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教案
第一單元 春天的微笑
活動內容:
1、最美的笑容
2、如春的年華
3、春天的祝福
活動目的:
1、通過繪畫、寫作、攝影以及社區服務等方式表現春天「最美的笑容」活動,增強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體現人與人之間的關愛。進而親近自然,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提升藝術審美、語言表達及寫作能力。
2、通過對小學六年級難忘往事的回憶、總結,對信息的搜集、處理等活動,促進信息素養的提高及運用計算機做簡單的圖文設計的能力。
3、促進自我了解,肯定自我價值,根據自己特長、愛好,確定奮斗目標,發展興趣特長,形成健康進取的生活態度。
4、培養熱愛母校、熱愛家長、老師,珍惜友誼、熱心公益勞動,關愛他人等優良品質。
活動課時:共7課時
主題活動一:最美的微笑
活動目的:通過繪畫、寫作、攝影以及社區服務等方式表現春天「最美的笑容」活動,增強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體現人與人之間的關愛。進而親近自然,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提升藝術審美、語言表達及寫作能力。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記錄春天的微笑: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大自然及身邊的人和事。留意春天中美好的事物及感人的事跡,做生活的有心人,並做好資料搜集、整理。
2、交流自己在春天裡發現的「最美的笑容」的素材、資料小組匯總分類整理。
3、學生自主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交流,評價表現春天裡人們最美的笑容。
第二課時
微笑服務:
1、學生自願組合,組建「微笑服務小分隊」,首先討論或做社會調查,擬定服務內容和開展服務的具體計劃、安全措施。
2、選擇有價值的服務,如:關愛殘疾人;為孤寡老人獻愛心;市容環保、社區文化、健康等。
3、「微笑服務」總結、交流。
主題活動二:如春的年華
5、活動目的:通過對小學六年級難忘往事的回憶、總結,對信息的搜集、處理等活動,促進信息素養的提高及運用計算機做簡單的圖文設計的能力。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難忘的回憶:
1、引導學生搜集小學1--6年級學校生活中的精彩回顧與相關照片、繪畫,對自己成長歷程的記錄、搜集和整理。
2、小組交流自己或同學、家長間六年來記憶猶新、難忘的往事,並推薦出有特色和代表性的1--2為同學全班交流。
3、個人以「成長的日子」為主題設計、製作個性化小報
第二課時
絢麗的今天
1、開展一次批評與自我批評班級活動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心聲。
如:自己目前的學習、生活狀況;自己與父母的關系是否融洽;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煩勞的事情;自己的奮斗目標與理想等真實想法。
2、觀點、問題相近的同學自願組成活動小組,針對自己存在的問題,制定並實施「讓我們的今天更加絢麗」的活動方案,並相互督促實施。
第三課時
美好的明天:
1、交流、討論自己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理想,
2、設計、製作「理想之舟」小冊子。
3、策劃「讓理想之舟遠航」主題活動。
讓學生自願組合、自主設計、自己推選負責人,進行活動准備。教師指導制定出合理的活動計劃,並根據實施具體情況,進一步修改計劃,主持活動。
主題活動三 春天的祝福
活動目的:
1、促進自我了解,肯定自我價值,根據自己特長、愛好,確定奮斗目標,發展興趣特長,形成健康進取的生活態度。
2、培養熱愛母校、熱愛家長、老師,珍惜友誼、熱心公益勞動,關愛他人等優良品質。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情系母校:
1、策劃:「為母校出份力」活動,為母校留下一份值得紀念的作品創作。
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做,為自己的小學生活畫上圓滿的句號。
第二課時
播下希望的種子:
開展一次主題班隊會活動,讓學生在畢業之際許下自己的心願,互贈祝福贈言,並回憶六年來同學之間的相互幫助和友愛的美好時光,讓他們懂得友情的珍貴,珍惜友情。讓小學的臨別變為人生永恆的回憶。
第二單元 奇妙的食鹽
活動內容:
1、了解食鹽
2、食鹽的用途
3、食鹽的來源與精煉
活動目的
1、了解常用食品食鹽的物理性質,開展相關實驗的探究性學習,從活動中學習科學觀察方法、物質間鑒別方法、分離方法等。
2、了解科學實驗的基本程序,初步掌握科學的實驗驗證方法,學做實驗設計和實驗評價。
3、提高科學和人文素養,了解食鹽的開采、煉制歷史和方法,認識食鹽與人類生命健康的關系。
4、提高實驗動手能力,培養科學、規范的實驗操作基本技能及實踐創新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
活動課時:共3課時
主題活動一 了解食鹽
活動目的:了解常用食品食鹽的物理性質,開展相關實驗的探究性學習,從活動中學習科學觀察方法、物質間鑒別方法、分離方法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食鹽
引導學生觀察食鹽在常溫、常壓下色、態、味、溶解性等物理性質。
二、區別食鹽與另一種物質的方法
1、白糖與食鹽
依據:
方法與現象:
結論:
2、沙與食鹽
依據:
方法與現象:
結論:
3、食鹽溶液與潔凈水的鑒別。
4、實驗設計
引導學生用實驗或生活實踐的方法驗證自己提出的鑒別食鹽溶液和潔凈水的方法是否正確。
5、學做實驗評價
6、食鹽與沙的分離。
主題活動二 食鹽的用途
活動目的:了解科學實驗的基本程序,初步掌握科學的實驗驗證方法,學做實驗設計和實驗評價。
活動過程:
一、人體為什麼離不開食鹽。
1、人體為什麼離不開食鹽?
