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小學認識中國畫美術教案

小學認識中國畫美術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07 19:40:36

Ⅰ 小學四年級美術下冊作業認識中國畫怎麼畫

美術四年級下冊第八課教案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對稱的原理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
2、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創作一組對稱的人物或動物。
3、體驗創作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學會表現對稱的人物或動植物。
2、用自己適合的方法創作對稱的物體。
教具學具:手工工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說說對稱有什麼特點。
2、欣賞教材上的學生作品,討論一下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麼。或者說我們可以怎麼樣來理解課題《雙胞胎》與本課作業的關系。
二、發展階段
1、學生自學:
(1)教材上用了哪些方法來表現"雙胞胎"造型?
(對折剪,對折印……)
(2)除了書上的,你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
(3)用這些方法適合表現哪些主題?
回憶生活中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出現對稱的任務造型。
(在體操房對著鏡子做體操,2個小朋友面對面做游戲,雙人跳水,花樣游泳……)
2、 學生擬訂創作主題,並說說准備用哪一種方法來表現這一主題。
3、 學生創作。
三、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後,要提醒學生收拾繪畫工具和材料,要養成不亂扔雜物的習慣,保持教室整潔。
四、課後拓展:可用泥或彩泥來表現人物或動物的組合。
以上就是美術四年級下冊第八課教案全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Ⅱ 如何幫助學生學習中國畫表現技法

很多地方美術教學非常注重對民族文化的學習,有些學校開設了中國畫的課,在校本課程裡面增加了中國畫的學習內容。現在很多教科書對中國畫的教學內容確實有削弱。在中國畫教學上,我們曾經帶領孩子們嘗試著去模仿大師或者我們的祖先畫的一些傳統題材、傳統規格的中國畫,花鳥、山水、人物都嘗試過,但是我們發現,低年級的學生在表現這些的時候有一定困難。他們會很容易模仿出來,但是畫面裡面非常缺乏生機,他們不太理解那些山鳥、山水之間的語言,它們之間的關系,如為什麼這么大的畫面卻只畫出這么一小部分,那種空間格局到底是什麼。對低年級的學生,應該注重對於水墨、筆墨的感受。現在有條件的家庭的或者是家長有這方面意識的家庭,會從小培養孩子用毛筆練字,但是大部分學生對毛筆這個材料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首先應該讓學生熟悉材料。比如,我們可以用一到兩課的時間讓學生用毛筆寫漢字,熟悉一下毛筆中鋒或者側峰會出現什麼樣的效果,然後熟悉一下宣紙,不同的宣紙如熟宣、生宣,水墨一洇開是什麼樣的感覺。在這個基礎之上讓學生接觸具體的繪畫,比如畫花朵,可以先帶學生看一些圖片,看一些經典的作品,再觀察現實生活當中花的結構,讓學生加深一些體驗,然後就開始繪畫。在繪畫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我們中國的毛筆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如果變換姿態、力度會有什麼不同,水和墨之間又有什麼樣的趣味,理解中國畫的語言,慢慢地再通過欣賞來提高他們的認識,高年級學生的傳統題材作品可能就會更有生機了。
