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記念劉和珍軍

高中語文記念劉和珍軍

發布時間:2021-01-21 21:38:39

❶ 求高中語文好詞好句

淡泊,是人生的一種坦然,坦然地面對生命中的得失
淡然於心,自在於世間。雲淡得悠閑,水淡育萬物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07-08
人生中,步步相隨。無論好與壞,每一天都一樣的重要07-08
命運不是放棄,而是努力。命運不是運氣,而是選擇06-20
此生不長,有些精彩只能經歷一次,有些景色只能路過一回06-20
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幸福,在一起就擁有了一生相守的幸福06-01
凡事不必太在意,更不需去強求,就讓一切隨緣06-01
生命的過程本來就是隨意的。我們日復一日地在路上走著06-01
幸福,就是當激情退去容顏衰老,牽你的還是那雙不怨悔的手
相由心生,一個人有氣質,遠比穿上一身名牌更美更帥,更受人肯定
人生途中,最好的,或許不一定是最適合我們的
沒有結果的感情,總要消逝;無法擁有的人,總會遺忘
幸福不是擁有多少,而是看重擁有的,看淡無法擁有的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04-29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04-19
人生的境遇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別,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04-01
沉默是一種溫柔,一種甜甜的愛心,一種東方的冰清玉潔的美麗03-31
事情看透,你就明白該如何進行;人情看透,你就明白該如何相處03-20
活得優雅些!也許你的生活並不富裕;也許你的工作不夠好03-20
看透的人,處處都是生機;看不透的人,處處都是困境03-12
是誰在阡陌旁徘徊,是誰在古道邊等待。千年滴回眸,百年滴孤獨03-03
請記住,不是所有人都是真心,所以,不要那麼輕易的就去相信03-03
感嘆人生,是因為曾經沒有過轟轟烈烈的壯舉,覺得渺小,覺得平庸02-28
我們的能力是有限的,有很多東西飄然於我們的視野與心靈之外02-28
現在的我,不埋怨誰,不嘲笑誰,也不羨慕誰02-28
閑時多讀書,博覽聚才氣;眾前慎言行,低調養清氣02-18
世界上有一種愛,不能用語言去表白,只能用心去體會02-04
我不是因你而來到這個世界,卻是因為你而更加眷戀這個世界02-04
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放下和不斷拿起的過程01-22
一個人靜靜的注視著天空,在那遙遠的天際里,在那潔白的雲端01-03
淡定是一種真,更是一種善;淡定是一種美,更是一種崇高01-03
幸福就是千里奔襲後,遠遠地看見家中那一團溫馨的燈火12-23
走得太急時,別忘了停一停,蹲下來聆聽路邊花開的聲音12-13
孤獨,不是沒有人關心沒有人愛,只是你喜歡的那個人他不在11-11
勤奮者抓緊時間;懶惰者消磨時間;有志者珍惜時間11-04
幸福很簡單:一個親吻;一個擁抱;一個電話;一個肩膀;一句愛我11-04
世上許多事情是我們難以預料的,總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11-04
沒有人有耐心聽你講完自己的故事,因為每人都有自己的話要說
人的一生,時間有限,學會取捨,是生命的重點
愛總是想像比現實美麗,相逢如是,告別亦如是
自信來源於成功的暗示;自卑來源於失敗的暗示
彼此坦然地面對,就像是和老朋友在一起,我們訴說過往與未來
不管多遠的路,都能走到盡頭;不論多深的痛苦,也會有結束的一天
命運有一半在你手裡,另一半在上帝的手裡
一教授演講時拿出100元,問台下的學生,誰要這100元
明白人懂得放棄,真情的人懂得犧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脫
再煩:也別忘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語氣
最凄美的愛,不必呼天搶地,只是相顧無言
天涯雖遠,情卻相牽,茫茫紅塵,此情可待
你認為世界是地獄,它就是地獄
人生的軌跡不一定會按你喜歡的方式運行
凡事皆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勇者
一段路,每段情都會有回憶,每段路都會有記憶
俗語說:堅持就是勝利。佛家說:不要執著,要放下
人生不論長短,總要經歷很多,有些人無法羽化成銘記
浪漫是一襲美麗的晚禮服,但你不能一天到晚都穿著它

