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該不該洗手
一、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剛入園,吃飯時,我請幼兒去洗手,他們會有各種理由不去洗,「我洗過手了,我在家裡洗的。」「圖書是干凈的,不臟。」「衣服不臟,媽媽剛給我換的。」「玩具多漂亮呀,不臟。」當我告訴幼兒這些東西是臟的,洗干凈的小手摸到它們也會變臟時,幼兒會聽從我的建議去洗手,但同樣的事情、同樣的理由以後還會出現。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幼兒認為干凈物品上的「臟」東西從隱蔽的狀態顯現在眼前,幼兒真正理解了「臟」的概念,才會把老師的要求,轉化為自己的願望,有效地轉變自己的行為,養成愛洗手的習慣。
二、活動名稱:該不該洗手
三、活動目標:
1、知道周圍的許多東西是不幹凈的,許多臟東西是看不見的,吃東西之前願意洗手。
2、引導幼兒關心周圍的人,願意與周圍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四、活動准備:
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濕毛巾;玩具、圖書等物品。
2、剛剛洗過手,分三組坐在桌旁,看圖書、玩玩具、聊天。
五、活動過程:
1、情景設置:大班哥哥姐姐送來好吃的食物
師:你是哪個班的小朋友?到我們班有什麼事嗎?
大班幼兒: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給弟弟妹妹送晚點來了。我們吃晚點時,覺得幼兒園的晚點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還沒有吃過,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點送來啦。
師: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東西自己不吃,給我們小弟弟小妹妹吃,我們應該說什麼呀?(謝謝哥哥姐姐!)
2、請幼兒聞一聞晚點的味道,激發幼兒想吃好吃的的願望。引導幼兒商量吃的方法。提問:
1)哥哥姐姐送來的好吃的真香,誰想吃呀?請幼兒將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這么多小朋友都著急吃一袋好吃的,我們怎樣做才能快點吃到呢?
3)小朋友現在能吃好吃的嗎?為什麼?
4)誰不願意去洗手?為什麼?(手不臟,手沒摸臟東西,周圍的物品不臟。)
3、小實驗:它們干凈嗎
用白色濕毛巾擦拭幼兒認為干凈的物品如:圖書、桌椅和玩具等,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毛巾顏色的變化。
結論:我們周圍的許多東西都是不幹凈的,許多東西臟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來,臟東西還會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呢。干凈的小手,摸了這些東西就不幹凈了。
提問:
1)毛巾為什麼變臟了?臟東西是哪兒來的?(圖書、桌椅和玩具是臟的,毛巾一擦,臟東西就跑到毛巾上。)
2)剛才小朋友為什麼說它們是干凈的?(看不見)
3)小手洗干凈後,再摸圖書、玩具、桌椅和衣服等東西,還干凈嗎?
4)現在誰願意先去洗手,把我們用眼睛看不見的臟東西洗掉,再回來吃好吃的食物?
4、小朋友洗手,品嘗食物,引導幼兒將好吃的送給客人吃。
⑵ 誰的小手最干凈小班健康教案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誰的小手最干凈
教師:屈老師
設計意圖:在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中,洗手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因此,孩子在幼兒園必須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小班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弱,在幼兒園經常發現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時會出現洗手馬虎、玩水等現象。有的幼兒不會洗手,有的幼兒把手淋濕就算洗完了,有的幼兒洗手時不會用毛巾擦,有的幼兒不會用肥皂……在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之後,知道許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獨自洗手,都是長輩們幫著洗或是用毛巾擦乾凈。針對我班幼兒存在的問題,為幫助他們學會自己洗手,我根據小班孩子好模仿的特點,我設計了健康活動《小手真干凈》,使孩子了解、認識到洗手的重要性,學會洗手的方法,並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通過學念兒歌、找圖片,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3、知道洗手的重要性,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自製蘋果寶寶圖片1個、洗手盆8個、肥皂若干、幼兒自己毛巾
活動過程:
一、歌曲《我是一個大蘋果》引出主題
1、幼兒唱歌曲《我是一個大蘋果》
教師:今天蘋果寶寶來和你們一起玩了(出示蘋果寶寶圖片),引導幼兒和蘋果寶寶打招呼。
2、老師提問剛才大蘋果怎麼說的?它喜歡什麼樣的寶寶?(小手干凈的寶寶)
3、怎樣讓自己的小手變干凈呢?
