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托班幼兒如廁安全教案

托班幼兒如廁安全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11 19:10:21

⑴ 小班禮儀課程上廁所教案

教學目標1.了解上廁所時的注意事項,知道憋尿不利於身體健康。
.培養良好的入廁習慣。
教學准備:
1.幼兒用書。
2.課件。
教學過程:
1、幼兒看書,直接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請小朋友們打開書,看看這些畫面上都說了些什麼?
(2)幼兒觀看幼兒用書片刻並回答。
(3)教師:他們在哪裡?他們在做什麼?男孩和女孩解手的姿勢一樣嗎?
(4)幼兒回答。
2、出示課件,了解如廁時要注意的一些細節問題。
(1)教師:書上的女孩是怎麼上廁所的?如廁後,我們應該做什麼呢?為什麼要這么做呢?
(2)幼兒認真閱讀幼兒用書後回答。教師小結:女孩是坐在座便器上的,她用手紙從前後擦屁股。如廁後,我們一定不要忘記拉好衣褲、沖水和洗手哦!
(3)教師:在幼兒園如廁時,我們還應該注意些什麼呢?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4)幼兒討論並回答。教師小結:在幼兒園如廁時,上廁所的小朋友會比較多,這時我們應注意排隊和等待,在等待時不要擁擠,推搡,注意安全。
3、引導幼兒發現及時解手和身體健康的關系。
(1)教師講述事例:君君玩游戲時興致勃勃的,老師提醒小朋友們要去解小便了,他卻說:"我沒便",其實是他不想離開自己正在玩的玩具。過了一會兒,大家開始收拾玩具了,君君這才覺得自己憋不住了,於是趕緊往洗手間跑去,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他控制不住自己,尿在了身上。
(2)教師:君君為什麼會尿在身上呢?他這樣憋尿好嗎?怎樣才不會尿在身上呢?
(3)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教師小結:有了尿意的時候要及時解手,長期憋尿會影響身體健康的。君君在玩玩具期間應該去解一次手,這樣他就不會尿褲子了。

⑵ 幼兒園不要隨地大小便教案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大膽向老師表達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2、知道有便意時及時入廁,養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濕褲子、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活動准備:1、故事掛圖、課間、圖片。2、表格、哭臉笑臉標志。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1、講述故事《小剛的褲子濕了》。2、集體討論: (1)、故事裡的小剛怎麼啦?他為什麼會尿濕褲子? (2)、你尿過褲子嗎?尿在褲子里會有什麼感覺? 3、引導幼兒體驗尿濕褲子的感受:(1)、出示體驗。(2)、請幼兒談自己的感受。小結:現在是冬天,天氣很冷,有了大小便不及時告訴老師尿在褲子里,就會像剛才毛巾放在胳膊上那樣,冰冰涼涼、不舒服,而且如果是拉到褲子里會很臟、很臭。 4、引導幼兒說說有了大小便該怎麼做。 二、引導幼兒觀看課件,激發幼兒在活動中能大膽表達自己有便意的需求。1、課件一:蒙氏自主活動中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麼?他怎麼啦?他是怎麼做的?2、課件二:集體活動中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麼?他怎麼啦?他是怎麼做的?3、課件三:做操時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麼?他怎麼啦?他是怎麼做的?4、課件四:戶外活動時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麼?他怎麼啦?他是怎麼做的?小結:你喜歡剛才的小朋友嗎?為什麼? 三、熟悉幼兒入廁環境,培養幼兒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1、圖片一:廁所里外環境--簡單介紹入廁方法2、圖片二:廁所男女標志--區分男女廁所3、圖片三:男、女孩入廁--正確入廁4、圖片四:清潔員清理廁所--提醒幼兒要將大小便便到便槽里。 四、判斷對錯1、介紹表格及哭臉笑臉標志2、引導幼兒根據圖中幼兒表現判斷對錯,並貼到表格中合適的位置。 五、組織幼兒集體入廁活動延伸:1、學習正確大小便方法。便後整理衣服。2、生活中,加強幼兒入廁能力的培養分析和反思:小班部分孩子由於環境的改變,心情變得焦慮、緊張,有了便意時憋著,不敢上廁所、不敢向老師尋求幫助,以至於尿拉褲子現象時有發生,根據這一情況我設計了"我要上廁所"這一活動。目的是通過這次活動激發幼兒能大膽的表達有便意時的需求,養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濕褲子的好習慣。通過活動,我發現設計的活動存在三個大問題:首先從目標上分析,定的有些不合理,涉及的范圍較廣,突不出活動重點,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其次,從整個活動設計環節來看,我設計的主要意圖是讓幼兒學會在活動中大膽表達有便意的需求,這是核心環節。可在活動中只是在第一環節中體現了一下,其它環節如:熟悉廁所環境、區分男女廁所等佔了很大的比重,給人以主次不分的感覺。再次,活動內容偏多,在短短一個活動內,既要讓幼兒體驗尿褲子的感受,又要學習表達有便意的需求及熟悉環境等,不可避免地導致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的都很匆忙。所以,本次活動在環節上還需梳理(體驗感受-了解原因-解決問題-鞏固練習),緊緊圍繞目標,突出重點要解決的問題,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

