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上冊科學星座

六年級上冊科學星座

發布時間:2021-01-23 00:16:25

『壹』 六年級:六年級:什麼是星座

星相學的由來

星相學,或稱占星術(ASTROLOGY),是星相學家觀測天體,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各種變化後,作出解釋,來預測人世間的各種事物的一種方術。

星相學認為,天體,尤其是行星和星座,都以某種因果性或非偶然性的方式預示人間萬物的變化。星相學的理論基礎存在於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大約600年間的古希臘哲學中,這種哲學將星相學和古美索不達米亞人的天體「預兆」結合起來,星相學家相信,某些天體的運動變化及其組合與地上的火,氣,水,土四種元素的發生和消亡過程有特定的聯系。這種聯系的復雜性,正反映了變化多端的人類世界的復雜性。這種千變萬化的人類世界還不能為世人所掌握,因此,星相學家的任何錯誤都很容易找到遁詞。星相學對於神的作用有各自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宇宙完全是機械化的,他們對神的介入和人的自由意志這兩種可能性都加以擯棄。另一部分人認為,星相學並不是一門象天文學那樣精密的科學,它只能指出事物發展的趨勢,而這種趨勢是可以為人或神的意志所左右的。也有人認為,行星本身就是強大的神,他們的旨意可以通過祈禱來改變,而且星辰只對那些通曉星相學的人才顯示神的意志。後面的這種觀點和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人的思想很接近,他們主要是向朝廷預告那些即將來臨的福禍,這些福禍可能以氣象或疾病的形式來影響人類和動植物的生長,或是以某種形式來影響國家大事或皇室成員的生活,如此等等。但他們認為天體的預兆並不決定事物的未來,只是作為一種徵兆向人們顯示神的旨意。

占星術的最初目的,是根據人們出世時行星和黃道十二宮的位置,來預卜他們一生的命運。後來發展為幾個分支,一種專門研究重大的天象(如日食或春分點的出現)和人類的關系,叫做總體占星術;一種選擇行動的吉祥時刻,叫做擇時占星術;另一種叫做決疑占星術,根據求卜者提問時的天象來回答他的問題。

占星術起源於古美索不達米亞人的天體預兆。公元前18世紀到前16世紀的古巴比倫王朝,出現第一本分門別類論述天體預兆的鍥形文字的書。公元前6到前4世紀,天體預兆學說傳入埃及,希臘,近東地區和印度。後來經由印度僧人傳到中亞。公元前3世紀以來,有人把大小宇宙相對應的概念數學化。所謂的「小宇宙」指人體。他們還把黃道十二宮進一步細分,認為五星在黃道不同的弧段上的作用各有主次。某星對人的影響力按照其所處的弧段以及與其他敵友弧段的關系而定。十二宮又和人體的特定部位相應,千變萬化的物質世界和人的性格多少也和十二宮有關。星相學家根據給定的時刻的日月五星坐標和黃道十二宮的位置,以及它們之間復雜的幾何關系,算出行星的影響力,再利用占星天宮圖,找出上述各種因素與地上事件的對應關系,得出占星的結果。這種結果有時自相矛盾,這就需要佔星者根據求占者的情況和占星者本人的經驗加以圓通。到公元1世紀之後,上述方法已經定型。

希臘占星術也曾經傳入印度,伊朗,進入伊斯蘭文化。17世紀後隨著日心說的確立和近代科學的興起,星相學失去了科學上的支持。但近年來星相學又在西方開始抬頭,有人還試圖將近代發現的外行星引入占星術中,並試圖找出行星位置和人類生活的統計關系。

黃道十二星座

在占星學上,黃道12星座是宇宙方位的代名詞。黃道12星座代表了12種基本性格原型,一個人出生時,各星體落入黃道上的位置,正是說明著一個人的先天性格及天賦。黃道12星座象徵心理層面,反映出一個人行為的表現的方式。

於是將黃道分成12個星座,稱為黃道12星座。依次為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雙魚座。每個星座均有其象徵意義,但認識星座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星座是如何去分類的。

星座屬性(二分法)

