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班音樂活動hello,大家好的教案及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1. 小班的孩子禮貌用語的運用不成熟,而且會說的禮貌用語太少
2. 有些幼兒性格比較內向,很少跟人溝通,通過禮貌用語的學習逐漸改變內向幼兒的性格。
3. 使幼兒從小樹立良好的禮貌習慣,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活動目標
1. 欣賞故事《你好》,知道你好是表達禮貌的一種方式。
2. 嘗試用「你好」來表達對他人的禮貌。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幼兒懂得你好的含義,並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會運用它
2.調動幼兒興趣,使其在課堂中充滿積極性。
活動准備
1. 幼兒故事磁帶《你好》.
2. 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 通過提問引入故事
詢問幼兒見到朋友和老師,長輩的時候要怎麼來打招呼。
1、小朋友們來到幼兒園見到其它的小朋友時應該怎麼說呀?
2、肯定及表揚幼兒給出的答案然後說:老師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聽聽故事中的小動物們都是怎麼做的好不好?
二、 欣賞理解故事《你好》
1、 先放磁帶,然後教師講述故事《你好》同時配以相應的動作。
2、 提問:故事當中得小動物見到新的朋友時說的是什麼?
三、 找朋友
1、播放磁帶音樂《找朋友》
2、在音樂中小朋友自由找夥伴並用「你好」來打招呼。
3、請小朋友們放學回家後對自己的家人用「你好」來打招呼。
教學反思
1、 引入部分有些欠缺,詢問幼兒見到小朋友時應該怎麼說,這時幼兒很有可能說出稀奇古怪的方式,以至於教師很難反悔本堂課的主題。
2、 本堂課有利於幼兒語言、認知、情感等方面。
3、 以游戲讀結束本堂課,不會讓幼兒覺得突然與無聊。
4、 如果重上本堂課,我會吧引入故事緩解稍作調整。
5、 除了引入緩解少有些出乎意料之外,本堂課的其它環節都非常自然、流暢、師幼配合極好,幼兒興趣勃勃,總體來說效果還算良好。
⑵ 幼兒園好玩的音樂游戲有哪些
一、《問候舞》
目標:
1.通過律動感受單二部曲式AAB,感受樂句的長短。
2.在歡快的音樂中感受游戲的快樂。
准備:《問候舞音樂》
玩法:
全體幼兒自由站在空的活動場地,A段音樂開始時幼兒邊拍手邊走,找到一個好朋友面對面站好。A段音樂重復時和對面的夥伴拍手。B段音樂共三個樂句,前兩個樂句兩人相互問好兩遍,第一次握手說「你好」,第二次鞠躬或脫帽問好等。第三次所有的孩子在教室里找老師在什麼地方,並向老師揮手問好。然後幼兒重新找朋友,游戲反復多次進行。
建議:剛開始游戲時,幼兒對音樂和玩法不夠熟悉,教師可以先讓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兩次A段的音樂都讓幼兒找朋友,以便每個幼兒都有足夠的時間找到朋友。
二、《小星星》
目標:
1.能夠根據音樂的節奏繞圈走。
2.在游戲中遵守規則。
准備:《小星星》的音樂
玩法:
幼兒手拉手按順時針方向跟著音樂走,老師作為「領導者」站在圈外跟著音樂按逆時針方向行走。當每次唱到「小星星」時,領導者隨意觸碰一個幼兒的肩膀,該幼兒就離開圓圈,右手拉住領導者的左手,跟著領導者按逆時針方向走,圓圈裡的幼兒繼續唱著歌按順時針方向走,同時離開圓圈幼兒的左右兩個夥伴將手拉在一起,形成封閉的圓圈。如此反復直至中間只留下一名幼兒,此時領導者的右手拉住自己隊伍中最後一名幼兒的左手,形成一個圓圈並下蹲。中間唯一的幼兒舉雙手成為小星星。第二次游戲時,中間的幼兒就是領導者,游戲繼續。
三、《小蝌蚪找媽媽》
目標:
培養音樂的節奏感。
准備:小蝌蚪頭飾若干,青蛙頭飾一個。
玩法:
幼兒戴上小蝌蚪頭飾,跟著音樂邊唱歌邊做簡單的動作,如:游來游去,扭一扭,轉一轉等。唱到「小小蝌蚪游游游」,幼兒蹲下用手蒙住眼睛,老師戴上青蛙頭飾在活動室一角躲起來。唱到「媽媽媽媽在哪頭」,幼兒作尋找的樣子。歌曲結束後,青蛙媽媽叫兩聲「呱呱」,小蝌蚪循聲跑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找到了,媽媽找到了!」
延伸:可以請個別能乾的幼兒當青蛙媽媽。
四、《海獅頂球》
目標:培養幼兒表換節奏型的能力,發展幼兒的思維和反應的靈敏性。
准備:圖卡海獅4隻,皮球4個(其中兩個畫上X X節奏型,兩個畫上X節奏型。
玩法:
幼兒圍成圓圈,教師把4個球任意放在4隻海獅頭上成一個節奏型,如X X X|X X X|。幼兒起立按此節奏型在圈內邊走邊做節奏動作,如:跺腳、拍手、拍肩。樂曲停,教師變換球的位置,幼兒站立拍出新的節奏。
規則:拍錯的,回座位暫時退出遊戲。拍對的,聽音樂繼續按節奏做動作。教師按情況結束游戲,讓全體幼兒重新做游戲。
五、《老鷹捉小雞》
目標:聽音樂做母雞下蛋、小雞出殼、跳舞等的動作。
准備:母雞、老鷹頭飾,積累母雞生蛋、小雞出殼、孵蛋等知識。
玩法:
老師當母雞,聽《老母雞》音樂做下蛋動作,幼兒當小雞不動。聽到《小小蛋兒把門開》音樂時,幼兒做小雞出殼和跳舞的動作。聽到老鷹的音樂馬上躲在母雞的身後,一個跟一個搭著肩。(或者變成老鷹不愛吃的東西,一動也不動。)
