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班社會猜猜我在做什麼教案與反思
1、認識紅、黃、藍三色.
2、在游戲的情境中辨別顏色,連接線.
3、感受不同的色彩,喜歡顏色,以及培養幼兒繪畫習慣.
【活動准備】
水粉顏料;白色卡紙;調色盤;毛筆;紅、黃、藍三色油畫棒;紅、黃、藍即時貼;《找朋友》音樂;「跳舞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找朋友》引出課題.1、上課之前,在幼兒的衣服上貼好一種顏色的即時貼(即時貼的形狀可隨意).
2、師:小朋友的衣服上都貼有漂亮的顏色,現在我們隨著音樂一起找一找和你顏色相同的寶寶做游戲吧.(播放《找朋友》的音樂)導入主題.
(二)點畫過程.
1、師:剛才我們聽著音樂都找到了和自己顏色相同的好朋友,現在讓我們一起在紙上和顏色寶寶做游戲吧.
2、教師出示白色卡紙、毛筆和紅黃藍顏料,並一一介紹材料的用途,以及講清楚拿毛筆的正確姿勢.
3、 教師示範,手裡拿著一支毛筆,任選一種顏色,聽著音樂,用毛筆與顏料一起「跳舞」(沾顏料),當音樂停的時候,毛筆要到事前准備的白色卡紙上」休息」(落筆),音樂再次響起,繼續和顏色寶寶跳舞,一次循環.4、幼兒操作.師:我們聽著音樂拿起毛筆和顏色寶寶一起游戲吧.
5、教師提醒幼兒,從那裡拿的放回哪裡去,培養幼兒繪畫習慣.
(三)顏色寶寶「手拉手」進行連線.
顏色寶寶要休息一下,我們來幫他們找找朋友吧,用紅色的線讓紅色寶寶手拉手,我們開始吧!(教師提醒幼兒衛生)
② 幼兒園中班《小麻雀找夥伴》公開課教案
教案教案,切莫太教條,特別是對於大學生來講。 建議你根據所講的科目,制定針對性的教案: 如果是文科性質的課,教案只要提綱式的,不能教條,應該發散一點。剩下的部分要臨場發揮,所謂的臨場發揮也是根據你的經驗來,如果你特別能講,特別能白活,就不要特多准備;反之,你可以給自己一些關鍵詞、句式的提示,作為臨場發揮的指引; 如果是理科性質的課,要想講的生動有趣,有吸引力,有點難度,就需要你自己對知識點吃得很透,能夠融會貫通,又能循循善誘,教案就要准備得充分,邏輯性強,知識也要連貫,學生更容易理解。 當然,受眾也很關鍵,所以還有一種方式是問聽課的同學,覺得怎麼講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不斷修訂自己的教案。 好的教案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好比電影劇本一樣! 以上純粹個人意見,不是抄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③ 大班語言《大雄的擁抱節》ppt教案求分享。非常謝謝。
大班語言:大熊的擁抱節
目標: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學會「擁抱」、「哼,才不理你呢」等詞彙與句式。
2、理解故事的主要中心思想,知道不欺負、樂於幫助才能獲得更多的朋友。
3、敢於表達與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想法。
准備:
1、動物卡片;
2、音樂:《找朋友》、故事錄音;
過程:
一、情景導入,體驗相互擁抱的快樂:
1、師:「今天老師邀請你們和我一起過個特別的節日——擁抱節,和誰擁抱就表示願意和誰做好朋友。好,我們聽著音樂找你的好朋友,和他抱一抱。」(放音樂《找朋友》)
2、師:「和好朋友擁抱在一起的時候,你的心裡有什麼感覺?」(幼兒講述)
3、師:「今天也是森林城的擁抱節,小動物也和好朋友擁抱,非常開心、溫暖,但是有沒有朋友和大熊擁抱呢?(出示大熊圖片)沒有朋友和大熊做好朋友,為什麼呢?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二、傾聽故事,提出質疑,理解內容:
1、聽故事第一段,提問:
師:「大熊見到小山羊是怎麼說的?那小山羊願意和大熊擁抱嗎?小山羊是怎麼說的?」
2、與幼兒一起聽故事第一段,模仿故事情節中小山羊的動作與語言;
3、師:「大熊繼續往前走,它遇到了小兔和小鴨子,他們願意和大熊擁抱嗎?它們是怎麼說的?」(個別幼兒回答,可加上動作)
4、師:「剛才我們說了那麼多,到底誰和它們說得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放故事錄音2)
三、傾聽故事第二段,幼兒互動表演對話:
1、師:「哎呀,沒有一個朋友願意和大熊擁抱,大熊獃獃地坐在大樹旁邊。天黑了,大熊晚飯也沒有吃,他躺在床上,心裡好難過。我們來幫大熊像個辦法,讓小動物們願意和大熊擁抱做好朋友。」(幼兒相互討論)
