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數學周記六年級上冊

數學周記六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21-01-19 05:36:55

六年級上冊數學周記

數學;;;可以講講你在這一周做的數學題,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比如有不會的題問老師啊,怎麼解決的啊

㈡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每當我走進校園,眼前就會出現十分醒目的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一句話,那就是「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是啊!在生活中我們總也離不開數學,如果不學習數學,就會鬧出許許多多的笑話。

就拿我兩年前發生的一件事來說吧!那天,我起得早,媽媽讓我幫她到樓下去買些早點,說完我就帶著五元錢下樓了。來到樓下,買了早點,就付了錢。老闆說:「這些總共是二元五角,我找你二元五角。」說完,就把錢交給了我,我見了,連忙說:「不對不對!你少給了我一元,應該找我三元五角才對呀!」老闆聽了,傻了眼,猶豫了一會兒,對我說:「小朋友,是你算錯了,就是找你二元五角呀!」我一聽,急得爭了起來:「叔叔,是您算錯了,明明就是三元五角嘛!」一旁的老闆娘見了,用一口帶有生氣的方言,對我叫道:「瞧這孩子,年紀不小了,怎麼連最基本的算術都不會!」在那兒吃飯的人聽了都「哈哈哈」地笑了起來,我看了看,難過地跑回家,把事情的前因後果都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聽了,也笑得前俯後仰,我生氣地說:「連你們都笑我!」爸爸連忙解釋道:「不是我們愛笑你,這是因為你沒理解,沒去思考數學中的『元角分』。那我問你兩張五角等於多少。」

「一元。」

「那兩張二元等於多少?」

「當然是四元嘍!」

最後,我終於在爸爸的解釋中明白了自己的不認真。從此我再也沒犯過同樣的錯誤。

這個笑話,我都不會忘記,它給我一個教訓,永遠印在我的腦海里。

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學數學,數學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傢伙。學後一定要記著: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

下午放學時,班主任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道家庭作業,要求大家想辦法測算一次性筷子的體積,並用數學日記的形式將測算過程記錄下來。這道家庭作業,表面上是一次數學實踐活動,實際可能寓意更深,因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與環保有關。

一回到家,我就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思考這個問題。一次性筷子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立體圖形,怎樣才能測算出它的體積呢?我思來想去,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搖搖頭……

終於,有了一點眉目。我可以將一次性筷子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這樣容器中的水就會溢出來,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體積嗎?可是筷子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又該怎麼辦呢?可不可以用石頭或膠布之類的東西將筷子固定住呢?我想應該是可以的,但這些辦法測定起來又都太麻煩了,要是有更簡便的方法該多好啊!經過冥思苦想,我終於自豪的笑了。
數學日記一

月 日 周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裡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數學日記二

月日 周

今天晚上,我看見一道會迷惑人的數學題,題目:37個同學要渡河,渡口有一隻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們要全部渡過河,至少要使用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會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個撐船,那麼每次只能乘4人。這樣37人減去一位撐船的同學,剩36位同學,36除以4等於9,最後一次到對岸當船夫的同學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數學日記三

月日 周

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後,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後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數學日記四

月日 周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隻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隻,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隻,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只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隻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隻,還原乙樹是14隻;甲樹就是16隻。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隻,乙樹14隻。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了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

一)
今天,我們一家去龍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兒,人一直擠著,我們好不容易點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來了,是一桶大套餐。裡面有12個雞腿,我想:怎麼平均分呢?這時,我想起除法12÷3=4。我們每人四個雞腿,我後來又吃了老媽的1個雞腿,阿姨的2個雞腿,阿姨說:「這總不能白吃,我問你,你吃了幾分之幾?你再吃幾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學了分數的知識,可以正確回答問題了.

(二)

今天,媽媽給了我10元錢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串鞭炮用了錢的2/10,又買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錢的1/10,還買了7個汽球,用了錢的2/10,最後買了一把梳子,用了錢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還剩下一元錢只好還給媽媽了。

到家後,媽媽吃了棒棒糖的1/4,爸爸吃了棒棒糖的1/4, 我吃了棒棒糖的1/4,還剩下一根,我送給了隔壁的小強哥哥吃。(作者:肖恩玲)

(三)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

數學日記2
月日 星期 天氣:晴 心情:開心
今天,我們全校去秋遊,我買了非常多的零食,我這次帶去的零食被我和XXX還有幾個同學吃了很多。
2包喜之郎水果果凍吃了4分之3,雪碧被我喝完了,一條益達口香糖被我吃了5分之1,一桶品客薯片番茄味被我們吃了2分之1,一包上好佳冰檸檬硬糖被我們吃了4顆糖。
今天可真開心啊!

