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齊白石的蝦小學美術教案

齊白石的蝦小學美術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09 17:45:29

㈠ 齊白石畫的蝦屬於那種藝術,運用了那些美術語言

齊白石所畫的《蝦》意境就是在「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中國畫用線造型,用色內為墨,齊白石的容畫注重表現與寫意,採用散點透視法。並且通過色相和明度來分層,來表現蝦形象的、、
呵呵。希望對你有幫助、、

㈡ 齊白石《蝦》有哪些美術特點

齊白石畫蝦已入化境,在簡括的筆墨中表現了游弋水中的群蝦。粗壯、濃內厚的茨菇,與群蝦的透明、容輕靈纖細形成對比,體現出晚年的齊白石畫藝的成熟。
齊白石畫蝦表現出了蝦的形態,活潑、靈敏、機警,有生命力。是因為齊白石掌握了蝦的特徵,所以畫起來得心應手。寥寥幾筆,用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出一種動感。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點焦墨,左右二筆淡墨,於是使蝦的頭部變化多端。硬殼透明,由深到淺。而蝦的腰部,一筆一節,連續數筆,形成了蝦腰節奏的由粗漸細。
齊白石用筆的變化,使蝦的腰部呈現各種異態,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盪的。也有彎腰爬行的。蝦的尾部也是寥寥幾筆,既有彈力,又有透明感。蝦的一對前爪,由細而粗,數節之間直到兩螯,形似鉗子,有開有合。蝦的觸須用數條淡墨線畫出。
取捨:對水中的蝦,為表現出那種透視感,齊白石的線條有虛有實,簡略得宜,似柔實剛,似斷實連,直中有曲,亂小有序,紙上之蝦似在水中嬉戲游動,觸須也像似動非動

㈢ 幼兒園欣賞活動 齊白石《蝦》小班 教案

活動准備 1、課件:齊白石關於「蝦」的系列作品多幅,其他水墨畫作品多幅。 2、動態國畫《墨蝦》,輕松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欣賞齊白石的《墨蝦》,感受畫面輕松、自在的意境。 (1)欣賞《墨蝦》,感受畫面意境。 教師:畫上畫了什麼?有幾只?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它們可能會在哪裡呢?在干什麼? (2)欣賞動態國畫《墨蝦》,多通道感受國畫意境。 教師:你們看,它們動起來了,好像在干什麼? (3)遷移已有經驗,知道《墨蝦》是國畫作品。 教師:你知道這是用什麼材料面的嗎?是什麼畫? 2、欣賞多幅齊白石的墨蝦圖,進一步感受畫面意境,初步了解中國畫「書畫一體」的特點。 (1)教師:老師這里還有好幾幅關於「蝦」的國畫作品。你們看,這些畫上的蝦好像在干什麼?它們的心情怎麼樣? (2)幼兒跟隨音樂模仿蝦的動作,進一步體會畫面意境。 教師: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蝦,你會怎麼游?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通過觀察,了解中國畫「書畫一體」的特點。 教師:畫上除了有蝦,還有什麼?(題字、印章)文字是什麼顏色的?印章呢? 3、欣賞齊白石的其他彩墨畫作品,豐富對中國畫的認識。 (1)教師:齊白石老爺爺除了畫蝦,還擅長畫很多其他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畫上有什麼?都有哪些顏色?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2)教師小結:原來,中國畫除了用黑色的墨汁來畫,還可以用很多彩色的國畫顏料來畫,畫出來的畫也很好看。 參考資料 墨蝦 齊白石是享譽世界的國畫大師,尤以畫蝦最負盛名。他畫蝦的最大特點是一個「活」字,其自創的「以水兌墨,墨中點水」的方法,使他畫的蝦給人一種通體透明、晶瑩逼真之感,令人稱嘆。 在大班幼兒欣賞活動中,教師可將蝦的動態作為欣賞的重點,在欣賞的同時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蝦身體上的墨色濃淡變化,充分感受蝦的「活」。

㈣ 幼兒園欣賞活動 齊白石《蝦》小班 教案

活動准備 1、課件:齊白石關於「蝦」的系列作品多幅,其他水墨畫作品多幅。 2、動態國畫《墨蝦》,輕松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欣賞齊白石的《墨蝦》,感受畫面輕松、自在的意境。 (1)欣賞《墨蝦》,感受畫面意境。 教師:畫上畫了什麼?有幾只?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它們可能會在哪裡呢?在干什麼? (2)欣賞動態國畫《墨蝦》,多通道感受國畫意境。 教師:你們看,它們動起來了,好像在干什麼? (3)遷移已有經驗,知道《墨蝦》是國畫作品。 教師:你知道這是用什麼材料面的嗎?是什麼畫? 2、欣賞多幅齊白石的墨蝦圖,進一步感受畫面意境,初步了解中國畫「書畫一體」的特點。 (1)教師:老師這里還有好幾幅關於「蝦」的國畫作品。你們看,這些畫上的蝦好像在干什麼?它們的心情怎麼樣? (2)幼兒跟隨音樂模仿蝦的動作,進一步體會畫面意境。 教師: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蝦,你會怎麼游?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通過觀察,了解中國畫「書畫一體」的特點。 教師:畫上除了有蝦,還有什麼?(題字、印章)文字是什麼顏色的?印章呢?

