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六年級課外閱讀題(有答案)
(一)我不能忘掉祖國
1908年,宋慶齡15歲,就進了喬治亞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學,她是個文靜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將來要為窮苦的祖國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奮地學習。
有一次,班裡要討論歷史方面的問題,她認真地(搜 收)集資料,認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備。
在討論會上,一位美國學生站起來發言。他說:「我認為歷史的發展是難以估計的。你們看,那些所謂文明古國,譬如亞洲的中國,已經被歷史淘汰了,人類的希望在歐洲,在美洲,在我們這里……」
這時,坐在前排的宋慶齡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她緊鎖雙眉,耐心地聽著美國同學的發言。
那位同學剛講完,宋慶齡就站起身來。教室里立刻靜下來了。宋慶齡顯得有些激動,但她仍然用(溫和 柔和)的聲調說:「歷史確實是在不斷變化的,但它永遠屬於億萬大眾。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沒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說中國像一頭沉睡的獅子,但它決不會永遠沉睡下去。總有一天,東亞睡獅的吼聲將(震動 振動)全世界!因為它有廣闊的土地,勤勞的人民,悠久的歷史,富饒的物產,有無數革命志士,為了它的振興正在進行著(堅 艱)苦卓絕的斗爭!」
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大家交口稱贊:「說得好,以理服人。」「這些話多麼有力量!」
宋慶齡雖然身在國外,但她時時刻刻關心著國內的情況,她常對同學說:「我不能忘掉祖國,我對祖國充滿了理想和希望!」
1、用「﹨」劃去文中括弧里錯誤的字和詞。
2、聯繫上下文解釋帶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 交口稱贊——
3、就短文的題目,請你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並自己試著回答。
問題:
回答 :
4、仔細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1)宋慶齡說:「中國沒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為什麼對宋慶齡的發言「交口稱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最後一句話表達了宋慶齡的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了這篇文章之後,你想到了以前學的哪篇愛國課文?此時,你有什麼感受和啟發?
6、寫出一個愛國名言。
參考答案:
1、劃去收、柔和、振動、堅。
2、淘汰—— 中國不會被歷史埋沒,也不可能埋沒,總有一天,中國會震動全世界!
交口稱贊——大家對宋慶齡以理服人,有力量的話贊不絕口。
3、答案不唯一,但一定要有價值。如:宋慶齡為什麼不會忘掉祖國?答:因為宋慶齡有一顆愛國心。雖然身在國外,但她時時刻刻關心著國內的情況,她對祖國充滿了理想和希望!」所以宋慶齡不會忘掉祖國。
4、
(1)理由是中國有廣闊的土地,勤勞的人民,悠久的歷史,富饒的物產,有無數革命志士,為了它的振興正在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斗爭!」
(2)因為宋慶齡說得好,以理服人。而且說的那些話有力量!
(3)文中的最後一句話表達了宋慶齡一心愛國,對祖國充滿了理想和希望的思想感情。
5、愛國課文即可,圍繞愛國談感受即可。
6、愛國名言即可。
如: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清)顧炎武
愛祖國高於一切。——(波蘭)肖邦
(二)
現在我已經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說、戲劇和電影劇本。我越來越體會到我當初是多麼幸運。我有個慈祥的母親,她常常對我說:「巴迪,這是你寫的嗎?精彩極了!」我還有個嚴厲的父親,他總是皺著眉頭,說:「這個糟糕透了。」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但是僅有這個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會把人引入歧途。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這些年來,我少年時代聽到的兩種聲音一直交織在我的耳際:「精彩極了」,「糟糕透了」;「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像兩股風不斷地向我吹來。我謹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颳倒。我從心底里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在愛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駛去。
1、第一自然段中找出兩對反義詞。
( )---( ) ( )---( )
2、慎」的音序是( ),部首是( ),「謹慎」的意思是 。
3、為什麼說「我」是幸運的?
4、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明白了愛有兩種形式,是哪兩種呢?這兩種愛有什麼作用?
5、你認為文中哪句話含義最為深刻,找出來畫「 」。
參考答案:
1、慈祥—嚴厲 精彩—糟糕
2、「謹慎」的意思是:小心
3、因為正是這兩個稱贊的愛 和 批評的愛,使我在愛的鼓舞下,努力地向前,成為一名作家。
4、稱贊的愛 批評的愛 作用:這兩種愛都是我努力地向前的動力。
5、我從心底里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三)鄭板橋
△ 鄭板橋是清朝的一位書畫家。小時候,他聰明好學,但家裡很窮,夜裡讀書沒錢買燈油,他經常到附近一個古廟里,借著佛燈讀書。後來中了進士,當了縣令。
△ 鄭板橋一生最傑出的成就,是在詩書畫方面獨樹一幟,號稱「詩書畫三絕」。他的詩大都來自現實,來自生活,言之有物,讀起來妙趣橫生。
他寫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亂石鋪路,但是給人以一種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這就是他的「板橋體」。如今還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書法呢!
鄭板橋的畫也聞名於世。他特別喜歡畫蘭、竹、石。他認為蘭花四時不謝,竹子百年長青,石頭萬古不移,是值得歌頌的。
△鄭板橋在淮縣當縣令時,因那裡鬧災荒,他私自開倉救濟老百姓而被罷官。從此,他回到家鄉以賣畫為生。可他有個怪脾氣,一些財主、官吏依仗財勢叫他畫,他卻偏不畫。
鄭板橋賣字畫所得的錢,大多數給了窮人。他身背一個長口袋,賣畫的銀子放在裡面,一路散發給窮苦百姓,走到家銀子也散發光了。
△鄭板橋活到七十三歲。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財富,永遠值得我們懷念。
1、從短文中找出三個成語寫下來。
2、 聯繫上下文解詞語。
妙趣橫生——
聞名於世——
3、根據文章回答問題。
(1)鄭板橋一生傑出的成就是 。
(2)鄭板橋特別喜歡蘭、竹、石的原因是什麼?