數學日記
月日 天氣:陰 星期 心情:開心
明天,我們全校就要去秋遊了,我在晚上去勝佳超市買了很多零食,我買了2包喜之郎水果果凍(2元)、一瓶600ml的雪碧(2.6元)、一條益達口香糖13.5g(2.2元)、一桶品客薯片番茄味(13.5元)、一包旺旺小饅頭50g(2.3元)和一包上好佳冰檸檬硬糖120g(3.2元)。我一共用了2+2.6+2.2+13.5+2.3+3.2=28.6(元)。
真希望明天的秋遊快點來啊!

㈢ 怎麼寫一篇六年級上冊的數學日記

寫一些生活中自己經歷或發現的與六年級相關的數學知識
給你幾個例子:

6月9日 星期一 晴轉陰
下午放學時,班主任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道家庭作業,要求大家想辦法測算一次性筷子的體積,並用數學日記的形式將測算過程記錄下來。這道家庭作業,表面上是一次數學實踐活動,實際可能寓意更深,因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與環保有關。
一回到家,我就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思考這個問題。一次性筷子的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立體圖形,怎樣才能測算出它的體積呢?我思來想去,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搖搖頭……,終於,有了一點眉目。我可以將一次性筷子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這樣容器中的水就會溢出來,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體積嗎?可是筷子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又該怎麼辦呢?可不可以用石頭或膠布之類的東西將筷子固定住呢?我想應該是可以的,但這些辦法測定起來又都太麻煩了,要是有更簡便的方法該多好啊!經過冥思苦想,我終於自豪的笑了。

6月1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中午,我去餐館買了一份盒飯,並特意要了幾雙一次性筷子准備做實驗。
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實驗了,心情真有點激動,但又夾雜著幾絲恐慌,我可不想讓第一個方案剛一出爐就遭到淘汰。為了驗證實驗方案是否正確,我專門測量了筷子的長度(20厘米)、厚度(0.35厘米)和兩端的寬度(分別為1.6厘米、0.8厘米)。由於一次性筷子近似於梯形體,我便利用梯形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來計算筷子的體積,由計算結果可知,一次性筷子體積大約為8.4立方厘米。如果實驗測得的結果和我所計算的結果近似的話,那麼就說明我的實驗是成功的,否則,我就得另想辦法。剛准備動手實驗,一看實驗用具還不夠,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6月11日 星期三 晴

盼望的時刻總算到了,一放學,一路小跑地回到家裡,放下書包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從單位借來的燒杯。接滿水後,小心翼翼地將燒杯放在盆子里,確保燒杯中的水不漏撒。接著,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跡,把筷子分成了兩部分,這一道痕跡就是筷子兩部分的分界線,我准備分兩次來測量筷子的體積。
實驗開始了,我緊張極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時發抖了,但我盡量克制住這種激動的情緒。我將筷子緩緩插入燒杯里,盡量不讓筷子晃動,否則溢出來的水就太多了,測定結果就會不準確。當第一次將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燒杯中後,看到燒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燒杯再裝滿水後,又將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後,我將兩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燒杯中,這樣就得到了筷子的體積。
結果,我失敗了。實驗測得的筷子體積只有3立方厘米,跟我計算的筷子體積相差甚遠。起初,我還有些不相信,經過反復思考,我終於明白了失敗的原因。原來是因為燒杯的口徑太大了,即使燒杯沒有裝滿水,人的視覺也會看成是裝滿的,加之筷子的體積又太小,且燒杯的刻度又過大,導致了實驗結果的偏差。因此,我得改進改進實驗方法才行。相信我會成功的,不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嗎?

