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小青蛙回家音樂教案
1
活動目的:
1、唱歌曲《小青蛙回家》,根據不同的故事情景,通過不同的聲音、節奏、表情、動作來表現同不情緒的情感。
2、能根據歌曲的旋律及結構特點大膽地創遍歌詞。
3、體會創編的愉快和用心交往的快樂。
2
活動准備:
青蛙紙偶一個,圖譜一張,電子琴。
3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出示青蛙,師問「這是誰?」「對,天黑了,小青蛙要回家了。小朋友們聽一聽它是怎麼回家的?」
二、新教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一遍。
2、重點練習基本節奏:XX|XX|XX|XX|XXX|XXX
(1)
師問:「剛才小青蛙是怎麼回家的?你能學一學嗎?」請小朋友做蹦蹦、呱呱的動作並發出聲音。(出示圖譜)「瞧,我想了個好辦法把它邊蹦邊唱的情景畫下來了。」
(2)
師唱一遍節奏後問「圖譜中的符號表示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學當小青蛙吧!」
A、練習兩遍
B、師幼輪唱
C、「蹦蹦」或「呱呱」處默唱
3、完整演唱兩遍。
師「我們都是青蛙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唱著歌送小青蛙回家好嗎?」跟琴齊唱表演兩遍。
三、通過不同情境的創設,表演不同的情緒情感。
1、師「其實小青蛙今天一隻害蟲都沒有捉到,心裡十分難過。怎麼唱才能表達出難過的心情呢?」(慢,難過的表情)
2、師「咦!青蛙媽媽一個勁地給小青蛙打傳呼,不知道家裡除了什麼急事,小青蛙急著往家趕,該怎麼唱?誰來表演一下。」(快,著急的表情)幼兒跟琴齊唱並表演。
3、師「你們猜猜看,小青蛙在回家的路上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引導幼兒討論,發言)小青蛙經過草地的時候發現遇到蛇了,它可想不被蛇現發,要不然蛇會吃了它的,該怎麼辦?」(輕輕蹦,不發出叫聲)
4、師「小青蛙躲過了蛇,氣喘吁吁地趕到了家,來原青蛙媽媽在等它吃飯呢!
四、創編活動
1、師「很多正在回家的小動物們聽到了小青蛙的歌聲,它們覺得妙極了,也都唱起來了。它們會是誰呢?它們會不會遇到誰,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並根據所創編的故事情境進行歌表演)
結束部分。師「小動物們一個個都唱著歌回到了家,我們也要准備回去了,今天開不開心?開心就笑一笑,看起來大家心情都不錯哦!來,表達以下我們的好心情。」教師引導幼兒邊走邊說「走走,哈哈,走走,哈哈,走走走,哈哈哈!(出活動室)
2. 急需小小班優秀音樂游戲教案!!!答得好追加分哦!
一、說教材
1、教材的選擇:大家都知道,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而且隨著年齡的發展,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在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更加喜歡直接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摸。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只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游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松、自由的游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因為幼兒時期,興趣是其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對象,且能取得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動都應重視興趣的培養。因此,教材的選擇至關重要,正如《綱要》中所說的,「即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而此活動〈好聽的歌〉既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而且本教案,從教材的選擇到教法的設計,較多的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各種物體發出的各種不一樣的聲音,把語言、科學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即加深了幼兒對詩歌本身的理解,又有效的提高了科學活動的能力。還使他們對
優美動聽的聲音產生了好奇心,平時更加善於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這個奇妙的世界。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幾個目標:
並在活動中,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游戲中。充分的課前准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說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步驟為:
激發興趣——動手探索——幼兒交流——觀看多媒體——欣賞詩歌(游戲)——音樂游戲(好聽的歌)——延伸活動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一開始,我就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活動環境,准備了很多能發出聲音的物品,「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准備了很多東西,你們看看都有什麼啊?這些東西可好玩了,還能唱出好聽的歌呢?而且每個東西唱的都不一樣呢,小朋友想不想聽?從形式和內容上都吸引了孩子。因為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才開始萌芽,簡明的導語直接切入主題,豐富的物品,旨在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
(二)、動手探索
根據小小班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在第二環節,我為幼兒安排了動手探索,為每組幼兒提供了很多能發出各種不一樣聲音的物品,供幼兒動手操作。在這個活動環
節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寬松的活動氣氛中,幼兒敲敲,打打,拍拍,按按,聽聽,比較各種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獲得的經驗是很零碎的,單一的,那怎麼給幼兒一個系統性的認識呢,讓他們了解每種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呢?