。
(3) 「板橋體」的特點是 。
4、簡要概括鄭板橋同情窮苦百姓的兩件事。
第一件:
第二件:
5、文中用( )給文章分成了四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參考答案:
1、獨樹一幟 妙趣橫生 萬古不移
2、 聯繫上下文解詞語。
妙趣橫生——美妙的情趣,充分地表現出來。
聞名於世——全世界都有名。
3、根據文章回答問題。
(1)鄭板橋一生傑出的成就是詩書畫方面獨樹一幟,號稱「詩書畫三絕」。
(2)鄭板橋特別喜歡蘭、竹、石的原因是什麼?
蘭花四時不謝,竹子百年長青,石頭萬古不移,是值得歌頌的。
(3) 「板橋體」的特點是: 他寫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亂石鋪路,但是給人以一種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
4、 簡要地概括鄭板橋同情窮苦百姓的兩件事。
<1>鄭板橋當縣令時,私自開倉濟貧被罷官。
<2>鄭板橋把賣字畫的錢發給老百姓。
5、用( )給文章分成四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鄭板橋是清朝書畫家,從小聰明好學,中了進士,當了縣令。
第二段:鄭板橋的詩書畫獨樹一幟,號稱「詩書畫三絕」。
第三段:鄭板橋被罷官後,用賣字畫的錢救濟窮人。
第四段:鄭板橋一生留下了許多寶貴財富,值得我們懷念。
(四) 生命的掌聲
我常常想起一個關於掌聲的故事。
那時我上高中一年級的時候,班裡有位叫英子的女孩兒,文靜漂亮,但是總愛蜷縮在教師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的就來到了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後來我們才知道,她的腿因為得了小兒麻痹症而落下了殘疾,她不願意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勢。
演講課時,老師讓同學們走上講台講述一個小故事。輪到英子講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演講老師是剛調來的,還不了解英子的情況,她就一直點英子的名字。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的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兒紅了。
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英子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就在她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在掌聲中,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
掌聲漸漸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緒,開始講述她童年的一小故事,她的普通話說得很標准,聲音也十分動聽。當她結束演講的時候,班裡又想起了掌聲。英子很禮貌的向老師鞠了一躬,又向同學們深鞠一躬,然後,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奇怪的是,自從那次演講以後,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不再那麼憂郁了,她和同學們一塊游戲、說笑,甚至有一次她還走進了學校的小舞廳,讓同學們教她跳舞。後來,英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尤其是數學和物理,高二那年,她代表我們學校參加了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還得了獎。
三年時光,匆匆而過,三年之後,英子被北京一所大學破格錄取。後來,英子給我來信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次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並沒有歧視我。我應該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那次掌聲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這才明白了英子變得開朗活潑的原因。從那以後,我學會了給人鼓掌,尤其是當別人身處困境的時候。其實,人都是需要掌聲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誰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聲,是一種尊重,更是對一個生命的鼓勵和肯定。
1.用「/」劃去加點字的錯誤讀音。
蜷縮(quán juǎn ) 歧視 (qí zhī )
驟然(zòu zhòu )
2.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美麗--( )突然--( )
3.文中的主人公英子以前是一個性格( )、( )的殘疾姑娘。
4.第二自然段,說說帶點詞語「早早」、「最後一個」寫出了英子怎樣的心理?
5.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分別抓住人物的( )、( )、( ),刻畫了英子的內心活動。
6.用直線劃出表示英子演講前後不同變化的句子。
7.文中為什麼把掌聲視之為「生命的掌聲」?
8.讀了文章後,你受到怎樣的啟發呢?
參考答案:
1、略
2、美麗--(漂亮 )突然--(驟然)
3、內向 憂郁
4、寫出了英子害怕同學們歧視自己殘疾的心理。
5、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分別抓住人物的(動作 )、(神態 )、(心理 ),刻畫了英子的內心活動。
6、用直線劃出表示英子演講前後不同變化的句子。
上課前,她早早的就來到了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
她不再那麼憂郁了,她和同學們一塊游戲、說笑,甚至有一次她還走進了學校的小舞廳,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7、因為掌聲給了英子第二次生命,正是因為這掌聲她知道了同學們並沒有歧視她,自己應該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正是因為這掌聲她變得開朗活潑,破格考入大學。所以文中那次掌聲是「生命的掌聲」!
8、從那以後,我學會了給人鼓掌,尤其是當別人身處困境的時候。其實,人都是需要掌聲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誰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聲,是一種尊重,更是對一個生命的鼓勵和肯定。
(五)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過一個很(象 像)樣的小村莊。
村裡住著幾十戶人家。家家戶戶都有一兩把很鋒(fēn fēng)利的斧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木一(棵棵 顆顆)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的傢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煙消失在天空中……
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8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 就)停下來: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處。
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qiē qiè),包括那(些 把)鋒利的斧頭。
1、劃去文中六個括弧里不恰當的字詞或注音。
2、從短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寫在括弧里。
近義詞:家家戶戶一一( )
反義詞: 擴大一一( )
3、給詞語中加點的字選擇合適的解釋,在正確答案的序號字母上畫「√」。
(1)應有盡有: a.達到極端 b.完
c.全部 d.用力完成
(2)雨水奇多: a.驚異 b.稀罕
c.奇怪 d.特別、非常
4、(1)「裸露的土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大雨沒喘氣兒」是說大雨________________。
(3)「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指________________。
(4)小村莊被毀滅的教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是按 順序敘述的。
6、讀了這篇文你有什麼想法?( )。
參考答案:
1、略
2、各家各戶 減少
3、c d
4、根據短文內容作答。
(1)「裸露的土地」指的是:把樹木一棵棵砍下來之後的光禿禿土地。
(2)「大雨沒喘氣兒」是說大雨 在不停地下,一連下了五天五夜,雨下得大下得多。
(3)「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指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的傢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煙消失在天空中……
(4)小村莊被毀滅的教訓是:小村莊的人只砍樹,不栽樹,不計後果,自埋墳墓,自取滅亡。
5、短文是按 事情的發展 順序敘述的。
6、讀了這篇文你有什麼想法?
