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六年級下冊科學大全里了,請幫忙回答完整,謝謝
不會反反復復吃飯嘎嘎嘎
2. 六年級下冊人教版科學書幾個單元的內容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 2、(放大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顯現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使我們獲得更多的(信息)。並被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3、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邊緣薄)。只要具有放大鏡片透明、中間較厚的結構(比如加滿水後的燒杯、燒瓶)等,就具有同樣的(放大)功能。 4、放大鏡正確使用方法有(移動放大鏡)和(移動被觀察的物體)。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鏡片的直徑大小)沒有關系,和(鏡片的凸度)有關。放大鏡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數也越大)。 5、人類最早使用的凸透鏡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紀,英國一位主教格羅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裝置的應用,他的學生(培根)根據他的建議,設計並製造出了能增進視力的(眼鏡)。
6、蒼蠅落在堅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還能在上面爬行,這和它(腳的構造)有關。
7、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如通過(放大鏡)能觀察到蒼蠅的(復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內側)、蝴蝶的翅膀上布滿彩色小鱗片是(扁平的細毛) 8、昆蟲的「嗅覺」很靈敏,據說是因為它們的(觸角),觸角就是它們的(「鼻子」)。 9、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顯微鏡)的發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微觀世界)。
10、食鹽、白糖、鹼面、味精的顆粒都是(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
11、許多岩石是由(礦物晶體)集合而成。如花崗岩由(長石)(雲母)(石英)等礦物的晶體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晶體形狀(多種多樣),但都很有規則。有的晶體較大,肉眼可見,有的較小,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13、生物學家(列文虎克)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為了看到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製出(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200萬倍)。
14、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用自製的復合顯微鏡在世界上第一個看了(細胞)。 15、顯微鏡主要由(目鏡)(調節旋鈕)(物鏡)(載物台)(反光鏡)等組成。
16、實驗證明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實說明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17、(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18、生命體細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等功能。 19、我們還可以利用(乾草)培養微小生物。 20、我們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蟲)(變形蟲)(眼蟲)(喇叭蟲)(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境。 21、通過觀察我們知道電視機的屏幕其實是由(紅)(藍)(綠)三種顏色組成。 22、蚜蟲喜歡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蟲的大小如(針眼),蚜蟲的天敵是(草蛉)。
3. 陽光出版社科學大全六年級下冊答案。
答--所有的公立小學在放寒假的時候都要召開家長會布置學生在假期學習的,寒假作業就是孩子要作的,要自己去做,不要看答案去做,看答案做是不好的學習方法的。
4. 六年級下冊<科學大全>第二課
第4課
5. 人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目錄
1 放大鏡
2 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3 放大鏡下的晶體
4 怎樣放得更大
5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版的生命世界權(一)
6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
7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們
第二單元 物質的變化
1 我們身邊的物質
2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3 米飯、澱粉和碘酒的變化
4 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
5 鐵生銹了
6 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
7 控制鐵生銹的速度
8 物質變化與我們
第三單元 宇宙
1 地球的衛星——月球
2 月相變化
3 我們來造「環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陽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單元 環境和我們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處理
3 減少丟棄及重新使用
4 分類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處理
7 考察家鄉的自然水域
8 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