2、師:「除了道歉,大熊是不是還可以幫助別人做一點好事,讓他們原諒它,那它能幫他們做什麼呢?」(如果小狗掉河裡,去救;如果有小動物生病,可以送到醫院里)
3、師:「大熊做了那麼多的好事,小動物們會原諒它嗎?我們一聽就知道了!」(聽故事第三段)
4、師:「大熊最後和小動物們成了好朋友,那我們小朋友也要和大熊一樣,要樂於幫助別人,不欺負弱小。」
5、師:「我們現在選幾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這個故事。」(與幼兒商量角色)
6、觀看幼兒表演;
7、師:「好了,森林城的小動物們在一起快樂擁抱呢,我們也去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分享擁抱節的快樂吧!(在音樂中自然結束)
目標: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學會「擁抱」、「哼,才不理你呢」等詞彙與句式。
2、理解故事的主要中心思想,知道不欺負、樂於幫助才能獲得更多的朋友。
3、敢於表達與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想法。
准備:
1、動物卡片;
2、音樂:《找朋友》、故事錄音;
過程:
一、情景導入,體驗相互擁抱的快樂:
1、師:「今天老師邀請你們和我一起過個特別的節日——擁抱節,和誰擁抱就表示願意和誰做好朋友。好,我們聽著音樂找你的好朋友,和他抱一抱。」(放音樂《找朋友》)
2、師:「和好朋友擁抱在一起的時候,你的心裡有什麼感覺?」(幼兒講述)
3、師:「今天也是森林城的擁抱節,小動物也和好朋友擁抱,非常開心、溫暖,但是有沒有朋友和大熊擁抱呢?(出示大熊圖片)沒有朋友和大熊做好朋友,為什麼呢?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二、傾聽故事,提出質疑,理解內容:
1、聽故事第一段,提問:
師:「大熊見到小山羊是怎麼說的?那小山羊願意和大熊擁抱嗎?小山羊是怎麼說的?」
2、與幼兒一起聽故事第一段,模仿故事情節中小山羊的動作與語言;
3、師:「大熊繼續往前走,它遇到了小兔和小鴨子,他們願意和大熊擁抱嗎?它們是怎麼說的?」(個別幼兒回答,可加上動作)
4、師:「剛才我們說了那麼多,到底誰和它們說得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放故事錄音2)
三、傾聽故事第二段,幼兒互動表演對話:
1、師:「哎呀,沒有一個朋友願意和大熊擁抱,大熊獃獃地坐在大樹旁邊。天黑了,大熊晚飯也沒有吃,他躺在床上,心裡好難過。我們來幫大熊像個辦法,讓小動物們願意和大熊擁抱做好朋友。」(幼兒相互討論)
2、師:「除了道歉,大熊是不是還可以幫助別人做一點好事,讓他們原諒它,那它能幫他們做什麼呢?」(如果小狗掉河裡,去救;如果有小動物生病,可以送到醫院里)
3、師:「大熊做了那麼多的好事,小動物們會原諒它嗎?我們一聽就知道了!」(聽故事第三段)
4、師:「大熊最後和小動物們成了好朋友,那我們小朋友也要和大熊一樣,要樂於幫助別人,不欺負弱小。」
5、師:「我們現在選幾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這個故事。」(與幼兒商量角色)
6、觀看幼兒表演;
7、師:「好了,森林城的小動物們在一起快樂擁抱呢,我們也去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分享擁抱節的快樂吧!(在音樂中自然結束)
④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歇後語找朋友
1.案例是抄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襲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⑤ 大班的教案「快樂寶貝」應該怎樣講
活動目標:
1、了解人的情緒是多種多樣的,知道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用各種方法來調試。
2、在幽默、詼諧的音樂片段欣賞中進一步感受快樂的意義,從而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
活動准備:
1、方法統計圖;2、卓別林片段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進入活動猜測游戲:老師手上有什麼(出示),猜測在老師的哪只手?(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測分別站在兩邊),教師張開手展示結果。游戲進行三次!