中學階段的中國畫,以花鳥類、樹石類為主。如畫花卉時,要了解花卉的結構,如單瓣、復瓣、俯仰含放。學習時可以讓學生臨摹一些優秀的中國畫作品(可以是局部的),體驗中國畫的筆墨趣味,並使他們較快地掌握中國畫中的筆墨技法。對中國畫的理解,不能單純照著一個樣子去臨摹。我們中國古代的花鳥畫、山水畫也是來自於生活的,像花的畫法,有復瓣的、有單瓣的、有俯仰的,有含放的等,各種各樣的造型都有,都來自生活,讓學生畫中國畫的時候,要有一些形象的照片給學生看看。包括山水畫當中石頭的皴法,就是根據自然界的山石不同的紋理的變化創造出的。我們給學生講皴法的時候,就可以給他看一些山石紋理的照片,讓學生來了解中國古代的畫家是在觀察自然這個基礎上創作的,而且是用線來表現。
在中國畫的學習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技法的學習,還有一方面要讓學生多了解中國古代藝術家創作的精神。中國畫的欣賞和學習確實是有難度的,因為很多的中國畫都是文人畫家畫的,很多和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中國傳統的文化是有關的,這些東西給中學生講有難度,但是我們可以從技法的角度讓學生來了解中國畫的特點。
在什麼年齡段可以進行中國畫的教學,中國畫的教學到底用什麼形式來進行,是臨摹還是隨意地、自由地表現?這裡面牽扯到很多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目前我們國內的教科書基本上是在中年級階段也就是在三年級的時候開始編入了中國畫的學習內容。一般來說,在三年級、四年級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讓學生在宣紙上用毛筆體驗水墨,通過游戲的形式來進行的,不是一本正經地讓學生去畫白描或者是畫寫意,而是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了解水墨在宣紙上深化的效果。五六年級時,目前有的學校開始進行簡單的花鳥畫的學習,也有的學校讓學生畫一些樹,或者是山水的襯法。
在美術教學整個過程中,我們提倡的是創造性的培養,也就是要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是我們美術教學的一個最主要的目標,但是在傳統的中國畫的教學中,古人都是強調臨摹的,通過臨摹學習掌握前人的技法。臨摹是學習中國畫的傳統方法。我們中國很早之前就有畫譜,從唐代五代時候黃荃的寫生珍禽圖,到宋代的竹譜、梅譜,到後來明清時候畫譜就更多了,這些就是中國古代給初學畫畫的人的範本,中國古代在長期的中國畫學習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很多臨摹的方法,這種臨摹方法在現代社會中、在我們中小學生學習過程中也可以運用。有一些老師有顧慮,覺得我們現在強調的是創造性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為什麼在中國畫的學習上要臨摹呢?中國畫學習的方法,可以通過臨摹的方式,但是我們的美術教育總體上還是強調想像力和創造力,並不是說學習了中國畫就抹殺了想像力和創造力。中國畫的技法學習過程,非常強調師承關系,中國的繪畫藝術就是這樣繼承發展過來的,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要違背了我們古人的學習方法,不要認為臨摹就是不對的。在中國畫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讓學生去臨摹,但是我們也要給學生講清中國的傳統畫也是來自於自然的,而不是完全依賴於臨摹前人的東西守古而不化地發展過來的。在中國畫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讓學生臨摹一些古人的名作,尤其是到了小學六年級階段、初中階段,讓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臨摹,了解我們歷史上的一些大師創造出這樣漂亮的中國畫的技法,學生可能就會有所感悟,如果不通過臨摹,他就永遠感悟不到中國傳統繪畫的魅力。所以,不要把自由表現與臨摹對立起來。不管是學生們的水墨游戲,還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的臨摹,都是在認識中國畫的語言,學生了解語言了以後才會慢慢地學會自己去運用語言進行創造。

