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大班公開課教案《不同膚色的人》
目標:1.知道世界上有不同的人種,住在地球上的人是一家。 2.感受不同人種的文化,並有繼續了解的興趣。 准備:圖片若干、錄象、不同膚色的木偶娃娃。 過程:1.情境導入課題: ―――「新年到了,為了和小朋友一起過愉快的新年,今天來了幾位小客人,看看是誰?」(木偶娃娃登台亮相。) 2.觀察膚色不同的小朋友的特徵(膚色、頭發、臉、服裝等): ——這些小朋友,和我們長得哪些地方不一樣? 「他們的五官和我們有什麼不同?」 他們愛穿什麼樣的服裝? 3.「感受膚色不同的小朋友所在地的文化: (1)看錄象: 歐洲白皮膚孩子、非洲黑皮膚孩子、亞洲黃皮膚孩子的生活片段。(進餐、音樂 舞蹈、生活 等環境等。) 討論:「看了錄象後,你們有什麼想法?哪些鏡頭是你喜歡看的?」 「住在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小朋友的平時生活和我們一樣嗎?」 「你喜歡哪些地方嗎?為什麼?」 「你有什麼問題要問的?」 小結:世界各地住著不同膚色的人,不管是黃、白還是黑色人種,都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習慣和不同的審美觀點,他們都是世界大家庭的成員,大家應該互相尊重和互相幫助。
2. 幼兒園大班李健康奇妙的皮膚教案
活動目標 1、萌發探索人體的興趣。 2、在觀察和操作中,初步了解皮膚的構造和功能,提高觀察能力和觸覺感受力。 3、知道要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並使皮膚不受到損傷。 活動准備 1 幼兒已認識過人體的某些器官。 2 操作材料:冷水、熱水、夾子、羽毛、石子、玻璃球、絨毛玩具、木塊、放大鏡、印泥、白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1、幼兒互相找身上的皮膚,知道皮膚的重要性。 1)小朋友,你們覺得人體中什麼器官最重要? 註:在幼兒已認識了人體一些器官的基礎上,我請幼兒自由發表意見:人體哪種器官最重要?其目的在於復習以前學過的有關人體器官的知識,同時也促使幼兒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促進幼兒的思維活動。 2)請小朋友互相找一找身上哪些地方有皮膚。(幼兒觀察議論,得出人的身體上每個地方都有皮膚。) 註:好奇心是幼兒學習的內驅力和學習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在幼兒看來,這是很好玩、有趣的一件事,它喚起了幼兒強烈的好奇心,正是在這種好奇心的驅使下,使幼兒能專心致志地去尋找、去觀察。 3)皮膚是我們人體最大的器官,那我們如果沒有皮膚會怎麼樣? 註:如果我們沒有皮膚會怎麼樣?孩子們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像力。有的說:沒有皮膚,血都流出來了;有的說;沒有皮膚,我們會死的;有的說:沒有皮膚,人會變得很難看……他們善於思考、積極表達,這種良好的學習品質是非常難得的。 小結:皮膚就象我們的外衣一樣,人身上不能沒有它。 2、通過觀察和操作,了解皮膚的構造和功能。