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蘇教版六年級習作六的作文
我班學生零花錢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給孩子的零花錢越來越多了。那麼,孩子是怎樣支配這些「得來全不費工夫」的零花錢的呢?
通過對全班同學一段時間的調查,我的感觸頗深。我們班共有41位同學,大部分都有零花錢。其中一小部分男生堪稱「饞嘴一族」。下課鈴一響,「饞嘴先生」們便紛紛來到小吃店,吃的、喝的、啃的,都是他們要尋找的目標。那些老闆們一看見這些「消費大戶」,臉上就堆滿了殷勤的笑容,一張張鈔票就這樣源源不斷地流進了他們的腰包里
我班男生有20多人,據統計,每人每個星期大約花掉10元的零用錢(當然還有更多的),而花在零食上的平均有8元錢。當然,大部分男生喜歡把錢攢起來,買一些漫畫書,游戲機。。。。。。不過,也有幾個男生的大方是值得稱贊的:有些同學把一些廢飲料瓶子或自己賣廢品的錢交給管班費的同學,是我們班有了30多元的班費,買了鍾表和墩布,贏得了全班同學的稱贊。
男生們花錢自有他們的」道理「,那麼女生呢?經過調查我發現,女生們每星期最多花5元錢,這其中買文具就用了3~4元錢。為什麼女生比男生花在買學慣用品上的錢要多呢?經過一個星期的調查我才知道,女生除了買些紙筆外,還喜歡買一些插畫精美的卡通筆記本,那可是她們的最愛哦!
社會發展了,物質生活豐富了,就像家庭少不了各種現代化的家用電器一樣,很多孩子的身上自然也少不了零花錢。但願同學們能將這些零用錢用在真正有用的地方,學會科學用錢,從小培養自己「當家理財」的能力。
我們與周圍環境的調查報告
我們周圍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就像是魚和水那樣,密不可分,誰也離不開誰。
珠海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海上雲天,天下珠海」就是最好的概括。珠海是美麗的,但是美麗中隱藏著一種「奇特的色彩」。因為個別市民不注意衛生,給美麗的珠海添上了不和諧的「污點」。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我們的周圍環境進行了調查。
白色污染,可怕!
紙張的發明使到人類的發明迅速地發展。但是現實生活中,一張張潔白無暇的紙張讓人類的周圍環境遭到了極大的污染。
浪費紙張:在我們班級里和學校的垃圾池裡,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紙張在垃圾池裡。黃的、白的、綠的……眼花繚亂。一張張色彩艷麗的作業紙揉成一團。
紙張回收:我在調查中,發現有95%的人是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塊。「混」,原來這就是紙張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果人們把垃圾分開來,分門別類進行回收,那白色污染對自然環境就會大大減少,並且我們生活環境也就大大不同。
一次性紙杯:現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但是不容忽視
的問題出現了。一次性用品浪費資源,又對環境造成了污染。比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喝水的杯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喝水的杯子應該怎樣選擇呢?市民為了貪圖方便,幾乎家家戶戶都用上了一次性紙杯。人們說既方便,又便宜。可正是因為一次性紙杯的產生,使到我們周圍的環境受到了極度的破壞。市民們使用了一次性紙杯,就隨地亂扔,造成了嚴重的白色污染。
水污染,健康當心!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地球的什麼生物都會無法生存。「清凌凌的河水魚在游」再也不見了,水受到了嚴重的污染。也許你會說,不是有桶裝飲用水嗎?但喝桶裝水不是解決水污染的最好辦法,喝桶裝水一樣要用到水資源。而且喝桶裝飲用水對人們的身體不是很健康。
前山河:我曾經到前山河進行調查,發現前山河的水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河水混濁,水面上漂浮著許多塑料垃圾,並且時不時會傳來一陣難聞的味道。原來在昌盛大橋下,居住著許多「三無」人員。他們的行為給前山河留下了很大的創傷。白天,他們吃喝拉撒,隨地大小便……任由他們這樣持久的持續下去,就算是再清澈的河水也會被他們給糟蹋。如今,雖然前山河得到了整理,但前山河泥沙含量多,再加上水土流失,河水還是渾濁的。我還痛心地看到前山河的旁邊還有一座座工業廢料堆成小山。
所以,我們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我們的飲用水不是總會覺得有一股鹹味嗎?這是珠海的咸潮。
在調查中,我深受啟發: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我們組織了環保小分隊,開展環保在行動的活動,爭做環保小衛士。
環保在行動
在今年「十·一」黃金周里,我們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過一個環保的長假。我們走進社會,用鏡頭去展現「環保」世界中的「精彩」。我們在使用數碼相機有一定的難度:一般的相機都會有開關鍵。開是ON,關是OFF。我們的數碼相機也一樣,把鍵移到ON處。接著,我們要調好焦距,最後,輕輕一按就可以了。在按快門的同時,手不要顫抖,要拿穩相機,這樣拍出的效果才會好。拍攝好以後,發送照片也有難度:首先要進入免費郵箱,點擊寫信,在框內打上主題,寫上發給誰。由於是發送相片,所以要點擊添加附件,粘貼照片,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點擊「發送」便可。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我終於掌握了現代的通信技巧。
