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期末試卷 答案
一、填空題
1、細菌、霉、病毒是不同種類的(微生物)。
2、第一個揭開微生物秘密的是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
3、絕大多數的微生物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4、細菌、霉及病毒,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們稱作(微生物)。
5、在適宜的溫度下,(乳酸菌)會使牛奶發酵變成酸奶。
6、利用細菌可以(加工食品)、(生產葯品)、(凈化環境)、(生產燃料)。
7、危害人類健康的病毒和細菌叫做(病菌)。
8、許多傳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噴嚏)、(用熱水沖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減少致病細菌的傳播。
9、青黴菌分泌出的某種物質能殺死細菌,這種物質叫做(青黴素)。
10、物體在(溫暖)和(潮濕)的環境條件下,容易發霉。
11、(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12、細胞有不同的(形狀)、(大小)和(功能)。
二、判斷題
1、在空氣中、水中、地下、動植物和人體里,都有微生物。( √)
2、大腸桿菌、變形蟲、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
3、大多數細菌對人類是有害的。( × )
4、病菌會通過各種途徑侵入人體。( √ )
5、注射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方法。( √ )
6、在空氣、土壤、動植物體內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 )
7、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療因病毒導致的疾病。( × )
8、電冰箱能保鮮食物,主要是利用它產生較冷的環境,創造使食物不容易發霉的條件。( √ )
9、霉對人類都是有害的。( × )
10、生物體的生長發育過程就是細胞的生長發育過程。(√)
11、未受精的蛋是一個細胞,受過精的蛋同樣也是一個細胞。 (×)
12、人類可以利用黴菌制醬做腐乳。 (√)
13、細胞很小,只能用顯微鏡才能觀察。 (×)
14、注射疫苗是預防傳染疾病的一種方法。 (√)
三、選擇題
1、下面的細菌對人類有益的是( A )。 A、乳酸細菌 B、結核桿菌 C、 雙球菌
2、細菌對人類( C )。 A、有益 B、有害 C、有益和有害
3、「膿」就是死亡的(B)和病菌等的屍體。A、紅血球細胞 B、白細胞 C、神經細胞
4、生物體的衰老、死亡是由( A )衰老、死亡引起的。A、細胞 B、細菌 C、病毒
5、霉有( C )種顏色。A、1 B、2 C、多
6、生命體大都由( A )構成。 A、細胞 B、細菌 C、霉
四、用線把下面的科學家與他們的發現連起來。
列文虎克 細胞
弗萊明 微生物
胡克 青黴素
五、問答題
1、使用顯微鏡時要注意什麼?
答:(1)反光鏡不能直接對著太陽,否則會傷害眼睛。
(2)使用時要小心,鏡頭不要碰著玻片。
(3)不能用手觸摸目鏡和物鏡。
2、怎樣防止食物和物品發霉?
答:(1)真空包裝;(2)放乾燥劑;(3)低溫保存;(4)太陽爆曬。
3、你知道傷口化膿是怎麼回事?