宇宙萬物,逃不出陰陽的變化法則。萬物開始,由陽初生,陽極變陰,陰極再生陽,如此周而復始循環不已。地球依著黃道運行,產生寒暑變化,也是有陽變陰,陰變陽的變化。以陽奇陰偶的法則,排列次序是單數的如白羊座、雙子座、獅子座、天秤座、射手座、水瓶座為陽性星座。而排列次序是雙數的如金牛座、巨蟹座、處女座、天蠍座、摩羯座、雙魚座為陰性星座。

陽性星座通常都帶著陽性的特質,有主動的特性;而陰性星座剛好相對於陽性星座與陽性星座相反,通常都帶著陰性的特質,有被動的特性。

星座性質(三分法)

地球依著黃道運行,除了有所謂陰陽的變化之外,在每一個季節過程中亦可分為三個階段。這就好比一件事情,一定會有開始,過程及結束三個階段。

因此每一季之首,如白羊座、巨蟹座、天秤座及摩羯座,我們稱為主動星座。它們是季節的開始,代表一個新的開始,是事情的成因,因此有影響結果之要素,具有影響他人的特質,所以具開創性。

接下來每一季的第二個星座,如金牛座、獅子座、天蠍座及水瓶座,我們稱為固定星座。它們是季節的中間,代表承續的發展,受成因的限制並影響結果的發展,因此有承先啟後的特質,具有遵守前因規范的性質而被認為是固執及守舊,所以容易滿足而顯得頑固。

最後每一季的最後一個星座,如雙子座、處女座、射手座及雙魚座,我們稱為變動星座。它們是季節的最後,代表最後的結果,完全受成因及與過程發展,毫無自主性地必需接受其它成因的影響,因此極易被影響,具有適應變化的特質,所以容易受影響,代表事情的結束。

自然元素(四分法)

古代西方哲學家認為構成自然界的物體並衍生萬物的物質是水、火、地、風四大元素。地球依著黃道運行其實就是四大元素的流轉變化,因此黃道12星座也可區分為水象星座,如巨蟹座、天蠍座、雙魚座;火象星座,如白羊座、獅子座、射手座;土象星座,如摩羯座、金牛座、處女座;風象星座,如天秤座、水瓶座、雙子座。

水象星座象徵春天,重情感;火象星座象徵夏天,重行為;土象星座象徵秋天,代表務實、穩重;風象星座象徵冬天,重智慧與溝通;地、水、火、風四大自然元素代表四時順序的意象。

我們可以根據星座屬性、星座特質、自然元素整理出星座一覽表如下:

星座名稱主動星座固定星座變動星座

陽性星座火象星座白羊座獅子座射手座

風象星座天秤座水瓶座雙子座

陰性星座地象星座摩羯座金牛座處女座

水象星座巨蟹座天蠍座雙魚座

出生圖簡介

一、出生圖的意涵

在英文中的Birth Chart(或Birth Horoscope),這里譯作出生圖,是在為個人占星時不可缺少的一項工具。

1.始點的概念

正如在前面提到,占星是以天上運行的星體,作為衡量事物的工具,但要如何在不斷運行的天體中,找到一個狀態和個人發生關系,這就是一門大學問了。在現代的占星學中,取了一個始點的概念,也就是以一個人生命開始一瞬間的星體位置,來和個人產生關聯,簡單的來說,就是以一個人出生當時的天體狀態來代表一個人。

2.由三度空間到二度空間

但是我們都知道,我們所存在的世界是三度空間,要記錄天體的狀態,也應以三度空間的方式才不會失真,可是占星學家不可能為每一個人造一個宇宙模型,所以占星學家們就以投影的方式,取出重要的元素,把三度空間的狀態改寫在二度空間的平面上,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出生圖了。

二、出生圖的內容

出生圖的內容,其實可以比喻為:在一個人出生時,有人在太空中照了一張照片,只不過所照的是星體所在的位置。

1.星體

天上星星何其多,但在占星學上所用的星體,主要的只有太陽、月亮和太陽系的各大行星,有時也加入一些小行星和恆星,每顆星都有不同的意義。

2.星座

所謂的星座,就是由春分點開始,將黃道帶分為十二等分,星座是星體運行的背景,但一個星座都帶有不同的性質,當星體落入某一個星座,就會帶有那個星座的特質。

3.基本點

所謂的基本點,就是指上升、下降、天頂和天底。它們都是在某一特定時、地,用光學原理投影到黃道帶上的點,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意義。

