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重點高中語文教師求職

重點高中語文教師求職

發布時間:2021-01-20 00:54:28

1. 高中語文作文的重點是什麼

寫作輔導:高考作文奪分5個關鍵詞

在高考考場上,考生用於作文的時間一般在45分鍾左右,尤其是閱卷教師的速度又是那樣快——不是教師不負責任,而是時間緊,任務重。有統計表明,一篇作文大約在2分鍾之內閱卷教師是一定要「望、聞、問、切」完畢的,有的時間還會更短。同時,高考作文又幾乎占據了語文總分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以上原因,就決定了奪取高考作文的高分應盡可能地做到以下五個「關鍵詞」。
顯豁
包括文章的主旨、結構、形式等方面,力求顯豁,目的是讓閱卷教師一眼就能夠把你的文章看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
具體來說:
1.主旨 —— 可以通過首括句,將文章所要傳遞的主要觀點、見解、主張等呈現給閱卷教師,以便閱卷人不用通覽全文就能夠「窺斑見豹」,也就是說,不會「佔用」、「浪費」閱卷人更多的寶貴時間,就能夠對你的作文大意瞭然於胸。
請看北京2010年一篇高分作文的開頭就是採用了這樣的寫法:「仰望星空,那裡有我們追求的夢想。腳踏實地,默默奮斗是實現夢想的唯一選擇。」這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開篇就緊扣題目,亮出了主題、中心。
2.結構 ——可以採用層進式、並列式、對比式等,給閱卷人以鮮明、深刻的認知;還可以運用排比句(段)、擬人、設問等修辭,使閱卷人對你的文章結構一目瞭然。如1988年全國高考作文題《習慣》有篇高分作文的開頭:「就像那溪流慣於奔騰,大海慣於咆哮一樣,我習慣於沉思,習慣於遐想,習慣於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在日記簿上。」
3.形式 ——可以藉助題記、後記、書信體、日記體、寓言等形式;或是把每段的主旨句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出來,放在段首;或是把哲理句、體現文章中心意思的「得意句」獨立成段,這是文章的采分點,能夠使閱卷人眼前一亮。
如上海2010年一篇高分作文就是運用了這樣的題記:「一個國家如果不懂得可持續發展的道理,那麼它在21世紀的發展中是不會有所作為的。」
4——完整——由於考生時間分配失當,致使文章有頭無尾,或是虎頭蛇尾,這樣,不僅字數達不到要求會扣分,更重要的是文章意思不完整,很難給閱卷人以整體感,這樣的文章當然會影響分數的。
正如近代史上的文章高手林紓所說的那樣:「為人看晚節,行文重結穴。」閱卷人的心理,對文章最後部分,總比較重視,並往往會在腦海里留下總體印象,從而定下文章的檔次。考場作文要獲高分,結尾一定要和開頭呼應,做到首尾圓合,結構完整。
如一篇廣東省2010年《與你為鄰》作文的開頭與結尾:「與你為鄰,讓我感到十分快樂。」「與你為鄰,真的讓我感到幸福。」
5、洗練——高考作文,不管寫成議論文還是記敘文或是散文等,都一定要做到洗練、簡潔的要求,不要冗長、啰嗦,而應以一當十:如果是材料作文,對材料應該簡約地引用、提煉,而不是大段地照抄不誤;如果是命題、半命題或話題作文,事件、故事的敘述,也要依據文體區別對待,盡可能寫得簡略、概括些,特別是議論文更要這樣。文字洗練簡潔、詞約意豐,閱卷人肯定喜歡。

如上海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面對大海》中有這樣精彩的一段:
海與大河不同。河流緩緩流淌,如老聃的「清靜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變化萬千,如莊周的「洞達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勢,海水的傲視天下,海水的寧靜微瀾——面對這樣的海,我聽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邊來」;我想到的是子壽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變通
所謂變通,就是在生活真實與合情合理的基礎上,經過藝術加工,可以將人物、事件寫得「完美些」、「巧合些」,因為,考生的生活環境、領域與視界的局限,就決定了考生可以也應該這樣來寫作,這與胡編亂造有本質不同,這與魯迅先生所倡導的「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的要求是不謀而合的。為了典型性,一個人的衣服可以是山東人的,帽子可以是北京人的,臉龐可以是浙江人的……目的就是寫出人物的個性特點與問題的本質屬性來。
如選入課文里的文章,特別是小說、記敘文、議論性散文等就是這樣的名文佳作,傳誦至今,常讀常新。
細節
這一點非常重要,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但往往會被同學們所忽視。
這里的細節,是指文面清潔,不亂塗亂畫,以致黑墨團處處可見;書寫工整,字體不要有大有小:或是超出格子,或是「躲」在格子的一角,看起來刺眼或別扭、費眼神;盡可能地避免錯別字,因為,三個錯別字就要扣除1分,寫作時,如果遇到沒有把握寫對的字、詞,就要換用近義詞、同義詞,不要「硬」寫、硬用;語句應通暢,語意連貫——寫完後,時間允許的話,最好能通讀一遍,藉助語感,對疙疙瘩瘩、表意不暢、不明的地方稍加改動,以不影響意思表達,閱卷教師能夠看懂為原則;款式上符合要求,尤其是寫成書信體等文體的,要關注這一問題。
因為,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對作文的得分卻起到無形的決定作用。畢竟,賞心悅目的文面,猶如一個眉清目秀的「美人」一樣,誰又能夠忍心破壞她的神采、韻致呢?作文自然也是這樣了。
當然,寫好高考作文可能不止以上五點,但如果真能做到了這些,何愁你的高考作文不能獲得高分呢?
希望我的回答能令您滿意!