答:當人體遇到病菌入侵時,白細胞並會與病菌展開激戰。在消滅這些入侵者時,白細胞也會有很大的傷亡。「膿」就是死亡的白細胞和病菌的屍體。
4、請你設計自製的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溫度計、鍋、高壓鍋等。
步驟:(1)在鮮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開幾分鍾。
(2)待牛奶冷卻到35~40℃,加入兩勺酸奶,仔細攪勻。
(3)再倒進消毒過的保溫容器里,蓋上蓋子。
(4)保溫5~6小時後,酸奶就做成了。
現象:牛奶變成了粘稠的酸奶。結論:細菌將牛奶中的一部分糖轉化成了酸。
5、:請你設計饅頭發霉的實驗。
答:材料濕饅頭、干饅頭、塑料袋等。
步驟:(1)把裝有濕饅頭的塑料袋放在暖氣片上。
(2)把裝有干饅頭的塑料袋放在暖氣片上。5天後觀察它們。
現象:濕饅頭發霉了,干饅頭沒有發霉。結論:溫暖、潮濕的濕饅頭容易發霉。
第2單元
一、填空題
1、按照火山活動的歷史,可分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們憑直覺來認識地球,提出了(天圓地方)的猜想。
3、麥哲倫的航行是人類第一次成功的(環球航行)。
4、在長期的(風吹日曬)、(雨水沖刷)、(生物破壞)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過程叫做風化。
5、地球赤道周長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徑是(6378)千米。
7、我國科學家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風地動儀)。
8、地球表面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濕地)、(峽谷)、(沙漠)、(海洋和島嶼)。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南極洲)。
10、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地核)。
二、判斷題
1、地球表面的形態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態的。( √ )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氣等物質構成。( √ )
3、地球內部存在著不同的物質。( √ )
4、目前人類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 )
5、地震波在堅硬的岩石中傳播較慢,在較軟的岩石中傳播較快。(×)
6、科學家根據火山、地震、地熱等現象來推測地球內部的情況。(√)
7、地球表面積是510067866千米。( × )
8、風化後的岩石被風、水、冰或重力磨蝕、搬運的過程叫做侵蝕。(√)
9、地震災害可分為直接災害和次生災害。( √ )
10、1957年,美國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
三、選擇題
1、第一個用實踐證明腳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學家是(C)A哥白尼B布魯諾C麥哲倫
2、我國宇航員楊利偉搭載「神舟五號」飛船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了( A )圈。
A、14 B、15 C、16
3、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攝了第一張(B)照片。A太陽 B地球 C月球
4、產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 )
A、地殼的運動 B、 地下的溫度太高 C、人類的活動
5、我國唐山大地震發生在( B )年。A、1967 B、1976 C、1980
6、下面的做法正確的是( C )A、向大海傾倒垃圾 B、亂伐森林 C、改造沙漠
四、問答題
1、 請你設計地球的形狀模擬實驗?
答:材料:地球儀、紙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驟:(1)用紙做的一隻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為桅桿。
(2)讓船在地球儀上模擬航行。
(3)觀察船進港,有什麼發現?
我的發現:先看見進港的船隻的桅桿,再逐漸看見船身;出港的船隻,則總是船身先消失沒,然後桅桿才逐漸隱沒在海平面下。
結論:地球是球形。
2、請你設計火山噴發的模擬實驗?
答:材料:鐵盒、土豆泥、番茄醬、鐵架台、酒精燈等。
步驟:(1)在鐵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狀,並在土豆泥中間挖一個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醬,用薄薄的一層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將鐵盒子放到鐵架台上,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受熱後番茄醬的外溢現象。
現象:番茄醬向外溢出。結論:這個實驗說明,火山是由於地下熔融的岩漿沿著地殼的薄弱地帶噴發而形成的。
3、請你設計地震的模擬實驗?
答:材料:毛巾、細干木棍等。
步驟:(1)把桌上的毛巾疊成幾層,平放在桌上,兩手按住毛巾的兩頭,向中間擠壓,觀察毛巾會發生什麼變化?
(2)用手握住木棍兩端,用力將它壓彎、直至壓斷。注意當木棍被壓斷時,你聽到什麼聲音?手有什麼感覺?
現象:毛巾會發生彎曲,成了褶皺狀;木棍被壓斷時,聽到「啪」的聲響。同時手有強烈的震顫感。結論:地下岩層受到巨大的壓力,發生褶皺時,岩層內就會蓄存很大很大的能量;當岩層受到的擠壓力超過岩層的堅固的程度的時候,岩層就會被壓斷。一旦岩層被壓斷、發生斷裂時,就會施放出特別大的能量,發出巨大的聲響,引起大地劇烈地震動起來,這就是地震。
4、當地震發生時,你怎麼保護自己?
