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健康我愛漱口是小班上學期還是下學期的課
活動目標】
1、願意漱口,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
2、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一盒芝麻餅、課件、紗布、小毛巾
人手一份:小鏡子、小杯子、漱口水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猜一猜:禮盒裡可能是什麼?
2、嘗一嘗:芝麻糕好吃嗎?是什麼味道呀?
二、發現問題
1、提問:芝麻糕都吃完了嗎?嘴巴里還有嗎?肯定嗎?
2、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個小游戲。(出示塑料盒子)
3、讓我們來漱漱口,漱口的時候要輕輕的不要吐到外面去,漱口時發現了什麼?哪來的?
小結:原來吃完東西,看起來都好像咽下去了,其實還有一些小小的、碎碎的東西粘在我們的牙齒上,留在我們的牙縫里,時間長了,會怎麼樣?
三、解決問題
1、出示課件圖一。提問:你們有蛀牙嗎?看看這個小朋友怎麼了?(哎呦呦,我的牙好疼。)提問:為什麼會牙疼?
2、出示課件圖二。請他把嘴張開,看看他的牙到底怎麼了?
師小結:蛀蟲在我們的牙齒上咬出一個一個黑黑的小洞洞,這樣我們的牙齒就生病了,小朋友就會覺得牙齒很疼很疼。所以,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四、學習漱口
1、出示課件圖三。提問:他是誰?笑得漂亮嗎?他的牙齒怎麼樣?
2、請你們猜猜他用什麼好辦法把牙齒變白的?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3、除了刷牙,還有什麼保護牙齒的好辦法?(個別回答)
4、你們有誰會漱口嗎?個別幼兒示範,教師邊講解。
5、出示漱口順序圖,配合兒歌模仿動作:我們一起跟著小哥哥學漱口。
兒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閉上嘴,抬起頭、咕嚕咕嚕吐出水。
6、幼兒實踐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提示:用小哥哥的方法漱漱口,然後用小鏡子照照,看看牙齒變干凈了嗎?
7、歡快的歌聲結束。
師總結:今天寶寶學會了漱口幫助我們保護牙齒,你們知道還有哪些辦法也能保護我們的牙齒,使牙齒變白變健康?
——對呀,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睡覺前不吃甜食、不咬硬的東西都能使我們的牙齒白白的、亮亮的,吃東西來香香的,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長得棒棒的。
② 《漱口》音樂教案
常識教案——《漱口》
一、活動目標:
1、學會念兒歌,培養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2、在有趣的教學活動中學習詞彙:拿、唱、抬等詞,注意漱,咕嚕,等詞的發音。
3、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二、活動准備:
幼兒喝水的小花茶杯,數目和幼兒人數相等。
三、活動過程:
1、教師表演兒歌內容,激發幼兒學詩歌的興趣。
(1)教師手拿小花茶杯,做漱口的動作,引起幼兒的注意。
(2)教師:「剛才你們看到老師在干什麼?」(幼兒:「漱口」注意發准 的音)(3)教師邊動作過示範朗讀兒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著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 提出兒歌的名稱,提問兒歌的內容。
(1)教師:「剛才老師在漱口,還念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漱口。
(2)提問兒歌的名稱,練習發漱的音。
(3)幼兒再次觀看並注意聽,教師邊動作邊念兒歌。
3、提問:
a、「教師手裡拿著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手拿花花杯,學習詞:拿)
b、「喝口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喝口清清水,學習詞:喝,注意「清」的發音)
c、「然後頭怎樣,嘴怎樣?」(引導幼兒說出抬著頭,閉著嘴,學習詞:抬、閉,注意「嘴」的發音。)
d、「水吐出來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引導幼兒說出咕嚕咕嚕吐出水,學習詞:咕嚕,並發准音)
4、集體學念兒歌:
(1)、 全體幼兒和教師一起念兒歌1—2遍。
(2)、 幼兒每人一隻小花茶杯(不放水),邊動作邊念兒歌1—2遍
③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誰的漱口杯
桃李天下課件裡面很多幼兒園的教案,你可以去看看,都是免費的
④ 幼兒小班數學「誰的漱口杯」教案
1.教來師撰寫教學案例源,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⑤ 幼兒清洗漱口杯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和教師的引導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2.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和兒歌。 活動准備 巧克力、鏡子、杯子、水、臉盆等。 活動過程 1、請客吃巧克力: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好吃的,你們看是什麼?(巧克力),現在老師就分給你們吃好嗎? 2、照鏡子:吃完了來照照鏡子,看看什麼東西爬到牙齒上了?牙齒變臟了,你有什麼辦法把巧克力從牙齒上趕走呢?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4、教師總結:牙齒臟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里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 5、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6、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臉盆里。 7、讓在坐的老師看看誰的牙齒最干凈。 8、我們今天學習了漱口的方法和漱口的兒歌,兒歌怎麼說來? 9、除了吃完巧克力要漱口,還有什麼東西吃完了也要漱口? 10、我們生活中,有那麼多需要漱口的時候,以後可別忘了用正確的方法漱口好嗎?
