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魯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

魯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

發布時間:2021-01-21 03:29:50

『壹』 誰有人教版初中語文的教案(說課稿),全部的,部分的都可以,謝謝!

人教版-初一(七年級)語文上冊全套教案,內容很多,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網路搜索「飛翔教學資源網」就可以到我們網站



學習目標:
1、 學會細致地觀察並生動地描寫自然景物;
2、 學習文章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3、 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領會語言的准確性、生動性
2、培養學生「細致觀察事物,抓住特點描述」的能力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重點切入法
學法指導:精讀、摘錄
教學工具:多媒體、錄音機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創景導入:
同學們,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可記得孟浩然的《春曉》(放音樂,看投影,生背詩文);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著聽音樂、看投影,背詩文)。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課文題目及學習目標)。
一、 師生共賞:
1、 師生同讀
(配樂配畫)師:深情朗誦。生:深情朗誦。師生齊誦。讀後說說文章的行文線索
明確:盼、來、近總領全文,啟開下文——概寫初春的山、水、太陽——細致描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裡的人們
2、 師生同賞
⑴小聲讀文,把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填在表格中並寫出喜歡的理由。(師生分組同時進行以春草圖的描寫為例)
喜歡的詞語 ⑴嫩嫩的、綠綠的、⑵偷偷地、鑽⑶ 理由:⑴寫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⑵寫出小草破土而出擠勁,寫出不經意間,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這樣使 無意識的、無情感 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
喜歡的句子「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理由:寫出了人們在草坪上歡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寫出了他們的喜悅之情。在我們眼前展現的是一幅春草歡樂圖。
⑵分小組交流,讀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說喜歡的理由(老師參與在一個小組內)
⑶全班交流,生先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後師交流並總結。
3、 師生同寫
師生讀最後一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寫一組比喻或擬人句構成排比,看誰寫得多、寫得好。
4、 師生同繪
出示畫板,共同描繪美好的春景圖。(重點讀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然後描畫)
三、 精彩展台
同唱一首贊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裡》,唱完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說:春天究竟在哪裡?或在哪裡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應該是怎樣的(描繪你眼中的春天)?(口頭作文)
四、 友情鏈接
作業布置:⑴課外在網上查閱朱自清簡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簡介及作品篇名寫在摘抄本上。⑵在網上查閱並摘抄描寫春天的詩或文章,並在讀書筆記本上進行整理。
第二課時
鏈接交流;:朱自清簡介、朱自清作品誦讀、贊美春的文章朗讀比賽
作者簡介
作者朱自清(1898——1948)是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和傑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樸素,描寫細膩,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讀後令人回味無窮。他熱愛自然,觀察自然,描繪自然,他的寫景散文,無不寄託著他對大自然的無限深情。
寫作訓練:
以「家鄉的春」為話題寫一篇寫景散文
詞彙參考:
朗潤 醞釀 賣弄 宛轉 嘹亮 黃暈 烘托(見課後讀一讀、寫一寫,盡量用上這些詞語)
交流創作:
選出佳作,全班范圍內進行交流賞析。
板書設計:

一、 盼春。
盼、來、近(總領 全文,開啟下文)
二、 描春
一春的總的輪廓: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山(朗潤)水(漲)太陽(紅)
二細致描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 圖、迎春圖)
春草圖(草報春):偷、鑽、嫩、綠、滿——草
坐、躺、打、踢、賽、捉——人
春花圖(花爭春):態——桃、杏、梨,趕趟兒。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風圖(風唱春):觸:撫摸
味:泥土的氣息、草味、花香
聲:鳥聲清脆宛轉,笛聲嘹亮
春雨圖(雨潤春):形: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狀:密密地斜織、屋頂上籠著層薄煙
景:樹葉綠得發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燈、人、房屋
迎春圖(歡迎春):城鄉、老小、舒活、拌擻、一年之計在於春
三、頌春:三個比喻句(春天像……)
課後記:誦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特別是學習本文,更要在誦讀中體會美感。此外,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教師課引導學生廣泛閱讀,開闊視野,拓展思路。

『貳』 初中語文<故鄉>的說課稿

《故鄉》專題性說課稿
《故鄉》教學中如何確定和突破教學難點?

