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畫架的使用方法。
畫架的使用方法:
一、把帶眼的底邊托條(金屬的)安裝到其中的兩條帶螺絲的腿部
二、打開頂端拉桿的固定架子,把上面的拉桿拉開,把拉桿的地步插入到底邊托條的後面
三、打開拉桿頂端的夾子,根據你畫板的尺寸調整好高度,夾緊,鎖死。
四、如果有條帶子,就把帶子拉起固定到後面的那條支腿上。
⑵ 幼兒園美術公開課滑稽的人重難點
活動意圖:
幼兒對人物組成部分的畫法已有一定認識,但是通過在折過的紙上畫出人物,還從未嘗試,所以開展了這次活動《滑稽的小人》。讓幼兒在折疊過的紙上畫人物,並連接,使小人的某個部位變長,創造出一個滑稽的小人,培養幼兒在學習活動中遵守游戲規則的意識。感受畫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探究小人變長與紙的折疊關系。
2、在繪畫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活動准備:
記號筆、範例、未折疊的紙片、折疊的紙片。
活動過程:
一、畫一畫
理解頂天立地的意思,在未折疊的紙上學畫「頂天立地」的小人。
1、你們會畫畫嗎?會畫些什麼?
2、畫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想一想,什麼是頂天立地?
3、用什麼頂到天?那用什麼踩地?
4、你覺得它是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小人?為什麼?
5、頂天立地在紙上是要大大的頭畫在紙的最上面,腳要穩穩的踩在最下面。
6、拿一張紅色的紙,畫一個豎的小人。
7、上面的小人都頂天立地嗎?他們的頭有沒有頂天,腳有沒有在地上。
二、變一變
嘗試在折疊的紙上畫「頂天立地」的小人,感受小人結構部位的變化。
1、不能打開折疊的地方;畫頂天立地的小人。
2、畫好後打開,你的小人怎麼了?什麼地方被分開了?
3、為什麼他們斷的地方不一樣?折起來的地方有什麼?(摺痕)
4、你的摺痕在哪裡?摺痕處發生了什麼變化?
5、有摺痕的地方就是小人斷掉的地方。
6、將斷開的小人連起來,提問:小人怎麼樣了?
用什麼方法讓它長高了?(把分開的地方連起來)
7、幼兒操作並展示。
三、玩一玩
再次嘗試畫滑稽小人,感受學習的樂趣。
1、你想讓滑稽的小人哪個部位分開來,變得更長?想把變長處畫在摺痕線上。
2、幼兒操作,感知不同作品。
活動延伸:
如果把紙橫過來畫、斜著畫、多折幾次畫,小人會怎樣變化?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畫一畫,觀察觀察。
活動反思:
一個教學活動的好壞,其目標的設定是活動的關鍵。通過本次活動,幼兒感受到了小人的滑稽,理解了什麼是頂天立地。了解了小人結構部位的變長與紙的折疊方法的關系。教師與幼兒的交流方式應該多樣化,不能簡單的一問一答的方式。這樣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⑶ 學畫畫需要哪些工具
素描的確是水彩和漫畫的基礎,作為初學者,需要准備的基本工具有:鉛筆、簽字筆、彩色鉛筆、橡皮擦、紙張等。
1、鉛筆
鉛筆是畫畫的最基本的工具,分不同的硬度,一般鉛筆尾巴上的「2B」「HB」等就是指鉛筆的硬度。B指的是英文單詞Black(黑),B前面的數字越大(例如2B、4B)其鉛筆筆芯顏色越黑,質地越軟。
H指的就是Hard(硬度),同樣的相應前面的數字越大筆芯就越硬,顏色越淺。因此我們總結出筆芯的硬度從軟到硬依次是:6B、5B、4B、3B、2B、B、HB、H、2H、3H、4H、5H、6H。對於我們平時畫畫來說使用HB或者2B鉛筆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