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奧爾夫音樂歌曲我們愛祖國教案
活動目標
1 感受優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學慣用連貫舒緩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
2 體會歌曲的情感,萌發愛國之情,嘗試用聲情並茂的演唱抒發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活動准備
1 提前帶領幼兒通過錄像、書籍等了解長江、黃河的位置,感受它們的壯闊,了解它們對中國的意義,初步激發幼兒對長江、黃河的熱愛。
鈴鼓1個。
2 中國地圖1張。
3 錄音機,《我愛家鄉我愛祖國》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游戲「打氣",引導幼兒練習氣息。
教師交替敲、搖鈴鼓,引導幼兒聽鈴鼓聲做動作:敲鈴鼓時模仿騎車動作,按節
奏小跑步;搖鈴鼓時模仿打氣動作,同時口中發長音「哧」。重點引導幼兒發音時深吸慢吐,「哧——」的聲音要和搖鈴鼓的聲音一樣長。
復習歌曲,歡迎新來的小朋友,引導幼兒用輕巧跳躍的聲音唱出歌曲歡快活潑的性質。
學唱歌曲《我愛家鄉我愛祖國》。
教師范唱歌曲,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性質。教師:這首歌和《歡迎新來的小朋友》聽起來感覺一樣嗎?它是什麼樣子的?你聽了有什麼感覺?
教師出示中國地圖,介紹長江和黃河,並再次范唱歌曲。
引導幼兒熟悉歌詞。教師:歌里唱了什麼?長江是什麼樣子的?黃河是什麼樣子的?
重點解釋「源遠流長」和「奔騰萬里」的意思,並介紹歌名。
帶領幼兒拍節拍說歌詞,引導幼兒拍出三拍子的韻律和強弱特點。說歌詞時嘴張圓,發聲時口腔內軟顎上拾。並注意引導幼兒一句話一換氣,控制氣息、深吸慢吐。熟練後加入旋律,進行配樂朗誦。
幼兒學唱歌曲。引導幼兒演唱時口腔內軟顎上抬,高位發聲,一句話一換氣,深吸慢吐。
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愛國之情,引導幼兒有感情地完整演唱。
玩游戲「傳球」,引導幼兒注意聽鼓聲節奏,按節奏傳球。
⑵ 小班語言教案,愛祖國的說課稿
一、 說教材
(一) 教材分析
《誰松的土》這個故事選自省教材小班語言中的一節,《試試看真好玩》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幼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蝴蝶、蜜蜂、啄木鳥、蚯蚓等小動物,故事講述了春天到來小桃樹在尋找幫自己鬆土的小動物過程中與小動物們發生的一系列對話。幼兒雖然對故事中的小動物非常熟悉,但是對於他們的一些生活習性並不是很了解。故事情節簡單,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我從知識、技能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 知識上:理解故事內容,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
2、 技能上:樂於參與講故事,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通過學習故事,學會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 學重、難點
由於孩子們對於動物生活習性方面了解和接觸的較少,因此在活動中我把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作為教學重點。
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a) 教學具的准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准備工作:
i. 物質上的准備
我給小朋友們准備了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好的參與到講述故事中;
根據故事,我准備了故事掛圖,使故事更形象,便於孩子理解,並准備了蚯蚓實物,讓孩子們通過觀察和自己動手觸摸蚯蚓,加深對蚯蚓的了解。
ii. 知識上的准備
通過問答,了解了故事中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通過討論知道在生活中要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 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本班孩子雖然活潑,但是有時不能大膽的自我表述。但孩子們對故事很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像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給幼兒提供說話和表現的機會。
(五) 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准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角色表演法、操作法等。
i. 情境教學法: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
ii. 角色表演法:角色表演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可愛的動物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iii. 觀察法:出示蚯蚓實物讓孩子們觀察,增加活動的趣味性,也是孩子們加深了對蚯蚓的了解。
(六) 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的輕松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情景表演法、討論談話法等學習方法。
i. 情景表演法:幼兒在表演中,邊玩邊聯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 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ii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
(七) 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1通過圖片討論出故事情節。2、完整講述故事、角色表演。3、出示實物,幼兒進行觀察。4、幼兒自由討論蚯蚓的生活習性,進行自由表演。
a) 在情境和觀察掛圖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1、小桃樹遇到了誰?它是怎樣說的?小蝴蝶、小蜜蜂、啄木鳥都有怎樣的本領?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b) 完整講述故事並角色表演。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掌握重點:故事裡是誰幫小桃樹松的土?在生活中你可以幫你的好朋友做些什麼是呢?幼兒自己說出答案。並有老師和幼兒共同進行角色表演,鍛煉語言表達力,增加活動趣味性。