我們拍攝的照片刊登在10月14日的《珠海特區報》的《生活周刊》上。首頁的相片是我們學校的朱晨緯同學的作品,編輯還特地放大了呢!顯得十分顯眼。一棵棵鬱郁蔥蔥。咦!是一個塑料罐做成的。真是別有用心!再看這一副:電話廳到處貼滿了廣告紙,花花綠綠的。我們的目光又被一張照片吸引住了,這是一張人們破壞環境的照片。照片里是一堵被畫花的牆壁,照片旁邊還寫著一句話:「還牆壁一張的臉。」它提醒我們無時無刻都要愛護環境。
我在活動中,嘗到了現代科技的甜頭,用數碼相機更加清晰;電郵讓溝通更加舒暢。
環境你我他,環境靠大家。只要人人都愛環保,我們的周圍環境就更美好!
2.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習作六調查報告。。範文,500字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致盲者已達30多萬人。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為學生、家長及社會所關注。 為什麼患近視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的眼睛到底是怎麼近視的?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為了解小學生近視情況及引起近視的相關因素,我針對我們學校的部分同學作了一次調查。
一、調查報告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上網 報刊 書籍等
近視產生的原因
近視是視力缺陷的一種,只能看出近處的東西,看不出遠處的東西。近視是由於晶狀的曲度過大造成的。
實地調查
學生近視狀況 近視比例等。
本班38個人,視力較好的16人,較差的14人,視力差的5人,視力極差的3人,近視的同學共22人。
交談 走訪 調查
近視同學的用眼習慣
多大數同學不注意用眼衛生,不能科學用眼。寫字時離書本太近;長時間用眼不休息造成視覺疲勞;長時間看電腦或電視;在光線太強或太暗的環境中看書。
二、調查分析:導致眼睛近視的原因:
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是人眼對當代環境的適應性改變,它的發生與發展與日益增加的近距離用眼活動的環境密切相關,與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密切相關。而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是現代兒童近視大增的主因。
1 看電視距離太近
2 看電視的時間太長
3 所看電視的畫面濃度太深
4 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5 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6 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 長時間的在電腦前
8 不合理飲食
9 看激光
10 在車廂里看書
11 遺傳因素
12 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三、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的中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中學生們對近視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認為近視怎樣,戴副眼鏡不就得了。還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於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四、建議
(一)看書時作姿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坐到離課桌一尺,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不要躺下看書。讀寫1小時要遠眺10分鍾或到戶外走動,調節眼睛肌肉。
(三)在課間十分鍾堅持做眼保健操。
(四)盡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專醫作檢查,聽從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五、體會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一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鍛煉身體,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三要定期到眼科醫院檢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視眼患者,及時發現眼病,以便早發現、早治療。視力關系著我們的一生,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眼睛,不讓我們將來後悔!
