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苦瓜美術教案

苦瓜美術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4 22:38:58

1. 幼兒園中班美術《菜籃子里有什麼》教案

一、 主題的來源
每次吃飯時,明明的小碗四周總是布滿了他偷偷丟出來的青菜,遠看,像鋪了一塊綠草地。琪琪則一吃菜時就「肚子疼」,吃肉的時候就「不疼了」。-------許多孩子對蔬菜不「感冒」,卻偏愛肉食、甜食等,在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這是非常不利的。為此,我們展開了關於蔬菜的討論,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小可說:「蔬菜有營養,吃了身體好。」哲哲說:「吃菠菜好,大力水手一吃菠菜就有勁了。」奇奇說「我愛吃薯片,不愛吃苦瓜,苦瓜太苦了。」南南說:「薯片是土豆兒做的,我還見過種土豆兒哩!」 「土豆兒怎麼種啊?它有種子嗎?」------聽著這句句稚嫩的話語,看到孩子們那興致勃勃的神情,我們決定,以「綠色菜籃子」為主題,進一步展開活動,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去探求、去發現、去體味。
二、 主題教育目標的預設
1. 情感目標:樂於貼近自然,在觀察、思考與實踐中體會發現與成功的樂趣;培養生活情趣及自我保健意識。
2. 態度目標:關注蔬菜乃至植物的生長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在活動中培養細致、專注、耐心的品質;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3. 能力目標:培養細致的觀察能力、初步的概括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4. 知識目標:初步了解蔬菜的種類、名稱、生長等相關知識,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5. 技能目標:在觀察與實踐中探索觀察、記錄與概括的方法,掌握簡單的種植及家務勞作技能;在創造性活動中豐富表現手法,提高表現技能。
三、可利用的教育資源
1、 環境創設
室內:主牆----展示幼兒與家長一起收集的各種蔬菜的圖片。與幼兒共同設計、製作主題網路圖。
活動區----認知區:各種蔬菜的圖片、玩具、實物等,溫室大棚、無土栽培技術有關圖片或音像資料;美工區:蔬菜印章、顏料、橡皮泥、彩紙、牙簽、竹刀、彩筆等材料;語言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知識掛圖;操作區:各種建構材料,新鮮蔬菜、盤子、竹刀、榨汁機等;觀察、種植區:各種容器、沙土、營養液、蘿卜、洋蔥、大蒜、馬鈴薯等蔬菜、各種種植工具等。
2、家長參與
家長積極與教師配合準備有關的資料、圖片、光碟等。請家長將與幼兒一起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登記。提供機會讓幼兒多看多聽多做,與幼兒一起做好日常的觀察與記錄。
3、社區與社會資源的利用
聯系社區,請幼兒與家長一起去菜市場、菜園、農場等地體驗、觀察、實踐 。
四、主題探究活動展開與生成
活動一、語言·科學認知:菜菜家族 形式:集體
活動建議:
1. 課前分配任務,請幼兒與家長一起搜集一種蔬菜的各種資料,並帶到幼兒園來。
2. 准備各種蔬菜的實物及頭飾等。
3. 請幼兒扮演一種蔬菜,向大家做「自我介紹」(可結合自己收集到的材料)。
4. 找朋友。引導幼兒進行初步的蔬菜分類。
5. 「菜菜家族」大聯歡。
活動二、藝術·歌曲:菜場里的歌 形式:集體
活動建議:
1. 發音練習,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
2. 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整首跟唱法學習演唱歌曲。

2. 寫難忘的一節美術課,內容是畫花的作文400字

縣第三小學四年級44班暢悅
今天,我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美術課。
鈴聲一響,我們把各自內准備的材容料拿了出來,充滿期待地等著老師布置任務。老師走上講台,面帶微笑地說:「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平常吃的蔬菜水果,還能做什麼嗎?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老師」葫蘆里賣的什麼葯「。這時,她變魔術似的,拿出了一大堆作品。要不是有聽課的老師在,同學們一定會發出驚訝的贊嘆聲!原來,茄子能變成企鵝,苦瓜、櫻桃和黑豆組合起來是一隻凶惡的鱷魚了,還有用青椒黃豆製作的可愛的小狗。哇,這么多形態各異的小動物,居然都是用各種水果組合成的。真神奇!
我們興奮極了。老師剛布置了任務,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做了起來。
我做什麼呢?我想一定要做一個特別的。想來想去,決定做一個卡通小人。說干就干。土豆就是他的臉了。圓圓鼓鼓的,象個胖娃娃。兩顆綠豆鑲嵌在臉上,變成了一雙圓溜溜的眼。我用小刀刻了鼻了和嘴,一個小娃娃出現了。對了還應該給他裝上漂亮的頭發,還用兩顆大紅棗給他做了耳朵。大功告成了。一個捲曲著紫

3. 苦瓜和尚畫語錄的版本

有道光年問所刻《昭代叢書》本,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清瘦閣讀畫十八種回》本,宣統元年(1909年)《四答銅鼓齋論畫集刻》本,1928年《論畫輯要》本(名《畫語錄》),另有《知不足齋叢書》本,《翠琅殲館叢書》本,《畫論叢刊》本等。新刊本有《中國畫論叢書》本,名《石濤畫語錄》,俞劍華標點注譯,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年版。又有《石濤畫語錄譯解》,黃蘭波注譯,朝花美術出版社1963年版。

