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班教案《海上輪船》數學
活動目標:1.感知圖形之間的組合關系。2.學習模仿完成比較復雜的圖形的拼組。3.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進行自由拼組。活動准備:1.各種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和梯形圖卡若干。2.汽車,卡車,機器... 活動目標:1.感知圖形之間的組合關系。2.學習模仿完成比較復雜的圖形的拼組。3.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進行自由拼組。活動准備:1.各種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和梯形圖卡若干。2.汽車,卡車,機器人圖片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復習各種圖形,鞏固對各種圖形特徵的掌握
——教師分別出示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教師:它們都是三角形嗎?為什麼?(因為它們都有三個角)
——教師出示正方形。(可分別出示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正方形圖卡)教師:它們都是正方形嗎?為什麼?(因為它們都是方方正正的,而且四條邊一樣長)
——教師出示圓形。教師出示梯形(可分別出示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Ⅱ 大班健康教案《紙船接力賽》
報紙游戲教案教學目標:
1、了解報紙的各種玩法進行嘗試,並了解這些方法對身體的作用。
2、利用報紙的各種練習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發展學生的跑和投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協調素質。
3、培養學生互相友愛、團結、刻苦、頑強的良好品質。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活躍情緒 9′--10′
1、常規:師生見面問好,宣布本課的內容和任務。
2、玩報紙:玩報紙,拉報紙跑,貼報紙跑。
組織形式:自由分散--自由結合
教師主導:語言提示,參與練習,鼓勵創新。
學生主體:思維活躍,用多種形式參與練習。
二、培養興趣,發展能力 26′
1、自由拋接紙團 5′
組織形式:自由分散:2--3人組合。
教師主導:巡迴指導練習
學生主體:自由發揮,用各種形式進行拋接練習。
2、佔地盤 7′--8′
方法:學生分成四組,分別站於場地四邊,把紙團散放在中心,令下兩邊學生分別跑向中心,接起任意紙團拋向自己一方場地,以場地上紙團多少判斷勝負或遠度判斷勝負。
重難點:搶得快、拋得遠
組織形式:正方形
教師主導:調動隊伍,講解游戲規則,統計勝負。
學生主體:自由拋指團。
3、接龍游戲 13′
方法:學生成縱隊站立,令下,第一人手拿紙團跑向前,在指定放下返回,拉第二人手跑進,返回拉第三人,依此進行。
重難點:跑動積極,動作協調。
教師主導:講解方法,強調動作重難點,組織競賽。
學生主體:相互合作學習,參加學習與競賽,交流體會。
練習次數:2--3次
三、保持興趣,身心放鬆 3′--4′
1、師生共同放鬆。
2、師生交流體會,進行鼓勵於表揚。
3、收拾器具,師生告別。
場地:一個籃球場 器材:學生自備報紙,呼拉圈8個 報紙游戲說課教學內容:玩報紙 佔地盤 接龍游戲
教學設計與構思
1、激發興趣,活躍情緒 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報紙來進行活動,不拘泥於形式和隊形,教師引導學生想像,創造性地用各種方式來玩報紙,把報紙折疊放在頭上、肩上、腿上來發展學生的平衡能力,把報紙展開,手拉著報紙跑一跑,或把報紙貼在胸前跑。
2、培養興趣,發展能力 把報紙揉成團,用一個個紙團來做拋接游戲,以多種形式參與練習。接下是佔地盤游戲,通過學生在搶占過程中的拋,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重難點是搶得快、拋得遠。最後是接龍游戲,發展學生的耐久跑能力,重難點是跑動積極,動作協調。
3、保持興趣,身心放鬆 師生交流體會,進行鼓勵與表揚。整個教學過程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練習中給學生選擇的權利,讓學生自由結合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間的協作能力。教學中教師以啟發為主,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學會在學習過程中尋找答案,實現從學會到會學的一個轉變。 教學目標:
1、了解報紙的各種玩法進行嘗試,並了解這些方法對身體的作用。
2、利用報紙的各種練習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發展學生的跑和投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協調素質。
3、培養學生互相友愛、團結、刻苦、頑強的良好品質。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活躍情緒 9′--10′
1、常規:師生見面問好,宣布本課的內容和任務。
2、玩報紙:玩報紙,拉報紙跑,貼報紙跑。
組織形式:自由分散--自由結合
教師主導:語言提示,參與練習,鼓勵創新。
學生主體:思維活躍,用多種形式參與練習。
二、培養興趣,發展能力 26′
1、自由拋接紙團 5′
組織形式:自由分散:2--3人組合。
教師主導:巡迴指導練習
學生主體:自由發揮,用各種形式進行拋接練習。
2、佔地盤 7′--8′
方法:學生分成四組,分別站於場地四邊,把紙團散放在中心,令下兩邊學生分別跑向中心,接起任意紙團拋向自己一方場地,以場地上紙團多少判斷勝負或遠度判斷勝負。
重難點:搶得快、拋得遠
組織形式:正方形
教師主導:調動隊伍,講解游戲規則,統計勝負。
學生主體:自由拋指團。
3、接龍游戲 13′
方法:學生成縱隊站立,令下,第一人手拿紙團跑向前,在指定放下返回,拉第二人手跑進,返回拉第三人,依此進行。
重難點:跑動積極,動作協調。
教師主導:講解方法,強調動作重難點,組織競賽。
學生主體:相互合作學習,參加學習與競賽,交流體會。
練習次數:2--3次
三、保持興趣,身心放鬆 3′--4′
1、師生共同放鬆。
2、師生交流體會,進行鼓勵於表揚。
3、收拾器具,師生告別。
場地:一個籃球場 器材:學生自備報紙,呼拉圈8個 報紙游戲教學實錄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活躍情緒1、導入:剛才老師聽說你們班同學不但聰明而且上課還認真聽講,現在老師有個問題要考考大家,看看同學們是否聰明。同學們,你們平時看了報紙後,是怎樣處理報紙的。學生答:有丟掉的;有可以擦玻璃;還可以賣了……等。老師建議同學們不要隨便亂扔,它不但製造垃圾,破壞環境,而且還不講究衛生。其實,報紙的用處可多了,不信,同學們等著瞧!咱們這節課就來玩報紙。
2、玩報紙:頂報紙,拉報紙跑,貼報紙跑。
(1)頂報紙:邊走邊頂報紙,看哪個同學能頂住,不掉下來。
(2)問同學們身體還有哪些部位可以頂住報紙。學生思維活躍,用多種形式參與練習:A、肩上;B、手指;C、腳等。
(3)拉報紙跑。
(4)貼報紙跑。
練了後向學生多問為什麼,讓他們自己嘗試、探究、交流體會。
二、培養興趣,發展能力
指導語:剛才呀,同學們在玩報紙時,確實很聰明,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同學們,現在我們來變個魔術好不好。學生答:好。我們把一張報紙變成一個紙團來跟老師一起變,看哪個同學的手又巧又快。等同學們變成了紙球,再來玩拋接紙球。
1、一個人自由拋接紙團。
2、2--3人找夥伴做拋接紙團。
教師語言提示:參與練習,鼓勵創新。
3、佔地盤
(1)指導語:同學們,我們拿紙球是用來佔地地盤的武器,要使武器離我們身體越遠,那麼地盤就越多。現在,同學們想想我們用什麼方法使武器離我們身體更遠。
(2)學生互相討論,結果是投擲動作。
(3)教師講解方法、規則、重難點。
(4)兩邊同學佔地盤,另兩邊同學們當裁判,互相交換。
4、接龍游戲
(1)調動隊伍,四路縱隊變八路縱隊。
(2)講解方法,強調動作重難點,組織競賽。
(3)學生練習,一人接龍
(4)二人接龍 提示:同學們,在轉彎時,你用什麼方法使轉彎來得更靈活,學生互相討論、合作。
(5)三人接龍。
三、保持興趣,身心放鬆
1、高人、矮人
指導語:同學們,你想變得高大起來嗎?用力吸氣,變大變高。好,把氣呼出來,盡量放鬆,看誰變得最矮。
2、師生共同放鬆。
3、小結:同學們,通過這節課你知道了什麼?同學們答:知道了報紙有很大用處,還知道了怎樣玩報紙,紙球還可當武器來玩等等。同學們,再想想,報紙還可以做哪些游戲?學生答:做紙飛機、紙船、紙棒等等。
4、師生交流體會,進行鼓勵與表揚。
5、收拾器材,師生告別。教後自評在本節課中我著重注意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通過報紙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次課中,我感到在教態,每個環節的轉換銜接方面有所欠缺,在處理學生突發事件上不夠靈活。通過本次課,大部分學生達到了發展跑和投的能力,提高身體協調素質的目標。