1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魯迅《記念劉和
珍君》)

2

慘象,
已使我目不忍視了;
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聞。
(魯迅
《記念劉和珍君》


3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
君》)

4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論語
·
季氏將伐顓臾》

5
.既來之,則安之。(《論語
·
季氏將伐顓臾》

6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論語
·
季氏將伐顓臾》

7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
·
寡人之於國也》

8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9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勸學》)

10
11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荀子《勸學》)

12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
子《勸學》)

13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
心備焉。(荀子《勸學》)

14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15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6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17
.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逍遙游》)

18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
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賈誼《過秦論》)

19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20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
異也。(賈誼《過秦論》)

21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史記
·
項羽本紀》)

22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史記
·
項羽本紀》)

23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蘭亭集序》)

24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王羲之《蘭亭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集序》)

25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陶潛《歸去來兮辭》)

26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潛《歸去來兮辭》)

27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縉)

28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神奇的極光》)

29
.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魯迅
《無題》)

30
.生命誠寶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31
.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32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
必積其德義。(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3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
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4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5
.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6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魏徵《諫太宗十
思疏》)

37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魏徵《諫太
宗十思疏》)

38
.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並用,垂拱
而治。(魏徵《諫太宗十思

疏》)

39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王勃《滕王閣序》)

40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41

漁舟唱晚,
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
聲斷衡陽之浦。
(王勃
《滕王閣序》


42

關山難越,
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盡是他鄉之客。
(王勃
《滕王閣序》


43
.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王勃《滕王閣序》)

44

老當益壯,
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
不墜青雲之志。
(王勃
《滕王閣序》


45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46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47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48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韓愈《師說》)

49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韓愈《師說》)

50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師說》)

51
.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杜牧《阿房宮賦》)

52
.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杜牧《阿房宮賦》)

53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杜牧《阿房宮賦》)

54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綿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
於市人之言語。(杜牧《阿房宮賦》)

55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56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57
.古人雲: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蘇洵《六國論》)

58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蘇洵《六國
論》)

59
.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蘇洵《六國論》)

60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王安石《游褒
禪山記》)

61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62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
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63
.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
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64
.《書》曰:

滿招損,謙得益。

(歐陽修《伶官傳序》)

65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66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歐陽修《伶官傳序》)

67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鍾山記》)

68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
軒志》)

69
.安能屈豪志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張溥《五人墓碑記》)

70
.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
之有重於社稷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71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
·
長沙》)

72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沁園春
·
長沙》)

73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毛澤東《沁園春
·
長沙》)

74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毛澤東《沁園春
·
長沙》)

75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詩經
·
衛風
·
氓》)

76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詩經
·
衛風
·
氓》)

77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78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

79
.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孔雀東南飛》)

80
.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孔雀東南飛》)

81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82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古詩十九首》)

83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古詩十九首》)

84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曹植《白馬篇》)

85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

86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陶淵明《歸園田居》)

87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陶淵明《歸園田居》)

88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

89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90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操《短歌行》)

9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92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短歌行》)

93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94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95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琵琶行》)

96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97
.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白居易《琵琶行》)

98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99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100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101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102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登高》)

103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104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

105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106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石頭城》)

107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石頭城》)

108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劉禹錫《錦瑟》)

109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劉禹錫《錦瑟》)

110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

111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

112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113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14
.矮低斜行閑作草,睛窗細乳戲分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15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116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117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118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119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0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1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2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3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

124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125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126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一剪梅》)

127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

128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129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130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姜夔《揚州慢》)

131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姜夔《揚州慢》)
1、自我的天地里我們該獨立,不是從明天而是從今天。我總覺得芬蘭的人們值得每個人效仿。那裡的孩子跌倒了知道自己爬起來,不要像丹麥父母那樣的安慰,不要像瑞典父母那樣的謹慎,不要像挪威父母那樣的指導,他們不會哭,因為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我想這就是芬蘭民族沉著所在。小孩子尚且懂得擁有自我的天地,而逐漸長大和已長大的人呢?