㈤ 齊白石如何畫蝦

答:
齊白石在少年時就對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常到河畔觀察這種逗人喜愛的小動物,用棉花為餌釣蝦。
他晚年曾畫《兒時釣蝦圖》,在畫幅上題詩: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為餌釣蘆蝦。今朝畫此頭全白,記得菖蒲是此花。
少年時代的這種興趣,使齊白石早就萌發了畫蝦的藝術種子。但他六十歲以前畫蝦主要是摩古,學習李復堂、鄭板橋等畫蝦的技法。
62歲時,齊白石在案頭水碗里,長期養著數只活蝦。蝦兒們的騰躍嬉戲,不單為老人增添了生活樂趣,也為藝術家激發靈感提供了契機,但這時期,他筆下的蝦還太重寫真,形似而神不足。66歲,齊白石筆下的蝦產生了一次飛躍。蝦身有了質感,頭、胸前端有了堅實感。腹部節與節若斷若連,中部拱起,似乎能蠕動,蝦的長臂鉗也分出三節,最前端一節較粗,更顯有力。蝦的後腿由10隻減為8隻。注意:鄭板橋有句雲「刪繁就簡三秋樹」,道明了中國藝術「簡化的藝術」 真諦。齊白石移植於此,獲得成功,何其可感可佩!
68歲,他的蝦又一變:腹部小腿少到6隻,蝦眼由原來的兩點變成兩橫筆,最關鍵是頭、胸的淡墨上加了一筆濃墨更顯出白蝦軀乾的透明。至此,齊白石完成了一個創造過程,臻達形神兼有,栩栩如生!
藝術求索不可終止——70歲的齊白石又有意刪除並不損害蝦的真實性的腿,到他78歲時蝦的後腿只有5隻。到80以後,他的蝦真正達到了爐火純青:精確的體態,富於彈力的透明體,在水中浮游的動勢....藝術造形中講求的「形、質、動」三要素都臻於完美的境界。
齊白石曾說:「余畫蝦數十年始得其神」,他還說:「余之畫蝦已經數變初只略似,再變色公深淡,此三變也」。齊白石畫蝦三變作為藝術給予人們留下的啟示是多樣的。但我想,最重要的應是一種不斷探索勇於進取敢於否定自已的實踐精神,這一點的意義,怕又不限於藝術領域吧.

㈥ 齊白石的蝦有什麼美術特點

齊白石抄畫蝦已入化境,襲在簡括的筆墨中表現了游弋水中的群蝦。粗壯、濃厚的茨菇,與群蝦的透明、輕靈纖細形成對比,體現出晚年的齊白石畫藝的成熟。
齊白石畫蝦表現出了蝦的形態,活潑、靈敏、機警,有生命力。是因為齊白石掌握了蝦的特徵,所以畫起來得心應手。寥寥幾筆,用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出一種動感。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點焦墨,左右二筆淡墨,於是使蝦的頭部變化多端。硬殼透明,由深到淺。而蝦的腰部,一筆一節,連續數筆,形成了蝦腰節奏的由粗漸細。
齊白石用筆的變化,使蝦的腰部呈現各種異態,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盪的。也有彎腰爬行的。蝦的尾部也是寥寥幾筆,既有彈力,又有透明感。蝦的一對前爪,由細而粗,數節之間直到兩螯,形似鉗子,有開有合。蝦的觸須用數條淡墨線畫出。
取捨:對水中的蝦,為表現出那種透視感,齊白石的線條有虛有實,簡略得宜,似柔實剛,似斷實連,直中有曲,亂小有序,紙上之蝦似在水中嬉戲游動,觸須也像似動非動

㈦ 求高手齊白石的《蝦》賞析

齊白石的《蝦》賞析:

齊白石蝦圖,體現了高度的筆墨技巧,在表現了水墨、宣紙的獨物性能外,又將蝦之質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是白石筆下最寫實的對象之一。

齊白石曾無奈地說:「予年七十八矣,人謂只能畫蝦,冤哉!(78歲題畫蝦)」,誠然,認為齊白石只會畫蝦是外行家言,就像提起徐悲鴻是畫馬的,黃胄是畫驢的一樣可笑,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齊白石的蝦確實畫的好,人們喜聞樂見,亦是事實。

齊白石畫蝦可說是畫壇一絕,靈動活潑,栩栩如生,神韻充盈,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浸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