⑥ 怎麼教寶寶漱口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言傳身教,家長刷牙的時候帶著寶寶一起,讓他有參與感回。給答寶寶准備一個自己的小牙杯,大人用自己的牙杯,先喝口水,然後在嘴裡咕嚕咕嚕發出聲音,然後吐出,邊演示邊說:咕嚕咕嚕吐,讓寶寶看著會覺得很好玩,每天都練習,時間長了他就記住了,平時也可以多給寶寶看一些相關的繪本,注重牙齒健康,自家寶寶是在英國天線寶寶早教中心和其他寶寶一起上課的,會有一些生活小習慣的培養,效果還不錯。
⑦ 幼兒園健康教育教案小班怎樣正確漱口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誰的小手最干凈
教師:屈老師
設計意圖:在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中,洗手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因此,孩子在幼兒園必須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小班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弱,在幼兒園經常發現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時會出現洗手馬虎、玩水等現象。有的幼兒不會洗手,有的幼兒把手淋濕就算洗完了,有的幼兒洗手時不會用毛巾擦,有的幼兒不會用肥皂……在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之後,知道許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獨自洗手,都是長輩們幫著洗或是用毛巾擦乾凈。針對我班幼兒存在的問題,為幫助他們學會自己洗手,我根據小班孩子好模仿的特點,我設計了健康活動《小手真干凈》,使孩子了解、認識到洗手的重要性,學會洗手的方法,並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通過學念兒歌、找圖片,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3、知道洗手的重要性,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自製蘋果寶寶圖片1個、洗手盆8個、肥皂若干、幼兒自己毛巾
活動過程:
一、歌曲《我是一個大蘋果》引出主題
1、幼兒唱歌曲《我是一個大蘋果》
教師:今天蘋果寶寶來和你們一起玩了(出示蘋果寶寶圖片),引導幼兒和蘋果寶寶打招呼。
2、老師提問剛才大蘋果怎麼說的?它喜歡什麼樣的寶寶?(小手干凈的寶寶)
3、怎樣讓自己的小手變干凈呢?
二、學習洗手、擦手的方法
1、根據孩子平時洗手經驗,先和孩子討論洗手的方法。
2、利用兒歌《洗手歌》學習洗手的步驟。
兒歌:卷捲袖,沖沖水,打打肥皂搓搓手,
搓手心,搓手背,手指縫搓一搓
大拇哥轉一轉,小手腕也要洗
沖沖干凈甩甩手,再用毛巾擦擦手。
3、老師演示正確的洗手過程。
4、分組請幼兒練習洗手。
將幼兒分成三組(小貓組、小狗組、小兔組)
要求:
(1)每個盆兩個小朋友
(2)甩手要將水甩在盆里
(3)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小結幼兒洗手過程,以大蘋果的口吻對於洗手認真的幼兒給與鼓勵。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到個別幼兒雖然年齡小,比較頑皮,但是經過耐心的引導和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另外,本節活動,理所當然的以為孩子一定會知道什麼時候該洗手,忽視這方面的引導。但其實小班的孩子,部分對家長過於依賴,沒養成這方面的習慣。以後應該在活動前對孩子的情況做全面的了解,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把握每次活動的目標和重難點。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⑧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良好的飯後漱口習慣 會同縣機關幼兒
鼓勵好的,指正壞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但是在教育寶寶時,版我們一定要傳達正確權的觀點。言傳身教的教會寶寶好的生活習慣,並加以鼓勵。對於不好的生活習慣,家長一定要批評指正,不能得過且過。比如,飯後漱口,早晚刷牙,看似很簡單的小習慣,如果不認真遵循正確的方式,:如何漱口,怎樣刷牙,就會造成寶寶的牙齒的不健康、不美觀。從而影響寶寶以後的飲食和身體健康。
⑨ 水兒清清漱漱口語言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2、讓幼兒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活動准備:
1.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水桶等。
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請客吃糖: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呀?(教師出示芝麻糖,讓幼兒品嘗)
「老師帶來的糖好吃嗎?哎呀,你們的牙齒怎麼了呀?(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引導幼兒之間相互觀察自己的牙齒)。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辦法。
4、教師總結:
牙齒臟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里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那誰在家裡漱過口的,請你來試一試。(請個別幼兒示範漱口)
4、請幼兒討論漱口的方法是否正確。
5、集體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3)、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4)、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5、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桶里。