2、這個世界始終充斥著太多的東西,我們看到的,看不到的。到處都是嘈雜的喧鬧,用極高的音調,試圖證明它們的美妙。被剝奪的寧靜,開始,在絕對高溫中化為塵埃;落在不為人知的角落,獨自,沉默。空氣中彌漫著各種難聞的,卻又不斷聲勢壯大的異味。它們毫不掩飾地在這個世界橫沖直撞,千方百計。於是,很自然地,它們成功了。它們把世界不斷升溫了,成為獨霸一方的勝利者,驕傲地縱橫在各個領域。一種快要蒸發的感覺,很快很快地彌漫開來。頭暈,目眩,被累得喘不過氣來。現實總是以絕對的高溫在燃燒著,一切的一切,在瞬間蒸騰。

3、預言凝聚著人類的智慧,閃爍著道義的光華,有聚瑰寶撒珠璣之美,攬天地含宇宙之妙,能給人以頓悟般的針砭與啟迪。預言無需裝飾,一如珍珠無需雕琢鮮花無需塗色。

4、有隻瓶子一啟封便清香四溢,那美妙的氣息,我們稱之為愛情。那叫人痴迷,止不住心旌搖盪,怎麼也抑制不住腳步的景色,就是愛情。那魔幻般的吸引力,就來自愛情。或許,你還沒有涉足的意念,那撩人的彩蝶已翩舞於眼前。

5、有些冷,有些涼,心中有些無奈,我一個人走在黑夜中,有些顫抖,身體瑟縮著,新也在抖動著,我看不清前方的路,何去何從,感覺迷茫,胸口有些悶,我環視了一下周圍,無人的街頭顯得冷清,感到整個世界都要將我放棄。腳步彷徨之間,淚早已滴下……

6、友誼有兩面,一面燦若雲霞朗若皎月,閃爍的是真誠的光華,灑下的是關切的嫵媚,不因距離阻隔,經得起時間的淘慮;繞到友誼的另一面,那各式各樣的花花綠綠,或旋轉著或搖晃著,乃至讓人眼花繚亂的全是幌子。

7、用一朵花開的時間去詮釋生命,去體味一種刻骨銘心的輝煌。就像是虔誠的教徒站在耶路撒冷的聖地之上,毫無雜念地享受人生,拼搏人生。側耳聆聽,誰的青春又在低吟淺唱?

8、鷹擊長空的壯闊令我們羨慕不已;大廈高聳的巍峨讓我們感嘆不已;成功者的光環讓我們驚羨不已。我們在感嘆這些時,是否想到鷹的一次又一次苦練,是否想到大廈的堅強柱石,是否想到成功者背後的腳踏實地的奮斗?朋友,振翅飛翔需要腳踏實地。

9、一直很討厭高中時的自己:每天都不快樂,卻從沒想過改變,讓自己深陷痛苦的沼澤,顧影自憐;現在看來,我今天的思想,竟全都來自當時的這些記錄——原來,我一直在努力;原來,我誤會了當初的自己。

10、眼淚不一定是脆弱。眼淚可以是成長,可以是安慰,可以是懷念,可以是真情,可以是跨越,也可以是走過。因為可以流淚,我才可以感受親情、愛情、友情,感受生活,感受生命。

11、心是一棵樹,一個個故事被年輪攜載;一回回驛動與飛鳥相約;一次次碰撞使它綿密柔韌;一幕幕經歷造就了它博大的胸懷。

12、能力之樹生長著,沐浴著信念的陽光,吸吮著知識的養料。本領不是年齡的恩賜,而是努力的獎賞。才能跟著勤奮走,正像光明跟著太陽走一樣。

13、你可以做陽光下艷麗嬌嫩的牡丹,讓世人艷羨;你可以做雄偉壯麗的河流,讓世人贊許;你可以做山頂上高聳入雲的大樹,讓世人驚嘆。但在面對艷羨,贊許,驚嘆的同時,不要忘記你的腳下是孕育你的土地,是承載你的河床,是支持你的高山,所以在我們面對一切美名的時候,請不要忘記,是實在的精神與依靠成就了我們。

14、你如果只是一滴水珠,但你折射出了太陽七彩的光芒,讓弦子們見到了世界上最美麗的顏色。對於孩子們來說,你是何等重要。

15、如今再望著那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心中不再恐慌,有的卻是惆悵。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一轉身,我們就朝著各自不同的方向走了,沿途欣賞著各自的風景,努力著自己的努力。一回頭,再也看不到那個出發點的十字路口了。說好再見的,卻都明白,根本不可能再見了,有的只是物是人非。

