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五年級美術欣賞教案

五年級美術欣賞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09 04:42:19

『壹』 五年級美術課堂教學觀摩李力加《為了什麼》

我們該怎樣上欣賞課
——李力加教授談《富春山居圖》的欣賞教學

李力加

李力加: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基礎美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課標研製組核心成員、美術子課題負責人;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委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與成果:教師教育美術專業課程與教學,兒童美術教育,藝術課程與教學論,基礎學校美術課程與教學,民間美術。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准》(2011年版)頒布一個多月了。新版《標准》修改最大的地方是「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按照要求,本領域三維目標
第一條為:初步形成審美判斷能力。
第二條為:初步掌握美術欣賞的基本方法,能夠在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
第三條為:增強民族自豪感,養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態度。
3月28、29日兩天,在杭州餘杭實驗小學聽取了「京杭兩地美術欣賞教學同課異構研討活動」。這次研討活動的內容是以不同形式,8位教師共同演繹《富春山居圖》。
執教美術教師來自杭州餘杭實驗小學滕曉芳;杭州蕭山銀河小學 趙小燕;杭州富陽實驗小學陸華軍;杭州臨安於潛鎮堰口小學孫瓊;杭州蕭山光明小學費幼文;杭州蕭山寧圍二小翟春波;北京海淀實驗小學汪秀華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附小王書丹。本次美術欣賞教學涉及到二、四、五、六年級4個年段,其中二年級1節,四年級2節,五年級2節,六年級3節。
教育部國家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特級教師侯令先生主持本次活動。浙江省特級教師朱國華、朱敬東、章獻明現場點評,杭州市美術教研員李芳策劃並組織美術教師參與本次活動。
一個多月前,侯令先生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組織北京4名美術教師同課異構《富春山居圖》這一課時,我正好在教育部封閉開會。當時晚間,曾經用專用座機給北京上課的美術教師指導,會議重要,因此沒有到現場聽課。
據了解,在實際教學中,北京已經進行的4節,本次在餘杭實驗小學8節課,實際的課堂教學效果並非很理想。這樣的現實,已經在自己的意料之中。提出以下問題:
為什麼小學美術教學中欣賞教學難上?
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有規律可循嗎?
美術欣賞教學的核心問題在哪裡?
美術欣賞教學有效性達成的關鍵因素是誰?
如何推進全國范圍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
我的觀點1:
美術課堂上小學生審美情感的發生需要三個條件:
第一,美術教師要從單一的語言「傳遞」方式,變化為師生共同與美術作品(教學課題)「交談」(對話)的互動狀態;
第二,學生的眼睛在看美術作品或教學主體物的時候,此刻的思維要從「觀察」狀態進入到「欣賞」的眼光;
第三,師生們整體的學習狀態要從「審察」某課題內容的外顯性,發展到心理內化的「審美」態度的轉換和轉移。
這三點由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角度來講的,這是小學美術課堂上學生審美發生的精髓。達不到這三點,談審美都是空的。
我的觀點2:
第一,美術課堂上,學生審美發生的核心為——體驗。而學生審美體驗的發生,需要達到「融為一體」和「抱成一團」的切身感受。這里有兩個層次的水平:
首先,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能夠喚起學生的知覺與美術作品所傳達的情感、信息、美術要素融為一體。
其次,當課堂上學生們的心境真正與美術作品的內涵抱成一團時,必然是自己感情被觸動,必然是當下的親身體驗,必然是心靈的附著。此刻,真正的審美感受才發生。
第二,美術課堂上審美的本質就是,美術教師能夠將所謂的審美主體、審美客體這兩者之間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真正的審美過程。
結論:
根據朱敬東特級教師提供的8節課的教學設計文本。今天在美術課程與教學論課堂教學里,給75名本科學生分別由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設計思路等主要角度分析,本次教學的8節美術課堂,所有教師的課堂教學均沒有達到課程標准美術欣賞教學的要求。因為,所有的執教美術教師沒有從改變學生視覺思維的高度引導欣賞,因此,這樣的教學是無效的。雖然活動非常成功,但是,學生是被教師籠罩在某個層面的說教控制著,當美術欣賞學習中,孩子們沒有感動,沒有心靈的附著,一切都是無效的。
建議:面對這樣的現實,學習周紹斌院長在浙江省美術教師培訓和「國培計劃」美術教師培訓中的講座文本:
「欣賞的概念特徵:欣賞具有主觀的、個性的;自由的、自主的、自覺的、自為的;浪漫的、想像的、創造的等表現特徵。同時也是人的個性思想、獨立精神與自我情感的體驗本能和自然靈性。」
目前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最大問題在於,小學生們面對美術作品,缺乏自己「主觀的、個性的、自由的、自主的、自覺的、自為的;浪漫的、想像的、創造的等表現特徵。」這樣的問題根源是:小學生們在課堂上並沒有與作品形成「融為一體」和「抱成一團」的狀態.
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的問題
一、習慣性知識點錯誤
本次「京杭兩地美術欣賞教學同課異構研討活動」,某教師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出現習慣性知識點錯誤:
知識技能:了解長卷的繪畫形式,結合古詩、題跋和黃公望人生經歷等對畫作進行賞析,理解山水畫造景手法(散點透視、計白當黑等),感悟畫家寄情山水的意境美。
知識點錯誤為:「散點透視」。透視學,是西方繪畫應用最廣泛的解決空間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美術教師以所謂「散點透視」來講中國山水畫,是非常荒謬的。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國人的哲學觀念,對世界的「看」法(眼睛與內心世界),均是以全方位的視角對待生活世界,絕對不是西方人美術繪畫活動里三度空間定點看世界的所謂科學,中國文人是以哲學觀引領自己生存的,比西方人高明多了。中國歷史上的人文畫家全方位體現在具有時間流動性的概念,形成了四維的觀看方式。這是中國哲學觀決定的。
這個錯誤的根源來自,美術教師自身出道之前的中外美術教育史課程沒有學習好。美術教師並不明白當年透視學傳入我國,被某些人自己編寫的所謂「散點透視」觀點所誤導,然後,在個人的課堂上又將繼續誤導小學生。這是美術教師最容易犯錯誤的地方。
既然美術教師都知道講中國山水畫要陳述「天人合一」的理念,那麼,就絕對不能又錯誤的將「散點透視」當學科知識點。中國文人看世界的直接方式為「游動」,是「心在前、畫在後」。
以下另一教師的教學設計還是錯誤:
初步掌握由詩及畫,由整體到局部的中國畫欣賞方法。
中國山水畫(中國畫)的欣賞方法究竟是什麼?如何欣賞?用什麼方法?作為長卷的打開方式,究竟如何欣賞?美術教師需要研究、思考,課堂上不允許再有失誤,但希望發生爭議性地探究問題。
二、教學、學習方式需要改變
小學生審美情感的發生需要三個條件之一是:
第一,美術教師要從單一的語言「傳遞」方式,變化為師生共同與美術作品(教學課題)「交談」(對話)的互動狀態;
美術教師教學行為要由單一傳遞,也就是習慣的講授法轉變為引導性探究行為。為什麼?
課堂上學生有體驗,才能發生審美,有基本體驗,才是主動欣賞。因此,這一學習領域學生的學習特徵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原來灌輸的、單一傳遞的教學方法與行為,這樣,學生課堂體驗才能發生。課堂上學生們不能集體發生主動探究的體驗感受,你教師再高喊著審美,也是假的、表面的文章。
學生的探究學習行為,能夠激發體驗性內化心理產生,內化的課堂才是欣賞的狀態。因此,學生欣賞課學習行為要由原來等著教師「灌輸」某美術學科知識,轉變為在教師引導下,自主探究《富春山居圖》所蘊涵的文化、哲學、美術學科知識,這樣,其情感態度價值觀才能有提升。目前,8個教學文本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都寫的非常空泛,學生憑著什麼形成下列目標呢?
了解和欣賞祖國優秀傳統藝術的熱忱,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灌輸的講授法教學,連基本的美術學科知識的基本目標也達不成。因為,《富春山居圖》為現成的「已有知識」。這個概念告訴我們,如何讓小學生對「已有知識」發生興趣,願意學習,必須形成體驗課堂,必須主動探究,必須達成
「欣賞的概念特徵:欣賞具有主觀的、個性的;自由的、自主的、自覺的、自為的;浪漫的、想像的、創造的等表現特徵。」
三、教學觀改變
40分鍾的課,需要講述《富春山居圖》這樣宏大的文化、哲學的主題,內容究竟講多少?
能否以單元教學形式設計教學,將宏大的文化、哲學敘事,轉變為具體的學科問題探究敘事,由小見大。例如某教師設計了探究:
嘗試披麻皴技法,欣賞長卷美和體會名畫的筆墨趣味。
設計教學的出發點好,但實際教學還需要研究。
另外,這8節教學中,其中有一課是不少美術教師認為當時教學現場效果相對最好的一節,

