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高中語文面試過秦論試講

高中語文面試過秦論試講

發布時間:2021-01-20 10:21:00

高中語文《過秦論》要背哪個地方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櫌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我們就是背這三段,人教版的,我要上高二了,這時高一的課文

② 高中語文必修三過秦論常考翻譯

參考一下:
1、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就因為不施行仁義而攻守的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啊。
2、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秦人沒有丟失一支箭那樣的消耗,天下的諸侯(卻)已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了。
3、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始皇)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為的是使百姓變得愚蠢;
4、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好的將領手執強弩守衛著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精銳的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
5、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橫而斗諸侯。
對內建立法規制度,大興耕作紡織,修造防守和進攻的器械;對外實行連衡策略,使山東諸侯自相爭斗。參考一下:
1、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就因為不施行仁義而攻守的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啊。
2、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秦人沒有丟失一支箭那樣的消耗,天下的諸侯(卻)已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了。
3、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始皇)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為的是使百姓變得愚蠢;
4、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好的將領手執強弩守衛著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精銳的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
5、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橫而斗諸侯。
對內建立法規制度,大興耕作紡織,修造防守和進攻的器械;對外實行連衡策略,使山東諸侯自相爭斗。參考一下:
1、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就因為不施行仁義而攻守的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啊。
2、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秦人沒有丟失一支箭那樣的消耗,天下的諸侯(卻)已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了。
3、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始皇)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為的是使百姓變得愚蠢;
4、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好的將領手執強弩守衛著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精銳的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
5、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橫而斗諸侯。
對內建立法規制度,大興耕作紡織,修造防守和進攻的器械;對外實行連衡策略,使山東諸侯自相爭斗。

③ 概括一下高中語文課本中《過秦論》每段段意

1.寫秦孝公佔有復天下的雄心,治國的策略制及初步結果.
2.敘述秦孝公死後五代內國勢日盛: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國家安定.
3.寫秦始皇以武力統一天下,又以暴力統治人民,國勢雖至極盛,但隱藏著危機.
4.寫陳涉起義,秦朝迅速滅亡,為下文議論作好了鋪墊.
5.從比較史實入手,論述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④ 高中語文必修三人教版期中考試考不考過秦論和師說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的《過秦論》和《師說》雖然屬於略讀課文,但是有要求背誦的段落,所以期中考試肯定會作為考試范圍的。

