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鄉的美食繪菜300字作文大全
昨晚,看中央國際頻道介紹山西的風味年夜飯,看家鄉人午夜時分點旺火接財神,圍著旺火翩翩起舞,和老公感嘆:「近6年沒在老家過春節了,這才是年的味道!多熱鬧多喜慶!」 上篇做了山西:臘月期間為過年做准備的6大樣食物——燒肉、丸子、過油肉、油潷豆腐、油炸土豆、油炸山葯,有朋友問怎麼吃,呵呵,不要著急,今天為大家揭曉謎底,那就是做「山西大燴菜」。 「大燴菜」是把所有的食材放在一個鍋里煮制,這個鍋必須是山西特有的器皿「銅火鍋」(銅火鍋是山西大同地區的特產,在山西基本家家都有)。吃的時候,可以把菜和湯舀到小碗里吃菜喝湯,也可以大家圍坐在一起,挑著吃鍋里自己喜歡的食材,吃完之後再喝湯,可謂「一鍋煮天下,一勺定乾坤」。大燴菜這是一道湯菜,有湯有菜,內容豐富,老少皆宜。山西大燴菜是最普通的家常菜,卻成為山西人心裡最隆重的美食,是春節餐桌必不可少的火鍋菜,源遠流長,其原因之一是火鍋象徵著圓圓滿滿;原因之二是這道菜更多反映的是山西人的性格,兼容並包,踏實本分,不排外!
山西大燴菜的食材和調料:
大白菜 平菇 土豆 山葯 五花肉 油潷豆腐 肉丸子 高湯 食鹽 胡椒粉 粉條 老陳醋 老抽 香菜
做法1
一、 准備一棵大白菜
二、 取幾片用清水洗凈,用刀把白菜幫和白菜葉分切開
三、 用直刀法(也就是順著白菜幫的長度)把白菜幫分切成粗細均等的條
四、 再用橫刀法(也就是順著白菜幫的寬度)把白菜幫分切成粗細均等的小段
五、 切好的白菜段放在砂鍋底部
六、 准備適量平菇或其它自己喜歡的菌菇類
七、 平菇分成大片用清水洗凈
八、 洗凈的平菇用手撕成粗細均勻的條狀
九、 平菇條均勻的鋪在白菜上
2. 家鄉的傳統美食一水粉作文450字
筠連水粉是筠連縣內獨具特色的風味小吃,在川南、滇東北享有較高名氣。成都、宜賓等地都有與筠連水粉類似的小吃,名叫酸辣粉,但都不及筠連水粉地道好吃.原因是那些賣酸辣粉的大多是用干紅苕粉絲發軟後燙煮來賣,吃來較硬。而筠連水粉,則是用紅苕粉摻和其它粉先打漿後,再加大量乾粉揉成粉團,放入漏瓢懸空拍進開水鍋內過一道燙熟撈進冷水缸進行水漂,邊拍邊撈邊漂,然後放笤箕里漉干水分以侯食客。
有人要食用時將粉料放入開水鍋內浸煮幾分鍾,漏瓢撈起放入碗內,加入調料即製成水粉。可根據各人口味的不同,冒入湯製成酸辣水粉、麻辣水粉、三鮮水粉、雞汁水粉、肥腸水粉等。最地道的數酸辣水粉與燉雞水粉,酸辣水粉為素水粉,以醋與紅油辣子為主要佐料,加醬油味精花椒面蔥花碎米芽萊,最絕的是最後撒幾粒油穌黃豆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特點是酸辣咸鮮香,食後讓人痛快;燉雞水粉為葷水粉,不放上述那些佐料,只是冒上燉好的雞湯燙幾粒指頭大小的帶骨雞丁,撒上蔥花,淡黃色的雞油漂於湯上,綴以翠綠的蔥花和烏黑的雞丁讓人垂涎,食慾大增.特點是鮮美可口、色味俱具。
夜晚走在筠連街上,到處可見水粉攤,水粉是筠連宵夜的主要食品,猶以青年女子居多。近年來,一些筠連的食品企業正在摸索將筠連水粉製成方便麵式的食品加以全面推廣。筠連水粉不僅是道小吃,還在一定程度上帶有一些家鄉的認同,一些外出的筠連人往往會說「好想回家吃水粉喲!」
3. 關於小班社會特色家鄉的美食拉麵的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復生對家鄉的美製食和風土人情的了解,體會美食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知道不同地區的人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美食也各不相同。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更多地了解家鄉。 教學准備:
學生搜集家鄉美食和家鄉的風土人情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長在陽江,但你對陽江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陽江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在這里,有許許多多的讓人讒得口水直流的美食。讓我們到陽江美食街去逛一逛?(出示陽江各種美食的圖片)。你們都看到了有什麼? (豬腸碌、炸芋頭、白沙鵝乸飯、陽江刀切仔、葉貼)還可以說說你們去各大酒樓吃過看過的美味佳餚嗎?請說說:(白切雞、港口的海鮮、炭燒蚝„„)
看過後有什麼感受呢?(每個地區的美食都不一樣,品種多)(板書:品種多)
同學們你們說對了,不同地區的人們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飲食習慣也各不相同,當然,當地的特色美食也各不相同。好,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家鄉的美食。
4. 介紹家鄉美食及做法的作文
5. 幼兒園我家鄉的美食綜合教案分解活動及目標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初步萌發幼兒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2、引導幼兒在游戲中鞏固目的字,快速識記目的字:羊、狼、撲、喝、吃、狠、山、流。 3、引導幼兒通過對故事的理解萌發真、善、美的美好情感。
6. 中班健康《家鄉的味道》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各種味道是靠舌頭品嘗出來的。 2、通過感知,使幼兒能使用恰當的詞描述不同味道所帶來的感覺,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探索人體奧秘的興趣。
活動准備: 1、設置「味道王國」的情境,擺設各種味道的食品,如山楂、酸橙、白醋、白糖、甘蔗、糖果、苦瓜、苦菜、咖啡、蒜、辣椒、大蔥、鹹菜、鹹蛋等。 2、為幼兒每人准備一套分別裝有白開水、白糖水、白醋、咖啡、白酒、鹽水的品嘗杯和品嘗棉簽。
活動過程:
一、品嘗各種食品,感受不同味道。 1、激勵幼兒情緒,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味道王國」去,那裡有好多有趣的味道,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味道的秘密吧! 2、幼兒自由品嘗食品味道。
師:瞧,這就是「味道王國」,「味道王國」里的每一種食品都有它獨特的味道。下面,小朋友可以自由地去品嘗,在品嘗的過程中,你要仔細記住自己品嘗的是哪一種食品,它是什麽味道,等會兒來告訴大家。
(幼兒四散自由地品嘗各種食品,邊品嘗邊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師提醒幼兒一樣一樣地仔細嘗,閉上眼睛慢慢體會,要把每樣食品的味道記到心裡。)
3、組織幼兒談自己品嘗的感受。
師:小朋友,「味道王國」里都有什麼食品?剛才小朋友品嘗了什麼食品,它們的味道一樣嗎?各是什麼味道?嘗到酸味時,你有什麼感覺?這種味道會使你想起什麼事情?嘗到甜味、苦味、辣味、鹹味時,又有什麼感覺?你會聯想到什麼?(鼓勵幼兒用合適的詞描述自己的感覺)
二、通過操作感受,使幼兒了解舌頭的品嘗作用。
師:小朋友,咱們剛才品嘗了那麼多的味道,這些味道是怎麼嘗出來的?帶著這個問題,請小朋友自己再去品嘗實驗。老師為每個小朋友准備了一份實驗材料,請小朋友嘗一嘗,它們分別是什麼,你是怎麼嘗出來的?