6月12日 星期四 晴
自從第一次實驗失敗後,我就捉摸改進的方法,可是就是想不到一種簡單可行的辦法。這天中午,爸爸,媽媽有事沒有做飯,於是我們決定到外面吃飯。
到餐館點了菜後,媽媽為了不讓我等煩,特地點了一杯果汁。果汁一上來,我就大口吸了幾下,媽媽害怕我將果汁喝完,沒有胃口吃飯,便叫我少喝果汁。菜還沒有上,我覺得自己無所事事,便想到了吹泡泡,於是我就把果汁瓶里的吸管拿起來,對准水面吹了幾口氣,水面就起了幾個泡泡,瞬間,我想到剛才我拿杯子里的吸管時,水面下降了一點,我突然有了辦法,快樂極了,食慾大增,今天吃了好幾碗米飯,還嫌不夠

㈣ 六年級上冊數學15篇周記

今天,我跟媽媽玩了一個數學游戲,叫做「加減乘除等於二十四」。就是:你版用4個數權字,用加減乘除算出來等於24,誰先算出來誰就獲勝。

第一局開始了,分別是12、1、7、10。我想:12×2=24,但是,要怎麼才能求出2呢?這時候,媽媽已經想出來了,10-7-1=2,2×12=24,哎呀,媽媽的腦袋怎麼轉得那麼快!我只好認輸。

該第二局了,數字分別是9、1、2、6,哈哈!我想出來了! 9-1=8,6÷2=3,3×8=24,耶!我贏了!我歡呼起來!

第三局,這可要分勝負了,誰要是贏了,誰就吃雪糕。所以,我一定要贏!開始了,是8、4、9、10。看見了8,就要找3,耶!我這一局贏定了!我說出了我的想法,10-9=1,4-1=3,8×3=24,我開始歡呼了,耶!耶!耶!……

數學游戲真好玩!

㈤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兩篇。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一天早上,我刷牙時沒有關水龍頭,媽媽看見了,指責我說,怎麼這么不節約水呢。我不以為然地說:「浪費這點水算什麼,我們家又不是交不起水費。」這時教數學的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啊,你算算你每天刷牙兩次,如果每次開著水龍頭刷牙大約用180秒,假如每10秒流失的水是500毫升,那你每天因刷牙流失的水有多少毫升?一年365天又將流失多少水呢?」我仔細地算了算,我每天因刷牙流失水18000毫升,一年將浪費6570000毫升水。也就是6570升。媽媽又告訴我:這些水也就是6.57噸,如果我們全校同學都這么不節約那該多浪費呀。是啊,我們全校近2000人都像我這樣刷牙,一年就會白白損失13140噸水,如果一戶每月用20噸水,這些水可以供一戶用兩年呢。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不得了。晚上我又查了一些有關水的資料,我知道了我國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國家。雖然我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量卻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看到這,我很慚愧。我終於明白了那句廣告語「如果不珍惜水資源,最後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的含義。如今,節約水已經成為全世界最關心的焦點,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每年的3月22日所在的一周,定為「中國水周」。
這真是數學數據讓我明白了道理呀。同學們,從我做起,節約每一滴水,像愛護眼睛一樣,珍惜我們有限的水資源吧。

㈥ 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數學日記200字(人教版)

今天,我們一家去龍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兒,人一直擠著,我們好不容易點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來了,是一桶大套餐。裡面有12個雞腿,我想:怎麼平均分呢?這時,我想起除法12÷3=4。我們每人四個雞腿,我後來又吃了老媽的1個雞腿,阿姨的2個雞腿,阿姨說:「這總不能白吃,我問你,你吃了幾分之幾?你再吃幾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學了分數的知識,可以正確回答問題了. (二) 今天,媽媽給了我10元錢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串鞭炮用了錢的2/10,又買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錢的1/10,還買了7個汽球,用了錢的2/10,最後買了一把梳子,用了錢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還剩下一元錢只好還給媽媽了。 到家後,媽媽吃了棒棒糖的1/4,爸爸吃了棒棒糖的1/4,
我吃了棒棒糖的1/4,還剩下一根,我送給了隔壁的小強哥哥吃。(作者:肖恩玲) (三)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㈦ 請你結合前面的數學學習寫一篇數學日記。六年級上冊第一二三四單元。

