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美術學科教案《讓色彩動起來》應該怎麼寫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感受色彩強烈對比帶來的視覺美感,深入了解對比色知識;運用強烈的對比色和生動有力的筆觸,創作一幅富有動感的畫面。
【過程與方法】
學生在回憶、探究、分析、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對比色知識和使畫面產生動感的方法,選擇合適的主題進行表現。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對比強烈的色綵帶來的表現力,學習運用對比色創作富有動感的美術作品,激發學習興趣,並促進對美術學習產生持久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深入理解和運用對比色。
【難點】
如何運用對比色創作一幅有動感的作品。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圖片,並提出問題:說說你發現了什麼?教師對圖片進行去色處理,再次引導學生觀察並提出問題:還會有動的感覺嗎?
教師總結:我們一起來探究色彩「動」起來的秘密,揭示課題《讓色彩動起來》。
環節二:欣賞作品,探究對比色
(一)對比色的概念
1.提出問題:什麼樣的色彩給你歡快、有節奏的感覺?(紅色、黃色、綠色等)
2.出示色相環,引導學生找一找色相環中哪些顏色對比強烈?(紅-綠,黃-紫,藍-橙)
繼續追問:這些色彩在色相環中距離是怎樣的?(180°)
3.講解對比色的概念:色相環中,每個顏色對面(180度對角)的顏色為對比色。如紅-綠、藍-橙、黃-紫互為對比色。
(二)感受對比色
1.作品中的對比色
多媒體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橋》,引導學生欣賞並思考問題:這幅作品中,畫面色彩給你什麼感受?作者運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運用這些色彩進行表現的?
學生思考並回答,教師總結:畫面色彩誇張,充滿動感,畫家運用了補色以及冷暖差別大的色彩。畫面中相鄰的顏色都運用強烈對比的色彩,不同冷暖、深淺的色彩交替使用。
2.生活中的對比色
我們已經感受了作品中色彩的運用,同樣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的對比色,那回想生活中存在哪些對比色?
教師總結:玩具、游樂場、紅綠燈、民間彩塑
環節三:實踐練習,運用對比色
1.提出問題:要想表現一幅具有動感的畫面,你認為如何用色最合適?
教師總結:運用對比色可以使畫面更加的明亮鮮艷從而產生動感。
2.布置作業:創作一幅能讓色彩動起來的畫。
3.學生實踐,教師巡視輔導。
環節四:展示評價,分享對比色作品
1.學生自願展示作品。
2.組織學生進行自評、互評,評價要點:談談你表現的內容是什麼?主要用了哪些對比色?你是如何表現的?同學們的作品中,你認為誰的畫面最活潑、色彩對比最強烈?
環節五:小結作業
1.總結回顧對比色的相關知識。
2.課後作業: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色。
四、板書設計
B. 高中美術學科知識與能力教學設計題怎麼做
天津教師資格高中美術考試要求:1.美術學科的知識與能力。美術學回科的基礎知識、美術創作和鑒答賞的基本方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有效地加以運用;美術學科教學的理論和方法。2.美術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設計方法,規范地撰寫教案,准確地設定和表述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合理地選擇和運用教學資源,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恰當地選擇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3.美術教學實施能力。高中美術教學的組織形式及基本步驟,恰當地運用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准確地表述和呈現教學內容,有效地引導和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美術教學。4.美術教學評價能力。美術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和具體方法,合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通過教學評價改進教學和促進學生的發展。考試題型有:單項選擇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
C. 廣大網友有高中的美術萬能模板:教師資格證《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材料分析題嗎
一、考試目標
1.美術學科的知識與能力。掌握美術學科的基礎知識、美術創作和鑒賞的基本方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有效地加以運用;掌握美術學科教學的理論和方法,了解高中美術課程的性質和基本理念,運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指導教學。
2.美術教學設計能力。了解教學設計方法,規范地撰寫教案,准確地設定和表述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合理地選擇和運用教學資源,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恰當地選擇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3.美術教學實施能力。掌握高中美術教學的組織形式及基本步驟,恰當地運用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准確地表述和呈現教學內容,有效地引導和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美術教學。
4.美術教學評價能力。了解美術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和具體方法,合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通過教學評價改進教學和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學科知識
1.了解中外美術發展的基本脈絡、重要的美術人物、美術風格與流派及美術現象,知道美術的基本理論。
