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班《螞蟻的生長環境》教案活動目標
游戲目標:
1、通過游戲發展幼兒手膝著地爬,尤其是單臂匍匐向前的動作靈敏性,協調性。
2、鞏固發展幼兒咎,平衡等基本動作,培養幼兒協作配合的能力,發揚團結互助品德。
3、培養幼兒愛勞動的情感,克服困難的精神。
游戲准備:
1、螞蟻頭飾30個,墊子三組,平衡木3條,鑽欄3個。
2、「糧食」背袋若干,音樂磁帶一盒,場地布置
游戲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聽節奏走圓圈做蹺蹺板游戲。
2、律動「螞蟻搬豆」
(二)基本部分:
1、學習找糧食途中各種本領,教師示範爬行動作,尤其是單臂爬行。
2、幼兒分散練習,要求每個幼兒在不同地方,練習爬、走、鑽的本領,著重單臂爬行,教師巡加指導,並提醒注意安全。
3、幼兒集中一次,從「家」出發找「糧」途中鑽過山洞,爬過草地,走過小橋,發現「糧食」不很大,每隻「螞蟻」各背一袋回家後,數數「糧」爬山得快的幼兒介紹經驗。
第二次出發找糧,發現「糧」挺大,引導幼兒想辦法,合作抬回家,抬的過程中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要求幼兒互相配合,抬到家後,互相評價。
第三次出發後,發現「糧食」更大了,引導幼兒互相商討辦法,找夥伴一起搬,要求協同配合。
(三)結束部分:
「糧食」堆好,教師簡單講評「小螞蟻」圍著「糧倉」狂歡,師生同做放鬆運動。
活動延伸:
小朋友要學螞蟻愛勞動,愛團結和中教師一起將墊子、平衡木、鑽欄、背袋運回教室去吧。
課後分析:
自評:本次體育活動設計合理,目的是為了訓練孩子們走、爬、鑽的動作,從而提高孩子身體的協調能力。我班孩子最喜歡爬呀鑽呀這樣的動作,所以他們本次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大多數孩子能主動地參與游戲,並且能按游戲規則來完成任務。只是還有少數的孩子動作不太協調,並且反應比較慢,任務完成不佳。
⑵ 大班幼兒音樂活動教案《小螞蟻》
活動目標: 一、在活動中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二、認識昆蟲,並根據語詞做四種動力表現。 音樂分析: 這是一首兒謠游戲,裡面蘊含的節奏有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整首兒謠有四段。每段有四句,每句有四拍。 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兒謠做四種動力的表現。 難點:在活動中學習小螞蟻與他人合作,並能體驗合作的快樂 解決重難點的方法: 1、通過肢體動作來表現(搬、推、拉、堆), 即讓孩子在游戲中表現四種動力 。 2、通過活動中的搬運游戲、傳遞積木、搭建舞台等等環節,讓孩子充分地體驗了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隊形及樂器的擺放: 隊形:半圓形、圓形、豎排 樂器的擺放:放置圍好的半圓形的凳子底下。 活動准備: 木質樂器:木魚、響板、蛙鳴筒 材料准備:昆蟲圖片、小積木、音樂CD、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律動表現,昆蟲步伐。 1、認識昆蟲(三對足的) 2、律動 師:播放各式音樂曲風。 幼:以各種昆蟲的姿勢爬、飛、走。 二、故事引導。 故事: 秋天將要舉辦昆蟲選美大賽,六隻腳以上的小動物都可以來參加比賽。可是選美大會需要在一個舞台上進行,所以勤奮的小螞蟻自願擔任搭建舞台的工作。 三、語詞游戲,肢體表現搬/推/拉/堆。 1)根據語詞做動作,暗示四種動力搬、推、拉、堆 (動力) 2)兩人一組協力搬運。 3)跟著兒謠敲念拍子,最後進行簡單的舞台搭建工作。(拍子) 四、搬運游戲 1、不同方位傳遞積木(左右、跨下、頭頂) 2、探索不同的搬運方式。 五、配器敲奏,認識木質樂器。 1、確定哪些樂器是用木頭做的。 2、配合語詞敲奏兒謠節奏。 六、游戲書。 1、找找哪些是昆蟲?(三對腳)。 2、請用蠟筆圈選出來。
⑶ 小班音樂教案小螞蟻觀察與分析
一、設計意圖
《小小媽蟻》這首歌旋律工整、起伏不大,歌詞具體形象,生動地表現了螞蟻找食的過程,小班的孩子容易用模仿動作來表現。可以在提高幼兒模仿動作的同時,使幼兒體驗到集體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自然流暢的旋律,學習有節奏地做「碰須須」、排隊走」等動作。
2、嘗試創編出不同的「碰須須」的動作及「排隊走」的方式。
3、在游戲能夠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獲得一個跟一個走的經驗。
三、活動准備
1、活動前,引導幼兒觀察螞蟻搬食物的現場,獲得相關信息:螞蟻傳遞消息時會碰碰觸角的。螞蟻走是一個跟一個按一定的路線走的。遇到大食物時是許多螞蟻一起搬的。掌握螞蟻找食物過程:發現食物一找朋友(碰碰觸角)一排隊出洞一搬食物。
2螞蟻頭飾若干個。
3、道具如花生、米粒等。
難點:按游戲玩法的規定邊游戲邊做出相應的動作。
四、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小螞蟻搬豆》
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聽聽是什麼?