2、人體中食鹽含量過少、過多會有什麼危害?
沒人每天的鹽分攝入量大約為10--20克。
3、我國要求市場上出售的食鹽中,加入了哪些對人體有益的成分?為什麼要加入這些成分?
加入了碘、鉀、鈣等。
二、食鹽與日常生活
三、食鹽與工農業生產
主題活動三 食鹽的來源與精煉
活動目的:
1、提高科學和人文素養,了解食鹽的開采、煉制歷史和方法,認識食鹽與人類生命健康的關系。
2、提高實驗動手能力,培養科學、規范的實驗操作基本技能及實踐創新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
活動過程:
一、食鹽的來源
我國的主要食鹽產地有哪些?
四川自貢市、鹽源縣、萬州等;青海湖、江蘇淮安縣、湖北潛江縣.....
我國探明的食鹽儲量共有4075億噸(指岩鹽)。
二、食鹽的精煉
介紹鹽都自貢的取鹽和煉鹽史
三、製作鹽蝴蝶。
第三單元 多彩的編織
活動內容:
1、我們身邊的編織品
2、巧編織
3、美麗的壁掛
活動目的:
1、通過對各種編織品種類、材料、工藝特點及用途的搜集、對比、認識,提高信息素養,激發技術學習的興趣。
2、通過對我國民間編織藝術:草編、紙編及織、綉等工藝的實踐活動,了解編織的部分技能、技巧、材料、技術與地方經濟發展聯系的經濟意識和質量意識。
3、學習利用當地的自然材料和民間藝術,簡單工具設計編織藝術品,提升審美能力、創作情趣和技術素養。
4、磨練細心與耐性,培養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個性品質、團隊合作精神以及愛惜勞動成果的優秀品質。
5、通過多層次的作品展示、交流活動,進一步拓寬視野,激發創新精神和追求真、善、美的藝術品質。
活動課時:共6課時
主題活動一 我們身邊的編織品
活動目的:通過對各種編織品種類、材料、工藝特點及用途的搜集、對比、認識,提高信息素養,激發技術學習的興趣。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認識不同的編織品
1、展示學生搜集的各種編織品
2、課件展示老師搜集的各種編織品,
師生共同欣賞、認識各種編織品的工藝特點、產地、材料和用途。讓學生了解編、織、紡的相同點與區別。
二、組織學生查詢、了解,討論後,填寫教材中的兩個表格。
第二課時
1、學生自報了解並掌握了哪些編織方法、曾動手編過什麼物品,每件物品說明採用的材料是什麼?
2、動員學生將自己的編織作品在班級展示、交流,互相學習編織技藝。
主題活動二 巧編織
6、活動目的:通過對我國民間編織藝術:草編、紙編及織、綉等工藝的實踐活動,了解編織的部分技能、技巧、材料、技術與地方經濟發展聯系的經濟意識和質量意識。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學編蟈蟈籠
1、參照教材中介紹編織的方法,一步一步讓學生邊看邊編,
2、材料的選擇:可多樣化,除麥稈、竹篾等,還可選擇當地和身邊易找的其他材料。
3、式樣的選擇:除教材中介紹的式樣外,教師和學生可發揮自己的特長,開展多種形狀和品種的編織活動,如:圓球型、長方體、正方體等形狀。
第二課時
學編紙藤籃
1、教師講解編織過程
(1)製作紙藤,紙材料可用廢舊報紙、畫報紙,
(2)編紙藤作品:編底部、編側部、收尾。
2、在學習編織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自主設計、自選材料進行編織,
3、學生製作作品
(1)學生設計作品
(2)列出所需材料清單,按清單准備好材料,並向當地民間老藝人學習,可編織實用性強的竹編、草編。
4、作品展示交流。
主題活動三 美麗的壁掛
活動目的:
1、學習利用當地的自然材料和民間藝術,簡單工具設計編織藝術品:壁掛,提升審美能力、創作情趣和技術素養。
2、磨練細心與耐性,培養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個性品質、團隊合作精神以及愛惜勞動成果的優秀品質。
3、通過多層次的作品展示、交流活動,進一步拓寬視野,激發創新精神和追求真、善、美的藝術品質。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了解壁掛
壁掛即掛在牆上的精美藝術品,其種類很多,我們學習的只是其中一種。
1、引導學生觀察壁掛
2、學生調查與了解:
(1)壁掛和地毯的主要產地和品種有哪些?