2. 上海市重點高中語文教師工資大概是多少

老師工資再加上補課什麼的外快有很多錢的..
就單單補課如果你是資歷好的老師內在參加補課人多的容話就有幾萬了..這還不算工資呢..
而且一有節日都會發東西..(福利超多的...)
工作久了當然會漲的很多啊..(尤其是補課的錢..)
和家教比起來一定是老師賺錢快..

3. 鄭州普通區屬初中,洛陽縣城重點高中語文教師都有編制選擇哪個

個人抄覺得重點高中比較好,襲但是省會依託了所在城市,基礎設置各方面比較完善,都有編制的話就要看發展空間,如果你是想在大城市發展可以留在鄭州,如果生活壓力比較大可以選擇回縣城,縣城也是很好的,生活壓力不大,重點高中也不會太差的。

4. 高中老師需要什麼學歷要考研嗎

  1. 要當高中教師必須參加一年一度的教師招聘考試,其必備條件為學歷和高中專教師資格證,大學本屬科及其以上學歷均可報考,研究生學歷不是必需的,但有可能占點優勢。如果沒有高中教師資格證,你縱有博士研究生畢業證也不可參加教師招聘考試。

  2. 可見,你要想當高中語文教師,高中教師資格證乃第一道門檻,考教師資格證書一年兩次,詳情可到當地教育局咨詢。本科學歷已符合要求(當然不排除可能有個別要求研究生學歷的)。

5. 非師范生考教師資格證考什麼比較好

有很多考生會問小編,自己不是師范生,教師資格證要報哪個學段的比較好,小編具體分析了一下,大家往下看:
非師范生教師資格證是要考小學的還是中學的呢?你有沒有這樣的疑惑?選擇強迫症的小夥伴又要開始掰手指了!
好啦,不用糾結!非師范生們,快來和小編看看要如何做選擇!
中學教師
先說下中學的教師資格證包括:初中和高中。
擁有高中的教師資格證是可以教初中和小學,例如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可以教高中語文、初中語文和小學語文。
擁有初中的教師資格證可以教初中和小學,例如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可以教初中語文和小學語文。
擁有小學教師資格證的話只能教小學。例如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只能教小學語文。
PS:高中和中學、小學的教師資格證都是不可以教幼兒園。
建議
學歷:非師范生考教師資格證,如果是專科學歷,只能考小學教師資格證,沒有太多糾結。如果是本科學歷,可以考小學教師資格證,也可以考中學教師資格證。
學歷問題我們已經做過相關的專題📎非全日制 / 專升本 / 函授學歷還能考教師資格證嗎?
考證目的:
1.如果單純是為了考證,挑戰自己,增加就業時的籌碼,可以選擇報考中學教師資格證,因為中學教師資證有三科,備考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能增加知識儲備,提高我們對於學科知識及綜合知識的掌握。
2.如果是以參加教師招聘為目標的話,未來想要在公立學校任職的話,建議考小學教師資格證。理由主要有:
①非師范專業考中學教師難度較大。
在各地市教師招聘時,很多小學教師崗位是不限專業的,只需要具備相應的教師資格證就好(具體以各地區教師招聘公告為主),比如要考小學語文老師,不管我們是哪個專業畢業的,只需要具備語文教師資格證就能報考小學語文老師。
而在中學學段,不限專業的崗位較少。有些重點高中崗位要求必須是研究生,因此即使考了中學教師資格證,也有可能面臨"無崗可報」。雖然,中學教師資格證可以教小學,但是在復習備考的時候,中學教師資格證要比小學多復習一門課程。
②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比中學難度較小。
考試內容: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內容有兩科,"綜合素質"、"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中學考試內容除了前兩科"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還有第三科"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對於不是本專業的學生來說,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這一門在備考筆試和面試的時候難度也比較大。如果不能一次通過,可能需要較多的時間來備考,增加了考試的時間成本。