4. 《白玉苦瓜》的藝術手法分析

想像,擬人,寫象徵物

「那觸覺,不斷向外膨脹」之句,用得很妙,將無生命之死物,寫成了專有生命之活物。這樣的屬詩句既是苦瓜飽滿圓潤,在觀者眼睛裡產生的一種幻境似的滑溜溜的光澤,也是擬人化手法將物體活化的手段。

詩的第二段進入了一個更新的境界。詩人用隱蔽的手段將苦瓜擬人化為一個嬰兒,而祖國的沃土是母親。

這里顯然不是單單地寫白玉苦瓜,而是在寫由祖國哺育長大的每一個炎黃子孫。詩人的功力在於寫苦瓜意不在苦瓜,寫象徵物,但又不脫離物的本體,似真似假,似假似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於是藝術的強大魅力油然而生。

5. 我有個一起上課的男同學,平時有活動也會一起玩一起參加,只是很少會單獨相處

如果抄是女生間就很正常,因為很多女生都喜歡結伴,也很樂意陪伴自己的好朋友,男生的話應該也沒什麼,畢竟他也沒什麼不當的言行呀,只是比較照顧你跟你較為要好,很可能感覺跟你合得來以及一起要去留學所以有個照應是很好的事情呀。不要焦慮啦~~~既來之,則安之。有什麼不當言行再慢慢疏遠吧

6. 《苦瓜》洪素麗中作者寫苦瓜,為什麼要從齊白石的題字寫起

一、齊白石的題字表明他偏愛白菜,以此引出「我」偏愛苦瓜。
二、附原文如下:
苦瓜
洪素麗

齊白石在一幅白菜畫上題字,言白菜是蔬菜之王,可見齊老是偏愛白菜了。我呢?我偏愛苦瓜。
《本草綱目》上記載:「苦瓜花為末,霉瘡,胃氣痛,滾湯下;目痛,燈草湯下;瓜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葉曬干為末,治一切丹火毒氣,金瘡結毒,脂麻疔,大疔疼不可忍,酒下三錢;子苦甘無毒,益氣,壯陽。」苦瓜的特性,是苦和寒,生冷之物,火氣大的人吃了特別受用,可以「清心明目」;夏天喝了苦瓜湯,可以消熱惱, 解勞乏。苦瓜鮮葉搗爛了,可敷腫傷。鮮苦瓜破開,去種子及瓤,納入茶葉,用線綁扎 固定後,掛於通風處,陰干,每次用茶葉六至九克,水煎或開水泡服,可以治中暑。倘若去了種子與瓤的鮮苦瓜,均勻塗上芒硝,掛於陰涼處,待苦瓜干 後,表層有結晶的白色霜狀物,叫苦瓜霜,加冰片少許,研勻,吹喉,可治咽喉炎。這都是書上記的土法妙方。我一樣也沒試過,但,想來一定是有效的。
小時候,夏天時,家裡飯桌上常見一道苦瓜妙品:把苦瓜切成一截一截圓筒狀,去子挖瓤;塞進肉末拌芡粉,加上鹽、香料,塞實了,燉成湯,十分入味。幾年前,我替一個在聯合國做事的日本朋友惡補 中文(他同時亦在聯合國辦的中文班上課),有一回,他的中文老師出一道題給他作文:「我最吃苦的一天」。他拿回來,我作他的槍手,大筆一揮,文曰:「我最吃苦的一天,是我吃苦瓜最多的一天,滿滿一桌上,有清燉苦瓜,苦瓜炒蛋,苦瓜炒肉絲,肉絲炒苦瓜,苦瓜紅燒肉,紅燒肉苦瓜……我從早吃到晚,非常地吃苦……」他照抄一遍,拿去給先生看,先生看了皺皺眉,又哈哈大笑,誇獎了他一頓,說:「有進步,你的中文有進步!」他十分得意,要請客,於是我們師徒倆繞遍了華埠(唐人街)餐館,問不到一家有苦瓜這一道菜,失望至極,只好隨便進 了一個廣東館子。大概在異地里,苦味既不是味,苦瓜這道菜是不能上台盤的。
苦瓜的苦是令人清心寡慾的苦,不是「啞子吃黃連」的苦。「苦」亦可以是美味,可見人生的矛盾,不可理喻。從苦中品出樂,品出美來,是至樂,與至美。而這苦是自找的,不是脅迫,或外加的。因此,可以細細品味,慢慢浸淫,其美無涯,其樂無邊;喜歡研究人生真諦的人,可以在苦瓜里吃出道理來,「佛法無邊」之類的頓悟,可以在簞食瓢飲、苦瓜醬菜中摸到。道在高山、道在流水、道在瓦罐、道在尿溺、道在苦瓜,此所以石濤自稱為「苦瓜和尚」也。
大學時,曾和友人去獅頭山的廟里小住,美其名曰「閉門深造」。某日逛到尼姑庵後面山坡上,看到一排圍築起來低低的苦瓜藤架, 兩人躺進糾纏的架下,密深深的葉子像五爪龍掌,葉心透 明的綠,葉脈一絲絲,一條條地浮起。苦瓜一個個掛下來,直抵額頭、眼皮,飽滿滾圓的瓜身,是碧青加乳白色,發出瓷器的光澤,表皮上一個個圓珠般的疙瘩,正如凝結的燭淚,造型多美呀,有哪一種瓜菜比得上呢?然而裡面滋滋流著苦液……
去年初夏,在山村田壟間漫步,尺來寬的灌溉渠道上,架了一個越空的苦瓜棚,苦瓜就由田壟邊,水田側,一段狹小的泥窪地里種出來,瓜藤對爬在架上,苦瓜一個個垂掛在山溪引下來的奔流不息的渠溝水上。深黑的水,因為流速大,偶爾翻出一點浪花,水是冰涼潔凈的,苦瓜的影子和篩在葉間的陽光,一動一顫;抬頭一看,是一梯一級上去的漠漠水田, 蒼綠的紗帽山,小瓦屋,以及悠悠之雲影。一切的爭奪苦戰, 暫時地脫略而遙遠,只有眼前之一景,是那麼平和,崢嶸,可感謝。
此間的公寓,我在窗檯上種了一盆小小的苦瓜藤,不指望它開花結果,但見五爪葉子日日吃力地攀在窗外圍起的鐵欄桿上,小 小的綠葉十分爭氣,又把觸須無孔不 入地伸延。於是煙塵萬丈的都市裡的一扇窗子,為 我編織了故鄉夏日裡一席苦瓜涼夢來。

