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兩只小鳥》音樂游戲教案
活動目標: 1、會根據樂句的變換做不同的動作,並初步進行分奏、合奏。 2、在游戲中感受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活動准備: 1、三種打擊樂(小鈴、圓舞板、鈴鼓)每人一份 2、歡樂的小鴨子的律動 3、ppt、活動音樂 設計思路: 前階段我們開展了《春天來了》的主題,幼兒在主題中知道了春天的花,春天的小動物,尤其對幼兒園春天的小花園特別的感興趣,在小花園里幼兒欣賞著各種各樣美麗的花,玩著小動物等一些運動器械,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會邊玩邊發出小動物的聲音而且還有幾個小夥伴一起學著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在小花園里散步,他們發出的汪汪汪、嘎嘎嘎的聲音非常的具有節奏性,所以我抓住幼兒的這個興趣點,藉助小動物這個載體,幫助幼兒感受理解音樂,來體驗每一個樂句。在活動中,我設計了許多的情景,層層遞進,通過激活幼兒的已知經驗,並引導幼兒運用這些已知經驗運用到新的情景中來解決新的問題。 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已經能熟練的掌握42拍的節奏,會使用小鈴鼓、沙錘等小樂器來表現節奏,所以這次我選用的是幼兒熟悉的42拍的音樂,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來感知樂句。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應該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合作對於一個人的發展是非常的重要的,所以在活動中,通過幼兒初步的感受分奏和合奏,來體驗和感受集體合作給他們的帶來的快樂。整個活動是以小動物為主線,幼兒在互動中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和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活動過程: 一、律動《歡樂的小鴨子》 師:鴨寶寶我們一起去散步吧(音樂起,做律動進教室)(做下的小鴨子一直跟著做這個動作) 二、小樂器來唱歌師:今天天氣可真不錯,看看鴨媽媽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樂器寶寶)我們一起和樂器寶寶做個游戲吧。我來請個小指揮(聽音樂小指揮開始進行)(結束後教師彈1531) 三、復習歌曲《兩只小鳥》師:喳喳喳,喳喳喳……兩只小鳥也來和我們做游戲了,我們用好聽的話來介紹一下這兩個可愛的小鳥好嗎?(音樂起,幼兒開始語言節奏)師:哦,真好聽,這次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介紹唱唱看,那什麼是好聽的聲音呢?(不是很響也不是很輕的,嘴巴要張張圓的等) ●幼兒演唱。 四、欣賞感受音樂 1、初步感受音樂師:哦,唱的真好聽,小鳥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聽到這個歌曲有著什麼樣的感覺呢?心裡是怎麼想的呢?(很歡快,高興,想拍手) 2、再次感受音樂 師:我們聽到這個音樂都感到很快樂、高興,這次我們用小手來拍拍這個音樂,你覺得這個音樂講了幾句話給我們聽。(音樂起)
② 幼兒園音樂游戲課貼人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玩貼人游戲,培養幼兒快跑、躲閃的能力。 2、提高幼兒思維的靈敏性。 3、提高幼兒兩合作進行游戲的能力。 活動准備:音樂:月光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練習走圓,為游戲做鋪墊。 大圓走—成四隊—開花走—雙圈走。 2、基本部分。 (1)幼兒站成一個大圓,老師交待游戲名稱與玩貼人游戲的...方法、規則。 教師:「今天老師教小朋友玩一個游戲,名字叫貼人。 我請兩位小朋友,一位跑,一位追, 被追的小朋友可以跑到里圈任意一位小朋友面前站住(貼人)這時後面一個小朋友趕快跑。 以免被追的小朋友捉住。 注意,跑時要在圈外,貼人要到圈裡。」 (2)幼兒游戲。 教師注意觀察,如果被追捉者連續貼人三次,追捉者仍未捉到,就另換追捉者。 被追到者不再當追捉者,以免太累。 (3)「結冰」游戲: 幼兒自由活動,聽到「結冰」信號,幼兒不動,聽到「化凍」信號再自由活動。 3、結束部分。 做放鬆整理動作。幼兒聽音樂,邊歌邊舞。