⑤ 高中語文課本中《過秦論》的現代漢語翻譯

秦孝公占據著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地勢,擁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衛著,藉以窺視周王室(的權力),有席捲天下、征服九州、橫掃四海的意圖和並吞八方荒遠之地的雄心。在那時候,(有)商君輔佐他,對內建立法規制度,大興耕作紡織,修造防守和進攻的器械;對外實行連衡策略,使山東諸侯自相爭斗。這樣,秦人毫不費力地奪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後,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後)繼承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漢中,向西吞並巴、蜀,向東割取肥沃的地盤,向北佔領要害的郡邑。諸侯恐慌害怕,開會結盟,謀求削弱秦國的辦法。不吝惜奇珍貴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致天下的優秀人才,訂立合縱盟約,結成一體。在這個時候,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楚國有春申君,魏國有信陵君。這四位封君,都見事明,有智謀,心地誠而講信義,待人很寬厚,對賢能之士很敬重,(他們)以合縱之約擊破秦的連橫之策,將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的部隊結成聯軍。在這時,六國士人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等人為他們出謀劃策,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等人(為各國)溝通意見,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等人統率他們的軍隊。他們曾經以十倍於秦的土地,上百萬的軍隊,開往函谷關去攻打秦國。秦人大開關門引敵深入,九國的軍隊(卻)遲疑起來,不敢入關。秦人沒有丟失一支箭那樣的消耗,天下的諸侯(卻)已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了。這樣一來,縱約解散了,各諸侯國爭著割地來賄賂秦國。秦有富餘的力量利用對方弱點來制服他們,追趕(九國的)敗兵,百萬敗兵橫屍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人)憑借這有利的形勢,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劃分山河的區域。強國主動表示屈服,弱國(按時)入秦朝拜。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繼位,他們統治的時間不長,秦國沒有什麼大事。
到始皇的時候,他大大地發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業,揮舞著長鞭來駕馭全中國,將東周、西周和各諸侯國統統消滅,登上最尊貴的寶座來統治天下,用種種刑具來迫害全國人民,威風震懾四海。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著頭,頸上捆著繩子,性命聽憑秦的下級官吏處理。於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築長城,守衛邊境,擊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到南邊來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來報仇。接著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為的是使百姓變得愚蠢;毀壞著名的城邑,殺掉英雄豪傑;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陽,去掉刀刃和箭頭,用來鑄成十二個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後踏上華山修城牆,借用黃河做護城河,上有億丈高的城牆,下臨不可測量的深淵,作為堅固(的防禦工事)。好的將領手執強弩守衛著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精銳的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天下已經安定,始皇心裡自以為關中的險固地勢,方圓千里的銅牆鐵壁,正是子孫萬代的帝王基業。
始皇去世之後,他的餘威(依然)震懾著邊遠地區。可是,陳涉不過是個破瓮做窗戶、草繩做戶樞的貧家子弟,是氓、隸一類的人,(後來)做了被遷滴戍邊的卒子;才能不如中等人,並沒有孔丘、墨翟那樣的賢德,也不像陶朱、猗頓那樣富有。(他)臍身於戍卒的隊伍中,從田野間突然奮起發難,率領著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著幾百人的隊伍,掉轉頭來進攻秦國,砍下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人如同雲一樣聚集起來,回聲似的應和他,都帶著糧食,影子似地跟著他。崤山以東的英雄豪傑於是一齊起事,消滅了秦的家族。
可以斷言,一統天下的秦王朝並不是弱小得(無力抵抗),雍州的地勢,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還是從前那個樣子。陳涉的地位並不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的國君更尊貴;鋤頭木棍並不比鉤戟長矛更鋒利;那遷滴戍邊的卒子的(作戰能力)並不比九國部隊更強;(至於)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策略,(陳涉)也比不上九國的武將謀臣。可是條件好者失敗而條件差者成功,功業完全相反,為什麼呢?假使拿山東諸國跟陳涉比一比長短大小,量一量權勢力量,那簡直是天淵之別了。然而秦憑借著它的區區之地,發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招致八州的列國諸侯來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然後將天下作為一家私產,用崤山、函谷關作為宮牆;一個戍卒發難就毀掉了天子七廟,皇子皇孫都死在人家手裡,被天下人恥笑,是什麼原因呢?就因為不施行仁義而使攻守的形勢發生了變化啊。

