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奧爾夫音樂樂器照片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的迴旋曲曲式;
2.在情境中感受、辨認主題音樂,感受古典音樂的優美旋律;
3.嘗試多種樂器合奏,感知多種樂器的音效。
活動准備:
農夫、小鳥、小魚流水、雷電圖片;響棒、手搖鈴、沙錘、鈴鼓、三角鐵;配套音樂CD和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春天來了,所有的小動物都來迎接春天的到來!(教師出示圖片,根據圖片講故事,感受春天的情境)
二、感受迴旋曲曲式
1.初步感受音樂
師:春天的到來大家都很開心,連森林裡都想起來春天的聲音……(教師播放音樂,隨音樂出示不同動物的圖片)
師:剛才有哪些小動物來慶祝春天的到來了?
2.隨故事情景感受音樂曲式
(1)肢體動作創編
師:小動物們看到春天來了都做了點什麼漂亮的動作?你們來做一下試試……
(2)教師播放音樂,隨音樂講故事,伴隨肢體動作。
3.角色扮演——辨別主題、感受情境
(1)教師和幼兒合作扮演
農夫:學農夫耕田和播種
小鳥:學小鳥捉蟲、戲水、梳理羽毛、飛翔、玩耍
小魚流水:學流水中的小魚戲水
打雷閃電:用手抱住頭或兩人相擁
(2)幼兒自主扮演
三、樂器合奏——分析曲式
1.感受樂器音響效果
師:今天哪些樂器寶寶來了?
(教師分別演奏各種樂器,讓幼兒感受不同樂器的音響效果,了解樂器音響之間的區別)
師:你們來聽一聽,今天來的樂器寶寶像什麼聲音?
(教師一一演奏樂器,請幼兒猜想樂器和動物形象的配對)
2.教師示範樂器操作
教師播放音樂,隨音樂變化操作各種樂器。注重樂器的正確操作姿勢。
3.幼兒分組操作
四、導出活動
——律動結束
B. 健康教案《喂小魚》小班
活動目標:
1、 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和反應能力。
2、 學會躲閃,培養幼兒合作能力。
活動准備:
平坦寬闊的活動場地,小魚頭飾,兒歌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小魚在水裡怎麼游嗎?老師學給你們看。」
教師示範動作
教師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小魚小魚快回家,誰游慢了我就抓。)
幼兒邊說兒歌邊跟著老師做動作。
師:」孩子們游得真好。你們是小魚,我是魚媽媽。
小魚們跟著媽媽到大海里去玩吧。」
聽音樂進入活動場地,在教師帶領下,學小魚游的各種動作
二、開始游戲
1、將全班幼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幼兒做小魚,一部分幼兒作漁網。做漁網的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做魚兒的幼兒站在圓圈中間。游戲開始:教師和幼兒唱兒歌(小魚小魚快回家,誰游慢了我就抓。)當說到最後一句「誰游慢了我就抓。「扮作魚兒的幼兒找空隙鑽出去四散跑開。跑的慢的幼兒就會被魚網捉住,被捉到的幼兒不能再參加游戲,直到把魚兒都捉完。第二次游戲讓幼兒換角色,游戲繼續,教師根據幼兒掌握游戲的情況,適當增加游戲難度。
注意事項:
(1)小朋友在畫定的池塘范圍內跑。
(2)跑時不要擁擠,要注意安全。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表揚平時膽小的孩子及摔到了自己爬起來的幼兒,
隨音樂做放鬆活動。讓幼兒回家以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網小魚的游戲,想想還有什麼好的玩法?
教學反思:
這節課孩子們積極參加活動,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通過游戲鍛煉了幼兒快速跑的本領,學會躲閃。還培養了幼兒遵守游戲規則意識和安全意識。在這節活動課中教師還充分利用背景音樂代替教師的語言,較好地刺激了幼兒的音樂感官和運動感官,使民間體育游戲活動成為培養兒童興趣、發展動作、表達情感、開拓創新的過程。
C. 小班美術小魚愛唱歌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畫封閉的圓。
2、借圓想像。
活動准備:
印有魚形的圖回紙,五彩的蠟筆。答
活動過程:
1、演示與討論
(1)師:今天我班來了一個客人,瞧,它是誰呀?(出示魚)
(2)師:小魚來了,它想請小朋友們教它學唱歌,你們願意嗎?