——了解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美術門類的主要成就。如:陶瓷藝術、青銅藝術、雕塑藝術、繪畫藝術、工藝美術、書法篆刻、民間美術、建築藝術等。
——了解西方從原始藝術到當代藝術的發展。如:洞穴壁畫、文藝復興時期美術、巴洛克和羅可可藝術、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後印象派、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等;各時期的建築藝術以及現代設計藝術。
——知道美術的概念、性質和價值等基本理論。如:造型元素與形式原理、美術創作思想、美術的社會價值等。
2.知道美術主要類別和技法理論,了解美術創作和美術鑒賞的基本過程與方法,並具有一定的創作能力和鑒賞能力。
——了解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及其結果。
——知道相關技法理論。如:色彩、解剖、透視、材料等知識。
——了解美術創作(含設計)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掌握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
3.掌握《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的主要精神和內容。
——了解高中美術課程的性質、理念和價值;
——熟悉高中美術課程的模塊和學時,理解課程標准所規定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及要求,運用課程標准指導教學。
——知道《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准(實驗)》有關教學、評價、教材編寫、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等方面的建議。
4.了解美術學科教學的基本理論,並用以指導美術教學活動。
——理解美術課程的價值與目標。
——了解美術課程與教材的意義、結構和編寫方法。
——知道高中學生的身心特徵與美術能力發展的規律。
——了解合格美術教師的素質與能力的要求。
——熟悉美術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的方法,掌握現代教育技術。
——掌握基本的美術教學設計、實施與評價的方法。
(二)教學設計
1. 恰當地設定並清晰地表述教學目標。
2. 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並採取恰當的教學策略以突出重點和解決難點。
3. 根據美術教材的內容合理地組織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及環節。
4. 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有效地開展教與學的活動。
5. 合理選擇多種美術教學資源,尤其是當地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使教學更有效。
(三)教學實施
1.運用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開展高中美術教學。
2.創設情境,促進學生對美術的感悟和體驗,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或大膽創作。
3.准確、清晰地表述美術教學內容,闡釋美術概念,演示美術原理和技法。
4.有效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與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與探究性學習。
5.合理整合多種教學資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美術教學。
(四)教學評價
1.運用現代教學評價理論對學生美術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全面考察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狀況。
2.理解教學評價的導向、診斷、反饋、激勵等功能,了解診斷性、過程性、終結性等評價類型和定性、定量等評價方式,並在美術教學中綜合運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3.能夠全面、客觀地對教學進行反思和評價,提出改進的思路和措施。
三、試卷結構
(1)你認為這一教學目標的設定存在什麼問題?
(2)請寫出你的改進建議。
4.教學設計題
提供教材頁面圖片,或者文字資料。要求:
(1)寫出一篇要素完整的教學簡案。
(2)要明確本課的學習領域,恰當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
(3)合理地設計學習活動和作業要求。
(4)設計至少三個課堂提問。
(5)對整個教案或部分環節作出設計說明。
D. 請問教師資格證美術學科 教學設計部分會考到別的科目嗎
如果你是小學學段,教學設計部分也是六選一(其他學科),或者三選一(音體美),就是一道選做題;
如果你是其他學段,教學設計也是單獨的沒有其他學科內容。
E. 如何在教學設計中體現美術學科的特點美術教學設計與其他學科教學設計的差異
天津教師資格高中美術考試要求:1.美術學科的知識與能力。美術學科的基礎知識版、美術創權作和鑒賞的基本方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有效地加以運用;美術學科教學的理論和方法。2.美術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設計方法,規范地撰寫教案,准確地設定和表述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合理地選擇和運用教學資源,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恰當地選擇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3.美術教學實施能力。高中美術教學的組織形式及基本步驟,恰當地運用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准確地表述和呈現教學內容,有效地引導和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美術教學。4.美術教學評價能力。美術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和具體方法,合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通過教學評價改進教學和促進學生的發展。考試題型有:單項選擇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
