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美術教案俄羅斯娃娃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阿凡提是一個機智勇敢的新疆維吾爾族人。 2、了解少數民族的聰明才智,增進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1.了解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族人民都是我們的親兄弟。 2.初步了解幾個不同民族的風貌,用特有的舞蹈動作表示相應的民族。 1、繼續學唱歌曲,感受三拍子歌曲優美歡快的旋律。 2、萌發愛天安門的情感。 1.嘗試表現人物頭部的細節特徵,感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2.觀察每個民族都有特有的頭飾裝體驗圖片寫生的快樂。 1.從顏色、形狀、大小等不同特徵感知4的組成,練習寫數字 1、 2、3。 2. 發展幼兒觀察力和思維多向性。 准備 視頻 1.各族人民在天安門前歡慶國慶的宣傳畫。 2.各族民跳舞的錄像和著名藝術家演唱歌曲的錄像。 3.幼兒較為熟悉的各種民族服飾(見操作材料包「民族娃娃」)。 天安門圖片、地圖等 56個民族卡通娃娃照片,油畫棒,音樂《五十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鉛畫紙。 幼兒每人練習紙1張,演示用圖片玩具鴨4隻。 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起興趣。 從這個人的服飾上你能看出他是哪個民族的人嗎?很久以前,在我國新疆地區有一個經常騎著毛驢的人,他常常想出聰明的辦法幫助窮苦的老百姓,他的名字叫阿凡提。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一)聽錄音故事《聰明的阿凡提》,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二)故事的題目是什麼? (三)大官提了哪幾個問題,阿凡提是怎樣解決的? 三、說說自己對阿凡提這個人物的理解。 (一)請幼兒邊看邊聽錄音,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知故事內容。 (二)組織幼兒結伴或以小組的形式討論:阿凡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三)幼兒交流自己的認識. 1.觀察天安門前的人們,分辨他們不同的服飾。了解:我們都是中國人,從不同的地方來到首都,共同歡慶國慶。 2.找一找自己熟悉的民族,說說各自對他們的了解,如:他們居住的地方,風土人情等。 二、欣賞感表現 1.欣賞藏族女歌手演唱歌曲的錄像。談論藏族人民的生活,學學藏族人民獻哈達的理解動作。 2.欣賞蒙古族歌手演唱的《吉祥三寶》。談論有關大草原牧民的生活,跟著小演員哼唱歌曲,學學蒙古族少年騎馬的姿勢。 3.欣賞傣族姑娘的孔雀舞。談論我國西部大森里的珍稀動物,模仿孔雀的肢體動作。 4.欣賞山西少年敲打鑼鼓。談論少年強身健體的帥氣,學學鑼鼓隊擊鼓的動作。 三、聯想創作,大膽表現 1.按自己的意願,選擇簡單的道具和服飾扮演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2.隨著不同音樂的出現,輪換地用簡單的模仿動作表現各民族人民歡度國慶的場面。(以上內容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調換。) 1.教師彈樂曲,幼兒回憶歌名。 2.感受三拍樂曲的的節奏 3.聽辨樂曲的節拍,用拍手、拍肩、拍腿的方法。拍出樂曲的節奏。 4.隨歌曲的節奏在室內走動,模擬看天安門的夜空或到天安門前照相的場景。歌曲結束時,用固定的造型表示各自的想像。 5.繼續學唱歌曲。 教師可適當調整音高,放慢速度。 一、欣賞討論—少數民族的發飾 —(出示少數民族的照片。)這些少數民族娃娃頭上的頭巾、飾物、頭發有什麼特點? 小結:頭巾的顏色不同,飾物有銀飾的珍珠、發型有盤發、發髻的,可漂亮啦! 過渡:我們一起來看看民族娃娃,再畫畫他們吧! 二、講解示範—對照照片民族娃娃 1.對照照片,先畫娃娃的外形特點。 2.觀察照片中娃娃的發飾,如頭巾、服飾。 —這個娃娃的頭巾是什麼模樣的,什麼顏色,有什麼裝飾品? 小結:畫的時候要仔細看看他們的發飾、顏色和裝飾品,看看畫畫。 過渡:我為你們准備了許多漂亮的民族娃娃照片,你們每人選一張自己喜歡的,仔細看一看,畫一畫吧! 三、操作表現—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四、交流分享—欣賞幼兒作品 1.