《故鄉》寫於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於真正的現實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

浙教版語文教材第三冊第三單元選用了魯迅先生這篇名著,並在單元要求中明確:學習這篇小說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的特點及在小說中的作用,並通過學習掌握這兩種描寫方法,提高閱讀小說和記人敘事的能力。

閱讀小說,欣賞名著,最重要是讀懂、讀透,能比較好地體會作者在作品中的深意。魯迅小說的內容博大精深,但文筆卻質朴無華,語言精練但形象易懂,所以在文字疏通情節理解,技法學習上並不需花大力氣,可是人物形象及文中所含哲理需細細品味。

一、難點確定

魯迅的小說內涵深刻,哲理豐富,在《故鄉》中則主要體現在關於希望的闡述上。《故鄉》中關於希望的闡述,是一段寓意深長的獨白,是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一位心情沉重,感覺悲涼的成年知識分子,對前途對未來難以確知的希冀的表露。要恰當理解話中的含義,對老師來講也需凝神一思,對初二學生來講,更不是件易事了。

另外,少年不知愁滋味,十三四歲的少年還是生活與社會的門外看客,他們對近距離的師長父母的心情、性格都很難體會。要他們把握半個多世紀前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恐怕不是件易事。文中三個人物:「閏土」、「楊二嫂」、「我」,若說有差別就是「閏土」,這個人物在小學教材中已出現過,而且魯迅在刻畫這個人物時濃墨重彩,前後對比鮮明,所以把握起來還較容易。「楊二嫂」及「我」則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他們的性格成因相當復雜,且文中介紹不多,但能否准確掌握兩個人物形象所蘊含的意義卻與把握好主題有較大關系。因此,我們確定本文的教學難點為:第一,如何引導學生把握「我」和「楊二嫂」這兩個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義及在作品中的作用。第二,准確理解文中關於「希望」的含義。

二、難點的突破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設定難點時是以學生的理解能力為依據的,所以要突破難點,也就必須設計學生易於接受的方法。

根據初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首先,娓娓敘述,介紹背景,為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接著,通讀課文進行聯想,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最後,聯系實際,引人人勝,深究作品表現的哲理。

在實施過程中則採用教師引導、總結與學生課內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具體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引導。如何引導呢?最好的辦法是講故事,孩子都愛聽故事。那麼,我們就從課文的時代背景講起,可以講講辛亥革命的成敗,敘敘魯迅的生平經歷,談談魯迅的家庭成員,說說紹興的風土人情,最後當我們講到1919年12月初,魯迅從北京回故鄉紹興接母親時,可以把學生的視線拉回課文,再牽出一條學生已有所了解的承前啟後的線索——閏土。接著便可過渡到分析學生不大熟悉的與閏土相關的「我」和「楊二嫂」了。

第二步:啟發。由於學生對作家、作品及時代背景已有所了解。第二步我們可以以啟發為主,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積極地去理解掌握人物形象的內涵。啟發可從三個角度人手,「我」與「閏土」有何不同?今日的楊二嫂與昔日的楊二嫂有何變化?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不同與變化?並以此為綱,再派生出若干小問題,要求學生思考,目的是最後給兩位人物定位。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我們可以展開課堂討論,讓學生暢所欲言,還能促使學生深入閱讀課文,鑽研課文,最後在討論中明確兩位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義。「我」是一個具有民主進步思想傾向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形象,是當時社會進步希望之所在。而「楊二嫂」則是一個在當時社會既被侮辱,被損害,而又深受私有觀念支配的村鎮小私有者形象。她在作品中的存在意義有二:一是她的自私刻薄襯託了閏土的純朴善良;二是她的變化說明城鎮小市民的貧困化。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農村經濟的破敗,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弊病。