答:在地震來臨時,如果在家中,可以躲在廚房和廁所里;如果在學校,要盡快跑到操場等空曠的地方;如果在教室,盡量躲在課桌、講台下。
第3單元
一、填空題
1、蠟塊在加熱時,會從(固體)變成(液體),冷卻時會從(液體)變成(固體)。
2、物質的變化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形態的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另一類是(會生成新物質的變化)。
3、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可以從(顏色的改變)、(產生沉澱或氣泡)、以及(發光發熱)、(性質改變)等現象加以判斷。
4、鐵生銹的原因是鐵與(水)和(空氣)接觸。
5、一塊鐵完全生銹後,(體積)可脹大8倍。
6、防止鐵生銹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噴漆)、(覆蓋搪瓷)、(電鍍)、(塗瀝青)、(製成不銹鋼)。
7、能夠使紫甘藍水變紅的物質,稱為(酸性物質)。
8、能夠使紫甘藍水變綠的物質,稱為(鹼性物質)。
9、你劇烈運動時,會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為肌肉里產生了(酸性物質)。
10、指示劑的作用是能夠分辨物質的(酸鹼性)。
二、判斷題
1、加熱蠟燭和點燃蠟燭是同一種變化。( × )
2、水在三態變化中,沒有生成新的物質。(√ )
3、自然界中所有物質都是在不斷變化的。( √ )
4、自行車生銹與潮濕的環境有關,與空氣無關。( × )
5、在絕對無水的空氣中,鐵放幾年也不會生銹。(√ )
6、鹽鹼地上長不好植物;可以通過加硫酸亞鐵改良土壤。( √ )
7、杜鵑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鹼性土壤。( √ )
8、化肥有酸性的,沒有鹼性的。( × )
9、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滌用品清洗。( √ )
10、對於油污,單用水是洗不凈的,用肥皂則可以洗凈。( √ )
三、選擇題
1、下面的變化有新物質產生的是( C )。A、蠟燭融化B、鐵塊變鐵水C、饅頭發霉
2、下面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產生的是(B)A、火柴燃燒B、木材做傢具C、白糖加熱至焦黑
3、紫甘藍水是( C )。A、鹼性物質 B、酸性物質 C、指示劑
4、要使食用的小蘇打或鹼塊起泡,需加入( B )。A、自來水 B、橘子汁C、洗發水
5、下面屬於酸性物質的是( A )。A、西紅柿 B、肥皂 C、清潔劑
四、問答題
1、對於油污,單用水是洗不幹凈的,用肥皂則可以洗干凈。為什麼?
答:這是因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個人,一隻手拉著油,另一隻手拉著水。當我們揉搓衣物的時候,肥皂滲透到織物和油污中間,拉著油污「投身」到水中。這樣,原來不相溶的油和水,就變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隨著多次的漂洗、擰干,衣物也就洗干凈了。
2、請你設計蠟燭變化的實驗。
答:材料:蠟燭、燒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腳架、酒精燈、燃燒皿(白瓷)、石棉網等。
步驟:1、取一隻乾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將另一隻內壁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將一隻白瓷的燃燒皿蓋在蠟燭火焰上方,過一會兒取下白瓷燃燒皿,觀察它的底部。現象:感燥的燒杯內沒有什麼;內壁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有渾濁(像霧);白瓷燃燒皿底部有黑的。
結論:蠟燭燃燒後生成一種新的物質。
3、請你設計變色花實驗。
答:材料:紫甘藍水、鹼水、毛筆、白醋、紙花等。
步驟:(1)用毛筆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葉子「上抹鹼水。
(3)往紙花上噴一些紫甘藍水。看一看紙花變成什麼顏色?