數學日記之百分數應用()的自學 (2)班 邱珍珍
之前,我們學習了百分數應用(1)和(2),現在老師並沒有教我們百分數應用(3),但我們自學了百分數應用(3),自學的成果在下面,或許沒有那麼完整。 翻了翻書,原來百分數應用(3)是講「已知兩個部分量的和及兩個部分量對應的粉絲,求標准量(單位「1」),求標准量的題目通常都會遇到我們的另一個老朋友「方程」,被我猜中了,這一課我們要用到解方程。在書本上的例題中我慢慢地自己推出了解決這一類型的列方程方法:1.a%x-b%x=兩個部分量的差;2.(a%-b%)x=兩個部分量的差。這樣講,或許有點不懂,再具體一點吧,x代表標准量;a%代表較大的部分量所佔的百分數;b%表示較小的部分量所佔的百分數。這樣講不知道大家明白了嗎?不明白那就等我學習完後的數學日記吧,那一篇數學會比我這一篇更有完整力,請大家期待吧!
你在之前的數學中遇到的知識那時候就是「新朋友」,現在對於那些知識來說就是「老朋友」了,我們要溫故「老朋友」,學習「新朋友」,這樣的數學學習才會有趣! 數學日記之百分數應用(1)(2)的總結 六(2)班 邱珍珍
這個星期我們學了百分數應用(1)和(2),這兩個內容並不難學,因為五年級的時候已經為這些打下了基礎,所以這一個星期學得特別輕松
百分數應用(1)主要就是學習「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這一類又有兩種類型的解決辦法:1.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單位「1」(例如書本上的第32頁第三題)2.知相差先求單位「1」,再用相差除以單位「1」(例如書本上的32頁第一題)。百分數應用(2)主要學習了以前學習的「已知單位『1』求對應的數量」的題目,這一題目有兩種的解決方法:1.單位「1」 ×(1±百分之幾)2.單位「1」 ±單位「1」 ×百分之幾.(例如書本上的34頁的例題,這一題用第一種就是先求現在的速度是原來的百分之幾;用第二種就是先求比原來每時多行駛了多少千米。)我們要注意在適當的題目中要用適當的方法,比如例題就是用第二種方法的計算量小一點,所以用第二種方法比較好;但用於自己的嗜好,想用那種都沒有問題,但要用比較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就相當於在生活中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困難。
百分數真得好有趣,我相信我們下個星期會繼續跟它玩耍,跟它一起學習;我也相信我們六年級過後,以後一定會再學到百分數;我也會相信我們在生活中百分數隨處可見。 數學日記之百分數的應用(2) 六(2)班 邱珍珍 上一次,我們闖過了「百分數的第一扇門」,這一次我們將繼續拜訪我們的朋友,再次敲開了「百分數的第二扇門」。 敲開,發現有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出了這樣一道題:有一列火車,原來每時行駛80千米,提速後,現在這列火車每時行駛了112千米,現在的速度是原來的百分之幾?這一道對於我們上次闖開第一扇門的同學很簡單,就是112-80=32千米,在用32÷80=40%了,我們闖進了第一關,第二關還是那一位和藹和親的老師,他有出了一道像似的題:有一列火車,原來每時行駛80千米,提速後,這列火車的速度比原來增加了40%。現在這列火車每時行駛多少千米?這一道題和我們上次遇到的題不一樣,我們慢慢去探索。我們知道了,這一道題與我們上個學期學的題非常像,所以我們探索起來非常簡單。也是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先求比原來每時多行駛了多少千米。80×40%=32千米,80+32=112千米;第二種是先求現在的速度是原來的百分之幾。80×﹙1+40%﹚=80×1.4=112千米。闖完了又一關,下一關寫著做這些題的方法:1.單位「1」 ×﹙1±百分之幾)2.單位「1」 ±(單位「1」 ×百分之幾)。第四關寫著求「已知單位『1』求對應數量」的一般步驟:1.找單位「1」2.算相差量(增加量或減少量)3.算對應數量4.檢驗作答。 我們探索完了,我收獲很大,又進了一步「拜訪」了我們的朋友百分數。在數學的探索中,你會有很大的收獲,你也會有很多的快樂。

