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語文必背詩句
以下的都是高中語文必背詩句的篇目
必修一:
《勸學(節選)》內
,
《師說》容
,
《赤壁賦》
《始得西山宴遊記》
必修二:
《六國論》
,
《阿房宮賦》
,
《念奴嬌·赤壁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必修三:
《指南錄後序》
,
《五人墓碑記》
,《離騷(節選)》
《燭之武退秦師》
,
《諫太宗十思疏》
《廉頗藺相如列傳》
,
《鴻門宴》
附:融會貫通
《秋水(節選)》
,
《非攻(節選)》
必修四:
《季氏將伐顓臾》
,
《寡人之於國也》
《〈黃花崗烈士事略〉序》
,
《蜀道難》
《登高》
,
《琵琶行並序》
,
《錦瑟》
《虞美人》
,
《蝶戀花》
,
《雨霖鈴》
《聲聲慢》
,
《滕王閣序並詩》
《秋聲賦》
必修五:
《陳情表》
,
《項脊軒志》
《長亭送別》
,
《抱任安書(節選)》
《漁父》
,
《逍遙游(節選)》
《蘭亭集序》
『貳』 高中語文必背哪些
高考考察14篇,如《赤壁賦》《勸學》《逍遙游》《阿房宮賦》《離騷》等課文及片段
『叄』 高中語文必背
一、中國古代文學
(一).先秦文學
1.上古神話
中國古代神話名篇有:
女媧(wā)補天、後羿(yì)射日、精衛填海、(盤古)開天闢地、黃帝戰蚩(chī)尤(劉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
A、儒家經典
「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六經」又稱六藝(《樂》)。
B.歷史散文。
《左傳》(編年體)《戰國策》(國別體)《國語》(國別體)
「春秋三傳」《左傳》《穀梁傳》《公羊傳》。
C.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道德經》。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學派創始人,《論語》是孔子弟子記載孔子和他的學生言行的書。(《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軻,字子輿。儒家學派繼承者。《孟子》是孟子學生記錄孟子言行的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庄暴見孟子》《魚我所欲也》。)
⑤莊子,名周,戰國道家著《莊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戰國儒家,著《荀子》32篇。(《勸學》)
⑦韓非子,法家。著《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鄰》。)
⑧《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秦相呂不韋和他的門客的集體創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諫逐客書》。
③先秦詩歌
A.《詩經》。《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分風、雅、頌三類.風是民歌,雅是樂歌,頌是祭歌。詩經的表現手法是比、興、賦。「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賦」直陳其事。
B.《楚辭》。西漢學者劉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書,定名為《楚辭》。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國偉大愛國主義詩人.曾在楚國任左徒三閭大夫等職。代表作是《離騷》《九歌》《九章》。
(二).兩漢文學
兩漢散文
①賈誼,世稱賈生。又稱賈長沙,賈太傅。著《新書》十卷。《過秦論》、《論積貯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馬遷,字子長,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著《史記》首創「紀傳體」,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③班固的《漢書》、劉向編訂的《戰國策》都名垂史冊。
B.樂府民歌和賦。
1.樂府民歌:樂,民樂;府,官府。樂府原為漢代音樂機關所搜集的詩。《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敘事發展的高峰。最早見於南朝徐陵編纂的《玉台新詠》。
2.賦是我國古代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
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賈誼的《吊屈原賦》都很有名。
(三).魏晉南北朝文學
A.魏晉南北朝的詩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觀滄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馬篇》《洛神賦》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指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禹(yǔ)應揚(yáng)劉楨。王粲的《七哀詩》成就最高。
③「竹林七賢」指嵇康、阮籍、向秀等七位作者
④陶淵明,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桃花源記》《歸去來辭》《歸園田居》《飲酒》是傳世之作。
⑤此外,諸葛亮《出師表》、范曄(yè)《後漢書》、陳壽《三國志》、王羲之《蘭亭集序》、劉勰《文心雕龍》、酈道元《水經注》都名垂史冊。
B.魏晉南北朝的小說。(小說的發展期)
①志怪小說以干寶《搜神記》為代表。《干將莫邪》。
②軼事小說以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為代表。《周處》。
(四).唐代文學
1.唐詩
①「初唐四傑」:「初唐四傑」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騰王閣序》膾炙人口。
②「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孟浩然。王維字摩詰,一位大詩人,著名「畫家和音樂家」;人們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孟浩然是王維密友,名篇有《過故人庄》。
二、代近文學(1840-1918)
龔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己亥雜詩》,課文有《病梅館記》。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著有《飲冰室文集》
王國維,近代學者,著有《人間詞話》。
林覺民,字意洞,寫有著名的《與妻書》。
孫文,字逸仙,別號中山,我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著有《孫中山全集》(《〈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三、現代文學(1919-1949)
魯迅原名周樹人。著有小說《吶喊》(內有《狂人日記》、《葯》、《阿Q正傳》、《故鄉》等名篇)《彷徨》(內有《祝福》、《傷逝》等名篇)和《故事新編》。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其代表作長篇小說《子夜》,他的「農村三部曲」是《春蠶》、《秋收》、《殘冬》。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兒》、解放後寫了劇本《龍須溝》、《茶館》。
