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今天老師說要到我家來采訪的老師會表揚我還是批評我,現在我的心情是什麼,,
一、啟蒙老師:童年記憶里的特殊夥伴從懵懂孩童成長為獨當一面的職場人、敢於擔當的人父人母……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的成長軌跡雖然千差萬別,但可能都記住了一個人。這個人會在自己迷茫的時候給予安慰,在自己成功的時候送上微笑和掌聲。這個人就是啟蒙老師。今天是教師節,為此,記者近日采訪了兩位民,聽他們講講自己的啟蒙老師。愛慕虛榮要不得「給我印象最深的老師非小學時候的班主任王根富老師莫屬。從他那兒學到的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終生。」說起自己的啟蒙老師,今年20多歲的王女士感慨頗多。在王女士的印象中,班主任王老師瀟灑帥氣,平時除了注重抓學生的學習成績外,班上的文體活動也搞得有聲有色。到了五年級,眼看就要小學畢業,王女士班上十多位女生為小學最後一次文藝演出排了個集體舞。為了這次文藝演出,一位家長建議大家統一購連衣裙。「那套連衣裙好像要50多塊錢,價錢並不便宜。更巧的是,我當時已經有了一套類似的連衣裙,只是顏色有點兒不一樣。」說起來十幾年前的事情,王女士仍然印象深刻,她告訴記者當時家裡條件不好,爸媽一天的收入也就幾十塊錢。但是,因為當時年紀小,一想到跳舞時要穿不一樣的連衣裙,她感覺特別丟人。為此,她在家裡哭著鬧著不肯上學。「爸媽直接把我帶到了王老師跟前。王老師看了看我穿的連衣裙,然後說我的連衣裙很漂亮,不用再新連衣裙了,還說如果我穿自己的裙子跳舞會因為與眾不同而更受關注。」王女士告訴記者。「等到我平靜下來,一向和藹可親的王老師嚴厲地批評了我,說在他的印象中我從來不是一個愛慕虛榮的姑娘。虛榮心強、喜歡攀比只會成為我成長路上的絆腳石。」王女士說,「後來,我穿著自己的連衣裙跳了舞,不但沒有受到同學們的嘲笑,還收獲了王老師的掌聲。更重要的是,我記住了不愛慕虛榮才能讓我走得更遠、飛得更高。」好習慣受益終生家住區路附近的樊鵬飛是一個8歲孩子的父親。對於孩子的教育,他從來都是一絲不苟。而這種教育態度其實傳承自他小學時候的語文老師張慧雲。「上小學的時候,很多班上的語文課代表都是女生。但是,因為我作文寫得不錯,張老師就讓我當了我們班的語文課代表。」樊鵬飛告訴記者,「當時我各科成績都還不錯,張老師很喜歡我。每次放學,不少同學會到我家寫作業。我寫作業寫得比較快,每次一寫完就把作業給其他人看。慢慢地,看作業變成了抄作業。而我卻因為有同學抄我的作業,產生了莫名的成就感。」幾個人的作業錯得都一樣,沒過多久,幾個同學抄樊鵬飛作業的事兒就被張老師發現了。「本來以為老師不會批評我,畢竟我是被抄作業的那個人。沒想到恰恰相反,老師把我單獨叫到了辦公室,告訴我讓別人抄作業是在害別人。我身為語文課代表不但沒有起到模範作用,反而帶壞了大家,讓她很失望。」樊鵬飛回憶說,「張老師並沒有罰我,也沒有當著其他同學的面批評我。那一天很難熬,晚上回家後,我把自己的感受寫進了日記。第二天日記本發回來,我看到張老師在日記後面寫了『知錯能改,不錯!』的評語。」如今,樊鵬飛成了一家的部門經理。無論教育孩子還是領導員工,樊鵬飛都非常盡心。對於孩子或員工犯下的一些小錯誤,樊鵬飛也很少批評,而是給他們機會「將功補過」,讓他們學會從錯誤和失敗中總結教訓、再接再厲。二、「用自己的靈魂塑造學生」每年9月,都有一批學齡兒童進入小學,開始他們的學生生涯。啟蒙老師就是他們漫漫求學之路的領路人,帶領懵懂孩童進入知識的殿堂。近日,記者采訪了兩位老師,挖掘他們和孩子之間的故事。用愛喚醒孩子潛能有著22年從教經歷的齊艷麗是源匯區受降路小學的一名教師。「做一個有愛心的老師,用自己的行動去愛護學生,用自己的靈魂塑造學生」。這是齊艷麗老師一直堅持的事情。齊艷麗老師珍藏著一封信,這是她教過的學生小龔在考上大學後寫給她的。記者看到,小龔寫道:「我有很多老師,但我永遠忘不了您。在我最自卑、最孤獨時,您給了我母愛般的溫暖,給了我戰勝困難的信心……」看到信,齊艷麗老師想起了小龔上小學時的情景。