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年級語文 > 六年級創業

六年級創業

發布時間:2021-01-17 09:14:24

⑴ 手拉手,創業致富 六年級作文

永不消逝的紅色
在我的記憶深處,總有一處紅色的三角區域被少年時所經歷的無數振奮人心的激動時刻填滿。匆匆十六載一晃而過,卻從不曾因那時間的流逝,讓這抹代表每個人兒時的最高信仰的鮮紅黯然失色,它承載了我們偉大祖國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浸染著無數仁人志士的滿腔熱血……如今的我,雖早已摘下頸項上那曾經相伴六年的「飄揚」,但每每觸碰到那些火紅熱情的記憶,心靈深處仍然顫動著那份難以言喻的感動,歷久而彌新……

十六年前,剛剛邁入校園的我,總是用稚嫩而好奇的目光打量那些高年級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們,不是因為相貌與自己有什麼不同,而是他們每個人領口都打著一條鮮紅的足以讓人艷羨不已的領巾。後來通過班主任的教導,慢慢知道了那是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的標志,最早戴上紅領巾的孩子是好孩子--這個樸素的理念自那時起就深深植根心中。那時身邊的小朋友都以能第一批加入少先隊為自豪驕傲的美事,我也不例外。遺憾的是,由於一次偶然的遲交作業,我被一向管教嚴格的班主任取消了第一批入隊的資格。當時一年級的我,識字不多,還無法用語言清晰而准確地自如表達感情,只依稀記得:眼睜睜看著老師親手把自己的名字從名單上劃去時,心裡那種跌入谷底的深深失落和第一批入隊儀式時,在下面望著主席台上笑靨如花的同學們,滿心的不是滋味……也確是從那時起,我才徹底明白要想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需要對自己真正地嚴格要求,一絲一毫都馬虎放鬆不得。

五年級,當時的我在班級、在學校的表現並不突出:沒有任何文體專長,又不擔任班幹部,是大部分老師眼裡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學生,連我都認為自己除了學習成績勉強還算可以,餘下一無是處。時任中隊輔導員的班主任卻在一次談話中讓我代表班裡參加每周一次的國旗下講話,面向全校六個年級的師生。這個決定讓當時很多的優秀班幹部都很不服氣,我亦受寵若驚。問其究竟,她只拍拍我肩頭,微笑著說:「我相信你能做好」。接下來的幾天里,我用最大的心力灌注文稿,老師幫忙修改了一次就通過,並當面演練朗讀了幾次。正式講話那天,我極力剋制當時的緊張情緒,用微顫的聲音和全部的情感念誦自己心血凝結的文章,台下鴉雀無聲,似乎大家都沉浸在周總理和鄧穎超同志的革命事跡中,紅色的愛國情愫也在感情的升華中變得愈發熾熱……事後班主任告訴我,台下的老師都稱贊這篇講稿寫的好。從那時起,我的自信心大增,也重新認識到另一面的自己。

在同隊旗隊徽相伴的日子裡,在輔導員老師的諄諄教導下,我們對祖國、民族和集體的熱愛之情不斷高漲;每次清明到烈士陵園追憶先輩們的英雄事跡後,我們對革命英烈的大無畏犧牲精神愈發崇敬;在《虎門銷煙》和《焦裕祿》等教育影片的觀摩中,我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用人民公僕的標准告誡自己要奮發圖強,回報社會……

人這一生註定要感悟許多事、許多物。它們中的一些到現在已難清晰可辨,甚至會叫人糊塗,然唯有祖國這至高無上的詞,是明白貼在人心上的。它包括親人、故鄉,包括民族拼搏繁衍的歷史,美麗豐饒的土地,古老輝煌的文化和沸騰著的現在。它不可更改,不可替代。它令人哽咽、令人常覺流在自己心中的血是滾燙的。

經八年寒暑,歷三載春秋,才看旭日東升。共和國滄桑巨變六十年,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兒時的我們在紫荊花開和蓮荷怒放時喜迎港澳回歸;在改革開放的滾滾浪潮中見證斗轉星移。我們這一代生在80年後的紅色青年,必將秉承老一輩的光輝傳統,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與職責,繼往開來,讓黨的星火永續相傳、生生不息!