二、學習洗手、擦手的方法
1、根據孩子平時洗手經驗,先和孩子討論洗手的方法。
2、利用兒歌《洗手歌》學習洗手的步驟。
兒歌:卷捲袖,沖沖水,打打肥皂搓搓手,
搓手心,搓手背,手指縫搓一搓
大拇哥轉一轉,小手腕也要洗
沖沖干凈甩甩手,再用毛巾擦擦手。
3、老師演示正確的洗手過程。
4、分組請幼兒練習洗手。
將幼兒分成三組(小貓組、小狗組、小兔組)
要求:
(1)每個盆兩個小朋友
(2)甩手要將水甩在盆里
(3)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小結幼兒洗手過程,以大蘋果的口吻對於洗手認真的幼兒給與鼓勵。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到個別幼兒雖然年齡小,比較頑皮,但是經過耐心的引導和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另外,本節活動,理所當然的以為孩子一定會知道什麼時候該洗手,忽視這方面的引導。但其實小班的孩子,部分對家長過於依賴,沒養成這方面的習慣。以後應該在活動前對孩子的情況做全面的了解,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把握每次活動的目標和重難點。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⑶ 幼兒園小班我會擦香香的教案
小班健康教案:擦香香 作者:佚名來源:不詳發布時間:2012-05-04 22:29 活動目標: 1、了解抹香香的簡單方法,並樂意接受與嘗試。 2、知道天冷要保護皮膚。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准備: 1、師一個包裝好的禮物盒、各種香味不一香香(放在桌上) 2、環境創設:活動室周圍擺放若干鏡子、磁帶(自編兒歌配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抹香香的興趣 導入:今天真開心,朋友送我 禮物,想看看嗎?(想) 1、教師神秘地拿起盒子,你覺得會是什麼東西呢?(自由發揮) 2、進一步引導:師誇張地做「聞」的動作「有一股香味,會是什麼呢?(鼓勵幼兒隨意猜想) 二、說一說:調動孩子生活經驗 1、出示面油師打開禮物取出來:「看!是什麼禮物呀?」(可以誇誇猜對的孩子) 「是面油,也叫寶寶霜(可以和幼兒打招呼)。誰來聞一聞,味道怎麼樣? 小結:寶寶霜,噴噴香。 2、回憶經驗 抹過香香嗎?抹過什麼香香?為什麼要抹香香? 小結:天冷了,皮膚很乾燥,香香抹在臉上會很舒服,能保護皮膚。 三、抹香香:學學抹香香的方法 1、「香香怎麼抹的?誰來試一試?」請個別孩子進行操作。 (1)先請一位幼兒任意塗,讓幼兒觀察,你發現什麼了? (a)臉上有的地方白,有的地方不均勻 (b)香香取多了,塗不了了(強調取少一點) (2)、誰來幫助他?(幼兒自己解決) (3)、如果不需要幫助,想什麼辦法自己解決呢?(出示鏡子) 小結:抹香香照照鏡子,細細擦,抹均勻。 2、(幫幫老師)「我也要抹香香,你們一起幫幫我,好嗎?」師邊說邊塗面油:寶寶霜,香噴噴,我要和你做朋友。蘸一蘸,點一點,照一照,抹一抹,抹均勻了嗎?「快給我檢查呀,我每個地方都抹到了嗎?哦,每個地方都抹到了,我的臉好舒服。」 3、徒手練習抹香香的過程。 (三)一起來抹香香 「你們想抹香香嗎?小鏡子前有你喜歡的香香,去試試吧。」 師巡迴指導:「抹香香時照照鏡子,看看香香抹開了嗎?抹完香香,給你身邊的好朋友和老師聞聞、摸摸。香不香?皮膚滑不滑?(配音樂) 小結:高興嗎?我們真高興,我們會自己保護皮膚了,我們把香香放好,每天都和它做朋友。 附:兒歌 寶寶霜, 香噴噴, 我要和你做朋友。 蘸一蘸, 點一點, 照一照, 抹一抹, 小臉蛋兒香又滑。
⑷ 小班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小班健康教育活動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喜歡參與集體活動,體回驗一起游戲的快答樂。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動作的靈敏性。
3、引導幼兒認識紅色食物。
【活動准備】
1、活動前領幼兒參觀大班的水果超市。
2、紅色蔬菜的實物或模型,圖片每人一份。
⑸ 中班健康,小老虎學擤鼻涕,反思及教案
幼兒園優秀教案《如何擤鼻涕》
教師:屈老師
教學形式:團體或小組教學。教學方法:行為辨析法演示示範法。
活動目標:
1、掌握擤鼻涕的正確方法。
2、養成幼兒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核心要素:小鼻子愛護它不玩弄不手挖流鼻涕輕輕擦愛清潔人人誇
活動准備:小鏡子、手紙、手絹。
基本過程:
(一)通過游戲導入活動
老師帶領幼兒做指五官的游戲:「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來,手指伸出來,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在哪裡?答:眼睛在這里。用手指出來,用手指出來」邊唱邊根據歌詞指到相應的五官。
(二)關鍵步驟:
1、當老師帶著幼兒做到指鼻子的時候,另一位老師裝作鼻子痛,嗚嗚地哭,讓幼兒產生疑問,老師問為什麼哭啊?請幼兒回答。老師告訴幼兒:「鼻子不舒服,特別難受」。
2、孩子們又問:「鼻子,鼻子,你為什麼難受呀?」
老師以鼻子的口吻說:「因為小朋友的手不幹凈,總是用臟的手和袖子在我身上蹭來噌去,尤其是我哭起來的時候,從不關心我,可難受、可痛了!」
3、讓幼兒對鼻子產生同情心,以後不要再用手挖鼻孔了。
4、「誰能想個好辦法呀?」教師讓幼兒說一說怎樣擤鼻涕?(用手絹和手指擦)
5、老師示範擤鼻涕的正確的方法。
提示幼兒:「擦的時候不能太使勁,要不小鼻子也會疼的。」
6、學一學,做一做:
老師說:「那咱們一起來學一學怎麼擦鼻涕,好不好」?
