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青綠山水畫中色彩的情感性特徵
關鍵詞:青綠色彩 繼承 轉換
山水畫形成伊始,就以青綠色彩為主形成表現自然的裝飾性的審美情感,其中並不帶有強烈的哲學色彩。而自五代、宋以降,水墨山水畫以其文人審美觀念與理想的介入,成為後世近千年中國山水畫發展的主流。我們繞過傳統文人色彩的表現狀態,回到青綠表現時期,以青綠色彩改造文人色彩,使色彩發揮其自身的優勢,對傳統進行主觀性的重新建構,把傳統之中的筆墨與色彩的精華加以提煉、結合,形成既有水墨的寫意表現又有色彩自由情感抒發的具有現代觀念的山水新樣式。因此,要通過繼承傳統青綠山水的色彩表現來促進當代山水畫的發展。
一、青綠山水畫色彩的表現特徵
1.青綠色彩的裝飾性
青綠山水常運用石青、石綠、硃砂、金等礦物色彩。這些石質粉末顏色具有很強的覆蓋性,色彩艷麗明快、濃烈奔放,產生出富麗輝煌的視覺效果。唐宋之際青綠山水在勾線之後以色平塗為主,熟絹的材質性能和紙相比,無法實現色彩的迅速暈染,更適於色的平塗,這也增強了畫面的份量感。材料的性質與施色方法等使青綠山水畫具有了非常強烈的裝飾效果。
2.青綠色彩的寫意性
元以來,大青綠的表現減少,由於文人水墨的興盛,青綠式微,雖各朝也有做青綠山水者,但多與水墨相依存,以水墨為主。在水墨渲染的基礎之上,施以青綠色彩,多數山水畫家為求筆墨的保留,用青綠色彩時適可而止。宣紙的運用讓青綠色彩失去了平塗的條件,它對色彩同樣產生了暈染滲化的效果。色彩的表現融入到水墨的表達之中,色彩隨水墨滲化達到了畫面的統一,因此色彩也產生了與筆墨相同的寫意性。
二、青綠色彩的裝飾性與水墨相結合的當代畫家作品分析
傳統青綠色彩因色彩的性質、材料的特點,使其在山水的表現中具有裝飾性的視覺效果。裝飾性的效果使色彩呈現平面厚重的狀態。當代畫家在繼承這種青綠色彩裝飾性的同時,把它與筆墨相結合,實現了色彩的當代轉換,創新了山水畫的表現。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卓鶴君:把傳統筆墨線條的曲折游動變為直線的錯落交織而成山川圖像,縮減線條曲度帶來的縱深感,增強直線線條筆墨組合而成的黑白灰大的墨塊。這種表現將山川形象更加整體化、概括化,並趨向一種視覺圖式的裝飾平面感。借用傳統大青綠、石綠、金等色彩的濃烈厚重來填充平面化的線型筆墨空間,形成水墨氣韻的流a動舒展與色彩的聚集。畫家通過色彩的平面幾何型表現增強畫面的現代感,色彩要想從水墨中突出出來,與水墨形成對比,必須採用厚塗色的方式,厚塗青綠色彩使色彩不會發生濃淡變化,進而形成色彩的平面化狀態。色的平面依靠水墨為底使色彩不艷俗浮躁,色彩達到飽和、沉穩、潤澤的狀態。水墨的氣韻流動與濃郁的青綠色彩塊面最終在畫面中達到和諧統一,把傳統文人水墨引向了新的高度。
畫家許俊:許俊的青綠山水繼承了傳統大青綠的設色方法,並結合筆墨語言形成具有現代特點的新青綠表現。畫家採用有色宣紙為底,山川樓閣以濃墨勾勒其型,改變早期大青綠空勾無皴方式,增加皴、擦、點、染的筆墨技巧,以粗放厚重、方直勁挺的線條和飽滿潤澤的皴染為主,表現空間與質感,使山石層次豐富、線條靈動。在此基礎上施青綠重色,做平面塗染,這改變了傳統水墨山水的淡著色產生的色彩空間從屬地位,色彩從局部走向整個畫面,這樣必然產生色的平面狀態,形成色彩的裝飾性。在色彩平面化的同時,筆墨語言加強,山石結構層次的強調讓景物的空間感加深,近處山石通過塗色前的筆墨造型和塗色後的筆墨層次表現,使山川產生空間感。同時,近處山石的石綠重色與遠山的稍淡的藍色,形成遠近、厚薄的對比,這樣運用平面色塊的對比就產生了空間變化,由此,新的山水圖式產生了。畫家從傳統青綠山水中提取色彩的平面表現,從傳統水墨中借鑒筆墨的形式語言,讓兩者相結合,這樣筆墨在色彩的范圍內有了豐富的層次表現,色彩在筆墨的造型空間中被充分放大。畫家採取了筆墨與色彩並行發展的創作理念,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
三、青綠色彩的寫意性與水墨相結合的當代畫家作品分析
當代山水畫家盧禹舜等一批藝術家運用傳統青綠色彩寫意性融合水墨,創造了山水畫表現的新形式。
