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
1、園內安全教育。幼兒園是幼兒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
(1)、禁止幼兒擅自離開活動室和幼兒園。
(2)、加強常規教育,嚴禁在樓道內擁擠、起鬨,避免沖撞,謹防幼兒因嬉戲玩耍引起碰傷、摔傷。
(3)、加強戶外體育安全教育,教會幼兒如何正確的使用中、大型體育器械,提醒幼兒不玩危險游戲,杜絕因玩具造成的傷害。
(4)、要加強外出活動安全教育,讓幼兒知道外出活動應注意的安全事項,做到有秩序的集合、出行,確保活動過程不發生任何意外傷害事故。
(5)、要注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礙疏導工作,防止和減少幼兒因心理疾病而發生的他傷、自傷、自殘事故。2、交通安全教育。要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和本園實際,加強幼兒行路常識、乘機動車常識、道路交通標志常識等教育,避免交通事故發生。
3、消防安全教育。教育幼兒不玩火和危險品,讓幼兒知道簡單的滅火常識,知道火警電話和報警的方法,加強自救與逃生、消防標識識別等教育,使廣大師生做到人人懂消防知識、人人有消防意識,保證幼兒園和師生不受火災傷害。
4、衛生防病和飲食安全教育。知道不吃不幹凈的食物,不喝生水等衛生常識,養成飯前洗手、飯後漱口等良好的衛生習慣。
5、自然災害防範教育。要加強對幼兒風暴、洪水、泥石流、雷電、溺水以及自救等方面的教育,確保把自然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內容:
1、防火、用電、煤氣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1)、幼兒禁止攜帶煙花、爆竹、火柴、打火機等易燃易爆品進園。教育幼兒不要隨身攜帶玩具及銳利的器具來園,更不應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傷害。
(2)、教育幼兒在家不自己動手反鎖門,不玩煤氣、爐火、火機、開水壺、飲水機、葯品等危險物品。
(3)、教育孩子養成到公共場所注意觀察消防標志和疏散方向的習慣;知道各種報警電話,懂得如何報警。包括110、119、120電話的撥打方法和報警方法,向大人求助的方法。
(4)、引導幼兒了解消防栓、滅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兒園的安全通道出口;
(5)、防止觸電事故。對幼兒進行安全用電教育,不要用濕手、濕布觸摸電器外殼;幼兒不準在配電房,變電器周圍玩耍;
2、飲食衛生、食物中毒等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1)、要教育孩子不亂吃零食,專杯專用;
(2)、不吃陌生人和來歷不明的食品。
(3)、注意個人衛生,飯前洗手飯後漱口。3、交通規則宣傳和教育。
(1)、幼兒遵守教育規劃。
(2)、教育幼兒沒成人帶領下不能自己過馬路,過馬路時,應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道,不在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邊走。
4、學習游戲活動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1)、教育幼兒在運動或游戲時應聽老師的安排,遵守紀律,有序活動,避免互相追打、亂跑碰撞。做到有秩序地上下樓梯,防止擁擠,禁止踩踏事故。
(2)、到公共場所參加游覽,外出散步或戶外活動時,聽老師(或者大人)的話,不得隨便離開集體,有事應告訴老師。
(3)、教育幼兒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鬧,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4)、教育幼兒上下樓梯靠右邊走,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樓梯、玩門、從高處往下跳等危險的動作。
5、防偷盜、防綁架、防拐賣、防走失等自衛、呼救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1)、教育孩子單獨在家時,不隨意開門,聽到敲門聲不要開門,可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後再來」。
(2)、教育幼兒離園後,要拉著大人走,不能自己到處跑,不能停留在幼兒園玩耍,以防意外。
