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美術發明教案

美術發明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4 22:58:09

Ⅰ 發明與美術結合的職業是什麼

服裝設計師是典型的行業發展比較穩定的職業

Ⅱ 材料一 繪畫之學,為各學之本,國人視為無用。豈知一切工商之品,文明(意為文治教化)之具,皆賴畫以發明


(1)繪畫是各種學問之本,關繫到工商業的發展,有利於提高國民素質,提升國家競爭力。
(2)主張:注重寫實,整合中西畫學的精華加以變革創新。原因:中國民族危機深重;民族工業發展迅速,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西方文化的沖擊;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3)不符合。19世紀後期開始,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開展,印象派繪畫藝術崛起,開始追求藝術家的個人感受;傳統繪畫向現代繪畫過渡,表現出誇張、變形、抽象的風格,寫實主義畫風已經逐漸被拋棄。
(4)不同:潘天壽從政治的角度加以否定;吳甲豐從文化藝術的角度加以肯定。評價:康有為提出振興畫學救國,有一定的合理性,體現了改良救國的愛國精神;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依靠繪畫走改良救國道路,不符合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潮流,無法實現救國的願望。(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Ⅲ 徐悲鴻發明了什麼

他是一個畫家,畫了很多作品,倒是沒有發明過什麼。

徐悲鴻(1895-1953年),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准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被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提出了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

Ⅳ 幼兒園美術我是發明家教學反思

1、引導孩子參觀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展覽,並讓孩子回答教師提出的題目。如專:請孩子說出屬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的功能、特點或怎樣發動的。

2、引導三個孩子為一組,分別給每組命名為吊車組、推土車組和大卡車組。

3、引導孩子每組孩子分別根據組名自由創作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

4、引導孩子談談如何將一座大山踏平,然後戴著頭飾傾銷自己的機械,尋覓施工合作火伴。

5、策劃吊車、推土車和大卡車工作現場的具體方位,並選派一名孩子介紹工作實施方案。

活動結束:引導孩子相互評選最好創作組和最好施工組,然後整理積木。

留意事項:拼插時,提示孩子大膽創作,看誰能創作出最獨特的機械。

Ⅳ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發明,最早用於書寫和繪畫的紙出現在什麼時期

B
紙的歷史

紙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之一,它與指南針,火葯,印刷術一起,給我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技術的基礎。紙的發明結束了古代簡牘繁復的歷史,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在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紀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來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簡牘)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木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1957年陝西省博物館在西安東郊灞橋附近的一座西漢墓中,發掘出了一批稱之為"灞橋紙"的實物,其製作年代當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之後在新疆的羅布淖爾和甘肅的居延等地都發掘出了漢代的紙的殘片,它們的年代大約比東漢建初至元興年間的宦官蔡倫所造的紙要早150年至200年。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紙的發明雖很早,但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政府文書仍是用簡牘,縑帛書寫的。至獻帝時,東萊人左伯又對以往的造紙方法作了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紙張質量。他造的紙潔白,細膩,柔軟,勻密,色澤光亮,紙質尤佳,世稱"左伯紙",其中尤以五色花箋紙,高級書信紙為上。

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技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區域也由晉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陽一帶而逐漸擴散到越,蜀,韶,揚及皖,贛等地,產量,質量與日俱增。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紙面有明顯的紋路,其紙緊薄而勻細。剡溪有以藤皮為原料的藤紙,紙質勻細光滑,潔白如玉,不留墨。東陽有魚卵紙,又稱魚箋,柔軟,光滑。江南以稻草,麥桿纖維造紙,呈黃色,質地粗糙,難以書寫。北方以桑樹莖皮纖維造紙,質地優良,色澤潔白,輕薄軟綿,拉力強,紙紋扯斷如棉絲,所以稱棉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魚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因當時把魚網破布劃為麻類纖維,所以統稱麻紙。

為了延長紙的壽命,晉時已發明染紙新技術,即從黃櫱中熬取汁液,浸染紙張,有的先寫後染,有的先染後寫。浸染的紙叫染潢紙,呈天然黃色,所以又叫黃麻紙。黃紙有滅蟲防蛀的功能。

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了。在宣紙的主要產地安徽宣州有這么一個傳說:蔡倫的徒弟孔丹,在 皖南以造紙為業,他一直想製造一種特別理想的白紙,用來替師傅來畫像修譜。但經過許多次的試驗都不能如願以償。一次,他在山裡偶然看到有些檀樹倒在山澗旁邊,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蝕得腐爛發白。後來他用這種樹皮造紙,終於獲得成功。由此可以斷定:利用樹皮製造宣紙,在唐朝時候就比較盛行了。唐代寫經的硬黃紙,五代和北宋時的澄心堂紙等,都是屬於熟宣紙一類。嗣後宣紙一直是書寫,繪畫不可缺少的珍品,到明清以後,中國書畫幾乎全用宣紙。

同時,由於發明了雕版刷術,大大刺激了造紙業的發展,造紙區域進一步擴大,名紙迭出,如益州的黃白麻紙,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的藤紙,均州的大模紙,蒲州的薄白紙,宣州的宣紙,硬黃紙,韶州的竹箋,臨州的滑薄紙。唐代各地多以瑞香皮,棧香皮,楮皮,桑皮,藤皮,木芙蓉皮,青檀皮等韌皮纖維作為造紙原料,這種紙紙質柔韌而薄,纖維交錯均勻。