關於小學近視問的研究報告看下面:
一、課題的提出:
我們班許多同學都陸陸續續帶上了眼鏡,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有多少人近視了?他們又為什麼近視了?我做了一次調查。
六、結論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我發現:
1.從整體來看,作業負擔較重的同學佔大多數,作業負擔隨年級的升高而加重。
2.無論是哪個年級在做作業時都沒有好好的讓眼睛得到休息;而在校休息時間又一次隨年級的增高呈遞減趨勢。
3.抗疲勞眼葯水與眼保健操都是對眼睛有治療作用的,但卻沒有引起同學的高度重視。
4.近視人數雖然遠遠高於非近視人數,但不佩戴眼鏡的人卻佔有相當一部分比例。這表明同學們對近視的問題還不夠重視!
5.其中的因素,像:姿勢不對、用眼不當之類的毛病,我們可以努力克服、改正;像燈光太暗或太強之類的,我們可以調節;像防護不當、用葯不當之類的,我們可以盡量避免;……
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每日堅持遠眺、堅持眼保健操和課間操,並積極參加文體活動。
2、學習時要有充足的光線,光線要從左側方向來。不要在光線不足和耀眼的陽光和強燈光下看書寫字。
3、不要睡在床上或邊走路邊看書。更不要歪頭偏身趴在桌上讀書寫字。
4、不要長時間使用視力,每學習50分鍾後,應當休息10分鍾。
5、看電視的次數不要過多,時間不要過長,要控制在1小時以內。距離不要太近。至少隔兩米遠。
要記住眼科醫生給大家的勸告: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看書、上網、看電視不要連續超過一小時,不要在太強太暗的光線下看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寫字姿勢,堅持作眼保健操很重要……
3.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習作6 作文怎麼教
班級課外閱讀情況調查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書是進步的階梯.如果人們不讀書,那就沒有精神的糧食,所以大家都離不開書本.那大家都喜歡什麼書呢?這都往往因人而異,有的喜歡漫畫,有的喜歡童話,有的喜歡伊索寓言……對於大家的課外閱讀情況,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
據調查顯示班裡有2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童話故事,1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科普書,26%的人的課外讀物是漫畫書,28%的人的課外讀物是作文,16%的人的課外讀物是其它類的書.我還了解40%的家長偶爾帶孩子上書店,5%的家長從來不帶孩子去書店.讀書時間調查顯示40%的同學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內,30%的同學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左右,20%的同學在兩個小時左右,10%的同學在3個小時左右.從這個調查中我們可發現同學們閱讀課外書的時間極少,這全怪家長嗎?不.這也怪大部分同學們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極多.在讀書方法統計當中,有10%的人寫讀後感,20%的人做筆記積累,5%的人畫圈點讀,65%的人不做標記!可見同學們對讀書不是很重視,只是讀一兩遍就行了,沒有做任何標記,我覺得應該多做些標記,才能更加明白、理解這篇文章,對這篇文章才有所記憶.我還查了家長對讀書的重視情況,其中重視幫孩子閱讀的有25%,偶爾督促孩子閱讀的有20%,有孩子自己決定的有55%.從這個統計中我們可了解到家長對孩子讀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我覺得家長應該多抽時間去幫助孩子閱讀.
從上面這些統計中,我知道了看課外書,可以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在擴大知識面的同時,提高對事物的認識能力.而且我們還可以通過課外書,多多地積累運用,這樣對我們的作文與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我還希望同學們盡量利用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來多看課外書,並能做上筆記.我還要呼籲各位家長要多抽時間去督促、幫助孩子們讀書.有些同學就因父母不督促,看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專門跟別人打架、談戀愛,從而走上了歪路.可見,父母的督促是多麼的重要啊!就比如我媽媽的一個表第,就要因他的父母每天都下地幹活,對他的學習也不過問.因為學習差,學校里的人也不和他一起玩.他感到很孤獨,只能以看武俠小說作伴.他漸漸長大了,對武俠十分痴迷.有一天他就像書中的大俠一樣去打人,使一個人身受重傷,被判有期徒刑兩年.