(為幼兒提供實驗材料,指導幼兒運用正確的方法來進行實驗)
提問:小朋友告訴老師剛才你是怎樣實驗的?各種味道是靠什麼品嘗出來的?(鼓勵幼兒踴躍回答。)
師:小朋友真聰明,通過實驗我們知道味道是靠舌頭品嘗出來的,舌頭為什麼會嘗出味道呢?原來我們的舌頭表面有許多小突起,這些突起叫味蕾,味道就是通過味蕾品嘗出來的。別看我們的舌頭不大,可是它的各個部位卻有不同的分工。
舌尖對甜味比較敏感,舌根對苦味和辣味比較敏感,舌頭的兩側對酸味比較敏感。
三、進行發散思維,了解更多的味道。 1、啟發幼兒說出更多酸、甜、苦、辣、鹹味道的東西。 2、啟發幼兒說出更多的味道,如先苦後甜、又酸又甜等。
四、請幼兒自己動手,調制不同的味道。 師:小朋友,剛才咱們說出了許多的味道,下面咱們來做「小小調味師」來製作各種不同味道的飲料,看誰調的飲料味道多、味道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製作出和別人不同的味道,最後教師總結講評)
五、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的健康教育。
師:小朋友你們平時最喜歡什麼樣的味道?為什麼?
總結:每一種食品都有它獨特的味道,小朋友的口味也各不相同,不管吃哪種味道的食品都要講究科學,要適度。甜味的食品如果吃得太多,會使我們發胖,還會損壞我們的牙齒。如果吃太多酸味的東西,會酸倒牙齒,肚子也會泛酸不舒服。辣的東西吃多了,會傷害口腔黏膜,引起上火。同樣鹹的東西也不能多吃,吃多了會口渴引起咳嗽。另外,平日生活中見到一些不認識的東西,不要隨便去品嘗味道,有些東西是不能食用的,以免誤食中毒。今天咱們來「味道王國」認識了解了這麽多的味道,希望咱們小朋友好好地跟他們做朋友,等有機會咱們再來「味道王國」探索味道的更多秘密。
活動延伸:在「娃娃美食城」的區角中為幼兒准備糖、鹽、辣椒、苦瓜、白醋等各種調味材料和各種蔬菜水果,請幼兒當小廚師嘗試製作各種不同味道的飲料和菜餚。
活動評價:
品嘗味道是一種有趣的味覺體驗,「味道」是幼兒在平日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的,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能通過舌頭清晰地感覺出來。選擇這個活動主題,因為它貼近幼兒生活,能夠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為幼兒創設了有趣的「味道王國」的情景,帶有一定的游戲性,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同時教師又為幼兒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實驗工具和實驗材料,鼓勵幼兒自己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科學的結論,從教材的內容和組織表達方式來看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這個活動主題是繼小班科藝活動主題《娃娃臉》、中班科藝活動主題《認識自己》之後,在探索人體奧妙這個目標上所設立的更深一層的主題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夠引導幼兒主動建構自己的新知識,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規律,難易程度適中。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能積極地參與活動,多樣的實驗材料給了他們很大的活動空間,在自主的操作活動中,幼兒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並能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思維發散,能清晰地描述出各種味道給自己帶來的不同感覺。並能自己動手嘗試製作出各種不同的味道。從「幼兒科藝活動檔案記錄表」所記錄的幼兒科學活動表現得分來看,全班幼兒這次活動的平均表現得分為4分以上。這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初步了解各種味道是靠舌頭品嘗出來的。難點是:通過感知,讓幼兒用恰當的詞描述不同味道所帶來的感覺,在此基礎上進行發散聯想。另外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對自己的舌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我們將生成另外一個科藝活動主題:《能乾的舌頭》,帶領幼兒繼續去探索舌頭的奧秘。
今後組織活動應注意的問題: 在活動過程中應隨時注意幼兒的安全,在品嘗刺激性的味道時,要提醒幼兒少量品嘗,以免受到傷害。連續品嘗不同味道時,可讓幼兒用白開水漱漱口,以免各種味道混合,影響味覺感受。
附:小資料
人的舌頭是能感受味覺的重要器官。人舌能分辨酸、甜、苦、辣,應當歸功於味蕾。味蕾主要分布在舌背的前三分之二處,特別是舌尖和舌的兩側面,少數還存在於軟齶和咽部。味蕾是接受味道刺激的感受器。味蕾由味覺細胞組成,每個味覺細胞都有毛狀突起稱為味毛,是味覺感受的關鍵部位。舌面上不同部位的味蕾對味道的感覺不一樣。舌尖對甜味敏感,舌根對苦味、辣味敏感,舌頭兩側對酸味敏感。成年人大約有一萬個味蕾,兒童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