Ⅲ 求人教版小學6年級的美術目錄教案或者教參

六年級上冊
第一課 遠近的奧秘(造型·表現)
第二課 風景寫生(造型回·表現)
第三答課 心中的風景(造型·表現)
第四課 會動的剪影(設計·應用)
第五課 水墨畫——動物(造型·表現)
第六課 形體切挖(設計·應用)
第七課 我們做樂器(設計·應用)
第八課 宇宙之旅(設計·應用)
第九課 保護文物(綜合·探索)
第十課 愛護古建築(綜合·探索)
第十一課 電腦美術(造型·表現)
(設計·應用)
第十二課 中國畫與油畫(欣賞·評述)
下載地址:
http://www.pep.com.cn/meishu/jszx/6s/jsjxys/

Ⅳ 小學美術國畫教學要教什麼內容

中國畫是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的民族繪畫,並有著燦爛輝煌的藝術成就。國畫作品可以與西方任何時代的作品相媲美,越來越為當今世界各國所矚目。常言道: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有世界性。中國畫作為中國一個具的強烈民族性的傳統繪畫,在中西方文化融合滲透的今天,正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方式發展變化著,為人們展示著它的獨特魅力。為此,國畫教學,在小學美術教育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有效地開展國畫教學對於小學生認識中國畫,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畫教學現狀
在小學國畫教學中,存在著很大問題
(一)當今社會科技突飛猛進,高科技的工具是接踵而來,今天的中小學生,是"漢堡、牛奶"與"卡通、漫畫"的時代,利用電腦進行繪畫,古老的書畫藝術有時常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接受,而且繪畫技法和調色等方面的能力嚴重受到制約。對於學生不熟悉的事物,教師講解起來困難大增,學生是否感興趣,還要靠教師積極引導。
(二)由於歷史文化的影響,以及傳統教學模式長期作用下,小學國畫教學還是以臨摹范畫,或教師畫一筆學生練習一筆的現象,講完後全班完成同一幅畫。陳章良教授曾經說過:"創新教育從某一角度來說,應是鼓勵學生發展他們有個性,有一種創新的意識,千萬別把孩子們變成像一個'模子'里鑄出來的人。"
(三)家長的不支持,不投資不為學生購買國畫用具,我們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還有家長的不理解,教師和學生家長在評價學生作品時,是與教師范畫是否相近為標准,不必說,自然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內容,學生為適應教師和家長的評價標准而把表現潛能嚴重扼殺掉。
在這種教育現狀下,我們的國畫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國畫的興趣,學的有成績了,就會慢慢得到認可,這就要求教師有很好的教學方法。
二、激發學生學習國畫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在剛接觸中國畫時便在筆墨游戲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使之對國畫學習充滿期待並在每一次學習中保持愉悅的心情對學生在將來的中國畫學習中取得成就至關重要. 小學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慾和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可以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一)從玩中讓學生熟悉中國畫,並培養其樂趣。在學生尚未接觸到中國畫課時,對水墨畫十分地生疏,若以傳統模式機械地要求學生臨摹,學生易產生厭煩。此時,我巧妙地利用了"玩","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引導學生通過玩墨、玩筆,讓其發現筆的運用。結果學生們隨心所欲,畫的是千奇百怪,我為他們的畫取名為-美麗的夢,因為夢是虛無飄渺的,形態怪異的,他們的畫也是如此,對我起的名字他們很滿意。
(二)採用多種表現方法激發興趣。如採用揉紙法、點染法、暈色法、平塗法、擦染法、拓印法等等,使學生利用各種表現手法來對心中的事物進行描繪,使之能獲得成功感,增強創作熱情。
(三)教學中運用風趣的語言,提高學習興趣。在小學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孩子不同於成人,因此教師的語言要兒童化,風趣化,盡量接近孩子們的生活,這樣他們才能夠易於接受,也會使教師的工作得以順暢進行。
(四)講名人軼事引發興趣。中國畫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名人軼事很多,如"吳帶當風,曹衣出水"、齊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可以讓學生感受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和筆墨的巧妙之處,讓他們感受到學國畫的樂趣。
三、探索新的國畫教學模式
美國教育家勒溫費爾特說過:"兒童只要給予充足的時間、幫助、獲得與創造性材料接觸的機會,而不被強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規范,那麼每個兒童都能成為藝術創造的能手。學生對於學國畫有了一定的興趣,就要看教師的教學模式了,當務之急就是改變現存的傳統的國畫教學模式。我在從事小學美術中國畫教學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嘗試著拋棄傳統的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使我的教學成績更上一層樓。
(一)欣賞中國畫,從感受到領悟國畫的藝術魅力。在名畫欣賞中感受美術作品本身蘊含的對生活、大自然的熱愛和審美意識。中國畫,講究"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因此,美術作品欣賞就是讓學生從感受作品到漸漸領悟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及藝術家的思想感情。
(二)、深入生活,擴展學生表現面。在兒童水墨畫教學中,擴展學生表現的內容是十分重要的,傳統的教學不外乎臨摹、寫生、創作三體合一,這是歷代畫家實踐證明的一條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內容也是常規的花鳥、山水等,而目前相當數量的兒童國畫班,也實行依樣畫葫蘆的教學模式,此現象已引起眾多美術界有識之士的憂慮。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指出:"教師不應企圖將知識硬塞給兒童,而應找出能引起兒童興趣、刺激兒童好奇心的材料,然後讓兒童自己去解決問題。
(三)學生課堂活動貼近"最近發展區"。利用寫字的游戲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鍛煉中,側、逆、頓鋒的應用以及色彩知識的掌握。即,讓學生用平時寫字的方法在宣紙上用墨寫上字,可以把字拆開、疊加、拼合等方法進行書寫,寫時也可用各種運筆方法,然後在不同的空間填上顏色。通過訓練學生對各種用筆、色彩間的關系、疏密關系等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樣,學生的主動性很強,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發揮的餘地。這也是我們中、小學生的美術教育的要求,是讓每個受教育的學生都能獲得"最近發展區"的發展或"跳一跳,吃蘋果"的潤澤和成長的完善化教育。
(四)寫生感受式教學。寫生,是美術學習、繪畫入門的基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中國畫學習與創作也是離不開寫生的。但在中國畫課堂教學中,安排什麼樣的寫生內容,怎樣進行教學,怎樣由寫生到創作表現,也是值得我們實踐探索的問題。
任何教學模式都是有其優缺點的,面對不同特點和年齡的學生,在教學中我們應依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學中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因為學生畢竟不是教師個人的產品,學生是有個性與靈性的人,我們應給學生多方面的知識和影響。