我希望同學們應該有選擇的看課外書,即使父母不督促,也要選擇合適自己的讀物
4.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習作6的作文怎麼寫
調查作文
班裡衛生原來很好,大家走進教室心情都很愉快,因為他們看到了干凈的教室。可最近,教室衛生變差了。一進班,垃圾遍地,桌椅一點也不整齊,值日生也沒來。這是為什麼呢?於是,我們就開始了調查。
(調查)
我們觀察了教室的衛生,還談論了自己的想法。每個座位上大約都有幾片廢紙,桌子里也有十來片,這些廢紙都佔了桌子的一大半。勞動工具也不整齊,垃圾箱里的紙屑也滿了。值日生來了也不著急打掃,其他同學看到垃圾就跟沒看到似的。
(分析)
1、有的小組掃地掃的很乾凈,教室里沒有一片紙屑。可有些小組的成員很懶,不想掃可能是這樣吧!2、同學們也很重視衛生,能主動撿起垃圾。就是個別同學太懶,位上全是垃圾。就是個別同學造成的吧!
(結論)
1、同學們亂扔垃圾成了習慣。2、大家都想:地上已經臟了,再扔一點也沒關系!3、仍在地上方便,總會有人打掃的。4、拿書包時把垃圾帶到了地上。5、同學們不自覺得把垃圾扔到地上。6、有的同學閑著沒事,把紙撕碎,隨手扔在地上。
(建議)
1、利用周會大力宣傳環保知識,增強學生環保意識。2、在班級制定相應的衛生制度,自己座位衛生自己負責。如果不合格,也受到相應的處罰。對於主動撿起垃圾的同學給予適當的精神或物質獎勵。3、每班設衛生監督員,幫助清潔教室衛生。
(宣言)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1.通過普查表來知道每個星期有那幾天不幹凈
2.通過詢問同學來確定有那些地方處於長期無人清理
3.自己進行每日觀察寫出調查表確定不幹凈的原因
4.通過暗訪來知道垃圾的由來
5.在班級中成立調查小組來調查以及確定是由於那些人導致教室不幹凈
這篇作文主要測試你在調查報告方面對細節的梳理,只有文對題,前後呼應就能得高分。
5.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習作6
我家鄉的名人
在我的家鄉有一位捏泥人的老人,他就是——張爺爺。
他一身陳舊的中山裝,一頂老式的鴨舌帽,一張黝黑而又飽經風霜的臉。
張爺爺經常坐在村子裡的大柳樹下,他的面前擺著一個大木箱子,上面擺著各色各樣的泥人,什麼「孫悟空」「機器貓」「櫻桃小丸子」……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這一天中午,我懷著好奇的心情來到了老人的攤前,只見老人正望著剛完成的「小畫眉」出神呢,喜悅之情真是溢於言表。過了一會兒,他把這只「畫眉」身著深褐色的晚理服,玲瓏的面孔上,有一張纖長的嘴。眼睛雖是用彩泥捏的,但我卻覺得它透出了光,透出了神韻。
在我觀看「畫眉」這短短的幾分鍾里,一個「豬八戒」的半成品已經展現在我的眼前。只見張爺爺一手舉著「豬八戒」,一手托著下巴,似乎在想些什麼。過了一會兒,老人拿出一些紅色的泥和一些黑色的泥,左揉右捏,就變成了一瓣「西瓜」,他又從箱子里取出一些黑色的泥,小心的給「西瓜」裝上了瓜子,你別說,簡直像極了。接著老人把精心設計的一瓣「西瓜」放在了「豬八戒」的手裡,哈,「豬八戒吃西瓜」終於完成了,你瞧「豬八戒」那貪婪的饞樣兒表現的淋瀝盡致。圍觀的人不斷發出嘖嘖的贊嘆聲。
「寶劍鋒從墨礪出,梅華香從苦寒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泥人背身後的故事呢?
