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年級下冊科學第四單元《環境與我們》練習題
襯墊 過濾液收集池 過濾液處理池
2. 六年級科學上冊 各種各樣的生物與環境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相互( )又相互影響。
各種各樣的生物與環境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相互(依存 )又相互影響。
3. 六年級科學演講稿
當你們看著可愛的動畫片,玩著迷人的電腦游戲,坐上快速的列車,接聽著越洋電話的時候,……你可曾意識到科學的力量,科學不僅改變了這個世界,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翻開20世紀的壯麗篇章,我們發現人類在這百年中不僅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更創造了無數科學奇跡.19世紀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凡爾納的虛構,當時讓人不可思議,他所幻想的登月旅行、飛機、遠射程炮等,在20世紀都一一成為現實.在21世紀的今天,高科技更是無處不在.作為跨世紀的一代,我們又該以怎樣的姿態去適應新世紀,擔起新世紀的重擔呢?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科學不只為尖端技術服務,也越來越多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這就需要正處於青少年時代的我們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參加科技「五小」比賽、閱讀科技書籍,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精密的機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車,虛擬的足球賽,高科技信息的傳送等等,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現象,激起了我探索科學的願望.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科學,傳播文明,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時,更要創造新生活,如今,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快,可視電視、電腦上網、心臟起搏器,已經不算新鮮了.從1901年發明的真空吸塵器,到人造地球衛星、載人宇宙飛船,科技在不同領域里顯示出了強大的力量.電子產業、通訊技術的日益普及,納米技術、超導材料的廣泛應用,不久的一天,也許就在你的餐桌上,會出現像太空青椒、人造牛排等生物工程食品.學習科學技術,不僅僅是為了成為科學家,也是為了能適應生活,更為了能成為新世紀的主人,擔起新世紀,為國家建設,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
同學們,我們正處於成長發育階段,學習科學,讓我們從小做起.我們要努力學好各種文化課,因為這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同時,對各種適合我們小學生看的科普書籍、報刊,最好在課余多閱讀一些;還應該積極動手搞各種科學小實驗、小製作,寫科學小論文等,培養對科學的興趣.長此下去,我們一定能夠熱愛科學,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
人類的智慧是無限的,無論是美國的挑戰者號爆炸,還是全球計算機病毒的升級,從來都不能阻止人類的科技進步.「知識就是力量」,培根這句膾炙人口的格言不知激勵了多少渴求知識的人.如今,讓我們也用它來勉勵自己,做一個熱愛科學的新一代,擔起新世紀的重任,為我們祖國的明天,譜寫出更加輝煌的詩篇!
4. 小學六年級的:科學技術利與弊的資料,我們要開討論會!!!
話科技利弊一身
本報記者 張顯峰
正方: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反方: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
卻說下午新加坡國立大學抱憾敗北。傍晚時分,馬來亞大學又要與世新大學一決高下。只見燈光下,兩隊人馬,一字分排兩邊。此番較量,為得是「科技的發展會促進還是回抑制人的全面發展」。
馬來亞大學乃正方,畢竟上屆冠軍,看得出幾分自信來。一員女將站出來叫陣道:看看歷史,從印刷術到造紙術,從文字處理器到網路咨訊的共享,使人的智力得以深化,此乃人文動力;從人的精神價值上而言,科技讓人擺脫了貧窮的籠罩,網路科技資訊帶來了第四波民主與人權的思考,在生理上從抗生素到器官移植,從水利灌溉到生物品種的改良,都為人類舒緩了一次次的危機,當科技發展帶來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價值的深化、廣化和優化的時候,對方辯友還能說科技發展抑制了人的全面發展嗎?此將性烈,喚作甘彩珍。
世新大學出來迎戰的乃女將黃靖雯,性情溫和,語速和緩:我們承認科技促進了人的發展,可是科技滿足了人的慾望的同時,經常是促進了一面又抑制了另外一面。因此科技對人類的發展的促進作用不是全面的,就好比一個學生好多課程都拿了滿分,有一科得了0分,即便他比以前是進步的,但我們也不能說他是全面進步的。
雙方攻守相宜,大戰有些回合。只見正方飄忽不定,暗藏玄機;反方以靜制動,居高臨下。不多會工夫,反方庄智凱和正方陳錦添便戰作一團,難解難分。
庄智凱問:「在馬來西亞教育中,小學生被規定要學習心算,而不許用計算機來做答,這是為什麼呢?」
陳錦添道:「因為朝向全面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所以先學心算,再學計算機,慢慢地向越來越多領域學習,從局部走向全面。」
庄智凱言道:「對方辯友,我們知道,不要讓他們用計算機而用心算,是怕他們使用計算機而使心算能力就下降了。」
陳錦添道:「我們知道心算能力很重要,計算機更重要,所以我們兩者都要學習,先學第一步再學另外一步,當我們把這個局部越來越擴大的時候,就是朝向全面發展。」這陳錦添連接兩招,還不罷休,借機回擊:我問你,我們今天是不是要效仿塔利班政府禁止人民上網,才會像對方所說的人們方能全面發展呢?