⑵ 我是一名六年級學生,寒假想擺攤賺錢。做小手鏈太簡單,成本高,折紙

你那麼小就想著創業啊?我不知道你位於哪裡,反正在我這邊擺攤是不行的,會被城管內趕你容走的。小朋友,你還是好好學習比較好,如果真的學不進去了,你說說看你的啟動資金有多少,看看可以做什麼?如果你會做小吃的話,或許還能小賺一筆

⑶ 自主創業成功例子

從百元到百萬元的大學生創業故事在高三畢業的時候,他找了20多名初中的同學,組成小團隊做起家教,賺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在大一的時候,他和老同學籌劃建立了咨詢公司,開始了家教業務,從中學到了如何管理一個團隊;

因為團隊成員的一句玩笑,他又開始了自己出教輔的歷程,首批5000本英語教輔銷售一空,短短半年取得了10多萬元的凈利潤;現在,這位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組建了一個學生團隊,一手打造了一個「從百元到百萬元」創業神話的大二學生夏乾良,又在計劃建立進修學校。他的夢想還沒有結束,他告訴記者,自己的最終目標,是要做「文化老大」。

第一步

高考後賺了第一桶金
夏乾良目前是復旦大學法律系大二的學生。因為平時他常會輔導學弟學妹,雖然是免費,但家教的經驗還是挺豐富的,所以兩年前他從建平中學畢業時,就動起了做家教積累社會經驗的念頭。於是他召集了在上海中學、復旦附中、華師大二附中等學校的20多名初中同學,將他們組成小團隊做家教。

他們印了2500張小名片———「來自復旦、交大、同濟等名校,特殊的教學方式,提供互助式家庭教育」,然後在浦東、徐匯等區的居民區投遞。在成功將自己推銷出去之後,小老師們常常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教學心得:如何把孩子分成不同的種類;如何分配講課和做題的時間;如何解決學生遇到的各式問題。一段時間後,團隊內部達成基本統一的課堂教材和授課模式,並對家教老師進行星級考評。

暑假結束,他們教的學生人數已有160多人,從六年級到高三畢業班,幾乎每個年級都有他們的學生。而依靠這第一份家教,夏乾良等人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第二步

入大學建立家教公司

進入復旦大學後,夏乾良和老同學籌劃建立了咨詢公司,主要業務就是家教業務。一個人做家教自由自在,可一個團隊就有許多零零碎碎的事情。「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分配老師、收集各高中的練習卷、談論下一周的教學計劃,整個過程和管理公司做生意沒什麼區別。」夏乾良感嘆,要不是多年家教積累,管這么個公司還真是累得夠嗆。他認為,長時間的家教經歷不僅教會了他們如何與人溝通,還讓他們學會了如何合理且有效地安排工作。

曾經有名家長要求為孩子找一個全日制家教,但那個「小老師」一到客戶家就直接給孩子上課,有時候學生做了2個小時功課他讓學生休息一下看電視,有時因為有事遲到沒有做滿規定的時間,結果惹得孩子的家長頗為不滿。經此教訓,夏乾良決定讓所有的老師在第一節課都先和學生、家長談心,了解孩子的性格及家長的要求,雙方溝通達成一致後上起課來就事半功倍。

第三步

自己編寫教輔

編教輔的念頭來源於團隊成員的一句玩笑,雖然對於這些大學生來說出書是第一遭,但他們每個人都是教學經驗豐富的「小老師」,加上為學生上課時准備的經典例題,以及自己當年高三時的一些習題,「OK高考系列叢書」逐漸成型。

不過出書也不是把所有題目簡單匯總在一起就可解決的,首先要和出版社進行洽談。對出版社運作並不清楚的他們於是求助於圖書代理公司。

由於缺乏資金,第一本《高考英語專項精煉》完全是依靠大家的力量白手起家。夏乾良告訴記者,當時沒有錢請專業的照排公司,他們10多人就一人一台電腦,一字一字輸入,再自己摸索學習排版軟體。他們在學校旁邊的招待所訂了一間房,整整一個月的時間,10多個人加10多台電腦日夜不停地工作,累了困了就直接躺在地上休息。有時候一些語法他們也說不到點子上,於是便求助於母校的一些資深教師,讓老師為自己的叢書出謀劃策。他們的教輔問世後,首批5000本英語書沒多久便銷售一空,接著系列叢書的語文、數學兩本也出版上架,短短半年內他們就取得10多萬元的凈利潤。