(3)、教育幼兒不隨意輕信生人的話,未經允許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讓陌生人碰自己的身體,告訴孩子,只有家長、醫生、護士才能觸摸他(她)的身體,如果陌生人要這么做,一定要盡快逃開。
(4)、教育幼兒知道自己的姓名、園名、帶班老師姓名、家長姓名、單位、家庭住址、電話,會表達清楚,緊急情況知道如何保護自己。
6、防自然災害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1)、加強對自然災害的認識,知道風暴、洪水、泥石流、雷電的危險性。知道在雨天中不躲在樹下等危險的地帶。
(2)、知道遠離水庫、小溪等危險地帶,防止幼兒溺水。
(2)、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時不得隨便採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該放入口內,以防意外。
五、活動形式:
1、幼兒園開辟安全宣傳欄,發放致家長一封信,懸掛橫幅等形式,向幼兒和家長普及安全知識,營造事事講安全的氛圍。
2、開展安全教育周活動。各班組織安全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早談、集中教育、游戲、親子活動等,進一步提高預防各種侵害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3、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安全教育專題講座,向家長和幼兒宣傳安全知識。
4、組織全園師生進行消防逃生自救演練、應急疏散演練、模擬地震演練。
六、活動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把創安工作納入全年計劃,制定具體的安全教育方案,落實具體負責人,嚴密組織。
2、形式多樣,講究實效。
3、作好總結
4、長效管理,常抓不懈。幼兒園要把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生活的各個環節,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⑵ 幼兒園社會教案進入廚房的事項
活動准備 1、與廚房聯系好參觀的具體時間。 2、一些美食的圖片。 3、娃娃家玩具。 活動過程 一、 通過圖片導入活動。 二、 觀察活動:廚房裡。 1、 帶領幼兒來到廚房,請幼兒看看叔叔、阿姨在干什麼,他們是怎麼乾的。 2、 引導幼兒認識廚房的各種...設施。了解炊事員的勞動過程,知道叔叔阿姨工作很辛苦。 3、 認識廚房的炊具 小結:廚房的叔叔阿姨每天都要為小朋友做香噴噴的飯菜,洗很多菜,切很多菜。炒很多菜,非常辛苦。 三、 教育活動「珍惜糧食,熱愛廚房的叔叔、阿姨」 四、 說說自己在家中進餐的魚貫墮入活動。 五、 看圖片進行討論應該怎樣就餐。 拓展活動: 橡皮泥手工活動:我來做美食。 幼兒分組活動,進行進餐游戲。
⑶ 小班安全飲食教案怎麼寫啊
小班健康活動:干凈食物人人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基本的飲食衛生常識:餐前要用肥皂洗凈雙手,生食瓜果須洗凈去皮,不嘆食街頭小吃。
2、初步培養幼兒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活動准備:
洗干凈的蘋果一隻,水果刀一把。
洗凈去皮蘋果每人一小塊,放在干凈盤內。
活動過程:
1、邊講故事邊啟發幼兒思考洋洋為什麼肚子疼。
(1)有一天幼兒園放學了,媽媽來接洋洋回家。路上,洋洋的肚子餓了,他吃了羊肉串。
(2)回到家洋洋又吃了蘋果。蘋果是從哪裡拿出來的?(菜兜里的)
(3)吃了羊肉串和蘋果以後,洋洋怎麼啦?(難受、肚子疼)
(4)洋洋去了醫院,你們知道醫生對洋洋說了什麼?
(教師可代替「醫生」告訴幼兒:路邊攤位上的小吃不幹凈,不能吃;沒有洗、沒有削皮的水果也不能吃。)
2、進一步啟發幼兒討論還有哪些類似的東西不能吃。
如,路邊的糖葫蘆、小水餃、無遮蓋的點心等。
3、現場示範:瓜果洗凈去皮。
4、請幼兒洗手、吃蘋果。
目標:
1、知道天冷要防感冒,注意保暖。
2、樂意模仿故事中小老鼠的動作。
准備:故事及故事圖片
重點:知道天冷要防感冒,注意保暖。
難點:模仿故事中小老鼠的動作。
過程:
1、教師出示老鼠圖片,引起幼兒興趣,講述故事。
師:「有一天,天很冷,有一隻小老鼠在外面跑來跑去,不小心感冒了,直打噴嚏,鼠媽媽說:『小老鼠,快去曬太陽吧!』太陽曬在小老鼠身上好暖和,它覺得舒服極了!」
2、教師出示圖片,根據圖片內容請幼兒模仿小老鼠跑、小老鼠打噴嚏、小老鼠曬太陽的動作。
3、提問:天冷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感冒,那我們能怎樣預防感冒呢?
