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歷史怎麼考好
對於高中生來說,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尤其對考小綜合或大綜合的同學來說,平時的基礎是決定勝敗的關鍵。
「抓基礎、重平時」。
高中歷史的學習與初中完全不同,並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的。學好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復習一次,每個月再總復習一次。復習時關鍵是要反復地看書,在反復中提高。書才是最根本的。離開書本談能力是不現實的。
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
1.學習歷史有階段性。
等你上了高三你會發現,高三的歷史學習和高一高二很不同,它是一個高度概括和整合,反復鞏固的過程,這就要求你在高一高二有很扎實的基礎和「歷史基本功」。我的觀點是你現在不必苛求知識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識的廣度。你會發現語文水平的高低和課外知識的豐富程度對歷史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建議你多讀一些課外歷史書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語感的培養,建立自己的一套歷史觀和世界觀。這些東西對你的影響可能不會馬上體現在分數上,但上了高三以後你會發現它們太重要了。
2.抓住課堂。
要說實在的東西,課堂是很實在的。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聰明的理科生不聽課是可以照樣考好的,但是一個歷史生如果不聽課他一定什麼成績都別想拿到。聽課也有聽課的方法,我認為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預習的過程中把你理解的這一課的知識框架和系統大致構建出來,充分去領會書上每一個部分、每一個框題是為了說明什麼;然後在聽課的過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礎上調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聽課筆記,課後再和參考書上的知識重點、知識框架進行對比補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3.充分利用老師。
每一個歷史老師對歷史應該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無論如何他們也是從高考走來的,多年從事歷史教學,一定有獨到的經驗。你可以主動地和老師交流你對歷史問題的觀點,從老師的回應中吸取有益的東西。
⑵ 孩子高中選擇了文科,文科的成績要怎麼才能突破
其實文理科想要提高成績,都有一些基本法則的。比如說,首先你的孩子得認真學習。聽起來像是一句廢話,但是就是這么一句廢話,能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
幫助這樣的孩子,你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未必能收獲一分。關鍵還是厚積薄發,不能心急,要多鼓勵。就算最後,還是沒有進步,也沒有什麼,人生也不只只有讀書啊。最後分享兩句我鼓勵自己的孩子的話。
「首先,要承認,自己不如那些成績好的孩子聰明,然後你要知道,聰明的孩子成績好是應該的,沒有什麼了不起。不如人家聰明,還能取得好成績,那才是真本事。」
「努力過了,但是成績還是不如人家,那也沒有關系,因為你在努力的過程中,學到的東西,遠比他的成績重要的多。
⑶ 怎樣提高高考語文分數
干貨之考試篇
病句考察:
病句首先分為幾個大類A,B,C,D,大類下面還分小類a1 a2 a3 b1 b2 b3……。這些分類要牢牢記住,捋清邏輯關系很重要。拿到一個句子的時候,不能說讀起來看起來好像是錯的,要明確找到錯在哪裡。先看屬於A還是B,如果是A,那是a1還是a2.然後拿兩張病句專題卷練習。錯的重點復習。
⑷ 誰有小學初中或高中語文的知識框架圖啊、、急啊、、、、、、、
從維度、領域、基本要求三方面描述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標准低學段框架簡圖。
小學語文教師專業標准低學段框架簡圖
維度
領域
基本要求
基本理念
學生為本
1.尊重學生權益,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2.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
師德為先
3.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4.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
5.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能力為重
6.把小學語文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
7.研究小學生,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提升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
8.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終身學習
9.學習先進小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小學語文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
10.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
11.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專
業
理
念
與
師
德
職業理解
與認識
12.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規。
13.理解小學語文教育工作的意義,熱愛小學語文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
14.認同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性和獨特性,注重自身專業發展。
15.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為人師表。
16.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積極開展協作與交流。
對小學生的態度與行為
17.關愛學生,重視學生身心健康,將保護學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18.尊重學生獨立人格,維護學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小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19.信任學生,尊重個體差異,主動了解和滿足有益於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同需求。20.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擁有快樂的學校生活。
教育教學的態度與行為
21.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將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發展與品德養成相結合,重視學生全面發展。
22.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23.引導學生體驗語文學習樂趣,保護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廣泛興趣、動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24.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語文學習習慣。
個人修養與行為
25.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
26.樂觀向上、熱情開朗、有親和力。
27.善於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平和心態。
28.勤於學習,不斷進取。
29.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
專 業 知 識
小學生發展知識
30.了解關於小學生生存、發展和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
31.了解不同年齡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掌握保護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策略與方法。
32.了解不同年齡學生學習語言的特點,掌握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知識。
33.了解幼小和小初銜接階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掌握幫助小學生順利過渡的方法。
34.了解對學生進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方法。
35.了解學生安全防護的知識,掌握針對小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侵犯與傷害行為的預防與應對方法。
學科知識
36.適應小學綜合性教學的要求,了解多學科知識。
37.掌握小學語文學科知識體系、基本思想與方法。
38.了解小學語文學科與社會實踐的聯系,了解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
教育教學知識
39.掌握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基本理論。
40.掌握小學生品行養成的特點和規律。
41.掌握不同年齡小學生的認知規律。
42.掌握小學語文第一學段的課程標准和教學知識。
通識性知識
43.具有相應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44.了解中國教育基本情況及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情況。
45.具有相應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
46.具有適應小學語文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知識。
專 業 能 力
教育教學設計
47.合理制定小學生個體與集體的教育教學計劃。
48.合理利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科學編寫教學方案。
49.合理設計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
組織與實施
50.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51.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教學活動。
52.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激發學習興趣。
53.發揮學生主體性,靈活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式。
54.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滲透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
55.較好使用口頭語言、肢體語言與書面語言,使用普通話教學,規范書寫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
56.妥善應對突發事件。
57.鑒別學生行為和思想動向,用科學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矯正不良行為。
激勵與評價
58.對學生日常表現進行觀察與判斷,發現和賞識每一個學生的點滴進步。
59.靈活使用多元評價方式,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和指導,全面反映學生語文學習水平。
60.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評價。
61.利用評價結果不斷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溝通與合作
62.使用符合小學生特點的語言進行教育教學工作。
63.善於傾聽,和藹可親,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
64.與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發展。
65.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發展。
66.協助小學與社區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關系。
反思與發展
67.主動收集分析相關信息,不斷進行反思,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68.針對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現實需要與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
69.制定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規劃,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