我家鄉的名人
說起名人,同學們一定會想到那些戰斗英雄、勞動模範,或是作家、畫家、企業家、科學家,還有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今天我要說的是我的奶奶。
奶奶六十來歲,個子不算高。臉上布滿了皺紋,一笑起來皺紋就更深了。雖然奶奶長得並不出眾,可她扎出的掃把卻個個漂亮得很。
奶奶每年都要種掃把苗子用來扎掃把,因為每年總是有一些人找奶奶幫他(她)們扎。還有一些人也想學,奶奶就會毫不吝嗇地教她,直到把她教會為止。
說到這兒,有人可能會問:「你奶奶這手藝是跟誰學的?」其實,奶奶的這個手藝並不是跟誰學的,而是她看別人扎,她自己也很好奇,回家自學的。後來慢慢就學會了。
其實,做掃把也不是很難。先把掃把苗子曬干,種子去掉,再把它的外皮剝掉,用錘子把桿子錘開,然後用繩子把它紮成掃把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一點,一定要扎緊,否則很容易散掉。
有一次,我跟奶奶在聊天。我突發奇想,問:「奶奶,你剛開始學扎掃把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困難呀?」奶奶說:「有啊。」我說:「那你給我說說吧。」奶奶說:「好。有一天,我正在扎掃把,突然,用東西把桿子梳開的時候,那東西上面有一顆釘子鬆掉了。我一梳,把手都割破了。」我說:「那你有沒有想過不學了?」奶奶說:「這點小困難算什麼?我跟本就沒有想過。」我說:「哦。」突然之間,我真有些佩服奶奶呢。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名人」——奶奶。
6.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習作6作文
我們村的名人
俗話說得好「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的背後都有一個辛苦勤勞的農民。
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村的一位農民——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四十歲,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了許多。他的皮膚很黑,短頭發,經常戴一頂草帽,穿一件很舊的褂子,顯得又瘦又矮。但他種起田來一點兒也不含糊。
他每天起早貪黑,到田裡治農葯、除草……乾的是辛辛苦苦,也可算是兢兢業業。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已經種了幾十畝田。從一開始一貧如洗到現在不愁吃喝。
王大伯不僅勤勞,而且充滿了智慧。王大伯一開始不懂得種田的經驗,所以吃了虧,但他一點兒也不氣餒,到處請教別人,自己也買了關於水稻或其它一些和種田有關的書。自己不識字,就讓家裡人讀給他聽,然後用心鑽研,終於掌握了一些技術和經驗。他經常說:「種田看起來簡單,學問確實有不少呢!」
有一次,大家買種子,家家戶戶基本上都買了同樣的種子。只有王大伯和他們不同。有些人問他為什麼買這種種子。他說:「憑我的經驗,今年的天氣適合這種種子。」果然,最後他收獲的要比別人多很多。慢慢地他開始富裕了,最後用起了機械化。從此,他就成了我們村的名人。
種田雖然讓王大伯辛苦了好一陣子。但最終還是得到了回報。真是苦也糧食,甜也糧食。
7. 語文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習作6作文800字
調 查作文班裡衛生原來很好,大家走進教室心情都很愉快,因為他們看到了干凈的教室。可最近,教室衛生變差了。一進班,垃圾遍地,桌椅一點也 不整齊 ,值日生也沒來。這是為什麼呢?於是,我們就開始了調查。(調查)我們觀察了教室的衛生,還談論了自己的想法。每個座位上大約都有幾片廢紙,桌子里也有十來片,這些廢紙都佔了桌子的一大半。勞動工具也 不整齊 ,垃圾箱里的紙屑也滿了。值日生來了也不著急打掃,其他同學看到垃圾就跟沒看到似的。(分析)1、有的小組掃地掃的很乾凈,教室里沒有一片紙屑。可有些小組的成員很懶,不想掃可能是這樣吧!2、同學們也很重視衛生,能主動撿起垃圾。就是個別同學太懶,位上全是垃圾。就是個別同學造成的吧!(結論)1、同學們亂扔垃圾成了習慣。2、大家都想:地上已經臟了,再扔一點也沒關系!3、仍在地上方便,總會有人打掃的。4、拿書包時把垃圾帶到了地上。5、同學們不自覺得把垃圾扔到地上。6、有的同學閑著沒事,把紙撕碎,隨手扔在地上。(建議)1、利用周會大力宣傳環保知識,增強 學生環保 意識。2、在班級制定相應的衛生制度,自己座位衛生自己負責。如果不合格,也受到相應的處罰。對於主動撿起垃圾的同學給予適當的精神或物質獎勵。3、每班設衛生監督員,幫助清潔教室衛生。(宣言)保護環境,人人有責!1.通過普查表來知道每個星期有那幾天不幹凈2.通過詢問同學來確定有那些地方處於長期無人清理3.自己進行每日觀察寫出調查表確定不幹凈的原因4.通過暗訪來知道垃圾的由來5.在班級中成立調查小組來調查以及確定是由於那些人導致教室不幹凈這篇作文主要測試你在 調查報告 方面對細節的梳理,只有文對題,前後呼應就能得高分。
8. 小學語文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習作六
江蘇鎮江的名人不好找,江蘇南京的我倒有,剛寫過.
