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節氣習俗有哪些
操TAb7 :你復好。
唐 張九齡《晨坐制齋中偶而成詠》:寒露潔秋空,遙山紛在矚,孤頂乍修聳,微雲復相續,人茲賞地偏,鳥亦愛林旭,結念憑幽遠,撫躬曷羈束。 仰霄謝逸翰,臨路嗟疲足。徂歲方暌攜,歸心亟躑躅。 休閑倘有素,豈負南山曲。
寒露,九月節,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露氣重而稠,稠而將凝,再過半月,凝為霜降。寒露後,白日幽晦,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霧結煙愁。蕭蕭秋意重,依依寒色濃。歸鴻將急於南飛,哀鴻遍野。秋殘如血。
寒露養生:《黃帝內經 素問》有曰:秋三月,宜早起早卧。寒露灸:艾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艾灸神闕穴,萬病會自滅。
飲食:秋之燥,宜食麻(芝麻)以潤燥。飲食上減辛增酸,以養肝氣。減辛:少食蔥、姜、蒜,辛辣調味品,少吃燒烤,少飲白酒。
寒露前後宜吃水果:梨、葡萄、蘋果、香蕉、柿子、橘子。
蔬菜:白菜、山葯、百合、蓮藕、西紅柿。
寒露三候:鴻雁來賓;雀入大水為蛤;菊有黃華。
『貳』 中班自然教案二十四節氣寒露
「歲晚蟲鳴寒露草,日西蟬噪古槐風。」今日4時33分,太陽到達黃經195度,迎來寒露節氣。自此專,露氣屬重而稠,白日漸漸變得幽晦,天寒夜長,風氣蕭索,秋殘如血的季節到了。
我國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
『叄』 寒露節氣傳統習俗有哪些
寒露:「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也是秋專季的第五個節氣。是屬氣候明顯轉變的節氣寒露時節,露水增多,氣溫降得快是一個顯著的特點。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後,溫度下降8℃、10℃已經非常常見。
不過,風雨天氣大多維持時間不長,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白天往往秋高氣爽。寒露習俗活動諸多,有賞菊、登高等等,寒露最盛行的風俗食物是飲菊花酒。菊花酒: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
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制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說起寒露時節的養生,大家可以多飲枸杞菊花茶,古時人們會用寒露後新上的枸杞泡澡,這樣做可以使人光澤不老。如果你嫌麻煩,就泡上一壺酒或茶,每天堅持喝,也能起到「和顏悅色」的作用。
『肆』 寒露節氣的習俗有哪些
寒露:「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內氣,容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是氣候明顯轉變的節氣
寒露時節,露水增多,氣溫降得快是一個顯著的特點。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後,溫度下降8℃、10℃已經非常常見。不過,風雨天氣大多維持時間不長,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白天往往秋高氣爽。
寒露習俗活動諸多,有賞菊、登高等等,寒露最盛行的風俗食物是飲菊花酒。
菊花酒: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制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說起寒露時節的養生,大家可以多飲枸杞菊花茶,古時人們會用寒露後新上的枸杞泡澡,這樣做可以使人光澤不老。如果你嫌麻煩,就泡上一壺酒或茶,每天堅持喝,也能起到「和顏悅色」的作用。
『伍』 寒露是什麼節氣 寒露的由來與習俗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斗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歷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
每年的10月8日前後(10月8日~9日),太陽移至黃經19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時期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如果說「白露」節氣標志著炎熱向涼爽的過度,暑氣尚不曾完全消盡,早晨可見露珠晶瑩閃光。那麼「寒露」節氣則是天氣轉涼的象徵,標志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語所說的那樣,「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5)二十四節氣美術寒露教案擴展閱讀: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二十四節氣」指導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歷法體系及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亞洲重要的創意設計展示、交流平台北京國際設計周於2017年面向全球公開徵集了「二十四節氣」標識系統設計。合眾美華教育則作為青少年板塊主辦單位,面向中國全國中小學開展了「二十四節氣」標識創意設計徵集活動,引領廣大青少年在課堂上用設計思維,以寓教於樂的方式積極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實踐。