庄智凱笑答:我們談的不是要不要科技,如果這樣我們今天就不用談。我們談的是科技對我們全面發展帶來的問題。轉而追問:科技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失業問題,人的一些功能衰退問題,到底算不算問題?
陳錦添道:我今天就承認科技有一些小小的流弊吧。
庄智凱問:小小的流弊是何意思?
陳錦添道:就是說它本身可以通過科技來解決,而且還不影響人的全面發展。
庄智凱問:要不是科技發展帶來這些問題,它為何又要解決問題呢?
好一番唇槍舌劍,只聽得眾人大笑不止,掌聲不斷。
卻說這戰,在場面上雙方平分秋色,各有招式。各路執法琢磨了有些時候,最後判定反方世新大學勝出,畢竟贏了上屆冠軍,尚有幾分激動。不過,要與中山大學爭奪桂冠必免不了一場生死殊搏
5. 六年級科學微小世界的我們手抄報資料
安東尼.列文虎克是第抄一個用放大透鏡看到細菌和原生動物的人,他對於在放大透鏡下所展示的顯微世界非常有興趣,觀察的對象非常廣泛,有晶體、礦物、植物、動物、微生物、污水等等。1674年他開始觀察細菌和原生動物即他所謂的「非常微小的動物」。他還測算了它們的大小。1677年首次描述了昆蟲、狗和人的精子。1684年他准確地描述了紅細胞,證明馬爾皮基推測的毛細血管呈真實存在的。1702年他在細心觀察了輪蟲以後,指出在所有露天積水中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因為這些微生物附著在微塵上、飄浮於空中並且隨風轉移。他追蹤觀察了許多低等動物和昆蟲的生活史,證明它們都自卵孵出. 人類在醫葯方面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有:(1)由於觀察工具的改進使人類發現了微生物,從而促進了醫葯、食品、農業等科學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 (2)饅頭、麵包疏鬆多孔,是因為酵母菌對面團的作用;
6. 小學六年級科學小論文
科學小論文 關鍵字:六年級 我走在大街上,正要趕去補課的地方,上了公交車,把頭偏向窗外,正想欣賞窗外美麗的景色時,卻被窗戶上的結上霧擋住了,我不禁有了疑問:為什麼公交車的窗戶上會結上霧?補完課後,我急匆匆趕回了家,上網查找到資料。 網上是這樣說的:當車窗兩面的溫差大時,溫度高的一面空氣中的水蒸氣會預冷凝結,形成大家所說的霧,也就是說,當冬天時車外的空氣會比較冷,玻璃也會變得比較涼,此時車內的空氣溫度較高而起濕度較大時,車內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在玻璃上產生小水珠,如果大家不信可以做個試驗,將一塊玻璃或眼鏡放入冰箱,在冰箱中冷卻到同冰箱一樣的溫度時,此時玻璃上並沒有霧氣,如果將玻璃從冰箱中取出後放在空氣中就可以發現上面會很快產生濃重的霧氣。戴眼鏡的弟兄們可能會有體會,冬天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室內後眼鏡會被嚴重的霧氣遮蓋,看不到任何東西。其實車窗的起霧同此是一個道理。 我做了實驗果然沒錯,我又有了疑問:怎麼克服這個困難呢? 我又在網上尋找了答案: 所以目前的除霧方式是在冬天打開點車窗,讓車內外溫差減少一些就可以了,或者打開冷氣選擇除霧檔吹上半分鍾就可以除霧了,還有就是使用除霧產品。 尋找了答案,希望各位多多用以上方法
7. 有沒有六年級下冊科學·品德四單元的試題,科學是環境保護與我們,品德是只有一個地球
sorry,還沒學到啦,~~~~(>_<)~~~~
8. 小學六年級科學 如何保護環境
1、人們在生活中要產生大量成分復雜的(垃圾)。丟棄的垃圾(危害環境)。
2、目前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燒)等,但填埋、焚燒的方法還是會影響環境。
3、垃圾填埋場對周圍環境的危害有:(1)散發惡臭,污染空氣(2)滋生蚊蠅,引發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響農業生產等。
4、焚燒垃圾的優點:(1)佔地小,使垃圾減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產生的熱量可用來發電;缺點:(1)消耗大量電能(2)留下殘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5、(設計合理)的(垃圾填埋場)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6、(減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減少丟棄)和(重新使用)。
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減少的:(1)雙面列印可以節約紙張(2)自帶喝水杯外出,少買瓶裝飲料(3)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減少紙和塑料的丟棄……
8、(過度包裝)會造成(資源浪費)而且產生大量垃圾。
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紙、金屬、塑料、玻璃等。這樣可以(減少垃圾、節約資源)。
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須改變(垃圾混裝)的習慣,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和(分裝)。
11、垃圾分類、分裝便於垃圾(回收利用)和對一些(有毒垃圾)的處理。