c) 觀察實物,加深了解。
在這個環節中出示蚯蚓的實物,讓孩子進行觀察並觸摸蚯蚓,大膽的說出自己觀察和感受到的,鍛煉了孩子們思維和表達的同時,也讓孩子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增加了對蚯蚓和它的生活習性的了解。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d)幼兒自由討論蚯蚓的生活習性,進行自由表演。
這一環節是活動的延伸部分,通過了上一環節對蚯蚓的觀察,讓孩子用動作自由表演蚯蚓鬆土。並讓孩子們了解蚯蚓的再生功能。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說課內容,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⑶ 「熱愛祖國,從我做起」班會活動課教案設計方案
對不起~~~沒找到
⑷ 人音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愛祖國》教案
·《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案設計之一 《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案設計之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內容;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中的5個生字及新詞。.....·《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案設計之一 《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案設計之一 一、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案設計之一 《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案設計之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邊讀邊看插圖和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會認 畔、御、侯 等3個字,會寫 畔、鶯、啼、御、暮、侯、隔 等7個字。 教學重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注...·《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案設計之二 《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案設計之二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案設計之一 《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案設計之一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和平的情感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含義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含義 設計特色 .....·《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案設計之一 《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案設計之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內容;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中的5個生字及新詞。 3.會背誦並默寫兩首古詩。
⑸ 中班科學教案:我愛祖國
設計思路: 近階段我班進行的主題活動為「我們的城市」,孩子們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走進城市的各個角落,發現了她的美與壯觀;同時在老師的引導與暗示下,也發現了她許多的小秘密及變化,因此他們現在對上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增進了情感。今天的活動更是他們在「逛街」的小主題活動中新生成的,因為在二期課改的新的教學理念中指出要以幼兒發展為本,強調要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以他們的興趣、熱點出發,創設活動,提升經驗。
我們美麗的上海建築中,「橋」無疑也是一個亮點,他為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在前一活動「各種各樣的橋」中,他們對橋已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橋的基本組成部分,同時通過資料的收集及調查,也發現了橋的多樣性,特殊性,更是對造橋的工作者產生的敬佩之情,因此孩子們把該經驗及體驗延伸到了本體性游戲的建構活動中,各個都想來造橋。為了更好的滿足他們的需要,及愛探究的願望,我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們在自己的探索過程中嘗試造橋,並在橋上載物,同時也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出發,我還在該活動中提供了記錄表,在邊記錄邊探索中當一回小小造橋者。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替代物來構建紙橋。
2. 探索使橋面牢固的方法,並進行記錄。 活動准備:替代物若干(如:厚薄不一的紙、積木、紙杯、書、紙盒、塑料瓶等) 記錄表 筆 橋的圖片若干前期經驗准備:觀察並討論過橋,對橋的功用及種類有所認識 活動流程: 一、各種各樣的橋
和孩子一起回憶我們認識及看見過的橋。(對橋的構建部分、各種造法更清晰的認識,為後面的造紙橋做下鋪墊)
1.上次我們通過觀察、收集資料認識了許多橋,你們還記得嗎?(在老師象徵性的提問下,出示橋的圖片)如:有一座橋,橫跨浦西與浦東,橋面就象大旋渦,說說是什麼橋呀?-------南浦大橋
2.橋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所以我們更要感謝這些造橋的人們,那今天你們想不想也來當一回造橋人呢? 二、造紙橋
1.介紹材料
看看我們造橋有些什麼材料,可以怎麼使用呢?(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造橋想法)
2.鼓勵幼兒使用所提供的材料進行構建。
1)橋面要牢固,比比誰的橋面載重多。
2)根據記錄表記錄下實踐的過程及結果。
3)可嘗試使用不同材料構建,看看你會發現什麼小秘密。
3.交流與分享
1)請個別孩子來展示作品,並說說根據記錄的內容說說栽重量。
2)小結:你們看了小朋友的演示,及自己的實踐、操作,發現了什麼小秘密或小問題嗎?