⑶ 中班教案安全教育入廁安全

中班安全教育《入廁安全》的教案的寫作思路在於:首先要明確這堂課程的一個活動目標,然後對活動過程做描述,包含故事導入、實踐引導等內容。

正文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大膽向老師表達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2、明白有便意時及時入廁,養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濕褲子、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3.培養小朋友安全上廁所的意識。

活動准備:

1、故事掛圖、課間、圖片。

2、表格、哭臉笑臉標志。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講述故事《小剛的褲子濕了》。

2、小結:此刻是冬天,天氣很冷,有了大小便不及時告訴老師尿在褲子里,就會像剛才毛巾放在胳膊上那樣,冰冰涼涼、不舒服,而且如果是拉到褲子里會很臟、很臭。

3、引導幼兒說說有了大小便該怎樣做。

二、引導幼兒觀看課件,激發幼兒在活動中能大膽表達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1、課件一:蒙氏自主活動中

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麼?他怎樣啦?他是怎樣做的?

2、課件二:群眾活動中

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麼?他怎樣啦?他是怎樣做的?

3、課件三:做操時

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麼?他怎樣啦?他是怎樣做的?

三、熟悉幼兒入廁環境,培養幼兒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四、決定對錯

1、介紹表格及哭臉笑臉標志

2、引導幼兒根據圖中幼兒表現決定對錯,並貼到表格中適宜的位置。

五、組織幼兒群眾入廁

活動延伸:

1、學習正確大小便方法。便後整理衣服。

2、生活中,加強幼兒入廁潛力的培養,培養安全如廁經驗。

⑷ 幼兒園托班健康寶寶不尿褲的教案

《寶寶不尿褲》 活動目標: 1、學習主動跟大人說:「我要大便。」「我要尿尿。」 2、了解班級廁所的位置,學習上廁所大小便。 3、願意在幼兒園的廁所大小便。 活動准備:根據教學需要自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娃娃,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誰來和我們玩了?我們一起對娃娃說:「娃娃好!」 教師用不明白的神態提問:哎呀,娃娃怎麼沒有穿褲子呢? 二、教師邊講述故事邊和表演。 1、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教師幫助幼兒理解小便在身上不好。 教師:小貓為什麼羞寶寶? 引導幼兒懂得不能小便在身上,要去廁所。帶領幼兒鞏固學說:「我要小便」或「我要尿尿」 教師:寶寶要小便了,怎麼說? 三、教師引導幼兒明確小便要上廁所,並指導幼兒學習脫褲子。 1、教師引導幼兒學習自己脫褲子。 教師:寶寶要小便了,到哪小便呢?小便前要做什麼? 2、指導女孩子學習自己脫褲子小便,指導男孩子學習自己掏褲洞站著小便。 鼓勵和表揚自己脫褲子小便的幼兒。

