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班語言教案地球媽媽病了
一、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講衛生,懂得環境的美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2、啟發幼兒做一些環保方面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自覺保護的良好習慣。
二、活動准備:
課件製作、小小外星人、掛圖一副。
活動重點:使幼兒懂得要保護環境。
活動難點:讓幼兒能主動參與保護環境。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小朋友,你們好,我是趙老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他是誰?」外星人「貝貝」出現,引起幼兒的注意。(「貝貝」自我介紹:「hello!小朋友,你們好!我的名字叫貝貝,來自另外一個星球。我們的星球上什麼也沒有,很荒涼,媽媽告訴我,地球是個很美的地方,我就來到這里。可看到的並不像媽媽說的那麼美。我拍了幾幅照片,小朋友你們看。)並引出課題。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演示課件(1—3幅圖),並提問:「誰來說一下他們這樣做對不對?」(幼兒回答)為什麼不對呢?(幼兒回答),幼兒一邊回答教師一邊演示課件。
2、師:「他們的行為都不對,因為這破壞了我們美麗的環境,那麼小朋友應該怎樣做?」(幼兒回答)
3、開闊幼兒的思維,讓幼兒想一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破壞環境的現象。
4、人們在不知不覺的破壞著我們的環境,看地球媽媽都流下了傷心的眼淚,小朋友你們能不能想個辦法讓地球媽媽笑起來?(幼兒回答)
5、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老師把小朋友的辦法編成了《拍手歌》,小朋友想不想聽?老師把《拍手歌》教給幼兒。
《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隨意扔垃圾;你拍二,我拍二,人和動物好夥伴;你拍三,我拍三,煙囪別再冒黑煙;你拍四,我拍四,爭當綠色小衛士; 你拍五,我拍五,植樹種草保水土;你拍六,我拍六,不讓清水變黑臭;你拍七,我拍七,地球媽媽穿花衣;你拍八,我拍八,美麗地球我的家;你拍九,我拍九,保護環境齊動手;你拍十,我拍十,美麗「家園」永保持。
6、教師演示課件,讓幼兒欣賞美麗的地球,教師進行講述。
7、教師幼兒裝扮圖片「幼兒園」。
(三)結束部分:秋天到了,幼兒園落了好多樹時,小朋友和貝貝去院里把落葉撿起來好嗎?還等什麼,讓我們快出發吧!
② 中班教案環保我愛地球媽媽
活制動目標:
1、能用生活中不同的材料製造出聲音。
2、體驗自製聲音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
聲音錄音(生活中的.馬路上的.自然界的),各種材料人手一筐, 空塑料瓶一人2個,黑豆,小米,音樂《沙沙沙》
③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我愛地球教案
活動背景:
自然環境是人類和生物界賴以生存和活動的場所,但同時,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也達到了驚人的程度。保護環境的意識決定著人類是否能與自然界和平共處。孩子是自然保護教育的主要對象,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的認識水平將決定其將來參與環境保護的程度。因此,對幼兒進行熱愛自然,保護地球環境的教育,使幼兒懂得保護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地球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應從我們身邊的一點點小事做起,培養幼兒環保意識,促進幼兒環保行為的養成,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也是我們幼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活動一:地球為什麼哭了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由於人為的不愛護,使地球受到很大的破壞。
2、知道地球與我們息息相關,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准備:
1、課件、大自然音樂一盒。
2、環境創設:美麗的地球圖片展、地球儀。
活動過程:
一、欣賞:美麗的地球
1、請幼兒從地球儀上找出我們居住的大概位置。
評析:很多幼兒都能從地球儀上找到我們的國家中國在哪裡。通過這一環節讓幼兒感受到地球和我們息息相關,我們都生活在地球上。
2、教師提問:地球上有什麼?