(3)師:那我們想教它唱什麼歌呢?(徵求幼兒的意見,選一首大家熟悉的歌。)
(4)師演示唱一句畫一個圓。我是怎麼教的?小魚唱歌時一邊唱一邊游,游啊游,碰到朋友手拉手,拉住了手它就學會了。(提示幼兒畫一個封閉的圓)
(5)我們一起叫它唱歌吧。(幼兒唱,師示範畫圓,強調畫一個封閉的圓。)
(6)師:誰願意上來教小魚唱歌?(個別幼兒嘗試)
(7)師:看一看,小魚唱的歌里有什麼?(想像歌里唱些啥?如花朵、皮球、太陽等)
2、創作要求
師:現在我們班游來了許多的魚,它們也要學唱歌,我們一起去教它們吧!
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3、講評
展示所有小朋友的作品,哪條魚學會了,哪條魚沒學會,為什麼?
D. 幼兒園音樂公開課小魚游游游教案什麼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用自然地聲音來演唱歌曲,並且用簡單的動作模仿。 2.願意聽音樂或教師的演唱做小魚游的動作,學習小碎步。 3.初步嘗試按規則游戲,在於教師教師單獨身體接觸的過程中增進師生情感。 活動准備: 1 小魚游水的圖片一張,畫面上有不同姿態、向不同方向游動的魚若干條。 2 幼兒觀察並模仿過小魚游的樣子。 一,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圖片,激發幼兒學習小魚游的興趣。 1、教師:看!誰來了。 2、教師引導幼兒拍手歡迎小魚,向小魚問好 (二).幼兒跟音樂,學唱歌曲《小魚游》 1.教師示範唱。 2教師邊操作小魚邊說歌詞。 3幼兒看小魚表演熟悉歌詞。 4教師彈唱歌曲,讓幼兒熟悉旋律(小魚不動) 師:小魚游累了,我們讓小魚休息一下。老師把小魚剛才游的動作編成了一首歌,你們和小魚一起來聽一聽。 5教師彈唱歌曲《小魚游》,讓幼兒跟著節奏拍手,熟悉旋律。 6幼兒看小魚表演,跟著教師的旋律一起唱歌曲2-3遍。 起大聲唱 (三) 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小魚游的動作。 1、 教師:小魚是怎樣游來的呢?誰用動作做一做? 2、 幼兒調動觀察積累的經驗,嘗試用動作表示小魚游, 教師注意反饋幼兒的動作,指導全體幼兒有重點的模仿學習。 (1)、引導幼兒用手臂在身體不同部位擺動表現小魚游。 (2)、帶領幼兒學習手的動作,幼兒跟教師邊唱《小魚游》邊動作。 (3)、引導幼兒學習走小碎步。 (4)、幼兒嘗試行進間做小魚游動作,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腳的動作,強調小魚游的輕輕的快快的。 二.幼兒玩游戲「小魚游」。 1 教師:魚寶寶今天要和媽媽做什麼游戲呢?聽聽與媽媽唱什麼。 2 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引導幼兒注意最後一句歌詞我們是快樂的好朋友。 3 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游戲的玩法。 (1)教師:唱到我們是快樂的好朋友,都必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教師以魚媽媽的身份,其他幼兒邊唱歌曲邊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好點點 頭,搖搖尾巴,互相問好,勵幼兒大膽親近其他小朋友。 (3)幼兒繼續游戲。 三。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做游戲,到教室外面去找找別的班的孩當自己的好朋友。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用自然地聲音來演唱歌曲,並且用簡單的動作模仿。 2.願意聽音樂或教師的演唱做小魚游的動作,學習小碎步。 3.初步嘗試按規則游戲,在於教師教師單獨身體接觸的過程中增進師生情感。 活動准備: 1 小魚游水的圖片一張,畫面上有不同姿態、向不同方向游動的魚若干條。 2 幼兒觀察並模仿過小魚游的樣子。 一,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圖片,激發幼兒學習小魚游的興趣。 1、教師:看!誰來了。 2、教師引導幼兒拍手歡迎小魚,向小魚問好 (二).幼兒跟音樂,學唱歌曲《小魚游》 1.教師示範唱。 2教師邊操作小魚邊說歌詞。 3幼兒看小魚表演熟悉歌詞。 4教師彈唱歌曲,讓幼兒熟悉旋律(小魚不動) 師:小魚游累了,我們讓小魚休息一下。老師把小魚剛才游的動作編成了一首歌,你們和小魚一起來聽一聽。 5教師彈唱歌曲《小魚游》,讓幼兒跟著節奏拍手,熟悉旋律。 6幼兒看小魚表演,跟著教師的旋律一起唱歌曲2-3遍。 起大聲唱 (三) 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小魚游的動作。 1、 教師:小魚是怎樣游來的呢?誰用動作做一做? 2、 幼兒調動觀察積累的經驗,嘗試用動作表示小魚游, 教師注意反饋幼兒的動作,指導全體幼兒有重點的模仿學習。 (1)、引導幼兒用手臂在身體不同部位擺動表現小魚游。 (2)、帶領幼兒學習手的動作,幼兒跟教師邊唱《小魚游》邊動作。 (3)、引導幼兒學習走小碎步。 (4)、幼兒嘗試行進間做小魚游動作,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腳的動作,強調小魚游的輕輕的快快的。 二.幼兒玩游戲「小魚游」。 1 教師:魚寶寶今天要和媽媽做什麼游戲呢?聽聽與媽媽唱什麼。 2 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引導幼兒注意最後一句歌詞我們是快樂的好朋友。 3 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游戲的玩法。 (1)教師:唱到我們是快樂的好朋友,都必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教師以魚媽媽的身份,其他幼兒邊唱歌曲邊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好點點 頭,搖搖尾巴,互相問好,勵幼兒大膽親近其他小朋友。 (3)幼兒繼續游戲。 三。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做游戲,到教室外面去找找別的班的孩當自己的好朋友。
E. 誰有幼兒園小班音樂游戲教案 小魚游
音樂:小魚游 活動目標: 1、 願意聽音樂或教師的演唱做小魚游的動作,學習小碎步。 2、 藉助對小魚的認知經驗,嘗試用手臂在身體不同部位擺動表現小魚游。 3、 初步嘗試按規則游戲,在於教師教師單獨身體接觸的過程中增進師生情感。 活動准備: 1、 小魚游水的圖片一張,畫面上有不同姿態、向不同方向游動的...魚若干條。 2、 幼兒觀察並模仿過小魚游的樣子。 3、 教學CD。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圖片,激發幼兒學習小魚游的興趣。 1、 教師:看!誰來了。 2、 教師引導幼兒拍手歡迎小魚,向小魚問好 (二) 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小魚游的動作。 1、 教師:小魚是怎樣游來的呢?誰用動作做一做? 2、 幼兒調動觀察積累的經驗,嘗試用動作表示小魚游,教師注意反饋幼兒的動作,指導全體幼兒有重點的模仿學習。 (1)、引導幼兒用手臂在身體不同部位擺動表現小魚游。 (2)、帶領幼兒學習手的動作,教師唱《小魚游》1/2句為幼兒伴奏。 (3)、引導幼兒學習走小碎步。 (4)、幼兒嘗試行進間做小魚游動作,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腳的動作,強調小魚游的輕輕的快快的。 3、幼兒聽教師唱歌練習做行進間小魚游動作,教師提醒幼兒找空地方游 (三) 幼兒玩游戲「小魚游」。 1、 教師:魚寶寶今天要和媽媽做什麼游戲呢?聽聽與媽媽唱什麼。 2、 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引導幼兒注意最後一句歌詞「我要捉住你」。 3、 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游戲的玩法。 (1)、教師:最後小魚怎麼樣了?被誰抓住了? (2)、教師講解並示範游戲規則,在唱完「我要捉住你」 (3)、教師以魚媽媽的身份,寶寶每個幼兒,再讓每個「小魚」抱抱「魚媽媽」,鼓勵幼兒大膽地親近老師。 (4)幼兒繼續游戲。 (四)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做游戲,鼓勵幼兒時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小魚游,最後,教師鼓勵被捉住的「小魚」和「魚媽媽」抱抱
F. 污水中的小魚的教案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教師必須從幼兒的經驗出發,在音樂教學之前認真考慮幼兒原有的知識經驗,使新知識落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並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緊密結合。
在活動設計時,教師旨在充分挖掘活動中的音樂元素,並結合幼兒園思維特色,在情景化的游戲氛圍中,引導幼兒大膽表現小魚游的不同姿態,感受音樂的優美。
活動目標:
1、 大膽嘗試用手的不同動作表現小魚游。
2、 在優美的旋律中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重點:運用手不同的方位變化和動作表現小魚游的姿態
難點:在觀察和交流中感知小魚游的變化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已經掌握最基本的魚游動作。
物質准備:
1、音樂,魚兒游的視頻,彩色襪子等。
2、活動室場地布置:背景裝飾有立體的水草、珊瑚、石頭道具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欣賞——學做小魚體驗音樂的優美
(一)模仿魚游——師生進入游戲場景
提問:小魚尼莫生活在哪裡?
