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下冊語文原創

六年級下冊語文原創

發布時間:2021-01-20 17:10:48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原文

你要的是新版還是舊版?舊版:1.學奕:弈秋,通國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2.度漢語  
兩小兒辯日 / 兩小兒辯斗
先秦 · 列禦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新版:
北京的春節
老舍
照北京的老規矩(guī ju),春節差不多在臘(là)月的初旬(xún)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裡最冷的時候。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áo)臘八粥(zhōu)。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lǎn)會。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suàn bàn)放進醋(cù)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fěi cuì),醋也有了些辣(là)味,色味(wèi)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  孩子們准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拌兒。這是用花生、膠棗(jiāozǎo)、榛(zhēn)子、栗子(lìzi)等乾果與蜜餞(jiàn)摻和(chānhuo)成的。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各種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綵排」。天一擦(cā)黑,鞭炮(biān pào)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jiē)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瓜形,又甜又黏(nián),小孩子們最喜歡。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yù bèi)充足——店鋪多數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
除夕真熱鬧(rè nao)。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xiāo),不許間斷(jiàn àn),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jié)然不同:鋪(pù)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rán)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午前到親戚(qīn qi)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內城外許多寺院舉辦廟會,小販(fàn)們在廟外擺攤(tān)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小孩子們特別愛逛(guàng)廟(miào)會,為的是有機會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lǘ),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廟會上有賽馬的,還有賽駱駝(luò tuo)的。這些比賽並不為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馬、駱駝與騎者的美好姿態與嫻(xián)熟技能。  多數鋪戶在正月初六開張,不過並不很忙,鋪中的伙計們還可以輪流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xiāo)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cháo)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zhǎn)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hǔ)傳》故事。這在當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xuán)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zhú),觀者就更多。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shuǎ)。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裡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mò)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閑的時候。過了燈節,天氣轉暖,大家就又去忙著幹活了。北京雖是城市,可是它也跟著農村一齊過年,而且過得分(fèn)外熱鬧(rè nao)。

㈡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有哪些課文

第一組

1文言文兩則 (孟子 列子)
學弈 (孟子)
兩小兒辯日 (《列子》)
2匆匆 (朱自清)
3桃花心木 (林清玄)
4*頂碗少年 (趙麗宏)
5*手指 (豐子愷)
口語交際·習作一
回顧·拓展一
第二組

6北京的春節 (老舍)
7*藏戲 (馬晨明)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維吾爾 (權鵬飛)
口語交際·習作二
回顧·拓展二
第三組

10十六年前的回憶 (李星華)
11*燈光 (王願堅)
12為人民服務 (毛澤東)
13*一夜的工作 (何其芳)
口語交際·習作三
回顧·拓展三
第四組

14賣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
15凡卡 (契訶夫)
16*魯濱孫漂流記 (丹尼爾·笛福)
17*湯姆·索亞歷險記 (馬克·吐溫)
口語交際·習作四
回顧·拓展四
第五組

18跨越百年的美麗 (梁衡)
19*千年夢圓在今朝
20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葉永烈)
21*我最好的老師
口語交際·習作五
回顧·拓展五
第六組 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

成長足跡
難忘的啟蒙 (沙健孫)
老師領進門 (劉紹棠)
新來的王老師
忘不了的笑聲
作文上的紅雙圈 (黃蓓佳)
依依惜別
給老師的一封信 (翁欽露)
在小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給校長的建議
同學錄
畢業贈言
古詩詞背誦

1七步詩 (曹植)
2鳥鳴澗 (王維)
3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4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5石灰吟 (於謙)
6竹石 (鄭燮)
7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8己亥雜詩 (龔自珍)
9浣溪沙 (蘇軾)
10卜運算元 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綜合復習

1養花 (老舍)
2生活是多麼廣闊 (何其芳)
3中華第一龍
4獄中聯歡
5名碑薈萃 (王宏志)
6琥珀 (柏吉爾)
7智慧之花 (孫雲曉)
8看說明書做玩具小台燈
9給外地親友寫封信
生字表
中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相關知識積累
帶*是略讀課文

㈢ 六年級下冊語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就兩首:《學弈》、《兩小兒辯日》
《學弈》:弈秋,通國之善專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屬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兩小兒辯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㈣ 六年級下冊語文語境

一、導語
「情隨意轉」、「時過境遷」、「什麼人說什麼話」、「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語境之重要,前人早有所見。做為語文交際圈三大內容構建之一的語境是人藉助語言文字完成語用交際的場所,研究語文交際圈教學,研究語境應為首要。
語文課程標准(試行)》(以下簡稱「標准」)對語境也有多處做了要求與說明,僅以閱讀板塊為例:
在階段目標之中,第一學段閱讀之五:「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第二學段閱讀之三:「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第三學段閱讀之四:「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第四學段閱讀之四:「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閱讀之八:「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前景作出自己的評價。」這其中的「上下文」、「生活實際」、「文化背景」等都是語境研究所要涉及的內容。那什麼是語境呢?