幼:清澈的河水,藍藍的大海,美麗的魚。
幼:藍天白雲。
幼:高山,森林。
幼:綠綠的大草原,成群的牛羊。
幼:整潔的馬路,高樓
教師小結:地球上有碧綠的海天,清澈的湖水,還有茂密的森林,綠綠的草原,整潔的馬路,還有美麗的生物和動物。我們都生活在地球上。
評析:幼兒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欣賞著美麗的地球圖片,知道地球上有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藍天,大海,還有肥沃的土地。可愛的動物等。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幼兒在活動中情緒激動,你一言,我一語,流露出對地球的無比熱愛。
二、地球哭了
1、引入,運用課件演示哭泣的地球。
評析:教師運用多媒體生動的畫面一下子就把幼兒的情緒感染了,同時也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好多幼兒都發出疑問:地球為什麼哭了?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有人欺負他,還是肚子餓了……教師及時抓住這良好的教育契機,引出下一個教育環節。
2、讓幼兒了解地球哭泣的原因
師;你們想知道為什麼嗎?讓我們一起來問問地球爺爺吧!
引導幼兒觀看課件
教師提出問題:請小朋友看看地球爺爺有什麼不一樣?
①大氣污染(演示課件)
幼:天怎麼變得灰濛蒙的。
②乾枯的土地
幼:這些土地怎麼有一道一道的溝.
幼:樹木都死了。
③堆滿垃圾的街道
幼:這怎麼象個垃圾場
幼:太臟了
④噪音
幼:地球爺爺被吵得捂起耳朵。
教師:現在,你們知道地球為什麼哭了吧?
幼:地球變臟了
幼:地球不象以前那麼漂亮了
幼:地球上的樹都沒了
幼:魚都死了,動物都不見了.
幼:有很多不好聽的聲音。
教師:你們知道是什麼原因使美麗的地球變成現在的樣子嗎? (繼續演示課件)
引導幼兒邊看課件邊討論
幼:那麼多人抽煙,把空氣都變臟了.
幼:還有很多汽車排出的黑煙,也跑到空氣中去了.
幼:還有許多工廠里排出的煙,把空氣變臟了。
幼:樹被砍了,土都流到河裡,河裡的水變少了。
幼:小朋友洗完手,水龍頭沒關,水都流掉了,浪費水。
幼:汽車的喇叭聲太吵了,變成噪音。
幼:小朋友把好聽的音樂聲,開得太大,也變成噪音。
幼:人們亂扔垃圾,垃圾越來越多,把地球變成垃圾廠。
幼:水也被垃圾弄得又臭又臟。
幼:魚兒喝了不幹凈的水死了。
幼:工廠里排出的臟水,把河水變得又臟又臭。
教師小結:地球上的化工廠不斷冒出紫的煙、黑的煙、黃的煙,人們大量地吸煙,使天空變得灰濛蒙的。空氣從原來的清新甜潤變成了非常臭的垃圾味兒、汽車尾氣味兒。森林都被人們破壞了;水土流失,使肥沃的土地變得乾枯。水資源浪費,使可用水變得越來越少。河水被垃圾污水污染了,我們都沒法喝了,連小動物也無處下口。還因為人們隨手亂扔垃圾,整潔的馬路成了垃圾的家。還有許多人為造成的噪音。使我們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吵。
評析:教師運用課件直觀、生動的畫面,讓幼兒了解到美麗的地球因為人們的不愛護而變得又臟又臭。人們的生存環境也受到破壞。教師善於運用適時地設問質疑,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幼兒七嘴八舌,許多小朋友都對地球遭受破壞感到生氣,傷心。
3、組織討論,感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教師提出問題:我們要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會怎麼樣?
幼:很難受。
幼:喝了不幹凈的水會肚子疼。
幼:樹都被砍了,小鳥的家也沒了,我會很難過。
幼:空氣太臟了,會咳嗽。
幼:垃圾越來越多,會把我們住的地方變得又臟又臭。
幼:沒有了水洗臉,刷牙,我們會變得很臟。
幼:沒水喝,我們會被渴死。
幼:那麼難聽的聲音會讓我睡不著覺。會把我們的耳朵變聾。
教師小結:地球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家要是變得又臟又臭又吵,我們生活在那裡就會感到不舒服,容易生病。所以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地球。
評析:通過討論,讓幼兒感受到地球上的環境和我們息息相關,從而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三、活動延伸:如何讓地球爺爺不再哭泣?