盧禹舜在傳統筆墨與色彩表現方式上都是非常獨到的。畫家從傳統大青綠的重彩施色中得到啟示,他的作品充分做到了色彩的寫意性與水墨的結合,既繼承了傳統的筆墨情趣又提升了色彩的精神內涵,使色彩融於水墨氤氳的意境中,並幻化為視覺的主體。在山水畫的表現上改變筆墨與造型的對立狀態,使筆墨造型融合在一起,增強水墨形象的整體感。採用勾和染的方式減少對山石空間深度的表現,讓色彩進入畫面的主體空間中,與筆墨造型形成對比統一的視覺關系。畫面中山石的空間深度的表現被弱化,服從於筆墨的整體表達,通過近處山石的勾畫與遠處濃重水墨的暈染,形成山水空間的關系與強烈的對比,只勾出山體輪廓,不在山石的細節上做空間表現,由此,色彩就進入山石的結構中,形成色彩的平面表現。一幅畫不僅要有對比,更要有統一,畫家把青綠色彩的寫意性表現加強,讓色彩走出山石結構的范圍,主動與墨相連接、相滲透,形成色彩的氣韻流動,青綠色彩產生了與水墨一樣的渲染效果,也形成了色的濃淡干濕的變化,因此色彩就獲得了表現的主動性。色彩對形體的超越產生的色彩寫意性與裝飾性,最終與水墨實現完美的融合,既體現了傳統文人的高尚文雅,又表達了現代色彩的精神情感與意蘊。
四、對青綠色彩的繼承與轉換實現了當代山水畫色彩表現的拓展
當代山水畫家在借用青綠表現創新時,實現了青綠色彩的寫意性改變,色彩的表現上升到與水墨同等的理論層次。新時代的畫家們從傳統中尋找開拓創新的基點,尋找到色彩的優勢與不足,以色的優勢補墨的不足,同時把水墨的精神情感賦予色彩,讓色彩實現自身的超越,繼承色彩的裝飾性與寫意性表達,並實現與水墨的融合轉換。這樣,色彩就超越了本身的物理屬性,達到了情感的宣洩,最終使山水精神得以升華。
❷ 表現性色彩又叫什麼
通過作者對色彩的獨特感受和概括,在作品中大膽的運用色彩來表現主題。應該是情感性色彩。
❸ 寫實性色彩和表現性色彩有和區別ps
寫實與表現我認為來無論畫畫還是源ps都是一樣的,只不過載體不同罷了。
真的要說這倆的區別可以去翻專業的美術教材,我就不復制粘貼了。不過我覺得這些色彩性東西是可以從畫里看出來的,一個人一個看法,真按教材死板硬套反而沒有了靈氣。
寫實通俗的話,你看那些優秀的素描作品,很真實客觀,就像電影里的紀錄片一樣。表現性的作品裡通常 會加入作者個人的感情色彩,比較強烈的像抽象派..
❹ 簡答題裝飾性色彩表現方法主要有哪些特徵
色彩的裝飾抄性表現 是指繪畫中襲的色彩特點為裝飾性特徵。
裝飾色彩的表現 指的是裝飾畫這種表現形式中,色彩表現出的特點是具有裝飾性的。
他們所指的藝術范圍不同,「色彩的裝飾性表現」范圍較大,「裝飾色彩的表現」范圍較小。
❺ 表現性色彩又叫()
情感性色彩
通過作者對色彩的獨特感受和概括,在作品中大膽的運用色彩來表現主題。
❻ 色彩表現性的內涵是什麼
色彩表現性的內涵主要就是色彩的多樣性和固定性。
❼ 在繪畫色彩中表現性色彩與裝飾性色彩怎麼區分
表現性色彩主觀性更強,主要是作者藉助色彩表情達意,搭配可以不依據自然色彩現象;裝飾色彩注重色彩美感,色彩搭配要麼和諧要嘛對比強烈,力求達到視覺美感。
❽ 意象性色彩的概念和表現手法是什麼
設計基本是從概念開始的,視象是其表達形式之手法。當然其中蘊藏實用性及藝術性,層面及深度可叢概念及視象形式得知。有些設計歷史比較長遠的地方,已經把表達形式之效果視為創作概念之主要元素。他們可能比較抽象,但不失其藝術創造性,在創作過程中一種不自覺之「潛意識」成為創作概念之由來,這種方法比較容易產生「雷同」及「撞車」的情況。]
如果創作是以「潛意識」之表層思考作為概念是十分危險的。它有如露出水面之冰山,可見及垂手可得,但也只屬冰山一角。深度及獨特的概念是要往下追尋的。露出之冰峰,雖然容易覓得,但也因此缺乏深度及特點。反之冰山以下的空間是無限的,愈向深處尋找,未發掘之空間及境界也愈浩瀚。對上述之理論,我簡稱為「冰山定律」在我一般創作情況中,這種定律會被用作最前線構思,盡量尋找另類,將不同的概念演進,希望可以帶來多一點新意及驚奇,效果往往會出人意表。
意象性色彩歸納寫生訓練 「意象」是中國美學的范疇,在藝術創作中,她指主觀情意與客觀物象交融而成的心理形象。意象性更強調主體對客觀對象的充分感受。描繪中強化主觀意念,在表達形式上更趨於情緒化、意境化、表現化。寫生時多強調有感而發或主觀激情的傾泄。常用的手法是舍棄客觀實物的具體形狀,提取某些形象元素來加以組合、創造。或通過對客觀物象從「具象」到「抽象」的演化,使之過度為抽象圖形,以達到表情達意的效果。在表現形式上,它排除了客觀事物的具體形象,憑借點、線、面和色彩、肌理等抽象形式組合畫面,直抒感情,追求畫面的韻律和節奏激起人們的審美感受。