⑥ 求高中語文好詞好句

淡泊,是人生的一種坦然,坦然地面對生命中的得失
淡然於心,自在於世間。雲淡得悠閑,水淡育萬物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07-08
人生中,步步相隨。無論好與壞,每一天都一樣的重要07-08
命運不是放棄,而是努力。命運不是運氣,而是選擇06-20
此生不長,有些精彩只能經歷一次,有些景色只能路過一回06-20
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幸福,在一起就擁有了一生相守的幸福06-01
凡事不必太在意,更不需去強求,就讓一切隨緣06-01
生命的過程本來就是隨意的。我們日復一日地在路上走著06-01
幸福,就是當激情退去容顏衰老,牽你的還是那雙不怨悔的手
相由心生,一個人有氣質,遠比穿上一身名牌更美更帥,更受人肯定
人生途中,最好的,或許不一定是最適合我們的
沒有結果的感情,總要消逝;無法擁有的人,總會遺忘
幸福不是擁有多少,而是看重擁有的,看淡無法擁有的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04-29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04-19
人生的境遇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別,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04-01
沉默是一種溫柔,一種甜甜的愛心,一種東方的冰清玉潔的美麗03-31
事情看透,你就明白該如何進行;人情看透,你就明白該如何相處03-20
活得優雅些!也許你的生活並不富裕;也許你的工作不夠好03-20
看透的人,處處都是生機;看不透的人,處處都是困境03-12
是誰在阡陌旁徘徊,是誰在古道邊等待。千年滴回眸,百年滴孤獨03-03
請記住,不是所有人都是真心,所以,不要那麼輕易的就去相信03-03
感嘆人生,是因為曾經沒有過轟轟烈烈的壯舉,覺得渺小,覺得平庸02-28
我們的能力是有限的,有很多東西飄然於我們的視野與心靈之外02-28
現在的我,不埋怨誰,不嘲笑誰,也不羨慕誰02-28
閑時多讀書,博覽聚才氣;眾前慎言行,低調養清氣02-18
世界上有一種愛,不能用語言去表白,只能用心去體會02-04
我不是因你而來到這個世界,卻是因為你而更加眷戀這個世界02-04
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放下和不斷拿起的過程01-22
一個人靜靜的注視著天空,在那遙遠的天際里,在那潔白的雲端01-03
淡定是一種真,更是一種善;淡定是一種美,更是一種崇高01-03
幸福就是千里奔襲後,遠遠地看見家中那一團溫馨的燈火12-23
走得太急時,別忘了停一停,蹲下來聆聽路邊花開的聲音12-13
孤獨,不是沒有人關心沒有人愛,只是你喜歡的那個人他不在11-11
勤奮者抓緊時間;懶惰者消磨時間;有志者珍惜時間11-04
幸福很簡單:一個親吻;一個擁抱;一個電話;一個肩膀;一句愛我11-04
世上許多事情是我們難以預料的,總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11-04
沒有人有耐心聽你講完自己的故事,因為每人都有自己的話要說
人的一生,時間有限,學會取捨,是生命的重點
愛總是想像比現實美麗,相逢如是,告別亦如是
自信來源於成功的暗示;自卑來源於失敗的暗示
彼此坦然地面對,就像是和老朋友在一起,我們訴說過往與未來
不管多遠的路,都能走到盡頭;不論多深的痛苦,也會有結束的一天
命運有一半在你手裡,另一半在上帝的手裡
一教授演講時拿出100元,問台下的學生,誰要這100元
明白人懂得放棄,真情的人懂得犧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脫
再煩:也別忘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語氣
最凄美的愛,不必呼天搶地,只是相顧無言
天涯雖遠,情卻相牽,茫茫紅塵,此情可待
你認為世界是地獄,它就是地獄
人生的軌跡不一定會按你喜歡的方式運行
凡事皆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勇者
一段路,每段情都會有回憶,每段路都會有記憶
俗語說:堅持就是勝利。佛家說:不要執著,要放下
人生不論長短,總要經歷很多,有些人無法羽化成銘記
浪漫是一襲美麗的晚禮服,但你不能一天到晚都穿著它

1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魯迅《記念劉和
珍君》)

2

慘象,
已使我目不忍視了;
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聞。
(魯迅
《記念劉和珍君》


3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
君》)

4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論語
·
季氏將伐顓臾》

5
.既來之,則安之。(《論語
·
季氏將伐顓臾》

6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論語
·
季氏將伐顓臾》

7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
·
寡人之於國也》

8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9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勸學》)

10
11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荀子《勸學》)

12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
子《勸學》)

13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
心備焉。(荀子《勸學》)

14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15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6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17
.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逍遙游》)

18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
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賈誼《過秦論》)

19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20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
異也。(賈誼《過秦論》)

21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史記
·
項羽本紀》)

22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史記
·
項羽本紀》)

23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蘭亭集序》)

24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王羲之《蘭亭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集序》)

25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陶潛《歸去來兮辭》)

26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潛《歸去來兮辭》)

27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縉)

28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神奇的極光》)

29
.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魯迅
《無題》)