幼: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里。
幼:給小樹澆水,叫大人不要亂砍樹。
幼:告訴周圍的人不要抽煙,不亂排污水
幼:發明一種沒有尾氣的汽車。
幼:洗完手要把水龍頭關掉。
幼:發明一種機器,可以把工廠里排出的煙吸掉。
幼:把垃圾變成奧特曼
幼:蓋一座大大的垃圾房,把垃圾都裝在裡面。
反思與推進:地球為什麼哭了這一活動,主要通過美麗的地球、地球哭了,讓幼兒感受到地球正遭受破壞,我們的生存環境也變得越來越遭。從而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在延伸活動中,我們看到很多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環保知識,對破壞地球的行為感到生氣,憤怒。同時,也開始關心周圍的環境。於是,我們開展了第二階段的活動,「地球小衛士」 讓幼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爭當環保小衛士。
④ 中班防水畫保護地球教案
中班活動教復案:保護環制境
活動設計背景
我所在的中班孩子是一群十分活潑可愛的孩子,隨著孩子們年齡增長每天入園時或多或少都帶有零食,課後地板上經常丟有一些糖紙、果皮、食品包裝袋等垃圾。需生活老師經常打掃,有必要讓孩子們從小養成不亂丟垃圾,講究衛生愛護環境的習慣。
活動目標
讓班內每個孩子都明白不能亂丟垃圾,要愛護環境更要保護環境讓孩子們能夠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孩子們明白隨手亂丟垃圾是一個不好的壞習慣,需要改正應該養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難點:孩子接受問題的能力,亂丟垃圾的壞習慣。
活動准備
1.一頂帶有機玻璃的遮陽帽。
2.幾張環境被嚴重污染的圖片。
3.生病帶著口罩的兒童。
⑤ 幼兒園中班教案,地球上的水
地球作為太陽系的行星,最大的特點是有水存在,水在地球上以固、液、氣三態轉換,不斷地進行循環更替,是地理環境中最活躍的因素。水是人類生存和生產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地球上的水有二大特徵:從動態看,水不斷循環運動形成統一的連續的水圈;從數量上看,是相對平衡的。水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根據含鹽量分類,可分成鹹水和淡水。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資源,節約用水、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是人類必須注意的問題。 本節教材主要講述水的分類、水的循環、水與人類的關系及節約用水等四方面的內容。 教法指導 一、 授課思路與方法 1、本節內容與生活有密切的關系,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學生平時所見所聞,進行啟發性教學。 2、充分利用教學掛圖、投影片和教學錄像進行直觀性教學,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樹立三維空間,通過讀圖,加深對本節知識的理解。 二、課時安排 本節共安排2課時。 教案實例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了解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 2.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環過程。 (二)情感目標 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培養探索自然的奧秘,熱愛科學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水的分類。 2.教學難點 :地球上的水循環。 三、教學准備 1.准備演示實驗:液態水 - 氣態水 - 液態水。 2.水循環示意掛圖或投影片,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播放「水循環」的教學錄像。 四、教學過程
⑥ 中班社會活動地球上哪兒有水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水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懂得水的寶貴。
2.能積極設想保護水資源的方法,樂意參與保護水資源的行動。
3.通過設計標志,萌發節約用水的意識。
活動准備:
圓形白紙若干,勾線筆若干,圖片若干,視頻,音樂。
活動過程:
(一)了解水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1.播放水流聲。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水)2.師:你們知道水有什麼用嗎?(可以引導幼兒從人類、動物、植物三方面講)教師總結:(水的用途)我們喝水、洗澡、洗手、洗衣服都要水,洗衣洗菜、飼養牲畜、灌溉農田、水上運輸、水力發電等都要水;因為有水,我們可以看到美麗的噴泉,可以坐船出去玩。
動物也要喝水,要用水洗澡。
植物的生長也需要水。
師: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動物和植物也需要水。
3.欣賞冰箱和冒熱氣的鍋的圖片,了解水的固態和氣態。
師:我們剛剛說的水都是液態的,那水還有其他樣子嗎?
看冰箱的圖片,師:冰箱里有水嗎?在哪裡?冰有什麼用?