(三)、幼兒交流
於是,在自由探索過後,我就採取讓幼兒自由介紹自己玩了什麼,發出了什麼聲音,和別的聲音一樣嗎?這樣的方式對幼兒獲得的經驗進行整理。由於物品在幼兒的手裡,幼兒模仿的聲音和結合實物進行,還可以請其餘的小朋友學一學,說一說,他模仿的像不像,避免了單一性。
(四)、觀看多媒體
小小班幼兒注意時間短,興趣穩定性差,新異、強烈以及活動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除了這些物品可以發出好聽的聲音,大自然也有很多奇妙的聲音呢,那他們的聲音又是怎麼樣的呢?小朋友想不想聽聽?採用多媒體教具,把幼兒帶入了奇妙的聲音世界,讓幼兒聽一聽,猜一猜,學一學。能再次吸引幼兒注意,激發活動的興趣。視覺聽覺的完美結合,促進了幼兒的思維的發展。
(五)、欣賞詩歌(2遍)
將幼兒已獲得的知識經驗用詩歌的語言表達出來,詩歌語言簡單,節奏明快,幼兒易懂易讀,在詩歌欣賞2遍之後,採用師生問答的方法,加深幼兒對聲音的記憶,同時也為後面的音樂游戲奠定基礎。
(六)、音樂游戲(好聽的歌)
把〈小動物怎麼叫〉改編成(好聽的歌),和幼兒表演唱,使幼兒情緒到達最高潮,藝術融入科學,達到比較完美的統一。讓
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七)、延伸活動
可請幼兒在課間,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找找生活中還有什麼奇妙的,不一樣的聲音。持續和拓展幼兒對各種聲音的探索和研究的興趣。
三、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在本活動中,教師不僅僅要用生動的語言,神秘的動作來感染幼兒以外,還要積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於是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操作法:它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基本方法,就是幼兒根據教師准備的物品進行操作,探索。本次活動在引起興趣後,採取了操作,讓幼兒在動一動,敲一敲,聽一聽中獲得感知,比較出不同的物體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
2、交流討論法:進行了探索操作,我創造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通過介紹,讓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深化了幼兒各自的認識。
3、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在音樂游戲的環節中,我引導幼兒和教師進行一問一答的表演游戲,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掌握了詩歌中的語言。
4、提問法:設計提問,引導幼兒想問題,回答問
題。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這也是語言教育的任務之一。
5、演示法:我還通過多媒體,把大自然的許多聲音演示給幼兒聽,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認識,多媒體的運用,引導幼兒去聽去猜去模仿,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考,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和審美情趣的統一。
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四、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加升華了情感,在本活動中,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方位的參與:新〈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的指出,「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敲敲,打打,拍拍,按按,聽聽多種方式的參與,對奇妙的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產生了興趣。
2、師幼合作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會明顯的提高。為了讓幼兒對各種聲音有進一步的認識,我採用了教師和幼兒合作對答法,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積極對答教師的活動中,理解並學習了詩歌的語言,感受各種大自然不同聲音的奇妙。
3、音樂游戲法:通過輕松愉快的樂曲,優美熟悉的旋律的聽覺刺激,有助於幼兒對詩歌語言的記憶,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促進思維的發展。
採取的以上種種教學方法,極大的體現了「以
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
3. 中班藝術教案《小青蛙學打鼓》
活動目標:
1、掌握×、××、×0、××××等不同的節奏型;
2、掌握2/4節奏的特點;
3、引導幼兒學會在生活中發現音樂,感受音樂。
教學對象:中班幼兒
重點難點分析:
這是一個輕松活潑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後部分通過模擬了青蛙「呱呱」的叫聲,使全曲更加生動活潑。這首曲子的重點在於讓幼兒感受這首曲子的氣氛,從整體上理解曲子;難點則是不同節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點。為了解決這個難點,有以下幾個方法:
1、蹦跳感受節奏
2、通過讓小朋友多次聽音樂,模擬歌曲的節奏來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通過有趣的節奏游戲來掌握和辨認×0
、××××的節奏型。
活動准備:
一、教具准備:
1、小青蛙的頭飾全班小朋友人手一個
2、預先寫好的樂譜
3、錄音帶(按所需的音樂次數錄好)
4、帶雙面膠的小卡片,上面寫幾種不同的節奏型,一共八張,四張×0,一張××××,還有一張是××,一張×和一張四分休止符0。
二、練聲:(大概在活動正式開始的前5分鍾)
練聲曲:
1
2
3
4
32
1
小
青蛙
學唱
歌
活動過程:
老師:
(頭戴青蛙頭飾,學青蛙「呱呱」叫,按著節奏做青蛙蹦跳狀出場)小朋友,這是什麼小動物啊?