6. 上海普陀區公辦區重點高中語文教師工資大概是多少呢

高三一般10000-16000,班主任的話不少於10000。年終看高考還有獎金,普陀多少不清楚,浦東某中學五位數的年終獎。年薪一般130000-160000.這是少的

7. 儀隴縣高中語文教師公招面試重點課文有哪些

我也是儀隴的,支持你加油

8.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奇妙的對聯》原文內容

奇妙的對聯》教學設計

達州市第一中學 謝雄國

資料來源:「【四川】高中語文教師團隊超級群」共享

一、教學內容分析

對聯是我國獨特的藝術形式,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本課為人教版第一模塊梳理探究單元第二課,作為第一模塊的學習內容,可以很好地激發高一學生對文化文學的熱愛,為今後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探求活動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喜愛這一類型的課程,感受到新課程教與學與過去的不同,從而改變自己的學習方式方法。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初中時已初步接觸對聯知識,中考有考對聯,初中時對仗的基本知識已掌握,可不作為教學重點;但初中時對聯多作為應試要求,對於對聯的藝術性、趣味性、承載的文化沒有專題的探究活動或未充分開展過有關對聯的探究活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有望得到充分的調動。

三、設計思想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國教師教育指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傑《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在教學中扣緊「奇妙」二字,以欣賞與對對子激勵興趣,以興趣激勵學生對對聯的知識、文化的探究學習。

在教學中採用遷移教學法:教學循序漸進,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遷移的方法就是能較好的進行類比推理,溝通新舊事物之間的聯系。

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課件、用教材內容、故鄉文化底蘊、學校辦學歷程創設對聯情境的辦法,激發學生興趣,感受對聯藝術和文化。

作為梳理探究單元課程,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體現學生主體,提高學習興趣,引發進一步自主探究的願望。

四、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學精華之一對聯的興趣。

2.掌握對聯知識,學習擬寫對聯。
3.通過擬寫對聯,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對聯的特點、對聯的分類、辨對聯、、賞對聯、作對聯。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賞與對。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用四川才子楊慎的故事導入

楊升庵巧對縣令

楊慎,字升庵。明代文學家,四川新都人。他五六歲時,就很勤奮聰穎,在他的家鄉流傳著「娃娃堰」的故事。

有一回,他在家鄉的一個堰塘里洗澡。縣令恰巧路過堰邊,見楊升庵並不迴避,頓時火冒三丈,本想派人打他一頓板子,可楊升庵拒不上岸。縣令沒辦法,便叫跟班把他的衣裳褲子掛在路邊的古樹上,說:「我出副對聯----『千年古樹為衣架』,你若是對得好,便還你衣褲。」

縣令話音剛落, 楊升庵便在堰塘里信口對出:「萬里長江作澡盆。」縣令一聽,便讓人從樹上取下衣褲,並請他到縣衙做客。

從此,楊升庵便得了「小神童」的稱號,當地的人們也把他洗澡的堰,取名為「娃娃堰」。

你喜歡這副對聯嗎?為什麼?

(二)用古詩文中的對聯引導學生歸納對聯形式上的特點

1、千年古樹為衣架,萬里長江作澡盆。

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3、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5、四面河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三)檢查課前預習

1.讓學生集體討論對聯形式上的特點,然後檢查學生課前對第七十七頁對聯常識的預習,讓每組推舉代表展示預習成果。

2.結合上面的例句,點評各組的展示情況,歸納對聯的特點,重點抓住「字數相等、詞性相同、結構相當、平仄相對」。

(四)結合例句依照內容給對聯分類,學生討論後作答,教師明確:正對、反對、流水對。

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2、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3、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4、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6、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五)補充對聯的三禁忌:合掌、同字、對開,舉例說明。

(六)辨對聯隨堂反饋

請用箭頭依照由上聯到下聯的順序連接下列對聯。

春山一路鳥空啼 冬雪欲白千里草

錦江春色來天地 芳草春來依舊綠

春回大地千峰秀 芳樹無人花自落

老梅到時自然紅 玉壘浮雲變古今

春暉又紅萬朵花 日暖神州萬木榮

(七)讓學生討論後派出代表展示各組收集的佳聯,並從形式和內容上鑒賞這些對聯。教師先舉例:

1.剛直不阿,留得正氣凌霄漢;幽而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2.十口心思,思國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賞,賞風賞月賞秋香。(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

3.寄情巴山,常憶北岩晨鍾、戛雲夕暉、白塔倒影;

遺愛州河,難忘南壩詩韻、通川書聲、鳳麓豪情。

朗朗書聲,龍飛鳳舞新天地;