看冒熱氣的鍋,問:這張圖里有水嗎?在哪裡?其實鍋上面冒著的熱氣其實也是水,它叫水蒸氣。冰是水的固態、水蒸氣是水的氣態,雖然它們和水長得不一樣,可是它們都是水。
4.師: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水,會怎麼樣?
教師小結:人會渴死、動植物會因為沒有水而不能存活……人沒有水喝會活不下去,沒有水洗澡會很臟,沒有水洗菜、食物會很臟。動物沒有水喝,也會無法生存下去。植物離開了水,就不能生長,最後乾死。沒有了水,我們再也看不見美麗的大海,燦爛的噴泉了。
(二)了解水資源的現狀,啟發幼兒積極構想保護水資源的方法。
1.師:現在有很多水都變臟了不能用了,我們一起來看看變臟的水給我們的地球帶來的危害吧。(看視頻)2.師:我們的水在不斷的變臟、受到污染,我們怎麼保護它呢?(不向河道里亂扔垃圾,不向河道排放工業廢水,加強水資源的管理……)3.師:水是我們的好朋友,水是不是用不完呢?
4.師:既然水是有限的,那我們就要節約用水。如何節約用水?(圍繞幼兒園、家庭兩個方面來說)幼兒園:
關緊水龍頭;洗手時水開得小一點;喝水時不浪費水;不玩水;家庭:
1.用淘米的水澆花;用洗衣服的水拖地;用洗青菜和洗手的水沖廁所或澆花;下雨的時候用盆和桶接水,存著以後拖地洗車用等。
2.刷牙:用口杯接水,用剩下的水來洗刷衣物。
3.洗衣:衣物集中洗滌,減少洗衣次數;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洗滌劑投放適量。
4.洗浴:間斷放水淋浴,搓洗時及時關水,避免過長時間沖淋。盆浴後的水可用於洗衣、洗車、沖洗廁所、拖地等。
5.炊事:先用紙擦除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再洗滌;控制水龍頭流量,改不間斷沖洗為間斷沖洗。
6.洗車:用水桶盛水洗車;使用洗滌水、洗衣水洗車;使用節水噴霧水槍沖洗;利用機械自動洗車。洗車水處理後循環使用。
7.馬桶水箱:可以往馬桶水箱中放入一個裝滿水的500毫升水瓶,每次沖水就可以減少水量。
8.一水多用法:先用清水淘米,淘完米後用淘米的水洗菜,洗完以後用洗菜的水涮拖把,涮完拖把以後用涮拖把的水沖馬桶。
(三)設計節水小標記,為節約用水出一份力。
1.師:我們一起了解了很多的節約用水的好辦法,你們學會這些方法了嗎?我們國家也十分重視節約用水,為此設計了一個節約用水的標記,一起來看一看。
2.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們為我們班級的衛生間設計一個節水標記,提醒班裡的小朋友節約用水。你會怎麼設計呢?(個別幼兒發表意見)3.師:那我們就圍繞關緊水龍頭這個主題來設計吧。
4.幼兒自由繪畫,教師個別指導。
5.請個別幼兒上台說說他們設計的節水標記。
6.師:你們畫得節水標記可真漂亮,老師相信,你們在生活中也能做一個節約用水、愛惜水的好孩子。現在,請小朋友們拿起你們的節水標記,貼到我們的班級里去吧。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繼續了解水的現狀,並學著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愛水、惜水的好孩子。
⑦ 中班健康活動還地球一片綠教案
根據教學大綱及相關的教學指導,安排好一月或一周的學習內容,再根據學回習內容制定每節課的課堂教案答,如果需要多媒體教學,那麼就應該製作PPT課件等。
我們選擇教材要考慮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只有選擇適合年齡特點,能引發興趣的教學內容,才能先發制人,從根本上達到教育的目的。
⑧ 美工地球爺爺教案中班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慣用種子粘貼作話畫的方法。
2、能夠大膽的想像構圖,敢於創作。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學准備]
1、收集各種種子。
2、教師製作一幅種子粘貼范畫。
3、粘貼用具:雙面膠、卡紙。
[教學重點]
幼兒有目的的粘貼出自己喜歡的畫。
[教學難點]
幼兒具有創造性的粘貼出一定的圖案。
[教學過程]
1、認識各種種子
老師說:剛才我們認識了許多水果的種子,除了水果里有種子還有很多植物也有種子,你還認識哪些種子?(隨著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種子)
小結:小朋友認識了這么多種子寶寶,我們可以用它來干什麼呢?(粘貼畫)
2、出示範畫:小朋友看一下,老師用種子貼出了什麼?是用哪些種子貼的?