第三步:深化。分析到這里,學生們對整篇課文的內容已基本掌握和理解,現實是殘酷的,我們當然憧憬未來,但未來是有希望的嗎?希望又是什麼呢?魯迅說:「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是一句比喻,把希望的存在比為「路的開創」,含義是希望的有無,取決於實踐,光有美好的希望,不去努力奮斗,必然落空,等於沒有希望;希望看去遙遠,實現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努力奮斗,百折不撓地去干,去實踐,希望終能實現。但這樣的解釋,對初中學生來講仍顯拗口難懂,我們不妨先撇開「抽象」的希望,而從「路」談起。

請設想,洪荒年代,荊棘遍地,要想到達遠方,無路可走,束手無策,則永遠離不開原地;只有奮斗,披荊斬棘,才有可能到達遠方的目的地,怎麼辦?只有「開路」,才有希望。那麼,行動吧!

有行動,才有路,有實踐,才有希望。希望來自奮斗,魯迅先生要我們明白的就是這一點。

三、教學總結

通過《故鄉》的難點教育,學生們解決的不僅僅是對課文主題的准確把握問題,同時也要求初步學會抽絲剝繭、求真探微的分析能力。另外,還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魯迅,了解魯迅筆下的故鄉,為以後學習魯迅的作品打下較好的基礎。

『叄』 初三魯教版語文5,6,7,8課讀讀寫寫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list.aspclassid=312008-07-22 15:53:59 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全冊教案[三年語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第一單元 1我們的民族小學2金色的草地3爬天都峰4槐鄉的孩子◎語文園地一第二單元 5灰雀6小攝影師7奇怪的大石頭8*我不能失信◎語文園地二第三單元 9古詩兩首10風箏11秋天的雨12*聽聽,秋的聲音◎語文園地三 ※古詩兩首《夜書所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第四單元 13花鍾14蜜蜂15玩出了名堂16*找駱駝◎語文園地四第五單元...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2008-07-10 09:30:31 滬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全冊教案[三年語文教案]語文教案:第一單元單元目標:1認識生字36個。練習寫偏旁是「三點水」的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本單元的5篇課文。背誦課文1篇,古詩2首。熟記名言3句。3結合課文進行說話訓練4次。單元語言實踐活動1次,指導學生搜集材料,朗誦交流,並製作小報,進行展覽。4本單元指導學生繼續學習預習課文: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詞句,聯繫上下文或查閱字典、詞典加以...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2008-06-02 16:59:11 滬教版第六冊語文教案(全冊)[三年語文教案]滬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全冊)1、春的消息教學目標1、在閱讀過程中認識5個生字「岡、蝴、蝶、耀、頰」。積累7個詞語「春裝、山岡、蝴蝶、雀躍、沉睡、照耀、面頰」。2、按要求預習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能說文章說的春天的消息;用合適的方式理解詞語「盼望」、「愛憐」、「雀躍」的意思。3、體會春天來到時人們歡快的心情以及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教學重點:繼續...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2008-04-14 14:14:09 西師大版三年級第六冊語文教案[三年語文教案]西師大版三年級下語文教案第一單元1春的消息[8]2快樂的小燕子[2]3三月桃花水[5]4★ 一幅畫[1]5古詩兩首[1][3][1]◎積累與運用(一)[1] ※ 古詩兩首《惠崇》、《清明》第二單元6綠手指[2]7蘋果里的星星[1]8點金術[2]9小藍裙的故事[2]10★ 花開了,就感激[3]◎積累與運用(二)[1] 第三單元...軟體大小: 130 KB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2008-04-14 14:13:01 浙教版第六冊語文全冊教案[三年語文教案]第一單元1節日的大街[3]2南京長江長橋[12]3中國衛星飛太空[4]○草原上的鷹[4]□水打翻以後[2]◎練習1[1] 第二單元4曼谷的小象[19]5雞[1]6小方找舅舅[2]○你看,那兒就是我們村[1]□做不倒翁[4]◎練習2[0] 第三單元7翠鳥[40]8山裡的孩子[5]9課間十分鍾[7]○請到我家來做客[1]□課外活動[1]◎練習3[1] 第四單元1...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2008-03-28 10:11:58 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全集[三年語文教案]人教版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教案(全冊)1燕子謝家灣小學學習目標:1.會認9個生字,會寫出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22個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4.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燕子的可愛...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2008-03-11 13:40:03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三年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五冊備課資料全集第一單元色彩愛什麼顏色教材分析<>這首詩歌以簡練的語句,相同的結構段式勾勒了三副絢麗的色彩畫面,抒發了作者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自己理想的追求。第一幅畫面描繪了碧綠的禾苗,碧綠的小草,碧綠的夢.這是對自己農村生活的描述,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第二幅畫面描繪了火紅的朝陽,火紅的楓葉,火紅的隊旗。這是作者對自己學...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2008-03-11 13:06:58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三年語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上冊全集1、我們的民族小學1周1節第一課時學習目標