現象:紙花的「花瓣「變成紅色,」葉子「變成綠色。
結論:這說明指示劑辨別身邊常見物質的酸鹼性。
第4單元
一、填空題
1、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繞著太陽公轉,公轉一圈的時間為(一年)。
2、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約為(27.3)天。
3、人們把星空分成88個區域,稱為(星座)。
4、月球上沒有(空氣),也沒有(液態水)。
5、月球表面(溫差)很大,最高可達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6、(北極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恆星。
7、當太陽的直射點照在斜向太陽的半球時,該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8、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銀河是由許許多多( 恆星 )構成的。
10、像太陽一樣的星體還有很多,它們都是熾熱的、巨大的發光氣體球,我們把它們稱為(恆星)。
11、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是(楊利偉)。
12、中國「神舟6號」航天員是(費俊龍)和(聶海勝)。
二、判斷題
1、太陽總是直射地球的赤道。( × )
2、不能用望遠鏡直接看太陽。( √ )
3、四季的形成與地球的公轉有關。( √ )
4、第一個登上月球的是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 √ )
5、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宇宙空間的是蘇聯航天員加加林。( √ )
6、北斗七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 × )
7、銀河是從東南向西北方向劃開整個天空。( × )
8、地球是月球的衛星。( × )
9、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¼。( × )
10、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製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遠鏡。( √ )
三、選擇題
1、( A )專門接收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A射電望遠鏡 B光學望遠鏡 C天文望遠鏡
2、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C )。A、金星 B、土星 C、木星
3、太陽系中第二大行星是( B )。A、金星 B、土星 C、火星
4、太陽是一顆( A )。A、恆星 B、行星 C、衛星
5、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B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6、當運載火箭的速度達到( C )千米/秒時,它才會脫離地球的引力而飛向太空。
A、5.9 B、6.9 C、7.9
四、問答題
1、請你設計環行山的形成的模擬實驗。
答:材料:盤子、細沙、石子等。
步驟:(1)在一個盤子里鋪上約3厘米厚的細紗。
(2)從不同的高度往沙盤里丟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從同一高度丟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現象:坑面積比石塊的大。結論:石塊扔下的高度[力度]與坑面積的大小都有關系。
第5單元
一、填空題
1、(好奇心)總是驅使我們不停地提出問題,找出答案。
2、(假設)是根據已有經驗先對答案做出的猜想。
3、(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
4、(實驗)是製造條件,收集事物變化證據的方法。它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模擬實驗);二是(對比實驗)。
5、假設一般用(如果……那麼……)來表達。
二、判斷題
1、一種探究方法能解決所有問題。(×)
2、假設不需要證據來驗證,所有的假設都正確的。(×)
3、很多重要的結論都是從提出假設開始的。(√)
4、搜集證據是一個容易的過程。(×)
5、同一個假設可以被多次驗證。(√)
6、做科學實驗,要學會控制變數。(√)
三、問答題
1、做科學實驗時,應注意什麼?
答:做科學的實驗,要學會控制。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條件下進行;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選擇一個變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確定變化時需要觀察的項目。
2、你做過的模擬實驗、對比實驗各有哪些?
答:我做過的模擬實驗有:雨的形成、晝夜的形成、火山爆發等。對比實驗有:種子萌發的實驗、水蒸發快慢的實驗、模擬噴氣式飛機的實驗、食鹽的溶解快慢實驗等。
B. 六年級科學蘇教版上冊復習試題
試卷內容不錯
C. 蘇教版六年級科學上冊期末復習資料
1、在工作時,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叫作機械。螺絲刀、釘錘、剪刀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做簡單機械。
2、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杠桿。它有三個點,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轉動的位置叫支點。
3、杠桿尺平衡時,左邊的鉤碼數乘以格數等於右邊的鉤碼數乘以格數。
4、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費力。
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當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省力。
5、像水龍頭這樣,輪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
6、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可以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
7、把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構成了滑輪組。
8、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體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體所用的力就大。螺絲釘的螺紋越密,旋進去就越省力。
10、鏈條與兩個齒輪嚙合,起到傳遞動力而是自行車運動的作用。
11、各種簡單機械的比較:
簡單機械
舉例
杠桿
省力杠桿
開瓶器、切刀、核桃夾、羊角錘
不省力也不費力
蹺蹺板、訂書機、天平
費力杠桿
筷子、鑷子、釣魚桿
輪軸
水龍頭、門把手、方向盤、扳手擰螺帽、螺絲刀擰螺絲
斜面
盤山公路、大橋引橋、螺絲釘
12、寫出各類型滑輪的作用。
滑輪類型
作 用
滑輪
動滑輪
省力
定滑輪
改用用力的方向
滑輪組
既省力又改變用力方向
13、自行車上的各部分應用了哪種簡單機械?