『貳』 誰能提供一份 小學五年級《詩情畫意》美術說課稿

詩 情 畫 意

【教材分析】

屬於「造型、表現」領域里的一課內容。

我國的詩歌文化源遠流長,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這些本土文化,「詩情畫意」的學習與表現顯得尤為重要。

積極傳承、並有效利用詩歌這塊文化瑰寶,這好像一直是語 文 老師的事,但在該課中我們充分發揮美術學科表現手段靈活多樣的優勢,結合中國傳統的詩畫融合的特點,為學生接觸過的優秀古詩詞配畫,以詩詞的內容引出美術學科活動,學生不僅初步了解到具有中國特色的彩墨表現形式,更進一步感受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在本課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詩情畫意》這一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中,輕松愉快地欣賞感受和表現詩歌意境,在此基礎上創作繪畫作品。並更進一步認識到詩歌與繪畫的相融合關系,這充分體現對「造型、表現」這一教學重點的重視,並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通過回憶、朗誦中國古代詩歌,並欣賞詩歌配畫,讓學生了解文學語言與繪畫之間的聯系。

2.技能性目標:用單幅水墨畫或者彩墨的方法給古詩配畫,讓學生在初步掌握傳統造型方法的同時體會詩的意境。

3.情感性目標:通過範本的解讀與欣賞學習,讓學生透過詩配畫這一獨特表現方式,培養學生為古詩配畫的繪畫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及藝術情感。

【教學重點】

欣賞詩歌中的意境,創造性地用彩墨這一美術語言進行表現。

【教學難點】

用具有中國特色的詩歌意境表現造型。

【學情准備】

1.教師准備:詩歌的彩墨表現圖片,教師示範作品、CAI課件、印章、彩墨顏料、毛筆2支、小桶一個、宣紙、調色板、毛巾、磁扣等。

2.學生准備:彩墨顏料、毛筆2支、小桶一個、調色板、畫氈或報紙、毛巾。

【教學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3分鍾)

1:喜歡古詩詞嗎?

師:在之前的小游戲中,同學們對答如流,我就發現了。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不知道同學們看著老師這幾幅畫可以吟出什麼詩?

師:(課件出示「看畫吟詩」)請欣賞圖中的畫兒表現的是哪首詩?

師:好畫常常洋溢著詩情,好詩總是充滿著畫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領略這份「詩情畫意」。 教師板書課題——詩情畫意。

二、欣賞、感受(6分鍾)

1.師:誰來說說,你是如何從畫中讀出詩來的?(師評價:你的觀察可真仔細!)

師:你喜歡哪一幅畫,為什麼?(師引導從色彩、構圖等方面加以討論)(師評價:你的想法很特別!你的視角很獨特!)

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難怪有人說「畫是無聲詩,詩是有聲畫」。

2.師:接下來,老師朗誦幾句詩,你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詩里的畫面。

(1)師: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師:請睜開眼睛,說說你想到了什麼畫面?

師評價。(同學們都想得不錯,說得也很完整)

(2)師:請再聽聽這兩句詩,閉上眼睛。

師: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師:再說說你想到了什麼?

師:想看看剛才的詩句變成畫的樣子嗎?讓我們一起看大屏幕,揭曉迷底吧!(課件出示)

小結:要表現詩里的畫面,一定要先賞詩,參透詩句,然後在腦中構思,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下筆成畫。

(3)師:看看老師學校的學生怎樣用自己的畫兒來表現他們所喜歡詩句。(課件出示)

師:你喜歡哪幅畫?說說為什麼?

三、示範講解(6分鍾)

師:今天,我也帶來了一首自己喜歡的詩,大家一定很熟悉。(課件出示《梅》)

師:你對「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中印象最深的詞是哪些?

師:對,我們自己都有對詩中內容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印象深刻的數枝梅、獨自開,這些理解和感受正是我們為詩配畫的重要元素,詩是情感的傳遞,畫是意境的再現,今天我們運用中國畫的方式來表現詩的意境吧!
師:提煉詩的主體(重點邊畫邊將怎樣用筆、用墨表現)首先,我們要勾畫出詩中描繪的主體:數枝梅花,此時筆中墨色和水分的掌握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動筆前可以在試紙上調試一下,側峰用筆,濃濃的墨色,了了數筆,枝幹就躍然紙上,而梅花可以中鋒用筆,墨色稍微淡一些,這樣的變化可以使畫面更有層次。數枝梅花已經畫好了,根據詩意周圍的環境應怎樣表現呢?你們幫老師出出主意吧!