16、生活中有許多東西被擺錯位置,放到不該放的地方。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錯位,由物及人,偏僻處英雄真金失色,鬧市區狗熊瓦釜生輝。

17、生命的幸福原來不在於人的環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質,而在於人的心靈如何與生活對應。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決定的,貧困者有貧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其幸福,位尊權貴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是有笑有淚;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與憂惱,這是人間世界真實的相貌。

18、生命是一枝鉛筆,那木質的筆桿,更像一棵苗條的小樹,派生出清清溪澗、幽幽鳥鳴。從鉛筆刀的刀口吐出的小小刨花,多像落葉,輕舒漫卷;又像波浪,給生命鑲上美麗的花邊……生命如一枝鉛筆,總是給你許多優美而又深刻的遐想。生命是一枝鉛筆,還意味著在人生這篇文章里,如果因為某種原因而寫出了錯字、別字甚至病句,你就可以用醒悟的橡皮輕輕地擦去,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處,重新斟酌,重新運筆,寫下自己新生後的火熱心跡。生命是一枝鉛筆,你可以用它為自己的未來設計充滿喜悅與渴望的藍圖,也可以用燈下苦讀的身影做細線條,勾勒出一幅充滿活力的圖畫。生命是一枝鉛筆,它還給予我們這樣一個有力的啟示——做人,要像它一樣,時時刻刻把腰桿挺直!

19、天空像是被颶風吹了整整一夜,干凈得沒有一朵雲。只剩下徹底的純粹的藍色,張狂地渲染在頭頂上面。像不經意間,隨手打翻了藍色的墨水瓶。

20、天又快黑了,這座忙碌的城市又將入睡,讓這勞累的「身軀」暫別白日的辛勤,讓它入睡,陪伴著城市中的人們進入夢鄉。當空的彎月正深情地注視著這座城市與城市中的人們,看著家家戶戶的燈漸漸熄滅,它在床頭悄悄奏響「明月曲」……

❷ 高中語文文章寫了劉和珍哪些事體現了她是怎樣一個人

文章沒有詳細介紹劉和珍的事跡,只是記敘了作者的幾次印象。我們可以從版這些具體的事件權中分析劉和珍的形象。
①「然而在這樣„„就有她。」「然而」強調了她與眾不同,「生活艱難」說明她「預定全年」需要很大的決心。「毅然」則進一步強調她的勇氣。生活雖艱,預定《莽原》——嚮往革命,渴求真理。
②「能夠不為„„反抗„„。」不屈於勢力,反抗校長——富有斗爭精神。
③女師大復校,她「慮及„„」。慮及前途,黯然淚下——有思想,有遠見,富有責任感。④始終微笑,態度溫和——和藹善良。
⑤欣然請願——敢於斗爭,是一位愛國的熱血青年

❸ 求《中學教材全解》高中語文必修一 工具版《記念劉和珍君》那幾頁的照片

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於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

❹ 高中語文《紀念劉和珍君》關於劉和珍的頒獎辭

女中豪傑,為民請命,拋頭顱灑熱血,慷慨赴國難。

❺ 高中語文里有魯迅的文章嗎

人教版的新課標現在有三篇:
1、必修一:第一冊第三單元第7課《紀念劉版和珍君》
2、必修權二:第三冊第一單元第2課《祝福》
3、必修二:第四冊第三單元第8課《拿來主義》

簡介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主席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❻ 高中語文課本有哪些抒情散文啊

1、《記念劉和珍君》

《記念劉和珍君》是民國時期文學家魯迅收錄在《華蓋集續編》的散文。原文於1926年4月12日發表在《語絲》周刊第七十四期。劉和珍是北京學生運動的領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慘案」中遇害,年僅22歲。

魯迅先生在參加了劉和珍的追悼會之後,親作《記念劉和珍君》一文,追憶這位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學生,痛悼「為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歌頌「雖殞身不恤」的「中國女子的勇毅」。

文學教育家孫紹振: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在魯迅散文中無疑是抒情的雙璧之一,文章針對現實的批判和贊頌,既有戰斗性也有抒情性。