a平面橋及弓形橋的載重量
b厚的橋面與薄的橋面的栽重量
4.大家來動腦,怎樣使薄的紙也和厚紙橋面栽重一樣呢? 三.延伸:我們將把這一問題帶入區域活動中進行探究解決
⑹ 幼兒園小班語言愛祖國教案復備及反思
結合「十一」國慶節,圍繞「愛」為中心,引導幼兒感知祖國的美好,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識別「愛、鳥兒、魚兒、蚯蚓、蜜蜂」等字、詞。2.能用「××愛××」的句式正確地講述事物之間的關系,並能用此句式仿編詩歌。3.能遵守游戲規則,學習依次輪流接說,不重復別人說的短句。
重點難點
重點:識別「愛、鳥兒、魚兒、蚯蚓、蜜蜂」等漢字;能用「××愛××」的句式正確地講述事物之間的關系。難點:能用「××愛××」的句式仿編詩歌。
活動准備
1.字卡:愛、鳥兒、魚兒、蚯蚓、蜜蜂、藍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祖國。
2.小圖片:鳥兒、魚兒、蚯蚓、蜜蜂、藍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中國地圖。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知圖片,初步了解兒歌內容。
1.連線游戲:
教師出示圖片鳥兒、魚兒、蚯蚓、蜜蜂、藍天、江河、泥土、花朵,請幼兒將有聯系的事物進行連線。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如「鳥兒和藍天」等。
2.教師把相對應的圖片按詩歌的順序擺放好,引導幼兒按圖片說出兒歌的內容。如「鳥兒和藍天在一起」等。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朗誦兒歌,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從小愛祖國》。
2.教師帶來幼兒看圖念兒歌。
(三)教師藉助字卡讓幼兒閱讀漢字,探索運用多用方式朗讀兒歌。
1.教師出示字卡「愛「,放在第一排圖片的中間,請幼兒猜一猜。
教師:這個漢字表示什麼意思?
2.帶領幼兒閱讀第一排圖夾文兒歌。
3.教師出示「鳥兒、魚兒、蚯蚓、蜜蜂、藍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祖國「,以相應的方法帶來幼兒閱讀後面的詩句。
(四)啟發幼兒仿編兒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教師:除了鳥兒愛藍天、魚兒愛江河等,你還知道「××愛××」呢?
2.教師用簡筆畫記錄幼兒仿編的內容,並帶領幼兒一起朗讀兒歌。
例:青蛙愛荷葉火車愛軌道寶寶愛媽媽兔子愛蘿卜小朋友愛老師公雞愛蟲子小貓愛小魚。
⑺ 急需一篇主題活動我愛祖國的教案簡單點的!