二、討論人的情緒是多種多樣的,並可以尋求解決方法。
1、你猜對的時候感覺怎麼樣?猜錯了後感覺怎樣?
2、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有時會讓我們高興、難過,還有呢?(小結人的情緒的多樣性)。
(1)生活中你什麼時候感到很高興?高興的時候你會怎樣?做什麼動作?(教師輔助性提問:如,在幼兒園,在家裡,在外面等,拓展幼兒思路。
(2)你什麼時候會感到難過?你會怎麼樣?(哭是很正常的,每個人都會哭)3、你自己喜歡開心還是難過?
還有一個游戲的:
活動目標:
1、在輕松的環境中敞開自己的心靈,快樂地交朋友,表達自己真實的心理想法。
2、在優美、淺顯的語言中調整自己的心理行為。
活動准備:
輕音樂、小椅子布置的小樹林。區別不同班級幼兒的標志
從不同的班級選取若干名幼兒,他們相互間不是很熟悉。
活動過程:
一、輕松活動——營造輕松的心理氛圍(播放輕緩的音樂)
伴著輕緩的音樂,請小朋友隨意找個位置,擺個舒適的姿勢坐下來,閉上眼睛。
老師配樂解說:
「讓我們聽著音樂,閉上眼睛,放鬆小手,放鬆小腳,讓快樂來到我們中間吧。」
「早上,太陽出來,陽光暖洋洋,好舒服!」
「爸爸愛我,媽媽愛我,老師也愛我!我,是個快樂的孩子!」
(請大家睜開眼睛)
二、游戲《找朋友》——主動與別人交流
小朋友面對面圍成兩個圓圈。不停地交換位置,用語言和動作認識新朋友。
1、師幼認識
2、幼兒游戲,相互認識
(1)討論:怎麼認識新朋友呢?
(2)游戲找朋友
「那我們來玩個找朋友的游戲,認識一下新朋友,好嗎?」
一半小朋友圍成圓圈站好,別一半小朋友去找朋友,老師用語言的
動作提醒小朋友問候、相互介紹。
(3)找個新朋友聊聊天。
3表達:「當你和新朋友說「你好」、擁抱朋友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4、小結「生活中不能沒有朋友,有了朋友,就有了快樂。老師希望小朋友有更多的朋友
三、游戲《樹林散步》——關愛朋友、信任朋友
閉上小眼睛,讓朋友牽著小手在「小樹林」散步。
1、請一對小朋友先走走,隨機問一下他們的感覺。(相信、放心、、、、、、)
「小朋友,想到樹林去散步嗎?」
2、說一說感受
你閉上眼睛走,朋友牽著你的手,在「樹林」散步,有什麼感覺呢?」
3、全體幼兒伴著音樂在「樹林」里散步。
4、小結:相信你的朋友、幫助你的朋友,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四、游戲《跟我不一樣》——勇敢地承認錯誤
老師說相反的話,跟老師說做相反的動作,如果錯了,就舉起小手,大聲說:「對不起,我錯了。」
1、跟老師說的相反。
2、跟老師做相反的動作。
3、小結:勇敢地承認錯誤,做個誠實的好孩子,你會變得更快樂。
五、小結:
老師希望小朋友天天快樂,做個人人喜歡的快樂寶貝。
⑥ 加號減號找朋友教學反思
活動目的:
讓幼兒認識加號、減號、等號及算式,初步理解它們所表示的意思。
活動准備:
一份貼絨教具;幼兒人手一份1~3的數字卡片,加號、減號、等號卡片。
三、活動重難點:讓幼兒理解加號、減號、等號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數字3,讓幼兒邊口述3的應用題邊引導幼兒說出答案,幫助幼兒理解加法的含義 。告訴幼兒把兩個數合起來,算出一共是多少的方法叫加法,引導幼兒用數字表示物體數量,教師再依次出示1、2、3三個數字。
(二)、通過引導幼兒觀察貼絨教具,幫助幼兒理解加號、減號、等號的含義。
1、 讓幼兒知道「+」表示合起來的意思,「—」表示減去(去掉、吃掉、分出去、、、、)的意思,「=」表示左邊的兩個數相加或相減和右邊的這個數一樣多。
2、 引導幼兒把「+」、「—」、「=」放在1、2、3中的適合的位置上成為1+2=3或3-1=2的算式。
(三)指導幼兒做練習。
⑦ 幼兒園大班教案(數字寶寶找朋友)怎麼上
1
設計思路:
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是大班幼兒學習的內容,根據傳統的教學方法既枯燥又沒有真正的理解單雙數的實際意義。《綱要》中體現出來的數學教育的新目標和教育價值,要求我們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在生活和和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因此,我通過創設2元超的情境,讓幼兒在富有生活氣息的超中感知理解單雙數的概念,在操作中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之間、幼兒相互之間以及幼兒與材料之間,不斷地進行著交流、對話,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事物的數量關系,幫助他們整理、歸納所獲得的單雙數學習經驗。
活動目標:
1、通過創設情境、游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並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培養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現單雙數的能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准備:
2元超場景、1——10的代用券,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瞧!我們已經來到了2元超,你們來猜一猜,它為什麼叫2元超呢?