「小龔是個懂事聽話的孩子,每天話不多。但是,我發現她家非常困難,爸爸殘疾,媽媽患有精神病,這個可憐的孩子每天跑步上學,有時還得給全家人做飯。」齊艷麗說。從此以後,齊艷麗經常送小龔回家,遇到雨雪天,便在學校附近飯給她吃。全班很多孩子在齊艷麗老師的感召下爭先恐後地幫小龔。正是這份濃濃的愛,使原本木訥、孤獨的小龔漸漸變得快樂、自信起來,學習成績也突飛猛進。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小龔和齊老師保持著。齊老師說:「一個人在成長中被愛、被關注,她所釋放的能量是無法估量的。」禮物雖小情誼無價年,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小磊,默默地走到實驗小學老師郭惠明的辦公桌前,把一個小小的發卡放在桌子上。「老師,送給你!」說完,這個小男孩便飛快地跑開了。郭惠明老師看著小磊的背影,不禁欣慰地笑了。小磊是個在棍棒下成長的孩子。年,小磊的媽媽已經離開他們父子去江西打工了。爸爸經常借酒消愁。小磊如果上課睡覺、不寫作業、考試成績不好便會挨打。一天,正在上課的郭惠明老師發現小磊的門牙沒有了,便問他怎麼回事?小磊抹著眼淚說:「爸爸打掉的!」郭惠明老師放學後便找到小磊爸爸進行溝通。「他不好好寫作業,我得好好管教他!」小磊的爸爸言語中還頗有些自豪,認為自己管教兒子很嚴格。郭惠明老師聽後,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耐心地對小磊爸爸說:「孩子現在還小,犯個小錯應該以說服教育為主,可不能動不動就打他。這樣他會更叛逆,往反方面發展……」郭惠明老師這一說就是一個多小時,直到小磊的爸爸認識到自己教育方式的不當,承諾以後不再打孩子。郭老師還是不放心,又找到了小磊母親的,想讓小磊母親也關心一下孩子。但是,小磊母親在中說她也沒有辦法,自己是不會回去的,對兒子的教育無能為力。從此,郭老師對小磊格外照顧,送小磊回家,給小磊吃的。雖然小磊的學習成績不好,但是郭老師發現小磊很愛勞動,體育也很棒。於是郭老師就有意在班裡表揚小磊,讓其他孩子向小磊學習愛勞動的優點。當小磊在體育比賽中獲得了獎項,郭老師在班裡特意表揚了他。小磊叛逆、自卑、上課睡覺、不寫作業的毛病,慢慢地都改掉了。於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為了表示感謝,特意給郭老師了一個發卡。三、老師各顯神通 學生受益頗多啟蒙老師那美麗的微笑,總能讓孩子忐忑不安的心情平靜下來;啟蒙老師那溫馨的話語,總能讓孩子有勇氣面對未知的困難和挑戰;啟蒙老師那默契的眼神,在孩子孤單時總能讓他們感受到信任和依賴。怎樣當好一名啟蒙老師,帶著孩子深入至真、至善、至美的世界?下面幾位老師給出了答案。誦經典學做人被評為今年我最美教師的實驗小學郭惠明老師從事孩子的啟蒙教育工作已經有20年了。「我的教育信仰是不僅要讓學生學好書本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做好人、行好事。這種教育理想如何實現,我從《規》中找到了好的方法。」郭惠明老師說。現在大多數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通過觀察,郭惠明老師發現只知索取不知報恩父母者居多。連自己爹娘都不關心的孩子,怎麼會關心別人呢?為此,郭惠明開展「踐行《規》,感恩父母」演講活動,通過「助人我快樂」「媽媽辛苦啦」「爭做少年君子」等系列主題班會,讓學生們懂得助人為樂的意義,體會到父母對自己那份無私的愛。學生璐璐的媽媽給郭惠明發,說孩子不聽她的話,與她爭吵,父母為此很傷心。在與家長交談中,郭惠明了解到班上一些學生有頂撞父母的不良習慣。於是,郭惠明就利用晨會時間,給孩子們講「百善孝為先」的道理,還特意讓璐璐讀《規》中「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和「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等句子,並讓她當「小老師」給大家講解句意。