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西納搖擺
一、情感1.注重音樂對幼兒的心靈滋養,加強其在音樂活動中的審美意識和情感體驗,形成正確的幼兒音樂教育理念。 2.引導幼兒在反復感知中體驗、領會音樂作品內涵,引起興趣,激發情趣。 3.音樂欣賞活動能夠從形式到內容上更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更多地滿足幼兒的心理發展需要. 4.在音樂的熏陶下,幼兒的自製能力得到提高,思維得到鍛煉,音樂的感受能力得到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得到鞏固,5.初步培養和同伴一起面對面進行表演的習慣,學習看著對方的眼睛與對方交流表情,並體驗其中的愉快感覺。 二、演奏技巧 1.認識打擊樂器,學習敲擊方法 。 2.學習看圖譜,用樂器演奏樂曲。 3.學習念誦節奏並配器演奏。 4.熟悉樂曲旋律,理解音樂與圖譜之間的關系,在教師語言,動作及圖譜的提示下能較合拍的做聲勢動作。 5.能按自己的意願選擇樂器,並嘗試按要求進行簡單的合作演奏 6.體驗演奏和舞蹈時的歡樂氣氛。 三,律動表演1.運用語言兒歌學習律動動作。 2.嘗試學習踵趾小步跑變換位置,隨音樂合拍舞動。 3.能和同伴一起放鬆舞蹈,感受舞蹈帶來的歡樂。 4.熟悉樂曲旋律,了解樂曲結構,在圖譜與語言的提示下表演舞蹈。 5.通過創編不同動作感知音節的上行與下行。 四,演唱技巧 1.學慣用自然地聲音進行演唱, 2.在歌唱中加入情緒的處理,感受音樂的趣味。 3.能唱准歌曲並嘗試切分音的演唱技巧。 4.能創造性的表現樂句中的二分音符。 五,音樂素養 1.了解樂曲A-B-A的結構形式。 2.運用多種策略感知節奏速度的快慢。 3.感受4/4拍的優美抒情旋律並感知分辨樂句。 4.切分音,休止符,附點音符的感知和學習。 5.感知4分音符和8分音符的節奏。 具體課程: 三月《種樹歌》《我的小雞》《快樂的啰嗦》《卡布里島》《感知節奏速度的快慢》 四月《粉刷匠》《西納搖擺》《阿拉木汗》《蝴蝶找花》《小老鼠上燈台》 五月《種瓜》《出泡泡》《郊遊》《波基進行曲》《音階的上行與下行》 六月《對不起,沒關系》《長音游戲》《木瓜恰恰恰》《毛毛蟲變蝴蝶》《五隻猴子》
『貳』 幼兒園中班種樹歌的說課稿
幼兒園音樂課程5-6歲
教學提示:
1.理解歌詞內容
老師用邊聽專歌曲錄音邊講屬故事的方法引出活動。教師完整地將歌詞內容復述一遍,再聆聽歌曲錄音。
2.學習演唱歌曲
聽老師演唱第一段歌曲。教師用舒緩的節奏來演唱,引導:你們聽到了什麼?感覺怎麼樣?
3.交流表演歌曲
請部分小朋友上前演唱歌曲,然後集體完整地演唱歌曲.
課堂游戲:飛機降落
活動目的:
鍛煉小朋友的記憶能力。
活動准備:
一張大紙,一架紙折的飛機,一枚圖釘。
活動過程:
1.將一張大紙作為地圖貼在牆上,在紙上畫出一大塊地方作為飛機場。
2.再用紙做一架飛機,寫上孩子的名字上面按上一幅圖。
3.讓小朋友站在離地圖幾步或十幾步遠的地方,先叫他觀察一下地形.
4.然後,蒙上眼睛,讓他走近地圖,並將飛機降落在飛機場上。
音樂小知識:
音樂名言
人們認為:我的藝術創作是輕而易舉得來的。這是錯誤的。沒有人像我那樣在作曲上花費了如此大量的時間和心血。沒有一位大師的作品我沒有再三地研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