我愛祖國主題班會教案 一、活動目標: 1、九月一日中央台播放的《開學的第一課》以「愛,讓中國更美麗」的口號以及祖國六十年大慶在即,以此為契機開展本次主題班會。 2、通過回顧感人的愛國故事,培養學生愛國情感。 3、通過本次班會課,讓學生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二、活動對象: 海慶中學七(2)班全體同學 三、活動准備: 多媒體、詩朗誦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聽一首歌曲《我的中國心》。 2、老師說:中國,一片屹立於世界東方的神聖土地;中華民族,一個生息繁衍在這神聖土地上的偉大民族。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以地大物博和山川壯麗而自豪,以古老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而驕傲。因為這資源的富饒,因為這山川的壯麗,因為這文化的燦爛,更因為身為龍的傳人與生俱來的情感,我們發自內心、源於真情地贊嘆---我愛你中國! (二)、展示: 1、通過幻燈片展示感人的愛國故事。 2、老師總結:大愛無疆,對祖國的大愛從身邊的小愛做起,愛同學、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只有付出、傳遞「小愛」才能匯聚成榮耀祖國的「大愛」。 (三)、討論: 1、學生分組討論「愛國的表現有哪些」。 2、每組代表發言。 (四)、總結: (五)、小朗誦《祖國頌》 學生1:我的祖國,是雄偉的泰山長城; 學生2:我的祖國,是浩盪的黃河長江; 學生3:我的祖國,是優雅的唐詩宋詞; 學生4:我的祖國,是迷人的楷書狂草…… 學生5:我的祖國,是鮮艷的五星紅旗! 學生6:流淚的時候,是祖國給我們堅實的依靠。 學生7:受傷的時候,是祖國給我們棲息的家園。 男: 偉大的祖國啊,我們為你而驕傲; 女: 富強的祖國啊,我們為你而自豪! 齊: 昨天,先烈們以生命陪祖國一同走過霜寒的日子, 今天,我們以汗水和祖國一同迎來輝煌的明天! (六)、結束語: 同學們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一個愛國中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學習,用你我共同的行動去證明---愛我祖國! 音樂響起《愛我中華》,班會結束。
⑻ 華文早讀我們愛祖國教案
一、學習目標:
1、閱讀《我們愛祖國》,認識「我、國、子、朵、坡」五個字。
2、學習韻母O,掌握其字形,讀音及寫法,會讀帶四聲的O。
3、繼續學習四聲
4、培養小朋友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准備:帶O及四個聲調的字母卡片,生字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識字
1、看圖:有哪些動物
師:它們都喜歡什麼?我們學完兒歌就知道了。
2、(出示《我們愛祖國》兒歌),讀熟兒歌。
(1)讓學生利用學前的識字基礎試讀。
(2)把自己認識的字畫出來,指名讀一讀。
(3)會讀的同學領讀。
(4)自己練讀
(5)指名讀
3、在會讀兒歌的基礎上,認識五個字
(1)在兒歌中認字
(2)認詞語
(3)讀生字卡
(4)生字寶寶找家(游戲)
二、學習韻母0
1、讀准音
(1)老師先將「窩、坡、我」三個字的音節寫上,「O」用紅筆。
(2)讓學生反復讀這三個字,體會哪部分是一樣的。
(3)認讀(如果學生讀不準,師示範讀音)。
(4)學生練習發音(公雞高唱O、O、O,唱出太陽爬山坡)。
(5)練讀四聲
(6)跟老師說一說:ō,我知道了,ó:我不明白,ò,哦,我懂了。
2、認清形
指導學生看書中小男孩想到的雞蛋和小球的形狀正像韻母「O」的字形。
3、指導書寫
(1)找一找,O的家在哪兒?
(2)師范寫(O佔中格,從中格的左上起筆,寫在半圓碰二線、三線,連接成圓,一筆寫成)。
(3)學生模仿,跟老師書空。
(4)學生練習,師巡視,注意個別輔導。
設 計意圖
由學生感興趣的圖畫引入,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語文。
讓學生享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保護他們自己識字的積極性。
不斷再現這幾個字,使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反復識記,避免單字出現,機械記憶。
在認字的基礎上,體會韻母的發音,由韻到字,由字到音。
在教會學生寫字母「O」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