後來,璐璐的家長告訴郭惠明:「孩子變了,我批評她,她不頂嘴了,下班後還會主動倒茶水給我喝,知道孝敬父母了。」多讀書讀好書「作為一名老師,我深知閱讀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之大。我不僅自己堅持讀書,對於孩子,也大力提倡和鼓勵他們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從開始的放手讓他們選擇喜歡自己的書,到後來的推薦一些好書,慢慢地,學生們的詞彙量變大,視野越來越開闊。」源匯區受降路小學趙敏老師告訴記者。近幾年來,趙敏老師一直致力於閱讀教學當中。趙敏說:「我從繪本入手。美麗的圖畫、有趣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漸漸地,孩子們不滿足於老師講,開始去書店書。鼠小弟系列讀完看宮西達也系列,從《有個性的羊》到《失落的一角》,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理解能力也越來越強。我還讓孩子們創作屬於自己的繪本。孩子們從中嘗到了創作的喜悅,也更愛創作了。」隨著學生識字量的增多,趙敏開始引導孩子們讀一些以文字為主的書,當然都標有拼音。「我挑選的書一般為世界級名著,如E·B懷特的《精靈鼠小弟》和《夏洛的網》、國內著名兒童作家王一梅的《鼴鼠的月亮河》等。」趙敏說。廣交友善交友「一個人只有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才能走向成功。」源匯區受降路小學李梅老師說。李梅老師告訴記者,有一個孩子寫過一首小詩《我要做星星》。詩中這樣寫:我不願做太陽,也不願做月亮。做太陽太寂寞,做月亮太孤單。我要做星星,因為星星有無數朋友,將黑夜點綴得更加美麗漂亮。經常鼓勵孩子們多交朋友。她在班裡專門設立了「最受歡迎同學」獎,並召開主題班會,請學生們就你喜歡的同學是什麼樣的?你的魅力在哪裡?等話題展開討論。學生們在交流、實踐中慢慢知道了善良有愛、責任心強、堅強勇敢、努力上進、謙讓有禮、寬容大度、誠實守信的人是最受歡迎的人。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在言談舉止和思想行為中都會有意識地朝著這些方向努力。
❷ 采訪老師可以提哪些問題
1、在您的教學史上,最另您感到驕傲或失望的是什麼?
2、您認為教師現在專在學生的心中或屬是社會中是怎樣一個地位?
3、您曾經是否有過特別偏好或是討厭某個學生?
4、學生做什麼會令您特別高興或是失望?
5、您覺得在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方式上有什麼優點或不足?
6、您認為在教師節接受學生及家長的宴請、禮物,或是在中、高考結束後接受學生的師恩宴合適嗎?
7、您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最應該為學生著想的是什麼?
8、您認為一個好學生是成績重要還是素質重要?
9、在您看來,中國現當代的教育有哪些利與弊?
10、最後請您給您的學生們幾句關於學習和處世的建議?
還可以提以下這些問題:
1、您任教幾年了?
2、您教出了多少德才兼備的學生?
3、您是怎樣如何將學生以教育好?
4、是什麼力量能讓您教這么多年書?
5、您教書覺得開心嗎?
6、老師,在您教書的學生中,有沒有誰令您影響深刻的?
7、老師,請問您喜歡什麼樣的孩子?
❸ 高中語文老師進來
實用類文本只包括新聞和傳記。
因此你多做幾篇真題就會很快找到感覺的。內
而且這種事實性的文章,容
一定要回到原文找答案。
不可以自己編觀點,
要從原文來合理推測。
主要還是從原文找答案。
做上十篇,你就能拿80%的分了。
再做十篇,你就能總結出自己的做題思路和速度了。
因此,建議樓主立即開始做真題。
❹ 采訪語文老師的問題有哪些
1.請問您執教屈指算來有幾個年頭了?