應用機械的位置
應用機械的類型
應用機械的位置
應用機械的類型
車把手
輪軸
車上的螺絲釘
斜面
剎車
杠桿
車輪和車軸
輪軸
大齒輪和小齒輪
輪軸
後架上的彈簧夾
杠桿
車鈴的按鈕
杠桿
腳蹬
輪軸
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復習資料
1、很多的房屋和橋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橫放的材料(橫梁)支撐住的。它們受壓時,橫梁比柱子容易彎曲和斷裂,所以,如何增強橫梁抗彎曲能力是建築上很重要的問題。
2、材料的寬度越寬,抗彎曲能力越強;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彎曲能力越強。材料的寬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響材料抵抗彎曲的能力。
3、改變薄板形材料的形狀,實際上都是減少了材料的寬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雖然減少材料的寬度降低了一些抗彎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強了材料的抗彎曲能力。
4、拱形受到壓力時,能把壓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受到壓力時會產生一個向外推的力,能抵住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
5、圓頂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組合,它具有拱形承載受壓力大的優點,而且不產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個方向上都是拱形,這使得它比任何形狀都堅固。
6、生物體中的拱形:人的頭骨、拱形的肋骨、貝殼、烏龜的殼、雞蛋、接近圓形的水果。
7、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框架結構中,三角形框架比四邊形框架更加穩固,四邊形框架容易變形。
8、不容易傾倒的塔結構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的。
9、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橋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橋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緊,還增加了橋面的抗彎曲能力。
10、說明橫截面為長方形的橫梁為什麼都是立著安放的。物體抗彎曲4要素:
1)物體的材料 2)物體的厚度
3)物體的寬度 4)物體的長度
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復習資料
1、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把通電導線靠近指南針,發現通電導線可以產生磁性,為人類大規模利用電能打開了大門。
2、用線圈和指南針可以做成電流檢測器,檢測電池中有沒有電。
3、由線圈和鐵芯組成的裝置叫電磁鐵。做電磁鐵實驗時,因為用的導線較短,這個電磁鐵是很耗電的,不要把它長時間接在電池上。
4、電磁鐵的南北極與線圈纏繞的方向、電池正負極的接法有關。
5、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有關:圈數少磁力小,圈數多磁力大;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使用的電池數量有關:電池少則磁力小,電池多則磁力大;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粗細長短、鐵芯粗細長短等因素有一定關系。
6、電動機由磁鐵、繞著線圈的鐵芯、換向器、電刷組成。換向器的作用是接通電流並轉換電流的方向。
7、電動機是用電產生動力的機器。雖然大小懸殊、用途各異,但電動機的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電產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轉動。
8、電能使各種用電器做各種運動、發光、發聲、發熱……我們把電具有的這種能量,叫電能。
9、能量有電能、熱能、光能、聲能等不同的形式。和運動有關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機械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儲存的能量叫做化學能。
10、所有的用電器都是一個電能的轉化器,能夠把輸入的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用電器名稱
輸入的能量形式
輸出的能量形式
電燈
電能
光、(熱)
電視機
光、聲、(熱)
電冰箱
熱、(光、聲)
電吹風
風、熱、(聲)
空調
熱、(光、聲)
洗衣機
機械能、(光、聲)
取暖器
熱、(光)
電風扇
機械能、(聲)
11、通過發電機,人們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成電能。
用電器名稱
輸入的能量
輸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電池
化學能
電能
光電池
太陽能
蓄電池
化學能
水力、風力發電站
機械能
火力發電站
化學能
12、煤是幾億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與空氣隔絕,在長期的的壓力、高溫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氣是幾億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經過長期、復雜的變化形成的。
13、煤、石油、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點就少一點,我們正在耗盡這些能源。現在的新能源有太陽能、地熱、風力、沼氣、核能等。
科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復習資料
1、用分類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辨別和研究植物。科學家主要是根據植物的特徵對植物進行分類的。
2、科學家把植物分為兩大類: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在已經發現的40萬種植物中,開花植物約佔一半以上。不開花的植物中,蕨類、藻類、苔蘚類和開花植物一樣,自己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料。