小朋友:青蛙!
老師:
對了!真聰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裡嗎?它有什麼本領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將他們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況講出來)
老師
:
恩,小朋友們知道的真多。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青蛙還會唱歌呢。它呀,有個很好聽的外號叫「田園音樂家」。小朋友想不想學青蛙唱歌啊?
小朋友:想!
老師:
好,那麼現在我們都來做會唱歌的小青蛙。請小朋友每個人拿一個小青蛙的頭飾戴在自己的頭上。
(小朋友做好准備。老師開始放音樂《小青蛙學唱歌》)
老師:
現在,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做青蛙?(老師開始做青蛙蹦跳狀,注意要按著歌曲的節奏蹦跳,休止符處一定要空得明顯,並讓小朋友跟著跳。)
老師:
好了。那我們現在來聽聽小青蛙怎麼樣學唱歌的。聽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訴老師,這首歌曲有幾段。(放音樂,讓小朋友從整體上感受歌曲。)
一遍音樂之後
老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這首歌曲有幾段啊?
小朋友:兩段!
老師:對了!那現在請小朋友再聽一遍,然後告訴老師第一段的歌曲里,小青蛙叫了幾聲?(繼續放音樂,只放第一段)
老師: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小青蛙一共叫了幾聲?
小朋友:
(看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再放一次音樂)
老師:
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再聽一次第一段的音樂,然後告訴老師,小青蛙是怎樣叫的?
(再聽一遍,然後根據小朋友回答的情況決定是否多放一次音樂)
老師:現在,我們要來做一個有趣的節奏游戲。(拿出寫有節奏型的小卡片出示給小朋友看。)這個是我們剛剛才學過的小青蛙唱的歌,那麼現在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再來唱一次好不好?(逐一示範每一個節奏型,口中念出來,在配上拍手動作,加強直接感受。)
4. 一首流行歌 很歡樂,歌詞有小青蛙什麼的,叫什麼名字,求歌名
流行歌曲目前只有叫《小跳蛙》的歌曲。歌詞如下
小跳蛙-青蛙樂隊
快樂池塘栽種了 夢想就變成海洋
鼓的眼睛大嘴巴 同樣唱的響亮
借我一雙小翅膀 就能飛向太陽
我相信奇跡就在身上
啦...... 有你相伴 leap frog
啦...... 自信成長 有你相伴 leap frog
快樂的一隻小青蛙 leap frog
快樂的一隻小青蛙 leap frog
(rap)快樂的池塘裡面有隻小青蛙
它跳起舞來就像被王子附體了
酷酷的眼神,沒有哪只青蛙能比美
總有一天它會被公主喚醒了
啦...... leap frog
啦...... leap frog
它是一隻小跳蛙 越過藍色大西洋
跳到遙遠的東方 跳到我們身旁
春夏秋冬 我們是最好的夥伴
親吻它就會變得不一樣
啦...... 變變變 leap frog
啦...... 自信成長 有你相伴 leap frog
啦...... 有你相伴 leap frog
啦...... 自信成長 有你相伴 leap frog
快樂的一隻小青蛙 leap frog
快樂的一隻小青蛙 leap frog
《小跳蛙》是青蛙樂隊演唱歌曲,由彭鈞 、李潤填詞,彭鈞譜曲。於2009年09月23日發行。
青蛙樂隊The Frogs由三位來自湖南的大男孩組成。這不同於我們傳統概念中的樂隊編制,倒頗有些類似於紅遍全球的「a—ha」樂隊及「Bee—Gees」樂隊。唱片公司是麒麟童, 代表作為《分手的擁抱》。
或許這正是 「麒麟童文化」 准備與世界接軌的第一步。當然,對音樂理解的相互溝通是這支樂隊存在的基礎。主唱彭鈞敏銳的音樂感覺,吉他手楊世雲卓越的技術素養,還有貝司手杜渡跳躍的音樂動機相得益彰,使得「青蛙」的音樂激情而又嚴謹。
5. (青蛙音樂會)這篇短文:小青蛙唱的是什麼歌二年級語文
愛是一縷陽光,能融洽心頭的雪;愛是一泓清泉,能滋潤乾涸的心田;愛是一股力量,能激發心中的熱。正是因為有了愛,社會上、學校里、家庭中,才扮演了這些令人感動的故事。在社會上,有很多互相幫助的行為,這些行為組成傳遞愛的鏈條,它們向全世界的每個人傳遞著愛的信息。