4.宮位

以基本點為基礎,將黃道帶分為十二份,代表了世俗的不同部分,說得白話一點,就是劃分出十二個生活領域。

5.相位

星體或基本點間的相對位置,就以相位來表示,所謂的相位,就是相對位置的意思,只不過占星學上特別重視某幾種相對位置的關系。

三、其他的資料

雖然有了上列的五種資料,但對於一個占星的初學者而言,還是不知如何下手解釋,所以下面列出了八種資料,來幫助大家了解出生圖。

1.出生圖的守護星

出生圖的守護星(有時也簡稱守護星),在一張出生圖中,是指和上升點所在星座有守護關系的星體;例如有一張出生圖的上升點在白羊座,則其守護星就是火星。出生圖的守護星是那一個,或其所在的星座、宮位,對一個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2.守護星所在的宮位

守護星所在的宮位,通常指出一個人生活的重心,或是其最重要的生活領域。例如有一個人的上升點在白羊座,其守護星是火星,又因為其火星在天秤座,正好落在第七宮,此時人際關系或是婚姻就會成為這個人的生活重心。

3.上升星

上升星是指在上升點附近的星體,通常是在上升點上、下八度以內的星,被稱作上升星。上升星會影響上升點的特質,而上升星是哪一顆星通常比在哪一個星座重要,因為上升星通常和上升點同星座,但若是在不同星座,就格外重要了。

4.合軸星

在基本點附近的星,通常稱作合軸星,上升星也是合軸星的一種,但因其特別重要,所以通常分開來看。在特定基本點附近的星越多,代表其對於這個基本點所象徵的東西需求越大。

5.陰陽

雖然在前面提到,二分星類法已漸漸被四分星類法所取代,但是在出生圖的參考資料中,通常不會缺了這一項,把各星落在星座的陰陽性分別標明出來,若落在陽性星座多者,通常較為外向,反之則通常較為內向。

6.元素

把各星落在星座的元素(火、土、風、水)分別標明出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個人主要是偏向哪一個元素,這在性格的分析上十分有用,有時我們也把上升(點)和天頂所落入的星座也一起標示,增加准確性。

7.特質

把各星落在星座的特質(本位、固定、變動)分別標明出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個人的內在動機,本位星座強的人傾向於影響他人,固定星座強的人易於固執己見,而變動星座強的人則較能適應變局。

8.相位表

對一個初學者而言,所有相位都畫在出生圖上,可能會眼花撩亂,不易掌握,所以分各星將相位標示出來的相位表,就變得不可或缺了。就算是一個有經驗的占星學生,也要借重相位表的特性,來幫分析。