幼兒傾聽,熟悉旋律。
師:讓我們一起學習小螞蟻的動作。
幼兒自己模仿螞蟻走、蟻傳遞消息、螞蟻排隊走、螞蟻搬食物等動作。
提出進一步的動作要求:像老師一樣一拍一拍的做。
幼兒聽音樂再做二次。
2、學習螞蟻:「碰須須」、「排隊走」的動作。
師:螞蟻搬豆時好朋友見面了會做什麼樣的動作呢?
學習「碰須須」、「排排隊」的動作。
(1)教師扮大螞蟻,幼兒扮小螞蟻一個跟一個在大螞蟻後面踏步走,模擬螞蟻「排隊走」。
(2)幼兒豎起雙手食指在頭頂作螞蟻觸角,螞蟻頭兒隨音樂與其它螞蟻互相碰頭,模擬螞蟻「碰須須」。
(3)學習游戲玩法。
老師(或一名幼兒)當大螞蟻,其佘當小螞蟻,大螞蟻在歌曲第1至4小節,模仿螞蟻走找食物,發現食物;第5至第8小節大螞蟻模仿螞蟻走回洞找小螞蟻;第9至16小節,大螞蟻與小螞蟻「碰須須」傳遞消息,被「碰須須」的小螞蟻一個跟一個排隊在大螞蟻的後面;17小節至27小節,螞蟻排隊走來到食物前面圍著食物;28至31小節,集體抬食物回洞。
3、學習創編螞蟻「碰須須」、「排隊走」的動作。
好朋友見面除了剛才我們做的動作,還可以用什麼來表示呢?
如:互相碰手指,互相擁抱等,模擬螞蟻「碰須須」,碎步走,開車走等模擬動作。
(1)讓想出動作的幼兒領大家練習。
(2)讓想出動作的幼兒扮演大螞蟻領大家一起游戲,按照音樂的節拍邊唱邊做新想出的動作。
4、活動延伸:引導幼兒想出不同的排隊搬食物的方式。
教師出示大的食物,提出一隊螞蟻是搬不動的,怎樣辦?讓幼兒想辦法。如:兩隊一齊走去搬、幾隊從不同方向來一起搬等。根據幼兒想出的辦法,按照前面的要求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表演。
五、活動結束
⑷ 幼兒音樂教案《螞蟻》中班重難點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欣賞、動作表演的基礎上,理解歌詞,體驗歌曲的情感,熟悉歌曲的旋律。 2、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萌發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動准備: 反映歌詞內容的圖譜、小螞蟻、蘑菇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集體演唱歌曲。 2、幼兒邊表演邊唱歌曲。 二:理解歌詞,動作體驗情感 1、師邊演示圖片,邊根據歌曲內容講故事。 (一天,一群小螞蟻正在搬東西的時候,沙沙沙,沙沙沙,天上突然下起了雨。怎麼辦呢?小螞蟻真著急呀!正在這時候,兩個小蘑菇看見了,他們一起呼喚小螞蟻:「小螞蟻,快快到我的傘下來避一避吧。」小螞蟻高興地來到小蘑菇的傘下。在小蘑菇的傘下一點雨也淋不到了,小螞蟻心裡很感激。他們給小蘑菇唱歌,圍著小蘑菇跳舞,他們和小蘑菇玩得可開心了。小螞蟻和小蘑菇成了好朋友。不一會,天晴了,雨停了,小螞蟻要回去了。小螞蟻對小蘑菇說:「謝謝你,好朋友謝謝你。」小蘑菇說:「不客氣,不客氣。你幫我,我幫你,世界更美麗。你幫我,我幫你,世界更美麗。」) 2、提問:故事中講了一件什麼事? 3、引導幼兒用動作體驗小蘑菇熱心幫助小螞蟻以及小螞蟻在蘑菇傘下快樂的情感: (1)小蘑菇是怎麼呼喚小螞蟻的?一起說說小蘑菇的話。 (2)小螞蟻在小蘑菇的傘下,一點雨也淋不到,心裡怎麼樣?它們是怎麼做的? (3)老師做小蘑菇,小朋友做小螞蟻。表演小螞蟻在小蘑菇的傘下快樂地跳舞唱歌。(音樂介入) (4)小蘑菇除了象老師一樣張開小傘,還會怎樣張開小傘讓小螞蟻來避雨呢?請幼兒在自己的位置上試著做一做,師表揚做出不同動作的小朋友。 (5)請幾個幼兒做小蘑菇,其餘幼兒做小螞蟻表演。師觀察指導幼兒的表演。(音樂) 4、通過語言關心別人的情感 (1)小螞蟻在小蘑菇的傘下避雨,他們玩的非常快樂。不一會,天晴了,雨停了,小螞蟻要離去了。它們是怎麼說的呢?