是這個嗎
更清楚的可以看http://www.doc88.com/p-337431986036.html
6. 六年級下冊科學書目錄是什麼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1 放大鏡
2 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3 放大鏡下的晶體
4 怎樣放得更大
5 用顯微鏡專觀察身邊的生命世屬界(一)
6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
7 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們
第二單元 物質的變化
1 我們身邊的物質
2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
3 米飯、澱粉和碘酒的變化
4 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
5 鐵生銹了
6 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
7 控制鐵生銹的速度
8 物質變化與我們
第三單元 宇宙
1 地球的衛星——月球
2 月相變化
3 我們來造「環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陽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單元 環境和我們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處理
3 減少丟棄及重新使用
4 分類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處理
7 考察家鄉的自然水域
8 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
7. 六年級下冊科學大全第二單元 人體生命的能量是如何提供的 人體生命的能量是如何
應該主要是由我們食物中的糖類和脂肪,在體內進行新陳代謝,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的同時,釋放我們生命需要的能量。
當我們進食的主要是蛋白質時,體內也會直接將蛋白質轉化為水,二氧化碳等,同時釋放能量。
8. 科學大全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達優測評答案
范圍范圍伺服器哦哦伺服器俄方
9. 六年級科學大全答案
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期終測試卷班級: 姓名: 基礎知識一、填空題1、常用的簡單機械有杠桿、滑輪、 、 。2、提高材料的彎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還可以改變材料的 。3、建築物的框架結構最基本的形狀是四邊形和 。4、杠杠是一種簡單的機械,利用杠杠工作時,在杠杠上用力的點叫用力點,承受重物的點叫 ,起支撐作用的點叫 。5、 __在各個方向都是拱形,這使得它比任何形狀都要堅固。6、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叫 ,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叫 。7、菌類不能進行 來製造養料,而靠吸收其他生物或土壤里的 來生存。8、我們可以用 、 等方法來增強物體抵抗彎曲的能力。二、選擇題9、運動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 )。A、機械能 B、化學能 C、生物能10、只改變電磁鐵線圈的纏繞方向,這時電磁鐵( )。A、南北極改變 B、南北極不變 C、磁力強弱發生變化11、下列哪個框架不易變形( )。 A、 B、 C、 D、 12、梁的橫截面一般是( )的。 A、平放 B、立放13、下列哪種情況最省力 ( )。 A、 B、 C、 14、用力點離支點近,阻力點離支點遠的杠桿是( )。A、省力杠桿 B、費力杠桿 C、既不省力也不費力15、對於同一物種來說,生活在越熱的環境中,它的個體就( )。A、越大 B、越小 C、不變16、提起相同質量的重物,下面中滑輪最省力的是( )。 A B C17、同樣粗細的螺絲釘,螺紋越密,擰起來就越( )。 A、費力 B、省力 C、既不費力也不省力18、下列哪種情況能平衡( )。A 、 B、 C 、 三、判斷題19、蕨類植物屬於綠色不開花植物。 ( )20、改變材料的形狀不可以增大它的抗彎曲能力。 ( )21、框架鐵塔結構具有底面大,下面重,風阻小等特點。 ( )22、拱形與其他形狀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 )23、輪軸的輪越大,軸越小,用輪帶動軸轉動就能越省力。 ( )24、圓頂形的龜殼,主要是讓烏龜更加漂亮。 ( )25、煤、石油、天然氣所具有的能量最終都來自太陽。 ( )26、電磁鐵沒有南北極。 ( )27、狗尾草、鳳仙花都屬於草本植物。 ( )28、電磁現象是丹麥科學家奧斯特最先發現的。 ( )四、連線題29-30電池 太陽能 31-32汽車方向盤 斜面核電站 化學能 螺絲釘 省力杠桿風力發電機 原子能 羊角錘 費力杠桿光電池 機械能 鑷 子 輪軸科學探究一、圖形題1、(1-3)畫出下面工具的力點、重點、支點,並填空。A、 B、 C、 上圖中省力的杠桿有( ),不省力的杠桿有( )。2、(4-6)把下面的滑輪用線連起來,並寫出它們的作用。 作用: 作用: 作用: 3、(7)給你2個鉤碼,怎樣使下面得杠桿尺達到平衡呢?請在下圖中畫出來。 二、簡答題 1、(8)請你根據家鄉的實際情況,寫出幾條保護家鄉生物多樣性的措施。(至少2條) 2、(9)增強電磁鐵磁力的方法有哪些? 三、實驗題1、(10)在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中電流強度的關系時,小明通過改變線圈中電流強度這一因素,而使鐵芯的上線圈的圈數等因素不發生改變,得到下面的實驗數據。實驗次數 改變因素 測試結果
第一次 用一節新的干電池 1次吸住7枚大頭針
第二次 用二節新的干電池串聯起來 1次吸住17枚大頭針
第三次 用三節新的干電池串聯起來 1次吸住26枚大頭針
實驗中改變的因素是: 。不改變的因素是:纏繞在鐵芯上線圈的 。分析實驗中記錄在表格中的數據,歸納出實驗的結論是: 。2、(11)下圖是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 有關的對比實驗。該實驗證明: 。 3、(12)有表面光滑的4塊木板,他們的長度分別是20CM、40CM、60CM、80CM,小紅用它們搭在一個高位10厘米的木塊上,形成A、B、C、D四個坡度,再用測力計沿著斜面將250克的物體拉上去,得到如下數據:斜面的狀況 A B C D
使用力的大小(N) 1.7 1.35 1.25 1.15
請分析小紅研究得到的數據,你發現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