12、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五種物質,電池裡就包含了三種:(汞)、(鉛)、(鎘)。
13、(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並形成(肥料)。
14、減少固體垃圾的科學方法是(減少丟棄)、(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5、人們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資源)很緊缺。
16、由於(人口迅速增長)、(環境污染)和(全球氣候變暖),目前60%的大陸面臨淡水資源不足,100多個國家嚴重缺水,其中最嚴重的國家達(40多個)。
17、在淡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水污染更給人類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脅。水污染主要是(人類的活動)造成的。
18、水的污染源可能來自(農業的殺蟲劑、肥料)等,可能來自(工業的廢水、油污)等,可能來自(家庭的洗滌劑、人的排泄物),也可能來自(動物的屍體)等。
污水需經過復雜的處理才能使用。
19、淡水在自來水廠中除了(沉澱)和(過濾)之外,還要加入葯物進行(滅菌處理),這樣才能符合我們使用的標准。
20、污水需經過(復雜的處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過三種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學方法)獲得凈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離水中的雜物和較大的顆粒,雜物有塑料袋、菜葉雜草等;生物方法是通過細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學方法主要是用於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學葯劑——氯,通過它來有效殺滅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21、 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有(垃圾)、(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人類正著力於相應的環境保護行動。
22、(減少廢氣和廢物排放)是控制大氣污染最根本的辦法。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廣(「無車日」)活動,以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
23、減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1)用紙袋和布袋(2)提菜籃子上菜市(3)減少塑料包裝(4)用可降解塑料袋。
24、由於(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壞)和(海洋環境的惡化),現有的生物物種滅絕速度是自然滅絕速度的(1000倍)。人類(濫捕亂獵)和(過度開發利用),更使得許多生物資源瀕臨枯竭。
25、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方法,我國的(九寨溝)、(長白山)、(四川卧龍)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護區。
26、許多環境問題是(人類活動)造成的,但人類的活動也能夠改善環境。
我們老師給我的,自己找
9. 請結合六年級科學,寫一篇關於保護環境的論文,400字左右。
我能為「保護環境」做什麼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我雖然還是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但是還是可以參與環保實踐,比如畫些關於環保的圖片,和同學一起去宣傳,教育大家都要愛護環境保護環境;還可以利用節假日和大家一起去植樹造林,樹木可以保護大自然的水土不流失,還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製造我們人體需要的氧氣供給我們呼吸。
在平時要節約每一滴水,用完水關緊水龍頭,免得關不緊水一滴滴的浪費了。沖廁所要用洗菜洗衣服的水,不要直接開抽水馬桶用干凈的自來水沖廁所,中國現在還是一個缺水的國家。
平時還要節約每一度電,電器用完關了以後要拔掉電源,冰箱打開要及時關門,空調注意防止冷氣跑掉,這樣可以省電。
要愛護環境衛生,不要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製品,去超市買東西最好自己帶袋子,這樣可以減少「白色污染」。
平時的垃圾要分類,象紙張、廢舊金屬什麼的,是可以回收的,要和那些生活垃圾分類丟。
野生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青蛙吃害蟲,穿山甲是國家保護動物,我們要愛護它們,看見有人買賣要制止,更不要吃它。
汽車的尾氣對大氣污染很嚴重。我們平時多騎自行車多走路,少坐汽車。盡我們的一份力,對環境做出貢獻。雖然個人的力量很弱小,但是積少成多,總會起到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