統中國畫里墨與色的沖突,在理論上產生極大的不諧調,以「水墨為上」的思想指導下中國畫在色彩上存在著巨大的缺陷,古代早期壁畫對色彩的極大熱情和張揚給我們在傳統藝術上兩方面的啟示和思考,意象色彩這個概念的提出,針對中國傳統繪畫中筆墨的靈魂是意象的,那麼,用筆、用墨以及造型方式,皆為意象性。我們古人不把追求模仿對象作為目標,古時候,甚至沒有寫生的要求,只是要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到大自然中去體悟造化之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也。在自然中去目識心記,然後回到畫室,依據記憶的印象要求「物我合一」的去感受自然,去創作對象,強調畫家個人的感受,默寫出自然中景、物、風情。達到「渾然天成」的境界。這種方式大大地強調意象性創造方式,這時候畫家筆下形象完全是融合了他對自然的理解、認識,強調以人為本,人文精神的升華。形成了中國畫筆墨、造型的意象性追求的格局。
色彩在中國畫的運用,仍然以畫家主觀感受為主。主觀色彩是與寫生色彩相對應的提出的,改變傳統的設色方式。首先,調整色彩的認識觀念,改變「隨類賦彩」的原則,變以「四時晴晦」的色彩方式為主觀性,意象性,建立在以人為本,以畫家自我感受為基礎之上的設色方式,與意象筆墨相適應的色彩觀念.
http://cache..com/c?word=%D2%E2%CF%F3%3B%D0%D4%3B%C9%AB%B2%CA%3B%B5%C4%3B%B1%ED%CF%D6%3B%CA%D6%B7%A8&url=http%3A//artist%2Eartron%2Enet/artistfront/news%2Ephp%3Fnewid%3D27054%26flag%3Dnew%26cn%3D%D2%D5%CA%F5%B9%DB%B5%E3&p=&user=
❾ 寫實性色彩 和表現性色彩 有什麼區別
寫實性色彩比較注重色彩美感,色彩搭配要麼和諧要麼對比強烈,力求達到視覺美感。而回表現性色彩答則主觀性更強,主要是作者藉助色彩表情達意,搭配可以不依據自然色彩現象。
寫實性色彩:通過色彩的搭配把對象的特徵特性及其色調色相的特點表現出來。
表現性色彩:通過作者對色彩的獨特感受和概括,在作品中大膽的運用色彩來表現主題。
❿ 加強色彩最重要的手段是
色彩是組織裝飾畫形式美的一個重要表現因素,一個當代畫家的繪畫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使色彩能充分表達畫家的情感和內心體驗。僅憑畫家的感覺所創作出的繪畫色彩,已不能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藝術家應該注重藝術的內在情感的抒發,從而提高作品的豐富情感。本文以色彩形式審美為主,並能通過現代的旋律"節奏"構成等抽象形式,完成裝飾畫的裝飾語言和裝飾效果,就色彩的象徵"裝飾"模仿和表現作用論述色彩是以平面造型表現客觀物象,以主觀意念為思維方式,就象徵性與表現性來看,色彩本身就擁有的獨立審美意義。
一、色彩表現形式的主觀性
裝飾繪畫的色彩表現不受自然物象色彩的影響,更不受客觀物象色彩的約束,而是在追求色彩對人的情感表達及審美取向。然而,裝飾色彩的表現形式並不是憑空臆造的,更不是對大自然色彩的臨摹,而是根據作者的意念在觀察客觀事物的基礎上來進行歸納、概括變化所形成的。它並不受固有色的約束,更不受環境色的影響,不以光色現象為色彩配合的原則它是運用裝飾色彩形式美的規律,強調主觀意念的情感表現,對固有色彩進行裝飾、包裝和合理化的處理,將固有色彩與裝飾色彩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由於裝飾色彩的表現形式和一般的色彩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它比較注重的是抓住藝術家內心的情感表現,對於色彩在畫面中的表現往往要超出畫面色彩本身的視覺意義,因此,色彩實際上已經超越了很多科學意義上的規律,所以了解和研究裝飾繪畫色彩中的個人情感表達也就更重要了。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場所,你就什麼顏色也看不出。