3、分類是研究動物的一種基本方法。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沒有脊椎的動物叫無脊椎動物。動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徵是科學家對動物進行分類的重要標准。
4、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終生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的動物是魚類;身體上長羽毛的動物是鳥類;直接生小動物,並用乳汁喂養小動物的是哺乳動物。
5、已發現的動物種類有150多萬種,其中昆蟲達到100多萬種,約佔80%。
6、38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簡單生命體開始,到現在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環境變化是重要原因。人類對於生物生存環境的改變和對一些動物的馴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7、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每一種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樣性的環境之中。
8、人類生活離不開植物:(1)提供給人類做食物;(2)供人類欣賞;(3)提供給人類做葯材;(4)人類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學慣用品;(5)可以凈化空氣;(6)提供給動物做食物。
9、人類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員,我們理應平等對待家族中的每一個成員。
第一單元:1、在工作時,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叫作機械。鉗子、螺絲刀、剪刀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做簡單機械,習慣稱為工具,簡單機械的種類主要有杠桿、輪軸、滑輪、斜面等,能各舉例。
2、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杠桿。它有三個點,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分析鑷子、開瓶器、釘書機的三個點
3杠桿尺平衡時,左邊的鉤碼數與格數的乘積等於右邊的鉤碼數與格數的乘積。桿秤就是利用這樣的原理製成的。阿基米德撬地球
4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杠桿省力;距離相等時不省力也不費力,小於時就費力,但可是省時間。並能畫圖幫助記憶
5像水龍頭這樣輪和軸固定在一起可以轉動的機械叫做輪軸,輪越大越省力。
6像旗桿頂部的滑輪那樣,固定在一個位置轉動而不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可以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7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構成了滑輪組,滑輪組能省力也能改變用力的方向。滑輪組的組數越多越省力,但費時。
8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斜面。斜面的坡度越小(即同樣的高度下,斜面的長度越長)
斜面上提升物體所用的力就小,越省力。螺絲釘的螺紋越密,旋進去就越省力。
9鏈條與兩個齒輪嚙合,起到傳遞動力而使自行車運動的作用。
10、各種簡單機械的比較:
簡單機械舉例
杠桿省力杠桿開瓶器、切刀、核桃夾、羊角錘
不省力也不費力蹺蹺板、訂書機、天平
費力杠桿筷子、鑷子、釣魚桿、火鉗、理發剪刀
輪軸水龍頭、門把手、方向盤、扳手擰螺帽、螺絲刀擰螺絲
滑輪旗桿上的定滑輪 塔吊的吊輪(動滑輪)起重機(滑輪組)
斜面盤山公路、大橋引橋、螺絲釘
11、自行車上的各部分應用了哪種簡單機械?
應用機械的位置應用機械的類型應用機械的位置應用機械的類型
車把手輪軸車上的螺絲釘斜面
剎車杠桿車輪和車軸輪軸
大齒輪和小齒輪輪軸後架上的彈簧夾杠桿
車鈴的按鈕杠桿腳蹬輪軸
12、自己補充:
第二單元
1、很多的房屋和橋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橫放的材料(橫梁)支撐住的。它們受壓時,橫梁比柱子容易彎曲和斷裂,所以,如何增強橫梁抗彎曲能力是建築上很重要的問題,豎放的梁承重力更大。
2、同一材料的寬度越寬,厚度越厚,抗彎曲能力越強。但太厚了抗彎曲力就不會比例加大的,同時反而會浪費材料,所以人們就用改變形狀來提高抗彎曲力。
3、改變薄板材料的形狀(工 L
口),實際上都是減少了材料的寬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雖然減少材料的寬度降低了一些抗彎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強了材料的抗彎曲能力。能分析相關實驗數據。
4、拱形受到壓力時,能把壓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受到壓力時會產生一個向外推的力,能抵住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
5、圓頂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組合,它具有拱形承載受壓力大的優點,而且不產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個方向上都是拱形,這使得它比任何形狀都堅固。
6、生物體中的拱形:人的頭骨、拱形的肋骨、貝殼、烏龜的殼、雞蛋、接近圓形的水果。
7、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框架結構中,三角形框架比四邊形框架更加穩固,四邊形框架容易變形。
8、不容易傾倒的塔結構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輕下重,兩邊平衡,框架結構。
9、橋面在拱下方的拱橋,橋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橋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緊,還增加了橋面的抗彎曲能力。長江上的江陰大橋為斜拉橋。