『肆』 初中或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

說課稿通用版
《》說課稿
各位評委,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的第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設想、教學程序等五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是省編年級語文第冊第單元中的第篇課文。它是作家的一篇什麼文章。根據該單元教學目標;以及本篇課文特點,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的重難點。
2、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2)能力目標
3)德育目標
3、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二、教學方法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
據新《大綱》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里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他們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首先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後引導學生美讀散文,在讀的過程中思考提出的疑問,最後在教師適當的點撥、歸納、小結中賞析課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2、採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
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多媒體等電教手段來豐富教學手段,擴大了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三、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完成課後問題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知識具體,內容充實,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因此我在教學上安排三節課的時間,我的教學設想是,第一課時初步理解文章內容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第二課時通過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品析語言並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三課時將本文與朱自清的《春》的比較,理解散文的特點及作用。本說案只說明第一課時。

五、教學程序
教學要點:
教學方法:激發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誦讀法
教學手段:課件
教學步驟:這節課我是按「引入新課(3分鍾)——講授新課(30分鍾)——反饋練習(10分鍾)——歸納總結(2分鍾)」進行教學的。
1、引入新課:我先對布置的預習作業進行抽查並明確生字詞答案;然後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用課件對作者及與課文有關的經歷進行介紹。
2、講授新課:

3、反饋練習: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講授及自己的筆記,朗讀課文後用自己的話語解答課後練習題或練習冊,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領會作者的感情。
4、歸納總結:在學生完成練習的基礎上,針對課文標題討論,理解中心意思,進行最後的。
5、布置作業:依據課文練習或練習冊來確定2—3點

六、板書設計:

『伍』 急求魯教版初中英語說課稿

The Importance of Ecation

The prosperity of a nation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ecation. Any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roughout the world is 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ation which brings up scientists and inventors. It is difficult to emphasize just how important the role of ecation i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countries with undeveloped ecation will remain poor.
Ecation is also vit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divial. Of all elements of success in our careers non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cation. It is not genius but the knowledge that mak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ccess and failure. In fact most of the famous people of our times spent many years studying. Can you name any great men you admire who are not well ecated ?
Some people, however, are still ignorant of the importance of ecation. Some parents, especially those in the countryside, think it unnecessary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school. Some parents have their children work for money at a very young age. In view of this, compulsory ecation must be enforced to see to it that every young people will be have the chance to receive adequate ecation 不知道行不 希望採納啊