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在紙上均勻塗蠟,經過砑光,使紙具有光澤瑩潤,艷美的優點,人稱硬黃紙。還有一種硬白紙,把蠟塗在原紙的正反兩面,再用卵石或弧形的石塊碾壓摩擦,使紙光亮,潤滑,密實,纖維均勻細致,比硬黃紙稍厚,人稱硬白紙。另外政治家填加礦物質粉和加蠟而成的粉蠟紙;在粉蠟紙和色紙基礎上經加工出現金,銀箔片或粉的光彩的紙品,稱做金花紙,銀花紙或金銀花紙,又稱冷金紙或灑金銀紙;還有 色和花紋極為考究的砑花紙,它是將紙逐幅在刻有字畫的紋版上進行磨壓,使紙面上隱起各種花紋,又稱花簾紙或紋紙,當時四川產的砑花水紋紙魚子箋,備受文人雅士的歡迎。另外,還出現了經過簡單再加工的紙,著名的有薛濤箋,謝公十色箋等染色紙,金粟山 經紙,以及各種各樣的印花紙,松花紙,雜色流沙紙,彩霞金粉龍紋紙等。

五代制紙業仍繼續向前發展,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好的紙;此紙"滑如春水,細密如蠶繭,堅韌勝蜀箋,明快比剡楮"。這種紙長者可五十尺為一幅,自首至尾勻薄如一宋代繼承了唐和五代的造紙傳統,出現了很多質地不同的紙張,紙質一般輕軟,薄韌,上等紙全是江南製造,也稱江東紙。紙的再利用開始於南宋,以廢紙為原料再造新約,人稱還魂紙或熟還魂紙,具有省料,省時,見效快的特點。

元代造紙業凋零,只在江南還勉強保持昔日的景象。到了明代,造紙業才又興旺發達起來,主要名品是宣紙,竹紙,宣德紙,松江潭箋。清代宣紙製造工藝進一步改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紙。各地造紙大都就地取材,使用各種原料,製造的紙張名目繁多,在紙的加工技術方面,如施膠,加礬,染色,塗蠟,砑光,灑金,印花等工藝,都有進一步的發展和創新。各種箋紙再次盛行起來,在質地上推崇白紙地和淡雅的色紙地, 色以鮮明靜穆為主。康熙,乾隆時期的粉蠟箋,如描金銀圖案粉蠟箋,描金雲龍考蠟箋,五彩描繪砑光蠟箋,印花圖繪染色花箋,三色紙上採用粉彩加蠟砑光,再用泥金或泥銀畫出各種圖案。箋紙的製作在清代已達到精美絕倫的程度。

另外,我國從晉代開始朝廷就從鄰國接受貢紙,如南越進貢的側理紙(或稱苔紙),是以海苔為原料,加上味甘,大溫,無毒的側理製成的越南紙。朝鮮進貢的高麗紙,雞林紙為歷代統治者所喜愛。到清代則有朝鮮的麗金箋,金齡箋,鏡花箋,竹青紙,越南的苔箋,日本的雪紙,奉書紙,西方的金邊紙,雲母紙,漏花紙,各色箋紙,回回各色花紙等。

Ⅵ 為什麼照相機發明了,美術還沒有結束,有哪兩大優勢

美術可以創造出時間沒有的東西,而相機只能記錄已有的東西;美術可以修改世間已有的東西,從生活中提升、美化,取其優點、去其糟耙。

Ⅶ 因為懷疑而有的新發明,哲學上的新理論,美術上新的作風等之類的事例

很好。在做學問的時候應該多問問為什麼?並且開動腦筋自己來回答,答錯了又有什麼關系。

Ⅷ 為什麼照相機的發明會改變整個西方美術的發展進程

照相機的發明是一些具象藝術的畫家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因為他們的作品畫的在真實也不如相機拍的真實,所以從一定程度上說,照相機的發明促進了西方美術從具象藝術向意象藝術、抽象藝術發展。

Ⅸ 在油畫材料發明前,歐洲的畫家是如何進行繪畫創作的

歐洲的原始繪畫,產生於人類史前時期的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這些人類童年內時期的美術創容作,是靠股工作者在歐洲中部和西南部的洞穴中與岩壁上發現的,其中最早的作品距今已有三萬年的歷史了。
舊石器時代歐洲原始繪畫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洞窟壁畫--它們大都繪制於洞穴的四壁或頂部。由於原始社會的人類每天都在與野獸追逐搏鬥,各種動物的形象在人們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舊石器時代的洞窟壁畫大都以野獸為表現內容,如受傷的野牛、飛奔的鹿群、健壯的猛獁象、機靈的山羊等。其形象輪廓准確、造型生動、神情逼真,充滿了生命感。這些作品分布的范圍極廣,法國的拉斯科岩洞壁畫和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山洞壁畫代表了它們的最高成就。就技法而言,較早的洞窟壁畫多用寥寥幾筆准確勾出物象的羅擴,筆法洗練;後期作品則通常先用雕刻器刻出輪廓線,讓後用動物脂肪調和木炭與礦物製成的顏料給其著色。
新石器時代的歐洲原是繪畫主要是壁畫,又稱岩壁畫,它們大都繪制在淺洞和洞外的岩壁上。歐洲的許多地區防線了這類作品,其內容除了動物形象之外,還出現人物狩獵、舞蹈等場面,表現出人類思維能力的提高。

Ⅹ 當繪畫撞上發明,會有什麼樣的化學元素

明暗:西方表現體積感的重要美術語言.但國 畫不強調明暗,只表現物體本身的凹凸轉折起伏等.
色彩:西方繪畫色彩是固有色與條件色結合的方式.國畫只表現固有色,拋棄光,環境對物體的影響
空間:西方繪畫對空間的表現是用焦點透視,成角透視,空氣透視等等.國畫用散點構圖和意向空間.
材質:物質材料.
肌理:表面紋理,也強調觸覺感

與美術發明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
© Arrange www.xszzw.net 2017-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