方法:老師邊說邊拿出衛生紙帶著孩子們一起做起來,重點要讓幼兒學會擤鼻涕,
先按住鼻子一側擤,同樣方法再擤另一側。
(三)教師總結:
「好了!小朋友們你們已經學會了擤鼻涕的方法了,可別讓你的小鼻子再傷心哭泣了。」老師總結性的話再次提醒幼兒。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隨即指導需要擤鼻涕的幼兒如何擤鼻涕。
家園互動:
1、家長在幼兒面前不要出現挖鼻孔的現象,為幼兒做榜樣。
2、家長指導幼兒使用正確的方法擤鼻涕。
注意事項:
1、擤鼻涕時應要用紙巾先按住鼻子一側擤,同樣方法再擤另一側。
2、如果有的幼兒生病流鼻涕,教師應提醒幼兒隨身攜帶紙巾,以備擤鼻涕時使用。
3、提示幼兒將擤完鼻涕的紙巾扔到垃圾桶,然後打香皂洗手。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⑹ 《擦擦拭拭真干凈》大班幼兒園健康教案
1.案例是一個實復際情制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⑺ 中班健康愛護小嘴巴教案
活動目標:
1、利用情境畫畫,呈現飯後用紙巾、小毛巾擦嘴巴的方法,訃幼兒能夠學習禮儀。
2、呈現飯後的整理工作,提醒幼兒飯後要擦桌子,收拾食物殘渣及把果皮丟到垃圾筒,並記得洗手。
活動准備:
幼兒已了解幼兒園用餐的一些常規。
活動過程:
(一)教帥講述故事內容,說明小朋友奇奇、小狗汪汪和小貓咪咪吃完飯後,大家都記得用紙巾或小毛巾擦拭嘴巴,嘴巴就不會油油的了。
(二)教師提問:小朋友吃完飯後嘴巴會不會油油的?要怎麼處理?可以用什麼東西擦嘴巴呢?請幼兒自由發言。
(三)講故事:《彩虹村的禮儀大使》。
(四)說完故事,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為什麼山羊會被選上嗎?」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五)教師請兩位小朋友上台示範吃飯時應注意的事項,如:
1.用餐時,要坐端正,手肘不張開。
2.吃東西不說話,也不發山聲音。
3.細嚼慢咽,不翻撿菜餚。
4.不可邊吃邊玩。
5.不揮動湯匙。
6.吃完飯後用開會溯口和擦毛巾將嘴巴擦乾凈。
教師提問:飯後要做些什麼呢?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頁面的圖意,
並說出飯後應完成的工作,如:用抹布擦桌子,把果皮丟到垃圾桶等。
《彩虹村的禮儀大使》故事內容:
「彩虹村」的獅子大王下個月過生日,「快樂村」的動物們決定派一位禮儀大使前往祝賀,於是「快樂村」的熊大土決定請村裡所有的動物一起來吃飯,順便推選禮儀大使來完成這個任務。
花豹說:「派我去好了,我跑得快,一天就可以跑到彩虹村了。」說完就狼吞虎咽起來。
猴子說:「我去,我去!我做事機靈,一定可以順利完成任務。」說完就把吃剩的果皮隨手一扔。
狐狸說:「我口齒伶俐,最會說好聽的話,還是派我去吧!」他一邊咬著雞腿 一邊說。只有山羊什麼話也沒說,靜靜地吃著自己面前的食物,閉著嘴巴細細地嚼、慢慢地咽。
飯後,熊大王公開;「禮儀大使」的名甲:山羊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