師:(創設畫的意境學生結合詩意理解環境)老師總結:非常感謝同學們幫老師聯想這么多的情景,在這小小的畫面上,我們能不能把這些全都畫上,我們可以選擇最能表現詩意的,感受最深的來畫一畫,這就需要我們來創設意境。近景中畫一個牆角,背景的處理用留白的方法,表現凌寒獨自開,讓人感覺梅花傲然開放、堅強不屈的品質。

師:畫面中空白的地方可以用詩來完善,使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交融。(出示完整畫面即添好詩的畫面)

師:總結作畫的三個步驟。(出示課件)

四、創作、表現(19分鍾)

師:同學們,中國畫中詩、畫合一,有著悠久的歷史,也形成了中國畫的獨特韻味,你想在你的畫中表現哪些詩的意境,跟你的同桌說說!

生:學生討論,並交流自己的所要表現的內容。

師:想好了嗎?誰來說說?

師:看來同學們都胸有丘壑了吧,老師也急不可待地想看到你們的畫了。只是同學們創作時,老師還有兩個作業要求:(同學們一起讀出來)

1.繪畫的內容要符合詩歌所表現的意境。

2.繪畫作品要表現出筆趣、墨趣、水趣、情趣。

師:能夠做到嗎?

師:比一比看,誰的動作最快最安靜。

學生用國畫方式創作詩歌配畫,教師巡視指導,及時展示、點評作業,讓學生在欣賞他人作品的同時,將好的造型方法和構圖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畫面中。

五、展示、評價(5分鍾)

師:知道這是什麼嗎?

生:印章

師:對了,一幅完整的國畫是由「詩、書、畫、印」四部分組成的,印章通常都蓋在落款處。現在,老師想請同學把這極具藝術特色的印章蓋在那些你認為詩畫意境相符、彩墨變化具有層次感、構圖新穎、大膽的作品,你想好了嗎?把印章蓋給哪一幅作品?

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蓋上印章,並進行評述。教師有重點的點評一些優秀作品。

六、小結(1分鍾)

師:今天,我們領略了詩情畫意,也從中領略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老師希望同學們通過這一課能愛上這份詩情畫意,傳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謝謝同學們,再見!

『叄』 江西美術出版社五年級美術10教案

第8課 拼貼添畫(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思考、比較、想像與討論,學生感知繪畫與拼貼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貼畫的藝術形式美,提高審美趣味。
2、學會拼貼畫的基本技法,嘗試剪紙,撕紙方法和粘貼的方法。
3、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動手能力,在製作中感受創造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利用收集的廢舊掛歷、廣告紙、彩紙等進行拼貼添畫製作。
教學難點:紙材的巧妙利用,創新的表現內容。
教學准備:廢舊掛歷、廣告紙、彩紙等、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教學課件
1、示各種紙材。
2、據紙材設計拼貼內容
3、拼貼方法。
二、講授新課
1、組織小組討論。
引導學生分析紙材的肌理和花紋圖案。
2、組織欣賞交流。
(1)書中第16頁畢加索的作品拼貼畫《吉他》。
(2)學生優秀作品。
(3)分析拼貼方法和添畫方法。
每組重點分析一幅作品。
3、師演示剪紙添畫和撕紙添畫。
(1)提示作業步驟:
構思(確定主題)——選紙材——構圖——剪紙或撕紙——貼——添畫。
(2)添畫部分要注意與畫面的內容和色彩協調一致。
(3)觀察、學習製作方法,了解剪紙拼貼和撕紙拼貼的基本方法。
三、布置作業
1、巧妙利用紙材拼貼一幅作品進行適當的添畫。
2、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3、巧妙利用紙材,創新設計表現主題,添畫與畫面所表現的主題協調一致。
四、展示作品
六、小結
欣賞用廢舊印刷品製成的藝術作品。用巧手變廢為寶,讓它們成為美化環境的藝術品。

第9課 我的牙刷 (2課時)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

1、了解牙刷的種類、結構及特點,認識功能與牙刷樣式的關系。
2、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功能獨特而實用的牙刷。

隱性目標:

1、感受設計中「以人為本」的理念。
2、養成良好的護齒習慣。
教學方案:講授法、談話法、啟發法、觀察欣賞法等。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觀察、了解探究不同的牙刷,大膽想像,設計不同功能的牙刷。
教學難點:為自己設計出有個性的牙刷,其樣式為功能服務,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牙刷是我們的好夥伴,你現在用的牙刷是什麼樣的呢?給大家說一說。
(學生發言)
教師小結:保護牙齒,就要常刷牙,用牙刷也很有講究的。不同的牙刷有不同的功能。
二、新授:
1、有很多同學不滿足於市場上出售的牙刷,想要自己設計一把特別的牙刷。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想法吧!
2、(課件出示,欣賞分析)
小小牙刷在細節上作了那些精巧的設計?
比一比,它們的頭為什麼不一樣?為什麼這樣設計?
這里的設計起了什麼作用?
它的把兒為什麼是彎彎曲曲的?
它的頸部為什麼是彎的呢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進行小結)
A、三個大小尺寸不同的牙刷,適合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使用。
B、 多個刷頭,更全面的清理牙齒。
C、刷柄,與人的手形相吻合,防滑。
D、刷頸,彎曲而有彈性……
三、學生活動:
我的牙刷我做主
設計要求:
1、以人為本,突出創意,
2、美觀大方,材料環保。
四、展示:
學生自評互評,可以根據設計要求來評價。

第10課 便箋盒的設計
教學目標
1、紙盒、塑料瓶、紙筒本身有多種造型,經過加工、變形便可以千姿百態、巧妙的組合、裝飾為生活所用,具備新的使用價值。
2、學習書中的便箋作品,了解紙盒加工變形的方法,掌握組合裝飾的方法,完成便箋盒的設計與製作。
3、通過便箋盒的設計,提高立體思維、組合加工及工藝製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紙盒的加工、組合,與便箋盒的實用價值相關的設計與製作。
教學難點:作品的實用、美觀、新穎、牢固。
教學准備:各種形狀的盒子、彩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一組紙盒材料,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包裝盒的區別(外觀、形狀、色彩)。
二、講授新課
1、布置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便箋盒作品(說出喜歡的理由)
小組分析研究書中的10餘件便箋盒作品,並分別介紹喜歡的理由。
2、提問:便箋盒有哪些用途?放在何處?應有哪些設置?
3、布置小組確定製作的材料,結合用途進行設計。
三、布置作業
1、用廢舊紙盒、紙筒、塑料盒及身邊材料,製作一個造型新穎、實用美觀的便箋盒。
2、要求:實用、新穎、美觀、耐用。
3、按照小組分工,合作完成便箋盒的製作。
4、教師巡視輔導。
四、展示作品
同學之間互相欣賞,分別介紹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提出不足及修改建議。
五、小結
廢舊材料還可以做什麼?與其他的材料相比有哪些好處?

第11課 在快樂的節日里(2課時)
教學目標
1、啟發學生感受節日熱烈、歡快、富有激情的氣氛,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進行構思表現。
2、了解刮蠟畫紙的製作方法,運用刮蠟手法創作出生動有趣的節日場面。
3、引導學生體會生活的美,培養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教學重點:選擇色彩和有特色的場面表現節日的氣氛。
教學難點:能比較豐富的運用刮刻版的藝術語言。
教學准備:油畫棒、牙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組織接龍游戲:迅速的報出自己知道的節日名稱。
二、講授新課
1、你知道這些節日都有哪些活動方式嗎?
(1)看到這些節日名稱,你腦海中立即會浮現出哪些形象?
(2)這個節日中最典型的裝扮和活動是什麼?
(3)有哪些有趣的事情發生?
(4)你們小組能為同學們表演一下嗎?
(5)你認為用什麼顏色(一種或幾種)最能表現當時的氣氛?
2、塗好彩色底色與黑色底色色刮畫紙是怎麼製作的?
3、繪畫時應注意什麼?
4、根據學生的創意介紹構圖、疏密關系、明暗關系等。
三、布置作業
利用油畫棒塗底的方法,與人合作獨立完成製作一幅表現節日題材的刮刻版畫。
四、展示作品
五、小結
新挑戰:由此你又想到了哪些新的美術創作方法?