淙淙水韻,桃紅李白舊學堂。

雨去琴書潤,

風來翰墨香。

(八)學生作隨堂練習,討論後展示。

1、門前碧水環繞

2、靜聆雨潤綠草

3、漢劉邦虛心納佳計

4、國興旺家興旺國家興旺

(九)南京名園「瞻園」中有一副對聯,其下聯的句序、語序有的被打亂,請根據所給出的上聯對下聯進行調整。
上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問樓外青山,山外白雲,何處是唐宮漢闕?
下聯:紅雨樹邊,小苑西回,一庭佳麗鶯喚起,看池邊綠樹,此間有堯天舜日。

(十)小結今天的欣賞和對對活動,要大家明確:

(1)對聯種類多樣,藝術手法豐富;

(2)對聯需創設情境和主題,不單純是文字游戲;

(3)對聯是中國獨特的藝術瑰寶。

(十一)(課件放映)探究作業:

(1)上網閱讀,探究更多的對聯知識和奇聯妙對。

(2)搜集整理達州可見的對聯,從對聯的種類、內容、作法、鑒賞等角度進行分析歸納。

(3)以學習、生活、社會、時政中的任意一個為話題,嘗試寫一幅對聯。

七、教學反思

該教學設計在研究了課程特點、教學內容、課程資源、學生情況之後,以「激發學生對對聯的興趣」為目標,圍繞目標設計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內容。先有課外的學習准備並以此導入課堂,按學生現有的認知規律,由學對的基本起步開始,參與一些對對活動,欣賞奇聯妙對,了解對聯藝術手法,感受對聯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最後創設教學的亮點和活動的高潮,以本校景緻和辦學歷程入對,讓學生積極參與創設對聯,欣賞與對聯密切相關的書法藝術,安排了課外探究作業。

整個設計充分考慮:(1)將課本作為課程資源之一,不局限於課本,而是主動創設,大膽創新,豐富教學內容。(2)探求新課程「梳理探究」單元教學的獨特的、個性化的模式,讓學生喜歡新課程。(3)將三維目標融入教學全過程,體現過程的評價、發展的評價,充分調動學生參與、互動,在學的過程中體驗中國文化藝術瑰寶對聯的藝術性和文化性,學的過程就是一個愉快的、激發興趣的、文化回歸的、有利學生自主發展的、充滿生命活力的過程。(4)充分挖掘課程資源:課本的、本校的、地方的、執教者的、學生的、同事的。(5)力求使學生轉變對聯是文字游戲,學對聯是為了考試的觀點,和老師一起體會對聯的藝術手法與情境、主題是密切相關的,正因為這相關,才使對聯具有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這樣在情感態度上轉變學生,讓學生喜歡對聯,喜歡中國文化和各種文學表現形式。

在實際教學中,課堂教學的景觀很好地體現了設計的目的,學生積極參與,興趣高漲,經歷了一次身心愉悅的文化洗禮。尤為難得的是學生所對的對聯答案,體現了一定的創造力,給予學生很大的創造空間,對教師也深有啟發,體現了教學相長。同時也發現,對於這樣的課程,教師的個人功底很重要,教學各個環節的串接、教師的啟發引導、對學生答案的點評、教學時間的收放,課堂即時情況的調整都有賴於教師的功底,使課堂不局限於原有的設計,而又不偏離基本的設計框架,也因此促使教師增強終身學習的觀念。

9. 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題~分析朱自清荷塘月色第一段的語文韻味,求解答

一、說教材(一)教材分析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在閱讀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力,初步鑒賞文學作品。」本文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描繪的荷塘月色,形象生動、語言優美、典雅,藝術技巧純熟、自然,是一篇的美文。鑒於以上分析,根據課程改革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二)教學目標1、德育目標:了解作者尋求寧靜、嚮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高雅的審美情趣。

2、知識目標:學習巧妙的語言修辭,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3、能力目標:訓練朗讀、分析、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點:鑒賞語言美,掌握情景交融藝術手法

(四)教學難點:通感的學以致用

二、說教法:根據以上的分析以及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和年齡、心理特徵(感性思維為主),擬採用誦讀法、直觀演示法、設疑討論法。聲情並茂的配樂誦讀法:此法可使聽眾漸入佳境,引起共鳴。圖文並茂的直觀演示法:利用多媒體打出荷塘月色圖幻燈片,配合語言描繪,視聽結合,調動人的多種感覺器官和想像,使學生多角度感受到美。合作互動的設疑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集中探討。

三、說學法:教學相長,學生又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結合學生特點,以提升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為目標,有針對性的引導他們自學自我提升。