『陸』 初中語文<<我的老師>>說課稿

《我的老師》說課稿

一、 說教材
《我的老師》是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魏巍回憶了兒童時代生活在老師身邊的幾件小事,抒發了對老師的熱愛和感激之情,揭示了蔡老師美好的心靈。作者是用童心來回憶往事的,在敘事中融入了兒童自然而純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動、感人。在它的前面有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都德的《最後一課》,後面有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還有田曉菲的《十三歲的際遇》,它位居正中,與整個單元融為一體。第一單元是反映家庭生活的,第二單元則由家庭走向學校,從國內到國外,從私塾到大學,學生的眼界在逐漸地開闊,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體現了教材編寫者的意圖:初一第一冊的教學任務是要求學生認識語文與生活的關系,著重培養一般的吸收和表達能力。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本單元的幾篇課文所談到的老師,對兒童都起到了終生的影響作用,他們不但學識淵博、為人正直,而且愛憎分明,對真善美執著地追求。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為體現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這一特點,我把本文的學習目標定為:1.體會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培養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良好品德。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的寫法。3.詞句的揣摩。學習重點確定為: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培養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良好品德。難點為: 理解、揣摩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二、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的理念認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以學定教的原則,特製定如下教學與學習的方法:

1、 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當今課堂教學一股清新的活水,能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命。採用情境教學,可以較好地扣住教材特點,落實教材因素和學生因素,強化訓練目標,引誘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2、 朗讀感受法

《我的老師》作者用兒童純真的心理回憶和蔡老師接觸過程的七件小事,有強烈的親和力。學習中,指導學生多朗讀,運用齊讀,精讀、默讀等閱讀方法,讓學生與課文進行多次接觸,心靈融入濃濃的親師之中,感悟那深摯的師生之情。

3、 質疑探究法

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看到成功的記錄,這種成就感促使學生可持續性地發展。

4、 討論分析法

這既是個體的學習,又是團體的學習。討論是一種雙向或多向的活動,當中體現了個體的思維,又有思維的碰撞、磨合、吸納,是合作學習的體現。

三、教材處理

學習本課用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指導朗讀,學生質疑探究。第二課時,學生討論明確看法。兩個課時的內容可以穿插進行,具體操作要視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定。

四、 說教學程序

1、 導入 新課。

有人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像蠟燭,照亮了學生前進的道路。」「老師是人梯,載著學生攀登科學的高峰。」同學們,請大家回憶一下。從小學一年級起,到目前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師教過你們?在諸多老師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終身難忘的呢?我想,在每個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難忘的老師。如果把他寫下來,一定令人動情、感人至深的吧!誰來說一說呢?(讓學生踴躍發言)好,今天,我們學習的也是一篇關於老師的文章,著名作家魏巍所寫的回憶他的小學老師蔡芸芝先生的《我的老師》。

這里運用的是「情境教學法」關鍵是教師必須要進行情境誘導,使學生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進而主動學習,實現目標。因為相類人物能喚起學生無限豐富的聯想。這里讓初一的新生回憶他們剛離別不久的小學老師,口頭描述老師的形象和事跡,學生們絕對有興致侃侃而談,話語當中也會飽含記憶猶新的深情。此時此刻,再順勢而發,引導學生進入第二個環節。

2、朗讀感知

①聽課文錄音(感受課文流露的真情,同時給每個自然段標序號並給生字注音)

②師生共同朗讀課文(與學生共同感知,因為教師也是學習的參予者。朗讀前提醒學生注意用兒童的口吻來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感情基調。)

3、概括課文的大意(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後練習題;默讀過程有什麼疑難的問題或感觸很深的想法記錄下來。

學生有可能提到以下問題:

①蔡老師是位女教師,為什麼要把她稱為先生呢?

②課文第一部分寫蔡老師在「我」的記憶里總的印象是什麼?「溫柔」和「美麗」分別從什麼方面寫的?

③本文共記敘了幾件難忘的事情?哪幾件詳寫?哪幾件略寫?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它的次序可以打亂嗎?(這是最重要的問題,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來了解文章的思路、脈絡、感情線索等問題,還可以讓學生復述「夢里尋師」一事,充分感受學生對老師的摯愛之情)

④「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裡,對你是多麼的依戀!」全文都用第三人稱「她」,這里為什麼改用第二人稱?這樣一篇文章的人稱前後不一致可以嗎?