③ 幼兒園音樂游戲《猜朋友》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 1、能在集體中大膽的描敘好朋友的外貌特徵和優點,懂得只有團結友愛,才會有許多朋友。 2、學會讓別人把話說完以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傾聽能力。 活動重點: 懂得只有團結友愛,才會有許多朋友。 活動難點: 能在集體中大膽的描敘好朋友的外貌特徵和優點 活動准備: 音樂錄音《找朋友》。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話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你們有好朋友嗎?請你把自己的好朋友長的什麼、穿的什麼樣子的衣服、有什麼特徵、你喜歡他她什麼說給大家聽一聽,讓我們來猜猜他(她)是誰,好不好?" 2、猜朋友。 (1)請個別幼兒輪流在集體面前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衣著、發型等等特徵,其他幼兒根據其描述的猜一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誰。 (2)分組讓幼兒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紹給大家猜。
④ 中班音樂游戲教案大全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版:教案(教學設計)權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⑤ 幼兒戶外活動音樂游戲抱西瓜教案
活動目標:
1. 根據提供的平衡台進行游戲,並且完成一定的任務。
版2. 發展幼兒自我保護能權力及集體的合作精神。
3.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活動准備:
平衡台、擦汗毛巾、各種輔助材料、球、網球活動過程一、 幼兒與教師一同做准備活動。
1.繞場跑(越過不同的障礙)。
2.自己選擇平衡台做各種動作。
二、1.故事情節:夏天到了,西瓜也成熟了,可是瓜地周圍是一條小河,我們要想辦法把西瓜運出來。
2.進行一些准備練習:站立傳西瓜(引導幼兒多種方法)、3.擺木樁進行游戲,開始運西瓜。(講一些要求)4.加大難度運網球四.游戲評價。
1. 表揚有突出表現的和能大膽嘗試新方法的幼兒2. 鼓勵全體幼兒要主動學會想辦法克服困難。
⑥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握緊拳頭》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兒歌的韻律,感受音樂強弱變化。
專2、喜歡打擊樂活動,屬體驗拍打不同位置發出的各種拍打聲。
活動准備:
1、節奏棒每人一副
2、大貓、小貓圖片;磁帶;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1、聽<I love you>音樂做動作進教室。
2、發聲練習:出示玩偶引起幼兒興趣,用<hello>歌歡迎。啟發幼兒變換拍打的部位和動作。
3、分辨聲音游戲
*教師用不同強度的聲音呼喚幼兒。
*啟發幼兒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幸福拍手歌》,並用身體動作和節拍表現。
4、敲敲奏奏
*按教師提示的節拍嘗試敲擊節奏棒的各種方法。
*按兒歌韻律敲擊《孫悟空打妖怪》《修鞋匠》
*嘗試敲擊《大貓和小貓》、體驗節奏的變化。
5、音樂游戲《聽音學走路》:啟發幼兒注意傾聽,根據音樂的變化模仿鳥飛、大象走、解放軍走路。
⑦ 提供親子課的教案和音樂游戲活動
音樂游戲教案-小豬睡覺 活動目標: 1.重點掌握節奏型:XXXXX 2.學慣用自然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3.幼兒能根據歌曲有表情地表演. 活動准備: 錄音機.音樂磁帶.小豬頭飾.禮物盒.節奏卡. 活動過程: 1.進場:幼兒自由做小豬動作進場. 2.學習節奏型 (1)發現寶盒,讓幼兒猜猜裡面有什麼? (...2)出示節奏卡,教師范唱. (3)幼兒用不同的唱法創編節奏. 3.學兒歌 (1)欣賞兒歌(教師播放兒歌). (2)提問: 兒歌裡面出現了什麼?有沒有剛才我們說的節奏型?(請你說一說) (3)幼兒跟說兒歌(播放錄音機). 4.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學會傾聽. (2)幼兒跟唱歌曲,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做動作. (3)請單個幼兒表演唱歌曲. (4)分組唱演唱歌曲,教師給予點評. 5.活動結束 幼兒聽音樂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