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採薇翻譯

高中語文採薇翻譯

發布時間:2021-01-27 06:07:21

⑴ 高一語文必修速採薇翻譯

譯文
採薇菜來啊採薇菜,
薇菜剛自才長出來。
說回家啊說回家,
一年又快過去了。
沒有妻室沒有家,
都是因為玁狁故。
沒有空閑安定下,
都是因為 玁狁故。
採薇菜啊採薇菜,
薇菜初生正柔嫩。
說回家啊說回家,
心裡憂愁又煩悶。
心中憂愁像火燒,
飢渴交加真難熬。
我的駐防無定處,
沒法託人捎家書。
採薇菜啊採薇菜,
薇菜已經長老了。
說回家啊說回家,
十月已是小陽春。
戰事頻仍沒止息,
沒有空閑歇下來。
心中憂愁積成病,
回家只怕難上難。
光彩艷麗什麼花?
棠棣開花真爛漫。
又高又大什麼車?
將帥乘坐的戰車。
兵車早已駕好了,
四匹雄馬真強壯。
哪敢安然定居下,
一月之內仗不停。
駕馭拉車四雄馬,
四匹雄馬高又大。
乘坐這車是將帥,
兵士用它作屏障。
四匹雄馬排整齊,
魚皮箭袋象牙弭。
怎不天天嚴防範,
玁狁猶猖狂情勢急。
當初離家出征時,
楊柳低垂枝依依。
如今戰罷回家來,
雨雪紛紛漫天下。
行路艱難走得慢,
飢渴交加真難熬。
我的心中多傷悲,
沒人知道我悲哀。

⑵ 2018年以後的高中語文課本是不是把詩經的《採薇》和《氓》替換成了《靜女》和《無衣》

現行人教版教材對這兩首詩並未做出替換。大可不必在意

⑶ 西安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

高一上學期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 必修1
第二單元
4 燭之武退秦師
5 荊軻刺秦王
6 鴻門宴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2
第二單元
4 《詩經》兩首

採薇
5 離騷
6 孔雀東南飛 並序
7 詩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歸園田居(其一)
第三單元
8 蘭亭集序
9 赤壁賦
10 游褒禪山記

高一下學期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 必修3
第二單元
4 蜀道難
5 杜甫詩三首
秋興八首(其一)
詠懷古跡(其三)
6 琵琶行並序
7* 李商隱詩兩首
錦瑟
馬嵬(其二)
第三單元
8 寡人之於國也
9 勸學
10* 過秦論
11* 師說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 必修4
第二單元
4 柳永詞兩首
望海潮(東南形勝)
雨霖鈴(寒蟬凄切)
5 蘇軾詞兩首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6 辛棄疾詞兩首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7* 李清照詞兩首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聲聲慢(尋尋覓覓)
第四單元
11 廉頗藺相如列傳
12 蘇武傳
13 張衡傳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 必修5
第二單元
4 歸去來兮辭 並序
5 滕王閣序
6* 逍遙游
7* 陳情表

⑷ 高一語文採薇全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寒冬,陰雨霏霏,雪花紛紛,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鄉途中踽踽獨行。道路崎專嶇,又飢又渴;但邊關漸屬遠,鄉關漸近。此刻,他遙望家鄉,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百感交集。艱苦的軍旅生活,激烈的戰斗場面,無數次的登高望歸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採薇》,就是三千年前這樣的一位久戍之卒,在歸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

⑸ 高一語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

高中語文必修二文言文共有三篇:
1、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2、蘇軾的《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3、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陽洞者,以其在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雖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什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於是予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⑹ 高一語文必修一中《採薇》中,為什麼寫到棠棣花

一、用以起興,引出下句。
二、用以點明時間,棠棣花開在春天。有一個春天來了,士卒還是不能回家。

⑺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所有文言文列表

必修一

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

必修二

離騷、孔雀東南飛內並序、蘭亭集序、赤壁賦、容游褒禪山記

必修三

蜀道難、琵琶行並序、寡人之於國也、勸學、過秦論、師說

必修四

廉頗藺相如列傳、蘇武傳、張衡傳

必修五

歸去來兮辭並序、滕王閣序、逍遙游、陳情表

(7)高中語文採薇翻譯擴展閱讀

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

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

文言的特點,是相對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而言的,主要表現在語法與詞彙兩方面。

⑻ 求高一語文《氓》 《採薇》兩課的所有通假字 古今異義 重點實詞解釋 文言句式,和詞類活用 越多越好!

《氓》

通假字

  1. 蚩蚩(氓之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樣子。一說是忠厚的樣子

  2. 匪(匪來貿絲) 通「非」,不是

  3. 於(於嗟鳩兮) 通「吁」,嘆詞,表感慨

  4. 無(將子無怒) 通「毋」,不要

  5. 說(猶可說也) 通「脫」,解脫

  6. 泮(隰則有泮) 通「畔」,邊

古今異義

  1. 至於,古義:到;今義:表示到達某種程度。

  2. 耽,古義:沉溺;今義:耽誤。

  3. 以為,古義:把……當作;今義:認為。

  4. 泣涕,古義:眼淚;今義:眼淚和鼻涕。

  5. 賄,古義:財物;今義:用財物賄賂。

  6. 宴,古義:快樂;今義:宴會。

  7. 三歲,古義:多年;今義:指年齡。

詞類活用

  1. 黃(其黃而隕):變黃(形容詞作動詞)

  2. 二三(二三其德):經常改變(數詞作動詞)

  3. 夙(夙興夜寐):早起(名詞作狀語)

  4. 夜(夙興夜寐):晚睡(名詞作狀語)

  5. 貧(三歲食貧):貧困的生活(形容詞作名詞)

  6. 貳(士貳其行):不專一,有二心(數詞作動詞)

特殊句式

  1. 【判斷句】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譯:不是我要延婚期,是你沒找好媒人。

  2. 【賓語前置】 秋以為期(現代漢語的語序是以秋為期)

  3. 【主謂倒裝】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二三其德」應講 作「其德二三」,譯作「他的品行不專一」)

《採薇》

  1. 歲亦莫止(莫,通「暮」,傍晚)

  2. 我行不來(來,通「勑」,慰勉)

  3. 維常之華(華,通「花」,花朵)

  4. 一月三捷(捷,通「接」,與敵交戰)

  5. 玁狁孔棘(棘,通「急」,緊急)

  6. 彼路斯何(路,通「輅」,大車)

  7. 彼爾維何(爾,通草字頭的爾,花盛開的樣子)

  8. 象弭魚服(服通「箙",盛箭的器具)

詞類活用:  

  1. 豈不戒(名詞作狀語,日日)

  2. 雨(yù)雪霏霏(名詞作動詞,下雪) 

古今異義:   

  1. 不遑:啟,古意是跪,今意指開啟;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2. 子所依,小人所腓 君子,文中指主帥,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

    品行差的人

採薇找不到特殊句式的資料,都是網路上整理的,望採納

⑼ 高中語文必背採薇 要被么

採薇也是考查的熱點,背誦並理解會好一些。

⑽ 急求高中語文 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所有古詩文詩詞的原文及翻譯 人教版

蘭亭集序(王羲之)
赤壁賦(.蘇軾)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王維)
游褒禪山記專(王安石)《屬詩經》兩首 氓 採薇
離騷(屈原)《孔雀東南飛》(並序)
詩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歸國田居(其一)(.陶淵明)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荊軻刺秦王(《戰國策》)
鴻門宴(司馬遷)
召公諫厲王弭謗(《國語》)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採薇翻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