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托班音樂游戲:大和小
托班音樂節奏游戲:大象和小蚊子教案
1、熟悉大鼓、串鈴、鋁板琴的聲音,初步學習使用串鈴(用臂部大肌肉帶動手腕搖串鈴。)
2、通過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節,了解故事與樂器演奏的對應關系,並作出相應的游戲動作。
活動准備:鈴鼓、串鈴人手一個,大鼓一面,鋁板琴一個、大象屁股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入活動室:游戲:大狗熊與小老鼠
今天我們來做游戲,學學大狗熊與小老鼠走路,大狗熊走得慢小朋友就走得慢,小老鼠走得快小朋友也走得快。——講規則
大狗熊來了xxxx小老鼠來了xxxxxxxx——模仿游戲。
(出示小鈴)大狗熊來了xxxx(幼兒做狗熊動作)小老鼠來了xxxxxxxx(幼兒做小老鼠動作)——聽小鈴指揮做動作。
二、講故事:《大象和小蚊子》,了解基本情節,初步感知游戲。
(一)提問:
1、故事裡有誰?大象是怎麼走路的?——拳頭敲手、敲腿表現節奏xxxx
2、大象打起了瞌睡,誰來了?蚊子是怎麼飛的?蚊子看見了什麼?它們要干什麼了?哇瑟!好可愛的屁屁呀,我們去叮叮吧!它們怎麼叮的?——手食指,拇指相對手臂帶動手腕震動表現節奏xxxxxxxx
3、大象醒來了用尾巴趕蚊子,它是怎麼趕的?——用指揮動作表現:的兒~~~~~的兒~~~~~
4、大象生氣了,一跺腳,咚!蚊子怎麼了?——「死掉」,吐舌頭,手放腿上。
(二)教師提醒幼兒用動作表演故事——師幼游戲(用大象的圖片)
三、了解故事與樂器演奏的對應關系
1、老師請來了三位朋友,他們能發出好聽的聲音,請你聽聽這是誰的聲音:……。——了解樂器和角色的對應關系。
2、你們來做小蚊子,幼兒每人拿一個串鈴輕輕搖動,表示蚊子飛,在老師的提示下知道搖動手臂。——初步學習使用串鈴。
3、在老師的提示下請幼兒表演蚊子的節奏。(結合大象圖片)
4、用樂器來表演故事
四、結束:今天我們和小鈴、大鼓、鋁板琴作了游戲,他們累了,我們讓他們回家休息。——整理樂器。
附:故事:有一頭大象,長得可大拉!腦袋大大的,身體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走起路來很慢很慢,「咚——咚——咚——」。
有一天,大象出門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飛來了,它們發現了大象的屁股,說,「哇瑟!好可愛的屁屁呀!我們來叮叮它吧!於是,蚊子們們就圍者大象的屁股叮了起來,大象覺得屁股有點癢,就用尾巴來趕蚊子,「的兒~~~~~的兒~~~~~」蚊子被趕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剛睡著,蚊子又飛了回來,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趕。就這樣,趕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終於生氣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腳使勁一跺,「咚——!」聲音大得把蚊子都給嚇死拉。
Ⅱ 小兔跳大象走小班教案
這里是關於小兔和大象的幼兒園教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小兔和大象
教師:屈老師
活動來源:
小兔和大象音樂形象鮮明、單一,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便於幼兒想像與表達。並且一個輕快、活潑,一個笨重、緩慢,彼此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便於幼兒對比性地感受與學習。
《兔跳》音樂為已感知過的音樂,本次活動的目的是在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大象》音樂緩慢而沉重的特點。考慮到幼兒愛模仿,喜歡和教師一起做音樂游戲、在游戲中學習的特點,我們以音樂游戲的形式開展活動。
因為9月份是小班幼兒人園分離焦慮期,支教團決定本次活動用剛升入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有情節的游戲中,感受兩種不同性質的音樂。