新聞單位的車輛在前緩緩開道,沿途的交警立正敬禮,而更多的人早已等候在殯儀館,來為他送行。
2001年11月29日隆重、肅穆的一幕,深深地記在許多南京人的心中。
這空前的悼念,為的是一個普通的下崗工人,他的名字叫周光裕,今年57歲。
一
他是為了維護城市的安寧,見義勇為而英勇獻身的。
那是2001年11月12日,17:40。
借著夜幕掩護,幾個在火車站對面臨近玄武湖的廣場上閑逛的幽靈突然搶奪一過路婦女的包,向東狂奔。頓時,夜空中響起凄厲的驚呼:「有人搶錢啦,抓小偷啊!」
喊聲驚動了正騎車路過的周光裕。他抬頭看見狂奔的劫匪,便不顧一切地騎車猛追。追出一百多米後,他追上了兩個劫匪。只見周光裕車頭一別,大喝一聲:「你們是干什麼的?把東西放下來!」劫匪一愣,掉頭又跑。
周光裕放下自行車,猛追了十多米,一把抓住了落在後面的劫匪魏祥和。
聽見同夥被抓後的哀鳴,跑在前面的劫匪宋全月拿著一把尖刀沖了過來,對著周光裕的大腿就是一刀。頓時,鮮血浸紅了褲腿。
好一個周光裕,他中刀後仍死死抓住魏祥和的頭發,赤手空拳地和兩名歹徒進行著殊死的搏鬥。搏鬥中,兇殘的宋全月再次舉起了帶血的尖刀,一下、兩下……鮮血從周光裕的臀部、後背、頸部、前胸流了出來。
但周光裕仍不鬆手。
宋全月對著周光裕的鎖骨下又是一刀。刀刃刺穿了周光裕的肺部。周光裕倒在了血泊中。
事後人們發現,周光裕身中6刀仍然堅持和歹徒搏鬥,直到肺部中了那致命的一刀。
二
周光裕,一個普普通通的下崗工人,用鮮血維護了城市的安寧。
了解周光裕的人都說,對他勇斗歹徒的行為一點都不感到奇怪,因為,當年他在農村插隊時,就因制止偷瓜而遭到過毆打。
後來,隊里看中了他那多管閑事的性格,讓他去看果園,結果惹得當地一些屢占果園便宜的人要揍他。
1976年,周光裕返城,起先被安排在南京鎢鉬材料廠當保管員。時間不長,他就因為堅持原則,制止一起偷拿廠里原材料事件而遭到毆打。盡管被打得鼻青臉腫,但他始終無怨無悔、盡職盡責地當好保管員。
見著危險往上沖已成為老周的習慣。當年,鎢鉬材料廠曾發生氨氣罐的輸氣管爆裂事件,就在大家被氨氣熏得頭昏眼花直流淚的時候,是周光裕連防護罩也沒戴就沖上去,關掉了閥門,避免了一場事故的發生。
難怪有人這樣評價周光裕:在是非面前他從不含糊;在危急時刻,他從不躲避。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在歹徒的尖刀下那樣大義凜然。
三
但周光裕從來就不是引人注目的英雄。
1961年,16歲的周光裕插隊來到南京老山林場。林場15年,他做過送奶工、養過牛、當過果園守園人以及拖拉機手和廚師;
1976年,周光裕返城進了南京鎢鉬材料廠,先後在車間、食堂、護廠隊工作,最大的「官銜」是食堂司務長和護廠隊班長。
1996年,企業不景氣,50歲的周光裕下崗了。他賣過肉,賣過水果,給一家商場當過安裝工,還看過浴室,當過車輛管理員、送貨員……
觀其一生,周光裕沒有值得炫耀的頭銜,但在他干過的二十多個崗位上,所有與他共過事的人都說,他是個愛崗敬業的好同事、好員工。
周光裕犧牲前的最後一個崗位是在民營企業「金鼎成」當送貨員。在他犧牲後短短的一個多星期,公司員工就自發捐款3.58萬元。原因還是他一貫的踏實勤懇的工作態度。
甚至當年和他一起擺攤的人,也念著他的好:全菜場就他有台絞肉機,從來都是拿出來給大夥無償使用,也不怕同行戧他的行。
可他的要求從來就是最低。
收入低,醫療、補助難是下崗工人常見的頭痛事,可周光裕從來沒有向什麼人伸過手。
鎢鉬材料廠的王國民廠長告訴我們,周光裕下崗後,每月收入才一兩百塊錢,但他從來不到廠里喊困難。即使來廠里一趟,也是幫廠里脫困出主意。