30
.生命誠寶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31
.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32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
必積其德義。(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3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
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4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5
.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36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魏徵《諫太宗十
思疏》)

37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魏徵《諫太
宗十思疏》)

38
.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並用,垂拱
而治。(魏徵《諫太宗十思

疏》)

39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王勃《滕王閣序》)

40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41

漁舟唱晚,
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
聲斷衡陽之浦。
(王勃
《滕王閣序》


42

關山難越,
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盡是他鄉之客。
(王勃
《滕王閣序》


43
.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王勃《滕王閣序》)

44

老當益壯,
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
不墜青雲之志。
(王勃
《滕王閣序》


45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46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47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48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韓愈《師說》)

49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韓愈《師說》)

50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師說》)

51
.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杜牧《阿房宮賦》)

52
.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杜牧《阿房宮賦》)

53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杜牧《阿房宮賦》)

54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綿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
於市人之言語。(杜牧《阿房宮賦》)

55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56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57
.古人雲: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蘇洵《六國論》)

58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蘇洵《六國
論》)

59
.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蘇洵《六國論》)

60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王安石《游褒
禪山記》)

61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62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
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63
.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
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64
.《書》曰:

滿招損,謙得益。

(歐陽修《伶官傳序》)

65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66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歐陽修《伶官傳序》)

67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鍾山記》)

68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
軒志》)

69
.安能屈豪志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張溥《五人墓碑記》)

70
.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
之有重於社稷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71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
·
長沙》)

72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沁園春
·
長沙》)

73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毛澤東《沁園春
·
長沙》)

74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毛澤東《沁園春
·
長沙》)

75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詩經
·
衛風
·
氓》)

76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詩經
·
衛風
·
氓》)

77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78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

79
.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孔雀東南飛》)

80
.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孔雀東南飛》)

81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82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古詩十九首》)

83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古詩十九首》)

84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曹植《白馬篇》)

85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

86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陶淵明《歸園田居》)

87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陶淵明《歸園田居》)

88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

89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90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操《短歌行》)

9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92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曹操《短歌行》)

93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94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95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琵琶行》)

96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97
.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白居易《琵琶行》)

98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99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100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101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102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登高》)

103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104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

105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106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石頭城》)

107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石頭城》)

108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劉禹錫《錦瑟》)

109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劉禹錫《錦瑟》)

110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

111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

112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113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14
.矮低斜行閑作草,睛窗細乳戲分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15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116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117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118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119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0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1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2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3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

124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125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126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一剪梅》)

127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

128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129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130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姜夔《揚州慢》)

131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姜夔《揚州慢》)
1、自我的天地里我們該獨立,不是從明天而是從今天。我總覺得芬蘭的人們值得每個人效仿。那裡的孩子跌倒了知道自己爬起來,不要像丹麥父母那樣的安慰,不要像瑞典父母那樣的謹慎,不要像挪威父母那樣的指導,他們不會哭,因為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我想這就是芬蘭民族沉著所在。小孩子尚且懂得擁有自我的天地,而逐漸長大和已長大的人呢?

2、這個世界始終充斥著太多的東西,我們看到的,看不到的。到處都是嘈雜的喧鬧,用極高的音調,試圖證明它們的美妙。被剝奪的寧靜,開始,在絕對高溫中化為塵埃;落在不為人知的角落,獨自,沉默。空氣中彌漫著各種難聞的,卻又不斷聲勢壯大的異味。它們毫不掩飾地在這個世界橫沖直撞,千方百計。於是,很自然地,它們成功了。它們把世界不斷升溫了,成為獨霸一方的勝利者,驕傲地縱橫在各個領域。一種快要蒸發的感覺,很快很快地彌漫開來。頭暈,目眩,被累得喘不過氣來。現實總是以絕對的高溫在燃燒著,一切的一切,在瞬間蒸騰。