10、自己補充部分:
第三單元
1、1820年,丹麥科學家奧斯特把通電的導線靠近指南針,發現通電導線會使磁針發生偏轉,為人類大規模利用電能打開了大門。
2、用線圈和指南針可以做成電流檢測器,檢測電池中有沒有電。
3、由線圈和鐵芯組成的裝置叫電磁鐵。接通電流,磁性產生。做電磁鐵實驗時,因為用的導線較短,這個電磁鐵是很耗電的,不要把它長時間接在電池上。
4、改變線圈纏繞的方向或者改變電池正負極的接法都能改變電磁鐵的南北極
5、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有關:(同一方向的導線繞線)圈數越多則磁力越大;電磁鐵的磁力大小還與使用的電池數量有關:電池越多(電流越大)則磁力越大;電磁鐵的磁力大小還與線圈粗細長短、鐵芯粗細長短等因素有一定關系。
6、電動機由磁鐵、繞著線圈的鐵芯、換向器、電刷組成。換向器的作用是接通電流並轉換電流的方向。
7、電動機是用電產生動力的機器。雖然大小懸殊、用途各異,但電動機的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電產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轉動。
8、電能使各種用電器做各種運動、發光、發聲、發熱……我們把電具有的這種能量,叫電能。電能也是其他形式的能轉化而來的。
9、能量有電能、熱能、光能、聲能等不同的形式。和運動有關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機械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儲存的能量叫做化學能。
10、所有的用電器都是一個電能轉化器,能夠把輸入的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用電器名稱輸入的能量形式輸出的能量形式
電燈電能光、(熱)
電視機光、聲、(熱)
電冰箱熱、(光、聲)
電吹風風、熱、(聲)
洗衣機機械能、(光、聲)
取暖器熱、(光)
電風扇機械能、(聲)
11、通過發電機,人們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成電能。
用電器名稱輸入的能量輸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電池化學能電能
光電池太陽能
蓄電池化學能
水力、風力發電站機械能
火力發電站化學能
12、煤是幾億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與空氣隔絕,在長期的的壓力、高溫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氣是幾億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經過長期、復雜的變化形成的。
13、煤、石油、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點就少一點,我們正在耗盡這些能源。現在的新能源有太陽能、地熱、風力、沼氣、核能等。
自己補充部分:
第四單元
1、用分類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辨別和研究植物。科學家主要是根據植物的特徵對植物進行分類的。
2、科學家把植物分為兩大類: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在已經發現的40萬種植物中,開花植物約佔一半以上。不開花的植物中,蕨類、藻類、苔蘚類和開花植物一樣,自己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料,菌類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3、分類是研究動物的一種基本方法。身體中有脊柱的動物叫脊椎動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沒有脊椎的動物叫無脊椎動物。動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徵是科學家對動物進行分類的重要標准。
4、昆蟲: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的動物;魚類:終生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卵生的動物;鳥類:身體上長羽毛的動物;哺乳動物:直接生小動物,並用乳汁喂養小動物的,如鯨,人類。
5、已發現的生物種類有200多萬種,其中動物種類有150多萬種,昆蟲達到100多萬種,約佔80%。
6、38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簡單生命體開始,到現在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環境變化是重要原因。人類對於生物生存環境的改變和對一些動物的馴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學家分析,螞蟻是由黃蜂的祖先進化而來的。
7、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每一種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樣性的環境之中。《生物多樣性條約》於1993年起執行,有180多個國家加入,每年的5月22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8、人類生活離不開植物:(1)提供給人類做食物;(2)供人類欣賞;(3)提供給人類做葯材;(4)人類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學慣用品;(5)可以凈化空氣;(6)提供給動物做食物。
9、同一種類的物種,越往北就個體越大,四肢越短,耳朵越小等特證
自己補充部分:
相關實驗:(能分別說出實驗用材料 過程 現象 結論)
杠桿的研究:(P5-6力點距支點遠,重點距支點近,這種杠桿可以省力……。)
輪軸實驗:(P10在軸的大小一定時,輪越大越省力 )
滑輪的研究:(P13-14) 斜面研究:(P16, 斜面越長越省力)
形狀與抗彎曲能力大小的研究:(P29實驗現象:把「一字形」材料彎折成其它形狀後可以增強它的抗彎曲能力,
實驗結果:1、「一字形」硬紙條只能承受得起一個砝碼。2、把這張硬紙條彎折成「V」、「L」、「U」、「T」或「工」字形後,可以承受得起兩個或三四個砝碼。)
*電磁鐵的磁力(P51 P 52 實驗器材:若干電池、漆包線、鐵釘、大頭針或回形針
實驗現象:改變電磁鐵的電池數量和纏繞圈數,可以改變電磁鐵的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