⑸ 安全《切勿隨地大小便》教案

幼兒園教案:我要上廁所 不要隨地大小便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大膽向老師表達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2、知道有便意時及時入廁,養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濕褲子、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活動准備:
1、故事掛圖、課間、圖片。
2、表格、哭臉笑臉標志。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講述故事《小剛的褲子濕了》。
2、集體討論:
(1)、故事裡的小剛怎麼啦?他為什麼會尿濕褲子?
(2)、你尿過褲子嗎?尿在褲子里會有什麼感覺?
3、引導幼兒體驗尿濕褲子的感受:
(1)、出示體驗。
(2)、請幼兒談自己的感受。
小結:現在是冬天,天氣很冷,有了大小便不及時告訴老師尿在褲子里,就會像剛才毛巾放在胳膊上那樣,冰冰涼涼、不舒服,而且如果是拉到褲子里會很臟、很臭。
4、引導幼兒說說有了大小便該怎麼做。
二、引導幼兒觀看課件,激發幼兒在活動中能大膽表達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1、課件一:蒙氏自主活動中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麼?他怎麼啦?他是怎麼做的?
2、課件二:集體活動中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麼?他怎麼啦?他是怎麼做的?
3、課件三:做操時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麼?他怎麼啦?他是怎麼做的?
4、課件四:戶外活動時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麼?他怎麼啦?他是怎麼做的?
小結:你喜歡剛才的小朋友嗎?為什麼?
三、熟悉幼兒入廁環境,培養幼兒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1、圖片一:廁所里外環境--簡單介紹入廁方法
2、圖片二:廁所男女標志--區分男女廁所
3、圖片三:男、女孩入廁--正確入廁
4、圖片四:清潔員清理廁所--提醒幼兒要將大小便便到便槽里。
四、判斷對錯1、介紹表格及哭臉笑臉標志2、引導幼兒根據圖中幼兒表現判斷對錯,並貼到表格中合適的位置。
五、組織幼兒集體入廁活動延伸:
1、學習正確大小便方法。便後整理衣服。
2、生活中,加強幼兒入廁能力的培養分析和反思:
小班部分孩子由於環境的改變,心情變得焦慮、緊張,有了便意時憋著,不敢上廁所、不敢向老師尋求幫助,以至於尿拉褲子現象時有發生,根據這一情況我設計了"我要上廁所"這一活動。目的是通過這次活動激發幼兒能大膽的表達有便意時的需求,養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濕褲子的好習慣。
通過活動,我發現設計的活動存在三個大問題:首先從目標上分析,定的有些不合理,涉及的范圍較廣,突不出活動重點,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其次,從整個活動設計環節來看,我設計的主要意圖是讓幼兒學會在活動中大膽表達有便意的需求,這是核心環節。可在活動中只是在第一環節中體現了一下,其它環節如:熟悉廁所環境、區分男女廁所等佔了很大的比重,給人以主次不分的感覺。再次,活動內容偏多,在短短一個活動內,既要讓幼兒體驗尿褲子的感受,又要學習表達有便意的需求及熟悉環境等,不可避免地導致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的都很匆忙。所以,本次活動在環節上還需梳理(體驗感受-了解原因-解決問題-鞏固練習),緊緊圍繞目標,突出重點要解決的問題,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⑹ 托班語言上廁所教案

(參考範文)
一、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自己上廁所,不尿濕褲子。
2、教育幼兒當廁所人多時,不爭搶,學會謙讓。
二、活動准備
教師將本班廁所打掃干凈,便於幼兒參觀。
三、活動過程
1、參觀廁所。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本班活動室的廁所。讓幼兒知道廁所是大小便的地方。
2、認識男廁所和女廁所。
分清便池、便桶或便槽,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樣的。男孩站著小便,用便池;女孩坐在便桶上或蹲在便槽上小便。
3、參觀幼兒園公用廁所。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的公用廁所,告訴幼兒在室外活動時,可就近入廁。
4、讓幼兒懂得大小便時要上廁所。
(1)帶幼兒回到活動室,教師提問,幼兒回答。玩游戲時想小便怎麼辦?吃飯時想小便怎麼辦?集體活動時想小便怎麼辦?(教育幼兒在集體活動前、飯前、睡覺前上廁所,有小便時應及時上廁所小便,不要憋尿,尿濕褲子。)
(2)教師請幼兒談談講講。
小便時廁所里人多怎麼辦?小便急怎麼辦?(廁所人多時不爭先,不擁擠,依先後順序小便。小便急時,可與其他幼兒協商,讓自己先用廁所。)
5、教男孩子上廁所。
(1)教師請男孩子談談;怎樣上廁所才不會將小便弄到便池外?(小便時,不要離便池太遠,避免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離便池太近,以免弄贓褲子。)
(2)教師還要告訴男孩子,穿有拉鏈的褲子小便時,要小心,不要損傷皮膚。
6、教女孩子上廁所。
教師請女孩子談談,怎樣上廁所才不會讓小便弄濕褲子?(小便時,要將褲子脫低一些,然後坐在便桶上;蹲在便槽上小便時,要用手托住褲子。)
7、請想上廁所的幼兒去小便。教師觀察幼兒入廁情況,及時予以評價。
四、活動建議
1、在日常活動中,教師應隨時提醒幼兒及時大小便,用廁所人多時應相互謙讓。
2、請家長注意不要給男孩子穿帶拉鏈的褲子。女孩子的褲子要易於穿脫。

