

一、《繁星》《春水》母愛•童真•自然

1、作者:冰心

2、體裁:詩歌(「小詩」)

3、成因:受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影響寫成。 4、內容:

(1)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2)對大自然的崇拜與贊頌。(3)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

5、藝術特色:兼采中國古典詩詞和泰戈爾哲理小詩之長,善於捕捉瞬間的靈感,以三言兩語抒寫內心的感受與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長。語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瑩明麗,明白曉暢而又情韻悠長。 6、相關練習:

①「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冰心的作品《繁星》。冰心還「為詩人歌德九十年紀念」作了一首詩是《嚮往》 ②總的說來,《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二是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贊頌。三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③、《繁星》、《春水》詩集表現了:母愛、童真、自然三大主題,這三大主題構築了冰心思想內核「愛的哲學」。 ④《成功的花》: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⑤冰心原名謝婉瑩,詩集《繁星》、《春水》是人們公認的小詩最高成就,被茅盾稱為「繁星格」、「春水體」。

⑥「母親啊,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這詩句出自福建長樂(籍貫)的冰心(作家)寫的《繁星》(篇名)

二、《伊索寓言》

1、作者:伊索,相傳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於講故事。 2、 文學價值:《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學史上流傳最廣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兩千多年來以獨特的人生智慧和藝術魅力受到各國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愛。

3、 內容提要:內容十分豐富,影射社會現實;批評為富不仁;表現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對惡人不能心慈手軟;要尊重自然規律,諷刺好逸惡勞等。

4、 藝術特色:篇幅短小,寓意深刻;採用擬人化手法,形象鮮明。 5、 精彩情節:《龜兔賽跑》《狼來了》《農夫和蛇》《赫剌克勒斯和財神》《蚊子和獅子》《鼴鼠》等。《農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誡人們對惡人千萬不能心慈手軟。《狼和小羊》、《貓和雞》就以絕妙的諷刺筆法,揭露了統治者的殘暴和蠻橫。

6、 流傳諺語:「狼來了」「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

七年級(下學期)

三、《童年》在苦難中長大

1、 作者:高爾基(蘇聯),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主要作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2、 體裁:長篇小說。

3、 內容:小說講述阿廖沙(作者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隨母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地表現了俄羅斯19世紀七八十年代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8、精彩情節:

武松斗殺西門慶,醉打將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等。宋江三打祝家莊。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拳打鎮關西,大鬧野豬林等。吳用智取生辰綱。楊志賣刀。 9、 藝術特色: ⑴結構上採取先分後合的鏈式結構。第四十回以前先講述單個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後百川匯海,發展到水泊梁山大聚義。第七十回後,寫他們歸順朝庭,走向失敗。 ⑵語言上用的是古白話,生動形象,活靈活現,塑造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繪聲繪色。 10、資料鏈接: ⑴塑造人物形象一百零八將 ⑵全書一百二十回 ⑶對聯:「八方共域,異姓一家」、「相貌語言,南北東西各有別;心情肝膽,忠誠信義並無差⑷電視劇:電視連續劇《水滸》的主題歌《好漢歌》由劉歡演唱。 ⑸國外譯本:美國女作家賽珍珠用英文翻譯《水滸》時就定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 ⑹人物綽號舉例:

宋 江——及時雨 李 逵——黑旋風 武 松——行者 盧俊義——玉麒麟 林 沖——豹子頭 魯智深——花和尚 扈三娘——一丈青

吳 用——智多星 楊志——青面獸 入雲龍-公孫勝󰀀神行太保-戴宗 九紋龍-史 進 浪里白條-張順 母大蟲-顧大嫂 菜園子-張 青

十一、《傅雷家書》

1、作者:傅雷,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批評家

2、作品內容: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批評家傅雷寫給兒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3、名句: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

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於被回憶侵蝕。

十二、培根隨筆

1、作者簡介: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思想家、散文家。被馬克思稱之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主要著作有《隨筆》、《新工具》等。