圍繞愛護樹木、愛護家園談想法即可。
(六)生日
小時候,總是記不住自己的生日。直到那一天,像往常一樣迎著夕陽,一路踢著小石子兒,頭上的小辮晃呀晃,遠遠望見小屋前佇立的母親那熟悉的身影,飛奔過去,摟住她的脖子。母親領我到飯廳,桌上已擺好了一碗熱騰騰的面條,上面卧著兩個太平蛋。( ),我明白了,我的生日又到了。
母親也坐在桌旁,微笑著看我吃。那神情,彷彿過生日的是她,吃面的也是她。
( )桌上沒有香噴噴的蛋糕,明晃晃的蠟燭,( )母親眼中燃燒著的慈愛不正是那不滅的燭光嗎?
我的生日年年都要過,母親卻總記不住自己的生日。偶然母親也會在撕日歷時淺笑著說:「哎,昨天是我的生日!」
一年一年過去了,我在吃生日面和太平蛋中長大了一歲歲,而母親( )在充滿肥皂泡的洗衣盆邊和撕日歷時的驚嘆聲中度過她的一年年。漸漸地,我發現母親的兩鬢出現了細細的銀絲,如那熱騰騰的卧著太平蛋的細細的生日面。在我的記憶中,母親一次也不曾為她自己過過生日。
( )見母親撕下那張記著生日的日歷,我( )在一旁默默地想,等明年這一天,我一定也要為母親煮一碗壽面,一碗卧著太平蛋的壽面。一次次,我總像忘記自己生日那樣忘掉母親的生日。
今年,我終於記住了。在焦急中盼來了母親的下班。
母親驚訝地望著那碗熱氣騰騰的壽面,我遞上一張賀卡,微笑著說:「媽媽,祝您生日快樂!」
母親默默地看著賀卡和壽面,抬起頭,眼中閃著幸福的光,拉著我的手,看了很久,說:「孩子,你長大了……」
母親坐在桌前開始吃我為她煮的壽面。我也坐在一邊看著母親。我忽然看見兩顆晶瑩的淚珠滑落在碗里。
我問:「媽媽,怎麼啦?」
媽媽笑著說:「我高興!」
1. 把下面各詞確切地填在文中的括弧里。
每回……總…… 總是
雖然……但是…… 於是
2. 從文中摘錄一句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母親吃生日面的時候為什麼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寫出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
5. 從你積累的古詩中,選出一首描寫母親的詩,寫在下面。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把下面各詞確切地填在文中的括弧里。
於是
雖然……但是……
總是
每回……總……
2、 從文中摘錄一句比喻句。
漸漸地,我發現母親的兩鬢出現了細細的銀絲,如那熱騰騰的卧著太平蛋的細細的生日面。把兩鬢細細的銀絲,比作細細的生日面。
3、 母親吃生日面的時候為什麼哭了?
高興的淚,激動的淚,以前都是媽媽為我想著過生日,現在是我想著為媽媽過生日,從媽媽的愛中我懂得了愛媽媽。媽媽為我的懂事,為我的長大高興地哭了。
4、 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小時候,我總是記不住自己的生日,可媽媽總是能記住給我過生日。
5、 從你積累的古詩中,選出一首描寫母親的詩,寫在下面。
如: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七)
傳達室徐大伯的(厲 歷)害在我們學校小有名氣。
期末考試前,學校明確了一條(歸 規)定:任何學生都不準把食物帶入學校內,以此杜(決 絕)上課時不時發出的「咂吧咂吧」聲。這下,徐大伯越發認真了。
大清早,徐大伯便叉(chǎ chà)開雙腿穩穩地立在院門口,滿是青筋的大手垂在背後,顯出幾分威嚴。他認真地盯著每一位進出的同學——「喂,把嘴裡的口香糖吐(tǔ tù)了(再 在)進去!」那些正鼓著腮幫子大嚼特嚼的同學只好不(干 甘 敢)心地吐了口香糖;「咦?你怎麼把牛奶帶進來了?」這位企圖矇混過關的同學只好在校門口把牛奶喝掉。唉,這徐大爺也太不通人情了!
這么一來,嘴饞的女同學們課余時候便少了享受瓜子、話梅的快樂,於是她們撒著(嬌 驕)要徐大伯打個「馬虎眼」,可徐大伯相當認真:「這是原則問題!」還有那些一向懶散的男同學,因為不能在早晨的校園里吞咽麵包或大餅油條,也厚著臉皮要徐大伯「放一碼」。可徐大伯(毫 豪)不通融,「不行就是不行!」男同學無(計 記)可施。
奇怪的是,這么一個不通情理的人,大家卻都很喜歡他。
1、劃掉( )內不正確的音節或漢字。
2、給短文加一個合適的題目,寫在橫線上。
3、假如你是一個被徐大伯「管」的學生,你當時心裡會怎麼想?寫一個心理活動片段。
4、你怎麼評價傳達室徐大伯這個人?