⑷ 2019浙江嘉興南湖區創業小學六年級學生畢業照可以嗎

一般來說的話,小朋友上學畢業之後都會拍畢業照的。嗯,畢業照拍完之後,嗯,老師都會給學生發的,嗯,不過可能會收取一些費用。

⑸ 我文化水平很低,才小學六年級沒讀完,我想做個自媒體,不知道可以不

不是要給你潑冷水抄,做自襲媒體,個人覺得要不斷持續地輸出文章等,沒有知識,個人覺得不太行。而且自媒體也會比較累,因為你寫的東西必須別人感興趣才行。當然可以,什麼事情都是可能的,首先你要堅持你要肯吃苦,還一句不好聽的話就是要厚臉皮也會遭受別人冷眼,要有強大的內心,加油你可以的如果我告訴你當下有個輕資產創業的互聯網平台,通過短時間的努力,就能實現人生翻轉。你還會選擇自媒體嗎?

⑹ 我是一名六年級的小學生,現在畢業了我想賺些錢,想知道干什麼賺錢快,因為我想要一個東西,必須一個月之

還要啥以學習為主,你可以跟你父母約定,成績或者做了一件讓他們肯定你的事然後去努力就好。而且你出去算童工的。

⑺ 六年級小學生如何理財

1、先把每年的2000-3000壓歲錢的80%拿出來做成理財類的保險,10年期交或者20年期交,既可以表專達父母對孩子的疼愛又能交給屬孩子如何持續理財。
2、剩餘的20%存成一年期的定期存款
3、每個月的30元零花錢,存15元/月活期,另外15元買書零用,這樣一年下來就能積累近180元,建議父母,在孩子年底能積累到180元後要再拿出20元獎勵孩子的理財恆心,這樣可以湊到200元,和上年度的20%壓歲錢合並到一起在存成一年定期。
一次循環下去。
建議:家長要知道孩子養成「記賬」的習慣,每一筆的支出,都要有個積累,雖然孩子的「資金」很少,可以理財的習慣和方式要從小培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⑻ 現階段小學生一年級至六年級的英語培訓行業前景如何剛開始從事這個行業,有點迷茫...

你好:我是學生!我覺得,你可以去當個助教了解一下學生都學些啥的,哪種專教屬學學生地興趣最大,還有就是,你如果針對哪個學校就會好點。但是呢,我覺得現在的家長都可能覺得初中英語比小學英語重要些,再說,這學校現在都有了英語課了,再在外頭學得話,總是有點抄現飯樣的。。。希望樓主採納!也希望對你有幫助~~~