3、預言凝聚著人類的智慧,閃爍著道義的光華,有聚瑰寶撒珠璣之美,攬天地含宇宙之妙,能給人以頓悟般的針砭與啟迪。預言無需裝飾,一如珍珠無需雕琢鮮花無需塗色。

4、有隻瓶子一啟封便清香四溢,那美妙的氣息,我們稱之為愛情。那叫人痴迷,止不住心旌搖盪,怎麼也抑制不住腳步的景色,就是愛情。那魔幻般的吸引力,就來自愛情。或許,你還沒有涉足的意念,那撩人的彩蝶已翩舞於眼前。

5、有些冷,有些涼,心中有些無奈,我一個人走在黑夜中,有些顫抖,身體瑟縮著,新也在抖動著,我看不清前方的路,何去何從,感覺迷茫,胸口有些悶,我環視了一下周圍,無人的街頭顯得冷清,感到整個世界都要將我放棄。腳步彷徨之間,淚早已滴下……

6、友誼有兩面,一面燦若雲霞朗若皎月,閃爍的是真誠的光華,灑下的是關切的嫵媚,不因距離阻隔,經得起時間的淘慮;繞到友誼的另一面,那各式各樣的花花綠綠,或旋轉著或搖晃著,乃至讓人眼花繚亂的全是幌子。

7、用一朵花開的時間去詮釋生命,去體味一種刻骨銘心的輝煌。就像是虔誠的教徒站在耶路撒冷的聖地之上,毫無雜念地享受人生,拼搏人生。側耳聆聽,誰的青春又在低吟淺唱?

8、鷹擊長空的壯闊令我們羨慕不已;大廈高聳的巍峨讓我們感嘆不已;成功者的光環讓我們驚羨不已。我們在感嘆這些時,是否想到鷹的一次又一次苦練,是否想到大廈的堅強柱石,是否想到成功者背後的腳踏實地的奮斗?朋友,振翅飛翔需要腳踏實地。

9、一直很討厭高中時的自己:每天都不快樂,卻從沒想過改變,讓自己深陷痛苦的沼澤,顧影自憐;現在看來,我今天的思想,竟全都來自當時的這些記錄——原來,我一直在努力;原來,我誤會了當初的自己。

10、眼淚不一定是脆弱。眼淚可以是成長,可以是安慰,可以是懷念,可以是真情,可以是跨越,也可以是走過。因為可以流淚,我才可以感受親情、愛情、友情,感受生活,感受生命。

11、心是一棵樹,一個個故事被年輪攜載;一回回驛動與飛鳥相約;一次次碰撞使它綿密柔韌;一幕幕經歷造就了它博大的胸懷。

12、能力之樹生長著,沐浴著信念的陽光,吸吮著知識的養料。本領不是年齡的恩賜,而是努力的獎賞。才能跟著勤奮走,正像光明跟著太陽走一樣。

13、你可以做陽光下艷麗嬌嫩的牡丹,讓世人艷羨;你可以做雄偉壯麗的河流,讓世人贊許;你可以做山頂上高聳入雲的大樹,讓世人驚嘆。但在面對艷羨,贊許,驚嘆的同時,不要忘記你的腳下是孕育你的土地,是承載你的河床,是支持你的高山,所以在我們面對一切美名的時候,請不要忘記,是實在的精神與依靠成就了我們。

14、你如果只是一滴水珠,但你折射出了太陽七彩的光芒,讓弦子們見到了世界上最美麗的顏色。對於孩子們來說,你是何等重要。

15、如今再望著那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心中不再恐慌,有的卻是惆悵。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一轉身,我們就朝著各自不同的方向走了,沿途欣賞著各自的風景,努力著自己的努力。一回頭,再也看不到那個出發點的十字路口了。說好再見的,卻都明白,根本不可能再見了,有的只是物是人非。

16、生活中有許多東西被擺錯位置,放到不該放的地方。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錯位,由物及人,偏僻處英雄真金失色,鬧市區狗熊瓦釜生輝。

17、生命的幸福原來不在於人的環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質,而在於人的心靈如何與生活對應。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決定的,貧困者有貧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其幸福,位尊權貴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是有笑有淚;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與憂惱,這是人間世界真實的相貌。