『陸』 寒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幾個
每年的來10月8日前後(10月8日~源9日),太陽移至黃經19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時期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如果說「白露」節氣標志著炎熱向涼爽的過度,暑氣尚不曾完全消盡,早晨可見露珠晶瑩閃光。那麼「寒露」節氣則是天氣轉涼的象徵,標志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語所說的那樣,「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人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柒』 二十四節氣寒露的故事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斗版指戊;太陽到權達黃經195°;於每年公歷10月7日~9日交節。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北方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一些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南方也秋意漸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氣溫逐漸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現星空換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蠍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們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
『捌』 關於二十四節氣寒露的古詩
1、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唐·李賀《竹》
2、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唐·李賀《黃頭郎》
3、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 唐·李商隱《涼思》
4、玉碗盛殘露,銀燈點舊紗。 唐·李賀《過華清宮》
5、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6、風林纖月落,衣露凈琴張。 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7、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8、疏蘭尚染煙,殘菊猶承露。 唐·李世民《山閣晚秋》
9、艷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 唐·劉希夷《江南曲八首》
10、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唐·李煜《秋鶯》
11、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宋·晏殊《清平樂》
12、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唐·王維《秋夜曲》
13、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唐·李白《清平調》
14、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唐·李白《清平調》
15、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宋·蘇軾《蝶戀花》
16、暗滴花垂露,斜輝月過城。 唐·張繼《春夜皇甫冉宅歡宴》
17、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18、葉含濃露如啼眼,枝嫋輕風似舞腰。 唐·白居易《楊柳枝》
19、一夜清風蘋末起,露珠翻盡滿池荷。 唐·王涯《秋思二首》
20、早鴻聞上苑,寒露下深宮。——來自於《婕妤怨》作者:皇甫冉
『玖』 二十四節氣的節氣文化
一、二十四節氣 (作者:貴穀子)
大寒花草樹木管時令,飛禽鳥鳴報農村。悄然歡送大寒夜,熱熱鬧鬧迎新年。
小寒寒九出門霜上走,草廬檐下冰筍久。喜鵲登枝嬉戲叫,催問春天何時到?
冬至日照數九冬至天,清霜風高未辭歲。又是一個平衡日,子線從南向北回。
大雪蒼茫大地一片白,素夜田園生天籟。瀌瀌鋪飄雪滿天,瑞兆來歲必豐年。
小雪不見藕塘芙蕖葉,初冬菊殘傲霜枝。風腌松柏挺直翠,祿祿濡養好御冬。