第14課 山水畫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山水畫是中國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初步學習山水畫的藝術特點。
2、學習中國山水畫的基本用筆、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紙畫出一副表現近、中景和遠景的中國山水畫。
3、通過學生的探究、表現和感悟,提高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
學習簡單的筆墨繪畫技巧,引導學生關注山水畫的近景、中景和遠景。
三、教學難點:
墨色的濃淡、虛實的變化,筆墨水分的控制,空間的表現。
四、教學准備:
中國畫顏料、生宣紙、毛筆、調色盤、墨汁、畫氈或報紙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展示有近景、中景和遠景的一副色彩照片和一副中國山水畫。
說說兩古作品有什麼不同?
2、講授新課:
對畫家沈周和齊白石做簡單介紹後,布置學生欣賞《吳中山水圖》和《柳橋獨步》。分組討論問題:
(1)這兩古作品表現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2)這兩副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中鋒表現的?哪些地方用的是側鋒?
(3)這兩副作品你喜歡哪一副?說說喜歡的理由。
(4)作品中描繪的景色在你生活中是否見到過?
說說自己旅遊時見到過的美景。
布置學生分組討論後,選代表總結發言。
3、實踐:
(1)強調在濃墨中加水。
(2)強調水分多少與畫面的效果有著很重要的關系。
(3)強調筆上水分要少,才會控制自如。
(4)布置學生選擇與近景不同的內容和墨色畫中景。
(5)把重墨再加一倍至兩倍的清水調成淡墨,畫遠山或其他的景色。
六、學生創作
七、展示作品:組織學生展示交流
八、小結

第15課 花鳥畫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和研究畫家繪制的花鳥畫作品,加深對中國花鳥畫的認識。
2、學習和分析畫家用筆、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臨摹的基礎上添加和創作一副花鳥畫。
3、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和藝術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學習中國花鳥畫的繪畫技巧,在探究中積累和創新。
三、教學難點:用筆和用墨的表現方法。
四、教學准備:國畫顏料、生宣紙、毛筆、調色盤、墨汁、畫氈或報紙、資料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1)花鳥畫是我國民族繪畫的一個組成部分。
(2)在眾多花鳥畫的題材中,梅蘭竹菊被認為代表高雅品質的「四君子」。
(3)出示課題——花鳥畫。
2、講授新課:
欣賞吳昌碩的作品《菊花》
面對自然界中的花鳥草蟲驚醒創作時,中國的花鳥畫家的表現物象的同時更重視緣物寄情。
3、組研究:
(1)對比自然界中的花鳥,欣賞和研究一副花鳥畫,想一想畫家是怎麼用筆和用墨的?
(2)游戲:請你對照黑板上的菊花圖片(中鋒勾花,側鋒勾葉),分別嘗試以下幾種筆法:
側鋒畫麻雀頭——點、抹
中鋒畫翅、尾——短線
4、分析:
麻雀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飛鳥,它頭大、體小,頭、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點,胸腹灰白,活潑可愛。在畫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頭部和身子由兩個蛋形組成,或者是一個棗形加蛋形組成,這樣畫麻雀就方便多了。
5、臨摹一副花鳥畫作品,可以大膽的對原作進行添加和創造。
6、展示:選出你最喜歡的作品,說說哪裡好。
7、小結

第16課 雕塑之美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雕塑藝術的語言、特點、分類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審美特點
2、初步學習分析和鑒賞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歷史的、藝術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藝術。
3、通過對中外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賞,提高美術鑒賞力,加深對雕塑藝術的理解。
二、教學重點:分析雕塑作品的藝術成就
三、教學難點:了解不同時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藝術特點
四、教學准備:圖片、雕塑作品、課件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出示課題——雕塑之美
2、講授新課:
(1)看書,提出問題:
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幾副雕塑作品,你認為它們可以分成幾大類?為什麼?
分成中國古代雕塑與現代雕塑、外國古代雕塑與現代雕塑四大類。
你怎樣區別古代雕塑和現代雕塑呢?
(3)整理收集的資料。
請學生將自己收集的資料按要求分類。
(4)提出問題:
怎樣欣賞一件雕塑作品?
雕塑作品和繪畫作品在欣賞方法上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雕塑作品可以分成幾大類?你能在展板上或書上區別出這幾類嗎?
(5)欣賞:
採用討論的方式,請學生依據自己帶來的雕塑作品資料,暢談自己的認識和感受。
(6)欣賞書中作品:
引導學生賞析中國古代和外國古代雕塑作品。
引導學生賞析中國現代和外國現代雕塑作品。
3、作業:學生整理自己的收獲和體會,以組為單位進行交流。
4、小結。