在學校里,有老師,有同學,還有自己最親密的夥伴。有老師的關愛洋溢著學生的心頭,有同學互相幫助的行為,是愛充滿整個校園。
在家庭里,有媽媽的關切話語,有爸爸深沉嚴格的愛,使我們的家變成一個充滿愛的輻射場。這就是因為我們人人心中都有愛。
大愛無聲,大愛無痕,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會通過你的視覺,感受到更多的愛。我們就融入這些愛中,因為我們心中有愛。
她是一位年輕又漂亮的老師,曾經教過我不到一年的數學。由於我的數學基礎差,甚至每天都要找她,請她幫我輔導。她的身體非常不適,每天要堅持為我們上好每一堂課,而且我找她請教問題時,她卻從來沒有推辭過。
她用知識的甘露時時刻刻澆灌著我們,不想讓我們落下一點功課,正是因為心中有愛。是愛給她一股強大的力量,使她看待學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愛護我們。
記得有一次,我們換了班主任,她也不再是我們的班主任。由於這件事,我心裡非常傷心,她知道以後怕影響我的學習,他找到我談了很多安慰的話。當她說到:「以後再這樣下去,可能會影響到你的學習」這句話時,我真的感覺對不起她。她每天那樣辛苦地為我們講課,而換來的卻是不圖回報。她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她就像階梯,指引著我們向上攀登的道路。她這樣做,就是因為心中有愛。
雖然我們已經分別了,但她還是像以前那樣關心我、幫助我。就是因為愛的力量在我們心中凝聚著。
是啊,心中有愛才能看到更多的愛,心中有愛才能感受到更多的愛。
當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老師,看待父母,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我們要學會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因為這才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在這個世界上,有些孩子因天災人禍而失學,有些人因意外事故而落下終生殘疾,有人突然患上重病卻缺少醫療費用……這些人都需要我們的關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這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當我們因學習方法不當而考試分數偏低時,當我們因家庭環境不好而內心痛苦時,當我們因外心不佳而慚形穢時,而我們得到的卻是他人的關愛。
所以,我們要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用我們的一言一行去實現,要讓愛灑滿人間,讓世界充滿愛。
6. 幼兒園《小青蛙》報幕詞
知識鋪墊,激發興趣。天氣越來越暖和了,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地長大了。前段時間,我帶領幼兒們去觀察了水池裡的小蝌蚪,同時讓幼兒在家裡也來飼養小蝌蚪,讓他們仔細觀察小蝌蚪變青蛙的整個過程。通過飼養和觀察,孩子們對小蝌蚪變小青蛙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對它們也更感興趣了。特別是變成了小青蛙後,小青蛙會做些什麼?孩子們很想知道。於是我設計了音樂游戲活動《小青蛙》。通過活動,讓他們感受到青蛙有很多本領。它們會跳、會呱呱地唱歌、會捉害蟲、會游泳等。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們。 二.精心設計,合理修改。 《小青蛙》這首歌曲活潑、輕快,歌詞朗朗上口。但在設計中我發現歌曲和游戲活動不是很吻合。原來的歌詞是:小青蛙呀,小青蛙呀,在池塘里玩耍,而我設計的游戲是小青蛙捉害蟲。為了使整個活動情節貫通,層層遞進,我就適當地修改了歌詞,把在池塘里玩耍改成了在田野里捉蟲。 三.創設情境,融入角色。 1、我以小蝌蚪慢慢長大變成青蛙這個情境引出活動內容。我來做青蛙媽媽,幼兒做小青蛙,孩子們在媽媽的帶領下模仿青蛙跳。以此讓孩子很快地融入角色。在學青蛙跳的時候,我播放了歌曲伴奏,並有節奏地念歌詞。這樣,幼兒就在跳的過程中接觸到歌詞,也感受到了歌曲活潑、輕快的旋律,為接下來學唱歌曲做好鋪墊。 2、在學唱歌曲的時候,我扮演媽媽引導幼兒自然學唱、掌握歌曲中的重點句,引導幼兒用開心、愉快的情緒來演唱歌曲。