太平門社區委員會的老主任伍士梅一直想幫周光裕家辦「最低保障」,只要符合條件的老周寫個申請就行。周光裕總是說:「再說。」至今沒有下文。
當然,他也有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就是盼著過幾年,他和妻子能夠辦退休,每月能拿600元的退休金,再加上兒女畢業了,家境就會好起來,那時就能抽幾塊錢一盒的紅「南京」,買電動車了,也可以帶妻子王福琴坐汽車看南京城的變化了……
這就是周光裕平凡,甚至有些平淡的人生。可是,不正是像老周這樣平凡的人,用他們那並不寬厚的肩膀,默默支撐著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也包括維護著我們社會的安寧嗎?
也許,這就是南京人在用前所未有的規模悼念周光裕的原因。
就在記者即將擱筆的時候傳來消息,江蘇省政府根據周光裕英勇獻身的事跡,決定追認他為革命烈士,南京市市委、市政府號召全市人民向周光裕學習。南京市總工會也決定要為周光裕在雨花台功德園建一個表現他與歹徒英勇斗爭形象的雕塑。
南京人要讓老周永遠活在他們的心中
9. 六年級上冊語文習作六作文蘇教版
蘇州自古以來文化昌盛,人文薈萃。隋唐開科取士以來,自唐至清的近1300年間.科舉仕進的,蘇州轄區共出文狀元45名,佔全國的7.6%,其中,唐代有7名,宋代有4名,明代為8名,清代為26名(占清代114科狀元的22.8%),明代蘇州府有進士437名,清代則有600名。至於封疆大吏、征戰良將、地方官員、社會名流,有貢獻於社稷的蘇州人,或外地人有功蘇地而為後人推崇的,清道光年間滄浪亭所立名賢祠,初建即列名賢像贊570名,後又續增名賢600餘名。名賢祠幾經興廢,民國30年(1941)重修後,尚存名賢像贊594名。 商末 泰伯、仲雍南奔吳地,教民農耕,三以天下讓,號為至德,堪稱吳地文化的開化之祖。 春秋時期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也是將北方儒家文化傳播吳地的第一人,世稱「南方夫子」。 孫武,齊景公時齊國貴族,因齊國內亂而奔吳。著就《兵法》十三篇,幫助吳王闔閭南服越國,西破強楚,爭霸中原,號稱「兵聖」。 三國 陸績(187-219),字公紀,天文學家。一生成就除了著天文專著《渾天圖》外,「二十四孝」故事中「懷橘遺親」,為官卸任「載石表廉」,即廉石的故事,都堪為後人楷模。 兩晉 陸機(261-303),字士衡,文學家。曾任平原內史,世稱「陸平原」,與弟陸雲並稱「二陸」。20歲時寫的《文賦》,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系統完整的文學論著。他的《平復帖》被譽為法帖之祖。 南北朝 張僧繇,梁天監至大同年間大畫家。擅長人物及佛教畫,所繪佛像,自成樣式,有「張家樣」之稱,被雕塑者取作模範。亦精繪肖像,作風俗畫,尤善畫龍,曾有「畫龍點睛,破壁飛去」的故事。僧繇作畫,骨氣奇偉,「六法」精備。用筆多依書法,有意到筆不到之妙。與顧愷之、陸探微、吳道子並稱為中國古代畫家「四祖」。 陸探微(?~約485),著名畫家。畫學東晉顧愷之法,畫史上常與顧愷之並稱「顧陸」。平生愛畫古聖賢肖像,骨秀神清,嚴正生動。後人謂其畫筆跡周密,勁利如錐刀刻劃,號為「密體」。亦工繪蟬、雀、馬、猴,及繪搗衣、盪舟、斗鴨等,被譽為中國古代「畫中四祖」之一。 顧野王(519-581),字希馮,文字訓詁學家。曾搜羅和考證古今文字的形體和訓詁,著《玉篇》30卷,收字16917個,先以反切注音,再引群書,解釋頗詳,為中國現存最早的楷書字典,文字訓詁學的重要著作。 唐 張 旭(658-747),字伯高,一字季明。著名書法家。能詩,長於七絕,與包融及賀知章、張若虛都有名當時,號稱「吳中四友」。其書法以草書名世,所書「狂草」逸勢奇狀,瀟灑豪放,連綿回繞,別具一格。人們尊為「草聖」。張旭嗜酒,常於大醉後呼叫狂走而後落筆,甚至以頭發濡墨而書,酒醒後,自己都認為是神來之筆,不可能再寫出第二幅,世稱「張顛」。文宗時詔以李白詩歌、斐旻劍舞與張旭草書為「三絕」。 是寫名人的吧