1、 課前預習,明確課堂任務,提較好率;課後拓展,多渠道閱讀相關文章,廣開眼界,鍛煉自身收集信息、自主閱讀能力。

2、 多模仿示範朗讀,是提高朗讀水平的有效途徑

3、 深入研讀課文,課堂上積極參與,提高思辨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
導入(2分鍾)1、擬用舊知識導入法,讓學生列舉關於「荷」「月」的古詩詞等名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污泥而不染」「月上柳梢頭」「月兒彎彎照九州」,等等。2、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為賞析語言美,感受畫面美。

(二)4、5、6段課文分析(33分鍾)

先介紹作者是為了排遣不寧靜的心情,選擇了獨游荷塘,然後自然過渡到4、5、6段荷塘月色的學習。(一兩句簡單的過渡需不可少,即可突出重點,又保證課堂結構的完整性和嚴謹性。)

1、朗讀訓練(8分)

課前預習已整體感知文章,課堂設計配樂朗誦,加深美感印象,可挑選學生代表與老師一起聲情並茂的朗讀,並進行點評。

2、賞析語言美,品味畫面美(25分)

提問:這幾段寫了什麼?都說它美,它美在何處?

理論依據:美感是一種心理現象,美感產生的生理基礎有視、聽、味、嗅覺等多種感覺器官,品味作者筆下的荷塘月色也需要調動多種感官的想像,這種美的想像屬於心理學中的再造想像,即是根據別人的描述或圖樣進行的想像。一句話,調動多種感覺器官進行想像,給予學生充分自主感受的空間,才能深刻品味到這種美。

⑴語言美

本文語言突出特點,運用大量修辭手法,神采飛揚,其中的博喻、疊詞、通感為重點,對此學生卻較生疏。

①博喻就是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反復設喻去說明一個本體,又叫連比,運用博喻能加強語意,增添氣勢,使得意象更形象,如文中荷花的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如此光潔、瑩潤、精緻的荷花,你能不多看幾眼嗎?

學以致用:發揮想像,仿寫或擴寫,寫出你心中的荷花(仿寫、擴寫是高考考察的語文能力之一)

②疊詞

切入角度:用音樂的擊鼓打節奏方式領略疊詞獨有的韻律感,如「曲曲/折折」「陰/森森」「脈脈」節奏分別是……(學生會用手指叩響桌子去感受疊詞帶來的音樂美感,荷塘月色的靈動飄逸。)

課外拓展:《詩經》中的大量疊詞,如「關關雎鳩「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③通感:

明確定義和用法,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典型例句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清香乃是嗅覺,歌聲乃是聽覺,作者將兩種感覺互通,讓讀者通過聯想、想像得到了嗅覺、聽覺上的雙重美的享受,似真似幻,若隱若現、撲朔迷離。

課外拓展:中國古典詩詞中有大量的通感現象,注意積累。如杜牧《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 宋祁《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

學以致用:當堂造句,鞏固消化,鍛煉文筆。

⑵畫面美

語言的美即表現出了畫面的美,詳見板書。

根據學生對美的體驗以及老師的總結,列出本堂課的主板書,見第3 頁。

3、 課堂小結(5分鍾)

心理學「注意規律」的教學運用:展出幾幅荷塘月色圖幻燈片,讓學生用原文中的句子進行描述。此法的作用一可大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二可以讓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進行自檢;三可實施啟發性教學,如下:

教育學「啟發性教學原則」的教學運用:引發學生思考並討論,「圖片的荷塘月色與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你覺得哪個更美?」引導學生領會語言文字的魅力和表現力,最終落實本課教學目標,品位語言美,從而感受語言背後的畫面美。

4, 課後練習學以致用,運用本課語言技巧「疊詞」「通感」等,以「沙灘月色」為題寫一片情景交融的小短文。

《荷塘月色》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荷塘月色》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屬於散文閱讀與欣賞課,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是典型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核心意義分析是教學活動的邏輯起點和歸宿,核心意義須通過審美形式表現出來.「教材是個例子」(葉聖陶語),《荷塘月色》這個例子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多數對散文有一定了解,從朱自清的《匆匆》到《威尼斯》,對語言美意境美有所領會,但由於我們的學生認識問題膚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閱讀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培養形成之中。見於此種情況、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依據學生學習特點、教材特色以及大綱要求,制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如下:(出示課件)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誦讀品味,體會本文景物的柔和美、結構的回環美.語言的音樂美。

2、品味語言,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賞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荷塘月色》的重點是通過4—5段賞析,品味文章語言美,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作者為什麼會有「頗不寧靜」的心情,二是寫江南采蓮舊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蓮賦》片斷,語言較難理解,但註解詳細,學生可以據注釋自行解決。