⑤「我忽然爬起來,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我模模糊糊地回答。」加點的兩個詞能否互換?為什麼?

⑥「什麼時候,我能再見一見我的蔡老師呢?」改為「我很想再見到我的蔡老師。」有沒有什麼區別?為什麼?

⑦一般說來,小孩子都盼望著假期的到來,為什麼說「至於暑假,對於一個喜歡他的老師的孩子來說,又是多麼漫長」?

⑧「在一個孩子的眼裡,他的老師是多麼慈愛,多麼公平,多麼偉大的人啊!」為什麼說是「在一個孩子的眼裡」?

⑨在看老師寫字這一件事中,「不由得圍了上去」、「默默地看」、「連握筆的姿勢都急於模仿」等語句表現了我們對老師的怎樣的感情?(老師對孩子的影響)

⑩本文著重寫的是蔡老師愛學生,還是蔡老師令「我」難忘,你的看法呢?(引出本文的主旨:老師愛學生,學生愛老師)

對於這些問題,可以用遞紙條的方式交給老師,老師把它集中、歸納,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利用實物投影交給學生討論,遇上爭議較大的問題,老師再給予引導明確。在討論第③題時,④⑤⑥⑦⑧⑨⑩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滲透進去,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本課的學習目標得以實現,學習重點和難點也能得到突破。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得到情感的熏陶。最後再讓學生談感受、談收獲,以及課後寫一篇關於老師的回憶性文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這個環節當中,老師扮演的是一個主持人的角色。

五、說板書設計

老師假裝發怒

老師教我們跳舞

老師帶我們觀察蜜蜂 略寫 老師愛學生

蔡老師 老師教我們讀詩

溫柔美麗 我們看老師寫字 學生愛老師

老師排除小糾紛

我夢里尋師 詳寫

感情線索:回憶、依戀、思念蔡老師

這樣的板書重點突出,讓人一目瞭然。

『柒』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在哪

【關鍵詞】語文,學生,春天,課文,感悟,文章,閱讀,教學,合作,能力,

一、教材分析
《春》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閱讀課文。前兩個單元分別是教會學生感悟人生、珍愛生命,而本單元則是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領略自然風光。單元中的每篇課文無一不向我們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學習這幾篇課文既是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途徑,又是一次美的巡禮;從中既可得到語文的滋養,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抒情散文。春,本來是自然界的一個季節概念,本文卻賦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徵,用詩的筆調,描繪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生機勃發,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抒寫出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這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更是一曲春的贊歌。
二、學情分析
春天是學生熟悉而喜愛的季節,他們都有切身的體驗和感受。這篇文章語言口語化,平易好懂,節奏明快,形象生動,極富表現力,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體會本文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朗誦能力,背誦這篇文章。
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畫面美,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四、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通過語言感悟春天的美麗。
五、教學理念
1、強調學生自我的閱讀體驗。《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加大語文閱讀量和口語交際環節,重視培養語感。」還強調「要加強朗讀,重視閱讀感受和體驗。」「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我將指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去「讀」,在「讀」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內涵。
2、聯系現實生活。充分調動學生在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感、所悟來閱讀本文,並思考為什麼面對同樣的景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體現新課程的「大語文觀」,讓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語文,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3、重視互動合作。《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平等、融洽交流討論的互動合作,引導學生在互動合作中自主構建探究問題、發現解決問題途徑的閱讀方式,並逐步學得合作技能。
六、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利用多媒體營造出自然、美麗、溫馨的春天,給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2、朗讀教學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篇好文章是讀出來的,因此,將各種方式的讀貫穿於整個課堂,讓學生在讀中學,學中悟。
3、探究討論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討論中分析、感受作者的寫作成功之法。
七、學法指導
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自主評價老師范讀的過程中,學會如何朗讀抒情散文,體會春的優美意境;在分小組合作探究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獲得研讀、精讀、品讀的學習方法,品味文中傳神的語句。
八、教學流程
(一)課文引入
「讓學生說說自己心中春天的樣子,以及對春天所寄寓的感情。」以此調動學生的生活儲備。同時展示課件,配以春天的影像及音樂,給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由景入情,進入到春的回味和想像之中。
(二)整體感知課文
第一,通過教師富有情感的朗讀和多媒體課件的配合,在學生頭腦中描繪出春天的景象,而課件文字的背景畫面又暗示了該段文字的主題,情景交融,把學生帶入朱自清先生《春》的世界。
第二,通過學生對老師的朗讀進行評價以及自讀,激勵學生發揮想像對文章進行初步分析和感悟,使自己對春的感受和作者對春的感受進行碰撞,同時讓學生掌握抒情散文的朗讀技巧,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第一,分小組討論六幅春天的畫面,並且給出「研討提示」,但學生的研討並不限於提示,允許學生各抒已見,尊重體驗的個體差異,不求結論統一和唯一,重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體驗閱讀的過程和方法。在教學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抓住表現景物特徵詞語感悟春的美麗。如「春草圖」,通過「偷偷地」、「鑽」、「嫩嫩的」、「綠綠的」等詞語來表現出春草嫩綠的特徵;通過人的動作「坐」、「躺」、「踢」、「滾」、「跑」、「捉」等詞語,以及人的感受「輕悄悄」、「軟綿綿」等詞語來體現對春草的喜愛。其次,引導學生進行變句分析,如比較「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和「小草從土裡長出來」,以此體會「偷偷地」表現出小草不經意破土而出,而帶給人們的喜悅;「鑽」表現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用這種方法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是如何融情於景,做到情景交融,以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捌』 求魯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說課稿!急!急!急!