三、作者簡介:
洪素麗,女,作家、畫家。1947年出生,1970年畢業於台灣大學中文系,後赴美習畫。現定居美國。專事繪畫與文學創作。擅長國畫、油畫、木刻畫,曾多次舉辦個人畫展,繪畫作品被多家美術館收藏。在文學創作領域,她亦詩亦文,創作頗豐。詩集有《十年詩草》《盛夏的南台灣》《流亡》等,散文集有《十年散記》《守望的魚》《海岸線》《芳草天涯》《夢與旅行》等。1982年獲《中國時報》散文推薦獎,1994年獲《聯合報》文學獎散文獎。

7. 中班教案:《蔬菜花園》

一、家庭能夠種植的蔬菜很多,比如葉菜類(白菜、青菜、蓮白、萵苣等)、內豆類(四季豆、豇容豆、胡豆等)、瓜類(黃瓜、苦瓜、絲瓜等)、茄果類(青椒、茄子等)。二、如果你只是在陽台、花盆裡面種植,可以種點蔥、蒜、菜秧等小菜。三、如果地方比較寬,可以種植豆類、瓜類、茄果類蔬菜。祝健康愉快!

8. 苦瓜興讀後感

一提苦瓜,我總會想起它那疙疙瘩瘩的外皮與那令人難以下咽的苦味。但從《小學生作文》一書上讀了《苦瓜》後,我對苦瓜就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

《苦瓜》一文講的是作者的母親開墾了一片苦瓜地,可作者好幾次都想毀了它,但又怕媽媽傷心,只好作罷。希望它自生自滅,可小苦瓜仍茁壯成長,終於收下了「苦果」。在晚飯上,作者在爸爸的提示下吃了一片苦瓜,最後終於嘗到了苦瓜的本質——苦中帶一絲甜。我與作者的感受多麼相似啊,讀著讀著,我彷彿也在咀嚼著一片一片的苦瓜。

當天中午,我特意要求媽媽給我炒一盤苦瓜。我先勇敢地夾了一片苦瓜,放在嘴裡咀嚼……開始是苦的,後來,我隱約嘗到了一絲甜味,還帶淡淡的香味呢!我情不自禁的說道:

「苦瓜真好吃!」媽媽見了,說:「多吃一點,苦瓜能清熱解毒,對你有好處。」

人們不是常說 「先苦後甜、苦盡甘來」嗎?無論在生活上或學習上我都有吃苦瓜這個感覺。我從小就是美術愛好者,每天都要畫畫,不管嚴寒酷暑,不管風吹雨打,我總要畫上幾筆。可有時,星期天,看別的同學做完作業後,痛痛快快地玩,我也動搖過,真不想去訓練。每當這時,媽媽總會說:

「你讀了《苦瓜》後,思想不是改變了嗎?」於是,我不敢怠慢,也不敢放鬆,連忙背起畫夾,高高興興的走出家門……

終於,工夫不付有心人,在去年PHE國際繪畫大賽上,我獲得的3等獎。想一想,愛迪生、牛頓、華羅庚、張海迪……他們哪個不是靠自己艱苦的努力才換來回報的呢?他們哪個又沒有吃苦瓜的經歷呢?

我愛苦瓜,更愛讀《苦瓜》,因為我從中明白了道理:一個學生,因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辛勤的努力之後才會獲得成功!

閱讀全文

與苦瓜美術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