⑼ 創業基本理論是什麼

中國大部分想創業的人都是一樣,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他們比馬雲聰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創業好點子來,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去執行過。因為他們有著太多的借口和理由。「我沒有錢。」他們都這樣想。於是,他們繼續過他們平庸的生活。俞敏洪在北京大學2008年開學典禮上的發言,他最後說了這樣一段話:人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過得很偉大,有的人一生過得很瑣碎。如果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理想,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一定能把很多瑣碎的日子堆砌起來,變成一個偉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沒有理想,從此停止進步,那未來你一輩子的日子堆積起來將永遠是一堆瑣碎。看完之後,你還會對自己創業沒有資金或沒有其他什麼的找借口嗎?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馬上就去做!
1創業的定義
創業就是創業者對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創業是一種勞動方式,是一種需要創業者組織、運用服務、技術、器物作業的思考、推理、判斷的行為。
創業人必須要有很好的財運而且需要貢獻出時間,付出努力行動,承擔相應的財務的、精神的和社會的風險,只有做到這些才可以獲得金錢的回報,達到個人的滿足和經濟的獨立自主。
對於一個真正的創業者,創業過程不但充滿了激情、艱辛、挫折、憂慮、痛苦和徘徊,而且還需要付出堅持不懈的努力,當然,漸進的成功也將帶來無窮的歡樂與分享不盡的幸福。創業是一種勞動方式,是一種無中生有的財富現象。
2創業的動機
人說話做事都是有目的,動機就是為實現這一目的、支持人們採取行動的原因。而人們創業的主要動機是改變自己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就包含了財富、社會認可、能力提高、個人發展等創業動機。
例如,魯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蕭山市寧圍鄉,父親在上海一家醫葯工廠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親在貧苦的鄉村,日子過得很艱難。15歲輟學後,經人幫忙,魯冠球被介紹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但3年後,由於精簡人員,他被辭退回農村。不服輸的魯冠球決定創業,「沒想過要當企業家,我辦企業是逼上樑山。」當時他看到鄉親們磨米面不方便,而自己對設備很感興趣,便籌錢購買設備,開辦了一個沒敢掛牌子的米面加工廠。後來因為禁止私人經營,加工廠又被迫關閉,為了償還債務,魯冠球不得不將三間老房子變賣。
雖然受到打擊,魯冠球並未放棄。由於「停產鬧革命」,當時人們連鐵鍬、鐮刀都買不到,自行車也沒有地方修。在經過15次申請之後,魯冠球開辦了一個鐵匠鋪,很快生意紅火起來。到了1969年,由於政府要求每個城鎮都要有農機修理廠,富有經驗且有些名氣的魯冠球被公社邀請去接管已經破敗的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其間除了管理農機修配廠,只要能賺錢、做得了的營生,魯冠球都做了嘗試。
之後10年間,靠作坊式生產出的犁刀、鐵耙、萬向節、失蠟鑄鋼等五花八門的產品,魯冠球艱難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積累。1978年春,魯冠球的工廠門口已掛上了寧圍農機廠、寧圍軸承廠、寧圍鏈條廠等多塊牌子,員工也達到了300多人。看到中國汽車市場開始起步,魯冠球調整公司戰略,集中力量生產專業化汽車萬向節。當年秋天,他將工廠改名為蕭山萬向節廠(即今天萬向集團的前身)。
在1980年的全國汽車零部件訂貨會上,雖被拒絕入場,但魯冠球並不放棄,在會場外擺起了地攤。在聞聽會場內正陷入價格拉鋸,他便張貼廣告,以低於場內20%的價格,銷售自己的高質量產品,很快廠家便湧出場外交易。萬向此行獲得了210萬元的訂單,魯冠球成為最默默無聞的大贏家,打出了名氣。
3創業的類型