參考答案:
2、不脫離文內容,不脫離文主旨即可。
3、要點:寫清當時的情況
寫出心理活動
4、要點:用概括的語言評價人物。
不脫離文內容,不脫離文主旨。
如:傳達室徐大伯是一個做事認真,講原則,對待工作鐵面無私的人。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不講情面的人。大家喜歡厲害的徐大伯。
(八)我 能 行
「我能行!」這句話常掛在我嘴邊,幾乎成了我的口頭禪。
上星期日,我去參加北京市作文比賽。賽前一個星期,我就當著全家面前聲明:「比賽那天我要自己去,用不著誰送。我能行!」這下可急壞了爸爸媽媽。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提出要送我,都被我一次一又一次拒絕。星期六晚上,爸爸媽媽要做最後一次努力——和我談判。二位說了兩大車話,而最後,我還是用最簡練的兩個字——「不用」——拒絕了。
星期天早晨,媽媽不厭其煩地叨嘮著乘車路線及注意事項。我聽得實在不耐煩:「哎呀呀,媽,我能行!」
來到考場,見不少同學正緊皺雙眉,聽著雙親考前的教導。我不禁暗暗慶幸:哈哈,我可再不用受這份苦了。許多教師、家長見我一人走來,都向我身後張望找「誰」?爸爸媽媽?嘻嘻,我把他們落在家裡了!
上次春遊爬山,那些可惡的男生故意找一條彎彎曲曲又陡極了的山路。半路上,我們女生有的摔了五個跟斗,有的唱哀樂似的哼唧著。一個男生假作關心地來諷刺我:「小周穎,不行了吧?」「我?」我咬咬嘴唇,瞪了他一眼,「胡說,我當然行。」又走了一段,山更陡了。還是那個男生,伸手要拉我。我才不要他拉,我自己能行。終於,我搶在那個男生前面,第一個到達了山頂。山頂上,又是那個男生:「小周穎,你還真行。」 聽著這話,我心理還真是高興!
在改選會上,我說——我能行!
在和班上力氣最大的男生扳手腕時,我還是說——我能行!
1. 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
口頭禪——
不厭其煩——
2.在段首用△給短文分成四段。
3.短文重點寫了幾件事?把每件事各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4.這篇文章寫出了小作者的什麼特點?
參考答案:
1. 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
口頭禪——平時最愛說的話。
不厭其煩——說過多少遍也不嫌麻煩。
2.給短文分成四段 一(1自然段)二(2、3、4自然段)三(5自然段)四(6、7自然段)
3.短文重點寫了幾件事?把每件事各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2件事
一件事是:星期天,我自己一個人去參加北京市作文比賽。
另一件事是:春遊爬山,我不用別人幫,第一個到達了山頂。
4.這篇文章寫出了小作者的什麼特點?
自信、獨立、好強。
B. 小學六年級語文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小學六年級語文知識競賽試題
一、選擇題(共50分,1-8每題2分,9-18每題3分,19題4分)
1、下列帶「.」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C )
jiao xu zhui pu nai A、矯健 作崇 墜落 譜寫 氣餒
mo tai bo zai hu B、肅穆 淘汰 刻薄 記載 會晤
jiao chou shu ai juan C、發酵 籌集 私塾 皚皚 鐫刻
xia zhong fen geng bian D、遐想 中用 焚燒 更夫 憋氣
2、《新華字典》中,「筷」、「狂」兩個字都在第260頁,根據音序排列規律,推斷出「寬」、「款」、「筐」三個字所在的頁碼。它們分別在( B )頁。
A、258、259、261 B、260、260、260 C、260、261、261 D、259、260、2613、
下面查字典,答案每項都正確的一組是( A )。
A、婪:查部首「女」,查音序「L」,共11畫。
B、夢:查部首「木」、「夕」都可以,讀音meng。
C、梵:查部首「凡」,查音序「F」,意思是與佛教有關。
D、冕:查部首「日」或「曰」,讀音是mian,意思是帝王的帽子。
4、下面筆順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
丑: 葵: A、 B、 及: 垂: 瓜: 肅: C、 D、 火: 乃:
5、下列詞語錯別字最少的一組是( C )。
A、震耳欲聾 跋山涉水 遍體粼傷 安然無羊
B、嘔心瀝血 春意盎然 沉重其事 再接再勵
C、流水潺潺 斬釘截鐵 風餐路宿 輾轉反側
D、談笑風聲 忑忐不安 狼狽為干 神計妙算
6、下列全是象形字的一組是(B )。
A、兀、立、晨、手、升 B、矗、苗、女、中、馬
C、本、看、從、星、瓜 D、虎、水、鳥、鼠、舞
7、下列加「.」字解釋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E)。
出神入化(神妙) 濫竽充數(矇混)
A、 意蘊深刻(包含) 安居樂業(喜歡) 欺君之罪(欺凌) 舉不勝舉(盡)
B、 首腦會晤(見面) 奮不顧身(照管) 古木參天(高聳) 危峰兀立(高而上平)
C、 目不暇接(空閑) 通宵達旦(經過) 山清水秀(青色) 喜出望外(意料)
D、 走投無路(投奔) 寡不敵眾(少)
8、詞語:鼠目寸光、雪中送炭、事半功倍、腰纏萬貫、名副其實的反義詞,最恰當的一組是( B)。
A、胸懷大志 錦上添花 一箭雙雕 一貧如洗 徒有虛名