去中學思想政治教學網(http://www.zz6789.com/)上看下吧!上面挺多的,就不知道有你需求的沒有.

『玖』 初中語文說課稿的結束語。(最好是每課都通用的)急急急 謝謝

http://www.isud.com.cn/down.asp?cat_id=17&class_id=245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說課稿 九年級語文 一、說教材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語文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議論文。本單元所選的四篇議論文,具有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課程標准》中要求「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因而本文的價值取向就很明確了。文章又「立」又「駁」,兩者緊密結合,實為駁論文之典範。文章選擇了特定歷史時......
《囚綠記》說課稿 《囚綠記》說課稿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囚綠記》是我國現代作家、翻譯家陸蠡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寫成的一篇詠物抒情的散文。課文講述了作者與常春藤綠枝條的一段「交往」的經歷,描繪了綠枝條的生命狀態和「性格特點」,也寫出了作者的生存狀況和真摯心願,含蓄地揭示了華北地區人民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苦難命運,象徵著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
《台階》說課稿 《台階》說課稿一、說教材 1、教材簡介《台階》與本單元其他五篇不同,是小說,但也是敘事類作品,主要用敘述、描寫的表達方式。通過作者的描寫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父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具有農民的朴實、淳樸、無私,而且敢於拼搏的精神。 2、教學目標簡介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要求「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要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
八年級上第五單元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單元集中選編了文言文,在教材中占又極其重要的位置。其中《桃花源記》是記敘文,作者借虛構的故事 表現自己的社會理想;《陋室銘》和《愛蓮說》立意鮮明,是作者對自己志趣與節操的表白;《核舟記》介紹一件工藝品,內容新奇有趣;《大道之行也》描述理想社會,引人深思。又選有杜甫詩三首:《望岳》是詩人青年時代的作品,《春望》和《石壕吏》則寫於安史之亂初期,此......
《人生寓言》說課稿 七年級語文教材上 《人生寓言》說課稿 我今天所說課的篇名是《人生寓言》,它是人教版九年義務初級中學七年級語文教材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一、 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我認為周國平先生是一位哲人,他的文章雖形式淺顯通俗但意義深刻雋永,耐人尋味。此文在新教材中編入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篇文章,從編者意圖來看,顯然出於以下幾種考慮: 1.這個單元繼續教學有關......
《皇帝的新裝》說課稿 《皇帝的新裝》說課稿各位老師: 你們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語言教材第一冊第四單元《皇帝的新裝》一課。以下從教材分析、教材處理、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程序等幾個方面對本課設計進行說明: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體裁為童話,學生初次學習這種體裁的文章,它是在了解記敘文的基礎上採用擬人的方......
《愛蓮說》說課案 八年級上 邵剛中學 史 輝 一、說教材。 課文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目標《愛蓮說》是八年級上學期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養成誦讀的習慣,在反復誦讀中,領會文章內涵,並對作品精美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二、說教學目標:《新課程標准》對中學階段提出了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說課稿《治水必躬親》 說課稿:《治水必躬親》 題目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江蘇教育出版社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第二十五課《治水必躬親》。下面我將從教材、學生情況,教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闡述。一、 說教材教材在編排上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及接受能力,突出以學生為主,注重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本課在教材中居於第五單元的位置......