『貳』 六年級下冊科學天空中有哪些星座他們有什麼特徵

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天鵝座,獅子座,

『叄』 小學六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資料

1、微生物是一類非常微小的生命體,通常要藉助顯微鏡才可以看清楚。
2、第一個揭開微生物秘密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
3、牛奶變成酸奶,是因為酸奶中有一種名為乳酸菌的細菌,在適宜的溫度下,乳酸菌會使牛奶發酵發酵成酸奶。
4、細菌有桿菌、球菌、螺旋菌三種基本形態;有的細菌自己製造食物,有的細菌從動植物身上吸收養料;細菌繁殖的速度很快。
5、霉的生長條件有溫度、水分、空氣、營養等。
6、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青黴菌分泌的某種物質能殺死一些細菌,他把這種物質稱為青黴素。
7、動物、植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構成生命體的「積木」。
8、英國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胡克,是最早觀察到細胞的科學家之一。
9、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認為,月食時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邊緣是圓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體或近似球體;海邊船隻離開港口,船身逐漸隱沒,只看到船帆,說明海面是彎曲的。
10、地球赤道周長40091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地球表面積510067866平方千米。
11、地球表面的形態有高原、平原、山地、峽谷、海洋和島嶼等。
12、描繪地表形態的方法有沙盤模型、地圖和攝影。
13、通過地震和核試驗時產生的地震波可以探測地球的內部構造,地震波在堅硬的岩石中傳播較快,在較軟的岩石中傳播較慢。
14、地球由地殼、地幔和地核幾部分組成。
15、火山是由於地下熔融的岩漿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而形成的。
16、地殼的岩層在相互擠壓時會發生褶皺,褶皺突然斷裂時大地劇烈震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嚴重破壞,這就是地震。
17、喜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脈,科學家在山體岩石中採集到了魚龍、魚、海藻和海螺的化石,說明遠古時代這里是海洋。
18、在長期的風吹日曬、雨水沖刷、生物破壞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過程叫做風化;風化後的岩石被風、水、冰或重力磨蝕、搬運的過程叫侵蝕。
19、物質的變化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僅僅是形態的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另一類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
20、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常常可以從顏色改變、產生沉澱或氣泡、發光發熱等現象表現出來。
21、鐵銹的特點是紅褐色、松軟、容易吸收水分。
22、鐵生銹的條件是需要水和空氣。
23、像白醋這樣,能夠使紫甘藍水變紅的物質,叫酸性物質;像鹼水這樣,能夠使紫甘藍水變綠的物質,叫鹼性物質。
24、像紫甘藍水這樣,遇酸變紅、遇鹼變綠的物質,叫酸鹼指示劑。
25、常用的洗滌用品是肥皂、洗衣粉。
26、用肥皂洗衣服時,肥皂滲透到織物和油污中間,拉著油污「投身」到水中,衣服就可以洗干凈了。
27、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用自製的望遠鏡觀察月球,看到了環形山、高地和「月海」;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阿爾德林乘坐「阿波羅號」飛船成功登上了月球。
28、月球上沒有空氣,也沒有液態水;月球表面溫差很大,最高可達100攝氏度,最低可降至零下170攝氏度;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29、太陽並不總是直射赤道,因為地球繞太陽旋轉時,稍稍有些傾斜;當太陽的直射點照在地球斜向太陽的半球時,該半球處於夏季,另外半球處於冬季。
30、在太陽系中,行星圍繞恆星運轉,衛星圍繞行星運轉;太陽系中已知有八大行星,50多顆衛星,無數的小行星、彗星等;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1、人們把星空分成88個區域,稱為星座;每個星座中的恆星可以連成不同的圖形,古代人常用神話中的人物或動物為星座命名。
3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極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星。
33、望遠鏡分光學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射電望遠鏡專門接收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當運載火箭的速度達到7.9千米/秒時,它就能掙脫地球引力圍繞地球運轉;逐級加速的多級火箭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而設計出來的。
34、我國「神州5號」宇航員楊利偉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神州6號」宇航員是費俊龍和聶海勝。
35、金星表面溫度很高,火星表面溫度很低,沒有發現生命存在。
36、人類發射的宇宙探測器已經飛出太陽系,其中一個帶著我們人類的照片和地圖等信息。
37、有根據的猜測也叫假設,科學史上,很多重要的結論是從提出假設開始的。
38、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科學家們尋找了很多證據,證明了這個假設是正確的。
39、有些實驗是對事物的內部結構、運動變化過程進行模擬,這種實驗叫模擬實驗。
40、對比實驗是一種特別的收集證據的方法,通過有意識的改變某個條件來證明改變的條件和實驗結果的關系。

『肆』 要給小學六年級學生上星座,請問如何模擬星星亮度等級

最直觀的辦法是用一些瓦數不同的燈泡來模擬。相差一個星等的話,亮度會相差大約2.5倍。所以,可以用瓦數相差這么多的兩個燈泡來演示星等的差異。
麻煩採納,謝謝!

『伍』 六年級科學觀星座軟體下載

星座是按陽歷計算的. 摩羯座 12月22日------1月19日 白羊座 3月21日-------4月回19日 金牛座 4月20日-------5月20日 雙子座答 5月21日-------6月21日 巨蟹座 6月22日-------7月22日 獅子座 7月23日-------8月22日 處女座 8月23日-------9月22日 天秤...