Ⅳ 認識中國畫美術書欣賞作品有哪些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分別是: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唐代·閻立本《步輦圖》
唐代·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
唐代·韓滉《五牛圖》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明代·仇英《漢宮春曉圖》
清代·郎世寧《百駿圖》
古今中國最25幅億元天價名畫:
1、明代 唐寅《廬山觀瀑圖》2013年以5.9億美元成交。
2、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2011年以4.255億元人民幣成交。
3、元代 王蒙《稚川移居圖》2011年以4.02億元人民幣成交。
4、北宋佚名《子母猴》2011年以3.62億元人民幣成交。
5、黃澤金《我是中國人》2014年以2.988億元人民幣成交。
6、李可染《萬山紅遍》2012年以2.9325億元人民幣成交。
7、文徵明《瀟湘八景詩畫》2011年以2.84億元人民幣成交。
8、潘天壽《鷹石山花圖》2015年以2.7945億元人民幣成交。
9、張大千《桃源圖》2016年以2.7億港幣成交(約合人民幣2.254億元)。
10、徐悲鴻《九州無事樂耕耘》2012年以2.668億元人民幣成交。
11、傅抱石《毛主席詩意冊》2011年以2.3億元人民幣成交。
12、郎世寧《乾隆大閱圖》第四卷《行陣》2011年以2.037億元人民幣成交。
13、吳冠中《周庄》2016年以2.36億港元(約合1.97億元人民幣)成交。
14、陳皋《蕃騎弄簫圖》2011年以1.84億元人民幣成交。
15、唐寅《仿李唐山水》2011年以1.725億元成交。
16、明代 吳彬《十八應真圖》2009年以1.69億元人民幣成交。
17、張大千《嘉耦圖》2011年以1.9106億元港幣成交。
18、吳冠中《長江萬里圖》2011年以1.495億元人民幣成交。
19、石濤《閩游贈別山水卷》2011年以1.36億元人民幣成交。
20、清代徐揚《平定西域獻俘禮圖》2009年以1.34億元人民幣成交。
21、清代 錢維城《雁盪圖》手卷2010年以1.2992億元人民幣成交。
22、黃胄《歡騰的草原》2013年以1.288億元人民幣成交。
23、八大山人《山水卷》2012年以1.1615億元人民幣成交。
24、常玉《五裸女》2011年以1.07億元人民幣成交。
25、乾隆玉璽2011年以1.14以元成交
至今當代中國十三大最貴健在畫家個人最貴十三幅天價畫作:
當代中國最貴13幅天價名畫:
1、黃澤金《我是中國人》2014年以2.988億元人民幣成交。
2、崔如琢《丹楓白雪》2014年以1.84億元港幣成交。
3、曾梵志《最後的晚餐》2013年以1.81億元港幣成交。
4、靳尚誼《塔吉克新娘》2013年以8510萬元人民幣成交。
5、張曉剛《生生息息之愛》2011年以7906萬元港幣成交。
6、范曾《八仙圖》鏡心2011年以6900萬元人民幣成交。
7、黃永玉《田家梅》2013年以6325萬元人民幣成交。
8、劉文西《幸福渠》2010年以4592萬元人民幣成交。
9、岳敏君最貴的《處決》2007年以4400萬元人民幣成交。
10、周春芽最貴的《石頭系列雅安上里(三聯畫)》2012年以2990萬元人民幣成交。
11、王明明最貴的《蒲松齡先生講書圖》 鏡心2000年以1380萬元人民幣成交。
12、史國良最貴的《轉經圖》 鏡片 2014年以1173萬元人民幣成交。
13、劉大為最貴的《天山遷徙》2014年以1058萬元人民幣成交。
至今起拍價最貴的二大畫家的畫:
1、現代 黃澤金《九九九九九九九九九華龍和諧圖》2015年起拍價19億元港幣。
2、近代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2015年起拍價10億元人民幣。
至今中國最貴5幅億元天價書法藝術作品:

1、北宋 黃庭堅《砥柱銘》2011年以4.368億元人民幣成交。
2、王羲之《平安帖》手卷 2010年以 3.080億元人民幣成交。

3、清朝 乾隆皇帝御筆手卷《白塔山記》2014年以1.1615億元人民幣成交。
4、北宋 曾鞏的書法《局事帖》2009年以1.080億元成交人民幣成交。
5、《宋元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手卷 2009年以1.008萬元人民幣成交。

Ⅵ 四下認識中國畫寫感受200字

中國水墨畫是中復華藝苑中的一制顆明珠,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深受中外人士的喜愛。學生學習水墨畫,既可以使他們掌握一些基本技法,為以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又可以使他們受到藝術熏陶,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對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熱愛。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我覺得應該充分挖掘祖國的民族文化,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通過小學水墨畫教育這個載體,培養小學發現、感知和表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小學健康的審美情趣,促進小學的興趣、自信、創新等心理品質的和諧發展。並且,水墨畫用毛筆畫畫,能大能小,揮灑自如,很適合兒童作畫大膽、想像豐富、構思隨意的特點。所以,只要耐心引導他們掌握水墨畫的用筆、用墨、用色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充分發揮兒童的想像力,你的面前就會呈現出一片新的藝術天地。現就我輔導學生學習水墨畫談幾點體會。

Ⅶ 人教版小學6年級的美術教案

六年級美術全冊備課

一、教學目的、要求
(一)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1.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體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2.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作意圖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它美術活動的區別。
3.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南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重點
1. 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和純度漸變等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並能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2. 能用日記畫的形式表現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義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物,表達自己的情感。
用各種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膽想像並設計製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
(二)教學難點
1. 利用多種媒體,如蛋殼、廢包裝、稻草等材料製作作品。
2. 欣賞情節性比較強的中外作品,認識該美術作品的藝術特點。
3. 用水粉、水彩顏料表現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願望。
4.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通過植物籽粒,纖維線材、織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貼進行造型設計。
5.能運用紫沙泥等材料進行立體造型,並用水粉顏料加工、裝飾。
三、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徵、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 採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四、課時安排
周次 課題 主要內容 課時
第1周 遠近的奧秘 了解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化規律,學習平行線和消失點的透視概念。 2 課時
第2周 風景寫生 學習利用簡單的構圖知識,並進行風景寫生,以提高造型能力與構圖能力。 2 課時
第3周 心中的風景 根據記憶或者想像,表現心中的風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2 課時
第3周 會動的剪影 了解皮影藝術特點,學會用卡紙製作剪影人物。 2 課時
第3周 水墨畫—動物 了解中國畫的特點,學慣用皴法來畫動物 2 課時
第6周 形體挖切 用泥在六面體或者圓柱體上進行切挖。 1課時
第7周 我們做樂器 學習運用不同的材料製作樂器,培養創造力和設計意識。 2課時
第9-10周 宇宙之旅 了解飛船結構,利用廢棄物製作宇宙飛船,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3課時
第11周 保護文物 通過欣賞、繪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課時
第12-13周 愛護古建築 了解古建築的特點及保護古建築的意義,增強對傳承文化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 3課時
第14周 電腦美術 熟練運用Wingdows繪圖板中的繪畫工具,進一步了解各種工具的使用。 1課時
第16周 中國畫與油畫 了解中國畫和油畫的使用工具、材料以及在表現方式、表現內容等方面的區別。 2課時