B、目光遠大 莫不關心 事倍功半 衣衫襤褸 名不副實
C、高瞻遠矚 錦上添花 事倍功半 一貧如洗 名不副實
D、高瞻遠矚 莫不關心 一箭雙雕 衣衫襤褸 濫竽充數
9、下列各組四個詞語結構形式完全不同的一組是(C )。
A、霞光 危峰兀立 凶神惡煞 噩耗 B、規矩 春意盎然 綠草如茵 手足
C、呼吸 拔苗助長 鳥語花香 出入 D、談心 葉公好龍 出水芙蓉 動靜
10、下列詞語搭配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C )。
A、深沉的微笑 戰斗時候 端正態度 炮火劇烈
B、深沉的雷聲 戰役年代 端正目的 競賽激烈
C、深沉的哀悼 戰爭年代 端正作風 光線強烈
D、深沉的夜晚 戰役時候 端正思想 疼痛猛烈
11、下列無法按任何規律排列的一組是(C )。
A、頭部 眼珠 身體 眼睛 B、弟弟 爸爸 爺爺 姐姐
C、第二小組 小學 白水洋小學 六年級 D、樹葉 樹根 樹干 樹枝
12、下列四個句子縮句,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C )。
⑴東郭先生牽著毛驢在路上走。
⑵每年入冬,成千上萬、五光十色的蝴蝶,就像候鳥遷徒一樣浩 浩盪盪地飛進蝴蝶谷過冬。 ⑶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
⑷鶴發童顏的老奶奶笑得合不攏嘴。
A、⑴東郭走。 ⑵蝴蝶飛進蝴蝶谷。 ⑶海面上灑遍銀光。 ⑷老奶奶合不攏嘴。
B、⑴東郭先生牽著毛驢走。 ⑵蝴蝶過冬。 ⑶微波灑遍銀光。 ⑷奶奶笑
C、⑴東郭先生牽著毛驢走。 ⑵蝴蝶飛進蝴蝶谷過冬 ⑶海面上灑遍銀光。 ⑷老奶奶笑。
D、⑴先生走。 ⑵蝴蝶飛進谷過冬。 ⑶微波灑遍銀光。 ⑷奶奶笑得合不攏嘴。
13、下列關聯詞語用得不正確的是( A )。
A、盡管你腦袋靈得很,如果不認真學習,還是得不到好成績。
B、不管風霜雨雪,小明總是天天早起鍛練身體。
C、只有全心全意地為同學服務,才能受到同學們的尊敬。
D、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能取得好成績。
14、依次填入方框內的關聯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C )。
一個獵人,□他打扮得十分威武,□為人十分膽小。□分的妻子常常勸他要挺起胸膛,鼓起勇氣做人。獵人說:「□你這樣勸我,□我也沒有辦法把我的膽子加大呀!」
A、盡管、還是、所以、雖然、但是 B、盡管、還是、因此、雖然、但是
C、雖然、但是、因此、盡管、可是 D、雖然、但是、因為、盡管、可是
15、下列各組修辭判斷全部正確的一組是(4 )。
⑴準是怕別的東西傷害了它的「寶寶」吧! ⑵荷葉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⑶延安的歌聲……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⑷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⑸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 栓縮小了一半。
A、⑴擬人 ⑵比喻 ⑶排比 ⑷反問 ⑸誇張 B、⑴擬人 ⑵擬人 ⑶比喻 ⑷設問 ⑸比喻
C、⑴比喻 ⑵擬人 ⑶排比 ⑷反問 ⑸誇張 D、⑴比喻 ⑵比喻 ⑶比喻 ⑷設問 ⑸比喻
16、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 )。
A、經過這次旅遊,讓我大開了眼界。
B、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要想自己成為祖國的棟梁,必須刻苦, 勤奮,再刻苦,再勤奮!
C、北京博物館展出了二百萬年前新出土的黃河象化石。
D、《憶鐵人》一文反映了鐵人關心群眾,勇於承認錯誤,嚴於 律己。
17、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D )。
yun A、不速之客——隕石,真是自己送上門來的《天然史書》啊!
B、他們匆匆地說了聲「對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C、「行啊」,小敏回答說。「叫我干什麼都行!」
D、「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徐向前元帥常常告誡自己的子女不 要靠爸媽去「鋪路」。
18、銜接短文,最恰當的一組是(D )。
清晨,每當嘹亮雄壯的國歌奏起,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上升,同學和老師無不興奮異常,滿懷激情。看,操場上,飛速跑向教室的同學立刻停住腳步,打掃衛生的同學立即放下手中活,趕往上班的教師馬上收住匆匆的步伐。他們都就地立正面向國旗,恭恭敬敬行禮。________
A、然而,往往有小同學卻隨隨便便走來走去,因為他們還不懂 這是庄嚴的時刻。
B、然而,往往有老爺爺或老奶奶卻若無其事地在操場上走來走 去,因為他們真的不知道這是庄嚴的時刻。
C、然而,往往有「名牌服裝」,手持「大哥大」,若無其事昂 首挺胸從站立者身旁擦過。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是庄嚴的時 刻?不可思義!
D、此時此刻,我總是思潮翻滾,那不是祖國在召喚我們嗎?