⑺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會排隊上廁所

活動目標:
、教會幼兒自己上廁所,不尿濕褲子。
2、教育幼兒當廁所人多時,不爭搶,學會謙讓。
活動准備:
教師將本班廁所打掃干凈,便於幼兒參觀。貼好男女標記。
活動過程:
1.參觀廁所。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本班活動室的廁所。讓幼兒知道廁所是大小便的地方。2.認識男廁所和女廁所。
分清便池、便桶或便槽,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樣的。男孩站著小便,用便池;女孩坐在便桶上或蹲在便槽上小便。
3.參觀幼兒園公用廁所。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的公用廁所,告訴幼兒在室外活動時,可就近入廁。4.讓幼兒懂得大小便時要上廁所。
(1)帶幼兒回到活動室,教師提問,幼兒回答。玩游戲時想小便怎麼辦?吃飯時想小便怎麼辦?集體活動時想小便怎麼辦?(教育幼兒在集體活動前、飯前、睡覺前上廁所,有小便時應及時告訴老師或阿姨,去上廁所小便,不要憋尿,尿濕褲子。)
(2)教師請幼兒談談講講。
小便時廁所里人多怎麼辦?小便急怎麼辦?(廁所人多時不爭先,不擁擠,依先後順序小便。小便急時,可與其他幼兒協商,讓自己先用廁所。)
5.教男孩子上廁所。
(1)教師請男孩子談談;怎樣上廁所才不會將小便弄到便池外?(小便時,不要離便池太遠,避免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離便池太近,以免弄濕褲子。)
(2)教師還要告訴男孩子,小便的時候肚子向前傾。
6.教女孩子上廁所。
教師請女孩子談談,怎樣上廁所才不會讓小便弄濕褲子?(小便時,要將褲子脫低一些,一隻手扶好欄桿;蹲在便槽上小便,要用另一隻手托住褲子。)
7.請想上廁所的幼兒去小便。教師觀察幼兒入廁情況,及時予以評價。

⑻ 幼兒園小班教案,廁所里不打鬧

《我會上廁所》這個教案相對更好一點,包括了廁所不打鬧的內容,比較全,建議用這個。 教學目標1.了解上廁所時的注意事項,知道憋尿不利於身體健康。 2.培養良好的入廁習慣。 教學准備: 1.幼兒用書。 2.課件。 教學過程 1、幼兒看書,直接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請小朋友們打開書,看看這些畫面上都說了些什麼? (2)幼兒觀看幼兒用書片刻並回答。 (3)教師:他們在哪裡?他們在做什麼?男孩和女孩解手的姿勢一樣嗎? (4)幼兒回答。 2、出示課件,了解如廁時要注意的一些細節問題。 (1)教師:書上的女孩是怎麼上廁所的?如廁後,我們應該做什麼呢?為什麼要這么做呢? (2)幼兒認真閱讀幼兒用書後回答。教師小結:女孩是坐在座便器上的,她用手紙從前後擦屁股。如廁後,我們一定不要忘記拉好衣褲、沖水和洗手哦! (3)教師:在幼兒園如廁時,我們還應該注意些什麼呢?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4)幼兒討論並回答。教師小結:在幼兒園如廁時,上廁所的小朋友會比較多,這時我們應注意排隊和等待,在等待時不要擁擠,推搡,注意安全。 3、引導幼兒發現及時解手和身體健康的關系。 (1)教師講述事例:君君玩游戲時興致勃勃的,老師提醒小朋友們要去解小便了,他卻說:"我沒便",其實是他不想離開自己正在玩的玩具。過了一會兒,大家開始收拾玩具了,君君這才覺得自己憋不住了,於是趕緊往洗手間跑去,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他控制不住自己,尿在了身上。 (2)教師:君君為什麼會尿在身上呢?他這樣憋尿好嗎?怎樣才不會尿在身上呢? (3)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教師小結:有了尿意的時候要及時解手,長期憋尿會影響身體健康的。君君在玩玩具期間應該去解一次手,這樣他就不會尿褲子了。

⑼ 幼兒園托班語言教案"上廁所怎麼辦

語言教案"
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結論,更要理解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教學時,教師要善於創設探究情境,誘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從中得到探索者的收獲,發現者的歡樂,勝利者的喜悅。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教師應以形成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為己任,使學生更加充分地、熱情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

閱讀全文

與托班幼兒如廁安全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