1、遠近的奧秘
授課班級:六年級
課業類型:造型•表現
課 時:2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變化規律。
2、學習、了解視平線和消失點的透視概念。
教學中難點:
重點: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觀察,發現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能掌握簡單的原理和規律,將透視知識應用於繪畫中,使描繪的物象更貼近真實。
難點:在繪畫實踐中應用所掌握的透視原理和規律,提高兒童繪畫的基本技能,逐步發展兒童的觀察力、想像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教學具准備:
師:范圖、教學VCD、學生作業用紙
生:繪畫工具
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按常規進行。
二、過程設計:
1、導入新課
欣賞圖片,觀察投影片中路的寬窄、欄桿的密疏、樹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簡單的圖形在紙上表現這些事物嗎?
討論學生們的簡易畫,從中發現了什麼問題?
生:近大遠小。
2、講授新課
⑴師:是的,近大遠小,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遠近的奧秘》的基本規律。(出示課題:遠近的奧秘)
在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中,除了近大遠小的現象外,還有什麼現象? 近高遠低、近寬遠窄、近長遠短、近清晰遠模糊、近鮮明遠灰暗(色彩)
⑵什麼是透視呢?
在生活中,我們發現同樣的物體,在不同的位置上,會產生近大遠小、近高遠低、遠寬遠窄的變化,這就是透視現象。
你們的在一望無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們向遠處眺望,天與地、天與水面之間產生了一條長長的水平線,這就是視平線。
當兩邊的樹木向遠處延伸時,就慢慢地消失在視平線的一點上,這點就是消失點。
⑶說說周圍環境中的透視現象?
⑷欣賞課本上的范圖,讓生找圖中的消失點。
⑸師示範
①先找到消失點。
②畫出主要的的透視線,如馬路。
③按近疏遠密、近粗遠細的規律,處理好各條豎線、斜線。
④將物體的外輪廓簡略表現出來。
3、本課練習臨摹課本上范圖
4、生作業,師巡視輔導
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5、作業展示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按常規進行。
二、過程設計:
1、講評上節課作業
⑴透視現象是否准確
⑵近大遠小、近疏遠密、近粗遠細的規律,有沒有運用在畫中?
2、在繪畫上色時注意哪些問題?近的鮮明一些、遠的灰暗一些。
3、學生繼續完成作練習,教師輔導。
4、作業展示
師生共同評價。
教學反思

2、風景寫生
教學目標:
學習簡單的風景構圖知識,利用所學的透視和構圖知識進行風景寫生。
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與構圖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簡單的風景構圖知識,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如何把透視和構圖知識運用到繪畫實踐中。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10—12分鍾)
欣賞、分析課本圖例,鞏固對透視概念的理解。
師:「同學們學習了基本的透視知識。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組圖片,看看他們是如何運用哪些透視方法的。」鞏固、加深對平行透視(一點透視)和成角透視(兩點透視)的理解。引導學生分析他們的特點。
了解風景寫生的方法與步驟。
欣賞課本第2頁下方的圖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師:「這些方框我們稱之為取景框,在風景寫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機的鏡頭,照出來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攝者的所取的景構圖好不好有直接關系。所以畫面的美不美和你們的所取的景構圖好不好有直接關系。」師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並介紹其使用方法。同時介紹在沒有取景框的情況下,可用雙手架成「口」字形進行取景。
以圖片或照片資料為例或通過對窗外景物的觀察,講解風景寫生的方法和步驟,了解風景寫生中的近景、中景、遠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進行取景構圖。在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中房屋的各條棱邊會有什麼變化。如何在畫面中確定「視平線」和「消失點」。欣賞一些風景畫和學生習作。
步驟:觀察——取景——構圖——描繪——修改——收拾完成
(二)發展階段(28—30分鍾)
1、取景構圖實地風景寫生
選擇操場或頂樓陽台先集中引導學生進行取景,觀察建築物的透視變化,然後以小組的形式分散開進行實地風景寫生。
老師巡視輔導,及時幫助學生改正錯誤。
作業點評。
教學反思:3、心中的風景

課時:2-3課時
一、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風景畫的一般特點和基本畫法,提高對色彩的運用能力,在作業過程中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培養審美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色彩畫風景的作畫要求和一般方法(通過教師講授指導與學生練習來解決)。
難點:色彩的調配和著色運筆(通過示範和學生實踐來突破)。
三、教具與學具准備
教具:教材,大掛歷風景掛圖,示範用水彩畫具材料等。
學具:教材,水粉畫工具材料和8開作業紙等。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畫具准備情況,安定好學生精神,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觀賞導人,板書課題。
1.出示觀賞風景畫作品。(可用優秀學生作業)
2.簡析畫面色彩與構圖特點。
3.提出並板書課題:用色彩畫風景。
(三)講授新課。(邊講邊示範)
1.選景構圖。
可用較大的彩色風景照片掛歷作為實景,也可將學生帶到室外,視具體情況來確定。用掛歷是方便易行且有效的辦法。告訴學生選景不可貪多,應簡單、有重點,主次得當,切不可將所見之景都畫上去。當選擇好景物之後開始勾畫草圖。可用鉛筆輕輕畫出,不要太詳細,應大方飽滿,注意取捨,可以挪動搬遷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審美需要。主要的景物應安排在畫面視覺中心,占據較大空間。