19、下列是排列錯亂的段落,合理順序的答案應是( C )。
⑴他吃得非常痛快,一點兒也沒有怪我們請他太遲的意思。
⑵在下午六點鍾的時候,他果然來了。
⑶他不僅會種桃子,而且還會品嘗桃子的滋味。
⑷他把桃子放在袖口上擦了兩下,就坐在院子中央的一條凳子上 吃起來。
⑸當說明了我們的意思以後,他就欣然地走到桃樹下,輕輕地把 手伸向桃子,桃子於是便自動地落到他的巴掌心裡,好像專門 等他來摘似的。
⑹相反的,從他品嘗桃子滋味的表情來看,倒似乎是在誇獎我們 的種植技術呢——他絲毫沒有想到這種技術完全是他傳授給我 們的。
⑺他是一個朴實而又熱心的人,隨便什麼時候去請他,總是不會 推卻的。
A、⑶⑺⑵⑸⑷⑴⑹ B、⑺⑵⑸⑶⑷⑴⑹ C、⑺⑵⑸⑷⑶⑴⑹ D、⑵⑸⑶⑷⑴⑹⑺
二、閱讀(共50分) 一閱讀片斷完成第20—24題(共12分)
(在花港觀魚,看到了又一種綠。)
①那是滿池的新荷,圓圓的綠葉,或婷婷立在水上,或宛轉靠在水面,只覺得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滿池。
②我最愛看初春的楊柳嫩枝,那樣鮮、那樣亮,柳枝兒一擺,似乎蹬著腳告訴你,春天來了。
③而眼前的荷葉,那活潑的綠色表現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和楊柳是一樣的。
④你瞧,那葉面上的水珠滴溜溜地滾動著,滿池的荷葉簡直在翩翩起舞了。
20、哪一句話概括地寫出了花港觀魚綠的特點?用「 ( ) 」劃出。2分
21、「綠色,是生命的顏色。」這句話是從這段文字中抽出的 的,應在( )。2分(A)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22、給這段話加上一個恰當的小標題.(綠)2分
23、作者為表現花港觀魚的綠色之美,採用怎樣的表達方式? ( A)3分 A、記敘和說明 B、描寫和說明 C、描寫和記敘 D、描寫和議論
24、下列對本段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B)。3分
A、描寫花港觀魚的「綠」重在強調它的生命力。
B、描寫花港觀魚的「綠」,在描寫池中新荷之綠的同時又描 寫了池旁楊柳的嫩枝之綠,重在強調那裡充滿生命之「綠」。
C、描寫花港觀魚之「綠」,主要描寫那池中的新荷之綠。描 寫楊柳嫩枝目的是襯托「新荷」表現出來的生命力。
D、為表現花港荷池的無限生機,文中運用了比喻、擬人、誇 張等修辭方法,並運用疊詞作修飾。
二閱讀短文,完成第25—30題。(共18分)
一次,儀山禪師洗澡。 水太熱了點,儀山讓弟子打來冷水,倒進澡盆。II 聽師傅說,水的溫度已經剛好,看見桶里還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隨手倒掉了。 正在澡盆里的師傅眼看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語重心長地說:「世界的的任何東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貴是賤,都各有各的用處,不要隨便就浪費了。你剛才隨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澆灌花草樹木嗎?(這樣水得其用,花草樹木也眉開眼笑,一舉兩得,又何樂而不為呢?)II」 弟子受師傅這么一指點,從此便心有所悟,取法號為:「滴水和尚。」II
25、給短文選擇一個題目,用「√」標出。2分 (儀山禪師 滴水和尚 一舉兩得 (對)萬物皆有所用
26、這個故事的起因是:師傅要洗澡,讓弟子打水 經過是:弟子把一些冷水倒掉 結果是:經師傅教育,悟出道理.6分
27、給短文分段,在文中用「‖」標出。3分
28、劃出文中既是擬人句,又是反問句的句子。用「( )」標 出。1分
29、文中劃線中的「一舉兩得」,「一舉」指:一次舉動 「兩得」指:兩份收獲 「何樂而不為」的意思是:為什麼不這樣做呢?3分
30、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了什麼?(C )3分
A、講究節約,不要浪費一滴水。 B、萬物都有用處,不要隨便浪費掉。
C、要珍惜自己存在的價值。 D、法號應該取為「滴水和尚」
三認真閱讀下文,仔細作答第31—37題。(共20分)
一 只 貝
一隻貝,和別的貝一樣,長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鹹的,又有風浪的壓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殼里。殼的樣子很(體面、美麗、(漂亮(對),漲潮的時候,總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頭。有一次,他們被送到海岸,當海水嘩嘩地落潮去了,他們卻被永遠地留在沙灘上,再沒有回去。螞蟻、蟲子立刻圍攏來,將他們的軟肉嚙(nie) 掉,空剩下兩個硬硬的殼。這殼上都曾經投影過太陽、月亮、星星,還有海上長虹的顏色,也都曾經顯示過浪花、旋渦(wo)和潮峰起伏的形狀。現在他們生命結束了!這光潔的殼上還留著這色彩和線條。 孩子們在沙灘上玩耍,發現了好看的貝殼,撿起來,拿花絲線串著,系在脖子上。人都在說:這孩子多麼漂亮!這漂亮的貝殼! 但是,這只貝沒有被孩子們撿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時侯,就是一隻(難看、(醜陋(對)的貝。因為有一顆石子鑽進了他的殼內,那是顆十分硬的石子,無論如何不能擠碎它;又帶著稜角;他只好愛著內在的折磨。他的殼上越來越沒有了顏色,沒有了圖案,他失去了做貝的((對)榮耀、資格、榮譽);但他默默地,他說不出來。 他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漲潮了;潮又退了;他還在沙灘上,殼已經破爛,很不(完好、完全、(完整(對)了。 孩子們又來到沙灘上玩耍。他們(玩夠、(對)玩厭)、玩膩)了那些貝殼,又來尋找更漂亮的呢。他們又發現了這一隻兩片瓦礫似的殼,用腳踢飛了。但是,同時在踢開的地方,發現了一顆閃光的東西,他們拿著去見大人。 「這是什麼東西?」 「這是珍珠!嗨,多(稀罕(對)、少見、稀少)的一顆大珍珠!」 「珍珠?這是哪兒來的呢?」 「這是石子鑽進貝里,貝用血和肉磨製成的。啊,那貝殼呢?這是一隻可憐的貝,也是一隻可敬的貝。③」 孩子們重新去沙灘尋找他,__________
31、在文中( )里選擇一個恰當的詞語,用「√」表示。3分
32、劃線句子①中的「這色彩和線條」指的是(太陽)、(月亮)、(星星) (海上彩虹)的顏色和(浪花)、(旋渦)、(潮峰)的形狀。3分
33、劃線句子②中的前一個問號應讀(驚奇)的語氣,後一個問 號應讀(疑問)的語氣。2分
34、劃線句子③中的「可憐」指這只貝(被石子折磨著過了一生);「可敬」指這只貝(用血肉之軀磨出美麗的珍珠)。4分
35、這是一隻怎樣的貝?根據課文內容,在括弧里填上恰當的詞 語。2分 ( 可憐)的貝;(可敬 )的貝;( 醜陋)的貝;( 破爛 )的貝
36、根據「一隻貝」的品質,給文章選一個恰當的結尾。(2)2分 ①好不容易尋找到兩片瓦礫似的殼。他們把殼珍藏起來。 ②但,沒有找到。
37、這只貝與其他貝的經歷有什麼不同?這只貝的故事說明了什麼 道理?4分(答:"其他的貝都是美麗,幸福的.而那隻貝卻被石子給折磨著.通過這只貝,我們可以知道凡是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是經過人們用血和汗製成的,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
C. 六年級語文上冊知識競賽題(最好是課外的)
從前,有個旅店貼了一張廣告,上面寫著;"下雨天留客留天留客不留。」一位旅客走來,要求住店。店主指著廣告說:"你沒看見寫的廣告嗎?」客人說:「我看清楚了。」店主不留客人住,客人非要住。 這個句子可以這么念:
1、下雨天,留客留天,留客不留?