『陸』 六年級科學 星座與人的命運有關系嗎為什麼

有關系。因為星座會使人有些聯系。

『柒』 六年級科學製作活動星座圖片

如圖所示

『捌』 六年級上學期習作7中,要關於十二星座的由來!急急急!!!謝了

星相學,或稱占星術(ASTROLOGY),是星相學家觀測天體,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各種變化後,作出解釋,來預測人世間的各種事物的一種方術。

星相學認為,天體,尤其是行星和星座,都以某種因果性或非偶然性的方式預示人間萬物的變化。星相學的理論基礎存在於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大約600年間的古希臘哲學中,這種哲學將星相學和古美索不達米亞人的天體「預兆」結合起來,星相學家相信,某些天體的運動變化及其組合與地上的火,氣,水,土四種元素的發生和消亡過程有特定的聯系。這種聯系的復雜性,正反映了變化多端的人類世界的復雜性。這種千變萬化的人類世界還不能為世人所掌握,因此,星相學家的任何錯誤都很容易找到遁詞。星相學對於神的作用有各自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宇宙完全是機械化的,他們對神的介入和人的自由意志這兩種可能性都加以擯棄。另一部分人認為,星相學並不是一門象天文學那樣精密的科學,它只能指出事物發展的趨勢,而這種趨勢是可以為人或神的意志所左右的。也有人認為,行星本身就是強大的神,他們的旨意可以通過祈禱來改變,而且星辰只對那些通曉星相學的人才顯示神的意志。後面的這種觀點和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人的思想很接近,他們主要是向朝廷預告那些即將來臨的福禍,這些福禍可能以氣象或疾病的形式來影響人類和動植物的生長,或是以某種形式來影響國家大事或皇室成員的生活,如此等等。但他們認為天體的預兆並不決定事物的未來,只是作為一種徵兆向人們顯示神的旨意。

占星術的最初目的,是根據人們出世時行星和黃道十二宮的位置,來預卜他們一生的命運。後來發展為幾個分支,一種專門研究重大的天象(如日食或春分點的出現)和人類的關系,叫做總體占星術;一種選擇行動的吉祥時刻,叫做擇時占星術;另一種叫做決疑占星術,根據求卜者提問時的天象來回答他的問題。

占星術起源於古美索不達米亞人的天體預兆。公元前18世紀到前16世紀的古巴比倫王朝,出現第一本分門別類論述天體預兆的鍥形文字的書。公元前6到前4世紀,天體預兆學說傳入埃及,希臘,近東地區和印度。後來經由印度僧人傳到中亞。公元前3世紀以來,有人把大小宇宙相對應的概念數學化。所謂的「小宇宙」指人體。他們還把黃道十二宮進一步細分,認為五星在黃道不同的弧段上的作用各有主次。某星對人的影響力按照其所處的弧段以及與其他敵友弧段的關系而定。十二宮又和人體的特定部位相應,千變萬化的物質世界和人的性格多少也和十二宮有關。星相學家根據給定的時刻的日月五星坐標和黃道十二宮的位置,以及它們之間復雜的幾何關系,算出行星的影響力,再利用占星天宮圖,找出上述各種因素與地上事件的對應關系,得出占星的結果。這種結果有時自相矛盾,這就需要佔星者根據求占者的情況和占星者本人的經驗加以圓通。到公元1世紀之後,上述方法已經定型。

希臘占星術也曾經傳入印度,伊朗,進入伊斯蘭文化。17世紀後隨著日心說的確立和近代科學的興起,星相學失去了科學上的支持。但近年來星相學又在西方開始抬頭,有人還試圖將近代發現的外行星引入占星術中,並試圖找出行星位置和人類生活的統計關系。

『玖』 小學六年級上冊科學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單元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放大鏡和顯微鏡能將物體的圖像放大,使我們能看到物體的更多細節。

為了能將物體的圖像放大,透鏡應是透明的、中間較厚的,放大倍數與中間的厚度直接有關。

細胞是生物生命活動的最基本單位,生物都由細胞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廣泛存在著,它和我們的生活、生產、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沒有放大鏡或顯微鏡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點,也由細胞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環境下生存的結構。

物質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種多樣的。

第1課放大鏡

科學概念

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

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凸起)。

第2課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科學概念

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

第3課放大鏡下的晶體

科學概念

一些固體物質的內部有一定的結構,如果構成這些物質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間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規則的幾何外形,這就是晶體。

第4課怎樣放得更大

科學概念

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顯微鏡的發明拓寬了觀察領域,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

第5課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

科學概念

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

第6課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

科學概念

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生物細胞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生物的細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細胞也是不同的。