2.請談一下您年少時期的語文學習版經歷好嗎?
3.您對當今高等學權校的語文素質教育有何見解?(好處或弊端)
4.您是怎樣看待當代高中生的語文學習的?
5.有人說,語文老師總是會偏愛某些有資質的學生,您是怎麼看待的?您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嗎?
6.有人認為語文的學習不像數理化一樣,需要動腦子,都是些死記硬背的東西,您是怎樣看待的?您認為高中生想學好語文有什麼訣竅嗎?
希望採納。謝謝,祝你成功
❺ 采訪語文老師的問題
1.語文即國語,老師如何教育我們在平時的說話中潛移默化的學好語文呢?
❻ 高中語文如何學習!
我覺得興趣其實是最重要的老師,還有,我是今年高考的考生對於高考的題目類型等也是有很強的感覺,下面我就語文素材的積累和語文學習中如何處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給您一些建議。
第一點,要多接觸一些文學氛圍很強的報刊雜志,這樣既可以接觸到一些很有文學底蘊的作品,(每本文學刊物都有很多經典作品等我們欣賞)。同時,這些刊物又有著鮮明的時代氣息,與現在的生活緊密相關,從多個角度反映我們現實生活。我們學校中經常訂的刊物有《語文報》,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我們的學習。也向大家推薦《作文與考試》刊物,上面有很多的作家作品,很有教育意義。
其次,我還要強調一點,身邊有材料不意味著真的可以利用這些材料,就像我們統一訂的刊物,雖然每個同學都有,但是同學們的利用程度就不一樣,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培養一種善於運用材料的意識,有一種對於材料的渴求感,才可以真正的對身邊的材料感興趣,這種興趣,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一線的老師應當及時培養的,多鼓勵,多褒揚,才會培養出一個有一個的語文愛好者。
第三點,我認為,我們就生活在語文素材的包圍中,何謂語文?語言與文學,我們每天的談話,就是語文研究的范圍。培養對語文的感覺,是積累素材的一個關鍵,更是運用素材的關鍵。多看一些電視的訪談節目,就是一個很好的幫助。訪談節目,訪的就是我們這個社會上頗有些成就的人物,他們的談話往往是充滿著智慧的,學習他們的語言是一點,學到一種文學的思維才是我們運用素材的關鍵。
第四點,注意記錄,有時我們老師也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有的時候記得有一個相關的例子或者是什麼資料,但就是想不起來了。這就要求我們要多看勤記,喜歡,就抄下來嘛!如果沒有時間,到學校的復印社復印也可以啊!
第五點,多接觸一些名著。有人可能認為,這好想與我們的第一點重復了吧?其實並不然,一部名著,有時候就是一個社會,保羅天地萬象,品人文之大觀,收萬物之博大。比如《紅樓夢》吧,光是古詩詞就可以出好幾本書,這也體現了我們中華文明的博大。其中的每一首詩詞,都是一個高等的材料,是非常吸引人的眼球的。而且其中有好多的判詞與酒令,都是一些單句,用作文章的題目,那真是畫龍點睛之筆啊!