2.根據音樂的變化,嘗試用適宜的方式進行表達和表現。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熟悉《小兔乖乖》的故事,會玩《小兔乖乖》的音樂游戲。
物質准備:背景道具,小兔頭飾,娃娃桌上一部電話;一名教師扮演狼和大象。
活動過程:
1.快樂的小兔子
重點引導幼兒能較合拍地和兔媽媽一起聽著音樂歡快地做動作。
2.音樂游戲「小兔乖乖」
(1)小兔看家
重點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兔媽媽歌唱時的聲音,感受輕快與活潑的特點。
(2)狼來了
幫助幼兒分辨出狼歌唱時粗啞的聲音並做出反應。
(3)媽媽回來了
幼兒能分辨出媽媽歌唱時優美動聽的聲音並做出反應。
重點提問:「媽媽的歌聲和大灰狼的歌聲有什麼不一樣?」
3.音樂游戲「大象做客」
(1)猜猜誰來做客
引導幼兒根據音樂沉重而緩慢的特點,想像符合音樂特點的形象。
重點提問:「這個朋友走路的聲音是什麼樣的?」「這個朋友走路的音樂和咱們《兔跳》的音樂聽起來一樣不一樣?」「怎麼不一樣?」讓幼兒自由表達、表現自己的感受。
(2)大象來了
重點引導幼兒聽音樂模仿大象沉重而緩慢的動作。
(3)小兔和大象做游戲
進一步引導幼兒感受兩種不同性質的音樂,並用相應的動作表現出來。
最後跟隨大象到大象家做客,結束活動。
活動評析:
作為音樂領域的活動,《小兔和大象》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將優秀的具有典型意義的經典作品作為孩子們學習的內容。
近二十多年來,幼兒園教育改革強勁而快速的步伐帶來了教育教學全新的面貌——前衛與強烈的時代感、多樣化與綜合性,然而,經典卻日益遠離我們而去,甚至被人們忘卻。實際上,多少年來,真正在孩童時期對人們的心靈產生著重要影響的卻是那些真正的經典之作。
《小兔乖乖》是被人們吟頌了幾代的經典文學作品,其簡明而又跌宕起伏的情節、生動而又形象鮮明的人物、不斷重復而又富有韻律感和吟唱性的歌謠,撞擊著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明晰著孩子們愛與憎的對象,增長著孩子們的智慧與勇氣,加深著孩子們的愛與親情。
《兔跳》和《大象》的樂句也都選自名家的經典名曲,塑造了非常典型的形象,使孩子們能夠明顯地感受到兩種不同性質的音樂。
2、用有趣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情境與情節貫穿始終。
小班末期和中班初期的幼兒,開始對情境和情節有了明顯的關注和興趣,生動有趣、跌宕起伏的情節能夠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和思考問題的積極性。音樂活動《小兔和大象》正是選擇了《小兔乖乖》這樣一個經典文學作品作為貫穿活動始終的情節,使孩子們始終保持著積極的活動熱情。而簡單形象的道具——小門、小桌和電話,兔媽媽、大灰狼、大象的頭飾,也引導著孩子們進入了故事的情節與情境。同時,教師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其中,隨著情節的發展,用自己的角色與幼兒深入地互動與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3、適時重現典型樂句,引導幼兒想像並建立音樂形象與典型樂句之間的聯系。
當一段典型樂句出現時,教師提出幾個問題:「媽媽的歌聲與大灰狼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這個朋友走路的聲音是什麼樣的?」「這個朋友走路的聲音和咱們《兔跳》的音樂聽起來一樣不一樣?」「怎麼不一樣?」
上述這些問題引導著幼兒想像和思考,讓孩子們調動自己的原有經驗和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引導幼兒想像符合音樂特點的形象,而不是漫無邊際的想像。因此,教師要認真傾聽幼兒的想法,觀察他們的表達和表現,在幼兒想到一種音樂形象時,適時地再現典型樂句,引導幼兒建立音樂形象與樂句之間的聯系,以使幼兒不斷根據樂句的音樂特點調整和改進自己的想像和認識,並根據狼、兔子、大象三種不同的音樂形象產生不同的情感。
在這個音樂活動中,大灰狼和大象可以由教師扮演,也可以由大班幼兒扮演。這個活動還可以在幼兒園進行展演,班際間的交流與資源共享會使孩子們有更多的收獲。