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

第7課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

科學概念

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在水中生活著很多形態各異的微生物。

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境。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徵,如:對環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能繁殖

第8課微小世界和我們

科學概念

由於觀察工具的改進,使人類觀察的范圍擴大,發現了僅靠肉眼無法發現的自然界

的許多秘密。

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變。

第二單元 物質的變化

科學概念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的。

物質的變化是有規律的,是可以被我們認識的。

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產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質的物理變化不產生新的物質,物質的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

物質的化學變化會伴隨各種現象。

物質的變化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人類可以利用物質的變化解決生產生活中的許多問題。

第1課我們身邊的物質

科學概念

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變化的,物質的變化有相同和不同之處。

一些物質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另一些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第2課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科學概念

物質的變化可以劃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兩類,它們的區別在於是不是產生了新的物質。

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生化學變化又發生物理變化。

第3課米飯、澱粉和碘酒的變化

科學概念

米飯在口腔里與唾液作用會發生化學變化。

澱粉與碘酒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新物質是藍紫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澱粉。

第4課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

科學概念

小蘇打和白醋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質的一種氣體。

第5課鐵生銹了

科學概念

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於鐵的新物質。

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第6課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

(一)背景和目標

科學概念

化學變化會伴隨各種現象,根據這些現象可以初步判斷物質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

硫酸銅溶液和鐵釘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

第7課控制鐵生銹的速度

科學概念

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使鐵生銹。

在平常生活中,鐵生銹的快慢與水的多少關系很大。

把鐵與水、空氣隔絕開是防止鐵生銹的好方法。

第8課物質變化與我們

科學概念

物質的變化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人類進行的所有的生產活動和人類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質的變化。

第三單元 宇宙

單元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月球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徵等方面有別於其他星球。

太陽、地球、月球的運動變化導致日食和月食現象。

星座是遠近不同的恆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視覺構圖。

宇宙是由類似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組成的龐大的系統,它在不斷的運動變化。

宇宙是可以被人類認識的,人們通過不斷地改進各種觀測技術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宇宙奧秘。

第1課地球的衛星 月球

科學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徵等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第2課月相變化

科學概念

月相在一個月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

月相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

第3課我們來造「環形山」

科學概念

環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徵。

環形山的形成與許多因素有關,隕石撞擊是主要原因。

第4課日食和月食

科學概念

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

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於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則是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

第5課太陽系

(一)背景和目標

科學概念

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體組成了太陽系。太陽系是一個較大的天體系統。

第6課在星空中(一)

科學概念

星座是遠近不同、沒有聯系的恆星在天空中的視覺圖像。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形不同。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標志。

第7課在星空中(二)

科學概念

隨季節的變換,在天空中會出現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運動變化的。

亮星構成的圖形是星座的主要標志。

第8課探索宇宙

科學概念:

宇宙空間分布著大小不同的天體系統。

宇宙是運動變化著的,膨脹著的,組成宇宙的天體也是運動變化著的。

第四單元 環境和我們

單元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人們在生活中要產生大量成分復雜的垃圾,垃圾危害環境。

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燒等。

設計合理的垃圾填埋場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但填埋、焚燒的方法還是會影響

環境。

減少固體垃圾的科學方法是減少丟棄、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垃圾分類、分裝便於垃圾回收利用。

人們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資源很緊缺。

水污染主要是人類的活動引起的,污水需經過復雜的處理才能使用。

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是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人類正著力於采

取相應的環境保護行動。

第1課一天的垃圾

科學概念

人們在生活中要產生大量成分復雜的垃圾。

丟棄的垃圾危害環境。

第2課垃圾的處理

科學概念

處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燒等,但填埋、焚燒的方法還是會影響環境。

設計合理的垃圾填埋場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第3課減少丟棄及重新利用

科學概念

減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減少丟棄和重新使用。

過度包裝會造成資源浪費而且產生大量垃圾。

第4課分類和回收利用

科學概念

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這樣可以減少垃圾、節約資源。

垃圾分類、分裝便於垃圾回收利用和對一些有毒垃圾的處理。

堆肥法可以有效減少垃圾並形成肥料。

第5課一天的生活用水

科學概念

人們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資源很緊缺。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上冊科學星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