第18課 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本課教學內容的學習,初步了解 與本課知識相關的中外美術作品。
2、了解藝術與科學是如何完美結合的,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3、了解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代表著一個時期的先進水平,二者是相鋪相成、密不可分的。
二、教學重點:通過多種實例,充分體會到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
三、教學難點:充分發揮想像,創作一副能體現藝術與科學想結合的作品。
四、教學准備:課件、圖片、文字材料及繪畫工具。
五、 教學過程:
1、引入:
藝術是一個很廣泛的范疇,它包括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等。試著來分析一下,課件中的圖片都屬於哪些范疇?
2、講授新課:
想一想老師為什麼要給大家看這些圖片呢?
分小組討論、匯報:
一般的建築材料都選用木頭或石材,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外形與材料既新穎又獨具匠心。
編鍾的造型受青銅器鑄造技術的影響。
唐三彩的燒制需要1100度的高溫。
比利時原子球博物館的外形是參考了物理中的原子結構。
3、你還能為同學們介紹哪些藝術與科學的實例?
4、請同學們按老師的方法分析《三彩駱駝載舞俑》、《古根海姆博物館》等,建議以自己的掌握的知識,利用美術語言分析自己喜歡的作品。
5、創作:展開想像,完成一副「22世紀的……」為命題的創作設計圖。
6、展示作品:將學生作業利用實物投影進行展示。
7、小結

第19課 科學創造新生活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科學在人類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2、自己或小組合作用繪畫或工藝製作等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科學對我們人類生活的貢獻。
3、並用繪畫、工藝製作等多種形式表現科學創造這一學習過程,培養其熱愛科學、勇於探索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探索科學對生活發展的作用,並以繪畫、工藝製作等形式加以展示。
三、教學難點:思考與體會科學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四、教學准備:繪畫材料或製作材料、資料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1)乘坐時空穿梭機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時候人們的生活狀態,如建築、交通、通訊等。
(2)想一想現在人們的生活有了哪些變化?
(3)是什麼力量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學生討論並回答。
3、講授新課:
(1)學生分組,從建築、交通、通訊、醫學、日常用品等方面,將自己收集到的材料進行交流,探究科學的發展帶給我們的變化。
(2)學生可對現在的科學發明或生活進行幻想。
4、啟發創作:
(1)引導學生看書中的學生作品,了解體現學科功能的表現方法。
(2)欣賞一些運用科學技術設計的生活用品。
5、作業要求:
用繪畫或製作的方法,表現一副體現科學性並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題作品。
6、展示作品:科技產品發布會,設計師展示自己小組的設計作品,並進行講解。
7、小結。

『肆』 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全冊全套教案,共37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第一課 形的魅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形狀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狀的概念和形式,並學會應用各種形狀來組成藝術畫面。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 運用構成原理創造各種畫面。並從中體會到樂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形狀的概念和形式。學會運用各種造型組成畫面。
教學准備
收集各種材料(如:廣告紙、掛歷紙、彩色紙等可以用來拼貼的材料)、剪刀、膠棒等手工材料;水彩筆、勾線筆等繪畫材料。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了解形的概念及分類。充分展開想像,採用畫或剪等不同的形式,將幾何形和不規則形組合成各種畫面。讓學生感受各種形的組合所呈現出來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欣賞各種平面形狀
師問:看了這些形狀,你們能給它們歸類嗎?為什麼?
2、板書課題:《形的魅力》
二、發展階段
1、《形的魅力》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展示各種形狀。
師問:請找一找它們有什麼規律(學生討論)
2、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幾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橢圓形、多邊形等)自由形(隨手畫的形狀)
3、形的特點(外形的變化):
有規則:幾何形、幾何直線形、幾何曲線形、

『伍』 急求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說課資料

小學美術第十冊目錄:
第1課 家鄉美
第2課 逛大街
第3課 聰明的機器回人
第4課 歡樂陶吧
第5課 同一答幅畫
第6課 團扇
第7課 星光燦爛
第8課 大地彩虹
第9課 編花籃
第10課 生命的甘露
第11課 飛天暢想
第12課 我們去旅行

『陸』 五年級上學期美術村道欣賞作文

楊老師,你真了不起

我崇拜過很多人,覺得他們都很了不起。但從五年級起,我就崇拜起我的班主任楊老師,你可真了不起啊!