2.從遠到近或從近至遠鋪畫景物色彩。以教材上的示範步驟為例。
(1)用藍色加少許紫色大筆觸畫天空大體色彩;黃色畫地面,接畫少許藍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筆觸概括。(見步驟圖)
(2)用橘黃色畫秋樹,隨意點畫,與未乾之天空藍色相交處變黃綠,自然呈現樹葉之色 (見步驟圖)。
(3)用赭褐色加少許藍色畫樹干、樹枝和房子,房子陰暗處用淺藍色稍畫,整個畫面既有冷暖色對比,又是統一協調的,非常好看。
(4)可點畫出人物、門窗等細節,直至完成。

3.教師小結:剛才老師所畫的景物步驟是由遠至近畫出的,實際上是先畫遠景再畫中景後畫近景,同學們畫時也可由近到遠去畫。即近景一中景一遠景(天空、遠山等物)。
(四)布置學生作業,提出作業要求。
1.或參照掛歷照片(若干幅任選其一),或參照書上臨畫,或自行想像設計。
2.畫時應考慮畫面總的色彩傾向和冷暖對比,使之既生動又和諧。
3.由近至遠或由遠到近靈活進行。
4.構圖飽滿單純、主次有別,不要貪多。
(五)學生自行作業,教師指導完成。
(六)簡評作業,布置學生收拾好工具材料。宣布下課。

5水墨畫——動物

(第1-2 課時)
目標:復習、鞏固水墨畫的基礎知識。即,工具材料,用筆用墨。學習幾種動物的畫法。
重難點:訓練學生的用筆、用墨。用筆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動物的造型。
課前准備:學生准備幾張小動物的照片。准備好筆、墨、宣紙等。教師准備幾幅小動物的圖片。教師准備范圖。

教學過程:
簡要地復習國畫的基礎知識和用筆用墨等作畫技巧。
教師出示幾幅動物的水墨畫,並結合課本的范圖,引導學生進行欣賞。
a.欣賞靈活多變的用筆,加深中鋒、側鋒以及點筆的了解。
b.欣賞用墨焦、濃、重、淡、輕五色,加深學生對墨色的了解。
c.構圖以及動物的造型。
d.欣賞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風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幾位畫壇大師,激發學生對傳統藝術的熱愛。
3.教師現場示範,讓學生直觀了解作畫的全過程,並歸納出步驟:
講解歸納動物的大形體。
講述調墨、調色。
分步作畫,講解畫動物的先後順序。
修改調整完成。
4.布置作業,畫兩幅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麻雀、蝦。
5.老師巡迴指導,主要是用筆、用墨以及動物的造型。
6.徵集作業、講評,提高審美能力。
(三)課後拓展
收集徐悲鴻、齊白石等畫家的資料,了解馬和蝦的畫法。

水墨畫——動物
(第3-4 課時)
目標:復習前一課時所學畫的小動物。學習螃蟹和松鼠的畫法。
重難點:筆墨的掌握和使用小動物的造型。
課前准備:布置學生收集松鼠和螃蟹的圖片。准備作畫用的工具和材料。教師准備好范圖以及工具材料。
課堂教學:
請兩位學生上台畫麻雀和蝦,老師進行講解,指出優缺點及應改正的地方。
老師現場示範講解松鼠及螃蟹的畫法,並歸納出作畫的步驟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讓學生直觀感受作畫的全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布置作業,畫松鼠和螃蟹。
教師巡迴指導,主要是動物的造型及筆墨的處理。
徵集作品並講評、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課後拓展
要求學生畫一幅自己喜愛的小動物水墨畫。

7、我們做樂器
課時:2-3 課時
教學目的:
1、 讓學生通過欣賞了解樂器及樂器的發展,學習運用不同的材料製作樂器。
2、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設計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樂器
難點:設計樂器
教具准備:
教師:課件( 有關青銅編鍾、藏族大鼓、戰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樂器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
學生:准備製作樂器的竹筒、鐵管、鐵盒、陶泥…… 。