Ⅲ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乘船要牢記
活動目標:知曉安全乘車的道理,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活動准備:教學掛圖《乘車安全要牢記》
活動過程:1、提出問題:
——「過幾天 ,我們要去春遊了,路上需要乘車。那麼,乘車時要注意哪些安全問題呢?」
1、感知討論:
出示反映有關兒童乘車時不安全行為的圖片,引起幼兒關注討論:
——「大家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做的對不對?為什麼?有什麼危險?」
圖片1(把頭探出車窗)。
圖片2(把手伸出窗)。
圖片3(車開動時在車廂內走跑)。
圖片4(反向跪坐在車位上)。
圖片5(坐在開動的車內吃帶棒的食物)。
圖片6(從車中望窗外吐痰或扔廢物)。
2、歸納總結:
——「在乘車時怎樣做才是安全的呢?」
出示反映有關兒童乘車時安全行為的圖片。
組織幼兒討論,鼓勵幼兒想辦法。
3、延伸活動:
幼兒帶著圖片到小班幼兒處進行宣傳活動。
建議與提示:
1、可結合外出活動,讓幼兒在生活情景中學習、了解安全乘車。
2、活動以後,教師可將圖片貼在教室的牆上,作為宣傳用。
活動反思:在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因為很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在討論中幼兒也能大膽的回答問題,只是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完整,在老師的提醒下,有部分幼兒能將話說完整。在老師互動方面不是很明顯,需要進一步的調整。
Ⅳ 大班安全乘輪船教案
【活動目標】來
1、感知平衡源的意義。
2、學慣用增減數量達到平衡的目的。
【活動准備】
1、塑料(或木製)小船一隻。
2、大盆一個,盆里裝滿水。
3、石子若干。
4、作業卡。
【活動過程】
1、全體幼兒圍在水盆邊。教師指水盆:「這是公園的湖,湖上有小船, 今天天氣好,沒有風和大太陽,小石子要乘船去玩。我們看一看,它 們應該怎麼坐船才安全,才不會掉到湖裡。」接著示範:把石子擺到船的兩邊,使之傾斜,逐個移動石子,直至達到平衡。 教師要邊講邊示範,使幼兒明白道理和方法。
2、指導幼兒做練習: (1)組物體中,找出和圓點數一樣多的物體,並畫線圈起來。(2)啟發幼兒數一數,說出每排物體的數量,然後比較它們的多少, 知道將多的組去掉1都能使兩組物體一樣多。(3)將猴子和氣球一一對應的比較,差多少氣球就添畫多少氣球。
Ⅳ 中班命題畫:輪船詳細教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不同用途、不同特點的船,初步了解船的發展歷程。
2、能抓住船的結構特點,大膽地表現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3、通過探究、表現等活動,使學生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會中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抓住船的結構特點,大膽表現自己心目中的大船。
三、教學難點:探究過程中立意和構思,生動畫出船的狀態。
四、教學准備:師生共同收集有關船的圖片及圖像資料,查找有關船的發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
學生:繪畫工具、剪刀、膠水
教師:代表大海的藍色大紙
五、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揭題
2、感知與啟示
分小組展示學生收集來的有關船的圖片和資料,並選擇小組集體認為最好的圖片資料向全班展示。
師問:①你知道這艘船叫什麼船嗎?為什麼?
②還有其它種類的船嗎?(全體同學欣賞圖片並議論)
3、了解船的發展歷程,學生根據收集來的有關資料議論教師提出的問題。
①師問:誰知道最初的船兒是怎樣的?(就是根木頭浮在水面上)
②師:這樣的船造型真簡單,老師也能馬上想到幾種,你們看,這塊西瓜皮就可以成為一艘船。別看它小,至少可以裝載幾百、幾千隻螞蟻。像這樣造型簡單又很實用的「船」,小朋友們還能想出幾艘嗎?(撐開的傘、香泡皮、瓶蓋等)
③師:接著又出現了用木頭做成的月亮型的船。有的造船師傅還在船上叉上風帆,就成了帆船,然後便出現了鐵皮船、氣墊船、快艇等。(課件出示相關船的圖片)
4、設計創作
①師問:看了這么多的船,你能畫出你心目中的大船嗎?
