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中班美術--胡蘿卜教案及反思
目標正確就是指來制定的教學目自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② 幼兒園中班《小熊貓》優質教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激發幼兒愛自然、愛動物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繪畫表現力和想像力。 3、引導幼兒在認識熊貓特徵的基礎上,畫出可愛的熊貓。。 活動准備: 1、示範畫。 2、畫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3、熊貓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熊貓圖片,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它是誰啊?(出示熊貓圖片)我們的熊貓客人長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我們的熊貓客人身上都長了什麼呢?(請幼兒說說) 3、教師小結:教師根據幼兒所說內容進行小結。 二、引導幼兒觀察熊貓的外形特徵。 1、熊貓的頭長的什麼樣呢?(圓圓的)熊貓長了一個圓圓的頭。熊貓圓圓的頭上有什麼呢?(兩隻眼睛、兩只圓圓的耳朵還有鼻子) 教師小結:熊貓長了一個圓圓的頭,圓圓的頭上有兩隻眼睛、兩只耳朵還有一個小小的鼻子) 我們一起來說說:熊貓長了一個圓圓的頭,圓圓的頭上有兩隻眼睛、兩只耳朵還有一個小小的鼻子。 2、熊貓的身子是怎麼樣的?(胖胖的,圓圓的)身子兩邊有什麼(手)企鵝的身體下面有什麼?(一雙腳)。 教師小結:熊貓的身子長的胖胖的,圓圓的,身子兩邊有手,身子下面有一雙腳。 3、熊貓全身都長滿了什麼呢?(毛)熊貓身上的毛長的一樣嗎?(不一樣)哪裡不一樣?(有的白色,有的黑色)哪裡是白色的?哪裡是黑色的?(引導幼兒說說) 教師小結:熊貓全身長滿了毛,它的耳朵、眼圈、四肢都是黑色的,而頭、胸、背都是白色的。 4、你們知道熊貓喜歡吃什麼嗎?(竹子)今天呢?老師就請小朋友來畫可愛的熊貓。 三、交代作業要求。 1、老師示範熊貓的畫法。 小結:先畫熊貓的圓圓的頭、在畫上比頭大的身體,注意身體畫的長一點,最後在畫熊貓的耳朵,眼睛、鼻子、手和腳。 2、重點引導幼兒畫熊貓的眼圈。 四、引導幼兒添畫。 小朋友可以畫出不同動作的熊貓寶寶,畫好了可以添畫太陽,小草、小花。小熊貓喜歡吃的竹子。 五、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用正確的姿勢作畫。指導幼兒添畫,掌握塗色方法和技巧,做到畫面整潔。同時知道能力弱的小朋友大膽用筆作畫。 六、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引導幼兒從色彩運用、添畫、塗色方面評價,表揚畫得好的、有進步的幼兒。 活動延伸: 老師把小朋友的作品展現在牆群上,請小朋友回家的時候和自己的爸爸媽媽說一說自己畫的小熊貓。
③ 美工教案:彈簧熊貓
【活動目標】
1、學習在長條紙上用各種圖形粘貼熊貓的五官製作熊貓的技能。
2、初步掌握粘貼五官的正確部位。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及對美工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熊貓範例每組一隻。
2、長條紙、各種圖形、回形針、膠水、磁鐵、廢舊管子、抹布、等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範例,引起興趣。
1、語言引起興趣:我們教室外面的動物樂園里已經有哪些小動物了?有一種動物它最愛吃竹子了,你們知道它是什麼動物嗎?你們想不想用紙做一隻熊貓?
2、欣賞觀察熊貓,師生共同講述觀察的情況。
A:熊貓的身體是用什麼形狀做成的?(取一根長紙條,用細細的管子從紙條的一端開始捲起來,然後放開,就捲成熊貓的身體)
B:熊貓的耳朵、眼睛、嘴巴分別是用那些圖形粘貼而成?(重點要求幼兒辨別各種圖形的大小以及分別是粘貼五官的哪些部位)
C:提問:看了桌子上的熊貓,你認為哪些地方是你不會做的,可以告訴我們大家,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
(重點示範眼睛的粘貼次序,藍白黑)
二、製作熊貓。
1、幼兒自由選擇一張長紙條製作熊貓。
2、提醒幼兒正確掌握(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眼睛的粘貼次序。
3、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三、交流分享作品。
通過提問讓幼兒講述自己製作熊貓的過程。
如:剛才你在做「熊貓」的時候,有沒有遇到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幼兒說說剛才遇到的困難,教師或同伴給予解答。如,請完成熊貓製作的幼兒介紹自己是怎樣做成的)
【活動反思】
在日常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用此方法製作各種小動物,並應用於各游戲活動中。如:進行探索活動,用磁鐵使熊貓動起來;語言角的故事表演(邊聽故事邊擺弄各種小動物,加深幼兒對故事的記憶和理解);用於教室的環境布置(讓孩子參與環境布置,體驗成功的快樂)。
④ 中班美勞教案可愛的小熊
設計意圖:
美是一切的開始,繪畫,是以感受美和表現美為基礎的,同時又是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和維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徑,是幼兒用來傳達情感的視覺語言。在繪畫中,幼兒表現的是他的思想、感情、興趣和對外部世界的認識。
小班第一學期主要以培養幼兒繪畫的興趣為主,第二學期開始幼兒將學習一些簡單的構圖。本次活動我利用ppt圖片結合兒歌的教學法,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看看、說說、畫畫、吃吃的過程中,嘗試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小熊臉部的基本特徵,並從中體會繪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畫畫的過程中,了解小熊臉部的特徵。
2.用圓形,嘗試表現小熊的臉部特徵。
3.體驗兒歌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繪畫活動樂趣。
活動准備:
知識經驗:
1.對形狀有一定經驗。
2.知道繪畫作品中背景的意思。
物質准備:
1.教師用ppt(小熊的畫法及小熊實物圖片)
2.人手一支筆,一張畫紙和一些圓形餅干;背景用圓形各色即時貼。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圓形,引出圓形餅干
1.出示圓形,幼兒想像
這是什麼,什麼東西是圓圓的?(幼兒自由想像)
2.出示餅干,導入主題
圓圓的還像圓圓的餅干。(出示餅干)猜猜誰喜歡吃餅干?
二、邊聽邊看,了解熊的臉部特徵
1.觀看ppt,聽兒歌看繪畫過程
兒歌:圓圓圓圓一塊餅,啊嗚用力咬一口,一根小棒往下戳,變成一根棒棒糖,放到彎彎嘴巴里,掉下兩塊餅干屑,拉手跳個圓圈舞,先開一朵半圓花,又開一朵半圓花,哇哦!一隻小熊畫好了。
2.再次欣賞,鞏固繪畫小熊的步驟
3.貼上背景,完成完整的美術作品
要求:畫好小熊後,在小熊的背景里貼上一塊一塊餅干,給小熊吃的飽飽的。
三、幼兒作畫,嘗試繪畫小熊
1.幼兒自由創作,嘗試繪畫
2.教師巡迴指導,張貼幼兒作品
3.觀看實物小熊ppt,完整欣賞熊的特徵
四、分享餅干,體會吃餅乾的快樂
吃餅干,體會快樂,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