二、在購物游戲中體驗、感知單雙數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數一數,你有幾元錢?圈一圈,你能幾樣東西?
2、幼兒進行購物游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三、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
1、討論:你有幾元錢?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多嗎?
2、回收代用券:還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邊,都用完的送到另一邊。
3、集體檢驗,解決問題:「1」該送哪邊?
4、教師小結:
①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總會剩下一個的數叫單數;2、4、6、8、10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叫雙數。
②10以內有5個單數,也有5個雙數。
③單數挨著雙數,雙數挨著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
2、分組操作
准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選擇進行操作。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分單雙數。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分出單雙數。
●轉一轉:轉動轉盤,當轉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並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
3、集體游戲
抱一抱:單數——自己抱自己;雙數——找個朋友抱一抱。
2
一、活動目標
能區別10以數的單雙數。
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二、重點與難點
理解單數和雙數的含義。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在活動室里放置一些成單成雙的物體。
在教學角里提供木珠、雪花片等操作材料。
各種貼絨水果、動物、教學卡、漢字卡……。
四、設計思路
幼兒區別和理解10以內數的單雙數,一般要經過以下過程:第一對單和雙概念的了解,即知道一個物體為單,如人身上的嘴是單個的。兩各物體是雙,如一雙手,一雙眼睛。第二形成區別一組物體是成雙的還是成單的技能。即知道一組物體如果兩個兩個數,數到最後正好數完的是雙數,數到最後還剩一個的是單數,並能進行實際操作。第三運用上面的技能區別10以內數的單雙數。如6個物體先用數字6表示,然後通過操作知道6個物體是成雙,即確定6是雙數。經過這一過程,幼兒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10以內的單雙數,並且可以舉一反三。
五、活動流程
感知――操作――理解――遷移
通過尋找活動感知單和雙的含義。
(1)讓幼兒找出自己身上成雙和成單的東西。
(2)讓幼兒在活動室里找成雙和成單的物品。
(3)讓幼兒說出大自然中成雙或成單的物體。
2.通過操作活動形成區別單雙數的技能。
(1)教幼兒認識漢字:單、雙。
(2)討論如何知道某組物體是成雙還是成單的,如班上的小朋友數是單還是雙?讓幼兒了解區別單雙數的操作定義,即「兩個兩個數,……」
(3)讓幼兒操作教學角里的材料,區別盒子里的物體是雙還是單,貼上相應的漢字。
3.通過討論理解如何確定某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1)出示1~10的數字讓幼兒將數字分為單數和雙數兩類。
(2)討論為什麼1、3、5、7、9是單數,2、4、6、8、10是雙數。
先讓幼兒在每個數字下貼上相應的水果或動物卡片,然後用操作定義去證明。
(3)出示圖片,讓幼兒判斷圖上的物體是成雙的還是成單的。
討論用什麼方法可以很快作出正確判斷(該環節著重訓練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4)通過遷移活動培養幼兒舉一反三的能力。
為幼兒提供超10的物體,讓幼兒區別單和雙。
⑧ 大班 語言 歇後語找朋友教案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看看、講講,認讀漢字"蝴蝶、蜻蜓、蜘蛛"等漢字,並分析字型特點,產生對漢字的興趣。
2、了解漢字的一般規律,知道以"蟲"字為偏旁的字均與蟲有關。
3、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要珍惜和保護它們。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教學重、難點:
1、認讀漢字"蝴蝶、蜻蜓、蜘蛛、螞蟻、蚯蚓、蝌蚪"等漢字。
2、了解漢字的一般規律,知道以"蟲"字為偏旁的字均與蟲有關。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2、漢字卡片3、小動物圖片4、動物朋友的大書
理論依據:
新《綱要》明確規定"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書寫技能。"有關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閱讀能力,是在3-8歲期間形成的。因此,在學前期開展幼兒早期閱讀教學,是目前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話題。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強硬的灌輸,而是為了讓孩子打開識字的大門,培養幼兒對識字的興趣,並且在識字中發展幼兒的注意力、想像力、觀察力與思維能力,讓幼兒在輕松的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字詞,從而培養幼兒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
《動物好朋友》這個活動所出現的幾個小動物都是幼兒所熟悉的,而小動物是幼兒最喜歡也是最熟悉的小夥伴,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次活動我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各種形式組織幼兒學習認讀。在組織幼兒識字的過程中,我設計了一系列情節和小游戲,使小朋友感到識字能獲得快樂,把識字當成必不可少的游戲活動,在不知不覺中識字。這種讓幼兒輕松愉快的進入識字活動,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教者無心,學者有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1、(課件中播放各種動物的影子)師:看,誰來了?(幼兒觀察思考)你看到了誰呀?