教學過程:
第1-2 課時
(一)、引導階段
1、 教師播放幾段樂曲讓學生欣賞。
2、 請學生猜一猜是什麼樂器發出的樂曲,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青銅編鍾、藏族大鼓、戰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樂器的不同音效。
3、 請學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關樂器的資料。
4、 教師出示圖片並簡要介紹樂器的發展、樂器的種類,並讓學生欣賞不同的樂器發出的不同的音效。
5、
原始社會(用獸骨、陶泥等製作樂器)-----奴隸社會(青銅製作精美的樂器)-----封建社會(樂器的用料、工藝更為講究,多樣如:青銅編鍾、戰國彩繪虎座鳥架懸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國西南(雲南、貴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寧夏、甘肅、新疆、西藏)地區一些少數民族仍舊是用手工來製作樂器。如
:藏族大鼓,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獨特文化韻味。
(二)、 發展階段
1、教師出示樂器的圖片,引導學生歸納樂器的形狀及特徵。
2、教師啟發學生根據自己帶來的材料設計樂器,教師講解樂器的製作方法。
3、學生思考先畫出自己的設計草圖並進行小組交流。
4、教師根據學生的設計構思進行啟發性的講評。

學生製作,教師巡迴輔導。
作業:利用竹筒、鐵管、鐵盒、陶土等材料製作樂器。

交流與評價:
1、 展示學生製作的樂器並請學生說說自己的設計構思及製作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問題,自己是怎樣解決的。
2、 師生交流評價。
3、 布置下節課工具。

第3課時
教學過程:
1、 教師復習上節課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從形和聲方面繼續加工樂器,讓自己的樂器更好。
2、 學生製作,教師巡迴輔導。
3、 學生展示樂器
①讓學生分組展示自己製作的樂器並吹一吹自己的樂器。
② 師生交流----比一比,誰的樂器造型好,誰的樂器能發出優美的聲音。
③教師評價,小結。
4、 課後拓展
讓學生嘗試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製作樂器。

8、宇宙之旅
課時:2 -3 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宇宙飛船的主要結構。
2.學習和利用各種廢棄物製作宇宙飛船。
3.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養成收集有關宇宙飛船的信息與資料習慣。
2.利用各種廢棄物製作各種宇宙飛船。
教學難點:
了解和掌握飛船的主要結構。
教學用具: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上天的影片,自製宇宙飛船的教具模型、掛圖等。
課前准備:
1.引導學生多途徑搜集相關載人飛船與宇航員的知識。
2.同時並准備一些廢棄材料(塑料瓶、紙盒、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組織教學。
2.欣賞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把中國首位宇宙員楊利送上了太空後的一段影片,並講解有關「神舟五號」的發射情況。讓學生通過直觀的了解,親身感受中國人民實現了千年來的飛天夢。
3.導入課題。
4.引導學生欣賞宇宙飛船圖片作品,感受作品所體現的「宇宙飛船的形狀特徵」。
5.鼓勵學生說說形狀特徵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飛船,你們是否還知道有關其他宇宙飛船的知識嗎?
6.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組討論。

二.發展階段
1.各組學生把各自搜集相關宇宙的各種資料及圖片進行展示然後回答。
2.師生共同找出飛船的主要結構,師邊講邊演示各種各樣宇宙飛船的主要結構造型。
3.師總結學生們搜集到有關宇宙飛船的相關知識,講述宇宙的多種造型特徵與設計原理,以及有關載人飛船、載人航天器組成的知識。
4.師重點邊講邊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幾種宇宙飛船的主要外型結構部件。
5.分組欣賞了解宇宙飛船的主要外型組成部分。
6.啟發每個小組應積極動腦,有創意地並要符合宇宙飛船的基本造型特點製作一艘宇宙飛船。
7.學生分組進行繪制草圖。
8.師到各小組給予指導。
9.各組學生開始製作活動。

三、展示評價階段
1.組織學生欣賞各小組展示自己組的作品,由各組組長闡釋本組所製作宇宙飛船模型的特點與優點。
2.引導學生自評與互相評。
3.收拾與整理:學生整理桌面與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四.課後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有機會製作衛星城,有一定的場景,有多種形狀的衛星,並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與自然景物。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認識中國畫美術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