我用比賽的方式來激發幼兒演唱的興趣。 3、通過提問引出青蛙除了會唱、會跳還會什麼本領?幼兒都大聲地回答:「青蛙還會游泳,還會捉蟲」。指導幼兒學習青蛙捉蟲的正確動作,並帶領幼兒進行《小青蛙捉害蟲》的游戲。 四、活動的亮點。 1、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 2、教師和幼兒之間有很好的互動。 3、整個活動以情境貫穿,幼兒融入角色。 4、活動設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層層遞進。 五、存在的不足。 1、在學唱歌曲時,教師在切分音符上沒有進行強調,導致幼兒在學唱時沒有很好的把握好強弱。 2、游戲《小青蛙捉害蟲》,教具害蟲使用率不是很高,只用了一次。幼兒扮演的小青蛙只顧著捉害蟲,卻忘記了應該跳著去捉,捉到了後要跳著回到青蛙媽媽的身邊。 在音樂的課堂中,每個孩子們都是快樂的小天使,只有老師們不斷的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才能讓孩子們在音樂的殿堂里更加快樂的成長!
7. 歌曲小青蛙左手伴奏,小青蛙呀小青蛙呀
好呱來呱
小蓓蕾組合
小青蛙呀自小青蛙呀
呱呱呱
世世代代保莊稼呀保莊稼
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大家都來愛護它
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大家都來愛護它
小青蛙呀小青蛙呀
呱呱呱
世世代代保莊稼呀保莊稼
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大家都來愛護它
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大家都來愛護它
小青蛙呀小青蛙呀
呱呱呱
世世代代保莊稼呀保莊稼
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大家都來愛護它
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大家都來愛護它
8. 小班教案大全大青蛙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線索,知道在不同的場合用合適的聲音說話、唱歌,不打攪他人的安靜活動。
2.在情境中感受和聽辨音樂輕響的變化,初步學唱歌曲,激發表演的興趣。
活動准備:
1.《青蛙鼓》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2.音樂:(1)歌曲《青蛙合唱團》(2)一套爵士鼓的合奏的音樂。
3.設置故事場景:小桌子做動物房子、小椅子做小舞台。
活動過程:
1.出示鼓聲,導入故事
----聽一聽,這是什麼聲音?
----是誰在敲鼓呢?(出現青蛙)
故事講述。
2.感受音樂,聽辨輕響
(完整欣賞歌曲兩遍)
----你們覺得,小青蛙的歌聲好聽嗎?
(聽辨輕響)
----有兩只青蛙,一隻是大青蛙,一隻是小青蛙,它們唱歌是不一樣的,來聽一聽。
----哪裡不一樣呢?
----大青蛙唱的?小青蛙呢?(出現漢字:「輕」、「響」)
游戲:「高人和矮人」
完整演唱
3.欣賞故事,理解意義.
---熊大叔一下子關上了窗,咦,好奇怪哦,這是為什麼呢?
---梅花鹿阿姨也關上了門,這究竟是怎麼會回事呢?
故事講述。
可是兔媽媽又輕輕地關上了門(放關門音效)
---小青蛙這下覺得很奇怪,「我們那麼好聽的歌曲,兔媽媽為什麼要關門?」這是怎麼回事呢?
---小兔子在干什麼?
---小兔們在看書,青蛙們大聲唱歌表演合適嗎?為什麼?
----聽聽兔媽媽是怎麼說的
小結: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能)大聲地說話,大聲的唱歌哦。特別在別人看書、休息、睡覺的時候我們都要輕輕的說話和唱歌哦。寶寶們,你們說對嗎?
青蛙們這下明白了,可是它們可想為動物們表演了,那你們說它們可以到哪裡去表演呢?你們來幫幫忙,想個合適的地方去唱歌表演。(請你想一想,你會在哪裡表演?)
4.情景游戲,體驗表現
游戲一,教師帶領幼兒
(創設情景:桌子做房子、椅子做小舞台等)
游戲二,幼兒自己選擇場景
5.續述故事,介紹名稱
青蛙們給小動物表演的事情,好聽嗎?其實是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青蛙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