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落墨成金,筆筆傳神。細筆寫須、爪、大螯,剛柔並濟、凝練傳神,顯示了畫家高妙的書法功力。畫家寫蝦,來自生活,卻超越生活,大膽概括簡化,更得傳神妙筆。

(7)齊白石的蝦小學美術教案擴展閱讀

《蝦》創作背景:

齊白石以畫蝦而聞名,蝦,齊白石不光畫得多,而且是他的「發明」,他的「專利」,成了他的「象徵」和「符號」。齊白石畫蝦成功,特出一告示:「白石畫蝦,十兩一隻。」懂藝術的人都說:「潤格不高,值!值!」求畫者多不討價還價,交錢取畫,各有所得。

這一天,偏有一個光頭猴腮的乖巧顧主,拿了35兩銀子去向齊白石購畫,心想,這老兒必畫四隻,豈不賺他半隻?心中得意洋洋敲開了齊家大門。齊白石看了,微微一笑,欣然收下銀子,要光頭顧主次日取畫。

第二天,光頭顧主來到齊家,打開畫卷一看,畫面上只有三隻小蝦米,蝦不大,卻也活蹦歡跳神氣活現。光頭心想,我那五兩銀子不能白給,望著齊白石正要發作,齊白石指指畫,讓他再細細看看。

光頭眨眨小三角眼睛看清了,在兩株水草之間露出一隻蝦尾巴,那蝦頭正扎進水中覓食呢!光頭顧主自無話說,嘿嘿笑笑,抱著畫走了。

《蝦》作者簡介:

齊白石(1863-1957),現代傑出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原名齊璜,純芝,字渭青、號白石、瀕生、阿芝、借山吟館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十二歲學粗木工,後做雕花木匠,兼習畫。亦習詩文,書法、篆刻,初為畫工,為鄉里人畫衣冠像。

六十歲後定居北京,以賣畫、刻印為職業。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等前輩諸家,重視創新,不斷變化,創造了獨特不群的風貌。所畫作品,都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

其篆刻朴茂有力,書法剛勁沉著,詩文、畫論也有獨到之處。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團委員,美術家協會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

㈧ 齊白石的蝦有哪些美術特點

水墨畫魚類,雖看似粗略幾筆,齊白石對原物卻觀察得異常仔細,並抓住其主要特徵進行刻畫。他晚年曾對弟子胡絮青說:「鯽魚腮旁有一條灰白的線,直通魚尾,從這條線可以計算它身上有若干鱗片……畫畫的人如能這么仔細地去研究它,在畫它時就不會馬虎的了。」
齊白石畫蝦最享譽於世。他早期畫蝦,基本上是青蝦(河蝦)的造型,且多是游動的群蝦,用小號羊毫筆,其質感和透明度不強,蝦的腿和須畫得短密且欠彈性,後腿呈排列狀且多至八九條。
為求神似,老人70歲後畫蝦,一改早年畫法,加大並明確了蝦身的起伏角度,同時對蝦的游足也一刪早年時的繁多,始而畫游足五隻,蝦殼的質感和透明感也得到加強。 80歲後他刪繁就簡,已不再畫繁復的蝦群,只為幾只蝦傳神。畫蝦變化最明顯的是他把蝦頭前面的短須省去,僅畫六條大須。蝦須的簡化,使得畫幅的空間加大,突出了蝦的游動神態。三四尺條幅,畫蝦僅四五隻,卻足可使畫幅充盈。

主要有以下特徵:一、簡練概括,經過一個由繁到簡的審美考量過程,曾一度將蝦身由六節縮為五節,蝦的撓足也進行了刪減,完成了白石蝦品牌的創造。二、墨法高超,晶瑩剔透。齊白石自創的「以水點墨,墨中點水」的方法,使他畫的蝦產生一種通體透明,晶瑩逼真之感。三、局部誇張,適度變形。為了突出蝦的動感,對「蝦須」、「蝦鉗」進行適度誇張放大,超長的蝦須與蝦鉗明顯增強了蝦的靈動與動勢。四、聚散有法,布局講究。畫蝦之難在於如何巧妙地處理肢體的穿插,疊加和呼應,做到疏密安排得當,擁而不擠,密而不亂。五、以書入畫,綿中帶剛。盡管在畫蝦中墨法為主,不見了白石老人在其他花鳥畫中常見的高超的「飛白」表現,但非凡的書法功力,融匯到畫蝦的具體細節中去,讓他的蝦「點線」面的處理中,處處軟中含硬,潤中有剛。六、活靈活現,生動傳神。齊白石畫蝦的最大特點是一個「活」字,他畫的蝦只只可以躍然紙上,活力四射。

㈨ 齊白石的《蝦》是哪種藝術,運用了哪些美術語言

國畫藝術。在構圖上也巧妙地形成聚散對比以及上下的平衡。

閱讀全文

與齊白石的蝦小學美術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