2、下雨,天留客留,天留,客不留
從前有個老進士,他的兒子也中了進士,於是他好得意,准備第二天大宴賓客,進行慶祝,並親自撰寫了一副對聯,貼於大門外。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下聯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於這老進士平時為富不仁,仗著自家有財有勢,經常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百姓對他無不恨之入骨。其中有個秀才見了這副對聯頓時計上心來,決定要捉弄一下老進士以解心中惡氣。於是,他趁黑夜把這副對聯的「士」字下面一橫加長,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兩橫。
第二天,老進士請來的賓客都來了,大家一見這副對聯,都交頭接耳,偷偷暗笑。老進士聞訊出來一看,只見對聯變成了「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進士在眾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聲,昏了過去,百姓們則拍手稱快
古往今來,讀書與對聯結下了不解之緣,涌現出了許多妙聯。
明代顧憲成為無錫東林書院題留了一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對聯表現的是讀書人既認真讀書,又關心國家大事的胸懷。數百年來這副對聯曾激勵和鼓舞過許多仁人志士走出小家為大家,步出書齋奔天下。
清代蒲松齡科舉屢試不中,很不得志。為了鞭策自己,他寫了一副對聯懸於書房:「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此聯巧妙地嵌入了項羽破秦。勾踐滅吳這兩個歷變故事,以此來激勵自己努力讀書寫作,終於完成了《聊齋志異》。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這是著名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的自勉聯。以此來督促自己甘於寂寞,認真讀書,寫出有價值的文字。范爺爺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實踐了諾言。
周恩來在天津南開學校讀書時,寫過一副自勉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可見,青年時代的他就見解獨到,志向宏大。他認識到要改造舊中國必須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奮斗,必須走出書本,學以致用。
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求學時,也寫過一副自勉聯:「貴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如一日暴十日寒。」從中可見毛澤東主張堅持不懈的讀書方法,反對疲勞戰和冷熱病。
某日侍郎、尚書、御史三個高官走在路上,看見一隻狗從三人面前跑過。
御史藉機會問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侍郎臉都綠了:『是狗。』
尚書和御史都大笑:『何以知道是狗?』
侍郎:『看尾毛,下垂是狼,上梳是狗(尚書是狗)。』尚書臉也歪了。
侍郎:『也可以從食性看。狼是肉食,狗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竹子拆開為個個,苞字拆開為草包,合起來就是個個草包
誠懇勸告的話叫(忠言)
坦率表白的話叫(直言)
狂妄自大的話叫(狂言)
開玩笑的話叫(戲言)
討人喜歡的話叫(甜言)
應允別人的話叫(諾言)
不滿抱怨的話叫(怨言)
虛假偽裝的話叫(佯言)
誹謗攻擊的話叫(惡言)
欺騙臆造的話叫(謊言)
胡說八道的話叫(胡言)
挑撥離間的話叫(讒言)
違背事實卻有意加以傳播的話叫(謠言)
不守諾言的話叫(食言)
歷代的詩話、筆記中,載有許多詩人琢字煉句的軼聞佳話。據《唐詩紀事》等記載,唐朝有位名叫齊已的詩僧,寫了一首《早梅》詩,其中有這樣的兩句:「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看了,提出不如把「數枝」改為「一枝」好,因為「一枝開」與「早梅」的詩意更加貼切。齊已深以為然,立即下拜,尊奉鄭谷為「一字師」。
人生的12個經典領悟
1、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
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註: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是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註: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3、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說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諸位先生女士,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註: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4、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願是當小丑。中國的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帶外國的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註: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容易要求多於鼓勵,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5、在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個太太不耐煩地對她先生說:「我說你為甚麼走得這么慢。原來你老是停下來看這些東西。」
(註: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結果失去了觀看兩旁美麗花朵的機會。)
6、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快鏟起來,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厎」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你當然懂,太太,」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註: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7、理由充份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後面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註: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份展現出來。)
8、原來如此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靜之時然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在你面對沖突和爭執時,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虧,或許很快就能釋懷了。)
9、誤會
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而且滿囗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罵一聲:「豬!」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
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不要錯誤的詮釋別人的好意,那隻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後生發悔意。)