規則:被老鷹捉到的小雞停做游戲一次,母雞和老鷹的角色可以請能乾的小朋友來扮演。
六、《小老鼠上燈台》
目標:聽音樂模仿小老鼠上燈台的動作,在游戲中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准備:小老鼠頭飾若干,貓頭飾一個;蛋糕盒做的燈台一個。
玩法:
配班老師戴上貓的頭飾,在一邊躲起來。幼兒戴上小老鼠的頭飾,圍繞燈台成一個圓圈。幼兒跟著音樂,邊唱邊模仿小老鼠上燈台的動作。唱到「喵喵喵,貓來了,嘰里咕嚕滾下來」,小老鼠躲避貓的追逐。
規則:被貓捉到的小老鼠停做游戲一次。貓可以請能乾的幼兒來扮演。
七、《碰一碰》
目標:根據不同物體種類、顏色等相同的特徵,聽游戲信號玩碰一碰。
准備:各種小動物或水果的指偶若干。
玩法:
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紙偶套在手指上。音樂起,幼兒起立邊唱歌邊做找朋友的動作。唱到X X X X|X 0︱時,聽老師的口令,如:小鴨碰小鴨,那小鴨紙偶的互相碰一碰。以此類推,游戲重復幾次。
規則:找錯的幼兒停做游戲一次。
八、《十個小矮人》
目標:
1.通過撕報紙、傳球等游戲,感知歡快樂曲中的延長音,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增強對音樂的敏感度。
2.感受傾聽音樂、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准備:
1.幼兒人手一份報紙、記錄紙、筆。
2.教師操作的大記錄紙。
3.音樂《十個小矮人》。
玩法:
在撕報紙、傳紙球、做記錄游戲活動中感知延長音的次數和延長音不同的時
值。
1.聽音樂玩「撕報紙」游戲,自主感知延長音出現的次數,並在「撕」的過
程中感受延長音的延續。教師:發現小矮人找了幾次朋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記
錄?如果只給你一張舊報紙,你有什麼辦法?來記錄?什麼時候撕報紙?一起聽音樂試試。
2.聽音樂玩「傳紙球」游戲,合作完成游戲過程中加深對延長音的理解。
教師:要讓紙球有秩序的傳,每位小朋友手中都要有一個紙球我們怎麼做?(同一個方向,同一時間傳)老師唱出樂曲,你們聽音樂在小矮人找到朋友後開始傳紙球
3.聽音樂找一找在每次延長音中小矮人找到了幾個好朋友並用符號記錄下來。
4.再次玩「傳紙球」游戲,聽音樂找到好朋友,結束活動。
九、《聽音找朋友》
目標:能夠辨聽並根據音的數量,找到相應數量的朋友。
准備:鈴鼓一個。
玩法:
老師拍擊鈴鼓,若聽到連續快速的聲音,有幾聲就要和幾個朋友抱在一起。比如老師拍二下,那小朋友趕緊兩個兩個抱在一起。若聽到聲音連續一樣的時候,就要放開手,自己管自己走,不要走出圓圈就可以。若有人找不到朋友,或者找錯朋友,那麼就要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
建議:教師剛開始時鈴聲數量少些,根據幼兒掌握情況增加,但不要太多。
十、《拍蚊子》
目標:
1.培養認真傾聽的習慣。
2.發展敏捷的反應能力。
准備:鋼琴
玩法:
老師彈鋼琴(連續彈一個和鉉聲)作為蚊子發出的聲音,也就表示有蚊子出現了。小朋友仔細聽,當聲音消失的第一時間,老師迅速說出一個方位,如頭頂,則小朋友立即用手在頭頂合掌,表示拍蚊子。誰沒有打到蚊子(也就是在音樂聲停的那一刻,沒有拍手),就要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建議:游戲反復進行2次左右,可以請孩子來說方位。..
⑶ 幼兒園音樂活動《找朋友》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學習說完整話,並學習使用量詞。
2、產生關心愛護老人的情感。
活動准備:
1、在活動室內設置一個小兔的「家」,家中擺放部分傢具,如櫥、櫃、桌及用積木搭成的椅子和沙發等;在適當的地方放置部分日用品。畫有禮物的小卡片若干。
⑷ 幼兒小班找朋友的朋友音樂游戲視頻
搜索找朋友的視頻就有了
⑸ 求(小老鼠找朋友)的中班公開課教案
我只找到了類似的教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老鼠找朋友內
活動目標容:
1、熟悉歌曲,能跟音樂邊唱邊做游戲。
2、掌握游戲中找朋友的節奏和動作,能在聽到貓叫聲後迅速回「家」。
3、遵守游戲規則,體驗和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鋼琴一架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小黑豬》
二、教師邊唱邊示範游戲玩法
提問:聽到貓叫聲後,小朋友要趕緊怎樣?
你們聽到在什麼地方要找到朋友?
教師和孩子一起練習「來,來,來好朋友」的動作。
三、教師和一名幼兒一起聽音樂邊唱邊玩游戲。
重點提醒找朋友的動作,暗示聽到貓叫後才能躲藏的規則。
四、請一名老師做貓,請兩名幼兒做小老鼠玩游戲。
提問:剛才做游戲時有小老鼠「看、看、看和聽、聽、聽」的動作,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動作來表示呢?(請幼兒大膽創編各種看和聽的動作)
五、請兩名幼兒做小老鼠,偷偷請一名幼兒做老貓進行游戲。
提醒老貓要偽裝好,不要被別人看出。
六、為游戲取名字(來源:屈老師教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