第六點,要學會運用素材,學會提高自己的素材的質量,從多年的教學經驗可以看出同學的語文學習的差別就在語言的運用,知道這個材料還不能結束,要學會用精妙的語言把見到的材料運用起來,才真正達到了我們的目的。這也是文學創作的真正目的。
處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第一點, 要學會找所閱讀的文章的閃光點。我們中學中所選擇的閱讀文段,有的是名家的名作,大部分是我們不太常見,但是特別有韻味,特別有文學底蘊的文章。可讀性是非常高的。這些文章,看似高深莫測,對我們的同學的寫作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但只要老師引導同學真正找到自己折服於這篇文章的地方,就像同學們感動於《荷塘月色》景色描寫的細致動人,就像同學們為《背影》中的老父親的形象而感動落淚。這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寫作素材。
第二點, 說到寫作素材,從所閱讀的文章中找到寫作素材也是一種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方法。我們閱讀的文章,大部分是一些專業的作家所做的文章,他們所用的素材,都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後才做出的,很有品味的價值。而且,他們用來抒情的文段,都是很有文學韻味的,從中尋找一些自己認為很有感觸的文段資料,就是自己將來再作文的新鮮的血液。
第三點, 如果說我們從文章中直接提取有用的素材是提取它的內容的話,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方向,那就是文章的結構。一片文章,特別是成熟的議論文或散文,都是有一個嚴密的結構架構的,學習架構文章,是學習寫作的一個重要方向。
第四點, 除了內容和結構,我還想單獨談一談寫作的方法,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並用於自己的文章中,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像是反面襯托,借景抒情都是可以採取的方法。像有同學寫記敘文,寫自己的心情不好,就從周圍的事情怎麼怎麼不順眼開始寫起,最後自己想開了,就寫出一些正好相同的事情的積極的方面。這就是從劉心武先生早年的作品《熄滅》中獲得的經驗,運用襯托與對比的手法,讓文章顯露出很多的亮點。
這是從閱讀中學會寫作的幾點方法,但我想我們也沒有必要完全改變我們傳統的教學方法,從文章的各個要素開始分析,同學們應當都可以找到自己所喜歡的地方,可以對自己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幫助。
下面再談談寫作對閱讀的影響。其實與前面道理不謀而合,只是我們做的時候老是有所顧忌,其實同學的習作與大家的文章相比,雖然在底蘊與其它各方面綜合功底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文學的角度,使用的作文之法,都是可以做一番細致的分析的。
第一點, 分析同學的習作,可以鼓勵同學找出其中所運用的手法,如果覺得太過死板,可以讓同學說出在他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往往運用手法最多的地方也是印象深刻的地方,這樣在互動與鼓勵之中,同學們對於這種手法就會有更多的興趣,可能也就會主動去運用它。
對於同學所運用的素材,也不要輕易放過,這正是「現身說法」的好時機!可以讓作品的作者來談談自己是怎樣從發現這個素材一直做到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的,也可以讓其他同學談談有沒有見過類似的資料,可以進行補充。這樣不但讓同學們積累了更多的素材,也激發了同學們積累素材的興趣。這是很符
❼ 關於中學老師的采訪稿
給你一篇範文:
時間:1999年8月21 日
地點:北京大學季羨林家
季羨林:苗苗,現在你是采訪者,我是被采訪者,你問我答,好嗎?
苗苗:好。
季羨林:那你就隨便問吧。
苗苗:爺爺,您在《我的童年》里說,您小時候,最感興趣的是看閑書,您喜歡看《三國演義》,還能將《水滸傳》里的綠林好漢的名字背得滾瓜爛熟。爺爺,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歡看閑書。有一回上數學課,我低頭看《水滸傳》,一邊看,一邊背一百單八將的座次,結果被老師發現了。爸爸知道這件事後,頭一回打了我,雖然一點兒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後,我再也不看《水滸傳》了。
季羨林:(笑)我小時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讓看閑書。怎麼辦呢?我放學以後不回家,偷偷藏在一個地方看閑書。我看的閑書可多了,《彭公案》《濟公傳》《施公案》《三俠五義》我都看。我是主張看閑書的,為什麼呢?苗苗你說說,文章怎樣才能寫好呢?
苗苗:我覺得,應該寫真事。
季羨林:是這樣。文學家魯迅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我小時候,跟我一個妹妹一塊兒看,家裡的桌子底下有個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來,我舞一趕緊把閑書藏到缸里頭,桌上擺的,都是正課。(笑)
苗苗:爺爺,我喜歡語文,數學不行,偏科。
季羨林:喜歡語文當然好,但語文要好,數學也要好。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一定要學好數學。最近清華大學辦了一個班,選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的人才。我看,有這兩個貫通還不行,還應該加一個文理貫通。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苗苗: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我記住了。爺爺,有人讓我媽媽趕快給我找一個好外語老師,說過了12歲再學外語就永遠也說不冷了。爺爺,您會那麼多種外語,您說,他們說得對嗎?
季羨林:倒不一定是12歲,當然早學比晚學好。學外語的發音跟母語有很大的關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學起來就困難。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一個小孩起馬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書,鼓勵小孩背詩。我提個建議,應該再出一本散文集,從《古文觀止》里選,加點兒注。小時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呀!
季羨林:(笑)可不是讓你一天背下來喲。
❽ 做一名中學語文老師如何賺外塊靠領工資過日真的窮死了。
寫小說吧。學中文的應該文筆不錯。
而且以後寫得好還能名利雙收呀。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