立冬一年四季隨歲走,今到立冬儲寒衣。農耕乃重盛德水,善修渠道莫閑田。
霜降氣肅霜降漸冷涼,草木枯萎凋零黃。月夜秋雲沒落水,總有青綠獨自芳。
寒露紅葉深秋凝景象,蟬噤荷殘偶見霜。晨早洦塘騰霧氣,裊裊輕盈舞逸上。
秋分一分秋意一分涼,野外繁露披衣裳。八九菊黃蟹兒肥,風和氣爽丹桂香。
白露大雁燕子向南飛,來年漾春喜往回。白露覓覓秋分起,又見豐收稻晚米。
處暑天地乾坤始漸肅,鷹隼捕鳥稷乃登。冷熱交換試拳腳,一場秋雨一場寒。
立秋早晨大地霧隱生,絲絲涼意立雨陰。遠山近觀金葉爽,暑去涼來好個秋。
大暑烈日炎炎當空照,稻禾熱情長勢好。大暑灸熱煮綠地,蟬蟲嘶叫烤問天。
小暑盛夏六月熱絢地,蟄居陰涼蟋蟀遲。伏天楊柳垂於瘦,割曬稻穀好天氣。
夏至夏至端陽蟬始鳴,烈日炎炎伏熱生。烏金土地黃金麥,喜收澄澄豐年來。
芒種梅雨季節天多雨,早種紅芋好當時。秈秧撥節蓄花黃,壟上埂下一片忙。
立夏斗指東山埂田下,此時秧苗已長大。藤蔓牽掛胖青瓜,不用王婆大家誇。
小滿豐年季節四月中,禾苗成熟各不同。麥穗青芒風拂面,點頭揮舞桿兒壯。
穀雨細雨淅淅穀物生,野外翠綠時節長。東村花下等仙子,仙子原來是春娘。
清明尋游踏青大地春,插枝辟邪柳絮輕。中華民間祭祀日,介子傳統亦寒食。
春分晴播耕種育苗秧,麥苗青青菜花香。仲季花開春分日,鶯喧草長農村忙。
驚蟄春雷隆隆萬物長,黃鸝鳴柳壘高倉。一片園地桃色紅,布穀聲聲茂綠濃。
雨水草木萌動花盛開,春耕閑田有人來。大地氤氳天生水,淅瀝滋潤貴如油。
立春柳枝條條探芽苞,輕風吹拂催嫩草。田野欲出泥土香,今年播種春苗秧。
二、明清節氣歌彈詞
清末同治、光緒年間,蘇州著名彈詞藝人馬如飛,新穎別致地用節氣和戲劇名稱編寫一首《節氣歌彈詞》進行演唱,深受廣大聽眾歡迎。這首彈詞可謂匠心獨運,不僅文詞典雅,巧嵌節氣、戲名,而且與當時物候絲絲入扣,渾然一體,聞者無不叫絕。其詞雲:
西園梅放立春先, 雲鎮霄光雨水連。
驚蟄初交河躍鯉, 春分蝴蝶夢花間。
清明時放風箏好, 穀雨西廂宜養蠶。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滿布庭前。
隔溪芒種漁家樂, 農田耕耘夏至間。
小暑白羅衫著體, 望河大暑對風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處暑西樓聽晚蟬。
翡翠園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華天。
枯山寒露驚鴻雁, 霜降蘆花紅蓼灘。
立冬暢飲麒麟閣, 綉襦小雪詠詩篇。
幽闔大雪紅爐暖, 冬至琵琶懶去彈。
小寒高卧邯鄲夢, 捧雪飄空交大寒。
三、二十四節氣歌
立春梅花分外艷,雨水紅杏花開鮮;
驚蟄蘆林聞雷報,春分蝴蝶舞花間。
清明風箏放斷線,穀雨嫩茶翡翠連,
立夏桑果像櫻桃,小滿養蠶又種田。
芒種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練;
小暑風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賞紅蓮。
立秋知了催人眠,處暑葵花笑開顏;
白露燕歸又來雁,秋分丹桂香滿園。
寒露菜苗田間綠,霜降蘆花飄滿天;
立冬報喜獻三瑞,小雪鵝毛片片飛。
大雪寒梅迎風狂,冬至瑞雪兆豐年;
小寒遊子思鄉歸,大寒歲底慶團圓。
四、氣候農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業生產創高優。
雨水:雨水春雨貴如油,頂凌耙耘防墒流,多積肥料多打糧,精選良種奪豐收。
驚蟄:驚蟄天暖地氣開,冬眠蟄蟲蘇醒來,冬麥鎮壓來保墒,耕地耙耘種春麥。
春分:春分風多雨水少,土地解凍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曬,冬麥返青把水澆。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種瓜點豆好時辰,植樹造林種甜菜,水稻育秧選好種。
穀雨:穀雨雪斷霜未斷,雜糧播種莫遲延,家燕歸來淌頭水,苗圃枝接耕果園。
立夏:立夏麥苗節節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溫棚防風要管好。
小滿:小滿溫和春意濃,防治蚜蟲麥稈蠅,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絨剪毛防冷風。
芒種:芒種雨少氣溫高,玉米間苗和定苗,糜谷蕎麥搶墒種,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雜去劣選好種,消雹增雨乾熱風,玉米追肥防粘蟲。
小暑:小暑進入三伏天,龍口奪食搶時間,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閑。
大暑:大暑大熱暴雨增,復種秋菜緊防洪,測預報稻瘟病,深水護秧防低溫。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變金,苗圃芽接摘樹心。
處暑:處暑伏盡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糧菜後期勤管理,冬麥整地備種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熱,播種冬麥好時節,稻曬田收葵花,早熟蘋果忙採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漸涼,稻黃果香秋收忙,碾脫粒交公糧,山區防霜聽氣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飛,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蘿卜和白菜,秸稈還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結冰又結霜,抓緊秋翻蓄好墒,凍日消灌冬水,脫粒曬谷修糧倉。