我國創業企業的類型根據其特徵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謀生型創業企業。
主要分布於零售商業和傳統服務業,主要從業者是婦女、殘疾人、老人及文化素質低下者等。這種類型的企業主要目的是解決生存和溫飽問題,採用自我僱傭的方式解決就業和經濟來源問題。它可以完善生活服務系統,對該區域里生活的人群是非常必要的,同事也是政府和社會積極促進的創業。
(2)成長型創業企業。
它是指在較長時間內,具有持續挖掘未利用資源的能力,它可能處在一個傳統的行業,如食品業、服務業或製造業,但它的經營者善於運用新的組織方式(連鎖店方式、加盟店方式),從而快速擴張市場。
(3)創新型創業企業。
這種企業是緊跟科技發展的前沿,開發和推廣尚未形成市場的產品或服務;或是提升市場品質,提高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
如果根據創業活動的創業方式不同,創業又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1)自主創業。
自主創業是指創業者個人或創業團隊白手起家進行創業。
例如,近年來大學生在就業壓力大、國家政策支持的情況下,自主創業比率越來越大;個人進行的傳統行業(如餐館、化妝品店、網店、服裝、電子產品)也越來越多。
再如,夏乾良從家教到教材的創業過程。夏乾良原是復旦大學法律系的學生。因為平時他常會輔導學弟學妹,雖然是免費,但家教的經驗還是挺豐富的,所以當他從建平中學畢業時,就動起了做家教積累社會經驗的念頭。於是他召集了在上海中學、復旦附中、華師大二附中等學校的20多名初中同學,將他們組成小團隊做家教。他們印了2500張小名片——「來自復旦、交大、同濟等名校,特殊的教學方式,提供互助式家庭教育」,然後在浦東、徐匯等區的居民區投遞。在成功將自己推銷出去之後,小老師們常常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教學心得:如何把孩子分成不同的種類;如何分配講課和做題的時間;如何解決學生遇到的各式問題。一段時間後,團隊內部達成基本統一的課堂教材和授課模式,並對家教老師進行星級考評。暑假結束,他們教的學生人數已有160多人,從六年級到高三畢業班,幾乎每個年級都有他們的學生。而依靠這第一份家教,夏乾良等人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進入復旦大學後,夏乾良和老同學籌劃建立了咨詢公司,主要業務就是家教業務。一個人做家教自由自在,可一個團隊就有許多零零碎碎的事情。「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分配老師,收集各學校高中的練習卷,談論下一周的教學計劃,整個過程和管理公司做生意沒什麼區別。」夏乾良感嘆,要不是多年家教積累,管這么個公司還真是累得夠嗆。他認為,長時間的家教經歷不僅教會了他們如何與人溝通,還讓他們學會了如何合理且有效地安排工作。
曾經有名家長要求為孩子找一個全日制家教,但那個「小老師」一到客戶家就直接給孩子上課,有時候學生做了2個小時功課他讓學生休息一下看電視,有時因為有事遲到沒有做滿規定的時間,結果惹得孩子的家長頗為不滿。經此教訓,夏乾良決定讓所有的老師在第一節課都先和學生、家長談心,了解孩子的性格及家長的要求,雙方溝通達成一致後上起課來就事半功倍。
編教輔的念頭來源於團隊成員的一句玩笑,雖然對於這些大學生來說出書是第一招,但他們每個人都是教學經驗豐富的「小老師」,加上為學生上課時准備的經典例題,以及自己當年高三時的一些習題,「OK高考系列叢書」逐漸成型。不過出書也不是把所有題目簡單匯總在一起就可解決的,首先要和出版社進行洽談。於是對出版社運作並不清楚的他們求助於圖書代理公司。由於缺乏資金,第一本《高考英語專項精煉》完全是依靠大家的力量白手起家。夏乾良告訴記者,當時沒有錢請專業的照排公司,他們10多人就一人一台電腦,一字一字輸入,再自己摸索學習排版軟體。他們在學校旁邊的招待所訂了一間房,整整1個月的時間,10多個人加10多台電腦日夜不停地工作,累了困了就直接躺在地上休息,有時候一些語法他們也說不到點子上,於是便求助於母校的一些資深教師,讓老師為自己的叢書出謀劃策。他們的教輔問世後,首批5000本英語書沒多久便銷售一空,接著系列叢書的語文、數學兩本也出版上架,短短半年內他們就取得10多萬元的凈利潤。
(2)脫離創業。
脫離創業是公司內部的管理者從公司中脫離出來,新成立一個獨立企業的獨立活動。這種創業者擁有創業所需的專業知識、經驗和關系網路,生產同原公司相近的產品或提供類似的服務。
例如在西南地區,就有很多這樣的創業者進行石油機械等相關行業的生產、裝配、銷售。
(3)二次創業。
二次創業是指企業內尋找和追逐新的、有利可圖的創意和商業機會的創業。它有著深刻的、豐富的、科學的內涵。二次創業是知識經濟發展的最高階段。