文章藏匿鋒芒,深化思緒於曲折的層次中,思緒在曲折的邏輯中出奇制勝地推演,就成了魯迅雜文的一大創造。《記念劉和珍君》的抒情就這樣帶上了雜文的特點。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不斷入選中學語文課本。

2、《我與地壇》

《我與地壇》是一篇長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國當代作家史鐵生著。這部作品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

是作者十五年來搖著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晶。散文中飽含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對親情的深情謳歌。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3、《淚珠與珍珠》

《淚珠與珍珠》是現當代中國台灣作家琦君的散文名篇,曾選入中學語文教材。這篇文章展示了作者高品位的人生追求,曠達的生活情致,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以及高尚的人格情操。感情真摯細膩,文筆清秀柔婉。

4、《拿來主義》

《拿來主義》是現代文學家魯迅通過嬉笑怒罵、妙趣橫生的語言形式,表現一種抨擊時政、挑戰強權的思想,一種論析文化、洞悉歷史的膽識的雜文。

這篇文章,一是針對國民政府崇洋媚外,出賣民族文化遺產的投降主義,二是針對革命文藝陣線內部的兩種錯誤傾向,即割斷歷史,全盤否定的「左」傾錯誤和拜倒在洋人腳下,主張全盤吸收的右傾錯誤。

作品思想深刻,見解獨特,鋒芒畢露,咄咄逼人,讓人不能不對魯迅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的語言藝術嘆為觀止。

這篇文章被選入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必修四》等課本中。

5、《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復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託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❼ 收集高中三年的語文重點文言文句子及詩句(要全套)

學習一定不能懶惰,課本上有就應該試著去找,這樣記憶會更深刻,知道嗎?希望你看了之後要好好的記憶,語文重在積累!

1.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2.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3.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4.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5.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6.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7.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8.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9.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10.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荀子《勸學》)
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荀子《勸學》)
1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13.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荀子《勸學》)
14.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1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6.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17.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逍遙游》)
18.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賈誼《過秦論》)
19.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20.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過秦論》)
21.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22.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史記·項羽本紀》)
23.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蘭亭集序》)
24.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王羲之《蘭亭集序》)
25.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陶潛《歸去來兮辭》)
26.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潛《歸去來兮辭》)
27.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縉)
28.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神奇的極光》)
29.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魯迅《無題》)
30.生命誠寶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31.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32.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3.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4.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5.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6.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7.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8.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並用,垂拱而治。(魏徵《諫太宗十思 疏》)
39.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王勃《滕王閣序》)
40.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41.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42.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王勃《滕王閣序》)
43.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王勃《滕王閣序》)
4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45.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46.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47.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48.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
49.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韓愈《師說》)
50.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師說》)
51.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杜牧《阿房宮賦》)
52.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杜牧《阿房宮賦》)
53.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杜牧《阿房宮賦》)
54.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綿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杜牧《阿房宮賦》)
55.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56.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57.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蘇洵《六國論》)
58.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蘇洵《六國論》)
59.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蘇洵《六國論》)
60.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61.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62.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63.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64.《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歐陽修《伶官傳序》)
65.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66.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歐陽修《伶官傳序》)
67.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鍾山記》)
68.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軒志》)
69.安能屈豪志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張溥《五人墓碑記》)
70.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71.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72.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73.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74.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75.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詩經·衛風·氓》)
7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詩經·衛風·氓》)
77.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78.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
79.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孔雀東南飛》)
80.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孔雀東南飛》)
81.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82.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古詩十九首》)
83.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古詩十九首》)
84.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曹植《白馬篇》)
85.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
86.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陶淵明《歸園田居》)
87.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陶淵明《歸園田居》)
88.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
8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90.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操《短歌行》)
9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92.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短歌行》)
9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94.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95.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琵琶行》)
96.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97.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白居易《琵琶行》)
98.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99.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100.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10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102.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登高》)
103.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104.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
105.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106.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石頭城》)
107.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石頭城》)
108.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劉禹錫《錦瑟》)
109.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劉禹錫《錦瑟》)
110.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
111.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
112.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113.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14.矮低斜行閑作草,睛窗細乳戲分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15.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116.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117.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118.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119.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0.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1.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2.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3.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
124.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125.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126.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一剪梅》)
127.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
128.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129.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130.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姜夔《揚州慢》)
131.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姜夔《揚州慢》)
132.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姜夔《揚州慢》)
133.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姜夔《揚州慢》)
134.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姜夔《揚州慢》)
135.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過華清宮》)
136.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李煜《浪淘沙》)
137.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138.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
139.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軾《江城子》)
140.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李清照《聲聲慢》)
141.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142.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
143.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秦觀《踏沙行》)
144.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秦觀《踏沙行》)
145.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魯迅《無題》)
146.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李密《陳情表》)
147.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李密《陳情表》)
148.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李密《陳情表》)
149.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蘇軾《赤壁賦》)
150.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蘇軾《赤壁賦》)
151.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
152.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關漢卿《竇娥冤·滾綉球》)
15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關漢卿《竇娥冤·滾綉球》)
154.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蘇軾《滿庭芳》)
155.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56.飛鳥為之徘徊,壯士聽而下淚矣。(袁宏道《虎丘記》)
157.一人飛升,仙及雞犬。(蒲松齡《促織》)
158.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江城子》)
159.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
160.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樂游原》)
16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
162.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16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164.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
165.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
166.事出於沉思,義歸於翰藻。(蕭統《文選》)
167.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168.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169.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
170.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風對愁眠。蘇姑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171.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17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三國志》)
173.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李白《蜀道難》)
174.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蜀道難》)
175.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難》)
176.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177.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將進酒》)
17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179.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杜甫《客至》)
180.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
181.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杜甫《詠懷古跡》)
182.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杜甫《詠懷古跡》)
183.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杜甫《登岳陽樓》)
184.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登岳陽樓》)
185.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陽樓》)
18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87.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司馬遷《屈原列傳》)
188.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司馬遷《屈原列傳》)