18、生命是一枝鉛筆,那木質的筆桿,更像一棵苗條的小樹,派生出清清溪澗、幽幽鳥鳴。從鉛筆刀的刀口吐出的小小刨花,多像落葉,輕舒漫卷;又像波浪,給生命鑲上美麗的花邊……生命如一枝鉛筆,總是給你許多優美而又深刻的遐想。生命是一枝鉛筆,還意味著在人生這篇文章里,如果因為某種原因而寫出了錯字、別字甚至病句,你就可以用醒悟的橡皮輕輕地擦去,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處,重新斟酌,重新運筆,寫下自己新生後的火熱心跡。生命是一枝鉛筆,你可以用它為自己的未來設計充滿喜悅與渴望的藍圖,也可以用燈下苦讀的身影做細線條,勾勒出一幅充滿活力的圖畫。生命是一枝鉛筆,它還給予我們這樣一個有力的啟示——做人,要像它一樣,時時刻刻把腰桿挺直!

19、天空像是被颶風吹了整整一夜,干凈得沒有一朵雲。只剩下徹底的純粹的藍色,張狂地渲染在頭頂上面。像不經意間,隨手打翻了藍色的墨水瓶。

20、天又快黑了,這座忙碌的城市又將入睡,讓這勞累的「身軀」暫別白日的辛勤,讓它入睡,陪伴著城市中的人們進入夢鄉。當空的彎月正深情地注視著這座城市與城市中的人們,看著家家戶戶的燈漸漸熄滅,它在床頭悄悄奏響「明月曲」……

⑦ 人教高中語文必修三過秦論背誦部分急求啊。。!!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餚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鉏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⑧ 高中語文必修四文言文—— 過秦論(賈誼)的翻譯是什麼幫忙寫出來

wow~~好久以前我也是知道的,只是現在都忘了

⑨ 高中語文必修三 過秦論 學哪些勸學 全篇都要學

過秦論是不用全片北宋的,也不是考試終點,勸學也是重中之重了

⑩ 高中語文課本中《過秦論》1,2段的現代漢語翻譯

秦孝公占據著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地勢,擁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衛著,藉以窺視周王室(的權力),有席捲天下、征服九州、橫掃四海的意圖和並吞八方荒遠之地的雄心。在那時候,(有)商君輔佐他,對內建立法規制度,大興耕作紡織,修造防守和進攻的器械;對外實行連衡策略,使山東諸侯自相爭斗。這樣,秦人毫不費力地奪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孝公死後,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後)繼承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漢中,向西吞並巴、蜀,向東割取肥沃的地盤,向北佔領要害的郡邑。諸侯恐慌害怕,開會結盟,謀求削弱秦國的辦法。不吝惜奇珍貴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致天下的優秀人才,訂立合縱盟約,結成一體。在這個時候,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楚國有春申君,魏國有信陵君。這四位封君,都見事明,有智謀,心地誠而講信義,待人很寬厚,對賢能之士很敬重,(他們)以合縱之約擊破秦的連橫之策,將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的部隊結成聯軍。在這時,六國士人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等人為他們出謀劃策,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等人(為各國)溝通意見,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等人統率他們的軍隊。他們曾經以十倍於秦的土地,上百萬的軍隊,開往函谷關去攻打秦國。秦人大開關門引敵深入,九國的軍隊(卻)遲疑起來,不敢入關。秦人沒有丟失一支箭那樣的消耗,天下的諸侯(卻)已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了。這樣一來,縱約解散了,各諸侯國爭著割地來賄賂秦國。秦有富餘的力量利用對方弱點來制服他們,追趕(九國的)敗兵,百萬敗兵橫屍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人)憑借這有利的形勢,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劃分山河的區域。強國主動表示屈服,弱國(按時)入秦朝拜。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繼位,他們統治的時間不長,秦國沒有什麼大事。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面試過秦論試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