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篇小學防震的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兒遇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的指揮,作出基本的自救行為。
3、培養幼兒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准備:
1、幼兒、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雜志中有關汶川地震的資料或圖片。
2、知道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識。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觀看錄象或圖片,讓幼兒感知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提問:「如果遇到地震時該怎麼辦?」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知道遇到地震時不要慌,要聽從老師的指揮,有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了解防震減災的一些基本常識。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幼兒觀察並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使幼兒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幼兒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啟發幼兒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
4、組織幼兒「實戰演習」。演練室內避震及緊急撤離。如幼兒在撤離情況下出現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幼兒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幼兒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反思:
通過觀看本次汶川大地震災後的圖片,孩子們對地震造成的嚴重後果都有清醒的認識,因此在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都很積極的參與討論,傾聽防震減災的常識,並認真的參與室內避震和緊急撤離的演習。在演習中能夠根據老師的指揮,有序的撤離,活動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