6、照照鏡子,比一比,誰的牙齒最干凈。漱口習慣的養成,光靠幼兒園是不行的,所以,學習活動結束後,應將漱口要求及兒歌內容告之家長,請家長在家裡也督促孩子養成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飯後漱口雖是生活小事,但它關繫到孩子今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確立,孩子養成這個習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盡管前一周我們不厭其煩地提醒他們,但總是有個別孩子跟你「捉迷藏」,能逃則逃,逃不脫則敷衍了事。
自從那次觀察活動後,孩子們漱口積極多了,不用老師提醒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認為我們應給孩子創設一個能讓他們親自去感知、去操作、去體驗的環境。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真正體驗到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並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自覺的行動。
再加一個:
一、背景:
(一)內容簡析: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各種活動之間都有間歇時間,如區域活動與教育活動之間、戶外活動後、餐前餐後等等,幼兒入廁、喝水之後等等,這樣的環節成為"過度環節"結合幼兒園教研課題《一日生活各環節展幼兒語言能力》的研究中,在組織過渡環節活動時,不斷積累教學經驗。
活動源於對於小班幼兒,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最為重要的。飯後漱口雖是生活小事,但它對保護牙齒健康十分重要,正是這些小細節,將關繫到孩子今後良好生活習慣的確立,一旦養成將終身受益。因此,設計今天的活動,幫助幼兒掌握更為豐富的護牙知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的設計意圖是幼兒園一日三餐後,難免口中有食物殘渣,漱口是一種方便快捷的清潔口腔的方法,可保證年齡較小幼兒的牙齒清潔和健康。為此,我們應充分利用生活環節進行教育,特別是要隨時抓住時機,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幫助幼兒了解清潔口腔的基本方法,並加以督導,形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二)活動目標:
1. 知道漱口可以清潔口腔,保護牙齒。
2.願意漱口,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
3.願意堅持飯後漱口,養成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三)活動准備:一盒黑芝麻蛋糕、小鏡子、白色紙杯、漱口水、玩偶頭飾、牙齒圖片(四)活動策略:
在活動中運用創設游戲情境、教師有效提問、關注不同能力幼兒、激勵性評價的策略。
(五)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是導入環節(小熊過生日請大家吃黑芝麻蛋糕)1.觀察發現問題第二環節是活動環節 2.解決問題3.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第三環節是總結環節(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總結漱口的重要性)第四環節是延伸環節(利用生活環節,鞏固漱口的方法。)二、案情:
在第二環節請幼兒通過漱口發現問題時。我先提問:芝麻蛋糕都吃完了嗎?嘴巴里還有嗎?這時孩子們都說什麼都沒有了呀!我又追問,肯定嗎?於是我建議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個小游戲。讓我們來漱漱口,漱口的時候要輕輕的吐到小紙杯里不要吐在外面去。我問寶寶們你們發現了什麼?哪來的?悠悠驚訝地說"老師,我的嘴裡輸出了好多黑色芝麻!"這時,孩子們都紛紛說:"我的紙杯里也都有好多黑芝麻!"我馬上說:"你們都看到了吧,原來吃完東西,看起來都好像咽下去了,其實還有一些小小的、碎碎的東西粘在我們的牙齒上,留在我們的牙縫里,時間長了,會怎麼樣?" 我及時拋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珺儀說"我們的牙齒就生病了,老師您看我的牙上就有小黑洞,媽媽說這事小蟲子咬的"我繼續問:"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就可以保護牙齒,不被小蟲咬呢?"紫喬說:"老師,我們認真要刷牙。"我問除了刷牙,還有什麼保護牙齒的好辦法?(個別回答)大於:"飯後漱口也可以保護牙齒。" 我可定了他說的方法,並告訴孩子嗎我們每天要在幼兒園吃三頓飯如果每次飯後堅持漱口,小蟲就不會要我們的牙齒了。
你們有誰會漱口嗎?請幼兒自由交流分享自己漱口的方法。個別幼兒示範,教師邊講解。
我提問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漱口的呢?誰來給大家學學。舉手的幼兒不多,我先叫了一個能力較強的幼兒,他說:"用杯子接一點水,在嘴裡咕嚕咕嚕幾下再吐在桶里,用餐巾紙把嘴擦乾。"我說:"你講的很好方法很正確。我們給他鼓鼓掌。"接著又有幼兒舉手說,並演示漱口的方法。我也及時表揚了他。
我給幼兒出示漱口順序圖,配合兒歌模仿動作:我們一起跟著小哥哥學漱口。兒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閉上嘴,抬起頭、咕嚕 咕嚕吐出水。
在結合兒歌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的環節,我請那些表達能力相對弱的幼兒實踐操作,使他們也有展示的機會。
教師總結環節:今天寶寶學會了漱口幫助我們保護牙齒,你們知道還有哪些辦法也能保護我們的牙齒,使牙齒變白變健康?
我們要堅持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睡覺前不吃甜食、不咬硬的東西都能使我們的牙齒白白的、亮亮的,吃東西來香香的,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長得棒棒的。
我說:現在我們互相再看看小朋友的牙齒,變白了嗎?孩子們互相觀察著,交流著。結束了活動。
延伸提示:利用生活環節,鞏固漱口的方法。
三、案析:
此活動我運用的教學策略有創設游戲情境、教師有效提問、關注不同能力幼兒、激勵性評價的策略。
1.創設游戲情境。我為幼兒創設了小熊過生日請幼兒吃芝麻蛋糕,請幼兒通過直觀地觀察發現漱口的重要性。請幼兒說說他們的發現。
2.關注不同能力水平幼兒的發展。我採用的方法是請能力強的幼兒先做演示,並給與肯定。活動中注重給幼兒留出自由交流的空間,讓能力強的幼兒帶動能力弱的幼兒,鼓勵他們敢於大膽表現及時鼓勵表揚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相信他們都可以膽大表達自己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