五年級,我們班換了一個男老師,那就是你。我們都很喜歡你,愛和你一起玩。你上課也很有趣,氣氛很活躍,我們非常喜歡聽你上課。原本不喜歡上語文課的我們,因為有了你,我們都喜歡上了語文課。特別是我們的作文,提高得非常快,我們也都喜歡上了作文。這都是因為你,楊老師。

第一次寫完作文後,你叫我們發電子郵件給你。我一回家就打了,打到了一半就不耐煩了,心想:真煩!寫一遍還要打一遍,真是麻煩,是誰想出來的呀!真煩!可煩是煩,終究要打上去,發給你。於是我不耐煩地打著,嘴翹得老高。打完後發給了你,我鬆了一口氣。結果那天,我做作業做到很晚,心裡很不開心。第二天,你把我們的作文復印好發下來,幫助我們學習。你每一篇作文都點評,點評到我的作文時,我心裡很激動,沒想到你表揚了我,也幫助我指出了不足,相信我一定會改正的。

楊老師,你真了不起啊!我真的很崇拜你,希望你一直能成為我們的班主任!

林浩弟弟,你真了不起

林浩,一個小英雄的名字,在汶川大地震里為了救自己班裡的同學而被石頭砸傷,我們大家永遠記住他的名字,因為他很了不起!

5月12日,也就是母親節的後一天,汶川發生8級特大地震。

當時,地面搖搖晃晃的,石頭紛紛落下來,許多所學校被震塌了,浩林的學校也不例外。林浩知道發生了地震,以一百米沖刺的速度逃離學校。快逃離危險的時候,他一邊跑一邊想起了還有同學在教學大樓的走廊里,有的已經被埋在廢墟下,等待別人去拯救他們。於是,他又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了回去,背起被石頭砸到的同學往外跑。

突然有一塊石頭落了下來,馬上就要落在那位同學的頭上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林浩為了保護同學,轉過身,自己被砸到了。但他顧不著疼痛,還是堅持往外跑,最後終於逃出了學校,那位同學得救了,林浩也得救了。但是林浩並沒有眼睜睜看著其他同學被石頭砸中,而是奮不顧身地去救其他同學……

我知道這個消息後,非常佩服林浩,因為他比我還小,卻能舍己為人,真了不起。

林浩弟弟,你真了不起,我們要向你學習!

湯姆,你真了不起
看了題目,你會問:「湯姆是誰呀?他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呀?」
哈哈,讓我來告訴你吧!湯姆其實是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筆下的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學生,他活潑可愛、有時還有點頑皮,愛耍點小聰明的!比如說:有一天,湯姆逃學了,回家的路上,又和一個新搬來住的小孩子打了一架,以至於他的姨媽—波莉姨媽懲罰他星期天不許上街玩,而是去刷牆。要刷完一面三十碼,九英尺高的牆,對於一個只有那麼一點大的小孩,真是談何容易啊!然而湯姆略施小計,楞是讓別的小孩用他們手裡好玩的東西來交換才讓他們刷牆玩,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這些小孩被太陽曬的一身臭汗,而湯姆呢?卻在大樹下的陰影下乘涼並享受他的戰利品呢!牆刷完了都沒到吃午飯的時間,而不知底細的波莉姨媽還大大地獎勵了他一番。
可是你會問:「這說的是他頑皮和耍點小聰明,他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呢?」別急嗎!讓我慢慢說來。湯姆雖然很頑皮,但有時他也很勇敢。比如說:有一天,惡棍喬埃為了報復死去的法官,要讓他的妻子毀容,幸虧湯姆挺身而出,告訴了法官的妻子和鄰居,一起趕跑了喬埃。還有一次`,湯姆和新同學貝蒂以及同學們一起去野餐,湯姆和同學們一起到不遠處的一個山洞裡去玩,湯姆和貝蒂一起走著,邊走邊看,走著走著,他們迷路了,但是湯姆並沒有害怕和慌亂,他一邊安慰正在大哭的貝蒂,一邊尋找出路,他一共試了三條路,終於找 到了出口,並且還發現了喬埃藏寶的秘密,第二天,他和哈克一起去挖出了寶藏,一共有一萬兩千美元呢!
面對兇殘的壞人,湯姆並沒有害怕和後退,而是利用自己的機智和勇敢來戰勝敵人,難道你不覺得他了不起嗎?

閱讀全文

與五年級美術欣賞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