將幼兒的畫放置在一起,大家比較、欣賞、討論。 2.點評幼兒的畫是否把少數民族的特徵反映出來。 —按大小排隊:分別是2個大泥娃娃和4小泥娃娃,用算式題2+4=6表示。 一、導入,欣賞圖片 1.小鴨子也來一起和我們慶祝國慶節的到來。 二、看看 1.幼兒每人練習紙1張,觀察玩具鴨的外形特徵。 三、分分 1.幼兒根據某一特徵把4隻玩具鴨分成兩類。 2.怎樣分的?(4可以分成幾和幾?) (1)根據方向分:1隻朝右,3隻朝左,4可以分成1和3。 (2)根據顏色分:2隻白色,2隻黃色,4可以分成2和2。 (3)根據領結分:3隻領結,1隻蝴蝶結,4可以分成3和1。 四、寫寫 1.幼兒在練習紙上學寫數字, 1、 2、3。 2.幼兒在依據練習中圖示的4隻玩具鴨的不同分合方法在相應的格內填上數字 1、 2、3。 四、建議: (一)亦可提供有糖果、珠珠等實物讓幼兒進行分合。 (二)可啟示幼兒知道4分成兩份可有三種不同的分合法。 五、反饋記錄與評估
2. 求幼兒園中班音樂課《小毛驢》的教案
大班音樂教案——小毛驢 [設計意圖]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新疆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小毛驢》這首童謠詼諧、幽默、曲調歡快活潑,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選擇這節音樂課,就是讓幼兒通過學習能夠更好地感受和表現我國少數民族富有特色的音樂特點。奧爾夫音樂作為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在教學中著重發展幼兒的即興性、靈活性、創造性、參與性和合作,這節課中奧爾夫音樂教學的各種練習為幼兒學習增添了濃厚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能夠看著節奏譜正確地拍出相應節奏,並在教師的歌聲引導下准確的表現節奏的強弱、輕重等音樂要素。 2、利用卡農的形式引導幼兒進行多聲部節奏練習,培養幼兒協作能力。 3、引導幼兒將節奏型自然的過渡到樂器演奏,能夠看指揮隨機的進行樂器演奏,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 4、通過《小毛驢》游戲表演讓幼兒學會分享空間,享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學會演唱歌曲。 2、欣賞《聰明的阿凡提》故事片,讓幼兒體驗片中阿凡提對小毛驢的深厚情感,了解維吾爾族人們的穿著、風俗習慣。 3、打擊樂器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復習演唱歌曲,讓幼兒體驗音樂的民族特點。 (1)復習歌曲,指出歌曲中的演唱要求。 (2)對幼兒進行提問,加深幼兒對新疆維吾爾族民族風格特點的了解。 2、教師出示相應節奏型,讓幼兒能夠准確拍出。 (1)教師出示第一個節奏讓幼兒學習,練習幼兒一邊拍節奏一邊唱歌的能力。 (2)教師出示第二組節奏型,讓幼兒拍出節奏並與歌曲一起練習。 3、運用節奏卡農的形式鞏固幼兒練習。 (1)把幼兒分成兩個聲部,引導幼兒拍自己的節奏和諧唱歌。 (2)交換節奏型,鞏固並掌握對多聲部的認識。 4、教師引導幼兒為歌曲節奏配上相應的樂器演奏。 (1)教師引導幼兒選擇配器方案。 (2)教幼兒使用樂器為歌曲進行伴奏。 (3)運用音條樂器豐富歌曲的伴奏,並提醒幼兒注意傾聽音響效果的變化。 5、 幼兒創編相應動作,隨音樂進行游
3. 《裝成獅子的毛驢》教案
活動目標:培養幼兒要有愛心
活動准備:
課件、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師:爸爸媽媽愛我們,我們也愛他們對嗎?你們的爸爸媽媽平時是怎麼愛你們的,誰來告訴大家,請你來說一說。
學生:媽媽喜歡打扮我,爸爸媽媽喜歡抱抱我(這就是他們對你的愛,說的多好啊!)
爸爸媽媽喜歡把玩具送給我。
師:爸爸媽媽是怎麼愛你們的,爸爸媽媽帶我出去旅遊,玩遍每個地方,你也覺得很高興對吧!
小朋友們,小手輕輕放下來,我們有了爸爸媽媽的愛,我們多麼幸福啊!
二、出示圖片,講故事
1. 師:可是在城外的一座動物園里有一隻小獅子,他很小很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爸爸媽媽,冷的時候沒地方住,餓的時候沒東西吃,生病的時候也沒人照顧他,他整天渾身發抖,哆哆嗦嗦,人們都叫他"哆哆"。
師:你們說哆哆可憐不憐啊,
生:可憐
師:是啊,動物園里的人看哆哆這么可憐,就給他找了一個狗媽媽
師:仔細看一看這只狗媽媽長的什麼樣子呢?
