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元代畫家王冕,一生鍾愛畫梅,其中蘊含著怎樣的藝術情懷
最近,「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成為人們頻繁提到的詩句,這句詩引自元朝著名畫家王冕。詩名為《墨梅》,又名《墨梅圖題詩》,全詩為「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
王冕的老師、同鄉王艮,很欣賞王冕的才學和品行,曾親自登門拜訪過王冕的母親。王冕有一次身穿襤褸衣服去拜望王艮,王艮見到王冕這副樣子,馬上替他洗塵,贈他鞋子,並勸他做官,王冕笑而不答,放下鞋子揚長而去。
王冕後來帶著妻子和子女隱居於深山中。王冕隱居深山之後,生活日益窘迫,父母跟他吃苦受累,讓他心情十分難過。為改變生活窘況,他以賣畫添補生計。他一生愛好梅花,他的梅花以胭脂作梅花骨體,花密枝繁,別具風格。他的書畫很受時人喜愛,求字索畫者絡繹不絕,也為他的生活增加了不少收入。他的《墨梅》,簡約灑脫,一梅橫出,枝幹挺秀,淡淡的梅花傲然獨放,似有陣陣幽香飄來。特別畫上的那首七言律詩,詠物言志,高雅情操溢於筆端。
Ⅱ 大班美術手指畫梅花教案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版典型性,不要權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Ⅲ 如何畫梅花,這是美術作業,鉛筆和水彩筆都行
Ⅳ 當代畫家畫梅花誰最好
梅花被譽為花中「清客」,並把它與松、竹稱為「歲寒三友」,與蘭、竹、菊稱為「國畫四君子」。梅花以它傲霜鬥雪、不畏嚴寒、凌寒獨開的高潔稟性被中國傳統文人所喜愛,成為文人墨客/畫家爭相歌頌的對象,對於說當代畫家畫梅花誰最好,我們可以先來追溯一下歷史。
據畫史記載,南北朝已經有人畫梅花,到了北宋,畫梅就成了一種風氣,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創墨梅,畫梅全不用顏色,只用水墨深淺來加以表現。
元明以來,用梅花作畫更多。元代最大的畫梅大師應該首推王冕,他自號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畫一變宋人稀疏冷倚之習,而為繁花密蕊,給人以熱烈蓬勃向上之感。
明清的畫梅者舉不勝舉,如劉世儒、石濤、金農、汪士慎等,從風格來看,他們大體繼承了宋人的疏冷和元人的繁密兩種畫風。
雖然畫風各有不同,但梅花的那種冰肌玉骨、凌寒留香都是畫家手中常描繪的景緻。
關於當代畫家畫梅花誰最好的畫家,易從花鳥字畫推薦木清、李中華,劉海軍,易天也這幾位老師。其代表作如下:
1、李中華四尺橫幅梅花作品《鐵骨生春》
2、易天也老師寫意畫梅花牡丹《花鳥畫四條屏》
3、木清六尺橫幅花鳥畫梅花喜鵲雙侶《喜上眉梢》
4、劉海軍三尺橫幅花鳥畫梅花《梅花香自苦寒來》
Ⅳ 藝術畫畫的梅花枝上有蟬是什麼寓意
【內容】
當時我醉美人家,美人顏色嬌如花。
今日美人棄我去,青樓珠箔天之涯。
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蟬鬢生別離,一望不見心斷絕。
心斷絕,幾千里?
夢中醉卧巫山雲,覺來淚滴湘江水。
湘江兩岸花木深,美人不見愁人心。
含愁更奏綠綺琴,調高弦絕無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為暮雨兮為朝雲!