F. (美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中美術教師資格考試最後一題《教案》題難嗎答題技巧是什麼
沒有指定教材,但指定了詳細的考試大綱。\r\n教育部考試中心根據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版資格考試標准權,制定各科考試大綱。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大綱規定了考試目標、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試卷結構、題型示例等,是考生學習和考試命題的依據。\r\n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大綱(2科):\r\n《綜合素質考試大綱》、《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r\n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大綱(2科):\r\n《綜合素質考試大綱》、《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r\n初級中學教師資格考試大綱(15科):\r\n《綜合素質考試大綱》、《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r\n《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等13科;\r\n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考試大綱(15科):\r\n《綜合素質考試大綱》、《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r\n《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等13科;\r\n面試考試大綱分為三類:\r\n《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大綱》、《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大綱》、《中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大綱》。
G. 幼兒崗教編具體考什麼內容呢
各地區不一樣,以南京地區為例,考幼師編制需要通過筆試和面試的考核。
1.筆試考查的科目和內容:公共知識60分(包括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論、教育學與心理學及其他綜合知識)、學前教育專業知識100分(包括學前專業基礎知識、教學設計),總分為160分。筆試卷是公共卷和學前試卷一起下發,考試時間為2.5小時。
2. 面試主要測試履行崗位職責所需的專業知識、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主要採用專業技能、課堂教學、模擬課堂、說課、結構化面試等一種或多種形式的組合。具體面試考核項目各地區不同,以教育部門公告為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區要考核幼師的專業技能,請按公告要求准備好伴奏、樂器、美術用品等等。
3. 總成績=筆試成績(百分製成績)×30%+面試成績(百分製成績)×70%。(江北區、溧水區、六合區筆試成績佔比40%,面試成績佔比60%)
4. 筆試考情介紹
對於南京學前教師筆試考試來說,2015年可以說是一個分水嶺。
2015年之前南京學前教育專業只考一張試卷,考試內容主要包括南京人文、網路、時政和學前的專業知識,共60分,考試時間為1個小時,但2015年調整了考試內容,變為考兩張卷子:公共知識卷和專業知識卷。公共知識卷包括南京人文、網路、時政、教育學、心理學和新課改等內容,分值為60分。學前教育專業的公共知識卷和中小學所考的公共知識卷一樣,而這里的教育學和新課改是學前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沒有接觸過的,所以對學前專業學生來講,難度相當的大。學前專業知識卷包括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學前法律法規和文件比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內容,專業知識卷的分值為100分。
從南京2015年學前試卷可以看出,更側重了學前專業學生全面綜合的素質,所以備考時,不能投機取巧,不能抱著突擊復習的態度去應考,而應該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去復習,平時多積累南京人文、網路的知識,多關注時政;而教育學、心理學、新課改這三門學科在看書時應做到理解,多思考,而避免死記硬背,最好做到融三門學科為一個學科,這樣碰到具體案例時,才能靈活應用,才能取得高分。學前教育專業卷備考時,要做到全面綜合的復習,尤其是要抓住新頒布的法律法規和發布的一些文件,這往往是命題的熱點和重點。學前的大題中既有強調學生靈活動手設計的題目,也有比較死的內容,所以對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需要學生頭腦中既要有一定的知識存儲,又要能靈活應變地設計內容。
南京2015年的學前試卷與往年相比,發生的第二個重大變化就是題型的大變化。公共知識卷的題型仍是三種:選擇、判斷和案例;專業知識卷的題型發生很大變化,沒了以往經常考的名詞解釋,多了論述題和活動設計。往年學前專業知識部分一般是名詞解釋、單選題、判斷題和簡答題這四種題型。而2015年學前專業知識卷的題型變為:單選題、判斷題、簡答題、論述題和活動設計。
簡答題題量變大,考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死,較側重對專業知識的識記和掌握,所以這就要求學生平時下功夫,多看書並理解。
論述題分值比較高,難度相對來說比較大,並且具有靈活性,多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較側重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所以這也可以看出南京對幼兒教師素質的要求並不是一味的死記硬背,更需要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題型最大的一個變化是增加了教案,而教案的分值也相當大,佔了30分,而考查方式是以寫完整教案為主,所以平時應多注重教案的撰寫,多觀摩優秀教案和講課,在備考時,應該做到把幼兒園教育的五大領域,七大學科的教案模板熟記於心,多看每個學科的具有代表意義的活動設計。
1. 南京市學前教育面試真題示例:
(1)無生試講,准備16分鍾,試講6分鍾 :試講《可愛的動物》自定領域和年紀
(2)答辯:2分鍾完成:你用了什麼教學方法?