此外,還有葉聖陶的《倪煥之》錢鍾書的《圍城》沈從文的《邊城》郁達夫的《沉淪》,都是名家名篇。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其代表作為詩集《女神》。後雙寫了劇本《屈原》、《虎符》、《高漸離》等。
曹禺的《雷雨》是傑出的現實主義悲劇,還寫《北京人》《日出》《王昭君》等名篇。
此外還有夏衍的《包身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冰心的《寄小讀者》《小桔燈》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魯迅的《朝花夕拾》《野草》都是名家名作。
四、當代文學(1949-2005)
1.當代小說周立波的《暴風驟雨》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榮獲斯大林文學獎金。
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
孫犁《白洋淀紀事》《荷花澱》
楊沫的《青春之歌》
柳青《創業史》
古華的《芙蓉鎮》都是名家名作。
當代崛起的小說家還有劉紹棠、從維熙、王蒙、路遙、柯雲路、張杭杭、王安憶、賈平凹等。
2.當代詩歌散文戲劇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
柯岩的《周總理,我在哪裡?》
賀敬之、丁毅的《白毛女》
吳伯蕭的《北極星》
楊朔的《茶花賦》
秦牧的《花城》
劉白羽的《長江三峽》
碧野的《陽光燦爛照天山》
舒婷的《橡樹》
五、外國文學常識
(一)史前神話
1、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
2、古希伯萊神話:《聖經》(新舊約翰全書)
3、亞洲有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天方夜譚》(又稱《一千零一夜》)
(二)、希臘羅馬時代
1、散文
《理想國》(柏拉圖)《詩學》(亞里士多德)
2、戲劇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埃斯庫羅斯)
3、寓言
《伊索寓言》相傳為一個名叫伊索的奴隸寫的。
(《蚊子和獅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三)中世紀文學
1、騎士文學
2、義大利文學
但丁(1265-1321)《神曲》
(四)、文藝復興
1、義大利人短篇小說家薄迦丘,著有《十日談》
2、拉伯雷,法國人,著《巨人傳》
3、塞萬提斯,西班牙人,著《堂·吉訶德》。
4、莎士比亞,英國的偉大的戲劇家。他寫了三十多個劇種。其中的《哈姆萊特》《李爾王》《奧賽羅》《麥克白》為四大悲劇。《羅密歐與朱惠葉》《威尼斯商人》都長演不衰。
(五)、古典主義
法國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品《慳吝人》(阿巴公)《偽君子》(答爾丟夫)《唐璜》
(六)、啟蒙文學
德國:歌德《浮士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席勒《陰謀與愛情》(劇本)
法國:孟德斯鳩《波斯人札記》
盧梭《懺悔錄》
(七)、浪漫主義文學
英國:
拜倫《唐璜》(詩體小說)
笛福《魯濱孫漂流記》
雪萊《西風頌》(詩)《致雲雀》
法國:
雨果《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
福樓拜《包法利夫人》
美國:
惠特曼《草葉集》(詩集)
(八)、19世紀歐美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名作品名稱國別
斯湯達《紅與黑》《法尼娜·法尼尼》法
巴爾扎克《人間喜劇》《歐也妮·葛朗台》法
莫泊桑《漂亮朋友》《羊脂球》《項鏈》法
狄更斯《雙城記》《大衛·科波菲爾》英
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上慰的女兒》俄
果戈理《死魂靈》《外套》《欽差大臣》俄
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俄
契柯夫《第六病室》《套中人》《變色龍》俄
歐·亨利《麥琪的禮物》《警察和贊美詩》美
馬克·吐溫《湯姆·索耶歷險記》《競選州長》美
(九)、早期無產階級文學
作家名作品國別
歐仁·鮑狄埃《國際歌》《鐵匠的夢》《起義者》法
高爾基《海燕之歌》《母親》《在人間》《童年》前蘇聯馬雅可夫斯基《列寧》前蘇聯
奧斯林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前蘇聯
法捷耶夫《青年近軍》《毀滅》前蘇聯
『肆』 高中語文有那些必背的古詩文句子呢
基本上高復一高二的古文制都很重要
特別是什麼說哲理,教人的,如.勸學
到高三就背平時會靠的句子就好了,如.屈原列狀里的世人皆醉而我獨清...
至於那些是一定要背的,你不必擔心了,到時候學校會把歷年的高考默寫和比較重要的復印下來發給你的.背就好了
我建議你買「語文基礎知識手冊」看,那上面寫得很詳細。書店都有。
『伍』 急~高中語文必修三要背的古文、現代文篇目及其段落
必修三
指南錄後序/文天祥/35
嗚呼!死生,晝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嗚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為?求乎為臣,主辱,臣死有餘僇;所求乎為子,以父母之遺體行殆,而死有餘責。將請罪於君,君不許;請罪於母,母不許;請罪於先人之墓。生無以救國,死猶為厲鬼以擊賊,義也;賴天之靈、宗廟之福,修我戈矛,從王於師,以為前驅,雪九廟之恥,復高祖之業,所謂「誓不與賊俱生」,所謂「鞠躬盡力,死而後已」,亦義也。嗟夫!若予者,將無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於草莽,予雖浩然無所愧怍,然微以自文於君親,君親其謂予何?誠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見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復何憾哉!復何憾哉!
五人墓碑記/張溥/39
嗟乎!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於天下,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於猝發,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而又有剪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於朝廷,贈謚褒美,顯榮於身後;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於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不有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故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
離騷(節選)/屈原/54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於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93 全文背誦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諫太宗十思疏/魏徵/94 全文背誦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豈望流之遠,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於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司馬遷/98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鴻門宴/司馬遷/103