七年級上冊《七顆鑽石》說課稿 七年級上冊《七顆鑽石》說課稿 一、說教材(一)教材內容 《七顆鑽石》是俄國偉大作家列夫 托爾斯泰寫的一篇童話。童話講述了一個小姑娘為生病的母親找水,小姑娘和母親出於愛心幾次讓水而感動了上帝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希望愛心像大熊星座一樣普照人間的美好願望。(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篇課文安排在七年級上冊的以「奇思妙想」為主題的第六單......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散步》說課稿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散步》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你們好!相傳,孔鯉跑到父親孔子的墳前說:「你子不如我子。」然後又在兒子孔汲面前說:「你父不如我父。」可見作為中間一代人的孔鯉的沉重感與責任感。這與《散步》中的「我」不無相似之處。莫懷戚先生所寫的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散步》是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它不僅為我們展示了一幅一家人散步時互......
《小橘燈》說課稿 《小橘燈》說課稿 說課的課題是語文教材第二冊第六課——《小橘燈》。說課的內容分五部分:說大綱(課程標准),說教材,說教學方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設計。一、說大綱(課程標准)新修訂的教學大綱和剛頒布的《課程標准》在語文學科的地位、性質、基本理念等方面有了一些新的闡釋: 1、注重了語文學科的文化內涵,提出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
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觀舞記》說課稿 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觀舞記》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內容是:「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九課——《觀舞記》」以下我將從「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法——學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教學程序」等七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誠請各位評委給予批評指正。 一、說教......
語文版七年級下《第一千個球》說課 《第一千個球》說課一、 說明情況:(1) 說明教材:〈〈第一千個球〉〉是語文出版社七年級下的一篇人物傳記,節選自〈〈貝利自傳〉〉,這一課集中地透過球王貝利精彩的球技,開發其內在美,在精神上洗去了許多浮華的幻想,引導學生更好地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2) 說明學生: 初一的學生是追星一族的成員,他們喜歡明星,想知道一切有關明星......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信客》說課稿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信客》說課稿 《信客》是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的敘事性作品寫的都是普通人。《信客》出自聲名顯著的學者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講述的是民國時一位老信客因失信於人,自感「名譽糟蹋了」,干不下去了,找到年輕人,年輕人最終不好回絕,當了第二代信客,年輕信客任勞任怨、誠信無私、寬容待人,受到了人們的敬重的故事......
八年級語文下冊《短文兩篇》說課稿 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短文兩篇》說課 一、 教材:我講的這節課是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雖然是兩篇不同的文章,一篇寫日,一篇寫月,文章風格亦迥然不同,但表達的主題卻是一致的。二、 過程: 1、 巧設問題,進入情景。首先,讓學生由日、月進行聯想和想像,學生大部分聯想到光明、希望、思鄉、思親等內容,然後告知學生 賦予了日、月嶄新的內涵,激發學......

閱讀全文

與魯教版初中語文說課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