目標定位賴於教材分析,學情了解清,而教學目標的完成則有賴於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過程的實施,

如何完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見於本文特點,我的導語設置從創設情境入手,採用音樂配置畫面,渲染氣氛,引導學生接納美的熏陶。抒情的格調為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奠定良好的基調,作者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經歷會深深感染學生,增加學生求知慾望「題好文一半」
對<<荷塘月色>>這一課題從荷塘入手,揭開荷塘是原清華大學荷花池的真面紗,再援引「老清華」眼中昔日的荷花池,引導學生去領會朱自清妙筆回春之神奇,從而由解題自然過渡到課文分析。課文分析至關重要,教學目標要在這里實現;難點要在這解決;教學重點要在這強調;提問式、講解式、討論式、朗讀式、比較等教學方式要在這充分使用。為了讓學生更好欣賞這篇美文,我分二個課時來講析,這里著重闡述第一課時,

遵循散文教學規律,在整體感知課文基礎上,從4—5段切入,品味語言,賞析課文,體會景物的美。首先把握讀。播放范讀錄音,示範中學生聽讀,在交流聽讀的感受基礎上確定閱讀的感情基調,在老師指導朗讀方法後,再來齊讀重點段落。這樣學生有了遵循,誦讀就有了美感,也為後面賞析語言打下基礎。其次賞析4—5段,品味語言妙處,體會景物特點。對月下荷塘部分採用賞析式教學。1、藉助圖片形象直觀的品味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表達效果,體會語言的美。(出示課件)作者描寫荷葉,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寫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寫荷香,把荷香若有若無、遠遠才能聞到的這種感覺與渺茫歌聲相通,作者就這樣抓住荷塘景物特點運用比喻等修辭形象逼真的寫出景物形態美、靜態美、動態美。2、採用比較閱讀體會本段景物柔和美。出示孫犁《荷花澱》片段,並比較閱讀本段與之景物的不同點,品味陽剛之美和柔和之美的差別。3採用刪除、替換法體會語言和諧美。將「曲曲折折」「田田」「縷縷」「脈脈」等刪去,將比喻、擬人換成一般描寫比較閱讀,以突顯本文語言的和諧之美。

荷塘月光的賞析,在第四段分析基礎上由學生自由討論品味幾個動詞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表達效果。教師可出示課件幫助學生體會。經過探討,荷塘月光朦朧和諧美便也呈現於眼前。

小結本課需不可少,教師總結本文語言的特點,點明再柔美和諧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最後再對這兩個畫面閱讀賞析,伴著音樂使學生整體融入作者所給出的至高藝術境界。至此第一課時便結束。

第二課時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閱讀欣賞4—5段基礎上以討論形式完成教學內容。(課件展示)

討論一:回想4—6段景物描寫的特點,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景物特點?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討論二:結合時代背景思考作者「頗不寧靜」的心情緣於何?

討論三:作者引用《采蓮賦》《西洲曲》中寫采蓮的事情,有什麼作用?

明確問題後,將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請學生配樂朗誦

教學效果如何主要通過課堂練習來檢測,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則,我把練習定位於記憶;

限時背誦第4段 ,效果可由學生自行評判

如果說練習是教學檢測,那麼板書則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本課板書設計遵循簡明精練,突出重點,形象美觀原則。(課件展示)第一課時主要突出「荷塘月色」
的特點。