⑽ 創業與成長之路作文600字

第一篇:成長之路
成長,就好比我人生中的一艘小船,行駛在波面上。有時風平浪靜,有時也會遇到洶涌辣咸,樣樣都有。
現在,因為我長大了,正在變成大人,所以在家長眼中,我已不再是小孩了,已變得有意識,有膽量,有知識了。有時,他們東一句「你已經長大了!」西一句「你不再是小孩了!」 聽得我頭都疼了。現在的我無論做什麼事,自己都要先認好「羅盤針」,都必須要有原則在身,不能馬虎完成,也不能粗心對待,如果稍有差池,隨時都會招來暴風雪。
回想起自己小的時候,生活是多麼輕松,無憂無慮,自由自在,身邊根本就沒什麼煩惱。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前方的海浪也更大了,海面也更波折了,我成為一個小學生了,往日那個我已經盪然無存了。我個子高了,上學時間長了,回家作業增了,學習科目多了,我的雙肩背起了更重的書包,心中的壓力也不斷加重。如果是小時候,我無論做錯什麼事,沒有人會來責怪我,再加上還有父母為我當「向導」。可現在的我,長大了,懂事了,要適應獨立了,凡是做事都要小心翼翼,三思而後行。這與小時候那悠閑自在的日子相比也漸漸地拉開了距離。
小時候,身為小孩子的我,雖然生活地會自在些,可是我卻處處受著長輩與他人的約束,走路時,有父母摻著;摔倒了,有父母扶著。但是我知道,在自己長大了後,我就變成大人了,與小時候不同了。就好比現在的我一樣,正在漸漸地成長著,我對凡事都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
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經歷風雨,怎能成功?我的成長之舟,行駛得雖然不穩,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澎湃,但也正是各種各樣的驚濤駭浪,才讓我學習到了不少,鍛煉到了不少。通過我這成長的旅途,我才真正了解到成長有一定的煩惱,但是有更多的快樂。
第二篇:成長之路
魯迅曾經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我的成長之路不光是用勞動和汗水搭建而成的,還是一條需要樂觀、需要智慧、需要品德、需要勇氣才能修建而成的真正屬於自己的成長之路。
我已經走過了14年的春夏秋冬,真懷念過去的點點滴滴。懷念依偎在父母懷里溫暖、快樂的感覺,懷念聽著搖籃曲進入夢鄉的那份恬靜。那時的我是多麼的無拘無束,無牽無掛,快樂自在,生活在我的五彩斑斕的童年夢中。
時間從我的身邊慢慢流逝,我也背上了書包,戴上了紅領巾成為一名少先隊員,從此,我便走進了神奇的殿堂。在老師的帶領下,我遨遊在知識的海洋里,對各門功課都很感興趣,聰明好學的我,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矛,在班裡一直擔任班長,特別在英語方面連續二年參加全國奧林匹克競賽,都獲得了一等獎,還有證書,我從沒為此驕傲過,更是我學習的動力。
轉眼間,告別了小學的學習生活,迎來了豐富多彩的初中生活,也為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青春之路,我一定不會讓路的茫然、路的飄渺遮蔽雙眼,我將要揮起手中的彩筆,奮力的搖之一揮,揮出青春的絢麗,揮出青春的搏擊風雨之堅韌,揮出人間的盡善盡美,揮出「甲光向日金鱗開」的樂觀。
人的每一步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長大了,一種成長的喜悅陪我度過精彩的每一分、每一秒。但煩惱也會讓我感到生活之艱辛,學習之壓力,同時也會讓我變得更堅強,有足夠的信心與勇氣,讓我去面對生活的考驗,不斷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之路,讓我擁有一顆平常心,學會在平淡日子裡生活,享受成長所帶給我的一切感受。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讓我的成長之路留下一串串精彩的記憶吧!
第三篇:成長之路
在人生的路途中,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快樂,盡量地充實和完善自己。像我們學生來說,校園就是我們的快樂。我相信學生時代是美好、快樂、充滿希望的……雖然我的人生旅途才剛剛開始, 但我衷心感謝成長給我帶來快樂,是成長讓我逐漸走向成熟,更是成長給我的人生旅途帶來不少綠洲和海洋。 因為成長,我學會了獨立。那天爸爸媽媽不在家,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
窗外,天空彷彿特別藍,飄著的幾朵白雲像是一朵朵潔白的花朵。多好的天氣啊!吃過早飯,我便忙活起來。我收集家裡所有的衣服,把它放在臉盆里洗。一個個五顏六色的泡泡歡笑著,跳躍著,爭先恐後地從手中溢出,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點。原來洗衣服是件這么美麗的事啊。下午,我左手拿著抹布,右手握著雞毛撣子,把塵土全搬了家。不一會兒,我的房間就煥然一新。四點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不僅做了炒花生、拼盤,還做了蛋炒飯,作為我的晚餐。第三天,媽媽回來了,我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媽媽,媽媽不停地誇我,我心裡真高興。 但成長也給我的生活添加了許多煩惱。都說中國的獨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公主」,但誰知道壓在我身上的擔子有多重!特別是上了五、六年級,學習的負擔越來越重。因為功課緊,同學們各忙各的,彼此的交流少了許多。 除了學習上的壓力,心理壓力也是一來源。爸爸媽媽都希望我成鳳凰,叫我學這學那,利用雙休日的時間把課程全填滿,剝奪了我的自由時間。可你們真的體會過我的感受嗎?我呢,只能放鬆一點,來緩解壓力。
成長的路並不平坦,有陡坡也有山路,我要靠自己去走。努力地朝著目標前進,克服困難,讓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創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