注意保暖,及時的增減衣服,多運動,堅持鍛煉身體,多曬太陽等。
4、 游戲:模仿小老鼠打噴嚏的動作表演。
望採納。
⑷ 小班社會課《廚房裡的寶貝》活動教案
設計背景
因本班學生有浪費食物的毛病,為了教育他們,特上次節課。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幼兒園里出示的工作,直到在幼兒園里吃的美食都是他們為大家做的。
2、體會廚師的重要和辛苦,學會尊重別人的勞動。
3、學習就餐的基本禮儀,盡量不撒飯。
重點難點
體會廚師的重要和辛苦,學會尊重別人的勞動。
活動准備
1、與廚房聯系好參觀的具體時間。
2、一些美食的圖片。
3、娃娃家玩具。
活動過程
一、 通過圖片導入活動。
二、 觀察活動:廚房裡。
1、 帶領幼兒來到廚房,請幼兒看看叔叔、阿姨在干什麼,他們是怎麼乾的。
2、 引導幼兒認識廚房的各種設施。了解炊事員的勞動過程,知道叔叔阿姨工作很辛苦。
3、 認識廚房的炊具
小結:廚房的叔叔阿姨每天都要為小朋友做香噴噴的飯菜,洗很多菜,切很多菜。炒很多菜,非常辛苦。
三、 教育活動「珍惜糧食,熱愛廚房的叔叔、阿姨」
四、 說說自己在家中進餐的魚貫墮入活動。
五、 看圖片進行討論應該怎樣就餐。
拓展活動:
橡皮泥手工活動:我來做美食。
幼兒分組活動,進行進餐游戲。
教學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參觀廚房沒有適度的自由空間。
2、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可能是我剛轉崗,對幼兒的心理發展和學習特點不太了解,引導的不夠,感情升華的不夠。
3、 對師幼互動的反思:互動的不夠,可能是我比較拘謹。
4、 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教學目標是明確的,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少安排一部分學生,分批次參觀。這樣可以減少擁擠和安全事故,並使每位學生能感受的更深。可以請一部分學生家長參與,當時聽課的老師說學生的互動有點少,老師講的有些多,說明我的引導還是不夠,以後應該多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⑸ 安全小班《小心誤吞食物》教案
《小心誤吞食物》的 教案如下:
教學目標:了解並認識細菌對人體的危害,從而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活動准備:課件
一、活動導入
上課伊始,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一群可惡的細菌出現在畫面上,一邊肆無忌憚地侵蝕著健康人的身體,一邊講述自己對人體的危害。那難看的現象、古怪的聲音一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細菌真惡心,從而在心理上開始排斥它們。
二、活動過程
1、多媒體展示——細菌的旅行
細菌來到菜園里,菜園可美啦:綠油油的白菜,紅燈籠似的辣椒,金燦燦的黃花菜迎來一群小蜜蜂翩翩起舞。這時,細菌沾到一條嫩綠的黃瓜上。小軍放學回家來到菜園里,摘下這條黃瓜就美滋滋地吃起來。剛剛吃到一半,一些細菌就在小軍的肚子里「大鬧天宮」了,小軍疼得
扔下了手中的半截黃瓜。留在黃瓜上的細菌驕傲地大笑:「我們真了不起!」
細菌繼續旅行。它們來到城市裡,沾在馬路旁的垃圾上。一輛汽車飛馳而過,細菌跟著灰塵飛舞起來,落在路旁小攤的麻辣豆幹上。
「叮鈴——」放學了,小文沖到小攤旁,買了一片麻辣豆腐乾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晚上,小文上吐下瀉。可難受了!爸爸媽媽急忙把他送進了醫院,在大夫的幫助下,細菌終於被消滅了。
2、學生討論交流:小軍和小文為什麼病倒了
教師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讓學生討論後明白:爐膛上的食品不衛生,我們的小手上沾有細菌,