怎麼粘貼畫呢?小朋友說,老師來粘貼。
3、示範講解:
(1)設計作品進行構圖
(2)選擇合適的種子
(3)粘貼
(4)添畫。(強調先粘貼再添畫)
老師的畫做成了,小朋友想做一幅什麼樣的畫呢?個別幼兒回答。
4、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將各種種子發給幼兒,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放上輕音樂)教師巡迴指導:
(1)指導幼兒的粘貼方法,保持畫面整潔干凈。
(2)提醒幼兒團結協作,可以兩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
(3)幫助能力差的幼兒確定主題,完成任務。
(4)引導能力強的幼兒補充內容,使畫面更加精彩。
5、展示作品:
(1)幼兒完成作品,教師組織幼兒進行展示,個別幼兒對作品講解,說說作品的內容,其他幼兒指出它的優點與不足。
(2)對有進步的幼兒進行鼓勵。對畫面整潔的幼兒進行鼓勵。
(3)教師對幼兒的合作情況進行評價,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⑨ 以地球為主題的中班健康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關注自己的早餐情況,逐漸養成健康的早餐習慣。
2、能夠運用"可能""或者"等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各種早餐圖片、ppt、圖畫紙人手一張,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了解自己早餐的情況。
1.交流:今天,各自早餐吃了些什麼。
主要提問:能告訴大家,今天你早餐吃了些什麼?
2、思考:不吃早餐會怎麼樣?
師:孩子們,有沒有人早上沒有吃過早餐?
師:如果早餐不吃,會怎麼樣呢?(餓暈了。肚子不舒服,肚子會咕嚕嚕叫的。哦,那是很餓時會發出的聲音。如果老師帶我們去玩的話,他就會沒力氣。十分鍾後會暈倒。……)師:是的,不吃早餐會沒力氣,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3、回顧:早餐,我們都吃過些什麼?
過渡語:我們每天都吃早餐,吃不同的早餐,來看看我們吃過哪些早餐吧。
(1)教師點圖,幼兒依次讀圖。如:麵包、雞蛋、包子、粥、牛奶、面條等。
(2)師:早餐,你最喜歡吃什麼?為什麼?
小結:我們最喜歡吃的早餐都不一樣。
二、猜猜講講——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樣樣東西都要吃的道理。
1、邊看圖片邊猜猜講講。
過渡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是《早餐,你喜歡吃什麼》。
從盤子里的食物來推測誰來吃早餐。句型感受:"可能是……",也可能是……","或者是……"。
師:如果你早餐喜歡吃魚,那麼你可能是?
師:如果早餐你喜歡吃魚,那麼你有可能是一隻貓。(老師翻開圖片連頁後的答案)(同樣方式出現狗、兔子等動物)師:如果早餐樣樣東西都愛吃,那麼他有可能是誰呢?
師:如果早餐樣樣東西都愛吃,那麼他有可能是一個大怪物,(哈,開玩笑))也有可能是一個健健康康的小朋友。
2、說說自己的感受:你覺得這個故事怎麼樣?故事裡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樣樣東西都要吃。)師:是的,早餐時,媽媽想讓自己的寶寶樣樣東西都吃,吃了以後你就會變得健健康康,媽媽最大的心願就是寶寶健健康康的長大。
3、老師連貫地講述故事。
老師(指著剛才的食物圖片):除了剛才這些,早餐還可以吃些水果、蔬菜、紅薯等。在一些特別的日子,我們還會吃一些特別的早餐,端午節可以吃……(粽子)教師:清明節呢?(青團)。
三、親子合作——繪畫出一餐豐富營養的早餐。
總結:原來吃早餐也有許多學問,我們不僅樣樣東西都要吃,還要變著花樣來吃,干濕搭配吃,才能吃出美味,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