10、後生可畏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是愛迪生。」
小男孩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麽沒有發明電燈?」
(很奇怪,喜歡倚老賣老的人,特別容易栽跟斗。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11、不必緊張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向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
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甚麽?」
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take it easy,放輕松放輕鬆些,生活何必太緊張?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12、鑰匙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鐵桿奇怪地問:「為什麽我費了那麽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
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
(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隻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了解別人。)
D. 六年級課外閱讀題
默讀短文,按要求作答。
又是薺菜花開時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廣闊的田野里度過的,那裡是我的活動室。這個活動室是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所無法想像的。那可真是個激動人心的世界,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樂趣。無論是春夏,還是秋冬,那裡都有許多東西令我興奮激動,其中就有薺菜。
興奮激動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於尋找她的過程。薺菜善變,不僅顏色變,形狀也會變。長在沒有太多雜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葉子呈鋸齒狀,有時候那鋸齒還很大,整片葉子看上去像從葉子中間的莖上又生出許多瘦長的葉子來,而且顏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細找,根本發現不了。如果長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長,葉子幾乎沒有齒,而且顏色碧綠,和菠菜的模樣十分相似。如果周圍有些淺淺的、灰綠色的草,她既不匍匐著,也不高高站著,顏色也就變成灰綠,葉子有淺齒,和周圍的草一樣,葉表一層細細的茸毛,這就又和采雜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勝利。有時候,第一遍沒有發現,但有些疑惑,一回頭,突然發現一個肥大的傢伙正趴在那裡呢。這時候,會感覺胸腔里那顆心正激動得怦怦直跳。這不像是在幹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還好玩,誰不願意呢?五六歲的時候,如果讓我看守曬在場上的稻穀,驅趕麻雀和雞,我是不願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親說:「海度啊,去挑點薺菜來,晚上包團子吃」,我就興高采烈,拿了籃子雀躍而去。
又是煙花三月、薺菜開花的時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還能否認識薺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澆醒的田野里是否還有挑薺菜的婦女、孩子。
1、按要求寫近義詞。
廣闊( ) 疑惑( )
2、用「 」畫出文中點明題意的句子。
3、薺菜的特點是什麼?並舉一個例子說明。
4、作者挖薺菜的感受是什麼?你從課文哪個地方體會出來?
5、按要求回答。
(1)聯系全文回答。
「又是薺菜花開時」,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á(2)讀句子,聯系生活經驗或運用想像回答。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廣闊的田野里度過的,那裡是我的活動室。這個活動室是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所無法想像的。
這個活動室會有哪些活動?
畢業班閱讀練習二
免費而珍貴的禮物
多克是一個信差,他始終堅信自己的使命就是向人們傳遞快樂。因此,他的口袋裡總是裝著許多小紙條,上面寫著一些鼓勵性的話。他將信件和電報送到人們手中的同時,也留給他們一張小紙條,告訴他們「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開」,「別再煩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多克因為年齡太大而沒有入伍,但他自告奮勇到野戰醫院做了一名志願者,協助醫院救死扶傷。
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在醫院的牆上寫了一句話:「沒有人會死在這里。」他的行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醫院的人說他瘋了,也有人認為這句話無傷大雅,不必擦掉。
那句話一直沒有人去管,就一直留在了那面牆上。後來,不但傷員,就連醫生、護士包括院長,都漸漸地記住了這句話。
傷病員們為了不讓這句話落空而堅強地活著,醫生和護士為了這句話,盡力地給予病人最精心的醫治和護理。這個醫院變成了一個堅強的醫院,每個人的臉上都有一種盼望和堅毅的表情。||
有時候,創造奇跡的不是巨人,也許只是一句普通的話語。而一句鼓勵的話語,就是給對方一個免費卻珍貴的禮物。它在我們的生命里,微不足道,卻往往重如千鈞。
1、寫出下面詞語的意思。
(1)自告奮勇:
(2)突發奇想:
2、短文已經用「||」分為三段,請概括段落大意。
3、從短文中你體會到什麼道理?
畢業班閱讀練習三
石頭做湯
許多年以前,有三個士兵從戰場上歸來。他們又累又餓,來到了一個村莊。由於連續的戰爭,村民們的收成很不好,他們趕緊把自己僅有的一點食物藏了起來,然後,到廣場上去看那三個士兵。他們哀嘆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們飽餐一頓。
士兵們竊竊私語了一會兒,一個士兵說:「你們沒有東西給我們吃,不過我們卻有讓大家共同分享的東西:我們有一個訣竅,能用石頭做湯。」
村民們感到非常好奇。不久他們就點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鍋。士兵們往鍋里放上了三塊光滑的石頭。「這個,一會兒就能煮成美味的湯。」第二個士兵說,「不過,要是放上點鹽,再來點芹菜,它的味道就會更加鮮美。」一聽這話,一位村婦說:「太巧了!我正好想起來什麼地方還剩下了一點呢。」村民們一個個想起了什麼東西。不一會兒,蘿卜、牛肉、乳酪紛紛添到了大鍋里。在大家坐下來准備喝湯的時候,有人推來了一桶酒。
村民歡聚在廣場上,他們一邊吃一邊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當三個士兵醒來時,發現村民們全都站在他們周圍,還有一背包麵包和乳酪。「你們給了我們最寶貴的禮物:用石頭做湯的訣竅,」一位長者說,「我們會永遠牢記在心間的。」
第三個士兵對眾人說:「其實也沒有什麼訣竅。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點東西來,就可以辦成讓大家分享的宴會。」
1、按要求寫詞語。
近義詞:珍貴( ) 訣竅( )
反義詞:肯定( ) 缺衣少食( )
2、村民對待三個士兵的態度前後有什麼不同?
3、引起村民態度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4、村民們給三個士兵吃的、喝的,為什麼還要感謝他們?
5、你從短文得到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