附錄2:
分類名句警句

(一)哲理詩句

1.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 沉舟側畔千帆過,並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二)生活情趣

1.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
2.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過故人庄》)
3.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4.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劉禹錫《陋室銘》)
5.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6.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記》)
7.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三)讀書

1.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2.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3.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4.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5.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6.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7.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8.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9.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0.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德—歌德)

(四)奉獻

1.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2.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3.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4.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5. 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了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回報。(泰戈爾)
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陶行知)
8.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9.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蜜蜂)
10.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貢獻。(白求恩)

(五)戰爭

1.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3.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4. 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梅嶺三章》)
5.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6.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
8. 醉里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9.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曹劌論戰》)
10. 君子於役,不知其期。(《詩經-君子於役》)
11.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杜甫《石壕吏》)
12.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杜牧《赤壁》)

學習進步!!

❽ 中小學(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課本中有哪些魯迅的文章

小學課本:《少年閏土》

初中課本:

第一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第三冊《社戲》、《故鄉》

第四冊《孔乙己》

第五冊《論雷峰塔的倒掉》

第六冊《藤野先生》

高中課本:

第一冊《吶喊》自序

第二冊《祝福》、《拿來主義》

第三冊《紀念劉和珍君》、《燈下漫筆》

第四冊《葯》

第五冊《阿Q正傳》

高中語文讀本:

第一冊《孤憤》《未有天才之前》《我怎麼做起小說來》

第二冊《再論雷峰塔的倒掉》、《隔膜》、《一點比喻》、《搗鬼心傳》

第三冊《為了忘卻的紀念》、《春末閑談》

第四冊《狂人日記》

第五冊《阿Q正傳》的成因、俄文譯本《阿Q正傳》序、《示眾》

魯迅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靈活,風格鮮明獨特,語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創作的作品,體裁涉及小說、雜文、散文、詩歌等。有《魯迅全集》二十卷1000餘萬字傳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其多篇作品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對新中國的語言和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

1921年發表中篇白話小說《阿Q正傳》。1918年5月15日發表《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魯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

(8)高中語文記念劉和珍軍擴展閱讀:

魯迅的人物評價:

毛澤東(無產階級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金良守(韓國文學評論家):「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郭沫若(詩人、學者):「魯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劃時代的文藝作家,是實事求是的歷史學家,是以身作則的教育家,是渴望人類解放的國際主義者。」

竹內好(Takeuchi Yoshimi,日本文學評論家):「魯迅是現代中國國民文化之母。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記念劉和珍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