可見有光才有色,沒有光就沒有色。不同的顏色會給瀏覽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光源的顏色取決於發出光線的光譜成分,即光的波長情況如果想要提高色彩不同顏色的綜合運用,不僅表達了他們不同的個人情感,同時也給予了人們以不同的審美感受。表現色彩對人的主觀思維情感表達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人們通過視覺去觀察色彩的同時,也在無形之中便被色彩象徵力影響等,色彩在心理學上的影響所感染,從而導致對色彩的感性認識及理性認識全面的把握其規律,對於色彩,它既有環境和燈光的感覺,又有冷暖、光源和色調的感覺,同時還具備華麗與樸素之分,還有主觀與客觀之別。等等這些,都會使人們深深的感受到色彩的審美表現以對色彩自身所獨特的魅力所在。
二、色彩的重要性
色彩是繪畫的表現語言和最重要的表現方式,對於繪畫中的形象、抒發情感、烘托氣氛等具有獨特的重要作用。「造型與色彩是繪畫的兩個重要語言,形狀是一種比顏色更為有效的表現手段;另一方面,用形狀卻不能取得顏色的表達效果。就表情而言,最顯著的形狀的效果也比不上落日或地中海藍的美麗效果。」事實上,色彩能更為直接有效的表達畫面的情感與視覺效果。色彩可以說是一種視覺信息,是人們接受外界色光的刺激而產生的感觀感受。色彩本身並沒有任何情感,是人們的觀察、了解、情感抒發等諸多因素給色彩披上了感情的面紗。色彩與情感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在藝術家與欣賞者之間架起一座心靈溝通的橋梁。一般來說,裝飾繪畫是一種關於形式的裝飾性美感,它是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色彩來表達畫面的情感。不同形式和色彩又有著不同的形式語言,它們能提供給我們很多表達方式,形式對於藝術創作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形式是任何繪畫作品中都離不開的,但形式美感要經過「裝飾」,才能達到其自身的魅力所在。因此從造型到造型美不是隨意發生的,必須要有作者參與創作才能完成。繪畫是一種有創作的形式,繪畫內容和題材的表現方式也具有形式的意味和形式的美感。所以形式的產生是隨著形式化的因素的反復探索和廣泛運用。
三、色彩的情感表達
情感色彩本質在於自由精神狀態下轉移到畫面上用色彩情感律動主導著繪畫形式通過色彩的單純化給予繪畫更恢宏的風格並以新的色彩觀念增加了色彩表現的精神含量從而使繪畫色彩具有更強的精神震撼力。自然界中的色彩不僅是客觀存在的,同時也是人們的主觀感受。不同的色彩,還能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色彩感受,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彩色情感這些聯想,是人們主觀的視覺沖擊和心理因素作用的結合。人們在與自然界的物象所呈現的色彩反復接觸之後,便在大腦中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形成了不同的感觀感受。但是色彩的情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還受到很多主客觀條件的制約,表現色彩的運用效果是相對的,在進行畫面色彩構成時對情感色彩要靈活運用,應該用心體會,感受客觀世界中色彩的情感,畫出富有情感內涵的優美作品。創作者要在創作中堅持獨立的自信的藝術主張,只有這樣的藝術語言才是有思想,有深度的情感迸發。
四、結語
裝飾繪畫的色彩不僅是一種注重形式美的表現形式,是裝飾繪畫與創作手法互為滲透的表現性色彩,是藝術家理解自然的情感表達的結果,它以一種理性與感性交融的面貌出現在藝術領域上,有著與時代同步的審美的情感表達,而其自身語言的獨特性,更將推動其在藝術領域不斷發展,我們應不斷以新的視角發現和挖掘新的裝飾繪畫表現形式,以作者自己的日常生活、思維表達、情感感受形成獨特的裝飾性繪畫的審美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