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哈姆萊特》教案(市優質課一等獎教案)
一、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2、掌握品讀人物的方法;
3、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品評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
1、品讀人物的方法;
2、啟發誘導學生通過討論總結歸納品讀人物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1、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課前指導學生閱讀作品並寫出短評,課堂上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現,通過一些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最後歸結品讀人物的方法。
2、讓學生通過表演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教學目標:通過討論掌握品評人物的方法。
四、總結:
1、《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集中體現了莎士比亞的思想特點與創作成就,是他的代表作。劇情寫的是中世紀的丹麥宮廷,但很容易使人聯想到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英國現實。
2、主人公與以克勞狄斯為首的宮廷集團的斗爭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先進人物與社會惡勢力之間的斗爭,這是萌芽狀態的先進力量與強大的惡勢力之間的矛盾。
(1)高中語文哈姆萊特教案擴展閱讀
教案的特點:
1、要邏輯思路清晰,符合認識規律。在教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教認識問題的方法,通過互動式教學安排和過程,能夠使學生舉一反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
2、要不墨守成規,能繼往開來,教案既是以往教學經驗的總結,又是開拓知識新領域的鑰匙,能夠體現學科發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與時代發展相適應。
2. 您好,我對於高中語文課本中《哈姆雷特》的翻譯出自何處有所困惑,
應該是取自朱生豪的譯本。
但是不清楚是具體哪個版本的。
3. 語文人教版高中必修四哈姆雷特情節概括
丹麥王子哈姆萊特在父親死後回國,見證了叔叔克勞狄斯即位,並與母親喬特魯德結婚。這讓他充滿了疑惑和不滿。霍拉旭和勃那多在站崗時見到了老哈姆雷特的鬼魂。
鬼魂說自己是被毒死並要求哈姆萊特為自己報仇。痛苦萬分的哈姆萊特開始裝瘋,並通過一出戲證實了自己叔叔確實殺害了殺父親。
然而最終哈姆萊特陰差陽錯殺死了奧菲莉亞的父親波羅涅斯,本人也在與雷歐提斯的決斗中毒劍身亡。
出自英·威廉·莎士比亞,譯者是朱生豪《哈姆雷特》
創作背景: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於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復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英國最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之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被譽為「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他一生寫有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和兩部敘事長詩等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代表作品有悲劇《哈姆萊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皆大歡喜》《無事生非》。
4. 哈姆萊特中,人物關系,高中語文
人物 身份
哈姆萊特 王子
克勞狄斯 王子的叔父,弒君篡位者回
喬特魯德 王後
波洛涅斯 大臣
雷歐答提斯 波洛涅斯之子
奧菲莉婭 波洛涅斯之女
霍拉旭 王子摯友
奧斯里克 大臣
羅森格蘭茲 王子同學,背叛王子
吉爾登斯吞 王子同學,後背叛王子
5. 求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場教案,急~~
我想老師不是故意為難你的。他只想通過你們活躍的一種講課方式,知道你們的表演和講課的新方式,他也可以向你們學習呢。是個不錯的老師,所以不要緊張,就是出講得新穎一點,讓老師覺得很意外,這樣你的效果就發揮好了。至於你提到的教學大綱 課堂大體內容 課堂的一些活動 課文背景 人物性格介紹 語言分析,就不要搞得象開學術研討會了。簡單的列一個表,方便你講課的時候看一下,靈活發揮就可以了。教學目的 1. 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2. 掌握品讀人物的方法; 3. 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品評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品讀人物的方法; 2. 啟發誘導學生通過討論總結歸納品讀人物的方法。 教學方法 1. 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課前指導學生閱讀作品並寫出短評,課堂上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現,通過一些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最後歸結品讀人物的方法。 2. 讓學生通過表演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教學資源 《哈姆雷特》劇本、計算機網路、《哈姆雷特》課件表演短劇 學生表演,分配學生表演這個獨白的角色,或者自已表演。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就是可以搞一些搞笑版的。雖然是個悲劇,但是老師讓16歲不到的孩子演,也可以演成一出搞笑版的,比如說:你可以說「生存還是死亡,這實在是個問題。怎麼做才更加高尚呢:是埋頭苦讀書,還是拿出來表演,用表演來結束這苦難。一了白了呢?」如果還不知道劇情。就花2小時看一看黑白原版電影。不可能用這個時間把莎士比亞的書都介紹一遍的。建議還是看一下影片《王子復仇記(哈姆萊特)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I4MDgzNDA=.html。是中文的。還好,看完就可以學著念台詞了: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怎樣做才更加高尚:是默默受著殘暴命運的明槍暗箭,還是拿起武器面對苦海,用抗爭結束苦難?死去,長眠--一切終了;在長眠中我們結束了心靈的創傷,和肉體註定要承受的自然降臨的千般磨難;這是衷心盼望的結局。。。 後面就不要都念了。。因為當時他想復仇,可是敵強我弱,如果硬來,一定會死。所以他要想一些辦法。在這個時候,他的思想特別復雜。他才說出了上面這段場面的話。表演的話劇一定要短,花心思想一想哈姆萊特為什麼說「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當然他覺得生命太脆弱了。而這個他要面對的現實卻是太殘酷!就是表達出這個意思就可以了。他想殺死他的叔叔,也就是害死他父親並和他母親結婚的人。但是現在又沒有這個能力。需要深思熟慮。這個時候你可以念這一段劇本了。但整段第一場的選段讀下來也要花八九分鍾啊。而且是我們英語專業才學習研究的原文。不是要一定讀完的。可能沒等你念完,學生都睡著了。開個玩笑。老師主要是通過這個短劇,了解你們分析哈姆萊特的這個人物形象。就算是我們讀到研究生,也還是在研究莎士比亞和哈姆萊特,因為每個分析的這個人物的形象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可不必擔心。怎麼講,就是看你臨時怎麼發揮了,因為就是一個人在說,一個人獨白的表演。最重要就是抓住人物的心理狀態。你可以把自己比如到了哈姆萊特的這種窘境。是要上台演,還是不演。是顧面子埋頭苦念這段文字,還是豁出去了,拿出勇氣抗爭到底,沒有什麼是可怕的。我想大家聽到這么一說,也會大笑的吧。老師也不會讓你一堂課全講的,就是他已經有他的一套方法。相信我,我教英語口語的時候,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當老師站在講台上用英文也說一說。他們也特別聰明,有的表演老師,有的就表演兩個人相互說話的對白。總之,怎麼做就是為了讓課堂活躍起來,讓你們更有興趣學習這個老師所講的《哈姆萊特》就可以了。記住你不是重點要知道教案怎麼寫。就是一上去就說雖然我是來給大家講《哈姆萊特》的,但是我不能騙你們,我對這個角色的理解是達不到研究生的水平的。就是「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下面,就讓我用自己的理解,給你們表演一下第三幕第一場的獨白吧。時間要太長。要求自己用五分鍾講就夠了。肯定你講著講著,興趣就來了,你就可以講十五分鍾二十分鍾,甚至一堂課了。當然老師也不可能讓你一堂課都講的。放心好了。
6. 高一語文課文哈姆萊特課文三個部分中哪部分最精彩,為什麼
最精彩的部分應該是文章當中第二部分,更加詳細的描寫出來過程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