⑸ 幼兒園音樂教案《螞蟻爬山》
幼兒園案例:有趣的螞蟻教師:屈老師主題的產生:關注孩子的興趣點隨著天氣的漸漸暖和,小螞蟻的出沒越來越頻繁了,總有一些小朋友在午餐後休息時關注起螞蟻來。一天,雯雯和輝輝驚奇地發現幾只小螞蟻正在搬食物。輝輝大聲地叫道:「快來看呀,這兒有好多小螞蟻,它們在搬東西呢。」他的話引起了孩子們的關注,大家都圍了過來,一個個的問題也接踵而至:「螞蟻把食物搬到哪裡去呢?」 「螞蟻的家在哪裡?」「小螞蟻有幾只腳?」 ……對於「螞蟻」的話題一下子成了孩子們討論的熱點。根據孩子們關注的焦點,我們開始了有關螞蟻的探索活動。
主題的開展:實錄一:鼓勵孩子多途徑尋找、收集資料在活動的前期開展階段,我想了解一下孩子們關於螞蟻想了解些什麼,便開展了一次談話活動,他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到了很多有關螞蟻的問題。在大家的一致討論下,我們決定一起回家找找有關螞蟻的資料。為了讓孩子能多途徑地去收集資料,便提出:「你們會怎樣收集資料呢?」思維一向敏捷愛動腦筋的靜靜說:「我讓媽媽幫我到電腦上去找找,網上什麼都有的。」喜歡看書,見多識廣的真真說:「我家有《網路全書》的書,明天我帶來,上面應該有小螞蟻知識的。」善於表達、我班的「小百靈鳥」雯雯說:「我姐姐有動物的碟片,我去問她借一下。」 連平時不太善於言語,對任何事情都表現得不太主動的辰辰這次卻非常積極地說:「我回家問爸爸,爸爸知道得多,他會告訴我的。」我班的「小淘氣」龍龍說:「我回家仔細去觀察小螞蟻,找找它們的家在哪裡。」……我連忙表揚了他們,還獎給這些孩子每人一張小貼紙,並告訴他們如果真的找來,還有更好的獎品。沒過兩天,螞蟻的資料越來越多,為以後的探索活動打下了基礎。反思:在收集資料前,通過教師的支持,啟發,使孩子們知道了收集資料的各種途徑和通道,從孩子的話語中可以感受到孩子自發學習的需要。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這種需要,我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收集資料的活動中,並採用物質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對參與活動的孩子給予不同形式的獎勵,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主動性。並引導他們在集體中和大家交流分享自己收集資料的方法,在無形中讓幼兒彼此間相互取經。這種形式的交流使能力強的孩子獲得了發揮的空間,使自己的經驗得以與大家分享;能力一般的孩子從能力強的孩子身上了解到收集資料的方法,從而得以借鑒;能力比較弱的孩子也通過和大家的交流產生了學習的願望,從而在以後的活動中會投入更大的探索熱情。
⑹ 接到幼兒園老師要求的公開課是音樂課<小螞蟻>不知道怎麼上,給點意見
你可以先播放歌曲的原音樂給孩子們聽,大概2分鍾,然後呢就可以教他們唱歌,大概8分鍾,再進行表演簡單的舞蹈動作6分鍾,最後,讓表演的好的孩子進行表演,並且給予表揚和鼓勵。
⑺ 幼兒游戲《小動物》你好小螞蟻,……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竹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知道竹竿舞是我們少數民族的舞蹈。
2、提高幼兒動作協調和敏捷的能力,感受合作的樂趣。
活動准備:
孩子有玩竹竿的經驗,竹竿,竹竿舞音樂、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