幼兒:長長的頭,耳朵又大又長
鼻子,眼睛大大的,舌頭大大的
尾巴長長的
師:他的身體長的什麼樣子呢?
師:這只狗媽媽呀,他長的身體胖胖的圓墩墩的,像個胖墩,大家都叫他"胖墩"
師:這只善良的狗媽媽看到可憐的哆哆,就決定要好好的照顧他,請你們說一說狗媽媽會怎樣照顧哆哆呢?
幼兒:給他買東西,喂哆哆吃東西。(就像你媽媽照顧你一樣。)
幼兒:給他買衣服穿。
師:把他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師:還有誰來說狗媽媽是怎樣照顧他的。
幼兒:帶小哆哆出去玩
師:帶小哆哆出去玩,讓哆哆覺得很高興!
幼兒:生病的時候照顧他
師:生病的時候還可以讓小哆哆在身邊陪伴他
師:孩子們想的真好,真是有愛心的小寶貝,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狗媽媽到底是怎樣照顧小哆哆的,
師:出示圖片,這裡面有四幅圖,請你仔細看一看,你看到了什麼?
師:請你說
幼兒:我看到了狗媽媽給他吃東西了,狗媽媽在親親他抱抱他,狗媽媽和他做游戲。
師:你能上來指指嗎?狗媽媽和哆哆會做什麼游戲。
幼兒:做手指游戲。
師:寶貝讓我和你一起來做手指游戲。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好的,請坐下。
師:我們一起來瞧一瞧,還有一幅圖呢。這幅圖上他們在干什麼啊!
幼兒:握握手。
師:我當胖墩媽媽,你做我的寶貝,我們來握握手。寶貝握握手,好的,請坐下!
再喂哆哆吃飯--在和哆哆做游戲--再親哆哆--在握手,
師:狗媽媽為了照顧我們的小哆哆給了他好多好多的愛,睡覺時狗媽媽會唱起溫柔的搖籃曲。讓我們一起來跟著哆哆來聽一聽吧!
聽音樂,講故事,讓幼兒欣賞。(請幼兒哆哆睡覺的樣子)
師:媽媽唱的好聽嗎?
幼兒:好聽
師:哆哆聽著媽媽的搖藍曲,輕輕的閉上了眼睛,美美的睡著了。小朋友們讓我們也來學一學媽媽和哆哆睡覺的樣子。我們靠近的兩個小朋友,一個做媽媽,一個做哆哆,就像他們倆個人,媽媽把哆哆抱在懷里,准備好了。
師:播放搖藍曲
小哆哆乖寶寶,寶寶快睡覺,好好睡覺睡好覺,寶寶要喝奶,小哆哆乖寶寶,寶寶睡覺了。
小哆哆己經睡著了,好了,小哆哆們醒過來吧!你們心裡覺得幸福嗎?
幼兒:幸福
師:是啊,哆哆也和你們一樣他心裡覺得也很幸福,
師:哆哆在媽媽的精心撫養下一天天長大了,長高了,你們看現在得哆哆長成了什麼樣子?誰來說說看長成什麼樣子了,請你來說說
幼兒:很威猛 師:還有誰來說一說
幼兒:長的像獅子王一樣。
幼兒:長出了長長的鬃毛,鋒利的爪子,兇猛的眼睛
師:是啊,哆哆長大了,長高了。長的比狗媽媽還高,你瞧他的眼睛又神氣,又威猛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我們輕輕的起立,來學一學哆哆神氣威猛的樣子,我來瞧一瞧,哪個小朋友最像哆哆,這里有一隻強壯的哆哆,你的表情很像哆哆,真厲害。你們表演的都很棒,為自己鼓鼓掌,表揚表揚自己。好的,輕輕的坐下來。
幼兒:老師現在哆哆會不會吃了狗媽媽嗎?
師:讓幼兒觀察狗媽媽的變化?--狗媽媽變老了(耳朵上有皺紋 身體變得瘦瘦的)
師:是啊,媽媽的耳朵上長出了皺紋。頭上也長出了皺紋,再看看狗媽媽長的什麼樣子,原來是胖墩,現在怎麼樣了?