10. <季氏將伐顓臾>,這篇課文的重點,高中生進,語文老師進

季氏將伐顓臾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張及孔子思想在當時的地位、影響。2.能夠歸納出「是、疾、止、見、過」五個詞語的義項;了解兩個句式:「無乃……與」「何以……為」。3.熟讀課文並背誦課文。教學重點文言詞語的理解歸納及文言句式特點的掌握。教學難點 孔子鼓吹禮治,主張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張的理解。教具准備投影儀、錄音機、投影膠片、教學磁帶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簡析孔子生平及其政治主張,熟讀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歷史散文不同,先秦諸子散文是議論說理的文章。春秋戰國時代是我國歷史上思想空前活躍的時期,誕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種流派,這些派別及其代表人物紛紛著書立說,各抒己見,爭辯不休,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因此,先秦諸子包括了各種不同的學術流派和政治觀點。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今天,我們學習有關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經典著作——《論語》中的一篇《季氏將伐顓臾》。 二、孔子生平及《論語》簡介 投影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他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他主張仁義,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殘暴統治,反對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開明態度。孔子學說成為二千餘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被尊為聖人。並在晚年整理「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在我國歷史上,他是致力於教育事業的第一人,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首開私人辦學講學之風,相傳有學生三千,賢弟子七十二。《論語》就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請大家詳看課文注釋①。三、簡介背景《季氏將伐顓臾》記載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場對話,這場對話究竟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進行的?孔子時代的魯國,政治上處於動盪變革之中,當時,魯桓公的後代季孫、孟孫、叔孫三大家族逐漸強大,魯國公室日趨衰敗。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魯國朝政,其中,季孫氏勢力最大,他要討伐顓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貪其土地,其二是擔心顓臾對己不利。當時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門下,且都參與了出征前的籌劃。也就是在這時候,二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兩位弟子的對話。四、熟讀課文1.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朗讀條件好的教師范讀。(一遍)①要求學生注意字的讀音,沒聽清讀音的字畫出來。②進一步明確讀音。2.教師出示投影,以此檢查讀音掌握情況。投影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正確的一項是A 顓臾 (zhuān xū) 虎兕(sì)出於柙(xi) 社稷(jì)之臣 則將焉用彼相(xiāng)矣B 顓臾 (chuǎn yū) 虎兕(shì)出於柙(xiá) 社稷(sù)之臣 則將焉用彼相(xiāng)矣C 顓臾 (zhuān yú) 虎兕(sì)出於柙(xiá) 社稷(jì)之臣 則將焉用彼相(xiàng)矣D 顓臾 (zhuān yú) 虎兕(shì)出於柙(jiá) 社稷(sù)之臣 則將焉用彼相(xiāng)矣3.叫2~3名學生分別朗讀,師生如發現讀音錯誤問題及時糾正。4.分組朗讀5.全班齊讀。6.要求學生各自結合課文注釋朗讀,大致疏通文意。(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將自己結合注釋讀課文時遇到的問題向本組同學提問,學生自行解決)7.學生再次齊讀課文。五、布置作業 進一步熟讀課文,並理解課文。★第二課時[教學要點]指導學生理清思路,理解課文,背誦課文;並進行朗讀提示[教學步驟 ]一、教師檢查熟讀課文情況1.全班同學齊讀課文。2.採用分段進行法,檢查學生結合注釋能大致疏通文意的情況,一學生讀一遍,另一學生翻譯一遍,其他同學補充糾正。二、指導學生理清思路,理解課文,背誦課文(分段進行,教師可稍作朗讀提示)「季氏將伐顓臾」,孔子和兩位學生的對話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了。提問:當孔子從兩位學生那兒聽到這個消息時,他的態度是什麼?他列舉了哪幾條理由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學生思考,並要求學生用序號把理由標出來。明確:當聽到這個消息時,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兩位學生的第一次對話。他責怪冉有:「求!無乃爾是過與?」理由是:「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也就是說,孔子反對討伐,理由有三:反對 ①顓臾是先王所封之國 不可伐 義正詞嚴討伐 ②顓臾在魯國境內 不必伐 不容置辯理由 ③顓臾與季氏同為社稷之臣 無勸伐教師對本段作朗讀提示:由以上分析,我們讀這一段時注意「季氏將伐顓臾」是陳述語氣,應讀得平穩一些,後面一定要把孔子責怪冉有的語氣和反對討伐的鮮明態度讀出來。重讀「求!無乃爾是過與?」中的「求」「過」,下文三條理由讀時應高昂、急促些,尤其要加重「何以伐為」的反問語氣。教師放本段錄音。學生若干名朗讀並背誦。全班同學背第一段。孔子不僅反對討伐顓臾,而且認為冉有和季路對此事有責任。當即對冉有的辯解予以反駁,這是孔子和兩位學生的第二次對話。提問:孔子在反駁時,引用了哪些話,又用了哪些比喻?要求學生畫出來。明確:引用:「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比喻:「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提問:引用和比喻要說明什麼問題?學生討論。(以前後桌為一組,選一代表發言)明確:引用說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門下,卻不能對季氏伐顓臾進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個臣子不能盡自己的職責,寧可辭去職務。「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顛」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顛」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麼用呢?「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對顓臾動武,「龜玉」喻顓臾將要被毀滅,這樣的話,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責任了嗎?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應認識到自己沒有盡職勁責。教師對本段作朗讀提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這是冉有的推託辭,語速不能過快;孔子的話中「求」「是誰之過與?」應加重語氣,口氣堅決而又委婉。放本段錄音。學生若干名朗讀、背誦。全班同學齊背第二段。當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開脫責任時,又遭到孔子的駁斥,這是孔子和兩位學生的第三次對話,並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張。