②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5、作業展評:
師:讓我們的大船到海中去航行吧!
① 用剪刀將自己畫的大船按外輪廊剪下來,貼在老師准備的藍色大紙上。
② 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發現有關浮力的知識,認識各種能浮在水面上的材料。
2、能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製作小船,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點: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設計製作成造型美觀,能浮於水面上的船。
三、教學難點:設計製作造型美觀,能浮於水面上的有創意的小船。
四、教學准備:同學——收集身邊的各種廢品。
教師——用廢品製作的范船,水盆若干個(四人小組各一個)。
五、教學過程:
(一)游戲篇
1、折紙船
同學們,你們會折紙船嗎?下面我們就用桌上的彩紙來折一隻好看的紙船。
2、玩紙船
不知你們的船能航行嗎?現在我們將它們放入水盆中試一試。
玩法指導:①用各種方式讓紙船在水中前進。
②可以在船身邊放置物品,檢測紙船的承載能力。
(二)研究篇
1、問:為什麼紙船能浮在水面上?(因為水有浮力)什麼是浮力?(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就叫浮力)
師:那麼除了紙外,還有哪些材料能浮在水中?(請學生將收集的廢品放入手中試試)
2、小結:除了紙張外,有塑料類的物品,如塑料瓶、碗、袋、蓋子、乒乓球、臉盆、玩具等,還有泡沫板、樹葉、氣球、水果皮……都能浮在水面上。
3、進行環保教育
(三)創作篇
1、創作要求,選擇收集來的廢品進行加工,製作一艘造型美觀、能浮在水面上的船。
2、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3、展評 ①將製作成的船放入水盆中游戲。
②從造型特點、功能及創意等方面介紹自己的船。
③學生互評,教師總結。
札記:不少孩子在創作時,聯想到了以前在幼兒園學過的紙折船,在我的鼓勵下,他們用廣告宣傳紙折出了立體的船,並畫了小孩剪下來貼到小船上,再把小船貼到風景畫片做成的背景上。形成了一件美麗的小擺設。
Ⅵ 幼兒園大班乘船要小心教案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感知平衡的意義。 2、學慣用增減數量達到平衡的目的。 准備: 1、塑料(或木製)小船一隻。 2、大盆一個,盆里裝滿水。 3、石子若干。 4、作業卡。 活動與指導: 1、全體幼兒圍在水盆邊。教師指水盆:「這是公園的湖,湖上有小船,今天天氣好,沒有風和大太陽,小石子要乘船去玩。我們看一看,它們應該怎麼坐船才安全,才不會掉到湖裡。」接著示範:把石子擺到船的兩邊,使之傾斜,逐個移動石子,直至達到平衡。教師要邊講邊示範,使幼兒明白道理和方法。 2、指導幼兒做練習: (1)在每3組物體中,找出和圓點數一樣多的物體,並畫線圈起來。 (2)啟發幼兒數一數,說出每排物體的數量,然後比較它們的多少,知道將多的組去掉1或將少的組添上1都能使兩組物體一樣多。 (3)將猴子和氣球一一對應的比較,差多少氣球就添畫多少氣球。
Ⅶ 中班健康教案開水解渴又健康
活動目標:
1. 知道人體需要水分,要多喝白開水
2. 形成少喝飲料多喝白開水的良好習慣版
活動重點:知道人體權需要水分,要多喝白開水
活動准備:幼兒每人一個杯子;與水相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教師:你們口渴的時候嘴巴有什麼感覺?喝了水之後又有什麼感覺?)
二.知道人體需要水分,要多喝白開水
一.教師讓幼兒觀察兩株水分不一樣的花,了解植物缺水的後果
二.教師通過談話法讓幼兒知道人體需要水
三.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知道什麼時候要喝水
四.教師通過談話法讓幼兒知道要少喝飲料多喝白開水
五.教師總結。評選「喝水小寶貝」
四.活動延伸:
教師組織幼兒排隊喝水,到戶外做游戲。
Ⅷ 請問誰能給我提供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輪船》的教案謝謝啦。
小孩子還小不懂事,那就給他們一點培訓和關照,知識要教。。不教這么懂嗎?
你們說是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