師:讓我們一起來學學狗媽媽沒有力氣的樣子。這個狗媽媽腦袋都耷拉在一邊了,這個狗媽媽背都駝起來了,哆哆長大了,狗媽媽變老了,那哆哆會不會吃了狗媽媽呀!
4. 小班教案小毛驢應該怎麼引入
活動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我主要是結合在小班開展的《開愛的小動物》這個主題活動來進行的。在活動中,幼兒對各種小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喜愛之情。可是有部分幼兒在喜愛動物的同時,卻不愛護小動物,因此,我選取了歌唱活動-《小毛驢》,嘗試用看圖譜的方法引導幼兒學習歌詞,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愉快、主動地學習唱歌,並從歌曲中感受到人與動物間的美好情感,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及表達的情感,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
2看圖譜學唱歌曲,並嘗試用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願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用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願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多媒體課件、小動物頭飾、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在「小動物去大森林裡郊遊」的游戲情景中復習歌曲《去郊遊》,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 幼兒通過看圖譜的形式理解歌詞並學唱歌曲。
1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說一說:小毛驢在干什麼。
2幼兒嘗試看圖譜學習第一段歌曲。
3小朋友和老師一同給圖譜排序並學習第二段歌曲。
4 幼兒邊指導圖譜邊用自然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
三 能夠體會歌曲的不同情感,大膽的進行藝術表現。
1 說一說:鼓勵幼兒說出兩段歌曲的情感有什麼不同,並大膽的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2唱一唱:嘗試用不同的聲音及動作表達歌曲內容,較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 在《去郊遊》的歌曲中結束活動,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5. 音樂小毛驢教案
第一段:兩只老虎〈平調〉
5弦3品一次 4弦空彈一次 4弦2品一次 5弦3品一次
第2段:兩只老虎<同上一摸一樣 重復就可以了 >
第3段:跑的快<稍微提調>
4弦2品一次 4弦3品一次 3弦空彈一次
第4段:跑的快<同上一摸一樣>
第5段:一隻沒有耳朵<平調>
3弦空彈一次 3弦2品一次 3弦空彈一次 4弦3品一次 4弦2品一次 5弦3品一次
第6段:一隻沒有尾巴<同上一摸一樣>
第7段:真奇怪<平調>
4弦空彈一次 6弦3品一次 5弦3品一次
第8段:真奇怪<同上一摸一樣> A D A
我有一頭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
D A E
有一天我心血來潮騎它去趕集
A E A
我手裡拿著小皮鞭,我心理真得意.
D A E A
不知道嘩啦啦啦,它摔了我一身泥.
白:
我有一頭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
有一天我心血來潮騎它去趕集
我手裡揚起小皮鞭我心裡真得意
不知怎麼嘩啦啦啦它摔了我身泥
我回家找你洗呀你要扒我皮 應該是這樣滴!
6. 繪畫工具小毛驢是什麼意思
繪畫工具小毛驢是什麼意思就是她的這種畫法是這一個特點的象徵
素描是一種用單色或少量色彩繪畫材料描繪生活所見真實事物或所感的繪畫形式,其使用材料有乾性與濕性兩大類,其中乾性材料如:鉛筆、炭筆、粉筆、粉彩筆、蠟筆、炭精筆、銀筆等,而濕性如:水墨、鋼筆、簽字筆、葦筆、翮筆、竹筆、圓珠筆等。習慣上素描是以單色畫為主,但在美術辭典中,水彩畫也屬於素描。
以素描表現的目的而言,素描一般用作學生提高造型能力的基本繪描練習,或作為創作前的整理或局部草稿練習、素材的搜集方法,並練習物體形象、動態、量感、質感、明暗、空間、色彩、比例、構圖、變化統一、疏密等。大多數的畫家在從事一幅油畫或壁畫之前,便先有繪畫雛型出來,而這個簡單幾筆的雛型畫,便是素描,素描很少用來製作為成品,但也有畫家使用這種方式製作,而這樣的成品畫和畫稿有所出入,因為此類的素描是在畫完雛型的基本功外,再添加細部光影變化的描繪。而這樣素描的目的也在於作為畫家視覺的記錄。