10.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習作六
訪民選樓長——懷民
鎮江市南門小學六(7)班 梁雨恬
「樓長」是多大的官?「民選樓長」有沒有官架子?懷著諸多疑問,我們在老師帶領下,拜訪了我們鎮江的一位名人、首位「民選樓長」——懷民爺爺。
剛進門,我就看到一位普通的老人——瘦削的身材,黝黑的皮膚,飽經風霜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懷民爺爺熱情地招呼著我們,我心想:這哪像名人啊?看到牆上掛著的榮譽稱號——「首屆感動鎮江十佳人物」、「百佳文明市民」、「感動江蘇十大人物」,我真難以將它們與眼前的這位普通的老人聯系起來。在一片嘖嘖贊嘆聲中,我們開始了對懷民爺爺的采訪。
原來,懷民爺爺的出發點並非如此高尚。2000年5月下崗後,懷民爺爺有過失落有過迷茫,但最終閑不住的他還是在社區找到了自己的崗位「上班」了。不拿一分錢,懷民爺爺戴著「治安巡邏」的紅袖章,拿著「平安喇叭」走街穿巷,提醒居民加強防範,注意安全。這下,小區的居民都知道有個叫懷民的老大爺晚上在義務為大家守夜。原本名不見經傳、誰也沒在意的老人一下子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大家都爭著跟他打招呼:「辛苦了、謝謝您」,並推選他為「樓長」。
原本是解悶之舉,卻讓自己得到大家的尊重,老人「巡邏」的積極性更高了。雙井社區居民每晚聽到這喇叭聲,心裡就踏實;如果有兩三天聽不到喇叭,就緊張:「懷老是不是病了?」就這樣,「民選樓長」 懷民爺爺每天晚上按時「上班」。「平安喇叭」從鐵皮到「電動」,從拿在手上到用自行車推,一響就是18年,風雨無阻,18年間,小區沒有發生過一起失竊案。
懷民爺爺家地處斜橋街繁華路段,附近有兩所學校,因此,為了學生上學放學的安全,校門口是他重點值班巡邏的地方。懷民爺爺告訴我說:「每當聽到從自己眼前走過的一個個小學生一聲接一聲地喊『懷爺爺好』的時候,自己的心裡總是十分激動。雖說我感動了鎮江,但更多的是鎮江以及鎮江人民深深地感動了我。」
聽到老人樸素的話語,我對老人的敬意油然而生。懷民爺爺用他那蒙古族旗人後代的俠肝義膽、古道熱腸,十幾年如一日為我們義務奉獻著,詮釋著他名字的含義「胸懷人民」。他無私奉獻的舉動使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活著,就是要使別人生活得更加美好。
評語:小作者善於發掘身邊平凡人的不平凡事,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點的具體事例來寫自己心中的名人。質朴的語言如淡淡的清茶,令人回味無窮。對主人公姓名的解讀,令人拍案叫絕。
(指導老師:汪萍)
不是本人的作品
http://www.yhjy.cn/jyyweb/HTMLNEWS/64/609/200899152117.htm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