(3)技能:1. 鋼琴:自己准備,表演1.5分鍾 2. 舞蹈:自己准備,表演1.5分鍾 3.清唱:自己准備,表演1分鍾 4. 繪畫 :主題:《我們都是好朋友》40分鍾完成
H. 人美版七年級上冊美術教案,新教材,急需
人美版美術七年級上冊全套教案,共73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網路搜索「飛翔教學資源網」就可以到我們網站
第1課 在美術世界中遨遊
一、教學目標
本課不是從傳統的角度介紹各個畫種,而是以材料來區別不同的畫種,力求使學生明白畫種的不同,是因為畫家使用的材料的不同。本課還希望通過對一些現代藝術的介紹使學生明白隨著時代的前進,美術材料也在不斷地出現新的變化,新的材料會帶來新的審美觀念。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欣賞課本的圖片,並引導學生回憶在小學時欣賞過的圖片,進行美術作品製作材料的分析。
(二)難點:學生能夠獨立、正確地從美術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認識美術作品的門類。
三、課前准備
(一)教師准備一些不同畫種的材料實物,如油畫顏色、木刻刻刀、油墨及各種繪畫用紙等給學生傳看。
(二)教師講課、學生練慣用的多媒體課件,師生均應准備一些畫作印刷品、幻燈片或錄像等以補充課本內容。
四、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對美術不同種類的了解。了解材料與畫種的關系,向學生展現出美術世界的廣闊,使他們能對美術種類有一個正確的判斷。
同時,使學生對各個美術門類,其中包括現代美術設計的特點、功能、材料有初步的認識。
通過欣賞、感受、體驗美術作品,對美術的種類有初步的了解。對美術材料與畫種的關系有初步的認識。
以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探究性學習,要特別強調學生進行研究。要為學生創設一種學習、探究的氛圍。本節課的探究題目為:「是什麼決定了美術門類的不同?」
請學生觀看錄像及圖片資料。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是什麼決定了美術門類的不同?」 引導學生查找資料。
教師應抓住材料與畫種的關系,使學生對美術種類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對各個美術門類,其中包括現代美術設計的特點、功能、材料有初步的認識。
教學過程設計
(一)用探究性學習方式學習
探究性學習要特別強調學生進行研究。要為學生創設一種學習、探究的氛圍,要有探究的課題。這節課的探究題目就可以確定為:「是什麼決定了美術門類的不同?」
1.教師放映幻燈或者錄像片,向學生展示美術世界的豐富多彩,為學生創設一種置身於美術作品之中的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觀察作品的細部,讓學生看出不同畫種的效果,甚至能夠看出不同的材質。
2.回到課本上的圖片,具體地分析每幅作品由於材質的不同,使得美術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學生的自行探討為主,教師適當地加以補充)。如將《父親》和《秋瑾》對照,同樣是畫人物,它們有什麼不同?(可以從色彩、光線、立體感等方面相小對照)
3. 如果有條件,教師給學生准備一些不同畫種的材料實物,像油畫顏色、各種繪畫用紙等給學生傳看。
4.教師設計一些類似智力測驗式的思考題,看學生是否能夠將藝術作品和材質正確地「掛鉤」,一邊看作品,一邊正確地找出作品使用的材料。課前,師生均應准備一些畫作印刷品、幻燈片或錄像等以補充課本內容。像學生甲指版畫《秋瑾》,學生乙找出版畫用的材料;學生甲出示卡片——「浮雕」,學生乙就要指出書上圖片中的浮雕;學生甲出示「水彩畫」的卡片,學生乙就要從課本外找出一張水彩畫的作品。
5.為了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還可以從課本之外找一些圖片,讓他們做出分析和答案。
6.找出一些圖片留給學生作課外的探索。如設計領域的廣告,就有不同的材質。如版畫中的銅版畫、石版畫都可以讓學生了解,但不要在課上花費太多的時間。通過課外的探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地學習知識,為他們創造探究性學習的實踐機會。
五、教學點評(教學反思)
讓美術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鏈接,在現代教育中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傳統的美術欣賞課容易上成以教師為主角的灌輸式授課,教師一般對美術的概念、種類,作品的內容、形式等角度全面分析作品,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在許多的教師眼裡,作品的意義、表現手法在美術史中有了一些定論,學生沒有必要再進行參與。新的課程標准帶來了新的教育觀念,提倡感受和體驗,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在欣賞課上,就一定要有與之相適應的學習方式。當前,教師的一個重要責任就是在貫徹實施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努力進行教學實踐,把教育新理念落到欣賞教學的實處。
本課強調學生通過探究性的學習方式進行研究學習。要為學生創設一種學習、探究的氛圍,要有探究的課題。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美術世界的豐富多彩,為學生創設一種置身於美術作品之中的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還應強調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直接的感受和體驗自主學習,引導學生觀察作品的細部,讓學生看出不同畫種的效果,甚至能夠看出不同的材質。使學生能夠獨立、正確地從美術作品按工具材料分類的角度認識美術作品的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