提問:孔子的主張是什麼呢?學生思考並回答。明確:孔子的正面主張也就是他治國安邦的原則:「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提問:這幾句話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張的內容是什麼?具體解釋一下。學生討論。(前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確:表明了對內創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樂業;對外加強文教德化,使外邦異族歸附。但冉有和季路卻違背了這些原則。提問:哪些話說明二人違背了這些原則。明確:「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動干戈於邦內。」提問:通過分析,孔子認為季氏當前之「憂」是什麼?明確:「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孔子在此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顓臾地實質,最終目的是要篡奪魯國的政權。此句後來衍變為成語「禍起蕭牆」,喻內部發生爭斗並產生嚴重後果,沿用至今。教師對本段作朗讀提示: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中「求」第三次被孔子直呼,同樣應加重語氣,且要把孔子這句話的緊張嚴肅語氣讀出來。孔子在表明自己主張時的幾句,應讀得情緒激昂。放本段錄音。學生若干名朗讀、背誦。全班同學齊背第三段。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板書總結回顧本節課所講的內容,歸納出孔子是一個愛國愛民、目光深遠的政治家,並加強背誦。通過朗讀提示明確本文的語言特點:在言行的記錄中能繪聲繪色,刻畫人物的神態和氣質。全班同學背誦全文。三、布置作業 熟背課文,做練習三。★第三課時[教學要點]做閱讀訓練,總結文言知識,對全文進行小結。[教學步驟 ]一、檢查復習背誦。抽查2~3名同學背誦。二、閱讀訓練提供下列材料給學生,教師適當解釋其中難懂的詞句,讓學生拿課文和材料比較閱讀,從而進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突破本文的難點。投影:材料1: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材料2: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論語·為政》)材料1:注釋 北辰:北極星。 共:同「拱」,環抱,環繞。[譯文]用道德來治理國政,自己便會像北極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別的星辰都環繞著它。材料2:注釋 道:引導。 格:親近 歸附之義。[譯文]用政法來導引他們,使用刑罰來整頓他們,人民只是暫時地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如果用道德引導他們,用禮教來整頓他們,人民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人心歸服。要求結合課文比較,進一步明確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學生討論、發言。明確:課文和兩則材料結合起來分析,可歸納出孔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修文德,以德報人,反對法治,主張禮治,反對武力征伐。 三、分類歸納總結文言知識1.詞類活用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詞語,並說明活用的情況。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答案:來、安,使動用法2.特殊句式翻譯下列句子,並注意加點詞的用法。①無乃爾是過與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答案:①恐怕該責備你吧!②這是國家的臣屬,為什麼要攻打它呢?3.一詞多義,結合完成練習三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1.是例句 出處 釋義
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 正確,與「非」相對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為 《季氏將伐顓臾》 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木蘭詩》 判斷詞,是
2.疾例句 出處 釋義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將深 《扁鵲見蔡桓公》 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季氏將伐顓臾》 厭惡、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觸龍說趙太後》 快、急速
會長老,問之民所疾苦 《西門豹治鄴》 疾苦、痛苦
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勸學》 強
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 《史記·孫臏傳》 妒忌
3.止例句 出處 釋義
陳力就列,不能止者 《季氏將伐顓臾》 停止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愚公移山》 禁止、阻止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狼》 只是、僅僅
4.見例句 出處 釋義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木蘭詩》 看見
曹劌請見 《曹劌論戰》 召見
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 《季氏將伐顓臾》 拜見、偈見
秦誠恐不可得,徒見欺 《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被動,相當於「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 xiàn,出現
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見!」 《失街亭》 見解、見識
5.過例句 出處 釋義
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 《晏子使楚》 走過、經過
過猶不及 《論語·先進》 超過
以其境為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記》 過分、過於
是誰之過與 《季氏將伐顓臾》 錯誤、過失(名)
無乃爾是過與 《季氏將伐顓臾》 責備
且爾言過矣 《季氏將伐顓臾》 錯(形)
故嘗與過宋將軍 《大鐵椎傳》 拜訪、訪問
三、小結同學們,我們學習《論語》,不僅學習了其中的一些文言知識,還了解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對謀動干戈進行武力征伐,在內部創造一個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樂業。這種思想不照樣適用於我們今天嗎?我們現在正處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同樣需要一個安定、和平的政治局面。因此,我們應刻苦學習,掌握知識,為創造一個長期安定、和平的政治局而努力。四、布置作業 預習《寡人之於國也》[板書設計 ] 季氏 第一次對話:闡述反對討伐的三條理由 將伐 孔子 顓臾 第二次對話:指出兩位學生沒有盡職盡責 愛國愛民 [三次 目光深邃 對話] 第三次對話:正面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 的政治家[延伸閱讀]閱讀《讀本》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完成下列題目。1.孔子為什麼笑子路?文章描寫的孔子是怎樣的一個形象?2.四位學生的性格各是什麼?3.從中進一步體會《論語》通過記錄言行,刻畫人物神態和性格的語言特點。
季氏將伐顓臾

閱讀全文

與重點高中語文教師求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