立冬:立冬地凍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農田建設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飄,幼樹葡萄快埋好,用冬閑積肥料,莊稼沒肥瞎胡鬧。
大雪:大雪臘雪兆豐年,多種經營創高產,時耙耘保好墒,多積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嚴寒數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極參加夜技校,增產豐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進入三九天,豐收致富慶元旦,季參加培訓班,不斷總結新經驗。
大寒:大寒雖冷農戶歡,富民政策誇不完,產承包繼續干,歡歡喜喜過個年。
五、節氣百子歌
說個子來道個子, 正月過年耍獅子。
二月驚蟄抱蠶子, 三月清明墳飄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陽吃粽子。
六月天熱買扇子, 七月立秋燒袱子。
八月過節麻餅子, 九月重陽撈糟子。
十月天寒穿襖子, 冬月數九烘籠子。
臘月年關四處去躲帳主子。
六、二十四節氣民歌
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白露煙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先封天,小雪河封嚴。大雪交冬月,冬至數九天。小寒忙買辦,大寒要過年。
七、二十四節氣民歌
打春雨驚田,春分清谷連。
立夏滿芒種,夏至二暑還。
立秋暑白露,秋分寒露降。
立冬兩場雪,冬至寒又寒。
八、二十四節氣速記詩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990年代《新華字典》24節氣速記詩 我國農歷一年之中有24個節氣。在我國對聯中,以節氣為題材的很多,有的還很精彩,例如:傳說明代有一位學台,在浙江天台山游覽時,夜宿山中茅屋。次日晨起,見茅屋一片白霜,心有所感隨口吟出上聯:
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
聯中嵌有三個節氣,一氣呵成,毫無痕跡。一時成為絕對。直至近代,才由浙江的趙恭沛先生對出下聯:
今朝驚蟄,春分時雨到清明
一樣三個節氣,對得十分工整。
另一副對聯則更有文學性和科學性: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晝夜不長不短;
三年一閏五年再閏陰陽無差無錯。
上聯不僅指出了春分和秋分這兩個節氣所在的月份,而且把這兩個月份的時間特點講得清清楚楚,即二八月是晝夜相平。下聯則換了另一個角度,道出了農歷閏年的規律性,其科學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原明朝大臣,後降清的洪承疇,在「穀雨」那天與人下棋時對了一副對聯,雲:
一局妙棋今日幾乎忘穀雨;
兩朝領袖他年何以別清明。
上聯是洪承疇所出,下聯為同弈者所對。意在諷刺洪失義辱節,一語雙關,深藏諷意。 另外關於節氣,我國自古以來也流傳了很多農諺,比如:
1. 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
2. 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飛、堆草堆;
3. 山黃石頭黑、套犛種早麥;
4. 小滿前後、安瓜點豆;
5. 四月芒種雨,五月無干土,六月火燒埔;
6.冬節在月頭,卜寒在年兜;冬節月中央,無雪亦無霜;冬節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7. 雷打秋,冬半收
8. 二八亂穿衣,春天後母面
9. 正月凍死龜,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人,四月寒死新婦,清明穀雨寒死虎母;
10. 寒露麥,霜降豆;
11. 立夏小滿,雨水相趕;
12. 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無處置;
13. 六月初一,一雷壓九台;
14. 寒露霜降,胡豆麥子在坡上;
15. 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陰,花倒春;
16. 最好立春晴一日,風調雨順好種田。 立春:東風 解凍 魚上冰
雨水:冰雪 融化 桃花開
驚蟄:草木 萌動 鴻雁來
春分:芽茶 播種 燕飛舞
清明:細雨 放飛 柳飄絮
穀雨:雨生 百穀 春盎然
立夏:桑棗 灌溉 遍地谷
小滿:蠶絲 畜養 麥起身
芒種:收割 播種 鷺助興
夏至:棉花 現蕾 照眼明
小暑:知了 風輕 汗如雨
大暑:驟雨 孕育 賞紅蓮
立秋:寒風 飄葉 寒蟬鳴
處暑:葵花 添衣 遍地黃
白露:秋雨 降露 白如銀
秋分:桂花 收獲 香滿園
寒露:鴻雁 南飛 蟹正肥
霜降:芙蓉 花落 葉滿天
立冬:收蔥 修剪 地始凍
小雪:殘菊 飄雪 犁耙開
大雪:寒梅 地凍 溫室暖
冬至:瑞雪 防凍 兆豐年
小寒:寒冬 積肥 臘月天
大寒:歲末 辭舊 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