總之,經典的作品、符合年齡特點的形式、教師的積極投入和引導技巧,是保證音樂活動高質量的重要因素。讓經典走近孩子,讓教育充滿智慧!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Ⅲ 小班音樂大象和小蚊子簡譜歌詞
一、咬人原因
研究表明,蚊子叮人是有選擇的,能為蚊子帶來豐富膽固醇和維生素B的人最受蚊子青睞。蚊子利用氣味從人群中發現最適合它們「胃口」的對象。膽固醇和維生素B這兩種物質是蚊子等令人討厭的昆蟲生存所必需、而它們自己又不能產生的營養。
蚊子具有很強的嗅覺能力。當人類呼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氣味時,這些氣味會在空氣中擴散,而這些氣味好比是開飯的鈴聲,告訴蚊子一頓美餐就在眼前。蚊子跟蹤它的目標時,總是隨著人呼出的氣味曲折前進直到接觸到目標為止,然後就落到皮膚上耐心尋找「突破口」,最後才把「針管」直接插入皮膚里吸血8-10秒鍾。
二、下面幾種人易招蚊子:
一是汗腺發達、體溫較高的人。
二是勞累或呼吸頻率較快的人。
三是喜歡穿深色衣服的人。
四是新陳代謝快的人。
五是化過妝的人。
六是孕婦。
七是飲酒的人。
三、如何拒收「紅包」
1.運動後應盡快洗澡,保持皮膚清爽。天熱流汗多,要及時用紙巾、手絹擦去汗液。
2.如果日常活動場所內的蚊子較多,應身著長袖衣服。這倒不是因為身上多了層布,蚊子就無法用口針扎進去吸血。實際上,蚊子的口針十分尖利,連牛皮和厚牛仔褲都能穿透,夏天穿的衣服根本不堪一「叮」。衣服的功能主要是用來遮掩汗液等皮膚分泌物的氣味,讓蚊子無法追蹤而來。
3.戶外運動最好穿著白色衣服,因為白色衣服反光能力強,有驅趕伊蚊的效果。
4.夏天切莫因嫌熱而不穿襪子,這樣會使汗水氣味快速揮發,把蚊子引來對人體其他部位發起攻擊。穿上吸汗效果好的襪子不僅能有效降低皮膚濕度,還可遮掩氣味。
5.到蚊子多的地方去不宜使用香水等氣味濃郁的化妝品。
四、採取以下方法止癢:
1.一般人被蚊子叮咬後,都會出現紅腫、癢、痛等症狀,這時可用鹼性物質進行緩解,比如,可用氨水止癢,也可將香皂蘸水在紅腫處塗抹,這樣能在數分鍾內止癢。
2.如果叮咬處很癢,可先用手指彈一彈,再塗上花露水、風油精等。
3.用鹽水塗抹或沖泡癢處,這樣能使腫塊軟化,還可以有效止癢。
4.可用蘆薈葉中的汁液止癢。被蚊子叮咬後紅腫奇癢時,可切一小片蘆薈葉,洗干凈後掰開,在紅腫處塗擦幾下,就能消腫止癢。
Ⅳ 幼兒園小班教案大全,大象轉轉轉
這里是關於小兔和大象的幼兒園教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小兔和大象 教師:屈老師 活動來源: 小兔和大象音樂形象鮮明、單一,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便於幼兒想像與表達。並且一個輕快、活潑,一個笨重、緩慢,彼此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便於幼兒對比性地感受與學習。 《兔跳》音樂為已感知過的音樂,本次活動的目的是在調動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大象》音樂緩慢而沉重的特點。考慮到幼兒愛模仿,喜歡和教師一起做音樂游戲、在游戲中學習的特點,我們以音樂游戲的形式開展活動。 因為9月份是小班幼兒人園分離焦慮期,支教團決定本次活動用剛升入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有情節的游戲中,感受兩種不同性質的音樂。 2.根據音樂的變化,嘗試用適宜的方式進行表達和表現。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熟悉《小兔乖乖》的故事,會玩《小兔乖乖》的音樂游戲。 物質准備:背景道具,小兔頭飾,娃娃桌上一部電話;一名教師扮演狼和大象。 活動過程: 1.快樂的小兔子 重點引導幼兒能較合拍地和兔媽媽一起聽著音樂歡快地做動作。
Ⅳ 幼兒園托班音樂游戲《大象鼻子》公開課視頻
攀登山頂的腳力,生於「欲窮千里目」的壯心和「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意志。
忍辛負重的耕牛,留下的腳印最清晰。
Ⅵ 小班音樂活動 大象和蚊子
誰有小班音樂活動《大象與蚊子》的mp3音樂~~~~急求~~~~~~~~~~·
Ⅶ 小班音樂 大吊車的簡譜,。 歌詞是:大吊車呀像大象,它的鼻子長又長,吊起了什麼什麼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