師:(出示森林畫面)原來,這是一片動物的樂園,調皮的小動物和小朋友做起了"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一起去找找看有些誰呢?
2、師:原來是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剛才它們跟我說為了歡迎你們的到來它們可是精心為你們准備了一份禮物,猜猜看會是什麼?
二、以書的形式引出"蝴蝶"、"蜻蜓"等幾種動物的圖片和漢字。
1、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會是什麼呢?(出示書的畫面)哇,原來是一本精美的圖書,打開看看書上寫了什麼?
2、師: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是誰?原來是蝴蝶呀,我們一起來跟蝴蝶打個招呼吧!(念漢字),瞧,它有著細細長長的觸角和兩對美麗的翅膀。我們一起念一遍"蝴蝶"。我們再一起來看看"蝴蝶"這兩個字寶寶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都有一個"蟲"字)"蝴"和"蝶"這兩個字的左邊都有一個"蟲"字,所以這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漢字。
3、依次認識"蜻蜓、蜘蛛、螞蟻、蚯蚓、蝌蚪"等漢字這幾種動物,並分析字型。
4、師:小動物送給小朋友的這本書上原來都是一些你們喜歡的動物,你們高興嗎?那就讓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它們吧,出示所有的動物畫面,認讀所有漢字。
5、師:老師把所有的圖片都藏起來,看看你們還認識這些字寶寶嗎?(認讀漢字)
三、游戲"找朋友",鞏固認讀漢字。
1、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請男孩子拿著小動物的名字到女孩子那裡去找小動物的照片,找對後就把照片和名字貼在黑板上。
2、幼兒一起檢查後認讀。
四、欣賞兒歌,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要珍惜和保護它們。
1、師:老師把這幅美麗的圖片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想聽嗎?教師示範朗誦兒歌:蜻蜓半空展翅飛,蝴蝶花間捉迷藏。蜘蛛房前忙織網,螞蟻地上運糧食。蚯蚓地里勤鬆土,蝌蚪水中變青蛙。
2、除了這些小動物,你還喜歡哪些小動物?它有什麼本領?
3、師小結:小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它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更重要的是還能使我們的生態環境保持平衡,所以我們要珍惜和保護它們,讓它們成為我們永遠的朋友,對嗎?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孩子因為其年齡的特點,在識字過程中,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因此識字活動中,孩子們常常會覺得很枯燥,一堂活動認識的字一多,孩子們就容易產生混淆。本次識字活動,一共有六個詞語讓幼兒學習,我根據這些詞語的不同特點,採取了多種識字方式,從看圖認識動物,到圖文結合,再到圖文分開認讀,在游戲中識字,漢字的識記有層次、有梯度,通過這樣反復訓練,孩子們對生字的認記得到了鞏固。
識字教學不僅僅只是規定的那幾個漢字教給孩子,它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能獨立識字。我在教學活動中能注意引導幼兒發現並掌握識字的方法。如,在幼兒認識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詞語後,引導孩子發現這些漢子的組成規律,知道帶有"蟲"字旁的漢字都和蟲有關系,整個識字過程中,我積極引導孩子自己去探究發現,培養了孩子的識字能力。
小網路:動物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為食,能感覺,可運動,能夠自主運動。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