你們能像媽媽一樣游到它的家嗎?
(教師扮演魚媽媽,鼓勵幼兒用學過的動作來表現小魚游動。)
(二)暢游大海——復習鞏固魚游的基本動作
1、了解魚游動作和手的甩動之間的關系
重點提問:小魚怎樣才能使自己游起來?
如何讓小魚游的快?(尾巴甩的快)
小結:小魚是靠尾鰭、魚鰭幫助它游水、掌握方向。擺的速度快,游的速度也快。
2、引導幼兒跟著音樂的節奏甩動雙手。
請幼兒觀察:為什麼有的小魚游的很美?
(三)魚兒共舞——感受旋律的優美
1、欣賞旋律
重點提問:音樂聽起來感覺如何?(幼兒回答:很美、聽了想睡覺……)
2、感受音樂
(1)師生隨音樂有節奏地拍打身體各部位。
(2)師生共同隨音樂模仿魚游。
(教師有意識的幫助幼兒鞏固已有的基本動作經驗,並通過拍打身體各部位的方法感知音樂的特性,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二、嘗試表演——模仿魚游的各種姿態
(一)師生互動——一條小魚游啊游
1、觀看視頻,引導幼兒觀察小魚的顏色及花紋。
重點提問:尼莫的朋友好看嗎?為什麼?
2、打扮小魚,隨音樂進行各種方位的游動。
(1)小魚穿衣服
引導幼兒雙手套上彩襪,說說自己是什麼魚。
(2)模仿一條小魚游啊游
重點提問:怎樣讓自己變成一條魚?
(引導幼兒發現將雙手掌心合攏,在胸前左右擺動,如魚兒游動)
(3)隨音樂游動
教師鼓勵幼兒嘗試一條魚兒的不同方位游動姿態,如:向上、向下、向前、向後、轉彎游等。
G. 中班音樂游戲教案小魚追小蝦的節奏型怎麼寫
中班:音樂游戲活動《小魚追小蝦》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音樂游戲的興趣。
2、感受音樂的游戲性,隨音樂節奏表現小魚小蝦的動作。
活動准備:
1、小魚,小蝦的頭飾或胸卡,與幼兒人數相等。
2、各種圖形卡片。
3、磁帶《小魚追小蝦》。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許多小客人到咱們班做客,大家鼓掌歡迎,它們都是誰呢?(出示小魚、小蝦的頭飾)它們要跟小朋友一起,用圖形寶貝來做個游戲,大家高興嗎?
二、欣賞歌曲
1、教師示範演唱
教師:小魚和小蝦是好朋友,讓我們聽一聽它們在一起做什麼游戲呢?
2、教師邊彈奏曲調邊說歌詞。
教師:我們一起說歌詞,看看小蝦是怎麼跑的,小魚捉到它了嗎?
三、做游戲
教師:剛才我們唱歌的時候,小魚和小蝦都等著急了,我們看看它們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朋友(出示圖形寶寶的圖片,讓幼兒說出圖形名稱)。
1、教師指導部分幼兒扮演小魚和小蝦玩游戲,其餘的幼兒為他們伴唱。
2、幼兒自願選擇游戲角色,佩戴頭飾嘗試表演游戲。
3、幼兒再次聽音樂做游戲,加深對游戲規則的認識,體驗「捉」的情趣。
活動延伸:在游戲過程中,除了集體活動外,還可以分組游戲,逐步加大游戲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