2、內容簡介:培根的散文隨筆共有五十八篇,內容涉及哲學、倫理、處世之道等,其中多數與個人生活密切相關,比較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哲學」。 3、精彩篇目點擊:《談美》、《談讀書》、《論拖延》等。 4、培根語錄:知識就是力量。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變,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九年級(下學期)

十二、《格列佛游記》奇異的想像,辛辣的諷刺

1、 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英) 2、 體裁:長篇小說

3、 內容:講述英國船醫格列佛因海難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以及慧駰國(馬國)等地的經歷。

4、主要情節及對應寓意: (1)、描寫小人國利里浦特的黨派之爭以鞋跟高低劃分陣營,「高跟黨」和「低跟黨」爾虞我詐,爭權奪利,實際上是挖苦英國兩個爭斗不休的政黨。小人國是用跳繩比賽來選拔官員的。講述小人國利里浦特與鄰國兵戎相見,是影射當時英法兩國之間的連年征戰。 (2)、在大人國,格列佛洋洋自得的介紹卻招來質問,大人國制度古樸、民風淳樸,他們認為英國近百年來的歷史充斥著「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慾、陰險和野心」及其產生的惡果。 (3)、小說第三卷,通過對飛島國等五國的描述,表達了對現代科技的懷疑,並嚴詞痛斥了殖民統治。 (4)、第四卷更是以恣肆的筆調,慧駰國展示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它沒有金錢,沒有軍隊、警察,馬是理性的載體,而人形動物「耶胡」則是邪惡骯臟的畜生。無情嘲弄著「人類」社會。⑸在慧駰國,展示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

6、 主題:小說包含了某些對人性及人類社會的悲觀見解,但是在尖刻與悲觀的態度背後,卻藏著一種苦澀而熱切的憂世情懷。

十三、《簡·愛》

1、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英),19世紀的英國女作家。 2、體裁:長篇小說

3、內容: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簡愛是孤女,身份低微,成年後到桑菲爾德貴族家園當家庭教師。她相貌平平,卻以真摯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贏得了東家羅切斯特的尊敬和愛戀,不料舉行婚禮時節外生枝,使她不得不面對更多的磨難和考驗。

主題思想: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4人物形象: 簡·愛富於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她追求超越個人幸福的至高境界,常常在宣洩感情後嚴厲自省,不斷調整思想,校正人生航向,使自己日漸成熟起來。自尊自愛,追求自由平等,追求人格獨立,敢於追求幸福。 5、精彩章節:①在桑菲爾德庄園,簡"愛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對羅切斯特的愛情。②簡"愛在婚事受阻後毅然離開自己所愛的人遠走他鄉。 6、藝術特色: ⑴自傳體的敘事語氣,使小說洋溢著濃郁真摯、豐富細膩的情感。

⑵娓娓道來的內心獨白。 ⑶色彩斑斕的景物描寫。

⑷巧妙設計的懸念。

7、經典語句:你以為我會無足輕重的留在這里嗎?你以為我是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人嗎?你以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緲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和你有樣多的靈魂,一樣充實的心。如果上帝賜予我一點美,許多錢,我就要你難以離開我,就象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在不是以社會生活和習俗的准則和你說話,而是我的心靈同你的心靈講話。

⑦ 初中語文課本要求讀得所有名著(語文版)

《朝花夕拾》來魯迅 (散文集)源
《魯賓遜漂流記》笛福
《名人傳》羅曼·羅蘭(主要人物:貝多芬、托爾斯泰、米開朗琪羅)
《繁星春水》冰心(詩集)
《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
《愛的教育》阿米琪斯
《駱駝祥子》老舍
《童年》高爾基
《昆蟲記》法布爾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
《簡·愛》夏洛蒂·勃朗特
《西遊記》吳承恩
《水滸傳》施耐庵
《三國演義》羅貫中
《紅樓夢》曹雪芹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⑧ 求初中語文必讀名著

:《愛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魯濱孫漂專流記》、《昆蟲記》、《朝花屬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西遊記》、《海底兩萬里》、《名人傳》、《水滸傳》、《傅雷家書》、《格列佛游記》、《簡·愛》、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如何讀好名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