㈧ 數學日記怎麼寫六年級上冊三百字

星期六那天我們開始搬家,早晨一起來,我們就換上衣服開始搬,開始忙活。
媽媽把我和爸爸叫到廚房,說搬完家晚上吃餃子,還要在餃子上包上硬幣、辣椒、花生……吃到硬幣,搬家後的一年到頭都會起財運的;吃到辣椒,搬到新家後的一年都會精氣十足的;吃到花生,搬家後的一年裡一定會穩穩當當的……大家都知道這是迷信,但是,大家只圖一樂嘛!
到了晚上——"煮餃子嘍!"媽媽喊了一聲,我以飛快的速度沖進廚房,睜著眼問媽媽:"媽媽你一共煮了多少個餃子呀?"媽媽說:"素餡的有50個,肉餡的占素餡的80%,你說,一共有多少個餃子呀?""50的80%就是40個,40加50就是90個,媽媽一共包了90個餃子。""對了。"媽媽一邊煮一邊表揚我。
吃完餃子我數了一下,我吃出5個硬幣、6個花生;媽媽吃出5個花生、3個、硬幣1個辣椒;爸爸吃出了9個硬幣、9個花生、3個辣椒。我問媽媽:"媽媽,你知道我吃的餃子占總數的幾分之幾嗎?""當然知道了,你吃了11個,共90個,用11除以90,不就是90分之11嘛。"媽媽滿懷信心地說。接著我又問爸爸:"你吃的硬幣占我的百分之幾呀?"爸爸不假思索地說:"我比你多吃4個硬幣,用4除以5,不就是80%嗎?"看來,我們家的人都還蠻聰明的嘛!
吃完飯後,爸爸陪我做應用題,'去奶奶家要做公共汽車,車上一共有9人,再加上爸爸、媽媽和我,一共是12人。過了一站,上來2人,下去3人;第二站,上來1人,沒有人下去;第三站,沒有人上來,下去2人;第四站,上來3人,下去1人;到了最後一站,上來1人,下去4人,其中包括爸爸、媽媽和我,請你算算車上還有多少人?'我的解答是:12+2-3+1-2+3-1+1-4=9人,你答對了嗎?
奶奶家住在樓房裡,住在上一層,上一層,再上一層又上一層,下一層又下一層,上一層又上一層,再上一層有下一層,再下一層又下一層,請問奶奶住在哪一層?'你答對了嗎?
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同樣,數學也是非常奧秘的,等待我們去探求、思考,在寫數學日記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知識,學會了解題的方法,為未來地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我一會要好好學習,爭取在數學比賽中拿到一個好的名次回報給我的老師、我的父母……

㈨ 求一篇六年級上冊的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即便我們去超市購物,或者在菜場買菜都會發生各種有趣的與數學相關的小故事。數學日記,說簡單點,就是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自己平時日常生活或者在課堂上遇到的一些數學問題及故事。

數學日記的內容。數學日記的內容豐富,並沒有拘束於某幾類,幾乎可以說與數學相關的都能行。例如可以寫自己在解決數學家庭作業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也可以寫自己課前預習的結果,考試過後總結的經驗教訓也是可取的。

寫數學日記的要求。寫日記最重要的就是要實事求是,不能虛構,更不能誇大事實;形式多樣,不能過於單一,否則就會顯得內容枯燥無聊,並且還會使老師布置的數學日記失去其原本的意義;語言盡量簡潔,不說廢話。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10月10日 星期三 晴

生活中到處離不開數學!

今天,我在家裡做了一個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幣.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個一元硬幣,一隻彩筆.

先用彩筆畫出一元硬幣的直徑,它的直徑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圓的周長,再用2.5乘3.14等於7.85厘米如果知道圓的半徑,在求圓的周長,應是:圓的半徑乘3.14乘2.

我還知道: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直徑,一般用字母r來表示.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心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d來表示.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校

今天,我在家裡沒事干,就找到了一個以前四驅車的輪子.我就開始測量它的周長.找不著圓點是一個難事,於是我借用個課堂上的幾個方法,由於這個輪子是安到這里的,所以很不好測量,最後我還是按照車輪的大小在紙上畫出了一個圓.

測出了直徑.3、14×2、5=7、85(厘米).

閱讀全文

與數學周記六年級上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