相思上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
【作者小傳】
盧仝,范陽人。隱少室山,自號玉川子。征諫議不起。韓愈為河南令,愛其詩,厚禮之。後因宿王涯第,罹甘露之禍。詩三卷。
盧仝(tong)(約795-835) 唐代詩人,「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祖籍范陽(今河北涿縣),生於河南濟源市武山鎮(今思禮村),早年隱少室山,自號玉川子。他刻苦讀書,博覽經史,工詩精文,不願仕進。後遷居洛陽。家境貧困,僅破屋數間。但他刻苦讀書,家中圖書滿架。仝性格狷介,頗類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種雄豪之氣,又近似韓愈。是韓孟詩派重要人物之一。朝廷曾兩度要起用他為諫議大夫,而他不願仕進,均不就。曾作《月食詩》諷刺當時宦官專權,受到韓愈稱贊(時韓愈為河南令)。甘露之變時,因留宿宰相王涯家,與王同時遇害。 據清乾隆年間蕭應植等所撰《濟源縣志》載:在縣西北十二里武山頭有「盧仝墓」,山上還有盧仝當年汲水烹茶的「玉川泉」。
【注釋】
有所思:漢樂府《鐃náo歌》名,以首句「有所思」為名。寫一女子欲與情郎決絕時的猶豫之情;一說當與《上邪》合為一篇,系男女問答的之詞,後人以此為題賦詩,多寫男女情愛事。
青樓:豪華精緻的樓房,常指美人的居所。
珠箔:即珠簾子。
姮娥:即「嫦娥」。
翠眉、蟬鬢:均指美人。翠眉,用深綠色的螺黛畫眉。蟬鬢,古代婦女的一種發式,望之縹緲如蟬翼,故雲。
【賞析】
本詩語言精美,婉轉清麗;興味雋永,富於情思。表面上寫的是深沉的愛情,實際上卻是藉以寓托詩人的理想,抒寫自己的胸臆。
讀完此詩,你彷彿看見一個愁腸百結的男人站在湘水畔,巫峽邊,煢煢孑立。面對著一江碧水,森森花木哀哀長歌,他的深情悲戚,大有太白醉卧,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果然,他的輾轉難斷,卻又應了那一句,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有情眾生,總不免,亂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煩憂。這個事,不見得是情事,這個人也不見得是美人男人。總之多心多思,才生煩擾。盧仝的一生,不見有什麼情事見諸書端,而他一直半隱,想必也是靜默寡然的性子,比不得杜牧元稹行事風流。
本詩最為人稱道的是最後兩句,將相思之情寫得有形有色,連香氣也隱然鼻端了。還有那點揣測和欣喜,因為太思念一個人而出現的眼錯幻覺:「忽到窗前疑是君」,被容若化在《青衫濕》里,「忽疑君到,漆燈風颭,痴數春星。」屢屢為評家稱道。容若自是為亡妻,而在盧仝,你很難說這相思是為了棄他而去的美人,還是為了遙不可及的男兒理想。
Ⅵ 求一篇小班美術教案瓶子印畫(梅花)
【活動目標】
自
1.學慣用手指點畫梅花,注意花兒的大小、疏密。
2.培養幼兒養成保持畫面整潔干凈的良好習慣。
【活動准備】
1.創意繪本,繪畫範例大圖。
2.梅花的圖片若干。
3.調好的白色、黃色、粉紅色、紅色顏料每組幼兒一份,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1.展示梅花的圖片,提醒幼兒注意觀察梅花的形狀和顏色。教師對梅花進行簡單的介紹。
2.告訴幼兒,今天我們和小豬一起讓梅花盛開。教師在繪畫大圖上示範講解手指點畫梅花的方法。重點示範五個花瓣的畫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3.教師提出點畫要求。教師重點提示:蘸色要適當,把梅花點畫在樹枝上。注意先從上端樹梢點,再點下邊的。小心別把顏料弄到衣袖上,手指上的顏料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畫面干凈。
4.作品展覽,互相欣賞講評。
【活動延伸】
1.學習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公園里,花兒開,
紅的紅,白的白。
小朋友們都來看,
花兒好看我不摘!
2.可以在美工區里投放點畫材料,讓幼兒點畫出更多更美的花朵。
Ⅶ 現代擅長畫梅花的畫家是誰
南嶺梅,1938年生於廣東汕頭,家在梅州南嶺下。印度歸僑。董壽平弟子。潛心於梅花詩書畫版的創作實踐權。著力贊美「梅花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崇尚君子之風,讓作品承載多一些社會正能量的信息。借古開今,繼承中華文化傳統,追求中國畫的審美情趣,藝術風貌別具一格。而知名海內。
畫家南嶺梅堅定民族文化自信,以弘揚中華梅花文化為已任,努力藝術實踐,贊美梅花純潔高尚的品格,和凌寒傲雪的精神。他以精深的藝術思想和精湛的繪畫技藝,用畫筆潛移默化的來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出版有《南嶺梅畫集》、《南嶺梅博文選》、《南嶺梅題詠手書》《南嶺梅九九梅花中國畫作品集》等。他的18次梅花專題個展把梅香撒遍北京、南京和晉、粵、瓊等省。
2017年4月28日葉劍英元帥誕辰120周年之際,成功舉辦了「九九梅花久久懷念」南嶺梅中國畫作品展。全部展品被收藏,畫家捐資百萬給東山中學。
巨幅為諸多省市領導機關、公私機構、博物館及我駐外使館,僑領僑團珍藏。作品入藏釣魚台國賓館並為國家領導人及高層人士收藏,廣受各界關注。
Ⅷ 我女兒今年剛考進三梅,但聽別人說三梅是藝術類好,所以想學畫畫,但我不知道,選擇畫畫,今後會往哪方面
畫畫的出路是做繪畫老師,或者開培訓班,或者在學校任教,往上學的話,可以學交互設計,平面設計,產品設計等等。
Ⅸ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誰最擅長畫梅花
SORRY 不知道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