生吃的瓜果上有細菌——從而牢牢記住:小心誤吞食物。
三、活動總結
學生討論:怎樣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⑹ 幼兒安全課 廚房裡的安全 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廚房裡的危險有哪些,並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識。 2、學會保護自己,避免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活動准備:幼兒每人一套《安全伴我行》手冊、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 (一),提問並引出主題。 1、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廚房) 2、從什...么地方看出來是廚房?(有刀、鏟、爐等物) 3、你家有廚房嗎?(有)廚房在什麼地方? 4、小結:廚房裡有這么多東西,小孩子個子矮,應少到廚房裡去玩,為什麼呢?因為廚房中隱藏了很多種危險。 三、知道:第一種危險:廚房中刀具的危險。 1、出示刀:玩具刀與真刀的對比。輕和重、大和小的對比。 2、提問:廚房裡的刀是拿來做什麼的?如果小朋友去廚房玩刀,刀不小心落在自己的腳上,會怎樣? 3、出示圖 (二):一個小孩玩廚房裡的刀,刀落地,差點落在幼兒腳上,真危險。讓幼兒看圖和感知一下真刀,讓其明白:廚房裡的真刀不能玩,如果不小心落在地上,腳上都會受傷,還會砸著腳趾,很危險! 四、第二種危險:廚房燃氣爐的危險 1、讓個別幼兒找出燃氣爐玩具,讓小朋友想想廚房中燃氣爐有危險嗎?有哪些危險? 2、出示圖 (三):一個小孩在廚房裡自己去開燃氣爐,爆出了火光,射在小孩臉上。 3、師:小朋友自己不能開燃氣爐,因年齡小,掌握不好開關,燃氣泄漏會中毒,還會引發燃氣爆炸的。 五、第三種危險:炒菜時油爆在臉上,眼睛裡的危險。 1、出示圖 (四),讓幼兒觀察後講出:媽媽在炒菜,個子矮、年齡小的孩子不能靠近鍋邊,油爆在臉上、眼睛裡,小朋友哭了。 2、知炒菜的油爆在臉、眼上,會燒傷、會瞎眼等。 六、第四種危險:用熱水瓶自己倒水,從爐子上取放的危險。 1、出地圖 (五):一小女孩手抱開水瓶自己去廚房倒爐子上的開水。 2、讓小朋友說出圖中的危險。 3、師:燒開的水或剛做好的飯菜溫度高,不小心碰倒了會被燙傷的。 七、要避免這些危險,有什麼辦法?(遠離廚房,不一個人在廚房裡玩……)
⑺ 托班教案(進廚房請注意)怎麼寫
1、教師示範:使用砂蛋灑鹽和水。
2、提示製作「披薩」需要注意的事項,教師清唱,請幼兒徒手試一試
3、幼兒使用地墊和砂蛋,伴隨歌曲進行情景游戲。
4、把製作好的「披薩」給客人老師嘗一嘗。
⑻ 幼兒園小班廚具我知道教案
看媽咪在廚房忙碌,小寶貝總抑制不住想要鍋碗瓢盆玩上一把的沖動。於是,每當媽咪忙著做飯,小寶貝總喜歡圍著媽咪轉來轉去,總希望自己也可以端著炒勺,美美地做上一頓飯。 這套由兩只鍋、一把炒勺、一把漏勺、一把湯勺組成的小廚具,逼真得就像剛剛從廚具店購來的精美廚具,外加西紅柿、茄子、胡蘿卜等蔬菜,色彩鮮艷逼真,感覺就像剛剛從地里採摘出來 。一切都是那麼真實,只是個頭稍微小一點而已。 有了這套廚具,想要當一回小廚師的寶貝就可以美夢成真了。稍大些的寶貝可以用廚具玩一場做飯的情景游戲,想像飯菜瓢香的情景,無論對寶貝還是對父母,應該都是一種享受。假定家裡來了小夥伴,讓寶貝和小朋友一道玩玩過家家的游戲,這套玩具自然也是不可多得的好道具。小一些的寶貝喜歡敲敲打打、摔摔扔扔,逮著機會就想拐進廚房,將炒勺、奶鍋等搬出來摔打一翻。 這套廚具逼真的外形足以幫助媽咪在寶貝面前矇混過關,既保證了廚房用具的安全,也足以滿足寶貝想要用廚具摔摔打打的需要。此外,這套廚具還可以成為寶貝辨認蔬菜、顏色的道具,可以真正做到一物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