今者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陸』 高中語文必修五重點背誦的句子不要文章 要句子
1、實抄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襲.
2、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3、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4、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5、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6、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7、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8、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9、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心;阮藉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10、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1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12、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
13、
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柒』 求高中語文必修三的文言文的重點背誦句子
1、寡人之於國也復《孟子》
填然鼓之制,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2、勸學《荀子》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過秦論(賈誼)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捌』 高中語文必背的句子
(第一冊)
13課:《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1、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14課:《勾踐滅吳》(《國語》)
4、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摩歷之於義。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
5、於是葬死者,問傷者,養生者;吊有憂,賀有喜;送往者,迎來者;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
6、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讎,其有敢不盡力者乎?
7、進則思賞,退則思刑;如此,則有常賞。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刑。
8、果行,國人相勸。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
15課:《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10、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12、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16課:《觸龍說趙太後》(《戰國策》)
13、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
14、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17課:《季氏將伐顓臾》(《論語》)
15、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16、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1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18、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19、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20、吾恐季氏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18課:《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2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22、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2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24、王無罪歲,則天下之民至焉。
19課:《勸學》(《荀子》)
25、木直中繩,揉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揉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26、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2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28、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29、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20課:《秋水》(《莊子》)
31、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岸渚崖之間,不辨牛馬。
32、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33、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21課:《過秦論》(賈誼)
34、秦孝公據餚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
35、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36、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37、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38、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