(2)編織壁掛一般採用哪些原材料?
(3)編織壁掛的主要工具和針法?
二、學習編織壁掛
編織過程中老師進行指導,師生共同完成。
第二課時
壁掛設計與編織
1、自選主題,要求主題一定要鮮明。
2、自己設計圖樣:圖樣要能表達主題,色彩要協調,給人以美的享受。
3、在編織針法中,可用學過的針法,也可以用其他針法。
4、展示作品,交流總結。
⑵ 重慶出版出版社出版的綜合實踐活動六年級下冊教案
有重慶出版出版社出版的綜合實踐活動六年級下冊教案嗎?誰有呀?
⑶ 六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檢測題答案 急急急急急!!!!!!!!!
1.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
2.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
3.錢學森; 貝多芬
4.陳炳德
5.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導彈
6.人造地球回衛星
7.楊利答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
8.導致脊椎移位
9.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吉他、貝司
10.皮鞋
11.現代傢具、歐式古典傢具、美式傢具、中式古典傢具,新古典傢具
二、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保護眼睛,就是凈化我們的心靈
三、成語接龍
1、上句成語的最後一字和下句成語的第一個字必須是同一漢字;
2、每人出成語只限一條,而且不準連續出,只能隔次出
3、所選用的成語必須是一般成語詞典上能查到的成語。
4、允許使用改革開放以來新生的新成語,如:改革開放、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一國兩制等等;
⑷ 小學六年級下 綜合實踐 期末試題解答
食品來源不清抄楚
(不襲知道)
地球大約是火星的兩倍大
屬百合科蔥屬,以鱗莖入葯。(來自網路)食用方法生吃、煮熟吃。保健作用:預防感冒;降低血糖,預防糖尿病;防治腫瘤和癌症;抗疲勞、衰老作用等(歸納網路)
⑸ 小學綜合實踐六年級下冊第9課《橋》
橋的歷史中國是一個5000年文字記載歷史的偉大國家。我國幅員遼闊,地形東南低而西北高,河道縱橫交錯,有著名的長江、黃河和珠江等流域,這里孕育了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華夏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建設了數以千萬計的橋梁,成為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古代橋梁的輝煌成就舉世矚目,曾在東西方橋梁發展史中,佔有崇高的地位,為世人所公認。
中國古代橋梁不外梁、拱、索、浮等類型。
(一)梁橋
我過歷史上最早記載的梁橋為鉅橋,橋建於商代(公元前16~ 前11世紀)。周武王伐紂,克商都朝歌(今河北省曲周縣東北),發鉅橋頭積粟,以賑濟貧民。自周代以迄秦汗,中國多造石柱、木樑橋。
宋代建造為數眾多的石墩、石樑橋。200多年間,僅泉州一地,見於古籍的橋梁就有110座,其中名橋10座。如安平橋(圖1),有362孔,橋長5里(2223m),故又名五里 橋(現橋長2100m),保持了700餘年的橋長記錄。橋始建於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
成於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歷時13年。又如泉州萬安橋,俗稱洛陽橋(圖2),共有47孔,建於洛陽江入海口,橋總長約890m,橋寬3.7。橋始建於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完成於宋,嘉裕四年(公元1059年)。兩橋均為國家重點文物單位。
福建漳州江東橋的石樑最為巨大。該橋於宋·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由木樑橋改為石樑橋,計有15孔,每孔三片石樑。石橋現存5孔,其中最大的石樑長23.7m,寬1.7m,高1.9m,重量達2000kN(200t)。這樣巨大的石樑,在沒有重型起重設備的古時,其采、運、安裝等工作都是十分艱巨的。
不論木樑或石樑,為了加長橋跨,採用了多層並列梁,由下向上逐層外挑的方法,以支承中部的簡支梁。在當時石樑稱為疊澀;木樑稱飛橋或稱握橋,即為伸臂梁橋。木伸臂梁在公元4世紀時已有記載。石橋疊澀,出檐不遠;木橋伸臂達到20m。現存清代重修的甘肅文縣陰平橋為單孔木伸臂橋,橋跨達60餘m,橋上建有橋屋。
木樑橋上一般建有橋屋或橋廊,侗族風雨橋就是一種橋屋。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程陽永濟橋,是一座4孔5墩的木伸臂橋屋,全長644m,建於1916年,5座墩台上均有橋亭,用橋廊把橋亭相互貫通。橋亭起著重力平衡作用,把裝飾與功能有機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