2
語境即語言環境,是人們運用語言的基礎和條件,這是在特定的時間、空間、情景和人之間產生的。任何思想的交流都離不開與說話者有關的語境。在語文的閱讀材料中,尤其是文學作品中,語句的意思跟上下文,以至與整部作品的背景知識都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下面幾種語境因素.
二、語境因素 語境包括以下幾種 1、上下文語境
上下文語境指的是詞、短語、句子或篇章的前後關系,是指特定語言成分的前言後語。上下文可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或句子的特定含義,也可幫助學生消除歧義。例如:
「祥子!」她往前湊了湊,「我有啦!」 「有了什麼?」他一時蒙住了。
「這個!」她指了指肚子,「你打主意吧!」
愣頭愣腦的他「啊」了一聲全明白了。(老舍《駱駝祥子》)
其中「我有啦」的意義,只有依據下文「指了指肚子」及祥子與虎妞之間的特殊關系,才「全明白了」。這是下文補充交待了言語的情景後,才使言語意義得以明朗。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課文《山中避雨》中有這樣一句話: 「有生以來,沒有嘗試過今日般的音樂的趣味」,寫的是避雨山中的琴韻之趣.這種趣味給作者的印象感受為什麼如此之深呢?這也是學生把握文章中心的關鍵.單看這句話,學生肯定無法理解。教學中,激起學生的疑問後,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回顧上下文,反復閱讀。然後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教師作出評價後再談自己的看法:遠離塵器,避雨荒山,讓作者看到了純朴天然的景物美,純真和諧的人情美,讓他感到了音樂的巨大作用。

3
雨中空濛的山色,靜靜的小茶店,茶博士坐在門中,悠悠地拉著胡琴,這一切,就如畫家手中淡淡幾筆勾勒出的山水畫,而一曲《梅花三弄》,又使這幅疏淡的山水畫,平添了無窮的意趣美和醇厚的樸素美。這是一位畫家,文學家,美術家和音樂教育家眼中才能感到的趣味和美啊!
一把胡琴、一首樂曲,不僅讓兩個女孩轉憂為喜,縱情歌唱,而且讓村裡的人都來了,村裡的青年都齊聲歌唱,一時把這苦雨荒山鬧得十分溫暖,可見音樂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在這種感染力的驅動下,人們真摯純然的感情情不自禁地得以抒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得以溝通,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得以和諧和睦,這真下讓作者感到了純真和諧的人情美,感到了音樂的巨大作用。所以他說「有生以來,沒有嘗過今日般的音樂的趣味」 。
通過這樣聯繫上下文,學生就不難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了 2、時間語境
語言的產生總跟一定的時間相聯系。從古至今,語言在發展變化,這要求理解詞語或句子時,注意時間概念。如《天安門詩抄》中有這么一首:
黃浦江上一座橋, 江橋腐朽已動搖。 江橋搖, 眼看要垮掉; 請指示, 是拆還是燒?
詩中的「江橋搖」,是借諧音喻指江青、張春橋、姚文元。這樣的情境意義,粉有聯系當時的時代才能悟出。所以在教學此類課文時,就要介紹好時代背景幫助學生理解隱含的意義。
另外,古漢語中的一些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都應注意時間語境。甚至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作者的評價也應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是一篇古代散文,由於當時的年代距離現在很久遠,學生要理解課文,這也涉及到時間語境的問題了。教學這篇課文時,一、教師首先讓學生匯報課前搜集到的有關陶淵明的資料,然後教師概括,讓學生了解陶淵明所處的時代以及他個人的生活經歷,從而讓學生理解他產生「世外桃源」這種理想社會的思想和社會作用。二、教學的重點要放在引導學生疏通文意,掌握有關文言話語上(尤其是「 交通」 、「問訊 」 、「絕境、「 間隔」 、「無論 」 、「 妻子」等古今詞義有差別的詞語)幫助學生建立古今詞義存在的意識,從而少犯以今律古,以今釋古的毛病。怎樣引導學生理解呢?老師可以設計如下問題A、桃源人為避戰亂,為何只帶妻子而狠心地丟下兒女?( 「妻子 」為「 妻子和兒女的」的意思。) B、他們來此「 絕境」不是自尋死路嗎?( 「 絕境」的意思是「與世隔絕的地方 」 。) 辨析古今異義是本文重點之一,若教師直接講授,學生無興趣,印象也不深,現將「 交通」 、「問訊 」 等詞語的理解轉化為以上問題,既省時省力,又能激發興趣。

㈤ 六年級下冊語文十首詩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中國?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石灰吟 [明] 於謙 千 錘 萬 鑿 出 深 山 , 烈 火 焚 燒 若 等 閑 。 粉 身 碎 骨 全 不 怕 ,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間 。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 忽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已亥雜詩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 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 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 千萬和春住

㈥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全部課文

語文來
六年級 下冊
人民教育自出版社
1。文言文兩則:學弈、兩小兒辯日
2.匆匆
3.桃花心木
4.頂碗少年
5.手指
6.北京的春節
7.藏戲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維吾爾
10.十六年前的回憶
11.燈光
12.為人民服務
13.一夜的工作
14.賣火柴的小女孩
15.凡卡
16.《魯賓孫漂流記》 梗概 精彩片段
17。《湯姆。索亞歷險記》 梗概 精彩片段
18.跨越百年的美麗
19.千年夢圓在今朝
20.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21.我最好的老師
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
成長足跡 依依惜別
古詩詞背誦:
七步詩
鳥鳴澗
芙蓉樓送辛漸
江畔獨步尋花
石灰吟
竹石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己亥雜詩
浣溪沙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綜合復習:
養花
生活是多麼廣闊
中華第一龍
獄中聯歡
名碑薈萃
琥珀
智慧之花
看說明書做玩具小台燈
給外地親友寫封信

額~這樣行么?

㈦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96頁

個人覺得是人名及地名,如果對所閱讀作品所在地不熟悉的話,那是相當郁悶的事情。
而人名除了主角外,其他都感覺相當復雜。
個人有隨手筆記的習慣,主要寫一下他們的之間的關系。
當地文化~~和幽默方式。

提前了解該國歷史文化及作者背景
望採納

㈧ 六年級下冊語文的課文第一課

《學奕》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zhu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ì)乎?」
(孔子到東方游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多智慧呢?」)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下冊語文原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