以表現的技巧而言,素描有別於水彩、油畫,而是重於線條表現方式,以線條的粗細輕重來描述物體的明暗深淺,並且不須顧慮物體細節的色調色值,畫面藉由明暗光影的襯托來突顯主題,但是也由於失去了彩度的考量,素描在明暗的階調上,分層的很詳細,在不同的微細的明暗變化中,都能展現物體的立體感。
法國古典主義油畫家安格爾因為和浪漫主義觀點不同,認為色彩的作用不是主要的,因此創作了大量素描和單線作品。中國畫家王式廓的著名作品「血衣」,也是以素描方式創作的。
著名的素描大師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巨匠: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波納羅蒂、拉菲爾·桑喬、中國的徐悲鴻(1895-1953 )。倫勃朗、彼得·保羅·魯本斯以及伊利亞·列賓等也是素描大師。
素描同時是一種造型藝術,他的目的是在兩維的紙面上創造三維的立體形態。造型的准確和內在結構的科學是最為重要的。
技法種類
石膏穿插體
(1)線和線條技法
素描的要素是線,但是線在實質上卻是不存在的,它只代表物體、顏色和平面的邊界,用來作為物體的幻覺表現。直到近代,線才被人們認為是形式的自發要素,並且獨立於被描繪的物體之外。
(2)用線條來組成物體的形象
素描是用線條來組成物體的形象,並且描繪於平面之上,即由線條形式引起觀者的聯想。例如兩條線相交所構成的角形,可以被認為是某平面的邊界;另外加上第三條線可以在畫面上造成立體感。弧形的線條可以象徵拱頂,交會聚集的線條可表現深度。人們可以從線條的變化當中,得到可以領會的形象。因此透過線條的手段,單純的輪廓勾勒可以發展成精緻的素描。
(3)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
在素描中可以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至於色彩明暗是為了加強和分清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我們可以運用線條的開始,消失和中斷來畫出邊界,並且形成平面,也可使色彩至邊界而上。線條的粗細能表現物體的變化,甚至光和影也可用線條的筆觸變化表現出來。
(4)平面技法的輔助
素描的線條技法還需要平面技法的輔助。平面技法在使用炭粉筆時,在明暗對照上可用擦筆法。
(5)毛筆畫法的使用
更重要的是使用毛筆畫法,因為毛筆能發揮筆觸的寬度和筆調的強度並且能增加空間感和立體感。
(6)藝術性的加強
素描也可用多色畫筆作為基本材料,用來加強素描效果以及素描的藝術性。
美術理解
是繪畫中的術語。在漢語中解釋:「素」從字面上指單純、直接和質朴、真實。「描」是指寫、畫、揮舞、臨摹、寫生的意思。素描的定義是指用單色來描繪物體的形象。素描是一門關於認識和表現形的學問,是指導表達造型藝術的一種最基本的、辯證的、邏輯嚴密的思維方式,是一門獨立的造型藝術。我們常說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是繪畫創作的訓練手段。
最早作為素描的雛形形式產生的就是那些古代岩洞的岩畫,當以及那些莫名其妙的符號,這些簡潔樸素的描繪正是人類祖先對自然界的真實感受。16世紀在義大利,美術學院產生以後,素描才以正式身份出現在美術學府的畫室。1912年在我國上海美術學院正式開設這一課程,1958年受到沖擊,1962年恢復,到「文革」時期又受到沖擊,直到1976年在全國各大美院開始恢復。從素描的發展歷史上看,從古埃及、兩河流域到古希臘、古羅馬,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從歐洲17世紀古典畫派到20世紀現代派,已經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體系。在素描教學中,主要是訓練學生如何觀察和刻畫客觀物象的造型能力,對於初學者來說,我們常常以把形體畫得像不像、准不準、整體不整體作為檢驗素描水平的高低。作為設計人員同樣要具備素描的基本功。
美術是表現事物的一種手段。美術的基礎是造型,藝術造型是人按照自然方式進行的復雜勞動,是一項需要長期訓練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藝術造型不只是塑造孤立靜止的物體形態,更重要的是表現物體中各種形式的有機關系。掌握藝術造型的方法,需要恢復人的自然思維方式和操作方式,需要研究自然物體的形式特點和認識它的變化規律及條件。素描是解決這些造型問題的最佳途徑,這在藝術造型的實踐中得到了完全證明,因此,素描被稱為「造型藝術的基礎」。
素描通常意味著可於平面留下痕跡的方法,如蠟筆,炭筆,鋼筆,鉛筆,色粉筆,烏墨褐,墨水,及紙張,其它還包括在濕濡的陶土,沾了墨水的布條,金屬,石器,容器或布的表面所造成的磨損。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這是研究的過程中所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
輪廓和線條是素描的一般稱謂。素描具備了自然律動感,觀者從欣賞過程中可感受這一點。不同的筆觸營造出不同的線條及橫切關系,並包括節奏,主動與被動的周圍環境,平面,體積,色調,及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